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末模块测试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福建师大附中11-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数学期末模块测试新人教A版

福建师大附中11-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数学期末模块测试新人教A版

某某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末模块测试高一数学试题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案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sin 300tan 240oo+的值是 A .23-B .23C .321+-D .321+ 2.函数2cos 2y x =+是A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B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C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D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3.已知(2,3)A ,(3,0)B ,且2AC CB =-,则点C 的坐标为 A .(3,4)-B .(4,3)-C .8(,1)3D .8(1,3-4.已知a b a ,2||,1||==与b 的夹角为600,若ka b +与b 垂直,则k 的值为A .4-B .4C .43-.435.若把函数cos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然后再把图象向左平移6π个单位,则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A .1cos(26y x π=+B .1cos()212y x π=+C .cos(2)6y x π=+D .cos(2)3y x π=+6.已知扇形的周长是6cm ,面积是22cm ,则扇形的中心角的弧度数是 A .1 B .4 C .1 或4D .2 或47.若,αβ为锐角,且满足45cos ,cos(),513ααβ=+= 则sin β的值是 A .1665B .3365C .5665D .63658.已知函数sin()y A x B ωϕ=++的一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如果2||,0,0πϕω<>>A ,则第14题图A .4=AB .1=ωC .6πϕ=D .4=B9.已知以原点O 为圆心的单位圆上有一质点P ,它从初始位置013()2P 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角速度1/rad s 做圆 周运动.则点P 的纵坐标y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 A .sin(),03y t t π=+≥B .sin(),06y t t π=+≥ C .cos(),03y t t π=+≥D .cos(),06y t t π=+≥ 10.若(010,)4k k k Z πθ=≤≤∈,则sin cos 1θθ+≥的概率为 A .15B .25C .211D .61111.设()2sin()f x x m ωϕ=+-,恒有()()2f x f x π+=-成立,且(14f π=-,则实数m的值为A .1±B .3±C .-3或1D .-1或312.若两个函数的图象仅经过若干次平移后能够重合,则称这两个函数为“同形”函数.给出下列三个函数:1()22f x x =,2()sin cos f x x x=+,3()2)16f x x π=++,则A .123(),(),()f x f x f x 两两为“同形”函数B .12(),()f x f x 为“同形”函数,且它们与3()f x 不为“同形”函数C .23(),()f x f x 为“同形”函数,且它们与1()f x 不为“同形”函数D .123(),(),()f x f x f x 两两不为“同形”函数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的相应位置. 13.已知5sin()6x π+=,则2cos()3x π+的值为 *** ;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3AB a AD b AN NC ===,则BN = *** (用,a b 表示) ;15.设a =)sin ,23(α,b =31,(cos α,且a ∥b ,则锐角α的大小为 *** ;16.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2π,且当[0,]4x π∈ 时,()cos f x x =,则()3f π= *** ;17.定义平面向量之间的一种运算“⊗”如下:对任意的向量(,),(,)a m n b p q ==,令a b mq np ⊗=-,给出下面四个判断:①若a 与b 共线,则0a b ⊗=; ② 若a 与b 垂直,则0a b ⊗=;③a b b a ⊗=⊗; ④2222()()||||a b a b a b ⊗+⋅=.其中正确的有 *** (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2,||1,(23)(2)9a b a b a b ==⋅+=-. (Ⅰ)求a b 与的夹角θ; (Ⅱ)求向量a 在()a b +上的投影.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x 轴为始边作两个锐角α、β,它们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相交于A 、B 两点.已知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102,552.(Ⅰ)求)tan(βα+的值;(Ⅱ)求22sin sin 26cos cos 2αααα++的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cos 2,4),(1,cos )a x b x λ=-=,其中,[0,]2R x πλ∈∈.设函数()f x a b =⋅.(Ⅰ)求)(x f 的解析式; (Ⅱ)若()f x 的最小值是23-,求λ的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 (Ⅰ)已知:3sin cos 5αβ+=,4cos sin 5αβ-=,求sin()αβ-的值; (Ⅱ)类比(Ⅰ)的过程与方法,将(Ⅰ)中已知条件中两个等式的左边进行适当改变,写出改变后的式子,并求cos()αβ-的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半径为1,圆心角为6π的扇形OAB 的弧上任取一点C ,作CD OA ,交OB 于点D ,求OCD ∆的最大面积.23.(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cos 2(),(0,0,0)222A A f x x A πωϕωϕ=-+>><<的图象过点(1,2),相邻两条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且()f x 的最大值为2. (Ⅰ)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计算(1)(2)(2012)f f f +++;(Ⅲ)设函数()()1g x f x m =--,试讨论函数()g x 在区间[1,4]上的零点情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2:BABADCBCADDC 二、填空题: 13.5-.1344a b -+ 15.4π16.2 17. ①④ 三、解答题:18.解: (Ⅰ)22(23)(2)4439a b a b a a b b +=-⋅-=-, 即16439a b -⋅-=∴1a b ⋅=∴1cos 2||||a b a b θ⋅==∵[0,]θπ∈∴3πθ=(Ⅱ)222||27a b a a b b +=+⋅+= ∴||7a b +=,设a 与()a b +的夹角为α∴向量a 在()a b+上的投影为2()()5||cos ||7||||||||7a ab a a b a a b a a a a b a b a b α⋅+⋅++⋅=====+++ 19.解:由条件得102cos =α,552cos =β,∵α,β为锐角, ∴1027cos 1sin 2=-=αα,55cos 1sin 2=-=ββ, 因此7cos sin tan ==ααα,21cos sin tan ==βββ. (1)32171217tan tan 1tan tan )tan(-=⨯-+=-+=+βαβαβα. (2)2222222sin sin 2sin 2sin cos tan 2tan 491436cos cos 27cos sin 7tan 7492αααααααααααα++++====-+--- 20.解:(Ⅰ),cos 42cos )(x x x f λ-=]2,0[π∈x(Ⅱ)∵()cos 24cos f x x x λ=-222(cos )12.x λλ=---]2,0[π∈x∵]2,0[π∈x , ∴.1cos 0≤≤x设cos ,0 1.t x t =≤≤则222()12,0 1.y t t λλ=---≤≤01<'λ当、时,当且仅当min 0,1t y ==-时,这与已知矛盾. 101≤≤''λ当、时,当且仅当2min ,12t y λλ==--时.由已知得23212-=--λ,解得.21=λ 11>'''λ当、时,当且仅当min 1,14t y λ==-时.由已知得2341-=-λ,解得85=λ,这与1>λ相矛盾.综上所述,21=λ为所求. 21.解:(Ⅰ)∵53cos sin =+βα①54sin cos =-βα②①的平方+②的平方,得22(sin cos cos sin )1αβαβ+-=21)sin(-=-∴βα(Ⅱ)可将(Ⅰ)(1)中已知条件改为,3sin sin 5αβ+=,54cos cos =+βα,将两式平方后求和得1)cos cos sin (sin 22=++βαβα21)cos(-=-∴βα22.解:作DE OA ⊥于点E ,CF OA ⊥于点F ,设AOC α∠=,则0π在Rt OCF∆中,sin CFα=,cos OF α= 在Rt ODE ∆中,∴OE α===∴cos EF OFOE αα=-= ∴21111sin (cos )sin cos 2222OCD S CD CF EF CF αααααα∆=⋅=⋅=⋅=1cos 2)1sin 2sin 2cos 244444αααα-=-=+-1sin(2)234πα=+-,06πα<<. ∵06πα<<,所以22333πππα<+<∴当232ππα+=,即12πα=时,OCD S ∆有最大值且为124- 23.解:(Ⅰ)22,4,02224T T T πππωωω==>∴==∴=, 由于()f x 的最大值为2且A>0, ∴ 所以222A A+=即A=2∴()1cos 2()4f x x πϕ=-+,又函数()f x 的图象过点(1,2)则cos 2()1sin 21422,,24024k k k Zπϕϕππϕπϕππϕπϕ+=-∴=∴=+=+∈<<∴=∴()1cos 2()1sin 442f x x x πππ=-+=+ 由22(),222k x k k Z πππππ-≤≤+∈得1414(),2k x k k Z π-+≤≤+∈∴)(x f 的单调增区间是[14,14]().k k k Z -++∈ (Ⅱ)由(Ⅰ)知()1sin2f x x π=+,∴()f x 的周期为4,而2012=4×503 且(1)2,(2)1,(3)0,(4)1f f f f ==== ∴原式45032012=⨯=(Ⅲ)()()1cos()sin 222g x f x m x m x m πππ=--=-+-=-函数()g x 的零点个数即为函数sin2y x π=的图象与直线y m =的交点个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x1) 当1m >或1m <-时,函数sin 2y x π=的图象与直线y m =无公共点,即函数()g x 无零点;2) 当01m <≤或1m =-时,函数sin2y x π=的图象与直线y m =有一个公共点,即函数()g x 有一个零点; 3) 当10m -<≤时,函数sin2y x π=的图象与直线y m =有两个公共点,即函数()g x 有两个零点.。

福建师大附中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福建师大附中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福建师大附中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ABBDCDAC二、实验题(1题,共5分) 9.C三、计算题(13分)10.解析:(1)在行星表面2R mM G g m ''=' 在地球表面2RMmG mg = g '=20m/s 2(2)金属球通过最高点时mg '=Lv m 2L g v '==3m/s(3)金属球通过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 'L mg mv v m 2212122⋅+=' 53='v m/sB 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答案CBADB二、实验题(1题,共8分) 6.(1)C (4分)(2)1.2m/s 2(4分)(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2题,共22分) 7.(10分)解析:(1)m gv h 202200== (2分) (2)mg kv 2=,m s N k /200⋅= (2分)(3)对整体:ma mg kv 220=-,20/3022s m mmgkv a =-= (2分)方向竖直向上(1分)设每根绳拉力为T ,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有:ma mg T =-αcos 8,N a g m T 5.31237cos 8)(=︒+=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悬绳能承受的拉力为至少为312.5N (1分) 8.(12分)解:(1)物体从曲面上下滑时机械能守恒,有2021mv mgh = 解得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gh v 20=(3分)(2)物体滑离传送带右端时速度为v 1,根据动能定理20212121mv mv mgL -=-μgL gh v μ221-=(4分)(3)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 g mmga μμ==(1分)经过的时间av v t 02-=(1分)传送带移动的距离t v s 2=(1分)mgs W μ=(1分)解得:)2(222gh v v m W -=(1分)附加题(10分)解:(1)开始一段时间,物块从静止开始相对小车加速滑动,μmg = ma 1 a 1 = 2m/s 2,小车在推力F 和摩擦力f 的作用下加速,加速度为a 2 =F fM- = 0.5m/s 2,(2)小车初速度为υ0 = 1.5m/s设经过时间t 1,两者达到共同速度υ,则有:υ = a 1t 1 = υ0+a 2t 1 代入数据可得:t 1 = 1s ,υ= 2m/s在这t 1时间内物块向前运动的位移为s 1 = 12a 1t 21 = 1m以后两者相对静止,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 在F 的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为a ,则F =(M +m )a 得a = 0.8m/s 2在剩下的时间t 2 = t -t 1 = 0.5s 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为s 2 =υt 2+12at 2,得s 2 = 1.1m .小物块在总共1.5s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s = s 1+s 2 = 2.1m .。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P c d a b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说明:本试卷共四大题,18小题,其中第18题是附加题。

请把答案写在答卷上。

考试结束后,只要将答卷交上来。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小球在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 点时,绳突然断裂,小球将A .将沿轨迹Pa 做离心运动B .将沿轨迹Pb 做离心运动C .将沿轨迹Pc 做离心运动D .将沿轨迹Pd 做离心运动2.如图所示,地球上北纬30°的甲处及北纬45°的乙处,由于自转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分别是a 甲和a 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 .a 甲〉a 乙B .a 甲<a 乙C .a 甲=a 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在一个匀速上升的电梯内有一斜面,斜面上的物体m 始终相对斜面静止,对物体m 受到的作用力做功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重力做负功,支持力不做功,摩擦力不做功,合力做负功B .重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摩擦力做正功,合力不做功C .重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合力不做功乙30° 45°mD .重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摩擦力不做功,合力做正功4.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 ,它要横渡一条42m 宽的河,水流速度为4m/s ,该船过河所需的最短时间是A .6sB .8.4sC .10.5sD .14s5.在同一位置的两个小球,同时以沿相同的方向水平抛出,初速度大小不同,不计空气阻力,它们落地前在空中的位置关系是A .两球的连线为水平线,且间距不断变大B .两球的连线为水平线,且间距不变C .两球的连线为竖直线,且间距不变D .两球的连线为既不是水平线也不是竖直线,且间距不断变大6.某人在高为h 的山上将质量为m 的石块以速度υ0斜向上方抛出,如图所示,υ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则石块落到山脚时,速度大小的决定因素是A .υ0和hB .υ0、θ和hC .m 、υ0和hD .m 、υ0、θ和h7.自行车赛场的车道外侧都有一圈斜坡状车道,赛车手往往在斜坡道上飞驰,如图所示.若坡道的倾角为θ,赛车手运动的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车道的摩擦力,则赛车手骑车速度的大小是A .θsin gRB .θsin gR C .θtan gR D .θtan gR 8.质量为m 的物体,在距地面h 高处以31g 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

福建省师大附中11-1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物理

福建省师大附中11-1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物理

福建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试卷说明:(1)本卷分A 、B 两卷,两卷满分各50分。

其中A 卷为模块水平测试,B 卷为综合能力水平测试。

A 卷测试成绩为模块学分评定提供参考,全卷测试总成绩用于分析物理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

(2)本试卷共16小题。

所有题目都解答在答案卷上,考试结束后,只要上交答案卷。

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计算设备。

A 卷(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选错、不选得0分。

)1.真空中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 ,带电荷量分别为Q A =2×10-8C 和Q B =4×10-8C ,当它们相距为d (d>>r )时,其相互作用力为F ,现使它们接触后,仍放回原处,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将变为A .F 89B .FC .F 38 D .F 3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电荷在磁感应强度不为零的地方,一定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B .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 .由B =F/IL 可知,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F 的方向一致D .电荷在某处不受电场力的作用,则该处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3.如图所示,一个带负电的物体,从固定的粗糙斜面顶端沿斜面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υ,若加上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则物体仍沿斜面滑到底端时的速度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不能确定4.在下列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标明了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F 方向的是5.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 、b 两点。

其中a 、b 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的是A .甲图:与点电荷等距的a 、b两点 A B C D·a丁·a· b·a·b甲 乙 ·b·a·bB .乙图:两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 、b 两点C .丙图:两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 、b 两点D .丁图:匀强电场中的a 、b 两点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 向下移动时,关于电灯L 的亮度及电容器C 所带电量Q 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L 变暗,Q 增大 B .L 变暗,Q 减小 C .L 变亮,Q 增大 D .L 变亮,Q 减小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8分。

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本题9分)如图所示,M、N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异种电荷,A是它们连线的中点,B为连线上靠近N的一点,C为连线中垂线上处于A点上方的一点。

在A、B、C 三点中()A.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B.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点C.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D.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点2、(本题9分)如图所示,圆弧形拱桥半径为r,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桥顶端时速率为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v多大,汽车都能安全通过拱桥=时,汽车一定能安全通过拱桥B.当v rg=时,汽车在桥顶端时对桥的压力大小为mgC.当v rg=时,汽车在桥顶端时对桥的压力大小为零D.当v rg3、(本题9分)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相距,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10-8N,若它们的质量、距离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为: A .4×10-8N B .2×10-8N C .10-8N D .10-4N4、 (本题9分)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要使汽车在开始运动一小段时间内保持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 .不断增大牵引力和牵引力的功率B .不断减小牵引力和牵引力的功率C .保持牵引力不变,不断增大牵引力功率D .不能判断牵引力功率怎样变化5、(本题9分)在沙坑的上方H 高处,将质量为m 的铅球以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

2024届福建省师大附中物理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福建省师大附中物理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福建省师大附中物理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 (本题9分)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掉在石头上比掉在草地上容易碎,这是由于玻璃杯与石头的撞击过程中( )A .玻璃杯的动量较大B .玻璃杯受到的动量变化较大C .玻璃杯的动量变化率较大D .玻璃杯受到的的冲量较大2、 (本题9分)如图所示,一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夹角为α的恒力F 的作用下,沿直线运动了一段距离x .在这过程中恒力F 对物体做的功为( )A .sin Fx αB .cos Fx αC .sin Fx αD .cos Fx α3、如图,B,C,D 是以+Q 为圆心的圆周上的三个点,将一试探电荷从圆内A 点分别移到B,C,D 各点时,电场力做的功( )A .W AB > W ACB .W AD >W ABC .W AC > W AD D .W AB = W AC4、如图所示,以O 点为圆心,以R =0.20 m 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交点分别为a 、b 、c 、d ,该圆所在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x 轴正方向成θ=60°角,已知a 、b 、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4V、4 V、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V/mB.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80 V/mC.d点的电势为VD.d点的电势为-4 V5、(本题9分)如图所示,半圆形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O为圆心,OP水平、PQ竖直,现将A、B、C三个小球分别从O、P、Q三点同时水平抛出,三球都落在M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B两球同时到达M点B.C球抛出的初速度最大C.小球C的飞行时间最长D.整个飞行过程中小球C的速度变化量最大6、(本题9分)关于静电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点电荷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通常体积小的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B.电场强度是标量,运算时不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C.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与该点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D.电场线分布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小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倾斜放置的固定光滑杆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将小球沿杆拉到弹簧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下滑,当弹簧位于竖直位置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小球下降的竖直高度为h,若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伸长状态且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速度最大B.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最大C.小球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为零D.小球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mgh8、(本题9分)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E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x2段是对称的曲线,x2~x3段是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1处电场强度为零B.x1、x2、x3处电势φ1、φ2、φ3的关系为φ1>φ2>φ3C.粒子在0~x2段做匀变速运动,x2~x3段做匀速直线运动D.x2~x3段是匀强电场9、(本题9分)在距河面高度h=20 m的岸上有人用长绳拴住一条小船,开始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30°,人以恒定的速率v=3 m/s拉绳,使小船靠岸,那么A.5 s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60°B.5 s时小船前进了15 mC.5 s时小船的速率为5 m/sD.若小船质量为20kg,则5s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为130J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4kg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1kg 的小滑块以初速度v 0=5m/s 从木板的左端向右滑上木板,小滑块始终未离开木板。

福建省师范大学大附属中学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师范大学大附属中学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福建师大附中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见解相反的是()A.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 一个运动的物体,若是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 一个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答案】D【分析】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是亚里士多德的见解.故A正确;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就会运动,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是亚里士多德的见解.故B正确.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即重物比轻物下落快,是亚里士多德的见解.故C正确.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证了然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应选ABC.视频2.一个静止的质点,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恒力F1、F2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则质点在撤去该力前后两个阶段的运动分别是()A.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D.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答案】A【分析】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F2合成,依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其合力为恒力,加速度恒定;质点原来静止,故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撤去一个力后,剩下的力与速度不共线,故开始做曲线运动,由于F2为恒力,故加速度恒定,即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应选A.3.以下列图是一个玩具陀螺。

a、b和c是陀螺上的三个点。

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牢固旋转时,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 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 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C. a、b的角速度比c的大D. c的线速度比a、b的大【答案】B【分析】a、b和c均是同一陀螺上的点,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都为陀螺旋转的角速度ω,B正确,C错误;三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关系为r a=r b>r c,据v=ω·r可知,三点的线速度关系为v a=v b>v c,A、D错误。

福建师大附中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福建师大附中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福建师大附中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说明:(1)本卷分A、B两卷,两卷满分各50分。

其中A卷为模块水平测试,测试成绩为模块学分评定提供参考;B卷为综合能力水平测试,测试成绩用于分析物理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

(2)A卷共10小题,B卷共8小题,另有一道附加题。

所有的题目都解答在答案卷上,考试结束后,只要将答案卷交上来。

(3)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A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相同的水平恒力F分别作用于相同的物体A和B,使A沿光滑水平面从静止开始移动s 的距离,使B沿粗糙水平面从静止开始也移动s的距离。

则这一过程:A.恒力F对A、B做的功相等B.恒力F对A做的功大于恒力F对B做的功C.恒力F对A做的功小于恒力F对B做的功D.恒力F对A、B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2.在一运动过程中,若重力对物体做了正功,则物体的A.机械能一定增加B.重力势能一定减少C.动能一定增加D.机械能一定不变3.如图所示为质点P、Q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图线。

表示质点P的图线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表示质点Q的图线是双曲线。

由图线可知A.质点P的线速度大小不变B.质点P的角速度大小不变C.质点Q的角速度大小不变D.质点Q的周期大小不变4.一轮船在水中匀速运行时所受阻力的大小与速率平方成正比,发动机功率为P 时轮船匀速运行的速率为v ,轮船匀速运行的速率为2v 时发动机的功率为A .PB .2PC .4PD .8P5.将一小球从距地面h 高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 ,它的竖直分量为v y 。

则下列各式中计算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t 不正确的是A .g h 2B .g v yC .g v v 0-D .g v v 202-6.如图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卫星加速就能追上同一轨道上的c 卫星B .b 、c 卫星的线速度相等且小于a 卫星的线速度C .b 卫星的角速度大于c 卫星的角速度D .a 卫星的周期大于b 卫星的周期7.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在一次投篮中对篮球做功为W ,出手高度为h 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 2,球的质量为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末模块测试物理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 模块水平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B .它可能定点在福州的正上方C .只能定点在赤道上空,但离地面的高度可以选择D .若将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其同步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2.飞机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从飞机上落下a 球,以后每隔相同时间又先后落下b 球和c 球,c 落下时a 还未落地,不计空气阻力。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 .在空中,三球的连线是一条抛物线B .在空中,相邻各球间的竖直距离相等C .三球落地后,相邻各球间的水平距离相等D .三球落地后,b 球和c 球间距离是a 球和b 球之间距离的3倍3.如图所示,压路机后轮的半径是前轮半径的两倍,M 为前轮边缘上的一点,N 为后轮上一点,它离后轮轴的距离是后轮半径的一半,则M 、N 的角速度之比为A .4∶1B .2∶1C .1∶1D .1∶24.质量为m 的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以2g 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h ,不计空气阻力,则 A .拉力F 做功2mgh B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mgh C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2mgh 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2mgh5.如图所示,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P ,车下吊着物体Q .在小车P 与物体Q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Q 向上匀加速吊起,以Q 运动的起点为坐标原点O ,则Q 的运动轨迹是以下四幅中的A B C D6.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受到水平恒力F 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

当物块与弹簧接触且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一直减速至速度为零B .物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当弹力等于F 后,物块将静止在水平面上D .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压缩量等于kFPQ二、实验题(共1小题,共5分。

)7.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A.刻度尺B.秒表C.天平D.“220V、50Hz”交流电源(2)某同学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0”点是第一个打点(此刻速度为零),0、1、2、…、4为连续打下的点.各相邻打点间的距离为S、S2、…、S4。

设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为T,实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了验证打下“0”点到打下“3”点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该同学利用υ=2gS3计算出打下“4”点时重锤的速度υ,你赞同吗?请写出你的看法。

(若不赞同,请写出你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2小题,共15分。

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

)8.(5分)某同学用长0.8m的细绳一端系住一只小碗,碗内盛水,碗和水的总质量为0.5kg。

该同学抓住细绳另一端甩动细绳,使碗和水在竖直面内飞快地旋转。

求:(1)为了不让水从碗内洒出来,碗到最高点的速度至少是多少?(2)由于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N,碗到最低点的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g取10m/s2)9.(10分)质量为2000 kg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0m/s,设汽车所受阻力为车的重力的0.2倍。

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行驶,g取10m/s2,试求:(1)汽车在匀加速行驶时的牵引力;(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3)当汽车速度为16m/s时的加速度大小。

第Ⅱ卷综合能力水平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0.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20s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小B.前20 s内甲始终在乙的前面C.10 s末两车相遇D.10 s末两车相距最近11.如图所示,小船以大小为υ1、方向与上游河岸成θ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O处过河,经过一段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O ˊ处。

现要使小船在更短的时间内过河并且也正好到达正对岸O ˊ处,在水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采取下列方法中的A .只要增大υ1大小,不必改变θ角B .只要增大θ角,不必改变υ1大小C .在增大υ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增大θ角D .在增大υ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减小θ角12.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细绳NO 和MO 的结点为O ,在O 点悬吊电灯L ,NO 和M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θ2=45°,保持O 点不动及灯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O 绳受到的拉力比MO 绳大B .NO 绳和MO 绳受到的拉力相等,等于电灯重力的21 C .若将θ1逐渐减小,NO 绳受到的拉力将逐渐减小D .若将θ2逐渐减小,MO 绳受到的拉力将逐渐增大14.两个相同的物体1、2,静止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地面上,现对两物体施加等大的恒力F ,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物体的末速度相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 对两物体做功相等B .F 对物体1做功多C .F 对两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D .F 对物体1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二、实验题(共1小题,共4分。

)15.四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作出了以下四个图,其中F 1和F 2是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时的力,F 是一个弹簧测力计单独拉橡皮条时的力,(1)正确的图是________(2)某同学将其实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如下几条体会,你认为他的体会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套间的夹角为90o,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B .用两只弹簧秤和只用一只弹簧秤先后两次使橡皮条的伸长量相等,表明两次力产生的效果相同2 F 1 F ′ ABF 1F 2C F 1F 2D F 1F 2F ′ FC .实验中要记录各力的大小和方向,还要记录橡皮条伸长到的位置D .若F 1、F 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N ,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N三、计算题(共2小题,共21分。

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

) 16.(8分)“神舟”九号飞船一飞冲天,一举成功。

火箭点火竖直升空时,处于加速过程,这种状态下宇航员所受支持力F 与在地表面时重力mg 的比值K =mgF称为载荷值。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 (1)假设宇航员在加速过程载荷值的最大值为K =6,求加速过程的加速度;(2)“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后,进入轨道半径约为r =6.7×106m 圆形轨道稳定运行。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6.4×106m ,估算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的时间。

(π2≈g )17.(13分)如图所示,竖直光滑直轨道OA 高度为2R ,连接半径为R 的半圆形光滑环形管道ABC (B为最低点),其后连接41圆弧环形粗糙管道CD ,半径也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从O 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 点进入环形轨道,从D 点水平飞出,下落高度刚好为R 时,垂直落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P 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小球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小球运动到D 点时的速度大小;(3)小球在环形轨道中运动时,摩擦力对小球做了多少功?附加题:(总分达到80分以上且本题全对,给5分。

)18.一轻质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 =0.05 kg 的小球A ,另一端套在光滑水平细轴O 上,O 到小球的距离为L =0.1m ,小球刚好与水平地面接触,但无相互作用。

在球的两侧等距离处分别固定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挡板,二者之间的水平距离s =2m ,如图所示。

现有一滑块B ,质量也为m ,从斜面上高度h =3m 处由静止滑下,与小球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二者互换速度,与档板碰撞时以同样大小的速率反弹。

若不计空气阻力,并将滑块和小球都视为质点,滑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 取10m/s 2。

求: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

参考答案第Ⅰ卷 模块水平测试1.A 2.C 3.B 4.C 5.D 6.B 7.(1)AD (2)不赞同。

υ=TS S 243+8.(1)mg =mR2υ υ=22≈2.828m/s(2)T -mg =mR2υ υ=4m/s9.(1)F -f =ma F =8000N(2)当F 1=f 时,P = F 1υm = f υmP =F υ t =aυt =5s (3)P =F 2υˊa =mf F -2a =0.5m/s 2第Ⅱ卷 综合能力水平测试10.B 11.D 12.C 13.B 14.C 15.(1)D (2)C 16.(1)F – mg = ma a = 5g(2)G 2r Mm =mr (T π2)2G 2RMm =mgT =5420s (5100s~5420s 均可)17.(1)O →B :3mgR =21m υB 2 B 点:N – mg =m RB2υN ˊ= N =7mg(2)D →P :υy =gt R =21gt 2 在P 点:Dyυυ =tan60°υD =36gR(3)O →D :mgR +W f =21m υD 2 W f =-32mgR 18.n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