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紧凑的半潜艇
潜水艇的简单介绍

潜水艇的简单介绍潜水艇,又称为潜艇或潜船,是一种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船舶。
它通过在船体内部保持负压,使得船体浮力减小,从而使整个船体浸没在水下,实现潜航的目的。
潜水艇的设计和结构非常复杂,通常由船体、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武器系统和生活支持系统等组成。
船体是潜水艇的主体,一般采用圆柱形或鱼雷形的设计,以减少水流阻力。
船体内部设置有舱室,包括控制室、机舱、生活区等,以容纳船员和各种设备。
动力系统是潜水艇的核心部分,它提供潜水艇前进和潜航的动力。
目前常用的动力系统有核动力、柴油电力和燃料电池等。
核动力潜艇以核反应堆作为能源,具有长时间和长距离潜航的能力;柴油电力潜艇则使用柴油发电机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进行推进;燃料电池潜艇则利用燃料电池直接将氢气和氧气转化为电能,驱动电动机工作。
控制系统是潜水艇的大脑,负责操纵和控制潜艇的各种运动。
它包括导航系统、操纵系统、通信系统等。
导航系统通过GPS、惯性导航仪等设备确定潜艇的位置和航向;操纵系统则控制潜艇的舵、螺旋桨等部件,实现航向和速度的调节;通信系统则用于与指挥中心和其他舰艇进行通讯。
武器系统是潜水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潜艇具备了攻击敌方舰艇和目标的能力。
常见的武器系统有鱼雷、导弹和水雷等。
鱼雷是常用的反舰武器,通过发射鱼雷对敌方舰艇进行打击;导弹则具有更远射程和更大破坏力,可以对陆上目标进行攻击;水雷则用于布设在水下,等待敌方舰艇接触后自动爆炸。
生活支持系统是潜艇的保障系统,它提供船员在潜艇内部的生活和工作所需的各种设施和服务。
生活支持系统包括供氧系统、供水系统、食品储存和处理系统等。
供氧系统通过氧气生成装置提供船员所需的氧气;供水系统则负责提供饮用水和冷却水等;食品储存和处理系统则保证船员在潜艇内部有足够的食物供应。
潜水艇是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水下舰艇。
它通过先进的设计和技术,使得船员能够在水下进行长时间的隐蔽潜航和执行各种任务。
潜水艇的存在和发展,对于维护海洋安全和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潜艇发展史(五)

潜艇发展史(五)潜艇投入战争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常规潜艇水下航行时所用的是蓄电池供电的电动推进方式,当蓄电池能量耗尽后,潜艇必须浮出水面充电,这就丧失了潜艇最大的优点--隐蔽性。
而且电力推进航速低,续航力短,严重削弱了潜艇作战能力的发挥,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着将潜艇从“半潜艇”变成真正的潜艇的各种方法。
直到原子能出现,人类才终于梦想成真。
最先考虑将原子能用作潜艇动力的,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机电处主任、著名物理学家罗斯·冈恩。
1945年12月4日,《纽约时报》发表了冈恩的谈话:“……原子能将首先带动机械,以便推进船舶。
”当月13日,冈恩又在美国参议院原子能专门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说,原子能的主要作用是“转动世界的车轮和推进世界的船舶”。
如果说冈恩等人是核潜艇构想的提出者,那么将这一设想最终变为现实的,就是“核潜艇之父”--美国海军核动力科学家海曼·乔治·里科弗。
横空出世1946年,美国海军总体委员会提出“立即开始积极和广泛地研究和发展用于海军舰艇推进的原子动力”,海军部决定成立原子能研究机构,并挑选一名上校军官来主持这项工作。
早就对原子动力情有独衷的里科弗主动提出了申请,并以其深厚的舰艇工程知识和娴熟的动手能力获得了批准,从此与核动力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反复研究,里科弗提出美国海军核动力计划的第一步应该放在潜艇上。
因为核动力的最大优势首先体现在潜艇上,只有“航程无限”的核能与“隐蔽出击”的潜艇相结合,才能导致战略作用极为重大的威慑性武器的出现。
最终,里科弗的计划被采纳。
1948年5月1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和美国海军联合宣布了建造核潜艇的决定;1949年,里科弗被任命为国防部研究发展委员会动力发展部海军处负责人,并兼任原子能委员会、海军船舶局两个核动力部门的主管和核潜艇工程总工程师。
为了以防万一,核潜艇的建造基地放在了荒无人烟的内华达沙漠中。
核潜艇的最关键装置是核反应堆,里科弗最后选定的是由通用电气公司承建的液体金属冷却式大型核动力装置。
潜艇发展史

英国发展潜艇在法国之后。1900年,英国海军从美国订购了5艘“霍兰”型潜艇,自己也着手自行开发。截至1905年,包括建造中的在内,英国拥有40艘左右的潜艇。1906年,英国开始研制D级潜艇,该级潜艇排水量500吨,双层壳体,适航性好,并且安装有试验用柴油机。1912年,更新型的E级潜艇服役,到1914年,共有11艘该级潜艇服役。E级潜艇水面排水量约700吨,并装有4具450mm鱼雷发射管(首尾各两具),水面航速16节,水下航速10节,续航力为3000海里,这在当时称得上是相当优异的性能指标了。
为了解决“小亚古尔爸爸”号上浮时艇体不稳的问题,莱克对该艇进行了改进,并在1897年完工。改装后的潜艇被称为“亚古尔”号,使用一部30马力的汽油机和一部电动机作动力,潜艇上有一个可以伸出水面的吸气和排烟管为汽油机服务。艇上安装了压载水箱来代替压载物。为了改善潜艇适航性,莱克在吸气管和排气管外面包上了一层外壳,使它的外形看起来象现代潜艇上层建筑(即指挥台)的第二层艇壳。这样,“亚古尔”号的下潜和上浮都比较稳定,而且能在一个适当的深度上将内燃机水下工作时所用的通气管伸出水面,增加潜艇水下工作的时间。此外,他还在潜艇上安装了四个翼形升降舵,两前两后,以使潜艇在慢速航行时也能保持一定深度,而无需改变艇上的压载。
德雷尔的潜水船被认为是潜艇的雏形,所以他被称为“潜艇之父”,此后百年间潜艇的发展进入了“慢车道”。直到1724年,俄国人叶菲姆·尼科诺夫制造出了又一艘潜水船,这艘船用橡木、松木板、皮革、粗麻布、树脂、铁条、铜皮等材料制成。此后,潜艇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停滞期。
☆ 战争催生
新式武器的发展往往离不开战争,战争的迫切需要可以迅速催生出各种新型武器,潜艇也不例外。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中,潜艇第一次登上了战争舞台。
蜈支洲岛半潜艇游记作文

蜈支洲岛半潜艇游记作文作文一。
我一直想去蜈支洲岛玩,终于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啦。
一到蜈支洲岛,我就被那片蓝色的大海吸引住了。
大海像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阳光洒在上面,波光粼粼的。
我们要去坐半潜艇啦。
半潜艇的样子很特别,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
我好奇地走进半潜艇,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潜艇慢慢开动了,我紧紧盯着窗外。
刚开始,还能看到一些浅海的小鱼,它们游得可快了,像一道道银色的闪电。
后来,潜艇潜得更深一点了。
我看到了好多美丽的珊瑚礁。
珊瑚礁的颜色可多啦,有红色的,像燃烧的小火苗;有黄色的,像金色的小扇子;还有紫色的,像神秘的小花朵。
在珊瑚礁中间,有好多五颜六色的小鱼在穿梭。
有一条蓝色的小鱼,它的尾巴像小扇子一样,不停地摆动着,在珊瑚礁里钻来钻去,好像在和我捉迷藏呢。
我还看到了一只大海龟,它慢悠悠地划着水。
它的壳上有好多花纹,就像古老的地图。
它的眼睛亮晶晶的,看起来很温和。
坐半潜艇的时间过得好快呀,我还没看够呢。
这次蜈支洲岛半潜艇之旅真的太有趣啦,我永远都忘不了。
作文二。
蜈支洲岛是个超好玩的地方,特别是坐半潜艇的时候。
我刚踏上蜈支洲岛,就闻到了大海的味道,咸咸的,凉凉的。
我们来到半潜艇的乘坐点,好多人都在排队呢。
上了半潜艇,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太兴奋啦。
潜艇出发后,我看到外面的海水变得越来越蓝。
没一会儿,就看到了一群群小鱼。
那些小鱼啊,密密麻麻的,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它们有的是白色的,在水里闪着光;有的是黑色的,像一颗颗小黑豆。
再往下看,我发现了一片很奇特的珊瑚礁。
它长得像一棵大树,枝枝丫丫的。
周围的小鱼就像树上的果实一样,在珊瑚礁的枝丫间游来游去。
有一条橘色的小鱼,它的身上还有白色的条纹,它游到珊瑚礁旁边,突然停了下来,好像在和珊瑚礁聊天呢。
突然,我看到一只大螃蟹,它躲在一块石头后面。
它的钳子大大的,举在前面,像是在警告别人不要靠近它。
它的眼睛小小的,却很机灵,一有动静就把身子缩得更紧了。
坐半潜艇就像在海底探险一样,我看到了好多以前没见过的东西。
海底两万里中的科技奇观潜水艇

海底两万里中的科技奇观潜水艇海底两万里中的科技奇观——潜水艇潜水艇,作为一种能够在水下进行航行和探测的舰艇,一直以来都是科技的杰作。
这种奇妙的装置在《海底两万里》这本文学巨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展示了当时人们对科技的想象和追求。
本文将从潜水艇的历史发展、构造原理以及对探索海洋深处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潜水艇的历史发展潜水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尝试使用脱氧鳃和水下容器等方式进行水下呼吸。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潜水艇则始于17世纪和18世纪的初期。
起初,潜水艇只是由木材制成,被用于水下工作和战争。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蒸汽机和电力的出现,潜水艇逐渐实现了自主航行。
二、潜水艇的构造原理如何让一艘船既能在水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行动?潜水艇通过以下几项重要构造实现这一目标。
1. 壳体结构:潜水艇的外壳通常由特殊合金或钢材制成,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
壳体采用流线型设计,以降低水下水流对艇体的阻力。
2. 浮力控制:潜水艇通过操纵水下舱室内的大量水和空气的进出,实现浮力的调整。
当艇体内充满水时,潜水艇沉入水下;当泵出舱室内的水,将其替换为空气时,潜水艇得以浮出水面。
3. 推进系统:潜水艇通过螺旋桨、水轮或喷气推进器等装置提供推进力。
蒸汽机和电力是过去常用的动力源,而如今,则更多地采用核能。
4. 密封系统:潜水艇的密封非常重要,以确保艇体内外没有漏水。
艇体上的舱室门、观察窗等设备都需要特别设计,以保证在水下艇内的安全。
三、潜水艇的探索海洋深处的作用潜水艇的出现给人们深入探索海洋深处提供了新的途径。
海洋是一个神秘而庞大的领域,仅靠传统的潜水员或潜水装备很难达到深处。
潜水艇则能够长时间停留在水下,承载科学家和研究员深入海底,开展海洋生态、地质和气象等领域的研究。
潜水艇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通过潜水艇,人们发现了海底的热液喷口、冷泉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
同时,潜水艇还发现了大量的珍稀生物物种,加深了人们对海洋生态的认识。
潜水艇的简单介绍

潜水艇的简单介绍潜水艇是一种能够在水下航行的特殊船只,它拥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在深海中进行各种任务和探索。
潜水艇的发展历史悠久,它为人类的海洋科学研究和军事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潜水艇通常由船体、动力系统、推进装置、控制系统和生活保障系统等组成。
船体是潜水艇的主体结构,通常由钢铁或特殊合金制成,具有较强的耐压能力。
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池、燃料电池等,用于提供潜水艇的动力。
推进装置通常采用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用于推动潜水艇前进或改变方向。
控制系统包括操纵装置、导航设备和通信设备等,用于控制潜水艇的运动和操作。
生活保障系统包括空气循环系统、供电系统和供水系统等,用于维持潜水艇内部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潜水艇的主要功能包括科学研究、军事侦察、海底资源开发和救援等。
科学研究是潜水艇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可以在深海中进行海洋生物和地质的观测和研究,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更多关于海洋的奥秘。
军事侦察是潜水艇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潜水艇可以悄无声息地接近敌方水面舰艇,并进行侦察和监视。
海底资源开发是潜水艇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它可以帮助人们在深海中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等。
救援是潜水艇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可以在海上事故中进行搜救和救援行动,挽救被困人员的生命。
潜水艇的操作和驾驶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训练。
潜水艇的驾驶员通常需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包括潜水技术、导航技术和应急处理等。
驾驶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在狭小的空间中长时间工作,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潜水艇的发展对于人类的海洋探索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人类认识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也为保卫国家海洋权益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潜水艇的性能和功能将会不断提高,为人类的海洋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潜水艇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船只,它能够在水下航行,进行科学研究、军事侦察、海底资源开发和救援等任务。
潜水艇的操作和驾驶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训练。
世界上十大潜艇排名

世界上十大潜艇排名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拥有潜艇的制造技术,比如中国,美国,日本等等这些国家。
潜艇最早的发明是运用在战争中的,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世界上十大的潜艇排名吧。
NO.1 德国VII型U型潜艇德国VII型潜艇的首艇于1936年6月下水,其改进型艇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得到了广泛使用,从未有哪个国家能象德国VII型潜艇那样被建造如此之多。
它最初的艇型发展成为VIIB型潜艇,其航程与操纵性能得到了很大改进,在鱼雷射程内的攻击也显得相当有效。
在此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后来的VIIC型潜艇成为德国海军最具攻击力的潜艇。
最后的VIIC/41型潜艇的下潜深度在战后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潜艇可以匹及。
NO.2 美国"海狼"级核潜艇“海狼”是美国在冷战尚未结束之时开始研制的一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深海大洋中与前苏联核潜艇进行全面对抗,全球争霸,因此美国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将其打造得具有绝对领先的性能和非同寻常的作战威力,可执行反潜、反舰、对陆、布雷、护航等多种任务,被世人誉为“21世纪的核潜艇”。
然而,“海狼”生不逢时,前苏联的崩溃使它失去了角逐对手,高达十几亿美元的惊人“身价”让“黄金之国”也难以承担,于是,在建造了3艘“海狼”之后,美国便放弃了建造30艘的计划,把兴趣转向了更适合其新战略的“弗吉尼亚”级身上。
NO.3 美国"小鲨鱼"级潜艇性能参数排水量:1526/2424吨艇长:312英尺艇员:60人(6名军官)武备:1门3英寸甲板炮,2挺12.7毫米口径机枪,2挺7.62毫米机枪,10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首6具/艇尾4具,24枚鱼雷) 最大航速:20.25节/水面,8.75节/水下动力:柴/电推进,双轴马力:5400/水面,2740马力/水下NO.4 英国T级潜艇英国T级潜艇第一批(Triton Class)共建造15艘,二战期间共有9艘战沉;第二批(Tempest Class)共建造7艘,主要于地中海地区服役;第三批又称图坦卡蒙级(Tutankhamen Class),该级艇建造于二战后期,战争期间仅有两艘损毁,部分潜艇一直服役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
潜艇简介

---机械与文明---潜艇的发展美丽的海洋浩荡宽广,蓝色的海水波涛起伏,海洋——这个神秘的世界,千百年来一直在招唤着我们。
尤其是那深不见底的海底世界,更是吸引着人类去探寻、去征服。
多少年来,潜入海洋深处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传说意大利艺术大师兼发明家达·芬奇最早进行了关于潜艇的设计。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潜艇研究者是意大利人伦纳德,他于公元1500年提出了“水下航行船体结构”的理论。
1578年,英国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有关潜艇的著作——《发明》。
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潜水船,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能够潜入水下,并能在水下行进的“船”。
它的船体象一个木柜,木质结构,外面覆盖着涂有油脂的牛皮,船内装有作为压载水舱使用的羊皮囊。
这艘潜水船以多根木桨来驱动,可载12名船员,能够潜入水中3-5米。
德雷尔的潜水船被认为是潜艇的雏形,所以他被称为“潜艇之父”,此后百年间潜艇的发展进入了“慢车道”。
直到1724年,俄国人叶菲姆·尼科诺夫制造出了又一艘潜水船,这艘船用橡木、松木板、皮革、粗麻布、树脂、铁条、铜皮等材料制成。
此后,潜艇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停滞期。
新式武器的发展往往离不开战争,战争的迫切需要可以迅速催生出各种新型武器,潜艇也不例外。
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中,潜艇第一次登上了战争舞台。
富有爱国热情的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戴维特·布什内尔在华盛顿将军的支持下,开始研究用潜水船打击英军的方法,潜艇发展史上著名的“海龟”艇就这样诞生了。
“海龟”艇外形酷似海龟,艇内空气可供驾驶员呼吸半小时;在艇的上部还装有2根通气管,上浮时打开,下潜时关闭,从而可以补充新鲜空气。
为了控制潜艇的上浮和下沉,艇内设有压载水舱,用手泵控制水柜内的水。
为应付紧急情况,艇内装有一块90千克重的铁块,危急时刻只要抛掉铁块,潜艇就可以迅速上浮。
“海龟”艇的运动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两个靠人力驱动的螺旋桨来控制,武器则是挂在艇体外面的一个重约68千克的炸药包,攻击时要将其挂在敌舰外壳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自: 专筑网 世界上第一个紧凑的半潜艇
当一天在沙滩上,在水的边缘闲逛,失去它的吸引力,下一步是领导浪。
但如果你没有一个强大的游泳,或冒着深处窥探一些世界上最迷人的生物的思想是有点超出自己的安乐窝?然后Raonhaje的自我是你的答案。
“世界上第一个紧凑的半潜艇,”自我允许它的用户(目前的模型提供空间只有两名乘客)下享受没
有一根头发湿水的美丽。
拥有足够的电力运行长达八个小时的最大速度4.9节,自我构建在其主要的车厢有20毫米有机玻璃,允许用户海底世界的一个窗口。
操作简单向前,中立,和上层提供日光浴或捕鱼的空间。
自我的主要网站的承诺,半潜艇是环保和容易逃避应紧急提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