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薰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是指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
由于蒸汽对身体的蒸腾作用,可使全身经络涌动,推血运行帝蒸堂,药力经皮肤直达各脏腑,无处不至,可起到滋养津液、滋润肌肤、健脾和胃、壮肾利水的作用。
熏蒸法可用来治疗风寒湿三邪所致病症,以及气虚下陷、气血瘀滞、湿阻脉络等病症,并可用于养生保健,治疗肥胖症等。
中药蒸,从理论上说中药熏蒸,是沐浴节的延续和深化,它综合了水浴、药浴、熏浴、蒸汽浴的特点,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
如果说沐浴仅仅是一种宽松的健身活动帝蒸堂熏蒸,那么中药蒸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
用其水气熏洗身体,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益肾壮腰的功效。
为了扩大中药蒸的治病范围,历代中医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和临床实践,在中药蒸这一领域,已研制成功多种配方,分别针对五脏六腑的疾病和关节、皮肤、神经等病症进行治疗和预防。
中药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份,在中医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防治疾病方面,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中药熏蒸疗法根据熏蒸的部位,可分为全身熏蒸和局部熏蒸。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分型辨证论治,应配制相应不同的中药,以4~8味为宜。
熏蒸治疗过程中,热与药这一对治疗因子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机体从而产生协同和增效作用。
热是一种物理因子,热疗属物理疗法的范畴。
熏蒸过程的热效应是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
而药疗效应或是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是经透皮吸收进入人体,通过激动组织细胞的受体或参与调节新陈代谢水平等生化过程发挥药疗作用。
中药熏蒸过程中,丰富的热能和对症药物持续作用于人体,便出现一系列生理、药理效应。
其疗效颇佳,目前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熏蒸疗法主要适应症有:精神科疾病:中风、(偏)头痛、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
皮肤科疾病:湿疹、荨麻疹、牛皮癣、痤疮等。
(医学课件)中药熏蒸疗法

汇报人:文小库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中药熏蒸疗法简介 • 中药熏蒸疗法的基本要素 • 中药熏蒸疗法的临床应用 • 中药熏蒸疗法的优缺点 • 中药熏蒸疗法的未来发展
01
中药熏蒸疗法简介
起源和历史
起源
中药熏蒸疗法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温度控制
时间掌握
根据患者的皮肤耐受程度和药物性质,适当 调节熏蒸温度,避免烫伤。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性质,掌握熏蒸时间 ,避免过度熏蒸造成身体负担。
呼吸调整
注意安全
在熏蒸过程中,患者可以通过呼吸调节来适 应中药蒸汽的气味和温度。
熏蒸过程中要避免烫伤、滑倒等安全问题; 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熏蒸并寻求医生帮助 。
依赖药物作用
中药熏蒸疗法需要使用 中药,对于一些患者来 说,可能会对药物产生 一定的依赖性。
设备投入成本 高
中药熏蒸疗法需要使用 专业的熏蒸设备,设备 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家 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 来说,可能会增加治疗 负担。
注意事项
01
02Leabharlann 030405
总结词
注意熏蒸温度、注意熏蒸 时间、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注意个人卫生
02
中药熏蒸疗法的基本要素
中药配方
配方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中 医理论,选用恰当的药物组成
熏蒸方剂。
药物种类
常用的中药材包括草本植物、动 物、矿物等,如红花、当归、川 芎、赤芍、威灵仙等。
剂量与配伍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及药 物性质,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配 伍。
熏蒸设备
熏蒸箱
中药熏蒸疗法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亦有一批很有影响的专著如《自然治疗疗法大全》、《实用中医独特治疗 疗法大全》、《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中国医学治疗疗法大全》等十余种有关中药熏蒸洗浴治疗疗法的单 行本相继出版,师承前人,推陈出新,为中药外治和中药熏蒸治疗疗法的不断发展推波助澜。
适应症
适应症:用于类风湿病、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的治疗。 1、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 2、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3、皮肤类疾病:银屑病、硬皮病、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等。 4、内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肠炎。 5、妇科:痛经、闭经等。熏蒸疗法的十大功效:疏通经络可放松筋骨,打通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对各 种风痛有效。 6、五官科:近视、远视,泪囊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治疗原理
治疗原理:通过药物的热辐射作用,使患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药物经熏蒸作用于肌体后,其挥发性 成分经皮肤吸收,局部可保持较高的浓度,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对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 排泄,促进炎性致痛因子吸收,提高机体防御及免疫能力、促进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药熏蒸配方

中药熏蒸配方中药熏蒸是一种利用中药的有效成分蒸发,通过空气中弥散产生的药物分子,起到驱蚊、杀菌、消臭等作用的方法。
中药熏蒸配方因其绿色环保、安全高效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熏蒸配方及其特点。
1. 防蚊类配方配方:艾叶10克、薰衣草10克、驱蚊草10克、紫苏叶10克特点:此配方中的艾叶具有明显的祛寒止痛功效,薰衣草和驱蚊草能有效驱蚊,紫苏叶具有杀菌效果。
该配方适用于室内蚊虫较多的季节,如夏季或梅雨季节。
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细末,均匀撒在炭火上或专用的熏蒸器中,点燃炭火或使用电加热器加热,让中药材发生燃烧或挥发,产生烟雾熏蒸整个室内,迅速驱赶蚊虫。
2. 杀菌类配方配方:黄连10克、苍术10克、白蔻仁10克、白附子10克特点:黄连、苍术、白蔻仁具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白附子则是中药中常用的杀菌药材。
此配方适用于需要消杀的场所,如疫情期间的公共场所、医院病房等。
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细末,放入熏蒸器中进行加热蒸发,在室内环境中释放出药材的有效成分,起到杀菌的作用。
3. 消臭类配方配方:苦橙叶10克、陈皮10克、熟地10克、白芷10克特点:苦橙叶和陈皮具有清香的气味,能够有效去除异味;熟地和白芷则能够中和室内的浓郁气味,使空气更加清新。
此配方适用于需要消除异味的场所,如厨房、马桶等。
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细末,在室内点火或使用电加热器加热,使中药材产生香气,达到消臭的目的。
4. 安神助眠类配方配方:白芍10克、黄精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特点:白芍、黄精、当归具有安抚神经、安定情绪的功效,川芎能够疏通经络,舒缓身心。
此配方适用于失眠、紧张焦虑的人群,可以在就寝前使用,通过中药材散发的香气调节身心,帮助入眠。
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细末,放置于枕头附近,或采用专用熏蒸器进行散发。
总结:中药熏蒸配方具有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特点,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配方。
然而,使用中药熏蒸配方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使用时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药物过度浓郁;其次,使用熏蒸器时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以免引发火灾或其他意外;最后,部分孕妇、儿童和过敏人群慎用中药熏蒸配方,以免引起不适或过敏反应。
中药熏蒸疗法

适用范围广
中药熏蒸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 治疗,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刺等, 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舒适性佳
舒适感受
中药熏蒸疗法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蒸汽柔和、 不刺激,使患者感到舒适愉悦。
缓解压力
中药熏蒸疗法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放松身 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
舒筋活络
药物与皮肤反应
部分患者对某些中药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出现皮肤瘙痒、 红肿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烫伤
熏蒸过程中,应防止蒸汽烫伤。建议在熏蒸前将蒸汽出 口与皮肤之间放置一块毛巾或纱布,避免直接接触高温 蒸汽
呼吸道保护
熏蒸过程中,应保持呼吸顺畅,避免因蒸汽过热导致呼 吸道受刺激。建议在熏蒸前用温水湿润鼻腔,并注意及 时补充水分
融合现代科技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进一步优化中药熏蒸疗法的设备和治疗过 程,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研究展望
深入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熏蒸疗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 加科学的依据。
临床疗效评价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为中药熏蒸疗法的广 泛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安全性研究
温度适中
中药熏蒸疗法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渗透到肌 肤中,不会造成烫伤或不适。
操作规范
中药熏蒸疗法的操作规范严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合适的方案,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有效性好
直达病所
中药熏蒸疗法通过蒸汽作用于肌 肤,有效成分能够直达病所,提 高治疗效果。
综合调理
中药熏蒸疗法不仅针对症状进行 治疗,还注重整体调理,改善患 者的体质和免疫力。
中药熏药_精品文档

中药熏蒸药疗法中药熏蒸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中药雾化透皮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一)治疗/护理目标1. 解除或缓解各种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临床症状。
2. 通过中药熏蒸药疗法,以达到活血止痛、温经散寒、祛风通络、壮骨舒筋的目的(二)操作重点步骤1. 评估患者病情、当前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患者体质及实施中药熏药的皮肤情况、对热的敏感和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2. 熏药体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暴露熏药部位,注意遮挡和保暖。
3.、施行熏药疗法,应时时注意防止烫伤,热源应当合理,药不应接触皮肤。
(三)成效标准1. 患者/家属对所作的解释和操作表示理解和满意。
2. 取穴准确,正确运用各种手法。
3. 熏药过程安全,无发生意外情况。
4. 起到一定的活血止痛、温经散寒、祛风通络、壮骨舒筋的目的5.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种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临床表现。
6. 影响薰药成效的因素。
薰药体位、部位、薰药时间、薰药药物。
(四)注意事项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胸闷、气促、心跳加快等不适。
水温以70℃-80℃为宜,严防汗出虚脱或头晕,若有不适立即停止熏蒸。
治疗过程中应嘱患者适当饮水。
(五)常见适应证1.外科疾病:骨关节病、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软组织扭挫伤、犁状肌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术后关节僵硬等;2.内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虚寒性胃肠疾病;3.妇科: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痛经、更年期综合症;4.皮肤科:神经性皮炎、湿疹、冻疮、皮肤搔痒症等。
中药熏洗法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熏洗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操作者姓名 护理对象:□成人 □老人 □儿童主考老师考核日期。
中药熏蒸

熏蒸时间过长,出汗过多
烫伤
熏蒸温度过高,特别有糖尿病 等基础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受凉
熏蒸后皮肤腠理空虚,邪气趁机而入
谢谢!
熟地10g 淮牛膝10g
强直性脊柱炎
生地30g 青风藤30g 赤芍12g 白芍12g
当归12g 雷公藤15g 海风藤20g 络石藤20g
忍冬藤30g
内科疾病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钩藤20g 夏枯草30g 牛膝 20g 石决明25g (蒸双足)
桑叶15g
菊花20g
眼耳鼻喉:
鼻炎 葱白15g 生姜10g
熏蒸方药
痹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制川乌20g 制草乌20g 醋乳没20g 骨碎补20g 细辛20g 白芷20g
栀子20g 薄荷20g
大黄20g 红花30g
颈椎病 粉葛根12g 肉苁蓉20g 赤芍12g
威灵仙18g 骨碎补20g
鸡血藤30g 桂枝12g
豨莶草20g 当归12g
肩周炎 制附子15g 干姜20g 透骨草10g 细辛6g 皂角刺10g 白芷20g 红花6g 当归15 制乳没各10g 赤芍15g
其在临床康复治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对痹症导致的疼 痛、活动受限等病程迁移、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患者疗效更显著。
中药熏蒸治疗痹证疼痛的机制:
物理温热作用 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改善组织营养。
中药熏蒸疗法的温热效应作用于人体,既可直接引起血管扩张, 血流加速,又可促使组织蛋白微量变性、分解,形成组织胺、血管 活性肽等血管活性物质,间接改善微循环。同时温热加强分子运动, 使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增加,组织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代谢 也随之加强。由于加强了血液循环,氧与营养物质向局部的输入和 局部代谢废物的排出均加速,从而使组织缺血缺氧、淋巴淤阻和酸 中毒等病理变化得到改善,有利于炎症的消除。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
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等。
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
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止痒、清热燥湿、养血润肤等作用。
中药熏蒸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
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临床的自先秦就有记载,后世不乏其术。
到清代,中药熏蒸趋于成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亦有相应发展,逐渐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疾病的诸多方面。
熏蒸历史折叠中药煎煮治病的文载折叠·《礼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黄帝内经》亦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
·《五十二病方》随马王堆汉墓出土,明确提出用中药煎煮的热药蒸汽熏蒸治疗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骆阮熏治痔疮;用韭和酒煮沸熏治伤科病症等。
·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亦记述了用苦参扬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妇人下部的药方与手法。
·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述了用煮黄柏、黄岑熏洗治疗创伤与疡痈症;·唐宋时期,熏蒸获得较快发展。
在熏蒸阴部,熏蒸足部的基础上,又提出熏眼,熏发等方法。
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则记述了用大剂黄芪防风汤熏蒸治疗柳太后中风不语使其苏醒的方药与手法;中药熏蒸疗法用于皇宫深院救治皇太后的中风重症,足可窥中药熏蒸疗法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之一斑。
·元明清时期熏蒸疗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日趋成熟完善。
清代的《急救广生论》和《理瀹骈文》是中药外治分支科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尤其是《理瀹骈文》宏论之精辟、之辨证、之颠扑不破更是将中药外治从实践到理论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其中融会贯通了外治宗师吴师机"余学外治十余年、逮亲验数万人,其治愈不胜计"的艰辛实践。
宫廷熏蒸由来已久折叠在唐代宫廷皇妃就用温泉、鲜花浴身。
元代《御药院方》记载了皇帝、皇后的熏蒸药方及治疗关节痛、痔疮、阳痿、阴囊肿痛等多种熏蒸药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体的免疫平衡紊乱,恢复肾脏功能,从而
达到治疗肾脏疾病浊:益肾助阳,气化有权,开阖复常,洁净 府以泄浊。
• 清血:行气活血,营卫和调,升降有司,开鬼 门以清血。
• 补肾:益气养血,气旺血生,经络通畅,肾经 气血旺盛,肾气充足。
• 强肾:激活肾经原气,使肾气旺盛,恢复肾功 能,调节肾脏免疫功能,保护残存肾功,阻止 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1
中药熏蒸机简介
1
• 目前中药熏蒸机大多采用微电脑控制,具有6大安全防护 措施,对超温、超压、漏电、缺液、干烧及堵塞等进行有 效及时的防护,并且电子控制部份与蒸汽及水可以做到有 效隔离,产品安全性好、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 具有预热煎药、预热保温控制等多项实用功能。 • 采用特制不锈钢加热容器,耐酸碱、耐腐蚀、光洁易清洗。 • 产生的冷凝水少并使冷凝水有效回流,从而大大减少烫伤
5、请患者换上宽松的衣裤,暴露治疗部位,检查治疗部位的皮肤,确认无破损, 用用温水擦拭干净治疗部位。
6、辅助患者平躺在治疗床上,为患者盖好治疗巾,开始治疗。
7、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头晕、心慌、 胸闷等不适感觉,应停止熏蒸,让患者卧床休息。对初次使用者,尤其是老 人、体弱者,在治疗时间和温度上应循序渐进,护士要每隔5~10分钟观察询 问一次,治疗期间如果出汗太多,可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口服脉康合剂补液 。
的可能性。 • 加热时间快,从加热药到出蒸汽治疗约5分钟。
1
治疗流程
1
1、治疗前要做好三查七对,核对好医嘱及患者确认无误。
2、检查治疗仪器,确认仪器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出现意外。
3、治疗前给患者监测生命体征,询问患者,填写熏蒸治疗记录单,并准备好治 疗器物如:温水、毛巾、治疗巾等。
4、先将煎好的药液加入治疗仪器的容器内,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根据要求 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各参数,加热药物到指定温度,并做好记录。
1
督脉
1
1
督脉的循行
•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 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 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 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 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
1
督脉腧穴
• 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单28穴,分别是 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 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 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 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 中药熏蒸就是利用皮肤的生理特性、熏蒸的温热 作用和药物归经归脏的特性,使药汽通过皮肤表 层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经络、脏腑从而达到治 疗的效果。
1
足太阳膀胱
1
1
足太阳膀胱循行
•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 (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 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 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 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 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 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 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 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 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 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 交于足少阴肾经。
1
足太阳膀胱作用
• 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本经受邪,则恶寒, 发热,鼻塞,鼻衄;膀胱经之脉上额交巅络脑,邪气随经 上逆则头痛;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下行项后,一支挟背抵 腰,下行经股入奈窝,一支循背下行,至奈窝后又下行, 至外踝折向前,至足小趾,经气不利,则目痛,项背、腰、 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足小趾麻木不用。膀胱气化失司, 则少腹胀满,小便不利,遗尿。
1
督脉的作用
• “总督诸阳”,或称为“阳脉之海”和“阳脉之都纲”。 诸阳经通过阳维会合于督脉,在督脉上有受各阳经所会的 穴,又入会于足太阳经的穴,均说明这种关系。其次是沟 通阴阳、总摄诸经,或称“督领经脉之海”。
• 督脉旁通足太阳、足少阴,与冲、任同起于胞中,并前通 任脉。滑伯仁曾说:“夫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 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 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1
中药熏蒸
• 中药熏蒸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它可以通过热力 和药物的共同作用,通过扩张皮肤微小血管,加 快血液循环,由表及里,在温热中实施治疗。
• 在人体背部分布有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和督脉的 穴位,通过作用于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调动督 脉中的阳气,促进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表和开阖功 能,来发挥益肾和排毒功能。
1
足太阳膀胱腧穴
• 本经脉腧穴有: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 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 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 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 、中 膂俞、 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 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 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 肓 、秩边 、合阳、 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 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 左右合134穴。
中药薰蒸疗法
中药薰蒸疗法
• 中药薰蒸疗法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中 就有记载“摩之浴之”之说。
• 《黄帝内经》亦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邪可随汗解。
• 据《新唐书》载:唐代名医许胤宗在医治一例 中风不能言语,口噤不能服药者,采用蒸气疗 法即以“黄芪、防风煮数十斛,置床下,气如 雾,熏蒸之,是夕语。”当夜便恢复了说话功 能,这是医学史上最早记载蒸气疗法治愈中风 失语者。
• 督脉作为“阳脉之海”和“督领经脉之海”以见其功能之 大。
1
血污染治疗科中药熏蒸疗法
•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肾脏疾病的特色主要
在于我们独创的复方中药煎汤制剂可以通过
人体经络及腧穴将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熏蒸
的方式直达肾脏,增加肾区的药物浓度。通
过熏、灸、补三种作用达到泄浊、清血、补
肾、强肾等功能,修复受损的肾单位,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