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两优112秋制高产原因分析
杂交晚稻组合新香优80大面积秋制种高产技术

杂交晚稻组合新香优80大面积秋制种高产技术
李金保;邓育林;胡晓勇;李俏
【期刊名称】《商界.城乡致富》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 新香优80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三系不育系新香A与该所选育的恢复系80配制而成的中熟香型杂交晚稻组合,199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站于2001年秋制种该组合80公顷,生产种子278吨,平均单产达3.48吨/公顷,其中单产超过3.75吨/公顷的面积达13.3公顷,最高单产是村头上村组温连生农户的制种面积0.143公顷,总产700.8千克,折合每公顷4.89吨.现将秋制种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李金保;邓育林;胡晓勇;李俏
【作者单位】宁都县田头乡农技站,342800;宁都县田头乡农技站,342800;宁都县田头乡农技站,342800;宁都县田头乡农技站,342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优质晚杂组合新香优80水稻春季高产制种技术 [J], 胡道君;黄文胜;胡定汉
2.迟熟杂交晚稻新组合华香优69秋季制种技术 [J], 唐少东;曹华文;胡旭君;杨肖;操成波;胡继银
3.杂交晚稻丰,抗,优新组合—协优2374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J], 陈承尧;应元通
4.杂交晚稻新组合新香优101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张茂清;雷天问;尹朝晖;龙向军
5.杂交晚稻新组合新香优9113高产制种技术 [J], 朱三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安全高产高效栽培的效果分析

水稻安全高产高效栽培的效果分析作者:易菡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5期易菡水稻是我国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安全高产高效的栽培水稻,对于我国国民粮食储存量、农业经济实现更好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保证能够实现水稻的高产,有必要对当前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合理分析,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实现高产高效提供一定支持。
一、选择水稻品种为了保证水稻真正实现高产,高效的栽培水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水稻的选种工作。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选种工作:1、需要保证选择的水稻品种为优质稻种,并且需要保证稻种为抗逆性比较强的品种。
同时要根据当地的不同气候情况、收获粮食的次数,对稻种进行合理选择,如在比较寒冷的北方,一年只能种植、收获一次水稻,对于这种气候条件来说,需要选择抗寒能力比较强的品种。
而对于一些南方地区来说,有的地区可以在一年内收获两次水稻,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选择生长期比较短的水稻品种,保证能够符合当地人们的栽培要求。
2、需要保证稻种的来源为正规渠道,一般情况下,如果上一年收获的水稻质量比较好,并且高产,很多农民就会将稻种保存好,作为下一年种植的稻种。
同时,在选择稻种的时候,还可以选择一些已经通过审定、来源正规的稻种,如果想要更换稻种,可以将这些条件作为选择的基本条件。
3、需要保证稻种兼具成本适当、产量复合农民实际需求,换句话来说,就是在农民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通过对市场中的稻种品种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出最适合的稻种。
同时,虽然农民对于种植非常熟悉,但是对于稻种的研究方面一般不太了解,因此,在选择的时候尽量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选择最适合的,保证经济效益。
二、正确培育幼苗在选择好稻种后,到了每年适合的时间,就可以开始实施稻苗的培育工作,培育幼苗也是影响水稻高效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水稻的实际生长过程中,幼苗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幼苗时期稻苗的抗病能力能够直接影响后续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如果培育工作不合理,非常容易为后期的栽培工作带来一定麻烦。
早稻超级稻陆两优996栽培技术简介

陆两优996属两系早杂超级稻品种,7月15日前后成熟,为了夺取丰收,其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备足秧田,育好壮秧,每亩大田要备足秧田0.1亩,亩大田用种2公斤,宜在3月21日前后抢晴天或冷尾暖头播种,用地膜小拱育秧。
秧田要施足底肥,亩施腐熟畜肥25-30担或人粪尿5担左右及45%的合格复合肥30公斤,在播种前一星期施下。
2、按叶龄插秧,插足基本苗。
叶龄在4叶1心就可进行移栽,在5叶1心前插完,不插超龄秧。
株行距6*6寸,每亩插1.7万蔸左右,每蔸插4-5苗,每亩确保基本苗7-8万。
3、施足底肥,施好追肥。
大田亩施畜肥20担左右,45%的优质复合肥25-30公斤,插后一星期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打苞初期看苗追肥,缺肥田施尿素、氯化钾各2.5公斤,齐穗时结合防治病虫害,亩用“五增牌”谷粒1-2包,兑足水均匀喷雾。
4、科学管水,干湿灌溉。
早稻移栽后6-7天,施工分蘖肥后,田间要坚持间歇灌溉,即在每次灌水后任其自然落干,2-3天后再灌水,再落干,直到成熟的管水方法。
5、搞好病虫防治。
早稻分蘖期用“锐劲特”等农药防治二化螟,在6月上中旬用“康宽”等防治稻纵卷叶螟,用“吡虫啉”之类农药防治稻飞虱,用“好力克”或“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具体防治时间及防治方法请注意看县农业部门印发的病虫情报。
****农校年月日株两优02属两系杂交超级稻品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7月15日前后成熟,为了夺取高产,其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备足秧田,培育壮秧。
秧田与大田之比1:10,亩大田用种2公斤,宜在3月21日前后抢晴天或冷尾暖头播种,用地膜小拱育壮秧。
秧田要施足底肥,亩施腐熟畜肥25-30担或人粪尿5担左右及45%的合格复合肥30公斤,在播种前一星期施下。
2、适时插秧,插足基本苗。
叶龄在4叶1心就可进行插秧,在5叶1心前插完,不插超龄秧。
株行距6*6寸,每亩插1.7万蔸左右,每蔸插4-5苗,每亩确保基本苗7-8万。
3、施足底肥,施好追肥。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者:唐秀登何耀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4期唐秀登何耀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原产于中国与印度,在我国亦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水稻是我县春种中重要的粮食作物,根据多年水稻高产栽培的经验和当前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可知,要实现水稻高产的目的,我们在技术上必须狠抓“优势品种、旱育壮秧、增密早栽等关键性技术,并且要做到按配方施肥和增强对病虫的防治,具体的说明阐述如下。
一、优势良种水稻品种是水稻产量的决定点之一,我们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域特点和海拔高度等情况,目前,我们可以主要选择以“蓉18优188、川作6优177”为代表的优势品种。
在布局上,海拔600米以下及稻瘟病常发区或重发区,我们载种时,宜选择“蓉18优188”;海拔600-900米及600米以下水源较差地区,我们载种时,宜选择“川作6优177”。
二、旱育壮秧1、建立标准苗床苗床的主要应选择应该是具备“背风向阳、土质肥沃、地势平坦”等特点的的菜园地作苗床,每亩本田应备足0.8至1.0分苗床地;在入冬前每1分育苗地应施入粗大的有机肥225公斤左右,可适量增减;应施加过磷酸钙9公斤左右,结合情况适量增减,并栽上冬季蔬菜培肥。
来年开春到来之季,需及早收获蔬菜,除净田地间的杂草杂物,翻耕苗床后按5尺大小进行开厢,厢沟应在1尺左右,厢长应在15尺左右,净厢面达到3.7尺左右,按此标准大小,基本均匀的做成标准苗床。
在苗床准备中应该注意,具体苗床个数可以结合此标准作出适量调整,据资料和实际操作可知,两季田每亩本田应该准备8个左右的标准苗床,冬水、冬闲的田每亩本田应准备4个左右的标准苗床。
2、精细播种精细播种主要是注意播期,播期以海拔高度进行区分:在海拔600米以下区域,播种时间应该在3月15—20日;在海拔600以上,800米以下区域,应该尽量保证在3月底前播种结束为宜。
播前注意施肥,在播前3—5天内,每个标准苗床需施入壮秧剂和三元复合肥1公斤,施肥后反复翻欠,达到将厢面欠细欠平。
如何提高水稻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与研究

如何提高水稻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与研究作者:张喜春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17期张喜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农业经济发展愈加重视。
社会经济的进步,对于农业项目研究具有积极影响,相关部门加强了农业研究领域投资,农业生产技术呈现逐步提高趋势。
水稻种植是农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水稻栽培技术的运用对水稻产量具有直接影响,但是经过调查与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水稻栽培技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研究工作,才能够提高水稻生产量与生产效率。
在我国发展历程中,水稻是主要食用粮食,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水稻栽培技术具有较长发展历史,其种植产量与广大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目标,集中在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提高方面。
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水稻种植质量与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并且对于我国农业整体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本文我们将对如何提高水稻优质高效高产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水稻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一、水稻栽培技术发展历程1、水稻栽培技术研究背景上文中我们提到,水稻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基础粮食作物之一,在不同时期背景下,水稻栽培技术不尽相同。
传统水稻栽培技术缺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控制,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多方面不利于水稻种植生长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研究关键点。
目前,传统水稻栽培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有效解决和处理水稻生长问题,部分地区水稻产量与品质无法得到保障。
基于此,相关部门及研究人员,采取不同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水稻栽培技术,使水稻种植水平与水稻产量得以提高。
2、水稻栽培技术常见问题通过相关部门与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水稻栽培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一些新问题随之产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也将对水稻品质和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首先,水稻栽培过程中,种子科学的选择、秧苗的正确处理是水稻高产前提,但是现阶段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期间,缺乏种子和秧苗处理,种植萌发晚、秧苗生长慢等问题屡见不鲜,这对于水稻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十分不利。
杂交小麦新品种西南112栽培措施的优化

杂交小麦新品种西南112栽培措施的优化
陈光蓉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4)012
【摘要】为探明新品种西南112小麦获得高产的种植密度、氮、磷肥施用量及配比,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分析种植密度、N、P2O5对西南112杂交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高产数学模型,以制定高产栽培措施.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产量影响依次为施氮量>种植密度>施磷量;获得产量>3 900 kg/hm2的综合技术措施为种植密度203.04~226.41万苗/hm2,施氮量76.45~96.61 kg/hm2,施磷量50.22~69.78 kg/hm2.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陈光蓉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4041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
【相关文献】
1.隐性核不育杂交小麦新品种西南1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J], 阮仁武;李中安;易泽林;张建奎;傅大雄;胡丹;刘星贝
2.隐性核不育杂交小麦新品种西南1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J], 阮仁武;李中安;易泽林;张建奎;傅大雄;胡丹;刘星贝;杨宇衡
3.杂交小麦新品种渝麦18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J], 周爱平;李伯群;高志宏;杨明;马强;
杨德;谭恢宇;周凤云
4.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17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J], 张俊华
5.隐性核不育杂交小麦新品种—西南112 [J], 阮仁武;李中安;易泽林;张建奎;傅大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研究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研究作者:杨峰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8期杨峰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它满足了人们对食物的需要问题,于是玉米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多。
所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玉米的种植技术也在逐步提高,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它不仅改变了玉米的种植质量,还提高了玉米的整体产量。
玉米双株高产技术是通过合理的加强玉米种植密度来提升生产力,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此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劳动力,还可以起到推动农业进步的作用。
一、玉米种植目前存在的缺点当前玉米种植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个,玉米种子质量低,种子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果实的好坏,目前多数玉米种子商家昧着良心,用坏的种子代替好的种子来卖给种植户,商家过于追求利益化。
而种植户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不会识别种子的好坏,只能买到坏的种子,如此一来,玉米的质量将会下降,而总产量也将会受到影响。
所以种植户在买种子之前,要要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仔细观察玉米种子的饱满度和颗粒的大小,从而来保证玉米高产。
第二,过度施肥,多数种植户认为多施肥对玉米好,因为多施肥土地会更加肥沃,可以为植株的生长提供营养,使得玉米产量高。
其实不然,玉米对土壤的要求极其高,所以种植户在施肥时要依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去施肥,例如我国土壤多缺少有机肥,种植户可以依据此特点进行合理的施有机肥,从而保证土壤的营养状况良好。
第三,病虫的危害,近几年来玉米容易受到害虫的侵害,很多地区都受到威胁,如粘虫、小斑病、小地老虎等等这些疾病,这些病虫不易除去,如果用药物除去时还要考虑药物对于玉米植株有无危害,用生物方法驱虫时,成本又太高,得不偿失。
总之以上这些都是目前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都对玉米的产量有较大影响,会降低玉米的产量。
二、玉米双株高产种植的优点玉米传统的种植方法是单株种植,是通过加宽玉米种植间隔来提高玉米质量,但这种方法不但会浪费土地资源,而且还易受到环境的限制,当自然环境不受控制时,此技术种植的玉米容易受到破坏,便不能大幅度提高玉米的产量。
玉米品种通育112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
玉米品种通育112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摘要总结了玉米品种通育112的选育经过,介绍其特征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并就其高产栽培要点及制种技术进行探讨,以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通育112;栽培;制种技术玉米品种通育112于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08019),为中熟品种。
同时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CNA20060526.7)。
2003—2004年进行院内产比试验和区域网点试验,2005年参加省预备试验,2006—2007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通育112产量综合表现良好,籽粒商品品质优良,籽粒大,容重高,米质好。
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四单19种植区均表现良好。
2007年开始示范试种以来,累计销售种子1 500 t,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深受农民欢迎。
1选育经过通化市农科院作物所以自选系A67为母本,以外引系吉853为父本,于2002年组配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
A67:以8112×MO17杂交,连续自交7代于1999年育成。
吉853:1997年引种于长春市种子公司。
通育112(A67×吉853)的育种思路是根据Reid×黄早四和Lancaster×黄早四育种模式,将Reid×Lancaster进行选系,然后与黄早四系列组配育成。
1994年以8112×MO17杂交,1995年进行组合鉴定并自交,并于当年进行海南加代,1996—1998年当地自交选择与海南加代相结合,1999年将稳定的不同熟期200份自交系分别与旅大红骨、黄早四系统测配,通过配合力测定,将A组第67号自交系命名为A67,并锁定组合A67×吉853。
2特征特性2.1植株性状通育112种子拱土能力强,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绿色,苗齐苗壮,叶片数为21片,半紧凑型,株高270 cm,穗位120 cm,花丝黄色,花药黄色。
2022年农艺师职称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2022年农艺师职称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1、【填空题】南方棉区种植密度一般在每亩()株本题答案:3000-6000本题解析:3000-60002、【填空题】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称作()本题答案:作物布局本题解析:作物布局3、【判断题】培训中需诱导学习者,使其产生正确的反应。
本题答案:对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问答题】简述棉花的主要生育特性。
本题答案:1、喜温、好光。
2、无限生长习性和株型可塑本题解析:1、喜温、好光。
2、无限生长习性和株型可塑性大。
3、再生能力强。
4、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
5、【填空题】棉花苗期生长缓慢,为促进棉苗生长,除了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外,还可以本题答案:赤霉素喷施化学激素如(),迅速加快棉苗的生长。
本题解析:赤霉素本题答案:赤霉素6、【填空题】棉花播种技术包括掌握适宜播种量、()和达到较高的播种质量等。
本题答案:播种深度本题解析:播种深度7、【问答题】制种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坚持的原则?本题答案:施足基肥、适量种肥、分期追肥。
本题解析:施足基肥、适量种肥、分期追肥。
8、【判断题】市场调査必须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本题答案:对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单项选择题】棉花苗期的生长中心为()°A、地下部根系B、茎C、花芽D、叶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填空题】品质性状的鉴定常采用()本题答案:间接鉴定本题解析:间接鉴定11、【填空题】烟草定苗时间一般在()本题答案:5・6叶期本题解析:5-6叶期12、【问答题】植株样品的采集方法本题答案:一是代表性,釆集样品能符合群体情况,采样量一般为lkg本题解析:一是代表性,采集样品能符合群体情况,采样量一般为lkg;二是典型性,采样的部位能反映所要了解的情况;三是适时性,根据研究目的,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定期采样; 四是粮食作物一般在成熟后采集籽实及秸秆。
13、【判断题】冰雹是从发展强盛大的高大枳雨云中降落的冰球或冰块本题答案:对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填空题】棉花三桃是指伏桃、伏前桃、()。
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126_的高产特征
中国水稻科学(Chin J Rice Sci), 2024, 38(2): 160-171 160 DOI: 10.16819/j.1001-7216.2024.230307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126的高产特征刘慧敏1, 2周杰强3胡远艺1, 2田妍1, 2雷斌3李建武1, 2魏中伟1, 2唐文帮1, 2,*(1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2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 410125;3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 410128;*通信联系人,email:*******************)Super-high Y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wo-line Hybrid Rice Zhuoliangyou 1126LIU Huimin1, 2, ZHOU Jieqiang3, HU Yuanyi1, 2, TIAN Yan1, 2, LEI Bin3, LI Jianwu1, 2, WEI Zhongwei1, 2, TANG Wenbang1, 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brid Rice, Changsha 410125, China; 2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Changsha 410125, China; 3College of Agronom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email:*******************)Abstract:【Objective】Uncovering the yield potential of hybrid rice and cultivating ultra-high-yielding varieties is botha scientific challenge and a strategic approach for ensuring food security through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technology to increase farmland productivity”. The focus is on analyzing the formation pattern of super-high yield in hybrid rice Zhuoliangyou 1126, with the small-grain sterile line Zhuo 201S as the female parent, aiming to lay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breeding high-quality and high-efficiency super hybrid rice.【Method】In 2022, Zhuoliangyou 1126 and three super rice varieties (Liangyoupeijiu, Y Liangyou 900, and Xiangliangyou 900) were cultivated in Longhui County, Shao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was conducted on yield, yield components,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root system development, and lodging resistance between Zhuoliangyou 1126 and the three control varieties.【Result】Zhuoliangyou 1126 exhibit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yield, with a 35.07% increase compared to Liangyoupeijiu, 17.84% compared to Y Liangyou 900, and 14.52% compared to Xiangliangyou 900. On the basis of stable 1,000-grain weight and seed setting rate, the yield increase in Zhuoliangyou 1126 was at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total number of spikelets by striking a balance in the effective panicles and grains per panicle. Aboveground dry weight per stem, root dry weight, and root-shoot ratio of Zhuoliangyou 1126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s, indicating superior root system growth contributes to super-high yield formation. Zhuoliangyou 1126 exhibited moderate plant height,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basal three internodes, the length of the internodes under the panicle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s,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ending moment and bending resistance of the second node from the bottom between Zhuoliangyou 1126 and Xiangliangyou 900 being insignificant. Zhuoliangyou 1126 maintained strong lodging resistance together with increased plant height. Rice quality was rated Ministry Standard High Quality Grade 2, with a 5.53% yield increase under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 compared to control Y Liangyou 1928. 【Conclusion】Zhuoliangyou 1126, maintaining stable thousand-grain weight and seed setting rate,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total number of spikelets for super-high yiel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in size between the parents of Zhuoliangyou 1126 facilitates mechanized seed production through mixed sowing and harvesting, reducing seed production costs. Additionally, the 1,000-grain weight of small-grain sterile lines is only half that of conventional sterile lines. With the same seed production, the seeding area is doubled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terile lines, significantly cutting down the seed cost of hybrid rice. Therefore, Zhuoliangyou 1126, as a representative combination, exemplifies the “small grain seed, big grain rice” mode in its parentage, offer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to current hybrid rice challenges and signaling a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Key words: hybrid rice; super-high yielding; small grain sterile line; Zhuoliangyou 1126摘 要:【目的】挖掘杂交水稻产量潜力,培育超高产品种,既是一道科学难题,也是“藏粮于技”安全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 最 低 ( 2 ℃ ) 日最 低 温 度 均 在 2  ̄ 为 7 . 4C以 母 / } = 育 性 转 换 安 全 :8月 1 2~2 日 为 抽 穗 扬 花 授 粉 期 , 5 日平 均 温 度 在 2 . 4 5~3 . ̄ 间 . 对 湿 度 在 7 % 0 OC之 相 2
株 两 优 12制 种 高 产 原 因 主 要 表 现 在 “ 期 ” 排 合 理 、 期 花 时 相 遇 理 想 、 亲 茁 穗 群 体 协 调 、 交 结 实 牢 高 、 1 两 安 花 双 异 病 虫 危 害 轻 等 5个 方 面 : 关 键 词 : 系杂 交 早 稻 ; 两 优 12 秋 制 ; 产 原 因 两 株 1; 高 中 图 分 类 号 :3 9 5 S 1 .3 ¥ 3 . ;5 10 8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3 5 (02 0 —0 1 2 10 .9 6 20 )503 — 0
株 两 优 12是 由 亚 华 种 业 科 学 院 用 株 1 1 s与 优 质早稻 Z 1 R12配 组 而 成 的 两 系 杂 交 早 稻 组 合 ,0 1 20 年通过 湖南 省农 作 物 品 种 审 定 。我 县 20 0 1年 首 次 引进该 组合 在 柏林 镇二 甲村 制种 38 . , 均 产 量 平
月3 1日平 均 温 度 最 高 ( 3 . ℃ ) 8月 1日平 均 温 为 25 ,
和父 本花 粉量 , 以达到 双 亲群 体协 调 的 目的
3 1 培 育 多 蘖 适 龄 壮 秧 , 足 基 本 苗 . 插
超 稀 均 匀 播 种 , 母 本 秧 田 播 种 量 10k/m 。 父 5 gh ! 播 种 前 每 公 斤种 子 用 2g多 效 唑 对 水 配 成 溶 液 浸 种 2h 合 理 管 理 秧 田 肥 水 , 母 本 秧 龄 1 : 父 4d左 右 时 ( . 叶 ) 栽 , 栽 时 , 本 平 均 单 株 带 蘖 14个 , 41 移 移 母 . 父 本 平 均 单 株 带 蘖 13个 。 父 本 实 行 大 双 行 , 宽 20 . 厢 3 C I行 比 2 1。 父 本 插 植 规 格 1 r×3 F, 期 父 I, I :4 7Cl 0CI每 f I 本 插 四 方 蔸 , 期 父 本 两 两 相 问 , 蔸 父 本 插 3~4 两 每 粒 谷苗 , 公 顷插 足 3 . 每 2 5万 基 本 苗 , 母 本 问 距 2 父 0 Cf r。母 本 插 植 密 度 1 . r ×1 . r, 蔸 插 2粒 l 3 3 Cl 3 3 Cl每 f r 谷 苗 , 公 顷 插 足 18万 基 本 苗 。 每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 产 丘 块 产 量 3 8 hn。 株 两 优 12制 .4t r / 2 1
花 :从 观 察 情 况 看 , 1期 父 本 始 花 到 第 2期 父 本 第 终 花 历 期 1 , 本 从 始 花 到 终 花 历 期 9d 父 母 本 0d 母 , 同 是 8月 1 口进 入 盛 花 期 ; 本 比父 本 始 花 时 间 早 4 母 1h 实 现 了 父 母 本 盛 花 期 和 花 时 完 全 相 遇 。 。 3 科 学 栽 培 管 理 。 亲 苗 穗 群 体 协 调 双 双 亲 苗 穗 群 体 协 调 是 夺 取 制 种 高 产 的 基 础 。 株 1 播 始 历 期 5 S 8 d左 右 , 期 较 短 , 须 采 取 多 种 栽 历 必 培 措 施 主 攻 父 母 本 苗 穗 , 加 单 位 面 积 母 本 颖 花 数 增
张 颜 山 , 伟 明 , 基 宣 李 邓
( 州隆平 高科 永兴 分公 州, 南 永 必 郴 湖 摘 4 30 ) 2 30
要 :0 年 永 兴 县 首 次 从 亚 华 种 业 科 学 院 引 进 两 系 杂 交 稻 株 两 优 12制 种 3 8h : 实 收 单 产 3 3 h  ̄ 201 1 、 m , .6t n /
3. / m2 36 th
,
第 2天 即 8月 1 日进 入 盛 花 期 , 续 时 间 3~4 d 4 持 :
一
天 当 中 , 本 1 :0开 始 开 花 ,0 3 父 00 l :0进 入 开 花 高 峰 期 。 第 2期 父 本 于 8月 1 日始 穗 , 5 8月 2 日 终 4
维普资讯
杂 交 水 稻 ( Y RD R C ,0 2 1( ) 3-2 H B I I E) 20 ,7 5 :1 3
・ ・ 31
株 两 优 1 制 高 产 原 因 分 析 1 2秋
Anay i n t e Re s n o h l ss o h a o s fr te Hi Yil n t e Autr b i e d P o u to fZ ul n y u 1 ed i h u maHy rd S e r d c in o h i g o 2 a 1
种 取 得 高 产 的 原 因 , 要 有 以 下 5个 方 面 。 主 1 合 理选 择 “ 期” 最佳 时期 . 证 了“ 期 ” 全 两 的 保 两 安 育 性 转 换 敏 感 期 安 全 是 两 系 杂 交 稻 制 种 成 功 的 关 键 , 穗 扬 花 授 粉 期 安 全 是 制 种 高 产 的 前 提 根 抽 据 株 两 优 12制 种 生 态 要 求 , 合 我 县 近 1 来 7~ 1 结 0a
9月气 象 资料 ,0 1年 我 们选 定 7月 中 下 旬 作 为 育 20 性 转换 敏 感 期 , 8月 中 下 旬 作 为 抽 穗 扬 花 授 粉 期 。 据 观察 记载 , 本 幼穗 分 化 Ⅲ期末 至 \期末 ( 母 1 育性 转
换 敏 感 期 ) 现 在 7月 1 日 ~8月 5 日: 此 期 问 以 7 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