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2
金太阳教育网

教师说:“通过我
们在座每个同学的 事例,我们都应该 清楚而且有切身的 体会,自强不息的 精神在人的一生当 中是多么的重要。”
毕业生说:“宏志班的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三年学习生活,我觉得是我这 一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校长说:“我们从第
一届开始,就在积攒宏 志班教育的基点,基点 在哪儿?基点我们首先 要放在贫穷不是耻辱, 贫穷是财富。那么这笔 财富怎么用,你只有自 强不息,一点一滴地通 过三年的学习,让学生 把贫穷最后变成财富。”
29
金太阳教育网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2.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30
金太阳教育网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8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金太阳教育网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以下四个材料分别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什么内涵:
材料1:土尔扈特——一个似乎很遥远,又似乎很雄壮的名字。 照片上是东归英雄——渥巴锡
团结统一
公元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渥巴锡汗的率领下,经过半 年多艰苦征程,终于到达中国新疆,完成了东归大业。
金太阳教育网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1
金太阳教育网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2
金太阳教育网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3金太阳教育网源自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自学指导: 1.中华文化的力量的集中表现 2.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3.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 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4.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什么永不泯灭?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7.如何认识这一核心和主题?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框题是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影响,在感受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可以更好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本课既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延伸,又是后面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承上启下,是全书的核心,因此本框题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思路】本课在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悟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

从整体上看,本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教育整个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全书的核心和落脚点。

三、【教学设计理念】本课通过以社会热点背景材料为主线,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获取、解读及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去质疑探索、自主合作、实践体验、研究学习与资源共享,这也就是信息时代下对教与学的要求,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2、能力目标:结合我国近年来所取得各方面发展成就,分析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与历史性,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3、核心素养:使学生明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理性爱国、合理合法表达爱国热情。

(理性精神、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公众参与)五、【教学重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六、【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法:围绕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组织探究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情感经验。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by ZSL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by ZSL
自强不息 逐而赋《离骚》 爱国主义 先天之忧而忧,后天 岳飞精忠报国; 下之乐而乐;苟利国 苏武牧羊等 家不求富贵
十一世班禅继承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
十一世班禅接受 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 “最根本的一点是我 要继承历世班禅爱国 爱教的光荣传统。要 为祖国的统一,民族 的团结,人民的幸 第十一世班禅表示 福… …而努力,我 “坚决反对一切分裂 一定要完成这个使 祖国、破坏民族团结 命。” 的行为。”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传· 象辞》 杨孟衡:凭借自己的努力 刘伟:无臂琴者的 被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 天籁之音!没有双 语翻译专业录取。 手就用双脚去创造.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 劲健,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 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 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请你谈谈航天 人的感人事迹, 你从他们身上感 受到什么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2008年,是中国刻骨铭心的一年。从抗震 救灾、北京奥运到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改 革开放30年的中国,经受了检验和洗礼, 谱写了一曲民族精神的赞歌。 在汶川地震中挺然屹立的是不屈不挠、 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是万众一心、同舟 共济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就是这样化悲 痛为力量,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 建设,在挑战中稳步前行。四川省的经济 增长在震后2个月,就出现明显回升,工 农业生产出现良好势头。
联合国• 爱好和平 世纪宝鼎
勤劳勇敢
面对特大冰雪灾害, 电力工人心系人民 安危在高空上除冰, 无所畏惧!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 人民子弟兵突进震中 区,抢救伤员,不惧 艰险,抗震救灾!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自强不息 做为北川中学永远的校训
温家宝说“相信灾难过后 在废墟上屹立不倒 的北川中学将形成新的校 的国旗昭示着我们 风和面貌,那就是自强不 民族坚定的信心。 息,奋斗不止。”

2017年7.1永恒的民族精神(最新)

2017年7.1永恒的民族精神(最新)

思考:我们为何要将女排精神发扬光大?
一、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 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 奋勇抗争之中, 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1)古代的“投笔从戎”,“闻鸡起舞”; (2)上个世纪初“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抵抗外 国侵略; (3)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运动; (4)到改革开放后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以及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这体现了爱国主义的什么特点呢?
3、爱国主义的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我 们 的 民 族 精 神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丰富和 发展 中国共 产党人
爱国主义 (核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 改革开放
弘扬和培育 中华民族精神
必要性 怎么样?
民族素质、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道路
怎么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爱国是具体的)
知识整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爱国 主义 团结 统一 爱好 和平 勤劳 勇敢 自强 不息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 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 息的精神支柱。
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屈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 图都不能得逞
请你说说“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作用: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 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 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什么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 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民族精神渗透到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 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一个民族独有的 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的重要特征。
• • • • • •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 坚持不懈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勤俭节约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气节;自强不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团结统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爱国主义
(2)爱好和平
李肇各方认识到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崇高 使命,在会谈中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相互尊重, 平等对话,充分协商。在巩固过去三轮会谈的成 果的基础上,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求同存异, 凝聚共识,建立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推 动会谈取得积极进展。 …… 中国将继续有关各方协调与合作,为实现半 岛无核化,实现地区和平稳定而不懈努力。
中华民族精神的 基本内涵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核心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十六大报告》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团结统一 土尔扈特东归记
‚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 的地方去!‛1771年8月底,渥巴锡率领的土尔 扈特部众终于渡过伊犁河,到达伊犁附近的卡伦 他木哈,回到祖国怀抱。8个月的残酷战斗、艰 难跋涉,加之饥寒交迫,瘟疫流行,土尔扈特的 牲畜死亡殆尽,人口死伤大半,幸存者仅7万多 人。土尔扈特东归谱写了一部震惊中外的惊天地、 泣鬼神的悲壮史诗。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必修三 第七课 第一框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必修三 第七课 第一框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2)识记、理解中华民族的内涵(3)深刻的理解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2能力目标1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树立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2联系历史和现实,使是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理性爱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

难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三、新课教学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曾经辉煌过,也曾经衰落,中华民族在一次次跌倒中又一次次的站起来,一场逐梦的奔跑,奔跑了五千年,中华民族依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中华民族在一次次跌倒中站起来的?导入——视频我们的自信文化篇(中华之魂)学生回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板书)1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板书)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含义:P72过渡(师)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廷不绝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与我们刚刚感受到的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们大家它们有什么关系?生: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板书)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板书)师:那么中华民族精神到底具有这样的作用呢?(3)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①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师;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这就告诉了我们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因为它本身就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同样的我们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编写:夏茂胜审核:廖肃清日期:班级:姓名:组别:组号:一、【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2.能力目标::能运用本框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具体事例,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能理解生活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表现及其有关活动的意义,能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密切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学习难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二、知识链接“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时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和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那不是奇闻,贪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子孙,了却心中祈愿。

行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人为你感叹。

”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三、【自学案】————把握基础,夯实基础一.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与中华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_______________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________________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地位:是中华民族之魂。

(2)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___________,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_____________,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____________。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_____________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______________的事业之中。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内容:以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吕梁市石楼县石楼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吕梁市石楼县石楼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  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学习目标】:把握(1)民族精神的含义(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明确(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一、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导练】: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导练】: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之中,始终是维护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是中华民族之魂。

3.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导练】: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导读】:教材P72_74后完成下列问题内容成因作用: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导思】:结合历史知识分析中华民族的先民为什么必须团结才能生存和发展以及团结统一精神促进社会发展的事例。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地位:2.关系:3.作用:4.特点:【导思】请列举爱国主义的名言警句或人物事例并简要分析其历史背景。

【达标训练】1.中华民族精神是()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③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④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5.勤劳勇敢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2008 年8 月24 日,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学稿
高二备课组:林思娟
【学习要求】了解民族精神的含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重、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知识测评】
一、最佳选择题:
1.中华民族精神是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二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③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④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5.勤劳勇敢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大禹治水”是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这说明( )
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B.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C.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
7.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这说明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探究
8.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

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冉冉升起,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十一次奏起,我们怎能不激动!我们应该感激奥运会,是奥运会又一次激发了我们强烈的民族自尊,是奥运会又一次弘扬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高昂的民族精神让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充满激情。

请回答:民族精神对国家、对民族有什么重要意义?
1、D
2、A
3、D
4、B
5、C
6、A
7、B
8、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D
2、A
3、D
4、B
5、C
6、A
7、B
8、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D
2、A
3、D
4、B
5、C
6、A
7、B
8、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D
2、A
3、D
4、B
5、C
6、A
7、B
8、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D
2、A
3、D
4、B
5、C
6、A
7、B
8、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D
2、A
3、D
4、B
5、C
6、A
7、B
8、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D
2、A
3、D
4、B
5、C
6、A
7、B
8、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D
2、A
3、D
4、B
5、C
6、A
7、B
8、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D
2、A
3、D
4、B
5、C
6、A
7、B
8、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D
2、A
3、D
4、B
5、C
6、A
7、B
8、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D
2、A
3、D
4、B
5、C
6、A
7、B
8、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