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2)

合集下载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第2课时】《春日游湖上》徐俯》课件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第2课时】《春日游湖上》徐俯》课件
【夹岸:两岸。】 【蘸水:贴着水面开放。湖中水满, 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 桃花好像是蘸着水开放。】
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飞回来的?小河两 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
【撑:撑船篙,就是 用船篙推船前进。】
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
点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要借助汉语拼音解
决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把自己的 情感融入句子中完成本题。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 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然后边想边背诵。
读读认认。
碧绿 裁剪 歌咏 妆扮 垂柳 好似 书夹
参考答案: bì 碧 lǜ 绿 cái jiǎn 裁 剪 hǎo sì 好 似 ɡē yǒnɡ zhuānɡ 歌 咏 妆 shū jiā 书 夹 bàn 扮
课后作业
完成《点拨》“基础知识练”“阅读方法练”。
完成《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
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
核心问题: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自然风光?它美在何处? 串珠问题: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 边思考“核心 问题”“串珠 问题”。
梳理文意
春日游湖上
【湖:指杭州西湖。】
梳理文意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分宁 (今江西修水县) 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江西
诗派诗人。
主要作品:《春日游湖上》《浣溪沙》等。
我会写
yóu

书写指导
“氵”呈弧形分布,右 下角“子”的竖钩舒展。
táo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木”的捺 变点,“兆”的撇舒展。

古诗二首(教案)_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教案)_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二年级下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冀教版1、古诗二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文描绘的意境与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熟记生字,读明白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入)同学们,伴随着时光老人的步伐,我们早已悄然步入了春天的季节,古代诗人写了特不多描绘春天的诗词,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

板书课题《古诗二首》、二、初读课文,感知理解(一)学习《咏柳》(播放音频《咏柳》)1、简介作者: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她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

她的写景诗清新通俗。

她与李白是好朋友,她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2、释题、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请小朋友认真听课文朗读《咏柳》,完成下面要求:①生字娃娃圈出来。

②把生字娃娃读给同桌听一听,然后一起想想好的方法记住它们。

(2)学习生字出示生字: liǔshìjiǎnduàn dù yīn柳似剪断度阴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4、理解字义。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特不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个地方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

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与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特不多的意思、5、精读领悟。

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一、二句写什么?(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妙、垂下来的万缕垂丝好像是绿色的裙带随风摇摆。

2018年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精品课件 19.古诗二首【第2课时】《登飞来峰》王安石

2018年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精品课件 19.古诗二首【第2课时】《登飞来峰》王安石

我会写
fēnɡ

书写指导
左部小而居中,右上部
捺画舒展,竖为垂露竖。
xún

书写指导
上部扁而稍小,第四笔 横在横中线上。


书写指导
左部小而居中,右部笔 画舒展。
mínɡ

书写指导
左部小而居中,右部笔 画舒展。
我会认
wèi
yuán


易读错字
yuán

我们已经了解了生字,为了更深入地 理解古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谚语】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关于积极进取的成语】 奋发图强 朝气蓬勃 勇往直前 信心十足 斗志昂扬 力争上游
《登飞来峰》写诗人登临千寻塔远望,抒
发出了他兴奋愉悦的心情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点拨:首先要借助《新华字典》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然后多读几遍,把诗读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 边读边想象诗给我们描绘的画面,结合自己的实际 生活经验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的字里行间,达到
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
些问题理解词句。
核心问题
这首诗讲了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登飞来峰》写的是哪里的景色?这些景色描写中体现 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2.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区别?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 边思考“核心 问题”“串珠 问题”。
梳理文意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的景色之中。《登飞来峰》用到的表现手法是借描写 景物抒写抱负。
课文结构
登 飞 来 峰
千寻塔
见日升 缘身在 最高层
充满信心

最新版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9《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最新版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9《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第1页 小学语文冀教版第四册第19课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依、尽、畏、缘”。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祖国的山川之壮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山川的壮丽景色。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两首诗,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依”、“穷”、“飞”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

(文字、图像)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

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

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

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

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2、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二、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停顿) 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 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 / 鹳雀楼。

2、 全班齐读。

生再读。

录音机范读。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19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课件_2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19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课件_2

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
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 间,让皇帝时候遇到 了这样的奸邪小人,那他的反应是什么? 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说说吗?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
自缘身在最高层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 远心胸宽广。
第 一 层
白日依山尽
第 二 层
欲穷千里目
第 三 层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在北宋仁宗时候,大批农民失去田产, 沦为佃户,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为了 争取生存的权利,他们只有拿起武器,铤 而走险。于是王安石就推行了一系列的新 法,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在此期 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 期的效果,可是各项新法的实施或多或少 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 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 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他一登到山岭 高塔,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 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达了对自 己前途的展望。

最新版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9《古诗二首》教学课件

最新版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9《古诗二首》教学课件
19 古诗二首
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诗句读 通顺.
依然
宝塔 求知欲
楼层
听闻
穷尽
遮阴
缘由
缘分
敬畏心
哪些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
尽 依


再读:
借助课前准备的资料,整体了解古诗大意.
我会解词语: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 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 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 峦沉落。 4.穷:尽。 5.千里目:眼界宽阔。
第一PPT模板网
诗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第一PPT模板网
再读:
借助课前准备的资料,整体 了解古诗大意.
抓 字 眼 明 诗 意
1、飞来峰: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 东武县飞来。其上有应天塔。 2、千寻:极言塔高。 3、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4、缘:因为。 5、眼:视线 6、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 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7、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 阳升起。。
登 楼依 尽流
欲峰 寻 鸡 鸣
谢谢观赏
闻飞 说来 鸡山 鸣上 见千 日寻 升塔 。,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 塔, 听说鸡时分可以看见 旭日升起。自不 缘畏 身浮 在云 最遮 高望 层眼 。,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 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 ,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想 意 境 悟 诗 情
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 ,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人 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 大局和长远。 诗的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古诗二首(教案)_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教案)_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教案)_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冀教版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古诗二首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文描绘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8.古诗二首【第2课时】《小儿垂钓》胡令能》课件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8.古诗二首【第2课时】《小儿垂钓》胡令能》课件

ɡěi jiā diǎn zì xuǎn zé zhènɡ què de dú yīn 四、给 加 点 字 选 择 正 确 的 读音。 yīng yīng ) 1. 应该 ﹒ ( 2. 散步 ﹒ ( sàn ) zhǎng ) 3. 成长 ﹒( yìng yìng ) 答应 ﹒( 散会 ﹒ ( sàn ) cháng) 长远 ﹒ ( yìng ) 应用 ﹒ ( sǎn sàn sǎn ) 散文 ( ﹒ zhǎnɡ chánɡ 长短 ﹒ (cháng )
点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要借助汉语拼音或
《新华字典》解决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 利。然后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 完成有感情朗读课文。再在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的基 础上背诵古诗。
参考答案:略。

想象两首诗中描述的不同场景,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儿童各
自的心情。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蓬头:形容 小孩可爱。 稚子:年龄小的、 懵懂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 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 映:遮映。 苔:苔藓植物。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
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借问:向人打听问路。 应:回应,答应,理睬。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不敢大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有关春天的农谚】 春雨贵如油。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劲。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一年之计在 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诗人对钓鱼这么细小的事情都能描写得如
此生动,是因为他细致入微地观察。我们在平
时的生活中也应该多观察多记录,这样才能提
高写作水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理解一些字的含义,体会诗中的韵律美。

3、正确认读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6个。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悟其中的意境美、韵律美。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描绘的美丽场景进行描述。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进行相关类别古诗的整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课前准备:
多媒体创设的动画,或图片。

教学预设:
一、背诵古诗,激趣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都学了不少的古诗,谁能给大家美美的背一首?
每一首古诗都那么朗朗上口,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感情,也可以通过古诗,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学生背古诗
二、自主合作,认读古诗
1、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在放学之后,你们都喜欢玩点什么?
2、同学们谈了自己放学之后的游戏,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放学后去做什么了。

请同学们认真拼一拼,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动动脑筋,在和小组同学合作来解决困难。

3、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一起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4、认读去掉拼音的古诗
刚才,老师发现很多小组合作的特别好,哪一组勇敢的给大家读一读?
5、有几个生字想要大家认识他们,谁来试试?
首先认读单个生字,说一说是怎样认识他的。

再拿生字卡片做生字游戏,给生字组词、说一个句子。

三、诵读感悟意境
1、古诗中小朋友的游戏和我们的一样吗?
啊,放风筝,古诗中描绘的放风筝和我们放风筝的时候看到的景色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
2、咱们来说一说这首古诗,讲给大家听一听。

3、在引导学生交流过程中,抓住“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体会春天里农村景色的美丽。

“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忙”、“体会儿童放学归来之后马上就去放风筝的急切心情。

4、感悟第二首
抓住“路人借问遥招手”中的“遥”
5、想象是中描述的场景,小组内试着演一演,表现出当时“怕得鱼惊不应人”的表情和动作。

6、美读古诗
看着书中的画面,想象这是中的意境,伴着音乐,动情的,美美的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四、写字
1、“趁、稚”是翘舌音,“蓬、应”是后鼻音;注意“散”与“撒”的区别,注意“垂”的笔顺,“应”是半包围结构。

2、圈划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3、自主选择注音、分析字形、找出形近字、组词或者说个句子。

4、说说怎样把字写好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