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外部效应t

合集下载

第2章 外部效应

第2章  外部效应
当外部性具有意义又找不到私人解决方法,市场资 源配置无效率,此时政府可以有两种方式作出反应:
… …
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 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庇古税和补贴.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其他政策
26

命令与控制政策:管制
一般采用规定的行为: 禁止一定的行为. 要求一定的行为. 例如: 要求给所有学生提供免疫. 环境保护署 (EPA)规定排放污染的一定 数量.
外部效应的后果在于:外部效应会使价格 信号失真,依据失真的价格信号做出的经 济活动决策,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发生错误, 而达不到帕累托效率状态,社会福利不能 得到最大化。
社会收益=私人收益+外部收益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7
1、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 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状态。
16
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
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 慈善行为 将不同类型经营结合在一起 利益各方签订合同
17
活鸭
提供优良品种 科技孵化中试基地) (科技孵化中试基地) 养鸭场 农民) (农民) 提供优良饲料 明天饲料添加剂公司) (明天饲料添加剂公司)
冷冻鸭
屠宰 (大地公 司)
食品( 食品(精 武公司) 武公司)
30
污染许可证制度是鼓励富人去污染 吗?
污染许可证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污染许可证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交易污染许可证 的市场将最终形成,这种市场将由供求因素支配, 的市场将最终形成,这种市场将由供求因素支配, 看不见的手将保证这种新市场有效地配置排污权。 看不见的手将保证这种新市场有效地配置排污权。 那些低成本可以减少污染的企业愿意出卖他们得 到的许可证, 到的许可证,只有那些高成本才能减少污染的企 业愿意购买污染许可证。 业愿意购买污染许可证。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2011修改)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2011修改)

1 12 2
三、外部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
(P )
在存在外部边际效益递减 的正的外部效应时,市场 机制作用下的产量水平并 非总是缺乏效率的。只有 在处于较低产量水平(在 这一水平上,MEB>0)条 件下,市场机制才会在实 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发 生失灵。
B
G G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价格、效益和 成本(元) S=MSC MPB+MEB=MSB 30 A 25 20 D C MPB 疫苗接种量 (万人次)
二、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正外部性
• 正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 个体边际成本(MPC)大于社会边际成本(MSC),或者个 体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市场产生的最优量就会小 于社会最优量,导致供给不足或消费不足。
• 比如教育、公园、美化环境
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 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 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 际效益(没有反映外部边际效 益MEB)。 存在正的外部边际效益时,物 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呈现不 足状态。
四、单向和双向外部性
单向外部性:外部性的产生仅仅由行动的一方
向另一方的单方向传递。(吸烟)
双向外部性:双方相互地既对另一方产生外部
影响,同时又是对方产生的外部影响的承受者
(养蜂人与苹果园主)。
五、空间外部性和时间外部性

空间外部性:某项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对其周围的经 济主体所造成的额外损失和收益。如烟厂向外排放的 烟雾。
• 罗纳德.科斯认为,外部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够明确或界定不 当引起的,所以只需界定并运用法律有效地保护产权,而随后产生的 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 • 所谓产权,通常指某种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自由转让权等。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解读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解读

10:05:50
• 需求曲线是个人边际收 益曲线(MPB),供给 曲线是社会边际成本曲 线(MSC)。U点是市 场上的均衡点。 • 但由于存在着外部性, 社会边际效益曲线为 MSB=MPB+MEB,使 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条件 是MSB=MSC,帕累托 最优的点应该为V点。 • 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 况下,该物品或服务的 生产和销售趋向于不足。
10:05:50
• 3、正与负的外部效应 • 正的外部效应(外部经济) • 负的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外部性的体现?
10:05:50
二、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 外部效应会使资源配置无效率。 • 正的外部效应→供给不足 • 负的外部效应→供给过量
10:05:50
• 1、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10:05:50
一、外部效应的概念及表现
• 1、外部效应的概念 • 某些企业或居民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企 业或居民,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 用或没有获得应得的报酬的现象,换而言 之,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 成本或效益。
10:05:50
事例:黄海小黄鱼
• 生长在黄海和东 海之间的小黄鱼 以其肉嫩味美而 闻名于世。
10:05:50
• 从2007年开始,消失30年的小黄鱼鱼汛,重新出 现,此后逐年初呈旺发之势。 2008年1月6日8时, 面对满舱金灿灿的小黄鱼,石浦延昌渔业队码头 上周昌根老大眉开眼笑。周老大笑着说:“一网 打上35万元小黄鱼,这样的好渔汛已经多年没有 碰到过了。”
10:05:50
外部效应的类型
10:05:50
• 1.市场机制论认为,外部效应的产生源于市场机制自身。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私有财产权极大地刺激人们为自身利 益而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在私人经济活动中,厂商和消费 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往往只考虑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 际收益,不会主动地站在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的 高度作出经济决策,或者在技术上无法将生产和消费过程 中产生的副作用纳入到成本或收益之中。于是,当私人边 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负外部效应; 当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正外 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

周莉莎
庄程玲
邹颖
蒋友梦
金珊珊
李婷
王思超
王歆
谢倩
徐诗莹
虞丹
周和和
李宗翰
娄金琛
陆凯强
莫秋伟
尉鹏程
杨忆濛
游桃
张伟
毕融臻
夏懿
黄卉
李诗坤
陈骥翔
陈杰
韩希
华丽叶
蒋时霞
李驭灵
钱晓君
史丹
孙洁梅
陶怡佳
王奕盈
徐珊
杨柳青
袁付婷
袁森楠
张杨舒 仪
赵拔
白烨民
陈日义
顾成林
何楠杰
胡汉标
金冬冬
沈毅存
孙加勒
汤陈达
陶韬杰
王剑远
赵瑞祥
杨振宇
在私人经济活动中厂商和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往往只考虑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际收益不会主动地站在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的高度作出经济决策或者在技术上无法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纳入到成本或收益之中
第二章 外部效应
22:05:00
张玉丽
蔡来廷
杜一吕
范薇
葛胜亮
何婷
何晓婷
江佳薇
金梦佳
卢黎珊
忻昉怡
• (4)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人的消费活动对交易双方之外 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成本。如某人养了一只 猫,结果它偷吃了邻居家菜蓝子里的鱼,说明养猫这种消费活动给邻 居带来了额外的成本。
22:05:00
• 2、外部效应的起源
• 为什么会产生外部效应?对此人们有不同 的看法,主要有两种:市场机制论与所有 制论。
22:05:00
• 3、正与负的外部效应 • 正的外部效应(外部经济) • 负的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

第二章外部效应理论

第二章外部效应理论

正外部效应与负外部效应的排列
1、 消费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某个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益。 2、 消费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某厂商因某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益。 3、 消费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某个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损。 4、 消费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厂商因某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损。
第二章
外部效应理论
外部效应的定义
外部效应指的是某些个人或厂商
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厂 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 费用或没有因此获得应有的报酬 的现象。 外部效应即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 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外部效应的分类
依外部效应所带来的后果可以将外部
效应区分为: 正的外部效应:指对交易双方之外的 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 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指对交易双方之外的 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 的成本费用。
矫正性的税收的作用
1、将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 以此增加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而将产量减少 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 水平; 2、将部分收入从生产者手中转移给负的外部效 应之害的个人或厂商以及需要享受政府提供 的服务的个人或厂商; 3、将资源的破坏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但不 能减少至零。
1将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以此增加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而将产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2将部分收入从生产者手中转移给负的外部效应之害的个人或厂商以及需要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的个人或厂商3将资源的破坏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但不能减少至零
公共部门经济学 The Economy Of The Public Department

外部效应理论

外部效应理论

第二部分要点与思考题第二章外部效应理论一、基本概念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负外部效应公共资源问题一体化措施科斯定理交易成本社会制裁矫正性税收矫正性财政补贴外部效应内在化二、填空题1、外部效应可分为、和三类。

2、从效益和成本的角度来看,在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会同和发生偏离。

3、公共资源的特征主要有二个:一是;二是。

4、在有些情况下,私人经济部门有其自身克服外部效应的机制,主要表现在、和三个方面。

5、外部效应的内在化过程,也就是外部效应得以,资源配置由不具有到具有的过程。

6、政府用于矫正外部效应的措施大体可以区分为两类,即:和。

7、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税额同相等。

三、判断题1、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无论是产品的买者,还是卖者,都会在其决策中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会给其它人带来益处。

()2、所有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影响都可以称作为外部效应。

()3、在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同社会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发生偏离。

()4、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

()5、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6、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四、选择题1、按外部效应的发起者不同可分为()A.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B.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C.正外部效应D.负外部效应2、按照外部效应承受者不同,可将外部效应分为()A.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B.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C.对消费的外部效应D.对生产的外部效应3、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可分为()A.对消费的外部效应B.对生产的外部效应C.正的外部效应D.负的外部效应4、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政府一般运用()A.矫正性财政补贴B.矫正性税收C.罚款D.公共管制五、思考题1、何谓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如何分类?2、按照科斯定理,对外部效应可如何纠正?这种手段奏效吗?3、举例说明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分别对资源配置有什么影响?4、政府矫正外部效应的措施有哪几类?它们的适用范围如何界定?5、分析矫正性税收和矫正性财政补贴分别对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际效益的影响。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外部效应

1、纯粹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外交、 基础教育、基础科研、环境保护、社会保障。 2、混合公共产品,又叫准公共产品。包括: (1)拥挤性公共产品(俱乐部物品),具 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但技术上可 以排他。如城市道路、桥梁等; (2)公共资源,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如河流、湖泊等。
第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能影响其他消 费者消费数量和质量,这种产品不但是共同消费的,额不存在消 费中的拥挤现象。
3.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Nonexcludability)

非排除性,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拒绝为之付款的 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综上所述,公共物品和劳务是可以分作几个层次来 界定的:同时满足三个特性和同时满足非竞争性和非 排他性的特性的公共物品,可称做“纯粹公共物品或 劳务”;而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受益上具有排他性 以及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的公共物 品或劳务,则是一种准公共物品。
3.1.2一个典型的事例:馒头与热量

3.1.3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
3.1.3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
3.2 纯粹的公共物品与粹的私 人物品:需求分析


3.2.1、对纯粹的私人物品的需求 (多少) 水平相加。
D=∑
QD
3.2.2、对纯粹的公共物品的需求(多 大) D=∑MB

垂直相加
公共产品的分类

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主要有两方面 的研究成果:一是对投票制度的分析。二是对 财政制度中官僚主义行为的分析。 1、对投票制度的分析,主要包括了投票规则、 阿罗不可能定理中的投票悖论、单峰偏好定理、 打分投票制、投票交易、中间选民理论等。

第二章外部效应

第二章外部效应

1. 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2. 完全竞争市场:
均衡价格=私人边际效益=社会边际效益 P = MPB = MSB
3. 完全竞争市场,供求均衡可以使买者和卖 者实现福利最大化
买者的福利
• 消费者自己是从购买的物品中得到多少收益 的最好判断者。 •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 减去他们实际支付的量),衡量了消费者从 一种物品中得到的(买者自己感觉到的)利 益。 • 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 量
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b) Price = $70
字画价格
$10000 ’ 张三的消费者剩余 8000 7000 l 总剩余 ($4000) ’ 李四的消费者剩余 ($1000)
5000
Demand 0 1 2 3 4
字画数量

价格对消费者剩余影响
价格
低价格增加了消费者剩余
P1
消费者 剩余 原来消费者 增加的消费者剩余 新消费者的 消费者剩余
衡量买者得到的利益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量 卖者的成本 生产者剩余 卖者得到量—卖者的成本 卖者得到量
衡量卖者得到的利益
买者得到的利益+卖者得到的利益 总福利 =买者得到的利益 卖者得到的利益 买者得到的利益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总剩余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铝市场
社会成本 铝的价格 污染成本 pollution 供给 (私人成本)
最适合点 均衡
需求 (私人价值) 0 QOPTIMUM QMARKET 铝的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实际支付的量
表1
四个可能购买者的支付意愿
买者 张三 李四 王五 钱一
支付意愿($) 10000 8000 7000 5000
需求表
价格 $10000以上 $ 800010000 $7000-8000 $5000-7000 $5000以下 买者 无 张三 张三、李四 张三、李四、王五 张三、李四、王五、钱 一 需求量 0 1 2 3 4
衡量买者得到的利益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量 卖者的成本 生产者剩余 卖者得到量—卖者的成本 卖者得到量 衡量卖者得到的利益 买者得到的利益+卖者得到的利益 总福利 =买者得到的利益 卖者得到的利益 买者得到的利益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 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买者的评价 卖者的成本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买者的评价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量 卖者的成本 生产者剩余 卖者得到量—卖者的成本 卖者得到量
衡量卖者得到的利益
生产者剩余的增加
价格
高价格增加了生产者剩余
P2 原来生产者 增加的生产者剩余 P1 生产者 剩余
新生产者的 生产者剩余
Q1
Q2
数量
市场均衡时的福利状况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 买者的实际支付 消费者剩余 买者的支付意愿—买者的实际支付 买者的支付意愿
本章小节 完全竞争市场,供求均衡可以使买者和 卖者实现福利最大化。 2. 外部效应使得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或 者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从而导致社 会总福利不能实现最大化。 3. 政府可以通过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税收、 补贴),使社会福利重新实现最大化。1.来自社会 价值数量
两个基本概念 外部性的内在化:改变激励机制,使人 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每扔一 公斤垃圾就收5元,随地吐痰罚款5元,政府 助学金) 庇古税:用于纠正负的外部性影响的税 收。(为了纪念最早提出这种税收方法 的经济学家 Arthur Pigou, 1877-1959)
外部性的纠正
负外部性
负的外部性(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 值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 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正外部性
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外部效益)——指给交易 双方之外的 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放映的 经济效益。
三、外部性问题和政府的矫正措施
外部性的低效率
私人成本和收益不相等,所以在存在正的外部性的时候 不能得到足够的供给,但存在负的外部性的时候, 出现过度供给。
总剩余
价格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 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买者的评价 卖者的成本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买者的评价
消费者剩余 均衡价格 生产者剩余
结论
市场均衡时, 市场均衡时,总剩余最大 市场资源配置有效率
数量 均衡数量
价格变化对总剩余的影响( 价格变化对总剩余的影响(1)
① ② ③
资源配置(解决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 资源配置(解决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 调节收入分配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第二章
外部效应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市场经济效率的证明 外部效应的定义及其分类 外部性问题和政府的矫正措施
一、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证明 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 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2. 完全竞争市场:
(2)补贴:存在正的外部效应 P • 生产者补贴:SS—SS-T • 消费者补贴:dd—DD DD E0 E1 SS
dd
0
Q1 Q0
Q
外部性的纠正
2.政府部门纠正外部性的方式
(3)公共管制 对生产者的行为进行限制。如使用某种规定的汽油,规 定排污量、生产量。 缺点: • 信息不对称 • 不适应环境变化 • 企业缺乏减少污染的激励,而且限制竞争。
生产铝形成的外部性问题及其矫正 2. 教育形成的外部性问题及其矫正
1.
铝市场
铝的价格 污染成本 pollution 社会成本
供给 (私人成本)
最适合点 均衡
需求 (私人价值) 0 QOPTIMUM QMARKET 铝的数量
教育与社会最适
教育价格 供给 (私人成本)
需求 (私人价值) 0 QMARKET QOPTIMUM
上一节课内容回顾
市场经济的宗旨是:自由、道德、法律、 1. 市场经济的宗旨是:自由、道德、法律、公平
2. 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是有效率的
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存在失灵情况: 3. 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存在失灵情况: 外部性、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 外部性、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 政府经济行为包括: 4. 政府经济行为包括:
消费者剩余
均衡价格 价格下降或 政府的最高限价 生产者 剩余
能够成交 均衡数量 的数量
供小于求
数量
二、外部效应的定义及其分类 外部效应或者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 旁观者福利无偿的影响。有利的影响称 为正外部性,或者外部经济。相反,称 为负外部性或者外部不经济。 也可以定义为: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 经济交易成本或收益。 分类(P21页)
需求曲线
字画价格 $100 ’ 张三支付意愿 ’ 李四支付意愿 ’ 王五支付意愿
80 70
l
50
’ 钱一支付意愿
需求
0
1
2
3
4
字画数量
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a) Price = $80
字画价格
$100 张三的消费者剩余
80 70 50
Demand
0
1
2
3
4
字画数量
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b) Price = $70
价格 消费者剩余
价格上涨或政 府的最低限价 均衡价格 生产者 剩余
供大于求
当价格高于高于均衡价格时, 当价格高于高于均衡价格时, 引起总剩余减少, 引起总剩余减少,市场资源 配置无效率
能够成交 均衡数量 的数量
数量
价格变化对总剩余的影响( 价格变化对总剩余的影响(2)
价格 当价格低于高于均衡价 格时,引起总剩余减少, 格时,引起总剩余减少, 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
1.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性的方式
• 界定产权 • 合并(一体化、内部化) • 社会道德
外部性的纠正
2.政府部门纠正外部性的方式
(1)征税和罚款 • 庇古税: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税收。 • 根据产量 • 按外部成本 • 罚款
外 部 边 际 成 本 P
S’=MSC S=MPC
D
外部性的纠正
2.政府部门纠正外部性的方式
字画价格
$100 ’ 张三的消费者剩余 80 70 l 总剩余 ($40) ’ 李四的消费者剩余 ($10)
50
Demand 0 1 2 3 4
字画数量
价格对消费者剩余影响
价格
低价格增加了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 剩余 原来消费者 增加的消费者剩余 新消费者的 消费者剩余
P1
P2
数量 Q1 Q2
卖者的福利
1.
均衡价格=私人边际效益=社会边际效益 P = MPB = MSB
3.
完全竞争市场,供求均衡可以使买者和 卖者实现福利最大化
买者的福利
消费者自己是从购买的物品中得到多少收益的 最好判断者。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 去他们实际支付的量),衡量了消费者从一种 物品中得到的(买者自己感觉到的)利益。 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