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教科小学科学五上《1.7、改变生态瓶》word教案(2)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上《改变生态瓶》word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上《改变生态瓶》word教案
动物增加了会如何样?
是不是生态瓶里的植物越多越好呢?
假如生态瓶里的小鱼增加两倍会显现什么情形?增加四倍呢?
2、小组依照自己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操纵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看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操纵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观看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严格操纵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看记录。
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操纵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科版科学五上《改变生态瓶》word教案
课题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改变生态瓶》
作者及工作单位
裘海燕 浙江省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设计坚持以学生进展为中心,学生学习是坚持以探究为核心,坚持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并参与学习全过程。
☆教材分析
学生做了生态瓶,生态瓶中各种生物生活得好不行,现在差不多能够观看到了。由于各个小组的情形不一样,生态瓶不可能都做得专门好,但学生都期望自己小组生态瓶的生物生活得好,因此这时提出如何让我们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更好,能够说是恰到好处。本课通过两个实验活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学生将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一种动物或一种植物可能确实是对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靠的条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感受到生态平稳的意义,也为学好下一课做了专门好的铺垫。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改变生态瓶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改变生态瓶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交流生態瓶的確定實驗方案
1.交流生態瓶裡的生物活的還好嗎?
2.表示:比一比哪些生態瓶裡的動植物生活得比較好。
3.思考:如果改變生態瓶中的一些條件會怎樣呢?
4.引導:減少生態瓶裡的水是改變生態瓶的非生物環境,增加生態瓶裡的生物還是改變生物的數量。
彙報交流
展示評比
2.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進行觀察記錄。
3.認識到控制條件進行實驗,組織準確記錄。
教學重難點
重點: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的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
難點: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數,並注意收集實驗資料。
教具學具準備
小魚若干、小草若干、水桶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先通過交流生態瓶,確定實驗方案,然後選擇一個方案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並注意收集實驗資料,用事實說話,最後總結拓展對所觀察到生態瓶中生物的變化,寫出科學觀察報告。
(二)實驗二:增加生態瓶裡的生物
1.實驗方法:選擇2個生態瓶,儘量一樣的,一個生態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個生態瓶的小魚數量增加一倍,其他條件不變。
2.預測生態瓶裡會發生什麼變化。
3.同樣採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後一分鐘浮出水面來的次數。
4.討論:如果小魚增加2倍或4倍又會怎樣呢?是不是植物越長越好呢!
分組實驗
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記錄能力。
培養學生猜想假設能力。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給學生留出無限的探索空間,讓學生自行探究,並相互交流學習。
三、小結
討論:讓生態瓶生物生存更好,要注意什麼?
分組討論
讓學生知道減少水和增加動物引發生態群落變化。
作業設計

教科版改变生态瓶优秀教案2

教科版改变生态瓶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瓶中动物生存状况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计对比实验来探究生态瓶中环境的改变对动物生活状况的影响。
2.能严格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在实验中能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数据。
科学态度目标
在对比实验中,能保持观察、记录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课中学生的观察和讨论特别是对影响生态瓶中动植物生长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很重要的。
教学思路说明:
依据学生初次实验,尝试制作的生态环境创设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通过实验了解动植物间的需求和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及养成方法的训练,是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因此,安排如下教学策略和环节: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要平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初步意识到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重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生态瓶两个、小金鱼12条、水草10株、漏网一个、记录单一份、计时器一个;
四、讨论:
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生态瓶里动物和植物的生长?生态瓶里的生物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思考这一问题。
五、课堂总结:
1.说说你的收获?
2.对于生态平衡你又有什么新理解呢?
六、布置观察任务:
思考:如何维护生态平衡
问题:观察时间、如何记录
(2)交流增加鱼量实验方案
(3)交流改变植物实验方案
3.出示ppt温馨提示,学生明确任务。
三、分组实验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改变生态瓶”教学设计(二)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改变生态瓶”教学设计(二)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改变生态瓶”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经历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能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2. 经历添加动物或植物后,引起生态瓶变化的原因分析活动。

3. 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建议】1. 按教材的要求操作,这个过程是必要的。

一是杯子空间小,可以清楚地观察小鱼的情况;二是可以让小鱼先适应水体后再放入生态瓶。

2. 本课的大量观察记录的过程都是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的。

对于本课的教学,建议教师自行掌握和安排时间,只需要集中时间对影响生态瓶中动植物生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即可。

【教学过程】一、引入。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生态瓶,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得好,然后选择下面两个实验中的一个进行实验活动。

二、向生态瓶里添加动物的实验。

1. 先观察准备添加到生态瓶中去的 5 条小鱼的状况,按教材的要求操作。

先取生态瓶里的一些水滴到杯子里,加少量的水到杯子的一半处,再把 5 条小鱼放到杯子中进行观察,然后把小鱼连同杯子里的水倒入生态瓶里。

这个过程是必要的,一是杯子空间小,可以清楚地观察小鱼的情况;二是可以让小鱼先适应水体后再放入生态瓶。

2. 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观察添加小鱼后生态瓶内的情况,作好观察记录。

3. 预测生态瓶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鱼的数量增加两倍、四倍,又会发生什么现象?三、向生态瓶里添加植物。

1. 先观察准备添加到生态瓶中去的 5 棵水草的状况,按教材的要求操作。

2. 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观察添加水草后生态瓶内的情况,作好观察记录。

3. 预测生态瓶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水草的数量增加两倍、四倍,生态瓶中又将会是一种什么现象 ?四、讨论。

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生态瓶里动物和植物的生长 ? 请大家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思考这个问题。

五、后记。

别让研究成为一种伤害说实在话,在上完这堂生态瓶课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沉重的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悲痛地告诉我:他的小鱼死了。

教科版科学五上《改变生态瓶》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上《改变生态瓶》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上《改变生态瓶》说课稿教材分析:改变生态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七课时,本课是前一课时《做一个生态瓶》的连续,又是下一课时《爱护生态平稳》的前提,该课时在本单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上好这节课尤为重要。

学生在课前差不多制作了生态瓶,他们制作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的有好有坏,这是学生差不多观看到的现象。

由于每位同学的制作能力有限,因此他们的生态瓶不可能都做得专门好,在此提出如何改变生态瓶的条件能够为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是恰逢其时的。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是学生第一次研究生态平稳的活动,通过往常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可能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缺乏实际的感触。

构建生态瓶同时深入观看是改变生态瓶的基础,依照教材中的要求具体操作,因此我鼓舞学生每天坚持观看生态瓶内的情形,作好观看记录。

由于时刻的缘故假如选择现在的五年级学生来完成这一节课不合适,因此我选择了四年级一班的学生来合作。

那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差不多上市区的小孩,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是来自农村的,整个班级学习风气良好,同学之间能团结互助。

尽管只有四年级,然而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把握依旧比较扎实的,对科学课的爱好比较浓厚,上课爱动脑,动手操作能力也比较强,然而学生分析结果、现象的能力比较欠缺。

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生态瓶就全然谈不上探究改变生态瓶,因此课前我给学生介绍了什么是生态瓶,如何样制作生态瓶。

当学生制作好生态瓶之后,我布置了连续5天的观看任务(6.6——6.10),在此期间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刻对自制的生态瓶进行连续观看,书写观看日记(近100篇)。

教学设计特色:本课采纳图片引入的方法导入情境,让学生通过参观其他同学的作品和自己的生态瓶作对比,发觉其他作品的特点和自己作品的不足。

参观之后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参观和倾听其他同学的介绍会在心中设疑:什么缘故有些同学制作生态瓶里的小鱼会死的比较早、比较多。

而有些同学制作生态瓶里的小鱼会活得专门久呢?因此有的同学会提出可能是生态瓶里的生存环境不同造成的,然而有些同学可能还会有些疑问,在此提出改变生态瓶的条件来进行实验探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爱好和探究欲望。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改变生态瓶》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改变生态瓶》教科版

《改变生态瓶》背景分析:学生制作了生态瓶,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好与坏已经可以观察到。

此时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希望本组的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好,但由于各组的情况不一样,不可能都生活得很好。

所以此时提出如何让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更好正是最佳时机。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资源准备:小鱼若干、水草若干(桶装,每组3—5份)、漏网。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池塘生态群落视频)1、创设情景:播放视频,老师解说学生倾听观赏。

2、思考问题——池塘里的生物为什么生活得很好?池塘里都有些什么?各有多少呢?1、观赏、倾听情景解说。

2、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大胆想象,提出生物生活得很好的原因设想。

过渡我们自己制作的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好吗?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思考,预设结果。

敢想也是一种学习习惯。

设计方案生态瓶主要由水、水草、小鱼、沙子等构成,我们如何去控制不变量和变量进行实验呢?学生交流汇报后给予适当建议。

交流想法,共同提改进方法,使方案更合理。

合作才会更进步。

实验操作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保持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不变,预测生态瓶里的生物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如何对比实验才能知道水的多少对生物有没有影响呢?预测变化:植物会动物会设计对比实验,记录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大胆预测设计、验证体现严谨性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实验,每次观察都应定时:每次以5——10分钟为宜。

小鱼浮到水面次数记录表生态瓶情况第1次观察第2次观察第3次观察我们的解释水多时水少时培养认真、细致观察记录的好习惯实验操作二增加生态瓶里的动物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实验,每次观察都应定时:每次以5——10分钟为宜。

小鱼浮到水面次数记录表生态瓶情况第1次观察第2次观察第3次观察我们的解释动物多时动物少时培养认真、细致观察记录的好习惯实验操作三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实验,每次观察都应定时:每次以5——10分钟为宜。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1.6、做一个生态瓶》word教案(2)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1.6、做一个生态瓶》word教案(2)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做一个生态瓶课题做一个生态瓶计划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前一课的继续,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来研究生态群落。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池塘群落生态系统,以此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

2.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对其管理。

3.能相互听取意见设计方案。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

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境——美丽的池塘,找出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进而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然后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

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1.创设情境:出示美丽池塘在一片池塘里有小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有田螺,还有小虫子,当然也有水草、泥沙……2.思考:(1)你知道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2)池塘里有哪些生物?(3)这些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4)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5)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观察或聆听情景介绍。

思考,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别的学生可以补充、反驳。

情境创设直观形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1.大家分析了池塘里的生物之间有一些密切的联系,为了方便研究,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在教室里做一个生态瓶。

2.首先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建造方案吧,要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现在请每个组进行方案设计,大家分工协作,同时做好记录,10分钟后交流。

交流建造方案。

分组进行设计活动,2—3个组依次上台,用展示台投影出本组设计的方案。

学生代表进行介绍。

其他学生补充、质疑、评价,提出不同的看法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改变生态瓶》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改变生态瓶》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改变生态瓶》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会怎样呢?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

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改变生态瓶
课题改变生态瓶计划课时 1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让学生来研究生态瓶里的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恰当的数量比例等,让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1.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2.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进行观察记录。

3.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组织准确记录。

教学重难点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的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

教具学具准

小鱼若干、小草若干、水桶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先通过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然后选择一个方案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最后总结拓展对所观察到生态瓶中生物的变化,写出科学观察报告。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交流生态瓶的确定实验方案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活的还好
吗?
2.表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
动植物生活得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
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
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
态瓶里的生物还是改变生物的数
量。

汇报交流
展示评比
思考回答
生自由选择其中
一种方案
为学生提供表达交
流空间。

展开讨论调动学生
积极性。

二、探究活动(一)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
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里的水
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
分组实验
观察记录
汇报交流:由于
水里减少动植物
的生存空间,减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
能力和观察记录能
力。

培养学生猜想假设
能力。

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后一分钟浮出水面的次数。

(二)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生态瓶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后一分钟浮出水面来的次数。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4倍又会怎样呢?是不是植物越长越好呢!少氧气,水少的
小鱼浮出水面的
次数比水多的次
数多。

学生观察
学生预测
汇报交流,水草
增加,产生的氧
气量就增加,鱼
浮出水面的次数
就减少。

小鱼增
加,耗气量增大,
小鱼浮到水面的
次数会增多。

汇报:小鱼浮出
水面的次数更
多,甚至缺氧死
亡。

当植物过多
影响植物对光的
吸收,还会减少
动物活动空间,
也会产生不良影
响。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
堂的主人,给学生
留出无限的探索空
间,让学生自行探
究,并相互交流学
习。

三、小结讨论:让生态瓶生物生存更好,
要注意什么?
分组讨论
让学生知道减少水
和增加动物引发生
态群落变化。

作业设计拓展:
回去继续观察生态瓶,并且认真写出科学观察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