高考生物查缺补漏集中营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高考生物查缺补漏集中营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2014高考生物查缺补漏集中营:染色体变异与育种1.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B.①⑤C.③④D.④⑤解析:选C。
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联会”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过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人类的47,XYY 综合征个体的异常之处是含有两条Y染色体,与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Y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有关,故①不符合。
线粒体DNA属于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其突变也发生在细胞质中,与减数分裂中的联会无关,故②不符合。
三倍体西瓜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故③符合。
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自交后代之所以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含等位基因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分离,故④符合。
卵裂过程中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无联会现象,故⑤不符合。
2.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解析:选D。
根据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差异,分析题干所述变异的类型,结合减数分裂的特点进行解答。
由题意可知,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并丢失一个小片段,此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A 项错误;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该时期是观察异常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项错误;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根据染色体分离的不同情况,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6种,即仅具有异常染色体、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14号染色体、仅具有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21号染色体、仅具有14号染色体,C项错误;因该男子可产生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的正常精子,故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D项正确。
高考生物考点——染色体变异及育种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Ⅱ
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Ⅰ
Ⅱ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
Ⅰ
(一)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
1、缺失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 缺失了部分基因
消 失
猫叫综合征
②二倍体 定义:指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来源: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由二倍体植物经无性繁殖(含组织培养)而成 由二倍体的配子经单倍体育种而成
③多倍体 指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的形成: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着丝 点分裂,细胞质不分裂 子细胞4N 2N
自然因素(温度等)
复制
发育 四倍体 受精 4N
二倍体 生物 2N
复制
纺锤丝形成受阻
人为因素(秋水仙素)
2N 配子2N 减数分裂中多倍体植株茎秆粗壮,
叶片、种子、果实都比较大 ,
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应用:多倍体育种
无籽西瓜的培育
2N
秋水仙素处理
配子
减数 分裂 离体 秋水仙 培养 单倍体 素处理 纯合二倍 花粉 体植株 幼苗 DDTT DT DT DD t t Dt Dt d dTT dT dT dt dt ddtt
2、染色体数目变异 (1)非整倍数变异 ——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者减少 原因:细胞分裂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或一对姐妹染色 体没有分离,所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一个多 了一条染色体,另一个缺失了一条染色体。
实例: 21三体综合征
克氏综合征:克莱恩费尔特氏综合征 XXY (Klinefelter’s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XYY综合征:YY综合征或超雄综合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1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基础·精细梳理
4
2
1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基础·精细梳理
方法2 根据基因型判定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包括同一字母的大、小写) 出现几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
3
1
2
3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基础·精细梳理
(3)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
①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_两__个___染色体组的个体。
典例·精心深研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典例·精心深研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化,变异程度大;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 化。 ②染色体结构变异改变基因的位置或数量;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的位置和数量。 ③“缺失”问题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2)染色体易位与互换的区别
比较项目
染色体易位
图解
位置 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8D)( × )
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基础·精细梳理
(4)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2019·江苏卷,
4C)( √ )
(5)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应片段发生对
× 等交换,导致新配子类型出现,应属染色体易位。(2018·海南卷,14C)( )
一定是纯合子。
考点二 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2.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染色体(数目)变异
基础·精细梳理
考点二 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础·精细梳理
①两次传粉第第一二次次传传粉粉::杂刺交激获子得房三发倍育体成种果子实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而未经处理部分(如根部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③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三倍体西瓜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 紊乱,一般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④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操作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属于单倍
高考临考指导之生物篇:查缺补漏

2021年高考临考指导之生物篇:查缺补漏一、落实考试说明要求,回归教材根底知识今年是北京市理综考试自主命题的第一年,理综试卷中的生物学科局部又是第一年根据新课程标准命题。
面对这两个变化,考生一定要结合考试说明有效地对教材知识进展最后的系统整理。
例如今年考纲要求的生物选修内容的考察。
以往选修内容的试题难度一般,根本属于识记程度,因此必须将教材中的根本内容落实稳固。
同时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根底知识多且细,所以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每天都用一点时间有方案地集中整理一局部知识,而假如是用一次突击完成的方式可能成效不好。
二、有效地进展查缺补漏在第二学期,考生已经做过大量的练习,最后阶段应该将已做试卷整理分析。
特别是练习中的错题要重新审视,假如是反复出错的习题反映出的就是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要结合教材解决知识破绽,同时利用相关习题稳固;有些练习不拿分可能是考生不注意使用生物科学术语答复,画图表、写实验设计不标准严谨,因此考生应有意识地克制这些弊病,减少无谓的丢分。
三、贯彻主干知识,把握重点题型近年的生物试题注重对生物生命活动根本过程的考察,需要考生在具备了一定的根底知识的程度下,对生命活动的整体进展纵向的理解和分析。
所以考生在准备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时,还是要将教材的重点章节如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进展联络,在头脑中建立较明晰的知识网络。
对于近年高考中生物的重点题型——生物实验题还要高度重视,将教师对此类题型的解答指导再次认真整理贯彻。
四、关注热点问题,锻炼分析问题的才能高考中越来越注重考察理论联络实际的内容,因此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人类安康、环境污染与治理、重大的科技成果等应是考生在最后阶段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有意识地将这些问题与学科知识联络起来进展综合深化地分析,这样有助于考生在遇到新情景的试题时较为得心应手地解决。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
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 )A.染色体易位B.基因重组C.染色体倒位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答案】B【解析】据图可看出,此现象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即交叉互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
2.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
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为N=10、n=10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答案】C【解析】甲和乙有性杂交产生的F1是不育的,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A项错误;F1含有2个染色体组,共10条染色体,其中5条来自甲,5条来自乙,B项错误;F1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C项正确;利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四倍体,D项错误。
3.下列有关秋水仙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时,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间期或前期B.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植物自交后代一定不发生性状分离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或种子只能获得二倍体纯合子D.秋水仙素能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染色体加倍【答案】D【解析】秋水仙素通过抑制植物细胞形成纺锤丝从而诱导多倍体形成,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前期,A错误;如果植物是杂合子,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仍是杂合子,植物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B错误;单倍体幼苗或种子染色体组数量不一定,且不一定是纯合子,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不一定获得二倍体纯合子,C错误;秋水仙素能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染色体加倍,D正确。
2025年高中生物高考精品备课教案: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育种

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育种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2023:辽宁T2、海南T7B、湖北T16、浙江6月T17D;2022:湖南T9、江苏T18、浙江6月T3、湖北T20、辽宁T25(3);2021:广东T16、浙江1月T4;2020:山东T6、浙江1月T4、江苏T8;2019:浙江4月T2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育种方法的比较。
3.科学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
4.社会责任——将变异的有关知识运用到育种实践中,培养考生的社会责任感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2023:浙江6月T9D、北京T19(3);2022:河北T20;2021:广东T11、重庆T22、浙江1月T28(3)、辽宁T9;2020:天津T17(3)、全国ⅠT32(2)、全国ⅢT32、北京T21(2)(3);2019:天津T10、江苏T4CD命题分析预测1.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染色体变异类型的判断、可遗传的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可遗传变异常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相结合,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多以新情境、图形等为载体,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主要涉及变异类型的判断、与育种方法的应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等。
2.预测2025年高考可能会将可遗传的变异和减数分裂相联系进行综合考查。
若出现育种相关的试题,则会以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或研究为背景,进行原理、操作步骤等内容的考查考点1 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学生用书P1891.染色体数目变异 (1)变异类型(2)“三看法”判断染色体组(3)染色体组数的确定 类型示例找出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或等位基因个数并分组染色体组数图形或 示意 图类2个染色体组,每组4条染色体3个染色体组,每组3条染色体基因 组成类每种基因出现了3次3个染色体组, 每组2条染色体 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项目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概念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5]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6]染色体组的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发育起点[7]配子受精卵[8]受精卵植株特点①植株弱小;②一般高度不育正常可育①茎秆粗壮;②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③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体细胞染色体组数≥1 2 ≥3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单性生殖正常的有性生殖外界环境条件剧变(如低温)人工诱导[9]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10]二倍体的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11]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举例蜜蜂中的雄蜂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香蕉(三倍体)、四倍体葡萄3.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变化图解实例缺失缺失某一片段果蝇缺刻翅的形成[12]重复增加某一片段果蝇棒状眼的形成[13]易位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果蝇花斑眼的形成[14]倒位某一片段位置颠倒果蝇卷翅的形成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15]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16]性状的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17]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基础自测1.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1.下列各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图h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图e、g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图a、b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图c、f【答案】C【解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各图中的染色体组个数为:a含3个,b含3个,c含2个,d含1个,e含4个,f含4个,g含1个,h含2个。
所以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由于种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或少了几个基因,这种遗传物质的变化属于( )A.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答案】C【解析】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增减是由于染色体上多了或少了部分片段。
3.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
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和d, E和e ,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①DdEeFf②DDEEFf 、ddeeFf③DEF、DEf、deF、def④DdEeFF、DdEeffA.③B.①②③C.②D.①④【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发生染色体变异后,在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单体会分开,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因此产生的配子可以都是DdEeFf,也可能是DdEeFF、DdEeff,故应选D。
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生物查缺补漏集中营: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1.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B.①⑤
C.③④D.④⑤
解析:选C。
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联会”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过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异常之处是含有两条Y染色体,与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Y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有关,故①不符合。
线粒体DNA属于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其突变也发生在细胞质中,与减数分裂中的联会无关,故②不符合。
三倍体西瓜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故③符合。
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自交后代之所以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含等位基因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分离,故④符合。
卵裂过程中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无联会现象,故⑤不符合。
2.
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解析:选D。
根据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差异,分析题干所述变异的类型,结合减数分裂的特点进行解答。
由题意可知,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并丢失一个小片段,此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A项错误;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该时期是观察异常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项错误;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根据染色体分离的不同情况,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6种,即仅具有异常染色体、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14号染色体、仅具有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21号染色体、仅具有14号染色体,C项错误;因该男子可产生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的正常精子,故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D项正确。
3.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
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 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
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对产品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C.a、b 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解析:选CD。
欲获得高产、抗病类型,应利用①和②品种进行杂交筛选,因为品种①中有高产基因,品种②中有抗病基因,A项错误;染色体加倍后获得的多倍体植株结实率降低,欲获得高产、早熟品种,可对品种③进行诱变育种,B项错误;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基因,因此a、b、c都可以通过诱变育种获得,C项正确;基因工程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可通过基因工程将抗旱基因导入品种③中获得c,D项正确。
4.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解析:选A。
大豆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但仍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所以具有全能性,A项正确;单倍体植株细胞含20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变为40条,B项错误;因为植株X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有50%抗病,说明植物X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随着自交代数增加,纯合子逐代增多,C项错误;基因突变只能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项错误。
5.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解析:选C。
本题要求考生综合理解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
A项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项为杂交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C项为基因工程育种,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原理为基因重组;D项为诱变育种,原理为基因突变。
6.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
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右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
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__(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
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右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
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
(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解析:(1)对基因M来说,箭头处碱基C突变为碱基A,对应的mRNA上的密码子由GUC变成UUC。
正常情况下,基因成对出现,若此植株的基因型为RR,则DNA复制后,基因R最多可以有4个。
由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为AUG可知,基因R转录的模板为a链。
(2)控制叶型和茎高度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则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F2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4;F2中宽叶高茎植株有四种基因型,比例为MMHH∶MmHH∶MMHh∶MmHh=1∶2∶2∶4,与mmhh测交,后代高茎的概率为2/3,矮茎的概率为1/3,宽叶的概率为2/3,窄叶的概率为1/3,则后代中宽叶高茎(4/9)∶窄叶矮茎(1/9)=4∶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基因型应该为HH或hh,出现Hh型细胞,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所以出现Hh型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只含有一个基因H,产生的配子应该为H、H、O、O。
若产生HH型配子,说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没有分开。
(4)检测植株的基因组成最简便的方法为自交,但是题干要求为杂交,故应选用测交方法来进行检测。
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其结果如下:
本题也可采取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分析同上。
答案:(1)GUC UUC 4 a (2)1/4 4∶1(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4)答案一: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
Ⅱ.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答案二:②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
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
Ⅱ.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
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例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