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体育运动对服装史的影响
中国人运动服饰时髦简史

从古代到现代,从汉服到洋装话说中国人参与体育运动其实在秦汉时期已经盛行,当时人们的运动服是便袍制,到了汉代,蹴鞠运动(也就是足球)盛行,所以将服装改进的更为轻便的短褐。
在此后历朝历代的服装演变中,一直秉持着弃繁从简的发展理念,直到西式运动服进入中国。
民国时期网球服20世纪民国时期,西式服装已经完全走入了国人的生活,这时候,“体育”成为一种大众时尚,运动服饰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大家所追求的流行服饰。
田径运动员刘长春代表中国第一参加奥运会,“CHINA ”字样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运动员队伍中。
西式的运动时髦并没有流行多久,由于历史原因运动服饰发展停滞了一段时间,直到新中国建立再到国家开始发展体育事业,运动风潮才渐渐回暖。
民族骄傲带货民族品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拿下中国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
他上台领奖时,一身红色梅花牌运动服和那份最高荣耀一起,成为当年观众心中永恒的记忆。
身穿梅花运动服的中国女排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运动品牌,“梅花”二字取自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拥有中国红和士林蓝两种经典颜色,因为民族英雄的上身,一时间梅花牌运动服在大街小巷开始风靡起来。
在当时,一套梅花运动服的价格,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绝对是名副其实的高端货。
年轻人们会特意把领子翻下来,就是要刻意露出里面的商标。
除了宽松的运动服,还有一种紧身的运动服,爆发于80年代运动健美潮中,就是“健美裤”。
相信许多同学小时候,都有妈妈们穿着健美裤对着电视做瑜伽的记忆。
要想生活有牌面,衣服必须带字母日历很快翻到90年代,人们生活逐渐改善,对于“穿”这项生活要素,尤其是运动服有了更高的追求。
耐克、阿迪达斯、斐乐等一众国外运动大牌纷纷走进寻常百姓家。
90年代斐乐运动服广告当时谁要能穿出一身耐克,绝对是朋友圈的焦点人物。
除了外国大牌,国产品牌也逐渐崭露头角。
1989年体操王子李宁退役,同年创立个人同名运动品牌——“李宁”。
竞技运动中运动服装发展的研究

竞技运动中运动服装发展的研究作者:梁永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19期摘要:运动服装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与专业运动服装的设计与制作紧密结合,高科技运动服装不仅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更有利于开发人类潜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关键词:运动服装;竞技运动;高科技运动服装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82-02随着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和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日益渗透到与此相关的专业运动服装的设计和制作上。
在高手如林的国际赛场上,瞬间之差决定着胜负,运动员为了提高百分之一的成绩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因此,运动服装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于是,世界一些名牌运动服装公司,都选择从面料开发、款式设计上来抢占运动服装市场,从而推动了高科技运动服装的研制。
随着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较高的运动服装问世,其对竞技运动的作用有目共睹。
一、运动服装的起源和发展运动服装在人类服装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出现的较晚,尽管还没有概念上的运动服装,其必然随着体育运动的产生而产生。
据资料记载,最早在古希腊的克里特时代,参加斗牛竞技的勇士着装的是胯裙。
这种胯裙短至大腿中部,色彩艳丽明快,突出了人体干练的曲线和肌肉美。
到了城邦时代人们把锻炼有素、肤色黝黑作为美的标准,故在比赛时无一不是裸体上阵,这种不着任何服装来表现美的方式,是世界服装史上独有的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人们的娱乐、比赛的形式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和变化,但在很长时期内,仍然没有专门的运动服装出现,直到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时,运动员还是没有合适的运动服装。
1920年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服装也很古怪,她们在比赛时不仅要穿像袍子一样长的裙子,而且还要戴上一顶高帽子,脚上穿上一双长筒袜,跟现在的网球服装相比显得笨重多了。
19世纪90年代,随着体育运动项目的迅速增加及参加体育运动人数的增多,人们普遍对运动服装的专门用途有了深刻的理解。
解析体育运动对服装史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 , 体育运动是推动服装史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提
出 这 一 观 点 并 进 行 探讨 ,是 希 望 能 引 起 同 行们 的重 视 , 强 加 对 服 装 史 研 究 进 行 多 角 度 、 方 位 的 剖 析 和 总结 。 全
一
、
体 育运 动 对 西 方 服 饰 史 的 影 响
综观欧洲的服装历 史 ,两千多年来 ,每个 时代都有每个 时代的男女服装 的特别式样 ,自然构 成了服装发展 的历史 。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思路因人 们参 与体育运 动的热情不断加 深而改变。下 面简略陈述一些 比较有代表性 的时期 。
会心理学 、 艺术学 、 经济学 、 民俗学 和博 物馆学密切相关 , 其
跨 学 科 性 质 决 定 了服 装 史研 究 具 有 多样 性 ,涉 及 多个 领 域 。
她们身体 的紧身胸衣越来越不满 , 希望能够从束缚之 中解脱
出来 , 成为真正 自由的个体 , 让服 装为身体 的运动服务。因此 女 性参 与 体 育运 动 的迫 切要 求 成为 改 变服 装设 计 的原 动
进入 2 0世纪 后 , 学 技 术 迅 速发 展 , 来 越 多 的人 支 持 科 越 女性 加 入 到 体 育 运 动 中 来 ,女 性 的 身 心 都 脱 离 了舆 论 的 束
1 1 纪 体 育 运 动 对 西 方服 饰 史 的影 响 .9世 在 l 纪, 9世 女性 的社 会 圈子 很 狭 小 , 动 的范 围主 要 在 活 家庭 中 , 女 是 家庭 和丈 夫 的装 饰 品 ,在 男 性 世 界 的天 空 下 妇 生 活 。大 众 的观 点 是 : 性 在 生 理 方 面和 心 理 方 面 都 不 适 合 女
力 。 当时 的妇 女 越 来越 频 繁 的参 与各 种 体 育 活 动 , 成 服 装 造 设 计 思 路 的 改 变 。妇 女 打 网球 、 自行 车 、 马 等 等 , 这 些 骑 骑 在 活 动 中 , 统 的女 装 已经 成 为 阻 碍 , 些 狭 窄 的 上 衣 , 及 脚 传 那 长 面 的 裙 子 , 然 不 适 合 运 动 , 仅 仅 是 剪 裁 妨 碍 运 动 , 统 不 吸 汗 、 软 的要 求 格 格 不 入 。 松 因此 ,服 装 款 式 从 根 本 上 的 变革 成 为 女 性 的迫 切 要 求 ,她 们
巴黎奥运会运动员服装的设计与创新

巴黎奥运会运动员服装的设计与创新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隆重开幕,全球的目光都将聚焦于这场盛大的体育盛宴。
在这场赛事中,除了紧张刺激的比赛和令人期待的开幕式,运动员的服装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运动员服装的设计不仅展示了各国的民族特色,还融合了最新的科技成果,为运动员提供了极致的舒适性和性能支持。
一、设计理念:时尚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巴黎作为世界时尚之都,其奥运会运动员服装自然不乏创新和精致。
设计师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巴黎的城市风貌和文化背景,同时注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实际需求。
1. 融入巴黎风情巴黎的运动员服装设计灵感来源于巴黎独特的城市景观和艺术风格。
例如,设计师们将巴黎标志性建筑如埃菲尔铁塔的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创造出既具有文化韵味又富有现代感的运动服装。
此外,巴黎的艺术氛围也为运动员服装的图案设计提供了灵感,如运用印象派艺术风格的色彩渐变,既彰显了巴黎的艺术气息,又带来了视觉上的新鲜感。
2. 科技与舒适并重巴黎奥运会的运动员服装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功能性。
采用了超轻型合成纤维和智能温控材料,这些先进材料能有效排汗、调节体温,同时保证衣物的舒适性和耐用性,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尽可能发挥出最佳状态。
设计师们还特别注重人体工程学,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拥有最佳的活动自由度和舒适感。
裁剪和设计上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密计算,以保证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够顺畅无阻。
二、技术创新:前沿科技的应用巴黎奥运会的运动员服装不仅展示了时尚设计,还融合了许多前沿科技,使运动员能够在赛场上发挥最佳表现。
1. 智能温控系统为了应对不同的天气条件,运动员服装配备了智能温控系统。
这一系统通过内置传感器实时监测体温,并自动调节服装的透气性和保暖性,从而为运动员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
在高温环境下,智能系统能够增加服装的透气性,以帮助运动员保持体温的稳定;而在寒冷的天气中,则能够提供额外的保暖效果。
2. 高性能抗菌面料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味问题被特别关注,运动员服装使用了高性能抗菌面料,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保持衣物的清新与干爽。
由现代服装史看体育和社交活动对内衣的影响

.-
.—
—
2 65.— . —
[ ] 高等
19 9 8
[ ]美] ・ 3 [ 安妮 霍兰德. 魏如明译. 性别与服饰——现代服装的演 变 东
方 出版 社 .0 0 20
[] 4 瓦莱丽 ・ 斯蒂 尔著. 师英译 内衣一 步文化 史 白花文 艺出版 社 .
一
、
的 发展 。
[] 1 王受之 .世界时装史》王受之设计 史论丛 书. 《 . 北京青年 出版社 ,
2 0 0 2
1 . 丰胸为美的 5 O和 8 O年代 经历过残酷的二 战, 时装也有所革命 , 经过大 战的妇 女特别期 盼表 现 自己娇柔的本性 。5 0年代里西欧国家里各大小宴会 、 晚会不断 , 也正 是女性展现 自己华服和打扮的空前机会 。 国在 14 法 9 7年再度扮演时装 火车头角色 , 创建 了所谓“ 新形象” 强调女人要有沙漏形身材 、 束得紧 紧 的细腰 、 高耸的乳房 , 这个形象 主导 了整个 5 年代 的西方世界 。 0 新风貌 的流行 内衣更为重要 。为了这一特定外美形象 , 身体部位必须加以调整
科技信息
音 体 关
由坝代服装史看傩青和- 交活动对内衣硇影响 I
邢 台职 业技 术 学院服 装工程 系 张战 胜
再 塑, 是在 5 于 0年 代 内 衣 设 计 有 较 大 的 发 展 。 设 计 师 法 斯 他 在 服 装 上 现 代 内衣 的破 旧立 新 使用杯状乳罩胸衣 , 突出轮廓 , 采用的金属线网 、 柔软的垫料托起胸部 110 — 9 9年把妇 女从 紧身胸衣解放 .9 0 10 把妇女从 紧身胸衣里解放 出来是这个时期开创 时装设计 的先 驱的 这个时候 的女性都在外衣下面穿着乳罩和束腰带 ,乳罩采用螺旋性车 响亮 口号 , 这时时装设计师保罗 ・ 布瓦列特顺应时代 的要求 以催枯 拉朽 线方法 。形成尖锥型是这个时候 的时 尚。 而8 O年代末 流行的也是大 而圆且挺 的乳房 , 被杂 志称为是 “ 亚 新 的能力推翻了紧身胸衣在服装上的长期垄断 , 创造 了新时装。 他从 古典 地位表 希腊和东方服装上找寻灵感 ,认为传统女装所强调 的高耸 的胸部 和夸 马逊女战士”的黄金时代。一位女心理学家宣称隆乳是一种 “ 张的臀部都是荒诞不 自然的。布瓦列特放弃 了紧身胸衣是一个革命 , 但 征” 暗示 女人可 以用金 钱买 到完美的身体 , 个时期雅皮士们都 有钱 , 这 是他不得不对女性服装进行更多结构性和技术性 的改造 ,于是他设计 去健身房 , 都有条件找私人健 身教练达到理想的体形。这个时候 , 比身 苗条更重要的是如何使身材保持合乎时尚的形态 。 如果仅靠体 乳罩来托住乳 房, 这是他改造服装之后的最直接 的新创造 。 采用弹性的 体健康 、 乳罩和轻盈 的吊带取代紧身胸衣 , 既简单穿着又方便 。 育锻炼达不到要求的话 , 就依靠 整容手术 了。就像“ 那 用钱 购买其 他东 21 1— 9 9年身体 的解放 , . 0 11 9 文胸的开端 西一样”用金钱打造的完美 身体 。保持细蛮腰 、 平坦 的小腹 。 翻开现代史 的有关资料 , 我们会发现另外一个的故事 : 第一个现 代 27 .O年 代 健 身 俱乐 部 的火 暴 , 身 的 内衣 大 放 异 彩 健 文胸是一位纽约社会名流玛丽 ・ 费尔普斯 ・ 杰科布于 1 1 9 3年发 明的。 那 经历 了 6 年代的狂躁 ,0 O 7 年代初的中产阶层转而回归 自然 , 7 0年 年玛丽刚买了一件新晚礼服 , 准备穿着它出席她经常露面的社交活动 。 代也是健身俱乐部开始成 为热点 的时候 。 好多年轻人跑去健身 , 美国掀 但她遇 到了一个问题。 在那 时候 , 妇女穿戴内衣清一色都是 由鲸鱼骨收 起 了慢跑狂潮 , 7 年 , 1 7 两名热爱慢跑的女 士用两块男性的护身三角腹 9 紧 的 紧身 胸 衣 。 玛 丽 的新 晚礼 服 特 别 薄 , 种 硬 硬 的 内衣 穿在 里 面显 而 这 带 ( c s a )缝出慢跑胸 罩( gr) j kt p , o r J ba的原 型, o 厂商遂 开发运胸 罩市 场, 让 然 极不 相 称 。 于 是 心灵 手 巧 的她 叫 自己 的女 仆 帮 忙 , 两 块 手 帕 、 些 用 一 女人慢跑 时可以加强乳房 的保护 。护身三角腹带是男性用来保护私处 丝带和细绳 , 设计出了一个简单 的露背文胸。 的, 现在却 穿到了女性 的性征乳 房上 , 不免让某些 人觉 得怪怪的 , 但是 当然乳罩并不是某个人发 明的 , 这如 同迷 你裙的发明一样 , 是时代 “ 慢跑胸 罩” 提供 了震动保护 , 很快便成为胸罩市场上主要副产品线 。紧 造就 了时装界的大师。妇 女对社会活 动的积极 参与无疑改变了她们对 身健身服 、 紧身裤成为 了时髦。当然 , 穿这样 的服装 , 必须有好 的身材否 自身的美丽认知。 是她们 自己引导 了服装设计指 向。 此后文胸在其发展 则就是 自暴其短 了。服装越来越 紧, 而身材也要求越来越苗条 , 继之 而 过程 中有了其他细微处 的革新 , 越来越接近现代 文胸 。如弹性 吊带 、 标 来 的就是节食 ,O年代的紧身牛仔裤窄到如此地步 , 7 女孩不得不躺在地 准罩杯尺寸以及无带文胸 的使用等。 上才 能把拉链拉上 。为了显示苗条 , 女孩子们衬衣下面的扣子不扣 , 显 3文胸 的受 难 与 发 展 . 示 无 须 乳 罩 的天 生 体 态 。 ( )0年代看似文胸的受难实是女性 的解放 12 服装 的流行又 回过头来激 发了积极健身 , 以达到身材好的热潮 , 流 2 — 0年代是动荡的时代 , 03 第一次世界大战 刚刚结 束 , 而另一场 战 行服装和健身的互相鼓励 是很有趣的 。直到现在我们有时都会为 了漂 争也迫在眉睫。 0年代 , 2 平胸 的文胸 十分流行 。 0年代流行 的打扮是像 亮 的服装 ,或害怕 在紧身运动装 下看到 自己的肚腩 ,而大量 的运 动减 2 男 孩 子一 样 的 , 性 没 有 多 少 娇 媚 的 特 点 , 且 通 过 体 育 锻 炼 来 使 身 材 女 并 肥 。服装业的发展与健 身看似 两个不 相干的行 业 , 却在 2 纪是互 为 0世 消瘦。 女孩子认为消瘦穿着男性服装才是时髦。 在当时那个 高度讲求男 鼓励 , 共同进 步的 。我们不 由得看到不管使平胸或是丰胸 , 女性 已经把 女平等的年代 , 女性 的曲线美也被 “ 子军 ” 娘 们不 由 自主地 刻意淡化下 自己的胸 部由原来 的政治化意义恢复为对 自身 的认知 。这其 中人们对 来, 她们穿短裙和短小的小上 衣 , 因此 也叫“ 瘦身装” 不去凸显其阴柔妩 健康生活的认识 和对于 自身美 的认识 ,由过去借助紧身胸衣 的桎酷到 媚的一面 。甚至一度焚烧胸衣 , 强调平胸。因此即便是胸罩也是为压平 节食和运动 , 这一转变说明了她们也正在一步步的把握 自己。 胸部 而设计的。 三、 通过 内衣来看体育和社交活动对女性美认识的转 变 ( )O年代追求典雅和女性味 , 23 体育运动的普及 , 促使 内衣发展 走过漫长的岁月 , 女性从 束缚胸部, 进而强调胸部 , 到全面解 脱 . 再 3 0年代依 旧流行苗条 , 但追求典雅 、 带有女性味道 的时装 。人们 已 又回复到 当今的讲究胸部之美 。6 O年代一过 , 文胸便迅速卷土重来 , 其 经厌烦 了女性服装 的矫揉造作和缺乏女性味道 。妇女走 出家 门成 为社 不可动摇的地位一直延续 到了今天。文胸 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 越来越适 会活跃的~员 。3 0年代不但流行各种体育锻炼 , 欧洲 和美国这个 时期 合女性不同场合的不同需要 。 胸衣已在时装界独立成军 、 自由发展成 为 运动俱乐部蜂起 , 不仅 自行车 、 网球 、 高尔夫球受欢迎 , 其他运动也得普 世界女性爱慕的新潮流。尤其采用新 的质材后 , 内衣 日渐轻如羽 毛, 触 及, 甚至裸体俱乐部 比较激进 的健康组织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大量运动 摸起来 , 穿戴起来 , 格外柔软舒适 , 女性 的曲线美很好地展现。 将 过去时 服装和附件 出现 , 特别是泳衣方面 , 材料的发展也使之普及 。乳罩在这 尚尊崇胸部平坦, 现在 , 大胆展示乳房似乎也不算坏品味。 个时期有 了全新 的突破 , 国公 司华纳( re) 美 Wanr第一 次推 出具有 不 同 我们看 到现代人理想 中的美是从苗条开始的 ,无疑纤细的腰肢是 杯型尺寸 的乳罩 , 使女性 有了 自己的选择。 而且这个 时期也流行健康食 诱人 的。 x型的女性美 至今令人们津津乐道。 不管是在当时看起来多么 品 , 身治疗 , 健 内衣采用了比较具有弹性的新材料橡胶松 紧带 ( s x 成 1t ) ae 恐怖 与愚蠢 的紧身胸衣 ,或现代标 以文明与健康的各种运动和减肥食 为束腰 , 来减少腰部的脂肪 。摆脱 了紧身胸衣 对胸部 的束缚 , 女人们依 谱 以及高科技手段的美容等, 都无不代表人们想通过假借外力( 紧身衣 、 旧通过健康的手法和运动来追求她们美好的腰 围, 美好苗条的体形人们 运动 、 隆胸 、 抽脂 ) 这种方式 , 来追求塑造一种美好的和对异性 有吸引力 依 旧推崇。纵观历史体育运动的发展无不修正 了女性对 自己和美的认 的体形 。即使没有紧身胸衣 , 女人们还会用其它方法来减肥 , 达对 美 表 识。 美好的体形是通过参加运动修练来 的, 胸衣只是起辅助作用 的。 健康 的渴望 。 不仅苗条的身段在现在是时尚的宠儿 , 而且它也象征着年轻 与 有 活力 、 自己 个 性 的 女 性 才 是 美 丽 的 , 正 的 美 丽 来 自内 部 , 自 自 有 真 来 健康活力。 不过 随着人们对美的认知 , 人们认识到美应该是天然 去雕饰 身。 的 二、 育和社交活动与内衣发展 之间的相互鼓励 体 平胸、 丰胸 4 O年一轮 回, 服装 的流行又 回过头来促 进 了积极 健身 参考文献
中国女性运动员服饰的历史变迁研究(1912年-2017年)

中国女性运动员服饰的历史变迁研究(1912年-2017年)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女性运动员在各类体育赛事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她们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女性运动员的服饰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从1912年至2017年这段时间内,对中国女性运动员服饰的历史变迁进行一次简要的回顾和分析。
1912年至1949年:以传统民族服饰为主在这一时期,中国体育运动还处于起步阶段,女性运动员也屈指可数。
那时候的运动员,无论男女,穿着都非常简单,没有太多区别。
而对于女性运动员来说,她们多数会选择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进行比赛。
对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1950年至1978年:军装式的运动服饰成为主流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女性运动员开始逐渐增多,她们参加了各种国际比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而在服饰方面,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女性运动员的服饰基本上都是以军装式的运动服为主。
大方利落的设计,深色的颜色,凸显出了女性运动员的力量和自信。
1979年至2000年:加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际交流也逐渐增多,中国女性运动员的服饰开始受到一些外部文化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女性运动员的服饰多样化程度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开始加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
比如一些运动服的设计上开始注重舒适性和运动性,同时也注重了服饰的美感和个性化。
2000年至今:专业、多样化的运动服饰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女性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更多的成功,她们参加了各类体育赛事,并且在世界各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这一时期,女性运动员的服饰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一些专业的运动服饰开始逐渐普及,比如专业的游泳装、田径服、篮球服等。
由于时尚运动风潮的兴起,一些时尚品牌也开始涉足体育服饰市场,为女性运动员提供更多时尚、个性化的选择。
研究显示,女性运动员的服饰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国际形势、经济发展等因素。
西方晚礼服的历史与文化研究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西方晚礼服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姓名:王世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邱佩娜20060301第一章晚礼服的历史欧洲历史上,在19世纪中期的高级时装诞生之前,时尚主要由皇宫和贵族决定。
在从中世纪开始的不同年代里,人们为着宫廷活动以及贵族之间的各种交际场合而盛装打扮。
我们从宫廷画家为贵族们画的肖像画或雕刻中,可以大致了解到宫廷时期的女人们在平时的舞会或者节日早的穿着礼仪服饰时的着装状态。
历史上最早出现“eveningdress”这个名词要追述到17术至18世纪中期的欧洲沙龙文化时期。
“到18世纪40年代,欧洲女服已是极为丰富多彩,有各种名目的服装:晨服、餐服、外出服(又分为看戏服、礼服、打猎服等)、夜礼服、睡衣……时髦的贵妇不厌其烦地一f=_}三换四换””。
然而,这段时期正值洛可可风格盛行,女服都以袒露丰满的酥胸为美,日用和夜用的礼服领口都开的很低,也都使用漂亮的衣料,精致的刺绣,紧身胸衣和裙撑。
我们何以说暴露是专属于晚礼服的特征呢?因此,尽管服装礼仪中已经出现了“夜礼服”的说法,可是这时的夜礼服却并不具有与日礼服区分开来的独有的特征。
事实上,从不同历史阶段欧洲女服的图片资料可以看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罩,证式*LN都没有在款式上区分图I:1536年亨利八世王后出日间礼服与晚间礼服。
贵妇们完全可以把白天穿着的豪有着方形低领n的}u&华礼服在晚问的宴会匕穿出来。
自文艺复兴初期开始,女服就露出了美丽的胸脯,暴露的领型从此结束了中世纪的保守式样,在欧洲女服中流行。
欧洲女式礼服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随着时尚的转换时而保守时而暴露,在很多时期罩不论白天还是晚上穿的礼服都暴露着脖子和胸脯。
(图1,2)这种情况在19世纪上半期帝国式样流行时期也一直持续着。
晚礼服真正脱离同礼服,形成自己的特征,是在19世‘’张乃仁杨蔼琪《外国服装艺术史》P206囤2:1638年,宫廷服,高腰线与带蕾熊的大领子在当时非常流行纪中期日装普遍具有轻便而且保守的特点之后。
艺术体操比赛服饰变迁、特点及其影响

艺术体操比赛服饰变迁、特点及其影响作者:马倩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8期摘要:通过对艺术体操服饰的变迁及该项目与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的服饰对比分析,发现艺术体操服饰呈现风格多元化,对比赛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大。
关键词:艺术体操;服饰;变迁;影响观看艺术体操比赛是一种视觉享受过程,运动员在规定场地内配合音乐展示身体与动作之美,而比赛服饰是艺术体操运动员整体形象的最初展示,体现了一套动作的风格。
随着整个项目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艺术体操比赛服饰从最初的简单款式逐渐地变得丰富多彩。
同时,伴随这个项目在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艺术体操比赛服饰作为一个载体,也不断地和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风格特色相结合,展现其风格多元化和美感的丰富性。
一、艺术体操服饰的变迁1、艺术体操服饰的变迁历程20世纪80年代之前,艺术体操项目的服饰同其他体操项目一样,都是非常简单的体操服款式,面料多为棉。
棉质的体操服柔软舒适、吸湿、透气性强、易于染整,是用来制作体操服的通用材料。
但对于艺术体操运动员来说,棉质的体操服过于厚重,而且样式过于单一,缺乏美感。
随后出现了以氨纶为材料的体操服,氨纶是聚氨酯类纤维,具有优异的弹力,很适合做紧身衣,没有压迫感,但当时的艺术体操比赛服饰的样式仍然没有出现什么变化,图案和颜色也很单一。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材料的丰富和人们对于何种不同材质布料的拼接尝试,开始在体操服上加入平绒的元素,加入平绒后的体操服整体颜色更加丰富。
不久之后,人们开始在体操服上缝制亮片,运动员身着这样的体操服在比赛场上,通过灯光的映衬,观看者在视觉上得到了更多的享受。
近十年来,逐渐出现了纱制的体操服,颜色更加丰富,可以表现更多的主题,点缀更多的元素。
例如在纱和布制的比赛服上沾满大大小小的水钻,用流苏代替裙摆,在比赛服上缝上立体的花朵,用蕾丝材质制作比赛服等。
2、艺术体操服饰的时尚化变迁随着艺术体操项目的发展,在国际体育项目中逐渐产生了更多的影响力,开始有了“最美女子运动项目”的称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体育运动对服装史的影响作者:杜博来源:《老区建设》2011年第08期[提要] 本文通过对服装演化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阶段进行分析,阐明了体育运动与服饰发展史的关系。
主要从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史的影响、体育运动对中国服饰史的影响、体育运动对当下服装设计的影响三方面进行论述。
体育运动是深入考察服装演化历程的一个独特的视角。
[关键词] 服装史;体育运动;人性化设计[作者简介]杜博(1980—),女,辽宁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理论研究。
(辽宁锦州125000)在对服装史研究的过程中,作者发现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服装都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服装是物质文明的结晶,服装本身体现出当时的纺织品及服装的科技水平和艺术设计水平;其二、服装是精神文明的表征,服装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法律制度、价值观念、宗教意识、经济水平、审美感受和艺术流派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服装史学科兼具历史学和服装学的特征,并与美学、社会心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民俗学和博物馆学密切相关,其跨学科性质决定了服装史研究具有多样性,涉及多个领域。
经研究发现,体育运动是推动服装史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提出这一观点并进行探讨,是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重视,加强对服装史研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和总结。
一、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史的影响综观欧洲的服装历史,两千多年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男女服装的特别式样,自然构成了服装发展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思路因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不断加深而改变。
下面简略陈述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时期。
1.19世纪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史的影响在19世纪,女性的社会圈子很狭小,活动的范围主要在家庭中,妇女是家庭和丈夫的装饰品,在男性世界的天空下生活。
大众的观点是:女性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都不适合参加体育运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对于参与者来说女性比男性做起来要困难得多,因此,女性参加运动常常被否定。
女性的服装以紧身胸衣、撑箍裙为主,严重束缚女性的四肢运动。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史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随着民主自由思潮的发展,资产阶级妇女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积极地参与原来由男性垄断的社会圈,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由此而来,她们对于服装也有更多个性化的要求,而对于长期以来束缚她们身体的紧身胸衣越来越不满,希望能够从束缚之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自由的个体,让服装为身体的运动服务。
因此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迫切要求成为改变服装设计的原动力。
当时的妇女越来越频繁的参与各种体育活动,造成服装设计思路的改变。
妇女打网球、骑自行车、骑马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传统的女装已经成为阻碍,那些狭窄的上衣,长及脚面的裙子,显然不适合运动,不仅仅是剪裁妨碍运动,传统不透气的面料也与运动服装对于吸汗、松软的要求格格不入。
因此,服装款式从根本上的变革成为女性的迫切要求,她们急需从服装样式的束缚中解放,让肢体可以自由伸展。
女性要求的是服装为身体运动服务,而不是身体受到服装的约束。
服装上产生了设计和生产符合运动要求的女装,这种要求造就了新的服装发展思路。
至此,女装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大多遵循舒适、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华丽还是简约和或者其他风格都不影响女装的魅力。
3.进入20世纪后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史的影响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女性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女性的身心都脱离了舆论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的参加体育运动,而且在大型的体育赛事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女性运动服装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在20世纪中期直到目前,运动服装成为女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性运动服装的市场需求迅速吸引了现代女性运动服装的设计师和生产商的目光,他们将视野纷纷投向了女性运动装市场,其中,可可夏奈尔(Cocochanel)是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夏奈尔的设计是美丽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她的设计是以女性的需求为基础,改变了原有设计的初衷——以男性的要求为主的设计根本。
她的设计给服装领域带来了一次飞跃,即从人体适应服装到服装适应人体的重大改变,服装设计开始为人体的舒适服务。
女性对自己信心十足,在男性面前增添了魅力指数,更加美丽。
1913年夏奈尔设计了一系列运动装,这一系列服装以宽松内衣的基本结构加以演化而成,宽松、简单,并且采用松软的棉质面料,符合体育运动的要求。
这种宽松服装的设计方式,其实原来是用来做女性内衣的,而夏奈尔把它变成外衣,显然是一个突破。
她设计女装的核心是服装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是跟随人体而变化的,是按照人体设计,而不是要求人体屈就她的设计。
这是她在服装设计上的原则。
这一原则也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认同,而且奉为己任。
总之,女性运动装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中期以后成为女性时装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仅是服装设计师个人能力所能左右的,更重要的是由于女性运动人口迅速增多的时代产物。
二、体育运动对中国服饰史的影响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历代的服制改革都是以政治变革为基础的,政治变革又以战争为最直接的方式进行。
我国古代军队主要有步兵和骑兵,战争以近距离的搏斗战为主。
在作战时,具体以武术、射击、马术等手段进行交战。
经过历史变迁,时代更替,在当今社会武术、击剑、马术都是体育竞技项目。
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行,射击、射箭、击剑、马术都成为奥运比赛项目。
由此可知,政治、战争、体育、服制是密不可分的。
下面以魏晋南北朝及民国服饰进行阐述。
1.魏晋南北朝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史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惨遭破坏的时期。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却增加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机会,给这一时期的服装发展带来了重大变革。
最具代表性的是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
春秋以前,中原地区的战争主要是步兵在平坦的地方作战。
在北方游牧民族中,骑战是主要的作战方式,这是由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的,也是由北方的地域特点决定的。
赵国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战时,由于对方的马术高超,行动迅猛、灵活、敏捷等特点,赵国虽然武器精良,但是官兵都身穿长袖、宽领、下摆大的长袍,结扎繁琐,行动十分不便,束缚了身体的运动,影响战争的结果。
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服装限制了作战人员的身体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赵武灵王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改服在当时是不允许的,但他坚持自己的见解,认为服装的形制首要因素是实用性,便于着装者的运动需要。
胡服自上而下,很快在全国普及开来。
胡服骑射的式样为:翻领、右衽、窄袖、衣长至膝下、足著革幼靴,令人注目的是腰间鲜明的蹀躞带的装饰,既美观又实用。
胡服弱化了服装的等级制度,强化了服装的功能性,满足了着装者肢体随意活动的舒适性,从而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2.民国时期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史的影响民国时期伟大的社会变革与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进行,服装也面临着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革。
中国传统男装宽衣博袖,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宽大的长袍在家中比较适宜,旅行却是十分累赘,再加上我国的对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参加世界性体育赛事非常频繁,推动了中式男装在现代社会中的改革,特别是要满足运动功能性的要求。
男装改革的方向与标准对服装的式样提出了三点要求:灵巧、简便、美丽。
细节就是款式短小点,运动做事都不觉得累赘;服饰的颜色要优雅秀气;穿着时可以节省时间;旅行时便于携带等。
因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张竞生的主张是:改从前长衣大袖的“腐朽”形象,为上衣下裤的戎装,即英姿飒爽的“大丈夫”形象。
这里提到的戎装在当时也称学生装,它正是中山装的前身:装袖、吸腰、开袋、前开门襟、关门立领。
这样变传统中装的宽大离体型为紧身型,提高了穿用者的行动效率,也改善了穿用者的精神面貌。
经过不断改进,中山服在20世纪20年代基本确立,其主要特征为:由底领和翻领构成领子,是领角呈八字形的立领;上下有四个加袋盖贴袋,胸袋袋盖呈倒山字笔架型,称为“笔架盖”;下边两个为吊袋,即袋边沿活口的口袋,俗称“老虎袋”,四个口袋都以纽扣扣合;前门襟五粒明扣;袖口上各有三粒扣子;最初的后背有腰带,背缝和开衩,以后取消了腰带和开衩。
虽然民国时期的女装变革的首要因素是政治,但是女性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对服装变革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当时女性的运动装更多强调服装的运动功能和实用功能。
通常采用腰部以下束紧的结构,并通过开领、短袖、短裙、收腰的样式最大限度的释放双臂和双腿的运动。
并且,这类款式是民国时期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必备服饰,它变换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矫揉造作,新时期女性的特点显露无疑。
民国女装“变服”的另一标志是旗袍的出现。
旗袍与传统服装比起来,面料可选用的材质广泛,工艺简单,造价偏低,造型简洁大方,而且便于运动。
旗袍在实用性方面优于传统服饰,取代了传统服饰复杂的服饰搭配,基本做到了一衣代替多衣。
旗袍的开衩对于女性的肢体运动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达到了舒适、美观、运动型的要求。
三、体育运动对当下服装设计的影响通过服装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体育运动始终伴随着服装史的变革与进步。
19世纪以前的服饰往往过分强调服装的奢华精美,却忽视了着装者身体舒适性的需要,更谈不到体育运动的要求。
在中国历代服饰中,过分渲染的服饰每个朝代都有,仕女们硕大而不方便的发髻,历代皇族精细而不实际的龙袍霞帔,宽大的袍衫等等;还有欧洲盛行的紧身胸衣、撑箍裙,都是抛开人所必需的舒适性而将重点放在服饰上,历史上这类服饰,只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精美的瞬间而已。
服饰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行,人们逐步认识到服饰的本质是为人服务,服从人的需求,使人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这正是服饰符合人参与各种户外及体育运动的客观要求,尤其是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的今天,健身、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服装设计师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人性化设计不谋而合。
如今,服装设计的人性化理念深入人心,“以人为本”随处可闻。
作为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向,人性化设计就意味着处理人与服装之间的关系时,设计师要把方便人们参加体育运动放在首位,设计要点在于正视人的体育运动对服装的具体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充满人情味和亲和力的服装产品,以满足人的着装需求,提高人的衣着、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不断升级,对中外服装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这要求从全新的视角关注服装史的发展。
美国当代设计家德雷福斯曾建立了一条十分简明的标准:“要是产品阻滞了人的活动,设计便告失败;要是产品使人感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有趣、更快乐、设计便成功了。
”美的服装不妨碍身体,而是帮助身体的发展,即“美”不能以牺牲“用”为前提。
四、结束语综上所述,中西方服饰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育运动对服装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