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专题提升八 密度、压强、浮力综合应用(练出高分)
备战2021中考物理高频重难点考点专题解读与训练专题08密度压强和浮力综合分析和计算含解析

专题08密度、压强和浮力综合分析和计算密度、压强和浮力综合在近几年中考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不再是单纯的考查压强或浮力。
压强与浮力的结合很好的浮力与压强知识,还能把压强与压力变化、浮力变化一起考查,涉及到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物体的状态等知识,综合性强,难度大。
1、当一个物体放入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物体会在液体在漂浮、悬浮、上浮、下沉或者沉底,会引起液面高低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容器底压强、压力发生变化,容器对桌面 的压力、压强也跟着发生变化。
(S 表示容器的底面积)2、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相同物体A 、B 、C 放入后(液体不溢出),液面等高:说明浮力关系 F A <F B =F C 甲沉底,F 甲<G A ,乙悬浮,F 乙=G B ,丙漂浮F 丙=G C ,G A =G B =G C漂浮 悬浮上浮下沉 沉底V 排与V 物的关系 V 物=V 排+V 露 V 排=V 物ρ液与ρ物的关系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F 浮与G 物的关系F 浮=G 物F 浮=G 物F 浮>G 物F 浮<G 物F 浮<G 物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F 浮+G 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F G F p S S==浮液p=ρgh=ρg(+V V S液浸入液体体积)p=ρgh=ρg(+V V S液排)=ρg(+V V S液物)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G 液+G 物+G 容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G G G F p S S==液物容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ρ丙F A<F B,V A排=V B排,所以ρ甲<ρ乙;F B=F C,V B排>V C排,所以ρ乙<ρ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h甲=h乙=h丙,ρ甲<ρ乙<ρ丙,所以p甲<p乙<p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关系F甲<F乙<F丙S甲=S乙=S丙,p乙<p丙,所以F甲<F乙<F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F甲′<F乙′<F丙′G B=G C,G甲<G乙<G丙,所以F甲′<F乙′<F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S甲=S乙=S丙,F甲′<F乙′<F丙′,所以p甲′<p乙′<p丙′(1)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物体越靠上,液体密度越大;(2)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强、压力先分析(计算)压强,后分析压力;对于固体产生的压强、压力先分析(计算)压力,后分析压强;(3)物体放入液体中,液面会升高(液体不溢出),液面升高的高度VhS∆=排容,增大的压强V Fp g h gS Sρρ∆∆=∆==排浮容容,通过这个公式把压强和浮力衔接起来。
2017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题提升八 密度、压强、浮力综合应用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2015·苏州]小明得到一个玩具吹镖(由一个细长筒和金属镖 头组成),想试着用它去射地上的目标。他把重为G的小镖头以 一定速度正对着目标A点吹出,如图所示。忽略镖头运动时所 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镖头能否射中A点的预测中,正确的 是 C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点悟】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分析施力物体、受力物
体、作用点以及力的方向。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类型之二
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做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
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图Z7-4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通过弹簧测力
时间 t(s) 压力 F(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11. 11. 10. 10. 10. 10. 10. 10. 9.5 9.0 8.5 0 5 0 5 0 0 0 0 0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1)根据上表数据,请在图中绘制出电梯整个上升过程中压力 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FPQ,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支持=GQ-FPQ=3G-G=2G。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 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开,F1=F2=5N,两
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2017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题提升八 密度、压强、浮力综合应用

专题提升七受力分析与应用1.[2016·黔东南州]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图Z7-1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2.[2016·云南]如图所示是小明滑滑板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图Z7-2A.以滑板车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B.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力C.滑板车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D.小明蹬地使滑板车加速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2016·钦州]一小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F后,小车将(D) A.继续做加速运动B.加速一段时间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D.做匀速直线运动4.[2016·吉林改编]足球赛进行时,赛场上出现的以下现象不能用惯性来解释的是(B) A.快速奔跑的裁判员不能立即停下来B.射中球门框的足球被反弹回来C.足球被踢出去仍继续向前运动D.奔跑的球员被绊后倒向前方5.[2016·娄底]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扣排球时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骑自行车上坡时用力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C.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在月球上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6.[2015·泰州]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 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手提水桶时手上出现压痕,是由于水桶所受的重力作用在手上B.用3N水平方向的力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3NC.用大小不变的力F竖直拉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钩码,F一定小于mgD.跳水运动员起跳时,跳板向下弯,人对跳板的作用力大于跳板对人的作用力8.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D)图Z7-3A.①与②B.①与③C.③与④D.②与③【解析】四个图中的横坐标都表示时间,②图中速度不变,③图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速度)不变。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密度浮力压强计算题(学生)

期末复习-密度压强浮力计算题精选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 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in3,木块的密度为0. 6X103kg/m3,试求:(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 如图屮,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悄况,求:(g取lON/kg)F//V[U1WI0甲(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3)圆柱体的密度。
3、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
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
g=10X/kg)求:(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12 24 W AZcii,乙204、 (9分)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 2m3,漂浮在水面上,g 取lOX/kg. 求:(1)(2) (3) 5、一带阀门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300cin2,装有13cni 深的水。
正方体A 边长为 12cm.重25X,用细绳悬挂放入水中,有1/6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1所示。
试求: (DA 受到的浮力,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若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4.92X,通过阀门K 缓慢放水,当绳子刚要被拉断 的瞬间,容器中液面下降的高度。
(取g =10X/kg)11I'v:•:;:•:•:•:・:: :•::::!:T K ♦ ♦♦♦♦ ■6、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X.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 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iX 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 20cni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 取lOX/kg)7777 7、 密度是0.6X103 kg/ m3的木块,体积是4 m3当它浮在水面上时,取沪10 N/kg,求:(1) 木块重力: (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4)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8、 如图所示,水面上漂有一块体积为2米3的浮冰,露出水面的体积为0.2米3, °求:该冰块受到的浮力。
学生版专题提升八 密度、压强、浮力综合应用(当堂测评)

专题提升八 密度、压强、浮力综合应用1.根据图中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信息,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图Z8-10A .矿石的质量是27.4gB .矿石的体积是40cm 3C .矿石的密度是2.5g/cm 3D .矿石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0.1N2.[2016·大同]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
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
下列对此潜艇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B .悬浮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C .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D .漂浮时潜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 3.[2016·大庆]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某种液体,A 为圆柱形木块,用外力F 缓慢将A 压入其中,h 表示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下列关于所受浮力F 浮和h 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图Z8-12图Z8-114.[2015·衢州]“科学就在身边”,请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现象一:雨天走路,很多人裤子后面会甩上泥巴。
原因是他们走路时的脚后跟向后抬得过高、过快,把附着在鞋底的泥巴甩离,由于泥巴具有__ __就飞到裤子上去了。
现象二:输液时药液匀速下滴。
如图所示,输液时输液袋口A 处插有输液管B 、空气管C ,C 插入袋口处不能过高,保证袋口处压强与大气压相等,致使药液流入人体是输液管中液体(即袋口到手的液柱)产生的压强,与袋内药液高度无关,当吊瓶和手之间的高度差一定时,输液管中液体对手上针眼处的 不变,与人体血液的压强差保持恒定,药液匀速下滴。
5.[2016·绍兴]将重10N 的长方体木块A 放入水平放置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N ,若在木块上放另一物块B ,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如图,若所加物块B 的体积是木块的 1/3,则物块B 密度与木块A 密度之比是 。
2024年浙教版新八年级暑假提升专练04浮力综合应用(原卷版)

【暑假直通车】2024年浙教版新八年级暑假提升专练第04讲浮力综合应用1、会进行浮力的相关计算问题2、会综合计算压强和浮力的关系3、浮力与容器内液面变化的问题(一)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1)称量法:F浮=G物F;(2)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3)压力差法:F浮=F向上F 向下;(4)漂浮或悬浮条件:F浮=G排。
(二)液面变化问题1、冰块熔化问题(1)若冰块在密度与水相同的液体中融化,液面不变;(2)若冰块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中融化,液面上升;(3)若冰块在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中融化,液面下降;(4)若冰块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融化后液面不变;(5)若冰块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冰融化后液面下降。
2、小船抛物问题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放入小船中,与小船仍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若由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则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变,木块在船中和水中都是漂浮的,将小船中的木块抛入池水中,水面高度不变;下沉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放入小船中,与小船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若由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则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石块在水中下沉,在船中漂浮,所以将小船中的石块抛入池水中,水面高度下降。
(三)浮力与压强综合应用(1)当物体放入容器中且漂浮或悬浮时,液面上升,上升后的高度为h,此时容器受到的压力为F,则F=ρgSh。
(2)当物体放入容器中且沉底时,液面上升,上升后的高度为h,此时容器受到的压力为F,则F=ρgSh+(G 物F 浮)01 浮力大小的计算1.为了验证“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小明用装有一定量沙子的玻璃瓶(带有密封盖)开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当玻璃瓶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小为()A.2N B.2.5N C.3.5N D.4.5N2.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5N3.甲、乙、丙三个小球的质量m和体积V如下表所示,将它们浸没在水中释放,在其稳定后,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8 与浮力有关的题目(学生版)

上海市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项大剖析专题08 与浮力有关的题目一、常见题目类型1.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柱形容器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图1)。
2.把小球(或物块)放入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溢出(图2)。
3.将物体A 先后放入水和酒精中(柱形容器里的液体满或不满)(图3)。
二、例题【例题1】如图1所示,高为1米、底面积为0.5米2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且容器内盛满水。
(1)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
(2)若将一个体积为0.05米3的实心小球慢慢地放入该容器中,当小球静止不动时,发现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没有发生变化。
求小球质量的最大值m 球大。
【例题2】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里面盛有0.3米深的水。
现有长为0.2米的吸管(底部用蜡封住),将适量细沙装入吸管中,用电子天平测出其总质量为0.01千克。
然后将该吸管放入水中,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其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h 为0.1米。
求:图1h =1米图2A 甲 图3 乙图1①容器中水的质量m 水。
②吸管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 水。
③若在该吸管中继续装入细沙使其总质量变为0.012千克,并把该吸管如图所示放入某未知液体中,测得其静止时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0.15米。
求该未知液体的密度ρ。
三、练习题1. 如图1所示轻质薄壁容器A 高0.4米,底面积为200厘米2,内装有0.3米的水。
求:(1) 容器内水的质量m 水; (2) 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P 水;(3)若将体积为2.5×10-3米3的正方体B 轻轻放入A 容器中,则:此正方体的密度至少为多大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才能达到最大值。
2.如图2所示,水平地面上足够深的轻质圆柱形容器中放有质量为2.1千克,密度为0.75×103千克/米3的圆柱形木块,木块、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3S 、8S 。
① 求圆柱形木块的体积V 木。
② 在容器中加入水,当水深为0.01米,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及综合计算》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及综合计算》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2022·泰州)水平桌面上的深桶容器中装有水,小明在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将其置于水中某一深度处,恰好悬浮,如图所示,现沿桶壁向容器中缓慢加水,在水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玻璃瓶保持静止B.玻璃瓶下沉至容器底C.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D.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增大2.(2022·营口改编)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中,漂浮着冰块A,悬浮着物块B。
当冰块A完全熔化后,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B)A.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变小B.烧杯内液面不发生变化C.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D.物块B受到的浮力变小3.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当两小球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烧杯中的液面相平。
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A.p A>p BB.p A<p BC.p A=p BD.无法确定4.(2022·达州)如图所示,底面积、质量均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的液面相平,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现将三个相同小球(球的密度与乙中液体密度相同)分别放入甲、乙、丙容器中,小球不吸液体,液体不溢出。
则(C)A.放入小球前,容器内的液体质量关系:m甲>m乙>m丙B.放入小球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F甲=F乙=F丙C.放入小球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D.放入小球后,小球所受浮力关系:F浮甲<F浮乙<F浮丙5.(2022·玉林)如图所示,新鲜鸡蛋沉在盛有纯水的容器底部,若要其上浮,可加(已知ρ酒精<ρ植物油<ρ纯水<ρ浓盐水)(D)A.酒精B.植物油C.纯水D.浓盐水6.(2022·常州)2022年1月,海啸导致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淡水紧缺,为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中国海军五指山舰日夜兼程抵达汤加之后,停泊于码头旁并通过管道向陆地输送550 t淡水,如图所示,输水过程中,五指山舰(B)A.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不变B.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变小C.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不变D.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变大7.(2022·河池)某同学用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食盐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提升八密度、压强、浮力综合应用
1.[2015·连云港]潜水员潜水时呼出的气泡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
关于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C.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D.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2.[2016·漳州]一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8N,当它浸入水中时,示数为3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A.3N B.5N
C.8N D.11N
3.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们所受的拉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底面积S甲>S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图Z8-1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4.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
图Z8-2
A.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小
B.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大
C.两者体积不相等,但是质量相等
D.两者体积不相等,质量也不相等
5.[2015·南京]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
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 甲和m 乙的大小关系是m 甲__ __m 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 V 甲和V 乙的大小关系是V 甲____V 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 甲和F 乙的大小关系是F 甲__ __F 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是p 甲__ __p 乙。
图Z8-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 ,B ,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ρA __大于__ρB ,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另一个悬浮(液体均未溢出),此时两个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 甲__小于__p 乙。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图Z8-4
7. [2016·资阳]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他经常把玩的一颗金属珠是否是钢质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为了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 __(选填“右”或“左”)调。
(2)将金属珠放在天平左盘内,往天平右盘内放入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珠质量为m =__ __g 。
(3)将金属珠放入装有少量水的量筒内,金属珠放入前、后量筒内液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珠的体积为V =__ _cm 3。
(4)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该金属珠的密度ρ=__ __kg/m 3。
(5)查询教材中常见物质密度表得知钢铁的密度为7.9×103kg/m 3,比较可知,小明的金属珠__ _(选填“是”或“不是”)钢质的。
图Z8-
5
8.[2016·广元]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均匀金属圆柱体浸在液体中,探究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时该同学把圆柱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到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空格处应填写__
_。
(2)下列选项中能反映表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9.[2016·江干区二模]如图,密度为0.6×103kg/m 3、体积为10-
3m 3的正方体木块(g 取10N/kg)
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系住,置于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已知圆柱体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 2,求:
(1)当绳子系住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是__ __;细线的拉力大小是__ __。
(2)当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描述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化情况
(进行定量计算)
图Z8-6
10.[2016·攀枝花]小明所在学习小组在验证“阿基米德定律”的实验中,选择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铁块、小桶、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铁块所受重力G;
B.测出空桶所受重力G1;
C.将溢水杯中装满水;
D.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E.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2;
F.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图Z8-7
(1)以上步骤中,若得到____(填写题中对应数据的字母),说明验证实验是成功
的。
(2)若想测量小木板所受浮力和体积的大小,学习小组设计如图的实验:现将小木块挂在
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示数为F1,再将定滑轮用吸盘固定在烧杯底(滑轮质量不计),弹簧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拉着木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示数为F2,其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 __,此时木块所受浮力F浮=_
__,木块的体积V木=____(用字母表示)。
11.[2016·重庆A卷]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
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
若A、B是质量分布
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
比ρA:ρB=3∶1。
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
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如图乙)。
求:(g取10N/kg) 图Z8-8
(1)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
(2)物块A的密度。
(3)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要使B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
应将物块B沿竖直方向切去几分之几。
12.[2016·随州]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轻细弹簧,原长均为L0=20cm,甲图中长方体木块被弹簧拉着浸没在水中,乙图中长方体石块被弹簧拉着浸没在水中。
木块和石块体积相同,木块和石块静止时两弹簧长度均为L=30cm。
已知,木块重力G木=10N,水和木块密度关系ρ水=2ρ木,ρ水=1×103kg/m3(忽略弹簧所受浮力)。
(1)求甲图中木块所受浮力。
(2)若弹簧的弹力满足规律:F=k(L-L0),求k值(包括数值和单位)。
(3)求石块的密度。
图Z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