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子负载的发展过程及展望
2023年电子负载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电子负载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电子负载是电子设备测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模拟不同的负载条件以测试和评估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负载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目前,电子负载市场正处于增长阶段。
一方面,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使用,对电子负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电子负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使得电子负载在测试和评估电子设备性能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全球电子负载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电子负载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子负载市场受益于电子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
随着智能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和更新换代,对电子负载的需求不断增加。
电子设备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各种性能和稳定性测试,这就需要电子负载提供准确的负载条件,以确保电子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其次,电子负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也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一代电子负载涌现出来,如高精度、高响应速度、高功率密度的电子负载。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子负载的测试和评估更加准确和可靠,进一步提高了电子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不同行业对电子负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除了传统的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动车、新能源、通讯设备等行业对电子负载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电子负载的需求,因为电动车的电池测试需要电子负载模拟不同的负载条件。
同时,新能源行业、通讯设备行业等对电子负载的需求也在增加,这进一步促进了电子负载市场的增长。
在市场竞争方面,电子负载行业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很多电子负载品牌和厂商。
这使得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另一方面,电子负载行业也存在着一些新的机遇。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高速、高功率的电子负载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同时,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也为电子负载行业带来了机遇,如电子负载在电池测试中的应用。
2023年电子负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电子负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电子负载是一种重要的测试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领域的电源、电池、DC-DC转换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维修过程中的测试和校准,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市场现状、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对电子负载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现状随着各行各业对电源电池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子负载作为测试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外电子负载行业市场主要供应商有韩国Chroma、美国Keysight、日本Advantest、日本NH Research等公司。
国内电子负载行业供应商主要有中科德讯、四通科技、联友科技等。
整个市场的总体状况需要根据市场规模和市场竞争格局来分析。
市场规模电子负载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市场规模约为15亿美元至2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规模则约为3亿美元至4亿美元。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内各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子负载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大。
市场竞争格局由于电子负载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市场,竞争格局比较稳定。
目前,在国内市场竞争方面,主要是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
在国际市场方面,Chroma、Keysight、Advantest等国际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国际品牌由于其技术成熟、质量稳定、品牌知名度高等优势,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客户的认可。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电子负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以下是电子负载行业的发展趋势:1. 多功能化:电子负载趋向于多功能化、集成化,满足各行业对测试设备的不同需求。
2. 自动化:随着自动化生产的推广,电子负载行业的自动化程度将会逐步提高。
3. 便携化: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子负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巧轻便,方便于各种应用场合的测试。
电子负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电子负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As of now, the electronic load industry has been witnessing significant growth due to the increasing adoption of electronic loads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aerospace, defense, automotive, and energy. The demand for electronic loads is driven by the growing focus on energy efficiency and power consump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quipment. Additionally, the rise in R&D activitie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has further propelled the demand for electronic loads.Furthermo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has created substantial opportunities for the electronic load market. Electronic loads are extensively used in testing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voltage, current, and power of batteries, fuel cells, solar cells, and other energy storage systems. Thi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electronic load market.Moving forward, the electronic load industry is expectedto experience several key trends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Firstly, there will be a continue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ower electronic loads to cater to the escalating demand from industries such as electric vehicles and power generation. Additionally, the integr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cluding IoT (Internet of Things) and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in electronic loads is anticipated to enhance their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Moreover, the growing trend of miniaturization and portability in electronic devices will lead to the demand for compact and lightweight electronic loads. The industry is likely to witness an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loads with higher precision and faster response times to meet the evolving requirements of end-users.In terms of market dynamics, the electronic load industry is projected to witness intense competition, prompting companies to focus o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strategic collaborations. Furthermore, the increasing investments in R&D activities aimed at enhancing the capabilities of electronic load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market's growth.In conclusion, the electronic load industry is currently on a growth trajectory, driven by the rising demand across various sector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he industry is poised to witness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in terms of product innovation, integr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现阶段,电子负载行业由于在航空航天、国防、汽车和能源等各种应用中的电子负载的日益普及,已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电力电子产业发展及趋势

电力电子产业发展及趋势电力电子产业是指应用于电力系统和电动机中的各种电子设备和技术,包括变频器、交流/直流转换器、逆变器、电流/电压控制器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力电子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电力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电力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电力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电机驱动和电炉控制等领域。
20世纪60年代,电力电子技术开始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如电器调压器、稳压器和电容器补偿等设备的使用。
20世纪80年代,电力电子技术进入了高端领域,如高压直流输电、用于电动机的变频器和用于新能源发电的逆变器等。
21世纪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如大容量能源存储系统、智能电网等。
二、电力电子产业的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转型,电力电子产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首先,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设备具有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稳定电网等优势,因此,在电力系统建设和更新中,电力电子设备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需求。
其次,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如风电、光伏等,电力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能的转换和控制。
另外,在电机驱动领域,由于电动机的高效率和节能特性,电力电子设备也受到了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青睐。
三、电力电子产业的技术创新电力电子产业的技术创新是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首先,随着半导体材料和器件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电子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得到了提升。
例如,高效率的功率开关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等使得电力电子设备具有更高的工作频率、更低的损耗和更高的功率密度。
其次,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电子设备更加灵活和可靠。
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模拟/数字转换器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和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此外,新型能源储存技术的不断出现,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也为电力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024年电子负载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电子负载市场分析现状概述电子负载作为电子测试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电子负载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趋势和竞争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市场规模电子负载市场的规模在近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行业对电子负载需求的增加,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电子负载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同时,亚太地区是电子负载市场的关键增长地区。
随着亚太地区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该地区对电子负载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此外,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市场也相对稳定,但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和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负载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助推了市场的发展。
新一代的电子负载产品更加精准、稳定,并具备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大的带宽。
同时,一些厂商还推出了支持多通道、多路程和更复杂测试的电子负载产品,满足了不同行业和应用的需求。
2.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选择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电子负载设备。
智能化的电子负载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控制和远程监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测试精度。
此外,一些电子负载还具备了智能保护功能,能够自动检测并保护被测设备,提高了测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绿色环保在当前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下,市场对绿色环保型电子负载的需求也在增加。
绿色环保型电子负载产品具备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和低能耗特性,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一些电子负载厂商还致力于研发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资源消耗。
竞争状况电子负载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推广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一些国际知名的电子负载厂商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同时,国内的电子负载企业也在不断崛起。
虽然在技术研发和品牌知名度上与国际厂商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内企业通过低成本和快速服务等优势,逐渐在市场上获得一定的份额。
浅析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研究-电气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浅析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研究-电气工程论文-工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前言。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属于变频器时代,同时又与微电子技术有效地进行了结合,这不仅使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革新,其发展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主要是对电源技术进行开发和应用,可以说电源技术的发展是当前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1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向模块化和集成化转变。
电源单元和功率器件作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器件智能化的核心所在,其组成器件具有微小性,因此电力电子器件结构也更为紧凑,体积较小,但其能够与其他不同器件的优点进行有效综合,所以其具有显着的优势。
也加快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向模块化和集成化转变的进程,为电力系统使用性能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从低频向高频化转变。
变压器供电频率与变压器的电容体积、电感呈现反比的关系,在电力电子器件体积不断缩小的情况下,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必然会加快向高频化方向转化。
可控制关断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即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向高频转化的重要标志。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电力电子技术也必然会向着更高频的方向发展。
1.3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向全控化和数字化转变。
传统的电力电子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限制,而且关断电器时还会产生一些危险,自关断的全控型器件在市场上出现后,有效地弥补了这些限制和避免了危险的发生,这也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变革的重要体现,表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加快了数字化发展的进程。
1.4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向绿色化转变。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向绿色化转变主要表现在节能和电子产品两个方面。
相比于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来讲,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节能性更好,这也实现了发电容量的有效节约,对环境保护带来了较好的效果。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与趋势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与趋势随着现代电力系统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器件在能源转换和电力控制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趋势。
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电力电子器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用于电力电子转换器和变频器等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电力电子器件经历了从硅基材料到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转变。
这些新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和温度稳定性,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和电压,提高了电力电子器件的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电力电子器件的封装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最初的器件封装采用普通结构,如二极管、三极管等采用金属外壳,使得器件散热效果相对较差。
而随着电子器件功率密度的提高,高效的封装结构应运而生,如无机封装、有机封装和双轨封装等。
这些封装结构不仅提高了散热性能,还减小了尺寸和重量,满足了电力电子器件高密度集成和散热要求。
二、电力电子器件的当前趋势1. 高频高效率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频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新材料的应用和器件结构的改进使得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频率不断提高,传输损耗减少,效率更高。
例如,功率MOSFET和晶闸管等器件,其开关频率已经达到数兆赫兹,能够实现更高的电力变换效率。
2. 大功率大电流随着电力电子应用领域的扩大,对于大功率大电流电力电子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新材料的应用和器件结构的改进也使得电力电子器件能够承受更高的电流和功率,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例如,碳化硅MOSFET和氮化镓HEMT等器件,其电流密度和耐压能力大大提高,适用于电力电子交流传输、电机驱动等高功率应用领域。
3. 高可靠性电力电子器件通常在高温、高电压和高电流等恶劣工况下工作,因此高可靠性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材料的应用、封装技术的改进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器件的故障率、延长器件的寿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采用双轨封装和无机封装等高可靠性封装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器件的温度和电压应力,提高器件的工作可靠性。
电子负载市场分析报告

电子负载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电子负载市场作为电子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电子负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报告旨在对电子负载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及发展趋势,为行业相关从业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本报告,读者将全面了解电子负载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文章结构部分应该简要介绍本文的各个章节的内容和主题,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连接。
同时,也可以简要解释每个章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整个分析报告起到支撑作用。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电子负载市场的现状,探讨市场中主要参与者的角色和竞争状况,并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通过对市场的全面分析,我们旨在帮助相关企业和投资者了解市场动态,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进步。
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关于电子负载市场发展的研究参考,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
1.4 总结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对电子负载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市场概况、主要参与者到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通过对市场现状和未来走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电子负载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增长和变化。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电子负载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促使市场持续扩大。
其次,市场主要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
各个公司和机构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推动了市场的良性发展。
最后,未来发展趋势显示出电子负载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综上所述,电子负载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来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以更好地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电子负载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就,并为各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10,11,21]提出了针对非正弦波形的模拟方 案,对跟踪非线性负载电流波形、阶跃电流波形等进
图 3 加入滤波器的系统框图
行了一些分析,但对于稳定性、稳态误差、响应时间 等没有定量的分析。
文献[18-21]提出了一种消除功率管开关引起的电 流谐波的方案,在输入级增加了 1 个电感和 1 个电容, 如图 3 所示。通过将 L1 的电流、L2 的电流和 C1 的电 压引入控制系统中,使开关频率次谐波电流经电容泻 放,而 L1 上只有基波电流通过。这种方案从理论上是 可行的,但给出的实验结果没有与文献[10-17]的结果 进行比较,实际效果不能确定。
交流电子负载是指能模拟真实负载某些特性的电 子设备,其不仅可模拟不同数值的电阻、电感、电容 及它们的组合,对于非线性负载某些特性也可模拟。 电子负载通过控制输入电流达到模拟各种负载的目 的。具有调节方便、通用性强、精度高、稳定性好等 优点,是电源试验测试用负载的发展方向。
交流电子负载又分为能量消耗型和能量回馈型两 类,由于输入电流受控,两者均具有电子负载模拟功 能强、控制精度高的优点。但能量消耗型电子负载从 电源吸收的有功电能仍需通过电阻消耗,而能量回馈 电网型电子负载与它的区别在于:一方面,它从被试 电源吸收的电能最大量的可为被试电源循环使用,其 损耗仅仅是变流器的开关损耗和线路损耗,从而最大 限度的节约电能;另一方面,由于所采用的 PWM 变 流器工作在开关状态,与一般工作在放大状态的电子 负载相比它可很容易地实现大功率应用的要求,因而 具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8] C. E. Lin, M. T. Tsai, W. I. Tsai etc. Consumption power feedback unit for power electronics burn-in test.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1997, 44(2): 157-166.
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的关键技术是无污染回馈电 网技术和负载电流特性模拟技术。目前,采用晶闸管
有源逆变回馈电网的技术在国内是成熟技术,该技术 在绕线式交流异步电机串级调速、直流电动机四象限 调速运行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电子负载应用 方面,也已用于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极板化成放电和 电池放电。但存在回馈电网的电流谐波大、功率因数 低等缺点,对电网形成污染,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
能为力的。这些文献针对的都是电压源定频定压 的情况,对于被测电压源频率和幅值大范围变化 的情况未与考虑,均采用传统 PI 或 PID 调节器, 对于正弦信号,输出肯定有稳态误差。
输入电压 (RMS) 输入电压
频率
H&H 2V-250V
40-500Hz
NHR 50V-350V
45-440Hz 恒阻
Chroma 50V-350V
无
无
无
0-1
含恒流和恒阻模式,输入电压频率范围为 40Hz 至 负载模拟
超前滞后
500Hz(略有差异)。德国 H&H 的产品规格齐全, 整流负载
无
峰值系数 峰值系数 峰值系数
单机从 0.7kVA 至 5.2kVA 共 7 个等级,最小输入
模拟
(1.4-4)
(1.4-4)
(1.4-3)
电压可达 2V(rms),而且具有谐波模拟功能,最大 能量回馈
向。一些电源需进行谐波负载实验,如何有效且准确 的产生谐波电流源是现存的主要问题之一。任意波形
4.结束语 交流电子负载作为电源测试的重要手段,随着电
源测试集成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重要性越发明
模拟功能是电子负载研究的终极目标,要实现它,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显。
[1] C L Chu, J F Chen. Self-load Bank for UPS Testing by
2.交流电子负载发展过程 2.1 针对 UPS 老化测试的电子负载
针对 UPS 老化测试的交流电子负载的学术研究已 有 10 余年[1-8]。最初的方案[1-2]相当于在 UPS 和电 网间串入一受控电压源,通过改变受控电压源的电压 幅值和相位,使有功能量可返回电网。这种控制方案 类似于电压源并入电网,控制策略复杂而且有功和无 功控制不解藕。
在能源短缺的今天,新能源利用和节约能源已引
Circulating Current Method. IEE Proc. Electric Power
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类电源在进行各种实验
Applications, 1994, 141(4):191-196.
时,尤其是老化试验时耗费大量电能,无污染的将能 [2] S. C. Gupta, R. Ruth. Load bank elimination for UPS
无
无
无
有
可模拟 9 次谐波(基波 400Hz、谐波含量 30%)。 回馈效率
无
无
无
大于 80%
NHR 和 Chroma 的产品性能类似,有恒功率、恒 回馈电流
无
无
无
小于 2%
压和短路工作模式,可模拟整流负载。NHR 仅有
THD
4600 一种产品,单机功率 3kVA;Chroma 的 63800 操作显示 英文液晶 英文液晶 英文液晶 中文液晶
45-440Hz 恒阻
爱科 50V-280V
45-500Hz
3.交流电子负载的市场现状
恒阻
恒流
恒流
恒阻
国外交流电子负载的生产厂商主要有
工作模式
恒流
恒压
恒压
恒流
H&H(德国)、NHR(美国)、Chroma(美国生产)等。
恒功
恒功
恒功
国内目前只有西安爱科电子公司从事交流电子负
短路
短路载的生产。来自功率因数现有产品均能模拟阻性负载,工作方式都包 任意线性
图 2 实现线性负载特性模拟的系统框图
图 4 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交流电子负载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控制上,前后级是解耦的。这种方案在实现任意 线性负载特性模拟功能的同时,有功能量以正弦
表 1 各种产品性能及价格比较
电流的形式返送回电网,对电网污染很小。 对于被测电源造成的谐波污染,此方案是无
[7] M.T. Tsai.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energy recycler for power electronics burn-in test. IEE Proc.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2000, 147(3):192-198.
系列包括 1.5 kVA 和 45 kVA 共 2 个规格。国外产 品均没有能量回馈功能和任意功率因数线性负载 模拟功能。
价格 (3kVA)
¥15 万
¥8.16 万
¥6.7 万
¥3.8 万
西安爱科的 EL6200 单机功率 3kVA,有恒功率工 作模式,可模拟整流负载。能量回馈功能使有功能量
对于用户而言,电子负载和实际负载的差别是其 关注的主要指标之一。基于功率开关的电气设备均会
绝大部分返回电网且对电网无污染(效率大于 80%,并 网电流 THD 小于 2%)。模拟正弦电流时,功率因数和 电流有效值可设定,解决了同类产品只能模拟阻性负
引入开关谐波,如何消除谐波使电子负载的电流波形 更接近实际负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专门针对动态测试的电子负载也是未来的发展方
载的问题。各个公司产品性能及价格如表 1 所示。
文献[7-8]为解决电流谐波对电网的污染,提出将 电网电流 IS 控制成正弦波。这相当于用电子负载的并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图 1 基于电子负载的 UPS 老化测试框图
网部分实现有源滤波器的功能,涉及到谐波的提取及 补偿等方面的内容,牵涉到大量的计算,实现起来很 困难。为简化控制,在 IRE 的给定为正弦信号时,将原 并网电流 IRE 的反馈取为电网电流 IS,强迫电网电流为 正弦[7-8]。从给出的实验波形看,电网电流 IS 虽比原 方案[3-6]的波形畸变小,但据标准正弦相差较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交流电子负载的发展过程及展望
李春龙 1 张建荣 2 卢家林 2 石涛 2 白小青 2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2) 西安爱科电子有限公司,西安 710119
1) Email:chunlong.li@ 2) Email:cnaction@
关键词 交流电子负载,老化,功率因数,PWM 整流器
1.引言 交流电源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或产品出厂前都需要
进行负载试验以检验电源的电气性能和输出能力。目 前,电源试验和性能检测一般都是施加无源负载进行 的。无源负载包括阻性负载、感性负载、容性负载以 及阻感容混合负载等。无源负载在电源试验中,有功 电能均通过阻性负载消耗,能耗大、发热量大、稳定 性差,并且还存在负载调节不便等缺点。
2.3 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通用电子负载 文献[11,17,21]提出了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通用
电子负载的设计方法,如图 4 所示。二个 PWM 整流 器共用一个直流侧电容,与被测电源相连的前级整流 器工作在整流状态,与电网相连的后级整流器工作在 逆变状态。前级控制器控制被测电源的输出电流,直 流母线电压和并网电流的控制由后级控制器完成。在
文献[3-6]提出的主电路结构与图 1 相似,图 1 虚 线框包围的部分为交流电子负载,AC/DC 部分为任意 形式的整流器,其余部分实际为一 PWM 整流器,只 要直流母线电压高于电网电压峰值,并网电流 IRE 可位 于任一象限。若将 IRE 控制为与电网电压相位相差 180 度,有功能量可返回电网。由于 IRE 的给定为正弦信号, 对于适当的控制策略,IRE 的波形很接近正弦,但是 UPS 的输入电流 IIN 若含有谐波,则电网电流 IS 也将含 有谐波。对于大多数 UPS 而言,输入级为不控整流, 从而可能导致 IS 含有大量谐波造成对电网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