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及国内外法规现状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摘要: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加入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滋生和增殖,保证化妆品在保质期内性能稳定。
近年来随着复合型防腐剂、天然防腐成分和功效性防腐剂的研发,化妆品中防腐剂担负的功效作用越来越多。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几个常见的防腐剂类型,然后从应用状况和功效方面对几种使用较为广泛的防腐剂进行详细介绍,最后根据近年来化妆品防腐剂的研究内容和应用情况,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化妆品;防腐剂;应用种类;评价;发展趋势具有美白、润肤、保湿等功效的化妆品中含有多种营养有机成分,极易受到微生物的影响而出现变质问题,于是防腐剂成为必须成分。
但防腐剂的种类、结构对其防腐效果、化妆品的整体功效与刺激性等都会产生影响。
化妆品内防腐剂的应用及其检测不仅是相关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且成为广大化妆品消费者极为重视的内容。
1化妆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对化妆品内可添加的防腐剂种类及应用条件作了详细规定。
56个允许使用的防腐剂大类中可使用的具体种类越来越多,如果按其化学结构来分,具体可分为四大类:醇类,如苯甲醇、苯氧乙醇等,其显著作用体现在对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醛类及其相关衍生物,如咪唑烷基脲、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重氮咪唑烷基脲等;脂类,其中最常用的防腐剂就是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衍生物,在使用时往往为复配使用;其他酮、氨基酸、复合酯等化合物,如3-碘代丙炔氨基甲酸丁酯、异噻唑啉酮类(凯松)、基甲酸丁酯等,其中基甲酸丁酯常用于霉菌的抑制。
2化妆品中常見防腐剂的应用与作用效果2.1苯氧乙醇苯氧乙醇,由环氧乙烷与苯酚发生反应合成,是醇醚类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常温下呈液态,无色透明可自由流动,带有芳香气味,适用范围广、致敏性低。
2.2甲醛释放体防腐剂甲醛释放体类有机物作为化妆品防腐剂也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常见的防腐剂成分包括咪唑烷基脲、DMDMH等。
甲醛释放体防腐剂主要通过缓慢释放的游离型甲醛对化妆品内微生物进行灭杀,对革兰氏细菌的作用效果极为显著。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的研究与开发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的研究与开发防腐剂是一种常被添加到化妆品中的成分,其主要目的是保护产品免受微生物污染的影响。
在化妆品的制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可能会导致产品变质、腐败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安全的防腐剂对于化妆品行业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的防腐剂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目前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防腐剂的研究与分类1. 对化妆品中的防腐剂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在化妆品的制造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水、原材料和工作环境等途径进入产品中,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生长。
如果化妆品中缺乏有效的防腐剂,微生物的污染可能导致产品变质、气味不佳、腐败以及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对化妆品中的防腐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分类为了保护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类型的防腐剂。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防腐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有机酸类防腐剂:如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脱氢醋酸等。
这类防腐剂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保持化妆品的新鲜和稳定。
2)醇类防腐剂:如苯甲醇、苯氧乙醇等。
这类防腐剂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完整性,杀灭细菌和真菌。
3)酚类防腐剂:如苯酚、间氯酚等。
这类防腐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够抑制各类微生物的生长。
4)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戊二醛等。
这类防腐剂通过氧化微生物的生物分子,使其失去活性。
5)还原剂:如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等。
这类防腐剂通过降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氧化还原电位,从而抑制其生长。
二、防腐剂的开发与应用1. 防腐剂的开发目标及要求防腐剂的开发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其杀菌谱、毒理学特性、稳定性、溶解度以及对产品质地和触感的影响等。
研究人员通常希望开发出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低毒性、溶解度高、稳定性好并且不对产品的感官属性产生负面影响的防腐剂。
2. 防腐剂的应用与配方设计在化妆品的制造过程中,防腐剂需要根据产品的配方设计进行应用。
化妆品用无防腐体系

化妆品用无防腐体系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保持化妆品的性质稳定,使其开盖使用后不易变质,延长保存时间。
水分较多的化妆品对防腐剂的需求较大,如化妆水、乳液等;而越接近油膏或蜡质的化妆品,微生物越难以生存,对防腐剂的需求相对较小。
有关“化妆品防腐剂致癌、致畸”的说法并不可信,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添加防腐剂的化妆品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有关“化妆品防腐剂致敏”的说法也不准确,使用化妆品过敏通常是因为消费者自身属于敏感性皮肤,且致敏源不一定是产品中的防腐剂。
1、苯氧乙醇对皮肤有轻微刺激,不会造成损伤。
0.5-1.0%抑菌效果较好,尤其是对绿脓杆菌抑制效果较好。
0.3%以上浓度在面膜中有较为强烈的热感。
适合与抑菌增效剂等配合使用。
中国、欧盟、美国法规规定苯氧乙醇的最大使用浓度均为1%。
2、乙醇在香水中应用较多,75%体积浓度杀菌效果最好,作为抑菌剂使用浓度一般大于15%,低于15%可作为抑菌增效剂。
3、丙二醇、丁二醇在现在的配方体系中,抑菌效果十分微弱。
但与其他抑菌剂配合使用,有抑菌增效的效果。
味甜,黏膜刺激性小。
4、苯甲醇、苯乙醇可燃、有毒,属于危险品,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儿童产品慎用。
5、二元醇类最早作为保湿剂和提升化妆品的肤感来使用,未列入防腐剂列表加以限制。
二元醇类具有较好的协同效果,因为羟基位置不同,抑菌效果有很大差异,1,2位有更好的抑菌效果,这是因为对细胞亲和性较高的两个羟基位于一端时,二元醇物质较易透过细胞膜渗透进胞体内。
而1,2位二醇类随着碳链的增长抑菌能力增强,刺激性增大,熔点升高,水溶性降低。
抑菌能力:1,2-癸二醇>辛甘醇>1,2-己二醇>1,2戊二醇。
(其中辛甘醇在用量大于0.2%时热感明显)常用无防腐宣称类型:1)多元醇,如1,2-戊二醇、1,2-己二醇、苯乙醇。
辛甘醇:单独使用,5%的添加量,才对酵母和革兰氏阴性菌有效抑制,对霉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效果不好。
化妆品的防腐剂原料标准及使用情况浅析

化妆品的防腐剂原料标准及使用情况浅析摘要:中国化妆品市场是世界第二大市场和最大的新兴市场,2019年销售总额近 3 0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 10%,提升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化妆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微生物的侵入,为保证产品的安全,必须添加防腐剂。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准用的防腐剂达 51种,目前有相关原料标准的只占一小部分,缺乏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会使不同来源的产品使用后的情况存在差异,给企业的化妆品成品质量控制带来困难,安全性也容易有隐患,存在原料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对纯度、杂质及其他安全性指标控制不严的可能。
因此有必要制定更多的准用防腐剂原料标准,以更好地规范其生产和使用,对于防腐剂列表之外的具有防腐功能的成分也应未雨绸缪,开展研究。
关键词:化妆品;防腐剂;原料;标准;使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1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概况随着新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化妆品功效及其宣称的重视,相关企业也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功效作用,可以预见今后的化妆品所添加的功效物质的品种与用量都会有大幅度的上升。
这些物质很多是营养成分,在达到人体美容效果的同时客观上也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作用是保护产品,使之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货架寿命。
如果不加入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成分,消费者就可能因产品受微生物污染而引起感染,这时就更谈不上有什么美容效果了,因此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准用防腐剂种类、使用范围和最大允许使用浓度都做了明确规定。
2化妆品中防腐剂原料标准为了规范化妆品准用防腐剂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多个常用防腐剂原料国家或行业标准,此外,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过“化妆品用DMDM乙内酰脲”的原料征求意见稿。
具体如下:1.GB/T 29666—2013《化妆品用防腐剂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与氯化镁及硝酸镁的混合物》。
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情况调查

谢谢观看
我们对市面上的化妆品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其中的防腐剂使用情况进行了深 入分析。
二、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了市面上热销的10款化妆品,涵盖了护肤、彩妆、洗发等多个 品类。我们通过查阅产品成分表、企业公开信息以及相关法规,收集并整理了这 些产品中防腐剂的使用种类和用量。同时,我们还参考了国内外权威机构对化妆 品中防腐剂的风险
评估结论,以更全面地了解防腐剂的安全性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样本的详细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化妆品中都含有防腐剂。其中,羟 苯丙酯、苯氧乙醇、甲基异噻唑啉酮等是最常见的防腐剂成分。这些防腐剂主要 起到抗菌、防霉、延长保质期的作用,对于防止化妆品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 中被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部分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含量较高,可能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甚至引起过敏反应。对此,我们认为企业应更加防腐剂的使用量,确保其安全、 合法地添加到产品中。同时,消费者在选购化妆品时,也应注意查看产品成分表, 了解所购产品中防腐剂的具体含量。
5、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健康发 展。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人们对皮肤保护意识的增强,化妆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其 中,防晒剂在化妆品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然而,不同品牌和类型的化妆品中所 使用的防晒剂种类和使用情况尚不明确。本次演示旨在调查和分析市场上不同类 型化妆品中防晒
3、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包括不同类型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 用比例、防晒剂种类及其浓度等。
1、防晒剂使用比例
在所调查的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比例较高。其中,护肤品中使用比例最 高,达到85%;其次是彩妆品和沐浴用品,分别为70%和60%。这表明化妆品生产 商对防晒效果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选择与应用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选择与应用防腐剂在化妆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和霉菌的滋生,保证化妆品的安全和稳定性。
然而,近年来有关化妆品中防腐剂安全性的争议不断,消费者对此也有着越来越高的关注度。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防腐剂的选择与应用,以及相关的安全性问题。
一、防腐剂的选择标准1. 宽谱抗菌活性:化妆品中的防腐剂应具备宽谱抗菌活性,能够有效抑制各类可能导致产品腐败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
2. 安全性: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使用应符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对人体无害,不会引发过敏和刺激等不良反应。
3. 稳定性:防腐剂在不同温度、PH值和化妆品配方下应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保持其抗菌活性。
二、常用防腐剂及其应用1. 酒精类防腐剂:常见的酒精类防腐剂包括乙醇和异丙醇等。
它们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酒精类防腐剂特别适用于清洁类的化妆品,如洗面奶和爽肤水。
2. 酯类防腐剂:酯类防腐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常用的包括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等。
它们对霉菌和酵母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适用于乳液和霜状类的化妆品。
3. 酚醛类防腐剂:酚醛类防腐剂包括对羟基苯酸和对羟基苯乙酸等。
它们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并在中性和酸性环境下表现出很好的抗菌活性。
酚醛类防腐剂适用于露水状的化妆品。
4. 聚醚类防腐剂:聚醚类防腐剂包括苯氧乙醇和二苯氧乙醇等。
它们对多种细菌和霉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广泛用于护肤品、彩妆和头发护理产品等。
三、防腐剂安全性问题1. 过量使用:化妆品中防腐剂的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对皮肤产生刺激和过敏反应。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防腐剂时,应遵循相关规定,并且严格控制使用量。
2. 知名品牌选择: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可以选择信誉较好的知名品牌,这些品牌往往有较为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防腐剂安全测试,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更有保障。
3. 个人过敏史:某些人对特定的防腐剂成分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天然植物来源防腐剂在化妆品中应用前景

第三十卷第四册2020年08月口腔护理用品工业ORAL CARE INDUSTRY31天然植物来源防腐剂在化妆品中应用前景魏星赵乐荣胡素文(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日化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0)摘要:主要介绍了化妆品行业中化学防腐剂的使用情况,提出在国内外法规变化和消费者更高需求的情况下,安全、高效的天然植物防腐剂将成为新型化妆品防腐剂发展的新方向。
并简要概述了植物源防腐剂的来源、分类及抗菌作用,旨在为高效、安全的天然植物防腐剂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然植物防腐剂;法规变化;抗菌作用中图分类号:TS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3607(2020)04 -31 -02化妆品产业作为轻工的新兴行业,近十年来迅 速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关注日益深人,对 化妆品的质量要求也日趋严谨。
化妆品是各种油脂 类原料、水质、功能性成分复配组成的,提供肌肤所 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同时也是微生物滋生的温床。
在消费者使用的过程中,多频次的与皮肤和空气接触、不良的存储环境都难免会带人各种微生物,引起 化妆品腐败变质,引发过敏、皮炎等多种肌肤健康问 题。
为确保在化妆品生命周期中质量稳定,避免微 生物感染,防腐剂是化妆品配方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虽然添加量很少,但可保障化妆品不受微生物污染。
在业内普遍认为,化学防腐剂可以在人体的皮肤上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的量,反而会加速皮肤的衰 老;另一方面,防腐剂也会加快色素沉淀,加速皮肤 暗沉。
超量使用或者违规使用防腐剂,可能会对人 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添加在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是保证安全的。
1化学防腐剂使用现状及法规要求目前,化妆品中常用防腐剂包括芳香醇类、苯甲 酸及其衍生物、芳香醚类、异噻唑啉酮类等。
各种常 用防腐剂的限量规定是基于C I R jlF M A T F A J U-CD 等对急性毒性 、致癌 、致突变、生殖发育毒性 、致 畸性、皮肤与眼部刺激、致敏性试验结果所给出的规 范。
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及进展

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及进展一、本文概述化妆品防腐剂是化妆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防止产品在制造、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因微生物的污染而变质。
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品质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防腐剂的选择和使用已成为化妆品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分析其在不同产品类型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本文还将关注防腐剂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新型防腐剂的研发、绿色防腐技术的应用,以及防腐剂与产品安全性、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化妆品防腐剂使用现状及进展的全面分析,以期为化妆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日益关注,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使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防腐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化妆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从而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化妆品行业广泛使用的防腐剂主要包括尼泊金酯类、甲醛释放体类、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等。
尼泊金酯类防腐剂以其广谱抗菌性、低毒性和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在化妆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尼泊金酯类防腐剂安全性的质疑,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对其使用进行了限制或禁止。
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如咪唑烷基脲和DMDM乙内酰脲等,由于具有高效的防腐效果,曾一度在化妆品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这些防腐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甲醛,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近年来其使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作为一种新型防腐剂,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化妆品行业的新宠。
还有一些天然防腐剂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发酵产物等也逐渐受到关注,这些天然防腐剂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是化妆品防腐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体来说,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安全化和环保化的趋势。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开发出更加安全、高效的防腐剂仍是化妆品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针量与测试技术》2018年第45卷第8期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及国内外法规现状姜丹丹(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珠海519000)摘要:本文依据消费者关心的化妆品防腐剂使用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化妆品常用防腐剂的使用情况,比较了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防腐剂 使用要求与我国现行法规的区别。
关键词:化妆品;法规;防腐剂中图分类号:TB9文献标识码:A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10.55DO I:10.15988/ k i.1004-6941.2018.08.033The Application of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s and the Status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aws and RegulationsJiang DandanAbstract:Based on consumers"concern about the use of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se of commonly used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s in recent years,and compares the requirements of preservativ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Keywords:cosmetics;laws and regulations;preservatives0引言化妆品中的各种成分构成了微生物繁殖最基本的要素。
为起到保护润湿和柔软皮肤或定型、美发作用而使用的脂类、醇类原料,为去角质、紧肤、美白、保湿而添加的蛋白质及其降解物质分别形成了微生物繁殖的碳源和氮源。
担负着遮盖、滑爽、附着、吸附和增加延展性功能的有机无机粉状原料,起到维持酶活性,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的作用。
加上为美白、抗氧化等功能添加的维生素等原料,这些营 养丰富的物质提供了必要条件;绝大部分化妆品的p H值在4〜7之间,贮存温度在(20〜30)°C。
所有这些条件成为微生物繁殖的温床。
为了防止产品腐败变质,添加醜剂是最主要的方法。
1国内外法规现状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我国化妆品产品中准用的防腐剂一共有51种。
与之前的2007版《化妆品卫生规范》相比,一共修订了14项 防麵的使用隨、使用条件或中文名称,4种被从可以使用的防腐剂列表中删除,氯乙酰胺直接被调整为化妆品禁用组分。
2009年12月,欧盟正式公布了化妆品法规E C N O.1223/2009,新法规在当时的27个欧盟成员轩 (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中作为正式法规实施。
至今为止,欧盟化妆品法已经走过40余年,E C 肌1223/2009,到2016年12月为止,修订多达16次。
欧盟化妆品法规是目齡考和使用国家最多的化妆品法规。
我国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参考或引用了欧盟法规,同时,东盟、南方共同市场、俄罗斯、印度、澳洲等地区的法规都是在欧盟化妆 品法规的基础上建立的。
该法规中第五章(Annex V)中罗列了欧盟化妆品的准用防腐剂及限量。
美国F D A对化妆品的管理已有50余年的历 史,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必须符合《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食品包装和标签法》以及有关其它法规。
美国化妆品成分审查委员会(C I R)将所有可用的化妆品原料(包括防腐剂)及限量列于C I R法规中。
但是因为该法规并没有将原料按功能分类,所以難没有专猶賴防腐剂列表。
收稿日期:018-05-29姜丹丹: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及国内外法规现狀103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相比,C I R对于防腐剂限量的规 定是比较宽松的,经常会有某种防腐剂在其他国家不可用,在美国却可用或在美国用量较高的情况。
2常用防腐剂使用情况除可以使用的种类略有不同,各国针对某一种特定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添加量要求也颇有不同。
⑴甲基异噻唑啉酮(M I T)自2006年作为化妆 品防腐剂开始进人市场,因其对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有效作用和本身的水溶性、耐热等原因而得到广泛使用。
我国的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M I T在驻留类产品和淋洗类产品中的添加量均不得超过0.01%。
这和澳大利亚的Poison、加拿大的H〇t l i s t2015中的要求是一致的。
欧盟法规E C 1223/2009Annex V中,驻留类产品中不得添加M I T,淋洗产品中添加量不得超过0.0015%;美国21C F R700中则规定,任何化妆品中都不能侧M I T。
⑵苯氧乙醇是一种经常用于护肤产品的防腐剂,常见于护肤霜和防晒霜。
虽然苯氧乙醇对革兰 氏菌和霉菌、酵職的防腐效果不太强,但因其对皮肤刺激性小,近年来在国内使用量日渐增加。
一般情况下,苯氧乙醇会和其它种类的防腐同时使用。
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苯氧乙醇在化妆品中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1.0%。
苯氧乙醇自使用至今,只在2012年S C C S N F P收到法国的风险评估申请。
到目前为止,欧盟法规对苯氧乙醇用量的要求仍然是不得超过1.0%,可用于任何年龄段及任何种类的化妆品中。
⑶咪唑烷基脲麵腐剂是依靠其缓慢的分解过程中逐渐释放甲醛,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因此对 皮肤刺激性较大。
过去主要与尼泊金酯类防腐剂复配使用。
咪唑烷基脲类防腐剂对革兰氏菌防臓果较好,对霉菌酵職的效果则较差。
与欧盟化妆品法规中对这两类的物质的规定相同,2015版《化妆 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咪唑烷基脲的使用量分别不得超过0.5%和0.6%,如果成品中甲醛含量大于0.05%时,需要标注“含甲醛”。
(4)对羟基苯甲酯类防腐剂刺激小,不致敏,抗真菌效果好。
一般情况下,这类防腐剂中的几种复配使用或与咪唑烷基脲等其它种类防腐剂复配使用,以克服其对细菌效果较差的问题。
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化妆品中单一酯(以酸计)添加量不得高于0.4%,混合酯总量(以酸计)不高于0.8%。
对羟基苯甲酯类防腐剂使用历史较长,1942年就被美国收入国家处方集V II,1947年羟 苯甲酯和羟苯丙酯同时被编入美国药典X III。
欧盟对这类物质的使用规定比较复杂: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苯酯、对羟 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酯戊酯不允许使用;对羟 基苯甲酸甲酯、乙酯及其盐类,单一酯类最大允许用量为0.4%(以酸计)对羟其苯甲麵酯、丁酯及其盐类,单一酯类最大允许用量为0.14%(以酸计)。
(5)碘炔醇丁基氨甲酸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经常与其它种类的防腐剂配合使用,是目前效果最好的防霉剂。
欧盟对其用量有详细规定:淋洗类产品中最高用量0.02%;驻留类产品最高用量0.01%,除臭和抑汗产品最大用量0.0075%,不得用于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中,不可用于大面积的体霜和体乳;不可用于口腔卫生与唇部护理产 品,仅当产品有可能为三岁以下儿童使用时,需标注“三岁以下儿童勿用”。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 范》2015版中规定:化妆品中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05%,且不能用于口腔卫 生和唇部产品;对于用后留在皮肤上的产品,当其浓 度超过0.02%时,需注明警示语:含碘。
3化妆品防腐剂的新选择因广大消费者对绿色、天然、无刺激的强烈诉 求,化妆品企业对现有防腐剂的使用越发谨慎。
近年来,一些具有防腐功效的多功能添加剂,如已二醇和戊二醇等,开始受到关注。
已二醇、戊二醇具有一定的抗菌功效,近年来分别在曰本、韩国和中国市场 上使用量增加明显。
对于淋洗型产品中目前广泛使用的M I T,随着限量不断降低,不仅在免洗型产品中退出历史舞台,也将会逐渐失去淋洗型产品的市场。
苯氧乙醇、苯甲醇和有机酸正逐渐成为淋洗型产品防腐的主力军。
4结语作为化妆品行业法规的风向标,欧盟化妆品法规在全球化妆品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无需多言。
我国化妆品法麵大程度上参照了欧盟的法规。
尽管我国法规对部分防腐剂的使用要求还不如欧盟严格,但是法规的更新基本上依据的是最新的科研成果,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所以,我国法规必将逐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对于企业来说,提前按照高水平法规要求无疑是保证产品安全性和合规(下转第108页)108《针量与测试技术》2018年第45卷第8期[3 ] N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t a n d a r d s and Technology ( N I ST ) [ On l i n e ] ,a v a i l a b l e : h t t p ://www . n i s t . g o v /i n d e x . html , A p r i l 5 , 2016.[4] D o l l a r P , Wojek C , S c h i e l e B , Perona P . P e d e s t r i a n d e t e c t i o n : an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 s t a t e o f t h e a r t . I EEE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n P a t t e r n A n a l y s i sand Machine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 2012, 34(4) : 743 ~761.[5 ] Benenson R , Omran M , Hosang J , S c h i e l e B . Ten y e a r s o f pe d e s t r i a n d e t e c t i o n , what ha v e we l e a r n e d ? I n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12t h European Con f e r e n c e on Computer V i s i o n . Zurich , S w i t z e r l a n d : S p r i n g er , 2014: 613 -627.[6 ] D a l a l N , T r i g g s B . H i s t o g r a m s o f o r i e n t e d g r a d i e n t s f o r human d e t e c t i o n . I n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2005 I EEE Computer S o c i e t y C o n f e r e n c e on Computer V i s i o n and P a t t e r n R e c o g n i t i o n . San Diego , USA : I EEE , 2005. 886 -893.[7 ] F e l z e n s z w a l b P , M c A l l e s t e r D , Ramanan D . A d i s c r i m i n a t i v e l y t r a i n e d , m u l t i s c a l e , d e f o r m a b l e p a r t model . I n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2008 I EEEC o n f e r e n c e on Computer V i s i o n and P a t t e r n R e c o g n i t i o n . Anchorage , Alaska , USA : I EEE , 2008.1 -8.[8 ] Ouyang W , Wang X . J o i n t deep l e a r n i n g f o r p e d e s t r i a n d e t e c t i o n . I n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2013 I EE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n Com p u t e r V i s i o n . Sydney , A u s t r a l i a : I EEE , 2013.2056 -2063.[9 ] Luo P , T i a n Y , Wang X , Tang X . S w i t c h a b l e deep n e t w o r k f o rp e d e s t r i a n d e t e c t i o n . I n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2014 I EEE Co n f e r e n c e o n Computer V i s i o n and P a t t e r n R e c o g n i t i o n . Columbus , Ohio , USA : I EEE , 2014. 899 -906.[10] Hosang J , Omran M , Benenson R , S c h i e l e B . T a k i n g a d e e p e rl o o k a t p e d e s t r i a n s . I n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2015 I EEE C o n f e r e n c e on Comput e r V i s i o n and P a t t e r n R e c o g n i t i o n . B oston , USA : I EEE , 2015.4073 - 4082.[11] Cuda - c o n v n e t . High - p e r f o r m a n c e C + + /CUDA implemen t a t i o n o f c o n v o l u t i o n a l n e u r a l n e t w o r k s [Online ] , a v a i l a b l e : h t t p s : // code . g o o g l e . com /p /cuda - c o n vnet /, A p r i l 5 , 2016.[12] Huang C , Wu B , N e v a t i a R . Robust o b j e c t t r a c k i n g by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d e t e c t i o n r e s p o n s e s . I n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10t h Eu r o p e a n C o n f e r e n c e on Computer V i s i o n . M a r s e i l l e , France : S p r i n g e r , 2008.788 -801.[13] Yang B , N e v a t i a R . M u l t i - t a r g e t t r a c k i n g by o n l i n e l e a r n i n g o f non - l i n e a r m o t i o n p a t t e r n s and r o b u s t a p p e arance models . I n : P ro c e ed i n g s o f t he 2012 I EEE C o nf e r e n c e on Computer V i s i o n and P a t t e r nR e c o g n i t i o n . Providence , USA : I EEE , 2012. 1918 -1925.[14] Soomro K , Zamir A R , Shah M . UCF 101 : A D a t a s e t o f 101 Human A c t i o n s C l a s s e s fr o m V ideos i n t h e Wild , T e c h n i c a l R e p o r t CRCV-TR -12 -01, C e n t e r f o r Research i n Computer Vision ,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e n t r a l F l o r i d a , USA , 2012.[15 ] N . D a l a l and B . T r i g g s . H i s t o g r a m s o f o r i e n t e d g r a d i e n t s f o r hu man d e t e c t i o n . I n I n CVPR , p a g e s 886 - 893 , 2005.[16 ] P . D o l l a r . Q u i c k l y b o o s t i n g d e c i s i o n t r e e s - p r u n i n g u n d e r a c h i e v i n g f e a t u r e s e a r l y . I n I CML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M a c h i n e L e a r n i n g , J u n e 2013.[17 ] M . E n z w e i l e r and D . M . G a v r i l a . Monocular p e d e s t r i a n d e t e c t i o n : S u r v e y and e x p e r i m e n t s . I EEE Tr a n s . P a t t e r n Anal . Mach . I n t e l l . ,31(12) : 2179 -2195, Dec .2009.[18 ] Y . F reund and R . E . S c h a p i r e . A d e c i s i o n - t h e o r e t i c g e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o f o n - l i n e l e a r n i n g and a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o b o o s t i n g . J . Comput . S y s t . S c i . , 55(1):119-139, Aug .1997.[19 ] R . G i r s h i c k . F a s t R - CNN . 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n Com p u t e r V i s i o n (I CCV ) , 2015.[20 ] J . H . Hosang , M . Omran , R . Benenson , and B . S c h i e l e . Taking a d eeper l o o k a t p e d e s t r i a n s . CoRR , a b s /1501. 05790,2015.[21 ] A . Krizhevsky , I . Sut s k e v e r , and G . E . Hinton . I magenet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w i t h deep c o n v o l u t i o n a l n e u r a l n e t w o r k s . I n F . P e r e i r a , C . J . C . Burges , L . Bottou , and K . Q . Weinberger , e d i t o r s , Advances i nN e u r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 g S y s t e m s 25 , p a g e s 1097 - 1105. C u r r a n A s s o c i a t e s , I n c . ,2012.[22] J . Li , X . Liang , S . Shen , T . Xu , and S . Yan . S c a l e - a w a r ef a s t R - CNN f o r p e d e s t r i a n d e t e c t i o n . CoRR , a b s /1510. 08160,2015.作者简介:张姣,女,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