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筑的综合布线
图书馆综合布线

图书馆楼综合布线系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000学生学号:201203020011专业班级:网络工程指导教师:李刚2014 年12 月日目录一设计概述 ............................................................................... - 2 -1.工程概况............................................................................. - 2 -2.系统项目设计内容............................................................. - 2 - 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 - 2 -1.需求分析............................................................................. - 2 -2.系统设计............................................................................. - 2 -3.工作区域子系统................................................................. - 2 -5.管理子系统......................................................................... - 3 -6.配线间设计......................................................................... - 4 -7.垂直干线子系统................................................................. - 6 - 三主要工程量表 ....................................................................... - 7 - 四主要材料计算 ....................................................................... - 7 -一设计概述1.工程概况某图书馆内拥有大量计算机,用于实现电子检索和电子图书的阅览,甚至拥有专门的计算机机房。
浅谈高校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

浅谈高校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摘要:简要介绍高校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建设,智能建筑是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自动控制等多种高新科技之大成,建立一套系统规范、高度集成的综合布线系统。
关键词: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线型选择;系统测试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指出建筑形式总是追随功能的。
图书馆建筑作为现代化高校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其形式和内涵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图书馆智能化的实现,完全基于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PDS)。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在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传输信息,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
PDS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PDS使用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采用积木式、模块化设计,遵循统一标准,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也使每个信息点的故障、改动或增删不影响其它的信息点,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并节省了费用。
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
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各个子系统必须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进行建立,是智能建筑的神经系统,解决建筑物内部和建筑物之间的信号传递问题,可满足建筑物内部及建筑物之间的所有计算机、通信以及建筑物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配线需求。
1.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由于智能建筑是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自动控制等多种高新科技之大成,所以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极为广泛,作为智能建筑中的神经系统(PDS)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综合布线系统是衡量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衡量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时,主要是看综合布线系统配线能力,如设备配置是否成套,技术功能是否完善,网络分布是否合理,工程质量是否优良,这些都是决定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
图书馆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综合布线设计方案1、设计原则图书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对其建筑技术或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图书馆建筑的综合布线仅是其中一例。
图书馆大楼综合布线系统的目标是:为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图像及控制信号提供统一的传输线路、设备接口和高质量的传输性能。
全面实现图书 馆管理的智能化、集成化,把图书馆计算机通信网络建成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功能设施一流、且具有高开放性和平滑升级性的网络平台。
作为图书馆大楼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综合布线系统将为整个图书馆的语音通信、宽带数据、图像联网、图书馆管理系统及网站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传 输通道。
图书馆大楼内的各个功能区通过高性能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连接起来,组成一套具备高传输带宽的、结构化的信息高速公路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比及的。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1)兼容性: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
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
由此可见,这个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节省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
(2)开放性:该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通信协议。
(3)灵活性:该系统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快化设计,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而且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网工作站。
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线路,组网也可灵活多变。
(4)可靠性:该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线缆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某5层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图

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1.1 概述综合布线系统 (PDS) 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等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
它将语音、数据、图像等设备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彼此相连,同时能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信设备数据网络相连接,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其是为适应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别设计的布线方式,它为智能大厦和智能建筑群中的信息设施提供了多厂家产品兼容,模块化扩展、更新与系统灵活重组的可能性。
既为用户创造了现代信息系统环境,强化了控制与管理,又为用户节约了费用,保护了投资。
同时也是大楼智能化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智能化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综合布线是现代化高智能信息平台的桥梁,为了实现****市图书科技馆的高智能信息化平台,我们采用高品质六类综合布线系统,完全满足千兆以太网的传输要求。
所有布线路由的设计遵从结构化设计,确保原有设施不受损和原有设施合理有效地利用,并且保证布线路由设计与原有环境的协调。
1.2 工程概况****科技馆共4层,其中局部地下1层,地上4层。
随着科技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信息网络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设计是针对****市图书科技馆信息化平台中的基础网络建设所做的初步方案。
1.3 需求分析1.3.1 建设目标根据对****市图书科技馆的分析,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总体目标为:建立****市图书科技馆网络信息系统,构筑网络化信息平台;实现相关部门的互联,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各种数据资料查询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和办公自动化;1.3.2 用户现状我公司对****市图书科技馆分析如下:大楼共**层,其中局部地下**层,地上**层。
目前大楼土建设计已完。
1.4 设计标准和依据ISO/IEC 11801 国际布线标准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YD 5082-9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SZB2005-0601/GC01 ****市图书科技馆工程机电安装招标文件及答疑甘肃信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5 设计原则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是为了适应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而提出的。
图书馆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图设计

图书馆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图设计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该图书馆共有9层,一楼主要为设备间和密集书库,二楼主要为总服务台和大厅,三楼、四楼为图书阅览室,五楼为电子阅览室工程范围:本工程范围是从楼栋设备机房配线架至各楼层内信息点的所有光缆和超五类电缆布放及成端终接、机架安装、配线架安装、光配线架安装、信息插座安装和测试,预留连接园区宽带4芯光缆和电信电缆位置。
此外,楼内管道和线槽敷设、室外管道建设、电源等内容有其他工程完成。
2.布线系统综合结构设计思路: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对信息的需求,了解建设方的要求。
合理布置信息点,规划设备间和电信间设置,选择最佳布线路由,采用合适的线材和终接材料。
设计方案:根据建设方的多次商议和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确定该布线的总体方案。
根据园区的具体情况和宽带接入要求,本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连接,每栋楼设立设备间一个。
考虑到各楼层信息点较多,每楼层设弱点间两个,分别位于楼层两边,以减少配线子系统缆线长度。
宽带部分均用光缆连接,电信间到信息点之间用超5类电缆连接,超5类电缆卡接线序均按照T568B规定;语音部分,大多数用3类电缆连接,电信间到信息点之间用3类4芯电缆连接。
本系统在目前设备性能情况下宽带主干可以保证千兆传输,水平配线可以承受100M传输需要,今后具有比较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将来20年以上宽带不断增大的需要。
本系统由干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设备间(主配线间)和电信间(分配线间)等构成。
3.设计目标此次综合布线的目的是建立宽带小区,提供高速宽带业务,以满足所需的语音、数据信号综合传输的宽带要求。
同时亦可满足小区内部信息交流和信息管理需求。
4.设计原则本设计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 使用性和经济性: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时效的方针,坚持 实用、经济的原则,将语音和数据传输线路分别考虑。
(2) 先进性和成熟性:本设计既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注意结构、设备的相对成熟。
图书馆综合布线设计论文.

图书馆信息布线工程设计方案二〇一四年五月八日论文题目:图书馆信息布线工程设计方案专业:通信技术A团队: 1601宿舍指导教师: 王力老师摘要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结构化、高灵活性的、存在与建筑物内和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为开放式星状拓扑图,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信息的传输。
它将相同或相似的缆线以及连接器件,按照一定的关系和通用秩序组合,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以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等系统彼此相连,集成为一个具有可扩充的柔性整体,并可以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连接,构成一套标准规范的信息传输系统。
我们团队运用了这种先进的布线系统,对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的图书馆进行了重新的系统布线,以下文本则是我们此次布线的详细方案此,包括工程的规模介绍,布线的详细工作介绍,施工过程重的管理介绍,售后的服务介绍,工程的大概预算,工程的投标文件等等。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 4 -1.1工程内容 ........................................................................................................ - 4 -1.1.1工程规模............................................................................................. - 4 -1.2信息点分布 .................................................................................................... - 4 -1.3设计依据 ........................................................................................................ - 6 - 第二章设计方案 ........................................................................................................ - 7 -2.1方案综述 ........................................................................................................ - 7 -2.2建筑群和垂直子系统.................................................................................... - 7 -2.2.1建筑群子系统..................................................................................... - 7 -2.3管理间与水平子系统.................................................................................... - 8 -2.3.1管理间分布及设备配置..................................................................... - 8 -2.3.2水平子系统......................................................................................... - 9 -2.4工作间子系统.............................................................................................. - 10 - 第三章施工管理和售后服务.................................................................................. - 11 -3.1 管理概述 ..................................................................................................... - 11 -3.1.1 施工的进度管理.............................................................................. - 11 -3.1.2施工的细则管理............................................................................... - 12 -3.1.3 施工的组织管理.............................................................................. - 12 -3.1.4 工程技术管理.................................................................................. - 13 -3.1.5 工程质量管理.................................................................................. - 13 -3.2 售后服务 ..................................................................................................... - 13 -3.2.1 服务条约.......................................................................................... - 13 - 第四章工程预算与投标.......................................................................................... - 15 -4.1 工程预算 ..................................................................................................... - 15 -4.2 工程投标 ..................................................................................................... - 15 - 参考文献 .................................................................................................................... - 16 - 后记 ............................................................................................................................ - 16 -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内容1.1.1工程规模本工程项目主要负责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综合布线工程。
定稿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

中文摘要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最早的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
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学校,图书馆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速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类从单纯的读借还模式慢慢演变成更加高效的图书馆运作模式,因此图书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对其建筑技术或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合理完善的综合布线是图书馆的核心,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的目标是:为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图像及控制信号提供统一的传输线路、设备接口和高质量的传输性能。
全面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智能化、集成化,把图书馆计算机通信网络建成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功能设施一流、且具有高开放性和平滑升级性的网络平台。
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比及的。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作为图书馆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综合布线系统将为整个图书馆的语音通信、宽带数据、图像联网、图书馆管理系统及网站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传输通道。
关键词:图书馆、综合布线、管理,信息AbstractLibrary is to collect, organize, Favorite books available for inspection reference agency, appeared as early as 3000 BC, the earliest library, the library to save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o participate insocial education functions . Whether in the social or school, library, and our live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and the advent of high-speed information age, the human circulation mode from a simple reading gradually evolvedinto a mor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library mode, so library based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le vigorously develop new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or equipment. Reasonably well-integrated wiring the core of the library, library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objectives are: to provide uniform transmission line data, image,and control signals for the library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device interfaces and high-quality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library management, integration, library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to a high starting point, high standard, first-class function facilities, and has a network of high openness and smooth upgrade platform. Integrated wiring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abling, traditional cabling can not be compared, and has many advantag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mainly for its compatibility, openness, flexibility, reliability,advanced and economical. But also in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to bring a lot of convenience. Library intelligentsystem platform,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for the entire library ofvoice communication, broadband data, images, networking,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website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high quality of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Keywords: library, integrated wir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1)第一章设计原则 (3)第二章需求分析 (5)2.1基本需求 (5)2.2应用需求 (5)2.3兼容性需求 (6)2.4功能需求 (6)2.5信息点需求 (6)第三章系统的设计目标 (7)3.1基本目标 (7)3.2工程概况 (8)第四章各子系统设计方案 (9)4.1设计描述 (9)4.2垂直主干系统设计 (9)4.3管理子系统设计 (10)4.4水平系统设计 (11)4.5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2)4.6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3)第五章安全设置 (14)5.1防雷设计 (14)5.2雷电危害 (15)5.3防雷防浪涌系统 (16)5.4电源及线路系统防雷 (17)5.5接地系统 (18)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 (19)第七章工作流程及制度 (20)第一章设计原则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比及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建筑的综合布线
范志强
(南开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071)
摘要:图书馆计算机集成化管理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
计算机网络在图书馆的发展对图书馆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论述了综合布线的特点、结构和在图书馆建筑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综合布线;网络;系统工程;图书馆建筑
中图分类号:G258.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753(2003)01-0069-0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数字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各项业务的渗透,图书馆正由传统的、单一的、手工操作的藏书、流通和借阅的管理方式向现代自动化多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模式转换。
以藏为主转向以用为主,一元化单一的印刷型文献为主的馆藏转为多元化信息载体的馆藏,封闭型的服务逐步转向开放型的服务。
图书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对其建筑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图书馆建筑的综合布线仅是其中一例。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A T&T贝尔实验室经过长期研究获得成功所推出的结构化布线系统。
它是建筑物对信息传递媒介的科学设计。
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综合布线标准。
我国有关部门1997年批准了“CECE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E89: 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和“Y D P T926.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这都标志着综合布线在我国走向正规化和标准化。
图书馆综合布线是采用标准的传输媒介,规范的布线设计,统一的安装施工和集中管理维护。
图书馆综合布线以A&T光纤和非屏蔽双绞线U TP作为传输介质,它分布于馆内和建筑楼群之间。
它支持语言、数据、图像、监控和报警等系统。
它是由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组成的信息传输通道。
其结构为拓扑结构。
它由六个部分组成:
(1)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是建筑群之间的布线,连接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支持设备组成综合布线建筑群子系统。
(2)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指图书馆用于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房间。
设备间放置综合布线的进出线连接硬件及语言、数据、图像和监控设备等应用系统的设备。
在设备间里,各种设备引线、网络干线、探头的连接都在这里汇集。
公共系统用的各种设备在此互连。
如电讯部门的中继线和公共系统设备。
设备间的位置及大小应根据图书馆的综合布线规模和管理方式以及应用系统设备的数量等进行考虑。
此外,还要考虑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尘埃对微电子设备的正常影响。
设备间的内部装饰材料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难燃材料或非燃材料,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和抗静电等。
(3)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是设备间与楼层配线柜之间的连接线缆。
它由设备间或管理区与水平子系统的引入口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
此线缆宜采用大对数双绞电缆或光缆,两端分别端接在设备间或楼层的配线架上。
干线子系统是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的主馈线缆,是用于楼层之间垂直线缆的统称。
布线走向应选择干线线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宜选择封闭型通道敷设干线线缆。
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
(4)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是将干线子系统经楼层配线柜的管理区连接并延伸到工作区的标准插座与管理子系统之间的连接,或者说水平布线是将线缆从配线柜接到每层楼工作区的标准插座上。
设计时应根据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和使用特点包括客户所提出的近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从路由线最短,造价最低,施工方便,布线规范和扩充方便等几个方面考虑。
水平子系统布线可采用直接埋管方式或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到信息出口的方式或地面线槽方式。
(5)管理区
96
《津图学刊》2003年第1期
管理线缆和连接硬件的区域称为管理区。
它由配线柜(包括设备间)的线缆配线架及相关接插软线等组成。
每个配线柜及设备都有管理区。
管理区提供与其它子系统连接的手段,使整个综合布线及其连接的应用系统设备、器件等构成一个有机的应用系统。
综合布线管理人员可以在配线连接硬件区域调整交接方式,以便安排或重新安排线路路由,使传输线路可以延伸到图书馆内部的各个工作区。
(6)工作区
工作区是放置应用系统终端设备的地点。
在综合布线中,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称为一个工作区。
综合布线工作区常由终端设备及其连接到水平子系统标准插座的接插软线(或跳线)等组成。
一台计算机终端设备的工作区面积一般设置10平米(也可根据各馆的具体情况而定)。
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可用接插软线直接与工作区的每一个标准插座连接。
但有些终端设备也需要选择适当的适配器或平衡P非平衡转换器进行转换才能接到标准插座上。
综合布线是随着计算机和现代通讯等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
它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器保护设备等组成的信息传输通道。
它是为满足计算机集成化管理,对信息传递媒介的科学设计。
如果把综合布线中的基本单元看作节点,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连接线缆称为链路,综合布线就是由一组节点和链路组成的几何图型,或称综合布线的拓扑结构。
不同的节点连接方式可组成不同的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拓扑结构常见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树状型和混合型。
每种拓扑结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拓扑结构是按照建筑结构,数据传输的距离,网络所需工作站点的多少和网络维护等的要求而设计的。
综合布线是采用优质材料和规范运作方式构成的一套高标准信息传输通道。
所用线缆和相关连接部件均通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
每条通道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以保证其电器性能。
应用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一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
它便于链路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检修,保证了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
图书馆建筑的综合布线是图书馆网络系统的基础工程之一。
网络的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的安装对网络的使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布线的质量和规范程度都将直接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因此,综合布线的测试不容忽视。
图书馆建筑的综合布线的线缆敷设是伴随馆舍建筑施工进行的,一旦布线完毕,尤其是室内装修之后若是更改已布的线缆就要破墙凿地,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
电缆测试的较好方法是边施工边测试,测试每个连接的准确性。
图书馆建筑的综合布线把计算机系统,声像系统,通讯系统,监控系统,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等所需的信号线路经过统一规划和设计组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标准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组成配线系统。
图书馆用户不必定义某个工作区的插座的具体用途,只需把某个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插头插入标准插座或直接开机,便可使用其终端设备。
再说,图书馆建筑的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的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每条通道相连。
新设备的开通或旧设备的更新,只需增减相应的应用设备和在配线架上进行跳线管理,无需重新布线。
这有利于图书馆根据本馆的使用特点随意调整馆内布局,从而达到更为合理的使用目的。
图书馆建筑应满足图书馆计算机集成化管理的要求,尤其应满足图书馆计算机系统的数字化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
图书馆综合布线信息点的设置,网络拓扑结构和介质的选择,网络带宽等都会影响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
因此,新建、扩建或改建图书馆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技术设施体现在整个图书馆建筑风格中是很有必要的。
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有关人员与有关专家或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探讨图书馆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案。
针对图书馆的特点,根据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依据图书馆计算机集成化管理的规模,共同分析研究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在图书情报事业中的应用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综合布线方案并得以实施,使图书馆建筑智能化成为可能。
鉴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多彩和网络传输容量不断扩展,综合布线在规划设计和构建时,还要从用户的角度考虑。
不仅要考虑当前信息传输通道的良好运行状况,而且要考虑今后一段时期运行的可靠性。
尽可能为其留有充分的扩充余地,当然,也要根据各馆的具体情况,不必盲目追求过高标准造成资金浪费。
参考文献:
[1]刘国林.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
社,1999.
[2]杨子伍.新建图书馆中计算机网络的布线问题[J].大学图
书馆学报,1998,(5).
收稿日期:2001-10-09
07
Tianjin Library Journal No.1,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