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教师资格面试: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讲内容解析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教材的地位作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

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节课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度,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

【主要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从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反应物);通过什么条件反应;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学情分析】学习本内容的有利因素:学生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对物质的构成微粒,化学式和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有一定的认识,对燃烧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这对学习本节内容有较好的基础,有助于版本节内容的理解。

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不利因素:本节比较系统的扩展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性学习,学生首次接触探究学习,没有明确的思路,有些学生还对前面物质的构成微粒缺乏确切的理解,这给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这一难点带来一定的困难。

学生受年龄特征和基础知识的限制,实验操作技能不高,观察、分析能力不强,语言表达、归纳总结能力较低,这给学生带来了不利影响,增加了教学难度。

【教学策略】【讲授法】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面试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

面试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 1《质量守恒定律》第 1 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5个方面来阐述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含义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且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②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对数据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3、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教学难点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参加”和“质量总和”的理解.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二、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且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此外,初中生对化学,尤其是化学实验仍保持高的兴趣,应利用好这一点。

三、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来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合作探法、讨论交流,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能够微观的角度理解守恒的原因;3、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学习难点】实验的操作和结论的得出以及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课前预习】1、知识回顾:⑴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______分成____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_______.⑵判断化学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往往伴随产生_______的释放或吸收,有时还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2、预习检查:⑴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___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⑵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_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__没有增减,_______也没有改变。

【课内探究】【自主学习】活动和探究:提出问题: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幷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我的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并进行实验: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结合课本第90-91页活动与探究中的方案一、方案二,熟悉实验步骤,分组完成这两个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做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

提示:要针对所选实验方案,观察和探究以下问题,并结合实验条件思考和作出分析: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其他变化;⑵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

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试讲稿.docx

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试讲稿.docx

《质量守恒定律》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初中化学2号考生,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课,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下面开始我的试讲: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大侦探福尔摩斯大家都知道吧,来听一个和福尔摩斯有关的故事,一天,福尔摩斯滋滋有味的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这时,他的学生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和气体有多重吗?福尔摩斯慢条斯理的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质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质量,不就是我吐出的这些烟和气体的质量了吗?同学们,福尔摩斯的说法是否正确呢?大家争论的很激烈,有的同学说正确,有的说不正确,那么,我们先不要急着冋答这个问题,等学完今天这节课后,相信大家都能很准确的判断福尔摩斯的说法是否正确。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來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默看半分钟,带着目标去学习,做到心屮有数。

我们前面学过很多化学反应,如红磷燃烧,电解水,高镭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等,那么这些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牛成物的质量相比,有什么关系呢?哦,看来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有的说增人,有的说减小,还有的说不变,那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实验事实來验证。

请大家阅读课本92、93页活动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三分钟后大家告诉我应该怎么做这两个实验好,人家已经看完了,哪位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你的实验步骤,好,非常好,谢谢, 请坐,老师提醒一下,铁钉实验前要打磨干净哦!下面请大家依据实验步骤,利用课桌上的实验器材,4人小组合作来完成实验,看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牛成物的质量到底是什么关系。

如果你对实验步骤还不是很清楚,请参考大屏幕,请注意填写课本94页的表格,吋间:8分钟老师温馨提示:做实验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并小组讨论一好,大家都已经完成了实验,哪组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你们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第三小组的代表最先举手,你们来说说方案一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口烟,气球先胀大后变小,反应前后质量是不变的,那么其他小组观察到的和他们一样吗?第二小组代表,嗯,他们还观察到放出大量的热,真不错,观察的很仔细,其他小组观察到的质量是不是也是不变呢,好,看来大家的实验都很成功,老师还有两个疑问,请看大屏幕,谁能解开老师的疑问?好,后面有人举手了,请,她说铺细沙是为了防止炸裂集气瓶,很好,请坐。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一课题。

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部分,质量守恒定律。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教学的想法。

首先是教材分析。

从学科知识来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所遵循的一项基本规律,也是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的理论依据。

同时,质量守恒定律也为哲学上物质不灭原理提供了坚实的自然学科基础。

从整个初中化学的层面来看,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从定量的角度开始认识和研究化学反应的转折点,也是学生书写方程式和进行化学计算的理论基础。

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想生成多少物质的方向展开,这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和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基于以上理解,结合课标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首先,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建构质量守恒定律,并能从微观角度理解定律的本质,初步学习定量研究方法,培养从实验数据中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除此之外,本节课还有很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可以深入挖掘。

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守恒的。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同时在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守恒之美。

基于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点设为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守恒的。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难点设定为如何应用定律,以及初步学习定量研究方法。

接下来说说学生的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首先,学生对于守恒这个概念并不陌生。

在物理学科中,学生已认识了能量守恒。

同时,对分子、原子之时有所了解,并能从微观角度来解释一些化学反应,也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实验基本操作技巧。

同时,他们乐于展示自我,容易交流。

但是,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首次较完整的进行定量探究,他们还不能独立的完成探究任务。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化学说课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化学说课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本 文 格 式 为 Word 版,下 载 可 任 意 编 辑第 1 页 共 1 页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化学说课教案:质量守恒定律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中的课题1。

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两部分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具体学习了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这些知识都为本节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做好理论准备,因此正确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②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自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②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分析、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进"实践--理论--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②产生探究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对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确定的依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同时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确定的依据:由于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质量变小或消失了。

通过化学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正确认识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没有变化,从而确立学生的正确观;同时为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和计算奠定了基础。

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docx

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docx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初中化学2号考生,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课,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初屮阶段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化学原理,是以后学习计算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重要依据,在整个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我们从定性学习了一些化学变化,那么,从定量的角度这些化学变化在变化前后质量是否发牛改变呢,后面还要学习根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可见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节课也是由理论转变为实际的桥梁,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屮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准确说岀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微观解释(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3.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重点、难点解决方法:现在是一个网络发达的社会,所以木节课我会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一一多媒体课件、微观视频、学生分组实验,来突岀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思维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对己进入初三的学牛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 在课堂他们厌倦教师的说教灌输的教学方式,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很多活动:比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

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而且还能为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学习。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5章第一节内容,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定律,是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

在前面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很多有关化学变化的例子,掌握了常见物质参与的化学反应,并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出来。

还学习了物质的微观构成,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并了解到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粒解释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

在学生积累一定的定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一气呵成,促成了学生对物质从定性到定量探究能力的形成。

在质量守恒定律部分内容中,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知道学生观察、思索。

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艺规律。

教材的这种处理方法,学生接受起来十分自然,实验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也是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较多,应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

应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边操作、边观察、边思索,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其收益会更大一些。

各实验小组所测定的化学反应各不相同,但通过比较、判断,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必然会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是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

讲好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从定性认识要定量认识模型的构筑,今后学习化学方程式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道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微观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
2016浙江教师资格面试: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讲内容解析
很多考生对于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课内容不好把握,不知道十分钟的试讲时间如何权衡书上的知识点,而且涉及的实验比较多,给出的实验也比较复杂。

其实这一节课内容的取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接下来给大家一些建议。

《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实验当中是一节非常重要的学生实验课。

很多同学对这节课的课型一开始定位就有很大的问题,不知道这节课应该设置成演示实验课还是学生实验课。

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信号大家要知道,就是实验记录。

带有实验记录的,一般都可以设置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记录数据,在数据中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经验,这是高中探究性实验的一个基本铺垫,所以这节课的地位举足轻重。

《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课当中大致会有三个实验,拿人教版的举例子,一个是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实验,如果这个实验装置不是密闭的,可以设置一个疑问环节,毕竟,磷在氧气中燃烧能够固定氧原子,从而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导致了天平左边下沉。

通过这样的一个疑问可以设置悬念引入学生实验验证这一部分。

这个实验也可以设置在巩固提升环节,把整体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和微观意义得出来之后,再用这个实验设置疑问让学生们发散思维想明白为什么天平的左边会下沉。

这样的方案最为合理。

本节课的核心实验是铁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

这个实验没有危险性,而且便于学生们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方便学生称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反应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气体或者固定空气中原子的现象,所以最为便捷的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真实存在以及准确性,从宏观上能够让学生们得出结论,并且可以借此引用一些视频图片让学生们直接来学习微观角度质量守恒定律遵循的原则是原子组成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等等微观角度的结论,所以本节课的实验当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室不可或缺的,这个实验着重去讲。

讲解的步骤就是先给出实验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巡视过后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来他们所讨论的结果。

中公讲师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