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清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8分,每小题1分。
)1.,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2.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 ____。
(《归去来兮辞》)3.渔舟唱晚,_______ _____;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4.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 _____,,朝不虑夕。
,晚有儿息。
(《陈情表》)二、选择题1.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炊馔(zhuàn)赍发(jī) 踹开(chuài) 茕茕孑立(qióng)B.糍粑(zī) 央浼(miǎn) 喧阗(tián) 命运多舛(zhuǎn)C.叫嚣(xiāo) 毗邻(pí) 隘道(yì) 一蹴而就(cà)D.岑寂(chén) 迤逦(yǐ) 接榫(shǔn) 气息奄奄(yǎn)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句义最贴切的一组是()(2分)(1)话本以描写精彩动人的情节和塑造的人物形象见长。
(2)外国有些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的神威。
(3)诗人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般的想象的自由。
(4)政府如果放任房价上涨,甚至将其看作是刺激经济的手段,往往会。
A 栩栩如生惊世骇俗天女散花望梅止渴 B生动活泼惊世骇俗五彩缤纷饮鸩止渴C 生动活泼惊天动地天女散花饮鸩止渴D 栩栩如生惊天动地五彩缤纷望梅止渴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是站在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全局,来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B.最近房价的下滑,造成商品房大量积压,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给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C.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2),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4),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6)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受)B.暴秦之欲无厌(嫌恶,憎恶)C.中年兄殁南方(死)D.剽掠其人(抢劫、掠夺)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2分)例句: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A.项王军壁垓下B.良庖岁更刀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忧劳可以兴国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A.刘备在军师庞统辅佐下,夺取涪城,斩了冷苞之后,与庞统分兵进取雒城;出发前,庞统马失前蹄,刘备让他换乘自己所骑白马;庞统走小路,行至一地势逼窄之处,听说此地名叫“落凤坡”,大惊,急令退军,却被埋伏於此的张任军认作刘备,乱箭射死。
(《三国演义》)B.麦城孤城难守,关羽弃城而走,途中被孙权伏兵捉住。
孙权劝降不成,便杀了关羽。
关羽的坐骑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孙权又将它赐给马忠。
此马因数日不吃草料而死。
(《三国演义》)C.为重兴汉室,诸葛亮点兵南征,与南蛮首领孟获斗智斗勇,先后七次擒住孟获。
前六次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获,蜀营大将大都理解孔明其中的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
到了第七次,诸葛亮驱巨兽破蛮兵,七擒孟获,终于使其心悦诚服,南中于是安定。
(《三国演义》)D.冯云卿,热衷于公债投机,结果成了吴、杜、赵三巨头形成的攻守同盟的牺牲品。
为了“翻身”,他同女儿谈判,决定送女儿给吴荪甫,施展美人计,以从吴荪甫那里获取最新的公债信息。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蜕(duì)变轻鸢(yuān)熨(yùn)贴蜃气(shèng)B.庇(pì)护和煦(xù)香橙(chéng)笨拙(zhuó)C.蜾蠃(luǒ)解剖(pōu)窠(kē)臼害臊(sào)D.粢(zī)盛庠(yáng)序洿(kuā)池夭阏(è)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譬如羡妒峰拥而上引亢高歌B.辉惶恍惚宽敞明亮步屦维艰C.苍颉荟集津津乐道天衣无缝D.鲲鹏磷峋以德抱怨慎终如始3.下列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而相如廷叱之B.填然鼓之乃使其从者衣褐C.越国以鄙远大王必欲急臣D.而后乃今将图南既东封郑4.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腹犹果然B.牺牲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天下莫柔弱于水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固穷固:坚守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过而不改过:犯错误B.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王无罪岁罪:归罪树之以桑树:种植C.抢榆枋而止抢:触、碰知效一官效:胜任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沮:沮丧D.善贷且成善:善于绝云气,负青天绝:渡过肆其西封肆:肆意6.下列各项中只含有一个通假字的一项是()A.三餐而反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唯大王与君臣孰计议之C.建德若偷共其乏困D.幼而不孙弟拜送书于庭7.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A.以其无礼于晋B.夫晋,何厌之有C.而君幸于赵王D.求人可使报秦者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高家捉鬼后的第二天,觉慧去看祖父,祖父一反常态,温和地和他说话,要他把觉民喊回来,说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了。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背诵默写(10分,每处1分)(1)悟已往之不谏,。
(2),扶孤松而盘桓。
(3),烟光凝而暮山紫。
(4)山原旷其盈视,。
(5),形影相吊。
(6)猥以微贱,当待东宫,__________________。
(7),亦崎岖而经丘。
(8)登东皋以舒啸,。
(9),彩彻区明。
(10),愿乞终养!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徐孺(rǔ)棨(qǐ)戟襜帷(wéi)星分翼轸(zhēn)B.萦(yíng)回胜饯(jiān)涸(hé)辙钟鸣鼎(dǐng)食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衡阳之浦(fǔ)D.暇(xiá)日雨霁(jì)邺(yè)水遥襟甫(fǔ)畅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舛:乖违、不顺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到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狂:狂放、不拘礼法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彩:日光3.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奉宣室以何年③老当益壮②处涸辙以犹欢④穷且益坚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4.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在军阀混战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余万人,择精壮者编为“青州军”,朝廷封曹操为镇东将军,屯驻兖州。
又得到了荀攸、郭嘉等谋士和于禁、典韦等猛将,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B.徐州太守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
孔融与陶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
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来借粮食,孔融不肯,黄巾军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
孔融只好派太史慈向刘备求助。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语文本试卷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个说法自然没错,但它在强调《诗经》的文学特征时,忽略了它在伦理层面的意义——而后者显然更为重要。
严格地说,《诗经》是一部伦理的乐歌总集,它是华夏先民把自己对于国家、社会、家庭、婚姻、人生、自然等诸多方面的态度与认识,通过自然的歌唱,最诚挚地表现了出来。
所以,如果在概括《诗经》是怎样一部著作时抛弃了“伦理”二字,对《诗经》性质的定义就是不准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关于这一点,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有很好的说明。
他说:“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观点,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篇。
”近代学者曾经认为从文学角度研究《诗经》,是恢复了《诗经》本来的面貌。
顾颉刚连载于1923年《小说月报》上的大文《〈诗经〉的厄运与幸运》明确指出:“《诗经》是一部文学书。
”当时一批学人,如胡适、郑振铎等,都参加了关于《诗经》性质的讨论,并且达成了共识:《诗经》是文学,不是经。
但是《诗经》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仅仅是一部“诗歌总集”能够概括的吗?显然不能。
我们还必须看到,它是“诗”也是“经”,它是文学与伦理的凝合。
“诗”成就了它的美质,伦理成就了它“经”的地位。
如果我们仅仅把它作为文学对待,我们就会把两千年来研究《诗经》的大著作当作封建的垃圾处理掉,这对前人的成果是一种极不尊重的态度。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同“悌”,敬爱兄长B.当仁,不让于师让:责备,谴责C.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矣津:渡口D.尧舜其犹病诸病:担忧、忧虑2.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B.割鸡焉用牛刀瞻之在前,忽焉在后C.不以其道得之文之以礼乐D.是鲁孔丘之徒与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他人之贤者,丘陵也A.见义不为,无勇也B.其何以行之哉C.小人学道则易使也D.子路宿于石门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不过,候选人们所表现的是他们宁可依靠令人的陈腔滥调也不愿去了解并面对现实。
②是什么促使这个小伙子为了不伤害一位陌生人的感情而地这么做呢?③他的回答往往能运用所学到的现代医学理论去阐明一些中医学问题,,颇中肯綮。
A.不厌其烦要言不烦不胜其烦B.不厌其烦不胜其烦要言不烦C.不胜其烦要言不烦不厌其烦D.不胜其烦不厌其烦要言不烦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虽然IT从业者薪酬水平逐渐上升,但据调查显示,从所有关键指标来看,IT行业工作者的快乐程度都要低于平均水平。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根据情境提示,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2)《归去来兮辞》中以问路这一细节体现诗人归心似箭心情的句子是:“,。
”(3)《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
”二、选择题1.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酒撰茕茕孑立赍发(jī)锱铢(zī)必较B.拔擢白璧微瑕云翳(yì)敝帚自珍(zhǒu)C.岑寂漱漱泪下盘桓(huán)荒诞不经(dàn)D.尺牍待价而估付梓(zǐ)垂涎三尺( xián)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历职郎署或棹孤舟B.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时矫首而遐观C.善万物之得时则刘病日笃D.眄庭柯以怡颜臣具以表闻3.下列各组中划线词不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策扶老以流憩至于成立B.幼稚盈室臣欲诏奔驰C.既窈窕以寻壑拜臣郎中D.尝从人事奚惆怅而独悲4.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谨拜表以闻舟遥遥以轻飏B.泉涓涓而始流而刘夙婴疾病C.感吾生之行休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将有事于西畴5.下列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A.既自以心为形役B.乐夫天命复奚疑C.农人告余以春及D.今臣亡国贱俘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不同名称与上书内容有关,“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B.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
期,服丧一年。
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
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
C.“结草衔环”,指报恩。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_____ 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李密《陈情表》)(3)__________ ,_________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 ___。
(韩愈《师说》)(5)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6)__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7)______________ _,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8)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 。
(李商隐《锦瑟》)(9)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10),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11)当余之从师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曹操《观沧海》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张益州①画像记苏洵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
妖言流闻,京师震惊。
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
外乱不作,变且虽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
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
”天子曰:“然。
”公以亲辞。
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
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在吾,无尔劳苦。
”明年正月朔②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
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
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
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敧,未坠于地。
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
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生命的态度朱良志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
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其意义在于隐喻或表现人的某种情感,是浸染着人的情感倾向的物象,成了表现人的感情的意象或者形象。
其实,在中国的美学和艺术观念中,还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生命的态度,它的观照方式是要去除“态度”。
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被我欣赏的对象。
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
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
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
王维《栾家濑》诗写道:“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
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
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
这个世界,中国美学将其称为“境”。
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
一是它的体验性,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
像王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
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
“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
二是它的浑全性,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
像吴历“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
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
三是它的相互关联的特征,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
在这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
(摘自《生命的态度》,有删改) 1.下列对于“生命的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命的态度是要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境界,还世界以生命的本然意义。
B.生命的态度是回到世界中看世界,不是以世界的控制者和决定者的身份看世界。
C.以生命的态度看世界,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其目的是去除态度。
D.生命的态度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人与外在世界共成一个生命宇宙。
2.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论“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3分)( ) A.陈设于展览馆内的屏风,通常用红木制作,起到点缀环境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B.“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以马的萧萧长鸣表现自己与友人的依依不舍。
C.《爱莲说》通过歌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D.“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诗人创造了一个与自己彼此往来、密切相关的境界。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不能以生命的态度观照世界,就不会创造出“境”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
B.境界是艺术家在当下体验中发现的,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没有体验就没有境界。
C.人与外在世界共同构成意义世界,其中的存在者彼此间体现了相互关联的特征。
D.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将深奥的美学观点阐述得通俗易懂。
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杜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也。
高祖预,晋征南将军。
曾祖耽,避难河西,因仕张氏。
苻坚平凉州,父祖始还关中。
兄坦颇涉史传,宋武帝平长安,随从南还。
元嘉中,位青、冀二州刺史,晚渡北人,南朝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途所隔,坦恒以此慨然。
尝与文帝言及史籍,上曰:“金日磾忠孝淳深,汉朝莫及,恨今世无复此辈人。
”坦曰:“日磾之美,诚如圣诏,假使出乎今世,养马不暇,岂办见知。
”上变色曰:“卿何量朝廷之薄也?”坦曰:“请以臣言之,臣本中华高族,亡曾祖因晋氏丧乱,播迁凉土,直以南渡不早,便以伧荒赐隔。
日磾胡人,身为牧圉,便超入内侍,齿列名贤。
圣朝虽复拔才,臣恐未必能也。
”上默然。
北土旧法,问疾必遣子弟。
骥年十三,父使候同郡韦华。
华子玄有高名,见而异之,以女妻焉。
累迁长沙王义欣后军录事参军。
元嘉七年,随到彦之入河南,加建武将军。
魏撤河南戍悉归河北,彦之使骥守洛阳。
洛阳城废久,又无粮食,及彦之败退,骥欲弃城走,虑为文帝诛。
初,武帝平关、洛,致钟虡旧器南还。
一大钟坠洛水中,至是帝遣将姚耸夫领千五百人迎致之。
时耸夫政率所领牵钟于洛水,骥乃遣使绐之曰:“虏既南渡,洛城势弱,今修理城池,并已坚固,军粮又足,所乏者人耳。
君率众见就,共守此城,大功既立,取钟无晚。
”耸夫信之,率所领就骥。
及至城不可守,又无粮食,于是引众去,骥亦委城南奔。
白文帝:“本欲以死固守,姚耸夫入城便走,人情沮败,不可复禁。
”上怒,使建威将军郑顺之杀耸夫于寿阳。
耸夫,吴兴武康人,勇果有气力,宋偏裨小将莫及。
十七年,骥为青、冀二州刺史,在任八年,惠化著于齐土。
自义熙至于宋末,刺史唯羊穆之及骥为吏人所称咏。
后征为左军将军,兄坦代为刺史,北土以为荣焉。
坦长子琬为员外散骑侍郎,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上遣主书诘责骥,并检开函之主。
骥答曰:“开函是臣第四息季文,伏待刑坐。
”上特原不问。
卒官 (节选自《南史·杜骥传》)注:伧荒:荒远粗鄙的人。
清途:清贵的仕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疾必遣子弟问:问候B.骥乃遣使绐.之曰绐:欺骗C.君率众见.就见:我D.骥亦委.城南奔委:放置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B.义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C.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D.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北方风俗,父亲指派杜骥到韦华家,韦玄认为其与众不同,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B.宋军败退时,杜骥逃难,却将失守洛阳的责任转嫁于姚耸夫,宋文帝下令杀了姚耸夫。
C.杜骥担任青、冀二州刺史八年,以德政著称于齐地,从义熙至宋代末年,受到官吏和百姓称颂的刺史只有两个人。
D.文帝写给杜坦的信被偷看后,杜骥决定由自己儿子顶罪,让第四子俯首等待皇帝治罪。
7、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 )A、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B、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这种现象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
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C、古代以山北、水南为阳,以山南水北为阴。
D、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叫及第,未中叫落第。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每题4分)(1)晚渡北人,南朝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途所隔,坦恒以此慨然。
译文:(2)日磾胡人,身为牧圉,便超入内侍,齿列名贤。
译文: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11分)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9、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答:10、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6分)1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1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1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14、《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犒赏将士、军乐高奏场景的两句是:“,。
”16、《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17、张养浩路过潼关,遥想当年秦汉时期的全盛景象,看眼前荒芜一片,昔日繁华如过眼烟云,万间宫阙都做了土,不禁长叹:;。
18、箫鼓追随春社近,,拄杖无时夜叩门。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2分)小精灵[美]劳伦斯·威廉斯即使在这么明显的麻烦中,被警察紧紧地抓住手腕,强尼的眼神依旧是那么自然、坚定,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卡斯楚曾经看到过这种眼神,他明白它们意味着什么,因此他立刻做了一个决定——为强尼开脱,声称强尼是受他指使而为。
警官卡尔明白他的心思,急忙劝道:“你以为这么做是在给小孩子一个机会吗?我告诉你,大错特错!你只是让他再回到法兰克·佛森的手下,让那个恶棍再教他更多犯罪的伎俩罢了!”卡斯楚脸上的笑容顿时失去了大半。
“不,”他轻轻地说,“不,我绝不会袒护佛森。
但我们现在讨论的并不是佛森。
”卡尔不想再做任何争辩,便放开强尼,转身走出店门。
剩下的两人——一个是60岁的老人,一个是14岁的小鬼,仿佛有了无言的默契。
一直等到沉重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外,卡斯楚摊开手掌。
“现在,”他用认真的语气说,“你可以把锁还给我了吧。
”强尼一语不发地松开手掌,把锁挂回架子上。
卡斯楚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锁头,把你的鞋带给我。
”卡斯楚命令的口吻使强尼不得不弯下腰,解下又破又脏的鞋子的鞋带。
卡斯楚拎起鞋带,检查了一下两端的金属头,然后把鞋带的一端插进钥匙孔里。
他的手指轻轻挑动了三四下,锁头“啪”的一声就开了。
强尼惊讶地探过头来。
“嘿,你怎么弄的?”“别忘了,我是一个锁匠。
”小男孩的表情立刻变了。
“嘿,你不只会这样吧!”强尼马上接口,“我记得佛森提起过你,他说你以前是保险箱大盗——最伟大的保险箱大盗!”“以前的兄弟是这么称呼我的。
”卡斯楚顺手把东西整理了一下,“强尼,我们来谈个交易如何?刚刚我已对你略施小惠了,我需要一个孩子来替我看店,每天3小时,放学以后来,星期六则是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