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和离子
离子的结构与性质

离子的结构与性质在化学领域中,离子是指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的结构与性质在化学反应和物质特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离子的结构和性质,并介绍离子的常见类型和相关应用。
一、离子的结构离子的结构取决于它们所含有的原子或原子团以及负、正电荷的数目。
离子可以是单个原子(单原子离子)或多个原子组合而成的团(多原子离子)。
以下是几种常见离子的结构描述:1. 单原子离子的结构:最常见的单原子阳离子是金属离子,它们通常失去一个或多个外层电子,形成正电荷。
例如,钠离子(Na+)失去一个电子,结构为[Na]+。
单原子阴离子则通常是非金属原子,它们通常获得一个或多个外层电子,形成负电荷。
例如,氯离子(Cl-)获得一个电子,结构为[Cl]-。
2. 多原子离子的结构:多原子离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合而成,它们之间通过共享电子或通过离子键相互连接。
例如,氢氧根离子(OH-)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组成,结构为[OH]-。
类似地,硫酸根离子(SO42-)由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组成,结构为[SO4]2-。
这种多原子离子的结构可以影响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
二、离子的性质离子的结构和性质密切相关。
离子的性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电荷:离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正或负电荷。
正离子被称为阳离子,负离子被称为阴离子。
电荷的大小取决于原子失去或获得的电子数目。
2. 化学反应性:离子倾向于与其他离子或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以达到稳定状态。
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通过电荷引力相互吸引,形成离子化合物。
这种反应通常包括离子的配位和电荷的平衡。
3. 溶解性:离子在水或其他溶剂中的溶解度取决于其结构和电荷。
可溶性离子能够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并分散在溶液中,而不可溶性离子则会以固体形式沉淀出来。
4. 氧化还原性:离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
氧化剂会接受电子,而还原剂会释放电子。
离子的化学反应性和氧化还原性与其电荷和电子布局有关。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九年级化学学科知识—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前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H)氦(He) 锂(Li)铍(Be)硼(B)碳(C)
氮(N)氧(O)氟(F)氖(Ne) 钠(Na) 镁(Mg)
铝(Al)硅(Si)磷(P)硫(S)氯(Cl)
氩(Ar)钾(K)钙(Ca)
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二、部分离子结构示意图:
氢离子H+氧离子O2-氟离子F-硫离子S2-氯离子Cl-
钠离子Na+镁离子Mg2+铝离子Al3+钾离子K+钙离子Ca2+
三、原子的结构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
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有些原子没有中子)
1。
原子的结构(2)离子课件正式版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
核电荷数
排布特点2:原子的第一层最 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 8个电子,倒数第二层最多容 纳8个,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 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
个电子)。
+11 2 9
+11 2 7 2
【小知识】物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如: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掉)。
非金属 元素
一般≥ 4个
易得到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
稀有气 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
【结论】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最 外层电子有密切关系。 结构 决定 性质
二 离子的形成
Na
+11 2 8 1
Na+
+11 2 8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Cl
+17 2 8 7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Cl -
Al
Al 3+
s
s 2-
离子符号的书写和意 义
1、写法:先写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所带电荷数 及电性.
例:Mg2+ Cl- Al3+ O2-
【提示】 1、阳离子右上角标的电荷数值为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的数值 2、阴离子右上角标的电荷数值为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与8电子之差 2、离子符号的意义 例: O2-
C.氯原子得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D.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www.xkb1.c
能力提高:
根据右边的结构图回答: 1.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值为_1_0_, 该原子的符号是_N__e_。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
的阳离子,X值为1__2_,符号是_M__g_2。+
原子离子结构知识要点

原子、离子结构知识要点
2、什么叫相对稳定结构?
(1)最外层电子数为8 (当核外只有一层时为2)的结构。
(只看最外层电子数)
(2)哪些粒子具有稳泄结构?(答:离子、稀有气体原子)
原子中只有稀有气体原子具有稳左结构:离子一般都具有稳泄结构。
3、已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怎样判断原子、离子:
简单归纳为:里外相等是原子,里外不等是离子;失阳正:得阴负。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而元素的种类主要取决于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如何判断微粒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
(1)首先看是否是稳左结构:凡是稳定结构化学性质都相似(因为都不易得失电子)
注意最外层是8,当一层时为2的都是稳左结构。
(2)再看不稳左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5、记住两个等式: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虽:=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星却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图中x的数值为 6 ,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2个硫离子 2S2- 。
一、离子及其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一般由金属原子失电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一般由非金属原子得电子)
二、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Mg2+ 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三、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联系
不显电性
带正电
阳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原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带负电
阴离子
一、离子及其分类
离子
带电荷 的原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H+ Na+
K+ Mg2+ Al3+
氢离子 钠离子 钾离子 镁离子 铝离子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F-
Cl-
O2-
S2-
氟离子 氯离子 氧离子 硫离子
第3题图
第4题图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该粒子带2个
单位负电荷,它的化学符号是 O2- ;若该粒子
带2个单位正电荷,它的化学符号是 Mg2+ ; 若该粒子不显电性,它的化学符号是 Ne 。
自主讨论
原子和阴,阳离子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阳 离 子
失电子 原 得电子 子
得电子 失电子
阴 离 子
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
D
容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 A、E
化学性质相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A、E
感知中考
1.【2007】某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则x的值为 11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 或“失”) 失 电子。若元素B的原子比A的原子多6个 电子,则A、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 。根据 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④ (填编
高一衔接--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离
符号
子
符
号
原子离子 结构结构 示意示意 图图
化 学 式
化合价
化
学
方
程
式
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以无傲骨
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讲,原子核外空间很大,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书写P120页常见阴阳离子符号。
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原子核内有_____个质子,核外共有_____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_____个电子,它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_____(填“阴
现在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 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最 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 第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排布 时,总是最先排布在离核较近的 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依 据能量高低逐渐向外层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简明、方便地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大立丈志夫 难处也世,,不不在能胜立人功,建在业自,胜几。与草木同腐乎? 无得所意求 时则应无善所待获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丈古夫之志 立气大薄事,者儿,女不安惟得有知超世? 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经有典志励 不志在短年句高(,二无) 志空活百岁。 沧有海志可 的填人山战可天移斗,地男,儿无志气的当人如怨斯天。恨地。 有贫志困者 教,会事贫竟困成者。一切。 志强坚行者,有功志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有志志不者 立自,有天千下方无百可计成,之无事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和区别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和区别原子、分子和离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理解化学发展史和物质组成结构的基础。
下面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归纳。
一、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带电粒子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核心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电子是带负电的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心和电子结构不同。
二、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粒子。
分子可以是一个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也可以是不同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
例如,氧气(O2)由两个氧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水(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
三、离子的概念离子是电荷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当一个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会变成带电的离子。
正离子是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带正电荷。
负离子是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荷。
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相互结合,形成电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四、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1. 组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心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粒子;离子可以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电荷情况:原子电荷总体为中性,质子和电子的数量相等;分子通常不带电荷,只有在反应中可能获得或失去电子;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
3. 结构类型:原子是组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单位;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可以是单质分子或化合物分子;离子由带电的原子或分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连接在一起形成离子晶体。
4. 物质类型:原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化合物中,是组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单位;分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质,包括单质分子和化合物分子;离子主要存在于电解质溶液和晶体中,如电化合物。
5. 表示方式: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表示氢原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如O2表示氧分子;离子用带电荷的原子符号或离子式表示,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离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课堂PPT)

14
离子和原子的关系
微粒种类
原子
微粒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微粒电性 不显电性
阳离子
阴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显正电性 先负电性
符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 H、Na、Cl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如Na+,Ca2+等,数 如S2-、Cl-,数字在前, 字在前,符号在后。符号在后。
2020/7/9
4
⑴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2)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⑶电子先排满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再排能量稍高的
电子202层0/7/9。
5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稳定结构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
2、离子的形成:
阳离子( + )
失电子
得电子
原子
阴离子( - )
3、离子的表示方法:
+11 2 8
离子结构图
+17 2 8 8
Na+
2020/7/9
离子符号
Cl-
13
1.离子
•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粒子 • 阴离子-带负电的粒子
2.离子符号的意义
2 Mg2+
2020/7/9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失电子
得电子
联系 阳离子 得电子 原子 失电子
阴
2020/7/9
离子
15
离子是如何构成物质的呢?
钠原子Na
氯原子Cl
不稳定 +11 2 8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3 原子的结构和离子
【引入】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那么原子是什么样子的呢?原子可以分吗?
【学生】原子像一个球,可分
【教师】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发现了原子内部结构不是单一的,较为复杂。
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是一部很长的史诗,现在我们先来看下这段历史的一部分,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
家家看下交流与讨论68页
【分析】多数阿尔法粒子能穿过金箔说明了什么?说明原子核中间有很大的空间,阿尔法粒子没有受到阻挡。
一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被弹回来,说明了阿尔法粒子遇到了不能穿过的东西,说明原子中有一个极小的核,说的极小是因为只有少数的遇到阻碍被反弹回来
【提问】现在大家能否归纳下你们认为原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了
【学生】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
【教师】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物体是带电
【学生】不带电
【教师】电子是带负电的,最终原子不带电,那么原子核是带正电的
现在我们来构造下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
原子核在原子中心,只占的了原子的半径的十万分之一,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把原子比喻成操场,原子核就是操场上的一只蚂蚁。
电子呢就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原子核虽然很小,但是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全部的质量,,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的多。
那么原子核呢到底有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下拓展视野(可以通过复习,物理里面学过了,直接给出原子的结构,增加下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教师】通过对拓展视野的归纳,我们可以得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
【讨论】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是从哪里来的
1、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是什么关系
2、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是什么关系
【分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那么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是来至于质子所带的电荷,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我们称之为核电荷数,那么我们可以得出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相等,一个电子带一个负电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板书】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1、原子的构成原子核中子(不带电)
原子
核外电子(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2、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教师】大家看下拓展视野倒数第二段,实验证明,有一种氢原子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核外有一个电子,有一种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核外6个电子,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不同种类的电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
【板书】3、不同种类的电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
【教师】我们说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做自由移动的电子构成的,那核外这些电子是怎么排布的呢?大家看72拓展视野
我们将核外电子的运动区域分成不同的电子层,第一层最多只能填满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8个,第三层最多填充8个,第一层填满后,剩余的电子填充到第二层,第二层满后,才填第三层,比如氧原子,核外是8个电子,那么2个电子在第一层,6个电子在第二层,钠原子,核外11个电子,排布就是281,氯原子,核外是17个电子,排布是287 ,在原子中,最外层少于4个电子的,就容易失去电子,多于4个的就容易得到电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与核内的正电荷吸引力相对比较小,容易失去最外层的那个电子,以达到最外层的饱和状态,形成钠离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吸引力比较大,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氯化钠。
我们把电中性的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的带电的微粒叫做离子。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我们把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叫阳离子,如钠离子,把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叫阴离子,如氯离子
【板书】二、离子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的带电荷的微粒
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
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
【教师】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会得到或者失去电子,以达到饱和的状态,金属一般最外层电子少于4,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最外层电子一般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
【副板书】金属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在化学反应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越活泼,如钠镁铝(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钠性质很活泼大量的钠遇水会爆炸,而铝遇水不反应,铝合金窗户如果遇水融化了,那就不能用作窗户的材料了)
【副板书】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越活泼(画出磷硫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硫燃烧比磷剧烈)
【教师】在第一章讲到了化合价,这些化合价是怎么来的呢?
【板书】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负化合价为8-最外层电子数(只要了解化合价如何来的,不需要深入掌握)
【教师】我们知道了,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离子,那么离子如何书写呢?
在原子符号右上角标出得失电子的个数。
注意阴阳离子写法与化合价写法之间的异同【教师】原子、离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那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大家看课本71页,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