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汇聚边缘C-W-O
2021年云计算考试试题及答案1

2021年云计算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多选题1.运维应包括如下哪些内容A.环境定义B.SLA保障C.性能优化D.告警响应参考答案:ABCD2.Linux查看内存使用情况使用什么命令A.freeB.topC.psD.ifconfig参考答案:A3.路由选路原则优先级是().A.路由开销cost>路由协议优先级>最长匹配原则B.路由协议优先级>最长匹配C最长匹配原则>路由协议优先级>路由开销costD.最长匹配原则>路由开销co参考答案:C4.Openstack是一个开源的().A.云操作系统B.虚拟化系统C.云监测系统D.运维平台参考答案:A5.OpenStack运营运维类提供什么功能A为OpenStack系统提供构建、部署、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B.为OpenStack的运营C.为OpenStack提供开放的API,通过SDN可以对系统进行D.是整个OpenStacky定制化开发参考答案:B6.对于边缘云与中心云的定位和分工,以下哪些属于中心云的分工?()A.负责实时、短周期、大带宽本地数据处理B.负责非实时、长周期数据分书C.负责全局数据、应用的统一管理和协同D.对边缘云按需推送数据参考答案:BCD7.以下哪类业务属于ETSI定义的边缘计算应用场景?()A.车联网B.电力巡检C.辅助敏感计算D.企业分立参考答案:ACD8.默认路由为网络和掩码()的路由。
A.全0B.全1C.全255D.部分为0参考答案:A9.将一个文件bbb为同组用户去掉写权限使用什么命令A.chmoda-rbbbB.chmodu+wbbbC.chmodg-wbbbD.chmodo-wbbb参考答案:C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VLAN中的用户可相互通信B.不同VLAN的设备通信日C.根据网络层划分VLAN效率高D.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参考答案:AB11.Shel博本中如何获取文件的最后一行Ahead-1B.tail-1Cread-1OD.get-1参考答案:B12.单选趣(/3)2Python中单行注释以什么开头A1B./**/C.#D.#1参考答案:C13.防火墙是在()执行访问控制策略的一组硬件和软件系统。
烽火通信MSTP&PTN设备介绍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控 制 单 元 板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10Gb/s
10Gb/s
10Gb/s
10Gb/s
10Gb/s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网 元 管 理 盘 NMU 交 叉 时 钟 盘
U1 U2
PWR2 E1-63
U3 U4
IF75 E1-63
IF75 E1-63
U5 U6 U7
IF75
IF75 E155-4
IF75 O2500
U8 U9 U10 U11 U12 U13U14 U15 U16 U17U18 U19
IF75 O2500
IF75 XCU
IF75 XCU
IF75 O2500
2.5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2.5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2.5Gb/s
2.5Gb/s
2.5Gb/s
2.5Gb/s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10Gb/s 及 以 下 速 率 业 务 盘 端 子 板
TRBE
5
可配置192个STM-16光口 ——构成96套2.5G的双纤自愈环
6
FonsWeaver780B系统结构
☻ 最先进的大容量交叉矩阵
业界最先进的交叉矩阵-基于比特 的单级交叉方式BitSlice 超大交叉矩阵-160GGVC4
☻ 大容量低阶交叉,按需扩容
系统可直接提供低阶交叉单元 低阶交叉矩阵-20G或5G低阶交叉单 元,并可实现1+1备份 单子框直接上下504×2M,增加扩展 子框系统可直接接入1260×2M
华为IPRAN产品介绍

双主控
4U
3个业务槽位
风扇1+1备份
电源1+1备份
CX600-X3直流机箱尺寸:442mm(W)× 650mm×4U(H,1U=44.45mm ); 主控板、线卡前维护,电源、风扇等后维护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8
数量 ×1 ×2 × 1 (共3块,2块集成在主控板上) ×8 ×1 ×2 ×2 ×4 ×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0
CX600-X16外观结构
① ② ④
⑤ ③ ⑤
④
①
⑥ ⑦
⑧
⑧
⑨⑧
⑧
⑦ ⑥
高度:32U 背板容量: 30T 交换容量: 6.29T 主控MPU: 1 : 1备份 交换网:3+1备份 风扇:2+2备份
z业务板卡:
4GE/FE(光)接口卡 4GE/FE(电)接口卡
2*GE(光)接口卡
8FE(光)接口卡 8FE(电) 接口卡
16E1 接口卡 32E1 接口卡
1U盒式设备, 2个灵活业务 卡槽,具备三 层能力
可配置的业 务板卡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4
ATN950:接入B(双主控),GE环推荐设备
适合300 深标准传输机柜:442mm(W)×220mm(D)×2U(H,1U=44.45mm )
2U
电 10 Slot
源 板
9
建设VC-OTN助力集团专线业务的大发展

建设VC-OTN助力集团专线业务的大发展摘要:在新基建浪潮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政企专线市场需求激增,每年的集团专线业务以数千条的速度增加,其中70%的业务带宽在100M以下,30%的业务带宽在100M至100GE之间,但运营商传统的SDH网络面临设备老化、带宽受限容量不足、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无法实现智能化等问题,OTN网络同时也存在无法接入低速率业务、带宽利用效率低、业务接入不灵活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VC-OTN(Virtual Container-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成为了解决专线业务需求的重要途径。
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应集团业务发展的建设思路和具体的建设办法。
关键词:VC-OTN;集团专线;大发展1 OTN与VC-OTN的对比OTN与传统波分复用(Wavelength pision Multiplexing,WDM)最主要的区别是增加了交叉和保护功能,使其更符合目前的综合业务承载应用。
此外,OTN还提供了多种业务接口,可以实现FE、GE、155M/622M、2.5G、10G、40G、100G等标准速率的接入。
VC-OTN则是基于OTN技术的虚拟连接技术,可以将多个低速光信号合并为一个高速光信号进行传输,可实现最低速率为2M至高速率为100GE 等业务的接入。
2 VC-OTN更能够适应集团专线业务的的发展需要在新基建时代背景下,政企需要提升算力和运力助力自身业务发展。
因此,集团客户对专线的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通常要求专线具备硬隔离、高可靠性、高可用率、大带宽且多种带宽的灵活可调、低时延、低误码、低抖动、智能化等特质。
传统网络逐跳转发,时延高,无法满足银行、证券、医疗等行业低时延要求。
新增的集团专线业务中70%为带宽在2M~100M之间,30%在GE及以上。
虽然SDH 能够满足占比为70%的小颗粒专线带宽需求,但是SDH网络带宽不足的弊端无法满足占比30%大带宽专线的需求及后续网络演进。
VC-OTN技术在传送网中的应用

VC-OTN技术在传送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改善,但是对于IP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通信光输系统已经很难适应多样化的业务接入需求。
VC交叉功能的OTN技术集成VC交叉调度能力,实现多业务统一承载,并且还可以减少资金成本。
关键词:传送网;VC-OTN;网络结构规划SDH技术因为具有安全、稳定、灵活的优势,过去一直是传送网的主流技术。
但是随着运营商全面IP化的推进,业务网已经实现了IP化改造。
VC+OTN传输技术具有较强的调度能力与承载能力,既可以减少资金成本,还能够使IP业务更加智能化、数字化,提高光缆资源的使用率和通讯质量。
1.VC-OTN技术VC-OTN将VC集成到OTN系统中,集成VC交叉调度能力,实现多业务的统一存储。
根据业务特点提供不同粒度的处理方法,最终定制最适合传输的ODUK管道,为不同业务提供承载方案,满足多业务发展的需要。
VC-OTN技术基于OTN体系结构,用VC适配ODU帧结构,采用统一线卡进行封装映射,并且同时支持VC和ODU两种交叉颗粒,实现了同时对SDH和OTN业务的承载[1]。
VC-OTN交叉的原理如图1所示。
VC-OTN是SDH技术和OTN技术的结合。
它支持OTN/ETH/VC和其他服务。
VC-OTN在OTN的基础上增加了VC交叉调度功能。
只要OTN平台具有VC-OTN功能,就可以通过配置混合线卡实现VC规划。
图1 VC-OTN交叉原理2.VC-OTN与PTN联合组网传输技术的组合方式SDH采购规模在很多年前就开始限制,并计划逐步从电网中撤出SDH。
然而存在许多实施困难,很难促进SDH的退出。
SDH设备的许多端口,尤其是2Mbit端口处于非活动状态,占用了宝贵的计算机空间和电源资源[3]。
目前,PTN网络和OTN网络主要采用承载互通和相互独立的组合方式。
PTN网络和OTN网络所承载的业务类型非常不同,彼此独立运行。
同时,PTN网络主要承载GE及以下小颗粒业务,OTN主要承载GE以上的大颗粒业务。
基于VC-OTN的SDH网络改造方案研究

I G I T C W技术 研究Technology Study44DIGITCW2024.020 引言SDH 是为不同速率的数字信号的传输提供相应等级的信息结构,包括复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相关的同步方法组成的一个技术体制。
SDH 技术依靠同步复用、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统一的光接口和复用标准等优势,在过去几十年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今,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传统SDH 网络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已无法满足高品质业务需求。
在上述背景下,各通信运营商秉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围绕节能、赋能两条行动主线,纷纷采用高性能VC-OTN 设备开展SDH 网络改造试点工作,持续推进网络架构向绿色、高效转型,推动老旧设备退网,全力构建绿色低碳融合网络[1]。
1 VC-OTN技术介绍1.1 VC-OTN特性VC-OTN 技术基于OTN 架构,将VC 融合到OTN系统中,集成VC 交叉调度能力,实现多业务统一承载。
该技术可根据业务类型提供不同颗粒度的处理方式,并允许网络运营商在光传输网络中按需配置不同的信道容量,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VC-OTN 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光信号分割为固定长度的虚拟容器,每个虚拟容器可以承载不同的业务流量,如数据、语音或视频等。
通过将不同的虚拟容器进行拼接,可以构建符合特定需求的高容量光通道。
1.2 VC-OTN技术优势目前,常见的专线承载技术主要有SDH/MSTP 、XPON 、PTN 、VC-OTN 等,如表1所示。
表1 专线承载技术对比传送技术安全性 可靠性传输时延接入能力 业务能力SDH/MSTP 硬管道,物理隔离,独立带宽,安全性高多重保护机制;ASON 平均倒换时间约20 ms电路交换,时延较低,时延稳定,与负载轻重无关传统技术,应用成熟,覆盖广,接入点丰富主流支持10 Gbps 以下速率,承载大颗粒业务能力不足XPON带宽共享安全性差简单L2转发,Q o S 能力弱;平均保护倒换时间为500 ms ;无纠错编码,会丢包数据转发不可控,网络轻载时延较低,重载时延较高主要覆盖接入层网络以太网、分组业务为主,低成本接入;仿真技术实现E1/STM-1;不支持E3/E4,STM-4/16PTN带宽共享,VP N 软隔离,安全性较差高QoS ;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 ms数据转发不可控,网络轻载时延较低,重载时延较高主要覆盖汇聚层、接入层网络以太网、分组业务为主,仿真技术实现E1/STM-1;不支持E3/E4,STM-4/16VC-OTN硬管道,物理隔离,独立带宽,安全性高多重保护机制,抗多次断纤;ASON 平均倒换时间约为20 ms ;有纠错编码,零丢包光层直达,时延最低,时延稳定,与负载轻重无关主要覆盖干线、核心层、汇聚层等,末端接入点少于SDH/MSTP支持大颗粒ODUk 业务,支持小颗粒VC 业务,支持分组交换,综合能力最强;支持2Mbps~100Gbps 任意颗粒业务接入SDH/MSTP 有其独特价值,特别适合政府、金融等专线业务。
大地构造学复习题1

大地构造名词解释:1、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
2、活动大陆边缘:指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
3、被动大陆边缘:是伸展作用体制下大陆岩石圈减薄和大幅度沉陷形成的活动微弱,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
4、中央造山带:指横亘中国中部的东西向巨型造山带,将中国地质、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分成南北两大不同区域,构成南方和北方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
5、地台:是指北美平原那样的稳定区,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以来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稳定地区。
6、克拉通:大陆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发生过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
7、大陆增生:板块构造说认为在主动大陆边缘,由岩浆活动引起酸性物质的不断增加,以及地体或岛弧与大陆、大陆与大陆的碰撞拼合作用等导致的陆壳不断增长扩大的现象。
8、洋壳:由基性、超基性岩构成,位于大洋盆地下的地壳。
9、大陆壳:是地壳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及浅海大陆架区。
多为双层结构,即在玄武质层之上有很厚的沉积岩层和花岗质岩层,相当于硅镁层及其上的硅铝层两层。
10、角度不整合: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的接触关系。
11、大洋中的12、岛弧:大洋板块从海沟下潜到一定深度后因温度升高而局部熔融,熔融体上升到地表的产物。
13、陆缘弧:直接建造在大陆型地壳的火山弧。
14、中盆地:15、俯冲带: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的地带。
16、加里东运动:是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
17、稳定大陆边缘:长期处于稳定的大陆边缘;缺失海沟俯冲带;位于板块内部,被动地随板块运动;现代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微弱;18、造山带: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剧烈构造变动和其物质与结构的重新组建使地壳挤压收缩所造成的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往往在地表形成线状相对隆起的山脉。
VC-OTN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林征仁

VC-OTN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林征仁发布时间:2021-10-22T03:48:13.556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10期作者:林征仁[导读]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网络视频、长期演进、高带宽和大颗粒专线业务以及IP分组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传输网的承载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SDH技术广泛应用在电层,它具有良好的管理、调度、运营维护和自我修复能力。
(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摘要:光传送网作为下一代传送网的核心技术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VC-OTN技术原理:基于原有的OTN架构,通过定义VC,从而适配ODU结构,实现VC与OTN的融合。
并且详细介绍了VC-OTN在SDH退网中的应用,VC-OTN替代SDH的优势明显,具有减少设备装置空间、降低能源消耗的优势。
接着又针对集客专网和政企专网预测了之后VC-OTN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坚定相信VC-OTN技术的未来大有可为。
关键词:VC-OTN;SDH网络;发展趋势1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网络视频、长期演进、高带宽和大颗粒专线业务以及IP分组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传输网的承载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SDH技术广泛应用在电层,它具有良好的管理、调度、运营维护和自我修复能力。
但是,随着通信技术和业务需求的快速演变,SDH技术已无法满足现在大颗粒、高带宽、IP分组化的业务需求。
OTN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光传输网,是下一代光传输网技术。
它将SDH运营和管理优势应用到WDM系统中,具有了SDH和WDM技术的双重技术优势,可以实现多业务、高容量、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传输网络,能更好的满足通信运营商的建设和发展需求。
我国的运营商一直是使用SDH技术来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SDH技术过去几十年间也一直是光传输网应用的主流技术,并且具有安全、灵活、稳定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is example of Franciscan mélange shows the intimate mixing of rock types created deep in subduction zones
Cliff of Franciscan mélange at Stinson Beach
花岗质大陆壳形成的三个阶段
Raw Materials
Products
Residues
Adakite的原始定义
Defant and Drummond (1990)的定义:adakite是一 套火山岩或侵入岩,形成于岛弧地区,是 25 Ma的 热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 地球化学特征: 埃达克岩以SiO2 56%、Al2O3 15%(很少低于此 值)和MgO通常小于3%(极少大于6%)为特点,Y 和重稀土元素含量低(Y<18 ppm、Yb 1.9 ppm) , Sr 含 量 高 ( 很 少 小 于 400 ppm ) , 87Sr/86Sr < 0.7040;其主要矿物组合是斜长石和角闪石,可以出 现黑云母、辉石和不透明矿物。
S r /Y
100
A d a k it ic ro ck s
50
N o r m a l A rc L a v a s
10 20 30
Y (ppm )
J
K N1
埃达克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环太平洋的许多新生代埃达克岩 (如阿留申群岛的Komandorsky、 美国西北部的Cascade 与St. Helens、安第斯的Austral、墨西 哥的Baja、中美洲的Panama和 Costa Rica、智利的Cerro Pampa、 菲律宾、日本西南部、俄罗斯堪 察加等地区
144
143
Nd>0
5)、变质作用
双变质带
双变质带特点
高压变质带和低 压变质带基本形成 于同一时间; 两个变质带的走 向大致平行; 高压变质带常位 于向大洋一侧, 低压变质带常位于 向大陆一侧。
变质双带成因
Miyashiro (1972,1973)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变质双带 的成因。他认为变质双带成因与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 之下这种运动有关。
1
1500km
2 1500km
插入俯冲带 的岩石圈板 块在660km 间断面发生 偏转并沿着 间断面滑动 (图1),或者 穿过间断面 进入下地幔 (图2)。
5. 俯冲增生与俯冲侵蚀
俯冲增生
大洋板块和和海沟中的物质在板块俯冲过 程中被刮落下来,通过叠瓦状冲断层或褶 皱冲断等机制附加到上覆板块的作用。
正常 地层
破碎的 (内部连 续性末全 部丧失)
失序的 (连续性已丧 失,但未进 入外来成分)
混杂堆积 (无连续性, 有外来岩 块)
会 聚 边 缘 的 增 生 楔
Map of the Sierra Nevada Arc / Franciscan Melange
Section through the Sierra Nevada Arc / Franciscan Melange of California
俯冲角度
地震活动 前隆
2)弧的分类
按大地构造背景分类: •陆缘弧 •岛弧(前锋/缘弧) •残余弧 根据岛弧基底的类型: •陆基弧 •增生弧 •洋内弧
依据力学状态可分为: •张性弧 •中性弧 •压性弧
3)、弧内盆地
4)、弧岩浆作用
(详见课件上章岩浆活动构造信息部分和教材第五章)
随与海沟轴的距离和
高压变质带成因:大洋板块沿消减带下插到较深 部位,形成一个局部的高压低温环境,形成高压 变质带。
低压变质带成因 大洋板块沿消减 带下插的同时, 引起上覆楔形地 幔部分熔融产生 岩浆,岩浆上升 并加热地壳,在 岛弧下部形成一 个局部的低压高 温环境,形成低 压变质带。
6)、矿床
AktogayAiderly Butte SW Arizona / Sonora La Granja
Defant(2002)重新阐述了埃达克岩的定义:
“adakite should be a general term used for those rocks with adakit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hould have no “process” implications.”
俯冲带深度的增加,岛
弧火山岩的化学成分在
空间上系统变化的规律 称为成分极性。在火山 岩成分极性中,最有指 示意义的是当w(SiO2)
一定时,w(K2O)随俯
冲带深度(h)的增大而 增加,K-h成线性正相关 关系。
汇聚边缘的岩浆活动
会聚边缘的岩浆侵入
--大陆壳产生的主要方式
玄武岩 安山岩,流纹岩
Dehydration of slab crust causes hydration of the mantle (violet), which undergoes partial melting as amphibole (A) and phlogopite (B) dehydrate. From Tatsumi (1989), J. Geophys. Res., 94, 4697-4707 and Tatsumi and Eggins (1995).
菲律宾
150
C e rv a n t es B ag uio C e n tra l L u zo n S an C ris to b al -M a c o lo d M ar in d u q u e P an a y a n d Ta b la s N e g ro s M in d a n a o , Z a m b o a n g a M in d a n a o , D a g u m a , S a ra n g a n i
班公湖-怒江带北侧 多不杂Cu矿
BS BQL
30
B G H -N J
ANMQ
丁青 碧土
YLZBJ
G Z -LY JS J
30
早中元古宙 寒 武 -奥 陶 纪 泥 盆 -石 炭 纪 侏罗-白垩纪 第三纪
晚元古宙 志 留 -泥 盆 纪 石 炭 -二 叠 纪 三叠纪 白 垩 -第 三 纪
10 0 11 0 12 0
缓的逆冲断裂
陡的逆冲断裂
2.混杂堆积(Chaotic deposits)
混杂堆积的特征结构是岩块位于基质之中。 岩块的形状、大小相差悬殊,可以自厘米级到若 干立方公里,即整个山体都由岩块组成。 基质的成分多为碎屑沉积物(砂、页岩)或蛇绿质 岩石,少数情况下也可以是火山岩、碳酸盐岩和 蒸发岩。 基质往往遭受不同程度的剪切变形、石香肠化或 广泛发育窗棂构造。
具有构造成因的混杂堆积叫混杂岩(Melange)
混 杂 堆 积 的 形 成 机 制
Hsu's (1971) concept of melange generation as an accretionary prism at the prow of an overriding plate. Dewey and Bird (1971) pointed out that ophiolites could be wedged into such an accretionary prism.
秘鲁南部
智利北部
智利中部
(引自Cooke,2009)
斑岩型Cu-Mo矿床
斑岩Cu-Mo
斑岩型矿床
智利 丘基卡马塔矿坑
(引自Cooke,2009)
70
80
90
10 0
11 0
12 0
13 0
14 0 50
XZGE XTS
40
AZGE
NTS
S L S -H G S W DEM
恩格尔乌苏 40
XKL AEJ
ALS C N -M L
44 0km
多不杂Cu矿
多不杂Cu矿
3 弧与弧后区的关系
分离
汇聚
弧的应力状态
俯冲板块的年龄 俯冲角度
地震活动
前隆
E1-2
Q
N2
N1 E3-N1 K2-E1
(据Moore,1989)
北 美 与 太 平 洋 的 结 合 带
4. 弧后盆地
弧间盆地 弧后前陆盆地 弧后裂陷盆地
第7章 汇聚边缘
Convergent Margins
会聚边缘的分布
三种边界的岩石圈-软流圈关系
南美两岸的被动和活动大陆边缘
三种会聚板块边缘
• 菲律宾:两个大 洋板块的会聚
• 南美:大陆与大 洋板块的会聚
• 喜马拉雅:两个 大陆板块的会聚
洋-洋板块边界
洋-陆会聚
洋-陆板块边界
陆-陆会聚
爱琴弧后盆地
陆壳基底
成矿
Kuroko-type massive sulfides (Cu, Pb, and Zn) are important in intra-arc and back-arc basin successions where they have formed as exhalatives on the seafloor.
陆-陆板块边界
第一节 活动大陆边缘
多数火山位于板块边界附近
一、形态和结构
非火山外弧 火山弧 (岩浆弧)
(据Condie,1982)
1活动大陆边缘
岛弧型(西太平洋)
陆缘弧型(安第斯)
二、地质特征
1.海沟和弧前区
1.构造变形
增生楔的构造(巽他弧) 下伏增生楔发育逆冲叠瓦构造 上覆海沟斜坡盆地
Yin and Yang of Continental Crust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by Plate Tecton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