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2)14高本授课计划
2024年高中老师教学计划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中老师教学计划范本一、指导思想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
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二、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
四、教学要求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新学期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方案

新学期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方案计划本身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
所以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是关于新学期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新学期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分析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
两个班基础差,学习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二、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1、深入钻研教材。
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
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
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
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14建高考授课计划

批准:(签名)年月日学期授课计划2016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建筑识图技能适用班级:14建高考1、2任课老师:(签名)教研组长:(签名)科主任:(签名)教研组通过日期:年月日学期授课计划编订说明教学大纲浙江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建筑专业技能考试标准教学内容建筑识图技能教材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教学时数本课程总时数116 已讲授课时0 尚需讲授课时116本学期授课时数班级本学期教学周数本学期周学时本学期名义教学时数预计节假日等缺时数本学期实际计划时数讲授实验习题课复习课程设计机动时间合计14建高考114 10 140 24 66 20 16 10 0 4 116 14建高考214 10 140 24 66 20 16 10 0 4 116说明本学期教学周次为20周,但本课程预计至15周考试结束。
其中复习1周、习题、实践各2周,节假日2.5周。
本课程每周10学时。
周次课次授课章节与内容提要授课方式重点难点二 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010(一)讲授练习图纸、图线、字体、比例中秋放假/ /三 2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010(二)讲授练习符号、定位轴线3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010(三)讲授练习建筑材料图例、图样画法4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010(四)讲授练习尺寸标注、标高5 建筑制图标准2010(一) 讲授练习图线、比例6 建筑制图标准2010(二) 讲授练习图例四7 建筑制图标准2010(三)讲授练习平面、立面、剖面图8 总图制图标准(一)讲授练习基本规定9 总图制图标准(二)讲授练习图例10 制图标准知识的应用练习制图标准综合复习11 建筑构成要素、标准化与建筑模数讲授练习模数、民用建筑组成五12 建筑的分类与等级讲授练习建筑的分类与等级13 基础的类型讲授练习基础的形式、埋深国庆放假/ /六14 基础的构造讲授练习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构造要点15 地下室构造讲授练习地下室防潮防水做法16 墙体的概述与构造要求讲授练习墙体类型、作用砖墙的砌式、尺寸17 砖墙细部构造(一)讲授练习勒脚、散水、明沟、窗台18 砖墙细部构造(二)讲授练习过梁、圈梁七19 砖墙细部构造(三)讲授练习构造柱、变形缝等周次课次授课章节与内容提要授课方式重点难点20 钢筋混凝土楼地面种类组成讲授练习楼板层的种类、组成21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地面构造讲授练习楼地面的构造运动会/ /八22 门窗的组成与分类、细部构造讲授练习门窗的细部构造23 楼梯的类型与组成讲授练习分类、尺寸及坡度24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讲授练习楼梯构造25 钢筋混凝土楼梯细部构造讲授练习扶手、踏步等细部构造26 台阶与坡道讲授练习台阶坡道构造组成九27 屋面的组成及形式讲授练习屋顶种类、作用28 平、坡屋面的保温构造讲授练习屋面保温构造29 平、坡屋面的防水构造讲授练习屋面的排水防水构造30 门窗构造讲授练习门窗的尺寸与构造31 建筑构造知识的应用练习构造知识点综合复习十32 柱平法制图规则讲授练习柱集中标注、原位标注33 简单柱构造标准(一)讲授练习柱钢筋构造做法34 简单柱构造标准(二)讲授练习柱钢筋构造做法期中考试/ /十一35 柱结构构造标准应用讲授练习柱钢筋构造36 梁平法制图规则讲授练习梁集中标注、原位标注37 简单梁构造标准(一)讲授练习梁钢筋构造做法38 简单梁构造标准(二)讲授练习梁钢筋构造做法39 梁结构构造标准应用讲授练习梁钢筋构造十二40 建筑投影知识应用(三视图、轴测)讲授练习补画所缺视图视图中所缺图线、正等轴测周次课次授课章节与内容提要授课方式重点难点41 建筑形体图样画法(剖、断面图)讲授练习形体剖、断面图的画法42 期中试卷分析讲授练习解决试卷中的问题43 建筑设计说明识读讲授练习图示内容、要求识读要点44 建筑施工图识读(总图)讲授练习图示内容、要求识读要点十三45 建筑施工图识读(平面图)讲授练习图示内容、要求识读要点46 建筑施工图识读(立面图)讲授练习图示内容、要求识读要点47 建筑施工图识读(剖面图)讲授练习图示内容、要求识读要点48 建筑施工图识读(详图)讲授练习图示内容、要求识读要点49 建筑识图知识的应用练习建筑施工图识读练习十四50 标准复习练习标准综合复习51 基础、墙体、楼地面复习练习构造综合复习一52 垂直交通、屋顶、门窗复习练习构造综合复习二53 识读建筑图纸复习练习识图综合复习54 梁、柱结构复习练习梁柱结构综合复习十五55 仿真综合技能测试一讲授练习提高应试技能56 仿真综合技能测试二讲授练习提高应试技能57 仿真综合技能测试三讲授练习提高应试技能。
2021高级中学课程设置方案

高级中学课程设置方案普通高中学制三年,课程设置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的和学生区域特征,我校课程设置作如下安排: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1.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文件和《新课程方案》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
每段10周,每个模块36学时,每周4学时,每个模块可在一个学段完成,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
2.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创新意识强,业务水平较高,学校设施齐全。
根据国家《新课程方案》,设置强有力的必修课目,发挥教师能动性,设置尽可能多的选修课。
3.关注学生的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
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发展人。
在课程设置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兴趣、爱好,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设置各学习领域的课程。
2.均衡发展原则:设置课程既要保证学生必修课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又要注重学生选修课中素质的全面提高。
3.自主选择原则:新课程改革注重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
4.质量保证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保证高中教育的高考教育功能,提高学校的高考竞争力。
三、学校课程设置的程序和作法(一)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相结合l、学科类课程:按国家教委新课程计划的规定,把高中阶段必修课和选修课分阶段全部开齐。
2、活动类课程:分集中安排的活动课和分散安排的活动课两类。
集中安排的有:(1)社会实践课①军训课。
在高一时的第一学期(每年的9月份),集中两周的时间。
②农业生产劳动课。
高一高二在每年的第二学期期终考试后’,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
(2)技术实践课在高一,除开设每周两节的计算机课外,还在高一的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集中两周的时间,利用每天下午的半天时间(约4课时),集中上实用技术实践课。
15-16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历史教学暨课题研究工作计划新学期,新开始,为了配合学校工作,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争创更加优异的成绩,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课改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这是新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
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验田,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赢得主动,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双重进步。
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尽快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我校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本人继续承担高一(3)班和高二(2)(3)(4)班四个班级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
高一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可塑性较大,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学生已逐步适应高中学习环境,初步形成了高中历史学习的思维习惯,由形象、直观的感性学习逐步过渡到逻辑体系严密的理性学习,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还很缺乏。
但是,高一(3)班的同学中,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对自身的纪律要求不严格,知识基础差,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优生少,差生多,两极分化严重。
这是制约本班历史学习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
高二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已经有一定的方法,初步形成基本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这是有利于工作的一面。
三个班学生各具特点:三班学生基础相对较好、觉悟好,教学应注重适当增加难度,提高理性分析能力和认识、归纳能力;二班和四班大部分则是年级垫底,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自觉性不是很好,教学应适度降低难度,增加课堂趣味性,着重要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把握基本的历史事实和线索,认识基本的历史规律,但对于其中个别基础较好的学生应采取相应的个别辅导,助其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
2024年高中语文教学计划书

2024年高中语文教学计划书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
2.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
5.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基础训练-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流利表达的能力。
- 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训练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和进行有效表达的能力。
2. 中国古代文学-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和鉴赏能力。
3. 现代文学- 学习现代文学作品,如《茶馆》、《家》、《白鹿原》等,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等,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和思考能力。
4. 阅读与写作-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5. 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诗词、散文、戏曲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
-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新,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作新的艺术形式。
三、教学方法1. 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2.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 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1. 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定、考试等。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自我反思和提升。
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4年高中老师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高中老师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高效益的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课堂教学效益监控为保证,细化、内化教学常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向科研要效益。
脚踏实地、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根据教育改革精神,为巩固、扩大课堂教学质量年活动成果,高效、健康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促进学校稳定有序发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三个中心工作展开。
三、主要工作:本学期教务处继续抓好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指导,加大考核力度。
群策群力、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常规教学的管理⑴、切实把好教学流程,规范教学秩序。
上课期间(包括上晚辅导期间)禁止使用多媒体播放与教学无关的视频影像。
⑵、规范教学过程,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单元验收、学科竞赛等明确要求,认真检查、指导。
检查作业批改两次,教务处设专人检查,记录。
⑶、完善教学管理考核项目,增强可操作性,提高实效性。
2、加强教学指导及教学考核。
⑴、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增强实效性。
本学期检查教案____次。
加强单元测试情况检查,单元验收卷要附在教案上。
⑵、教务处设专人抽查每位教师上课情况(漏课、迟到、提前下课、学生趴桌睡觉人数等)并做好记录。
并做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数据记录保存。
⑶、开展好教研组活动,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教研组形成良好教研风气。
①认真学习两纲,②研究相关的新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③每两周一次学科组(以年级为单位)集体备课。
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谨防流于形式。
④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____节,学校检查听课记录并纳入期末考核。
⑤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新调入教师、毕业生上汇报课,____年以后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基本功大赛。
2024年高中教学计划方案(2篇)

2024年高中教学计划方案一、本学期教学目标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不断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二、教学进度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计划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上),每周____节(必修),全学期总时数____节(其中阅读课____节,写作、口语课____节,复习及月考、其中、期末考试等机动____节)。
三、本期教材处理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课模。
每个单元精讲____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为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虽是按历史顺序编排的,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4
Review and practice Practice listening
8 4
1. Simulated tests of CET 4 2. Feedback 3. Listening & speaking
3 1 2
Review and practice Practice listening
2 2
Read the text aloud Understand narrative devices in context Preview Active R 2 Practice listening Learn to use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Learn how to plan an essay Get ready for CET 4 Preview Unit 2 Practice listening
2
2 2
Learn to use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Prepare to describe a habitual action in the past Reading, Translation Practice listening
2
2 2
5
3.28 4.1
2
课 堂 作 业 时 数
课 外 作 业 时 数
1
2016 年 2.29 3.4
Unit 1 Nine to Five 1. Warm-up activities 2.Active reading 1: Looking for a job after University 3. Understanding the text 4. Group work and Exercises 5-6. Listening & speaking 1. Check work on Active Reading 2 2. Language in use 3. Reading across culture 4. Get ready for CET 4 5-6. Listening & speaking
2
2
2 2
6
4.4 4.8
2 2
2 2
7
4.11 4.15
2
Read the text aloud Inferring and using irony to create empathy Summarize the text Preview Active R 2 Practice listening Practice using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Learn how to distinguish fact or opinion Translation Practice listening
2
Read the text aloud Learn how to describe characters
2
2 Preview Active R 2 Practice listening Practice using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Translation Prepare a guide for immigrants to China Cloze exercises Practice listening Review and practice Practice listening 2 2 2
2 2
2 2
2 2
2
3.7 3.11
2 2
2 2
3
3.14 3.18
Unit 2 A Good Read 1. Warm-up activities 2. Active reading 1: Danger! Book may change your life! 3. Understanding the text 4. Group work and Exercises 5-6. Listening & speaking
4 2
15 16
6.6 6.17
1. Simulated tests of CET 4 2. Summary 3. Listening & speaking
7 1 4
Review and practice Practice listening
8 4
注: 1.因节假日,有关班级教学进度可相应顺延。 2.教材: 《新标准大学英语》第 4 册(综合教程、视听说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8 3. 视听说课每两周完成 1 单元 No 3
2 2
Read the text aloud Learn how to unpack complex sentence Preview Active R 2 Practice listening
2 2
2
2
任课教师(签字) :屈宇清 张金凤 常继林 蒋义 白立明 唐春燕 贯生欣 陈学科 张玉青 张瑜 姜卫娜 邢栋 李骠 李若兰 王娜 骆玮 赵越 陈波 2016 年 2 月 26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 系主任(签字) : 2016 年 2016 年 2月 2月 26 日 26 日 No. 1
4
3.21 3.25
1. Check work on Active Reading 2 2. Language in use 3. Reading across culture 4. Reading practice of CET 4 5-6. Listening & speaking Unit 3 Fashion Statements 1. Warm-up activities 2. Active reading 1:Fifty years of fashion 3.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group work 4. Exercises 5-6. Listening & speaking 1. Check work on Active Reading 2 2. Language in use 3. Reading across culture 4. Writing practice of CET 4 5-6. Listening & speaking Unit 4 Money talks 1. Warm-up activities 2. Active reading 1:The credit card trap 3.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group work 4. Exercises 5-6. Listening & speaking 1. Check work on Active reading 2 2. Language in use 3. Reading across culture 4Translation practice of CET 4 5-6. Listening & speaking
2
2 2 2
2 2 2
8
4.18 4.22
2
2
2
2Hale Waihona Puke 94.25 4.29
Unit 5 Gender Studies 1. Warm-up activities 2. Active reading 1:Sex Differences in English gossip rules 3.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group work 4. Exercises 5-6. Listening & speaking 1. Check work on Active reading 2 2. Language in use 3. Reading across culture 4. Cloze practice of CET 4 5-6. Listening & speaking
2
2 2
Read the text aloud Learn how to predict and evaluate the text Learn how to structure a descriptive passage Preview Active R 2 Practice listening Learn to use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Translation Learn how to list the items Writing Practice listening
2 2
10
5.2 5.6
2
2
2 3 1 2
2 4 2
11
5.9 5.13
1. Simulated tests of CET 4 2. Feedback 3. Listening & speaking
12 13 14
5.16 5.27 5.30 6.3
1. Simulated tests of CET 4 2. Listening & speaking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授课计划
课程: 大学英语(新标准) 2015 学年— 2016 学年
月
系别 授课周数
专业 16 周
年级
2014 6 实验题目及作业
第 2 学期 讲课
周学时数
习题课及其他 讲 课 时 数 自 习 时 数 课 堂 作 业 时 数
周 次
章节内容摘要及进行方式
习题课、课程设计 作业数量
课 实验名 外 称(写 作 名分章 业 及题 时 目)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