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畜牧网站:母猪饲养管理的几个核心技术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一、前言母猪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母猪饲养管理的角度,介绍一些技术和方法,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二、环境条件1. 温度:母猪适宜的温度为16℃-24℃,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健康和生产性能。
2. 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积尘、异味等对母猪造成伤害。
3. 光照:合理的光照可以促进母猪的食欲和生长发育。
4. 噪音:过大的噪音会使母猪感到不适,影响其健康和生产性能。
三、饲料管理1. 配合饲料:根据母猪不同阶段的需求,科学配制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
2. 定时定量喂食:每天定时喂食,并控制好喂食量,避免浪费和过度喂食。
3. 饮水管理:保持饮水器清洁,及时更换水源,保证母猪饮水的卫生和安全。
4. 饲料添加剂:根据母猪的需求,在饲料中添加必要的营养素和药物,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四、疾病防治1. 定期检查:定期对母猪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 疫苗接种:根据不同地区和季节的需求,对母猪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疾病。
3. 环境卫生:保持母猪舍内环境干净卫生,避免细菌滋生。
4. 个体隔离: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母猪,应该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母猪。
五、配种管理1. 选种原则:选择优良品种、健康无畸形的公、母种猪进行配种。
2. 配种时间:在母猪发情期间进行配种,并控制好配种次数和间隔时间。
3. 配种方式:根据母猪的情况,选择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的方式进行配种。
4. 配种后管理:在配种后及时记录母猪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补给,以保证其正常妊娠和产仔。
六、产仔管理1. 分娩前准备:在母猪分娩前,对产房进行消毒清理,并准备好必要的生产用品和药品。
2. 分娩过程:在母猪分娩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其情况,如有异常应该及时采取措施。
3. 产后护理:在母猪分娩后,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护理和营养补给,以促进其恢复和下一轮生产。
养好母猪的三个好方法

养好母猪的三个好方法母猪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畜牧动物,养好母猪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证猪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养好母猪需要掌握一些科学合理的方法,下面将介绍三个养好母猪的好方法。
一、合理饲养合理的饲养是养好母猪的基础。
要注意给母猪提供充足的饲料,保证其营养需求。
母猪在不同的生理阶段需要不同的饲料,孕期和哺乳期需要高营养的饲料,可以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
母猪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纤维素,以促进其消化道的正常运转。
此外,喂养母猪时要注意饲料的卫生,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以免给母猪带来疾病。
二、良好的生活环境母猪的生活环境对其身体健康和繁殖能力有很大影响。
首先要保证母猪圈舍的干净卫生,定期清理猪舍,及时清除积存的粪便和污物,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疾病传播。
其次要保持猪舍的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母猪的影响。
还要注意母猪的空间和运动,给予适当的活动空间,定期放风,增加其运动量,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三、科学的繁殖管理科学的繁殖管理是养好母猪的关键。
首先要做好母猪的选种工作,选择外形健康、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的母猪作为种猪,以确保后代的优良品质。
其次要注意母猪的配种时间和方式,尽量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的配种。
配种时要注意保护母猪的阴道和外阴,防止感染。
此外,还要定期对母猪进行孕检,及时发现孕期异常,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母猪的顺利分娩。
在哺乳期,要给予母猪充足的饲料和水,保证其产奶量和质量,为仔猪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养好母猪需要合理饲养、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科学的繁殖管理。
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提高母猪的养殖效益和猪肉品质,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认真了解和应用这些养好母猪的好方法,提高养殖水平,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4个要点

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4个要点现在猪肉的价格虽说一直在着落,但目前仍要二十多元一斤,所以养殖前景还是不错的。
猪群中母猪的饲养更加需要注意,这样更能产出优质的仔猪来,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分享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1、膘情控制和公猪引诱(1)后备母猪在60公斤前应让其充分发育,60公斤后到配种前半个月要适当限制饲养以防其过肥,每天喂料约2公斤,日喂2次。
后备母猪可使用生长肥育猪饲料。
(2)后备母猪长到160日龄时,最好每天将母猪赶入成年公猪栏接触35分钟。
成年公猪下颌腺分泌的外激素有助于引诱小母猪发情。
2、短时间优饲在后备母猪配种前14天可加强饲养,实行自由采食,这样母猪可多排约2.5个卵,这对于提高初产母猪的窝仔数无疑有重要的作用。
3、母猪至少二次发情时配种小母猪的排卵数与情期数有关。
初情时配种由于排卵数低而导致窝仔数低,由于初产母猪占全群母猪数约30%,因此其产仔性能如何直接对全群产生大的影响。
公猪引诱使其提早发情的重要目的也在于使其在配种前多几个情期。
有的养猪场对所配小母猪的情期数无记载,这无疑是一种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4、单配复配和双重配配种的最佳时间应在发情母猪答应公猪爬跨后的10~26小时。
单配指在母猪发情中,只用公猪交配1次。
这样虽然可减少饲养公猪的头数,但由于母猪的最适配种时间难以掌控,所以单配有可能着落受胎率和减少窝仔数。
(1)复配指在1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头公猪配1次,间隔时间为8~12小时。
生产实践中也常用不同的同品种公猪间隔时间配2次。
此种方法可使母猪生殖道内常常有活力较强的精子存在,增加卵子受精的机会,从而提高母猪的产仔数。
(2)双重配是指在一个发情期内,用2头同品种或不同品种的公猪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10~15分钟)与同一母猪配2次。
此法可增进卵子加速成熟,缩短排卵时间,增加排卵数。
但此法由于2次配种间隔时间短,常会产生与单配类似的缺点。
好啦,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先到这里了,如果大家也有想法养猪赚钱的话,母猪可以用上文的一些方法来进行养殖,期望本文能够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母猪养殖技术 养殖母猪关键技术要点是什么?

母猪养殖技术养殖母猪关键技术要点是什么?
现在养猪已经成为了非常不错的养殖项目,存在着很不错的利润。
其中母猪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可以繁殖更多的后代,因此在养殖期间还是需要很注重才行的。
那么母猪养殖技术是什么?有什么技术要点呢?
想要养好母猪,首先就是要挑选好好的品种,可以去看下它的生殖器官和体型,需要发育很好才行,另外还能去观看他的乳头,分布要特别均匀,也不能少于七对。
身体很健康,没有任何的缺陷和疾病,抵抗疾病能力强。
挑选好品种之后就是饲养了,就在50到80公斤之间,需要准备的是母猪料,然后还能才去自主采食的方式。
等长到80公斤后,一直等到配种都需要吃点猪料,就是要适当的限制跟自由采食相结合在一起,还要确保水质,
另外就在养护期间每天都要出去外面运动,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这样就能让肌肉得到更好的发育,使得它的全身更为健壮。
提供合适的环境,时刻都要让猪舍特别干净和干燥,最好的温度是在二十度左右,密度不能太大了。
等它到了发情的阶段,才去合圈或者公猪等方法来刺激它发情。
或者也能把母猪都放在有公猪气味的栏里面,24小时内不要吃什么东西,这样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还要接受光照,时间要13个小时之上,还没有效果就要借助促进药物。
当母猪怀孕之后,要注意好喂养,还
要做好管理,以免出现便秘或者营养不足等现象。
猪场管理的五个基本点

猪场管理的关键要素分析摘要:本文全方位探讨了猪场管理的核心要点,涵盖种猪群健康管理、消毒隔离、饲养管理、营养管理以及数字化管理等关键方面,并着重强调了这五大要素对猪场健康发展、提升生产效能及有效防疫的重大意义。
一、主题与背景在现代养猪业的发展进程中,猪场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猪场管理涵盖了众多环节和细节,其中主要包括种猪群健康保障、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精准高效的营养供给以及智能化的数字化管理等方面。
二、主要观点(一)保证种猪群健康为中心种猪作为繁育后代的基础群体,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效益和发展潜力。
首先,在引入种猪阶段,必须严格筛选,确保引入的是健康无疫的优质种猪。
其次,后备猪隔离饲养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这一举措可以防止潜在疾病传播给其他猪只。
再者,阶段性保健工作不可忽视,尤其要加强对仔猪和围产期母猪的精心呵护,为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支持,以增强其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二)消毒隔离是关键点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的有效执行是预防猪场疾病传播的重要防线。
严格遵循卫生消毒制度,对猪舍、设备、道路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能够有效杀灭病原体,减少疾病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对于出现病症的病猪要及时进行隔离,以防止其成为疾病扩散的源头。
此外,出售猪只时的相关用具也需经过严格消毒处理,以保障购买者的利益和市场的稳定。
(三)饲养管理是重点环控管理在饲养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适宜的温度条件对于猪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夏季高温时节,应采取综合性的降温措施,如安装通风设施、增加饮水供应等;而在秋冬季节,则要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除此之外,还应关注猪舍内的湿度控制、空气质量监测等工作,为猪只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四)营养管理是核心点饲料的选择和饲喂方式直接影响猪只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
选用高质量的全价颗粒料是满足猪只营养需求的基础,同时要兼顾饲料的价格与质量之间的平衡,确保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养好母猪的五技巧

养好母猪的五技巧
、管理传统的养猪把防疫放在第一位,认为只要防疫猪只就不会生病,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因为疫苗要在猪体内产生抗体要受猪只体质影响,不了解猪只体抑制性疾病,就会出现注射什么疫苗生什么病,所以在注射疫苗前,首先要确定猪只的体质是否健康。
猪只健康的体质必须依靠我们精细的管理、平衡的营养和严格的消毒,所以我们要做好的第一点就是管理,也就是为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只有干净的卫生条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加上良好的通风,猪只才会有一个适宜的生活空间。、饲料猪只仅有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不够的,养好猪的第二大要素是要给猪平衡的营养供给,选择优质的饲料,严把饲料的质量关,根据不同阶段猪只的营养需要,严格配比,适宜的生活环境加上均衡的营养是猪只健康体质的前提。、消毒良好的消毒机制和正确的消毒方法是养猪生产中不容忽视的第三大要素。
在实际操作中,消毒间隔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应控制在每7天消毒一次,若有疫情,还要根据情况的不同加大消毒力度,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21.5作者简介:张金玲(1978-),女,山东省临朐县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检疫以及执法等工作。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张金玲(山东省临朐县农业农村局东城畜牧兽医站262600)摘要:在整个养猪过程中,母猪的饲养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猪场养殖效益和发展趋势,由此可见,母猪管理至关重要,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根据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合理饲养和管理母猪。
笔者认为饲养方面应制定科学的饲喂程序,定时定量饲喂母猪,维持母猪良好体况;管理方面需要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为母猪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环境。
以促使母猪生产更多的优质仔猪,并提高母猪繁殖力和仔猪成活率。
关键词:选种;后备母猪;饲喂方式;管理饲养管理母猪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母猪选留工作。
在母猪生长到配种前一个月时选择母猪,首先选留身体健康且同胞无异常缺陷和特定病原的母猪。
然后选留体型修长、发育良好、肢蹄健壮、外阴宽阔、奶头分布均匀且有7对以上的母猪。
最后根据遗传特性选留母性良好、繁殖力强和抗应激能力好的母猪。
1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点1.1饲喂方式根据母猪体重和体况合理饲喂母猪,建议生长到50~80kg 之间的母猪每天可以自由采食,80kg~配种之间的母猪饲喂后备母猪饲料,根据膘情和体况实施限制饲喂或自由采食相结合的方式饲喂,大约每天饲喂2.5kg,在保持营养充足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供给量,并且保证饮水新鲜和充足,有利于母猪生长、发育。
对于体况不佳或较差的母猪应在配种前2周采取短期优饲方式,将饲喂量增加到每天饲喂3.0~3.5kg,在配种后将饲喂量逐渐降低到原来的2.0~2.5kg,这样不仅能刺激母猪增加排卵量,还有利于受精卵着床,提高受胎率和母猪繁殖能力[1]。
1.2合理运动为了增强母猪体质和抗病能力,规模化养猪场需要设置活动场所,促使母猪适当增加运动量,尤其是冬季在阳光明媚、外界温度较高时将母猪赶到运动场活动0.5h,不仅能促进母猪骨骼、肌腱和肌肉发育,还可以防止母猪发生皮肤病或蹄部病变,增强母猪体质和抗病能力,为正常发情、配种、受孕、分娩奠定良好基础。
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母猪饲养管理要点1.饲养环境的建设:母猪饲养需要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管理。
母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母猪的繁殖能力。
冬季应保持温暖,夏季应保证通风透气,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饲料供应与管理:母猪在不同生理期需要不同的饲料。
种公猪应有高蛋白饲料,妊娠期母猪需要增加饲养量,而哺乳期母猪则需要高能量、高蛋白饲料。
饲料应保持清洁、新鲜,并定期更换。
同时配合好的饲料管理,合理控制饲料供应量,以免产生浪费或造成营养不足。
3.水源管理:母猪对水的需求量较大,一天需要饮水量约为体重的2-3倍。
饮水设施应保持干净,并随时提供足够的新鲜水源。
水的质量也需要注意,如饮用水中不能有污染物。
4.定期的体检与疫苗接种:养殖户应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检查是否有疾病或异常情况。
定期注射疫苗,预防常见的猪病,如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等。
5.疾病防控:疫病是母猪饲养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养殖户需要加强猪舍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定期消毒猪栏和周围环境。
另外,猪只的定期体检也能及早发现患病的猪只,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防控的效果。
6.群体管理:母猪可以成群养殖,但需要注意合理的群体大小。
过大的猪群会导致猪只之间的斗争、争食,给饲养环境带来压力和疾病的传播。
合理的群体密度可以提高饲养效益和猪只的生产性能。
7.妊娠管理与配种:妊娠期是母猪饲养管理中关键的阶段。
饲养员需要定期检查母猪的妊娠情况,确保怀孕并及时处理空怀猪。
同时,在配种时需要选择优秀的种猪,并掌握好正确的配种方法。
8.猪舍的建设与维护:猪舍的建设要满足母猪饲养的需求,如合理的妊娠栏、产房、产仔栏等。
定期检查猪舍的维护情况,修复和更换猪舍中的损坏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饲养管理的几个核心技术
一、加强怀孕母猪管理
母猪怀孕后期和哺乳期饲料营养目的
1、提高仔猪初生重量;
2、提高母猪产奶量和仔猪断奶体重;
3、防止母猪哺乳期掉膘超过35斤;
4、促进母猪发情及多排卵,提高产仔数。
主要措施
1、选择优质泌乳母猪料,母猪怀孕90日龄开始饲喂泌乳母猪料;
2、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油脂产品,如添加0.5%-0.8%大豆油等;
3、在饲料中添加调整猪胃肠道功能的营养保健品,如倍能佳、联毒克等;
4、在日粮中添加适量仔倍欣或维生素E和胡萝卜,让母猪充分发挥其繁殖生产性能。
二、防止母猪产后“两差”
母猪产仔过程是其一生中刺激最强烈、体力消耗最大、抵抗力急剧下降的过程,稍有不慎,便会带来很多隐性问题。
其中母猪产后精神差和食欲差以及少乳无乳是最大问题。
1、母猪产前补铁。
母猪产前一个月在饲料中添加0.2%氨基酸螯合铁及倍能佳,产前一周添加林可霉素和联毒克;
2、适当提高饲料中血糖、血钙和血钾的营养浓度,如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仔倍欣、葡萄糖和补充钙钾等元素添加剂产品;
3、保证产房温度在18℃-22℃左右,避免产仔过程中发生感冒等疾病;
4、接生过程中用圣碘做好消毒工作;
5、产仔当天尽量少喂饲料,必须喂麸皮糖盐水;
6.产后需慢慢增加饲料喂量,3-5天为过渡期。
同时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微生态制剂如清热散,调理胃肠道功能。
三、防治母猪便秘
便秘本是一种症状,但因处理不正确而诱发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以及无乳综合征等已经严重危害母猪生产性能,所以从源头上解决母猪便秘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
1、建议配种后的母猪小群圈养;
2、增设母猪运动场,并加强母猪运动;
3、给母猪饲喂各类青绿多汁饲料;
4、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
5、定期添加微生态制剂,如倍能佳、清热散等调理胃肠道功能;
6、定期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电解质如仔倍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