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第8章标准成本法整理用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

首先改革工资制度和成本计本算与方实法际,成以预本先进设行定比的较科获学标得准成
标为把最19基标初1准9础准的年成,人标美本发工准国展成成法全奖本本国励概是成计念独本件引立会工申于计资到会本素一师制标计差分种协度准系会异析会,材统成,,计采料之立并据信用成外,标本的对以息对准和一成加系推人标 种本 强统广工准计标差 成和成制算准异 本成本造工成进 控本的费作本概用。行 制控曾念等因 的制起。。
解:标准分配率=预算固定制造费/预算总工时=2400/1000=2.4 实际分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实际总工时=2600/1200=2.17 固定制造费开支差异=2600-2400=200 固定制造费能力差异= (1000-1200)*2.4=-480 固定制造费效率差异=(1200-1100)*2.4=240 固定制造费总成本差异=2600-1100*2.4=-40
理想的标准成本 现实的标准成本
最佳工作状态, 现有条件应该达到,
无改进余地
最切实可行,
不断修改
三、成本差异的种类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 固定制造费 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
价格异价差格 差异
数量 差异
•价格差 •工资率 异 差异
•数量差 •耗用量 异 差异
•分配率差 异
•开支差异 •效率差异 •能力差异
配率
=变动制造费预算总数/ 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标准成本>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实际成本
有利差异
不利差异
数量差异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
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
《管理会计学》第8章 标准成本法(整理 用)

解答:材料成本差异=460×4.2-500×4 =1932- 2000=-68(元)(F) -68元的有利差异由下面两部分组成: 甲材料的价格差异=(4.2-4)×460 = 92(元)(不利差异 U) 甲材料的数量差异=(460-500)×4 =-160(元)(有利差异 F) 或者 -68元=92+(-160) 材料实际成本= 460千克×4.2元/千克=1932元 领用材料账务处理: 借:在产品(生产成本) 2 000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92 贷:直接材料——甲材料 1 932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160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 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效率差异=标准工资率× (实际 工时-标准工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举例说明
4.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数/预算工时)
第二节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 成本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价差=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量差=(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内容构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① 材料价格差异
(= ①-② )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② 标准价格×标准用量③ 材料数量差异
管理会计,第八章,标准成本法38页PPT文档

A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析。 材料价格差异=(100-110) ×900=-9000(元)有利差异 材料用量差异=110 ×(900-1000)=-11000(元) 有利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100 ×900-110 ×1000=-20000(元)
二、标准成本法的作用
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 2、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支出; 3、可以为企业例外管理提供数据; 4、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 5、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5
标准成本的种类
一、理想标准成本 最佳工作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 要求太高,通常会因达不到而影响工人的积极性,同时
连环替代法
实际价格 1 AP
实际数量 AQ
材料价格差异 工资率差异 变动费用开支差异
标准价格
2
SP
实际数量 SQ
(1)-(2)=价格差异(PV)
(1)-(3)=实际成本 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总额
(2)-(3)=数量差异(QV)
标准价格
3
SP
标准数量 SQ
材料用量差异 人工效率差异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14
例 9-1
8
标准成本的制定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小时工资率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标准 小时工资率标准:标准工资总额 / 标准总工时 用量标准:加工用时+必要的停工及不可必免的废品 耗用工时
3、制造费用(变动 / 固定)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单位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单位产品标准工时 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 标准总工时 标准工时: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或机器)的标准工时
孙茂竹管理会计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及题库

孙茂竹《管理会计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第一部分复习指南目录封面第1章管理会计概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变动成本法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本—量—利分析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经营预测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经营决策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存货决策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投资决策7.1 考点难点归纳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标准成本法8.1 考点难点归纳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作业成本计算法9.1 考点难点归纳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全面预算管理10.1 考点难点归纳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业绩考核与评价11.1 考点难点归纳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试读第1章管理会计概论1.1 复习笔记一、管理会计的定义1.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的定义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1)狭义管理会计阶段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为:①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②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的;③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2)广义管理会计阶段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①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②管理会计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服务;③管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它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包括用来解释实际和计划所必需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④从内容上看,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学答案

《管理会计学》作业答案第一章总论思考题:1.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职能、2.决策职能、3.规划职能、4.控制职能、5.评价职能具体内容见教材第4-5页2.管理会计的内容核心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决策会计、2.规划控制会计、3.责任会计。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形态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重要内容,贯穿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会计之中。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5页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么?答案要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两者目标一致;2.两者基本信息来源相同同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如下特点:1.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服务2.管理会计不受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和约束3.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评价4.管理会计无固定的核算程序,计算方法比较负责5.管理会计的会计报告无固定的编报时间,内容不确定,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单位。
6.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财务会计不同详细内容见教材第7-8页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计算方法思考题:1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案要点: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固定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性:⑴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
⑵单位固定成本(a / x)在业务量变动时,具有反比例变动性固定成本的分类⑴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
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⑵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3.变动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性⑴变动成本总额(bx)的正比例变动性⑵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变动成本的分类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⑴技术性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学第8章

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耗用A材料总计900千 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100元。假设A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千克110元,单位甲产品的材 料消耗定额为5千克A材料,那么,A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析如下:
20
智宝20x9年12月的预算产量是1000件,实际转移至存货的制成品共965件。
合计 103
20x9年12月的实际数据如下:
购入原材料L
4800千克,成本36480元;
发至生产工序的原材料L
8.1.3 成本差异的种类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01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02
制造费用差异(变动和固定)
03
8.1.4 标准成本的作用
(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 和进行预算控制。
(3)可以为企业的例外 管理提供数据。
(2)可以有效地控制成 本支出。
(4)可以帮助企业进行 产品的价格预测和决策。
(5)可以简化存货的计 价以及成本核算的账
(2)根据上述公式求出开支差异、效率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2600-2400=2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4×(1200-1100)=240(元) 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2.4×(1000-1200)=-480(元)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2.4×1100=2640(元)
管理会计学
(第八版)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目录
CONTENTS
8.1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8.2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 算、分析和控制
管理会计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人工工时耗数量标准×直 接人工价格标准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三)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1.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的
价格标准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
用标准分配率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
一、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 某一成本项目标准成本=该成本项目的数量标
准×该成本项目的价格标准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 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数量标准×直接 材料价格标准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 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 (二)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三)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数据 (四)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 (五)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本核算的账务
处理工作
三、标准成本的分类
(一) 理想标准成本 (二) 正常标准成本 (三) 现实标准成本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第一节 标准成本概述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 第三节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第一节 标准成本概述
一、标准成本概念 所谓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是指按照
事先制定的成本项目,在已经达到的生 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 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二、标准成本的作用
二、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一)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及分析 (二)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及分析 (三)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及分析 (四)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及分析
三、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

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对实际
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的产生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改进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具有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
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合
理的成本标准,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同时,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和责任目标,促使企业各部门和员工共同努力,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其次,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
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
准成本的比较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同时,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还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制定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最后,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通过对实
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改进,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总之,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具
有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该充分发挥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实现经营目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