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合集下载

天然防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天然防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天然防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度不断提高,天然防腐剂逐渐成为了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天然防腐剂是指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或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相较于化学防腐剂,天然防腐剂具有更加安全、有效的优点。

本文将就天然防腐剂的重要性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化学防腐剂虽然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但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甚至诱发癌症。

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防腐剂成为了食品科学领域的当务之急。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度提高,食品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更安全的替代品,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目前,天然防腐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源和微生物源两个方面。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主要包括香辛料、有机酸、酚类等物质,而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则是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菌物质。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中,香辛料是最常用的防腐剂之一,如生姜、大蒜、丁香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长。

有机酸如柠檬酸、醋酸等也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食品pH值,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些酚类物质如茶多酚、蜂胶等也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乳酸菌、霉菌等微生物的发酵产物上。

这些微生物的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如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等。

这些物质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导致微生物死亡或抑制其生长。

然而,天然防腐剂的研究和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天然防腐剂的提取和纯化过程较为复杂,导致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应用。

一些天然防腐剂的抗菌谱较窄,仅对某几种微生物有效,对于其他微生物效果不佳。

一些天然防腐剂的稳定性较差,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易失去活性。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度不断提高,以及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天然防腐剂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天然防腐剂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更多高效、稳定、低成本的天然防腐剂将被开发出来。

对于植物源天然防腐剂,研究方向主要是寻找新的抗菌物质和优化提取工艺,以提高其抗菌效果和稳定性。

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残 留 二 氧 化 硫 能 引 起 过 敏 反 应 ,使 用 受 到 限
随着人 们 生活水 平 的提 高 以及食 品 安全 意 识 的增 强 ,在 食 品 工 业 中 ,为 了 延 长 食 品 的 货 架 期 ,化学 防 腐 剂 的 种 类 和 应 用 范 围受 到 严 格 限 制 J 。为此 ,开 发抗 菌 谱 广 、抗 菌 性 强 、安 全 无
菌 的活性 ,从 而 发挥 有 效 的防 腐作 用 、此 外 它还 能 防止 肉毒杆 菌 、沙 门氏 菌 等有 害 微 生 物 的 生长 和繁 殖 ,但 对 厌氧 性 芽孢 菌 与 嗜 酸 乳 杆 菌 等有 益 微生 物几 乎无 效 ,其 抑止 发 育 的作 用 比杀 菌作 用
更强 ,从 而达 到有 效 地 延 长 食 品 的保 存 时 间 ,并 保持原 有食 品 的风 味 。山梨 酸 ( ) 目前 已广 泛 钾 地用 于食 品 、医药 、化 妆 品 、农 产 品 、饲 料 等 行 业 中 ,从 发 展 趋 势 看 ,其 应 用 范 围 还 在 不 断 扩
广泛 应 用 。
化学 、酶及生物等因素引起腐败变质 ,其中微 生
物作用 最 为严重 。食 品 中含 有 丰 富 的 营养成 分及
收稿 日期 :2 1 0 0 1— 7—1 1
作者 简介:王彬 (9 7 ,女 ,主任技师 ,硕士 , 16 一) 研究方 向为 营养与食 品卫生 。
专 论 综 述
肽 ,可 以抑 制食 品 中 的致 病 菌 和腐 败 菌 ,包 括 蜡 状 芽 胞 杆 菌 、 肉 毒 梭 状 芽 胞 杆 菌 、产 气 荚 膜 梭 菌 、单 核 细 胞 增 生 李 斯 特 菌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等 ,从 而减 少 或避 免食 品化 学 防 腐 剂 所 带来 的安 全 隐 患 _ 。没有 任何 一 种 防腐 剂 可 以 杀 灭 或抑 制 9 J 所 有 的细 菌 ,为此 ,开发 使 用 复 合 防 腐 剂 发挥 广 谱 防腐 作用 ,对 食 品防腐 剂 产业 、食 品 工业 的发 展 具 有 重 要 的作 用 ,但 是 首 要 前 提 是 必 须 符 合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及建议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及建议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食品工业的发展与食品添加剂有着密切的关系。

食品添加剂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为食品工业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食品添加剂行业已呈现出紧跟消费升级的发展新趋势即天然食品添加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功能食品、健康食品、保健食品成为市场增长点,带动营养保健型食品添加剂快速发展;功能多元、风味优化的复合食品大量增加,形成了对复配型添加剂的潜在需求。

食品添加剂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天然原料及化学原料,包括甘蔗、维生素、柠檬酸、纯碱等;中游为食品添加剂生产供应环节,主要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香精香料等;下游主要用于饮料、食品、调味品、特殊营养食品等产品制作。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中国的食品添加剂近几年在生产应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成本、品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业大而不强,尽管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产能增长迅速,产能居于世界前列,但是整体行业呈现大而不强态势。

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如国内柠檬酸、维生素C、山梨醇等产品销售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由于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价格持续走低,生产装置经济效益差,另外许多新开发小品种也逐步呈现盲目建设,产能扩增过快的现象。

但随着消费升级,天然着色剂产品正在去除多余产能,进行结构性调整,产业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精细加工转变,由单一着色功能向复合功能拓展。

从我国食品添加剂相关技术专利情况来看,随着近年来我国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监管日益趋严,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也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食品添加剂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为968项,较上年下降163项。

食品添加剂发展前景分析食品添加剂在我国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使用市场也相当大,而与普通的食品添加剂比起来,人们对绿色食品添加剂的需求就更高了。

《食品防腐剂》课件

《食品防腐剂》课件

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
01
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防腐剂是安全的
我国对食品防腐剂的生产和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只有符合国家标准的食
品防腐剂才是安全的。
02
合理使用食品防腐剂是必要的
在某些情况下,合理使用食品防腐剂是必要的,如罐头、果汁等需要长
期保存的食品,如果不添加防腐剂,很容易发生腐败变质。
03
消费者应选择符合标准的食品
满足特殊食品需求
对于一些特殊食品,如罐头、腌制 品等,食品防腐剂是必不可少的, 能够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食品防腐剂在家庭烹饪中的应用
防止食品变质
在家庭烹饪中,食品防腐剂可以 防止食品变质,如加入盐、糖、
醋等可以抑制细菌生长。
保持食品新鲜
在保存食品时,加入适量的食品 防腐剂可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 口感,如用保鲜膜或保鲜盒保存
和剂量,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开发新型食品防腐剂
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食品防腐剂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严格控制食品防腐剂的残留量
03
为确保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应严格控制其在食品中的残留量
,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加强食品防腐剂的监管和管理
完善食品防腐剂的法律法规
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食品防腐剂的使用和管理。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避免购买添加过量
或非法添加物的食品。
03
食品防腐剂的使用情况
食品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延长食品保质期
食品防腐剂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 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
证食品质量和安全。
方便食品加工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防腐剂可 以起到稳定食品的作用,如防止食 品发酵、防止食品氧化等。

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高丹萍摘㊀要:食品添加剂在当前食品工业中起着关键的支持作用ꎬ其研发与应用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ꎮ随着国内外对食品营养和安全重视度的提升ꎬ食品添加剂的合理化使用要求也逐渐提高ꎬ发展和保护食品营养安全已作为当前的一大关键课题ꎬ但长久以来ꎬ相关媒体在播放食品安全事件时无明确划分 食品添加剂 和 其他化学添加剂 ꎬ形成人民对食品添加剂的较大误解ꎬ对此ꎬ整体客观性地论述食品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和进步趋势为重中之重ꎮ综合多年的研发背景ꎬ提出了发展中心引导食品添加剂行业特别是营养健康产业结构的形成ꎬ提升广大群众全面健康水平ꎬ以此在推动社会祥和发展中起到了实际作用ꎮ关键词:食品添加剂ꎻ健康安全ꎻ发展趋势一㊁引言在之前的20年里ꎬ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科研人员实行了深层面的研发下ꎬ食品添加剂的研制获得了显著进展ꎮ食品工业当中使用的拥有特别性能的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已有较多种类ꎮ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ꎬ在根本研究和运用研究稀少品种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ꎬ生产技术方面还是有待提高ꎮ故此ꎬ要按照 安全㊁营养㊁多性能 的总体方向ꎬ来确定未来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与要点ꎬ如健康㊁安全㊁低成本㊁高效㊁环保等保护㊁节约资源等方面来发展绿色低碳食品添加剂新产品ꎬ提升人民群众全面健康水平ꎬ从而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效用ꎮ二㊁食品添加剂发展描述我国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运用准则»可以拥有2600多种ꎮ这当中有可食用香精1800多种ꎬ营养强化剂也有200~300多种ꎬ加工助剂(含酶)也有16多种ꎬ胶原蛋白基本剂50~60种ꎬ其他有300多种ꎮ根据分析新的«食品安全国家准则食品添加剂运用规范»(GB2760-2014)于2015年5月中旬已经正式施行ꎮGB2760-2014与GB2760-2011相对比ꎬ比2014年有较大变化ꎮ其中重要改变是添加了原卫生部㊁卫计委近几年来公布的食品添加剂有关公告当中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制订ꎮ在食品营养强化剂和糖果当中的根本物质以及配料表等有关指标实行了较好的管理ꎬ调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应用制度ꎬ修订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种类和应用制度ꎬ更对香料香精的种类与应用制度实行了良好的调整ꎮ国际食品添加剂行业每年都有4%~6%的快速增长势头ꎬ我国食品添加剂也维持了迅速进展的势头ꎮ2013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综合生产量800~900万吨ꎬ同比增长了7%ꎻ销售额度大约有800~900亿元人民币ꎬ同比增长了5%ꎮ根据计算ꎬ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公司约有1500多家ꎬ较大规模以上公司大约有500多家ꎬ销售额度超过30多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大约有20多家ꎬ在国内外上市公司大约有10多家ꎬ全产业从业人员大约有50多万人ꎮ最近几年来ꎬ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越来越重视ꎬ监管也越来越严格ꎮ虽然消费总量受到影响ꎬ但对一些有技术㊁有品牌㊁还有市场的正式公司销量反而有所增加ꎮ市场上产品乱象发生了很大变化ꎬ公司的生产经营逐步规范ꎮ从客观上制约了生产假冒劣质商品和不正规小企业的生产进而提高净化了市场环境ꎬ规范和推动了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健康发展ꎮ(一)决定食品添加剂市场前景的几大原因首先ꎬ随着当代食品工业的迅速进步ꎬ对食品添加剂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ꎮ近30年来ꎬ我国食品工业综合产值平均增长了10%以上ꎮ而在2014年ꎬ我国食品工业综合产值达到了12万亿元ꎬ大力推动了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发展与进步ꎮ其次ꎬ中国人民饮食习惯产生了较大的转变ꎬ推动了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创新与进步ꎬ人民对单一地追求量变转向更多地追求品质ꎬ对深层面加工提出了急切的需求ꎮ使得食品添加剂的发展㊁创新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ꎮ面对市场ꎬ用量较少ꎬ效用好的生物制剂与绿色天然产品的生产运用额度正在增加ꎮ第三ꎬ人民的营养健康认知正在逐渐加强ꎬ促进了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快速发展ꎮ而随着生活条件水平的提升ꎬ人民的营养健康认知正在逐渐加强ꎬ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尊崇也越来越高ꎮ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改进食品质量ꎬ从而使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也将拥有更好的开阔的发展与运用前景ꎮ第四ꎬ加快我国传统食品产业化进程度ꎬ以此来推进新型专用食品添加剂的研发ꎮ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节奏地增快和生活形式的改变ꎬ可以满足我国传统食品工业化和当代文化的食品添加剂将有更好的发展空间ꎬ这就急切的需要研发和适合当代人民的新型专用食品添加剂ꎮ(二)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重要发展方向绿色天然食品㊁有机食品㊁性能食品㊁健康食品已作为全球食品产业新的增长点ꎮ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原材料提取加工来自植物㊁动物㊁微小生物等方面ꎬ比如ꎬ绿色番茄素㊁绿色香料兰素㊁抗氧化剂茶多酚㊁绿色甜味剂甘草提取物等获得全球市场方面的广大爱戴ꎮ有些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如形成色素乳膏已经被严禁应用ꎬ这就为绿色天然㊁安全食品添加剂的进展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ꎮ(三)先进技术运用推动食品添加剂产业发展不断发展的需要与全球能源危机的影响ꎬ利用先进技术改进与提高传统工业是十分必要的ꎮ细胞工程㊁基因工程㊁纳米技术等有关新技术的发展ꎬ使得生物技术方面对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生产中的使用有着踊跃的促进作用ꎮ在纳米技术方面需要研究和提升食品添加剂的平稳性㊁离散性㊁稀㊀㊀㊀(下转第66页)了发展商业盈利模式的条件ꎮ可采用完全市场化的建设运营模式ꎮ政府可以提供补贴ꎬ加快智能制造㊁智能物流㊁智能能源㊁智能贸易等领域的市场化进程ꎬ推动应用系统的运行ꎮ对于民生服务ꎬ可根据政府与公众承担的服务责任比例ꎬ采用营利模式进行制度建设与运行的可行性选择ꎮ为公共服务和建筑公司提供补贴和支付采购费用是政府的职责ꎬ对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开发的项目ꎬ由政府和社会按责任比例向建设单位支付相应的有偿服务费用ꎮ(二)分阶段选择模式各类应用系统构建运营智能应用的商业模式各不相同ꎬ但构建运营智能应用的商业模式并非一成不变ꎮ如果市场条件允许ꎬ政府可以建立部分盈利的经营模式ꎬ或者采用以市场为导向(或以部分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模式ꎬ以减轻政府的负担ꎮ为此ꎬ必须根据不同发展阶段ꎬ尤其是市场环境和制度建设及运行条件ꎬ优化和发展商业模式ꎬ逐步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ꎮ第三ꎬ运用服务整合的思想ꎬ推进各种系统的市场化ꎬ为实现智慧城市应用系统的全面市场化运作创造条件ꎮ智慧城市 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ꎬ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中的各种关键信息进行感知㊁分析㊁集成ꎬ实现智能化ꎬ以满足民生㊁环境保护㊁公共安全㊁城市服务㊁商务活动等方面的需要ꎮ实施智慧城市管理ꎮ摄像机采集的数据上传到云中进行分析处理ꎬ最后应用到城市管理中ꎮ精确的数据采集(多维高帧速率高分辨率)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ꎬ这对5G带宽的要求非常高ꎮ手工处理大量数据显然是不现实的ꎮ利用人工智能处理不仅可以节省人力ꎬ而且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大量的分析㊁预测支持ꎬ甚至是部分自动化管理ꎮ智慧城市以5G㊁云计算㊁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ꎬ构建灵活高效的生产体系ꎬ使产品迅速推向市场ꎮ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实现多维㊁细粒度的数据采集ꎮ一般情况下ꎬ人工采集每分钟只能采集一次ꎬ采集频率可达到秒级甚至毫秒级ꎮ在云端ꎬ要实现同步与协作的自动化过程ꎬ还需要低延迟5G的网络才能完成传输ꎬ并与终端进行持续的数据通信和分析ꎮ云计算平台是人工智能应用的载体ꎬ批量生产时ꎬ可根据精确的数据识别多个状态ꎬ然后调整生产ꎬ以实现人力无法实现的灵活性ꎮ六㊁结论智慧城市的构建和运行并非一成不变ꎮ施工初期ꎬ商业开发难度加大ꎬ市场导向的模式更难立足ꎬ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作方式自然是以政府为主ꎬ以市场运作为主ꎬ它的作用日益完善ꎬ公众和企业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ꎬ市场环境日趋成熟ꎬ其建设与运营模式必然向市场化㊁政府扶持型转变ꎮ从开发角度看ꎬ智能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必须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ꎮ参考文献:[1]朱蓉ꎬ刘良华.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建设运维模式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9(2).[2]朱蓉ꎬ刘良华.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商情ꎬ2019(29):58.[3]蒋海刚ꎬ於琦.主动式智能建筑运维模式下的数据应用技术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ꎬ2019(12):51-53.作者简介:肖伟ꎬ联通(江苏)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ꎮ(上接第64页)释性与使用率等方面ꎮ很多拥有性能类的食品添加剂ꎬ如多酚㊁无机盐㊁胡萝卜元素㊁氨基酸㊁不饱和维生素及其衍生物等ꎬ有水溶性较差㊁易分解对光热敏感性等缺陷ꎮ因此ꎬ它们在加工和贮存期间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ꎬ无法维持原有的生物特性ꎮ经过设计营养素纳米传输体系可以较好地改进活性物质的水溶性ꎬ以此来避免放生沉积ꎬ进而提升光与热方面的平稳性ꎬ维持生物活性ꎮ提升缓解效果ꎮ纳米营养素稳定性好ꎬ胃肠道刺激性小ꎬ副作用小ꎬ生物实用度较好ꎬ拥有靶向性和稀释缓解等优点ꎮ故此ꎬ先进技术在食品添加剂行业的普遍运用拥有良好的前景ꎬ这势必会促进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进程ꎮ(四)复配食品添加剂的方向发展复配食品添加剂商品是让两样及几样以上的食品添加剂经过物理技术根据制订比例混合合成ꎬ例如:混合甜味剂㊁混合磷酸盐㊁可用香精㊁广谱抗菌防腐剂等ꎬ这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ꎮ这使得每样单一食品添加剂因为拥有协作效用ꎬ得到性能互补㊁从而更加经济良效㊁安全可靠ꎮ复配食品添加剂在国外已逐渐很受欢迎ꎬ使将来在我国经济市场方面也是潜能较大ꎮ(五)食品添加剂健康㊁安全性评价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水平的逐渐提升ꎬ人民对食品安全方面的注重度越来越高ꎬ对食品添加剂的量㊁品种㊁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较多的要求ꎮ对新品种应通过严格的卫生处理评价等方面ꎬ以此来保证技术的健康㊁安全性ꎮ三㊁总结综上所述ꎬ随着国内外对食品营养和安全关注度的提升ꎬ食品添加剂的合理化使用ꎬ发展和保护食品营养安全已作为当前的一大主要课题ꎬ对此ꎬ文章章主要论述了食品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和进步趋势ꎮ综合多年的研发背景ꎬ提出了发展中心引导食品添加剂行业特别是营养健康产业结构的形成ꎬ提升广大群众全面健康水平ꎬ以此来推动社会祥和发展起到主要的实际作用ꎮ参考文献:[1]邵籽学.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浅析生物添加剂取代化学添加剂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J].当代化工研究ꎬ2017(8):96-97.[2]张辉ꎬ贾敬敦ꎬ王文月ꎬ等.国内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ꎬ2016ꎬ35(3):225-233. [3]刘洪亮.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食品安全导刊ꎬ2019(12).[4]周璐艳.食品添加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食品ꎬ2019(3).作者简介:高丹萍ꎬ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ꎮ。

食品添加剂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断增加,食品添加剂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以下是食品添加剂发展的三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向天然和有机的方向发展。

由于对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担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天然和有机的食品。

因此,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趋向于使用天然的成分和材料,如植物提取物、天然香料等。

这些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对食品的品质和口感也有积极的影响。

第二个趋势是开发功能性的食品添加剂。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也开始从简单的满足饥饿转向了追求功能性和营养的方向。

因此,在食品添加剂的研发中,很多企业开始注重开发具有功能性的食品添加剂,如抗氧化剂、防腐剂、增强营养的添加剂等。

这些功能性的食品添加剂不仅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

第三个趋势是应用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新的技术被应用到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生产中。

例如,纳米技术可以改变食品添加剂的颗粒大小和结构,提高其在食品中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添加剂的基因序列,使其具有更强的抗菌和防腐能力;生物技术可以提高食品添加剂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食品添加剂的性能和效果,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消耗资源。

综上所述,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呈现出了向天然和有机、功能性和新技术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这些趋势的出现不仅得益于人们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也得益于科技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相信未来食品添加剂会更加健康安全、功能多样并符合人们的需求。

论文范文—食品添加剂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文范文—食品添加剂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1年全国肉类总产量已超过6000万吨,是全球第一大肉类生产国,但肉制品产值只有350亿元,仅占食品工业产值的5%左右。

所以,方便卫生的肉类制品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也为食品添加剂提供了商机。

如果其中1200万吨加工成西式火腿或肉制品,也只是肉类总量的1/5,共需各类添加剂10万吨以上。

社会是年龄不同的人群组成的。

研究开发食品新产品。

必须考虑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不同工作岗位等等,他们所需要的食品营养组成是不同的。

现在已批准使用的营养强化剂有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三大类80种左右。

可以根据不同营养缺乏症和不同的需要,在各种食品中添加。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应发展脂肪代用品添加剂;另外,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应该发展既有能量和营养价值,又不影响血糖的糖代用品,如高甜度甜味剂,蔗糖的改性产品等。

3、重点发展的产品第一、乳化剂。

食品乳化剂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我国主要以脂肪酸多元醇酯及其衍生物和天然乳化剂大豆磷脂为主。

用量最大的是脂肪酸甘油酯,其他还有司盘、吐温、丙二醇酯、木糖醇酯、甘露醇酯、硬酯酰乳酸钠和钙、大豆磷脂等20多个品种,产量近3万吨。

当前世界食用乳化剂消费量已超过40万吨,主要品种有单甘酯和双甘酯、卵膦酯及山梨醇酯。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但乳化剂消费量不足世界的1/10。

今后首先要加快单甘酯的发展,美国一年要耗用单甘酯12万多吨,而我国目前产量仅为1.8~2吨,且以混合单甘油酯为主。

其次,卵磷脂的发展也必须加强,美国现每年的用量已超过5万吨,我国有比较丰富的卵磷脂生产原料,但卵磷脂用量还在千吨级,今后几年要加快蒸馏单甘酯的发展,还要开发蔗糖酯系列产品和复配型添加剂。

第二、营养强化剂。

包括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及矿物质等,目的是提高食品的营养成分。

动物性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动物性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童笙叁鉴嘉导剖粼动物性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田影,金莉莉,王秋雨’(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沈阳110036)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人们对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然食品防腐剂一般是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直接分离提取的,具有防腐作用的一类物质,具有资源丰富、抗菌性强、水溶性好、安全无毒、抑菌谱广等优点,近年来成为食品保鲜防腐领域的研究热点。

但是,目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实际使用并不多,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与开发仍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5种动物性来源的抑菌物质,阐述了它们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理化性质、抑菌机理和应用现状,并针对天然食品防腐剂在研究和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对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天然食品防腐剂;动物性;抗菌机理;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 S2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513(2009)05—0141—05R es ea r ch pr ogr es s of na t ur al f oodpr es er vat i ves f r O m ani m al s our ceT I A N Y i ng,JI N L i-l i,W A N G Q i u-yu‘(L i fe Scho ol of Li aoni n g U ni ver s i t y,Shenyang110036)A bs t r ac t:W i t h t he con t i nuo us i m provem ent of l ivi n g st and ar ds a nd gr ow i ng co n c er n on hea l t h,peop l e put f or w ar dhi gher r eq ui r em ent s O N f ood sa fe t y.N at ur al f ood pr es er vat i v es ar e a cl as s of ant i m i er obi al m at er i al s.di r ect l y ext r act edf r o m pl ant s,ani m al s and m i croorgani sm s.Nat ural f ood pr es er vat i v es ha ve t he adv ant a ge of ab un dan t r es our c es,s t r ongant i m i er obi al act i vi t y,w a t er—sol ub l e,n on—t oxi c,and w i de ant i m i er obi al sp ec t r u m ar e be c om i ng a r esea r ch hot spo t f o-C U S i n r ecent ye ar s.H o w eve r,nat u r al f ood pr es er vat i v es hav e not been w i de l y use d ye t.T h e nat ur al pr oper t y,ant i bact e—ri a l m ec ha ni s m and appl i cat i on of t l l e f i v e ki n ds of an i m a l ant i m i c r obi al m at er i al s W e r e r e vi ew e d i n£l l i s ar t i cl e.and t h ei rf utur e de vel opm ent and pr obl em s en coun t er e d ili t U se w e r e al so di scussed.K ey w or ds:na t ur e f ood pr es er vat i ve;ani m al s our c e;m e chani sm of ant i m i er obi al acti vi t y;f ut u r e devel opm e nt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和贮存过程中,会因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因素引起腐败变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国内外食品防腐剂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食品行业获得了蓬勃的生机,已成为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在此过程中,食品添加剂可以说功不可没,它为食品产业的创新发展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而食品防腐剂作为添加剂中一大类,自然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一些即采即食的食物外,食品在生产、贮藏、流通等环节中很容易受到细菌、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浸染,从而导致食品腐败变质。

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是抑制各种有害微生物的有效方法,而且可以提高食品色、香、味,保护食品的优良品质。

可想,如果没有防腐剂,食品行业会面临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可以说,没有食品防腐剂,就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工业。

现在广泛使用的化学防腐剂如苯甲酸盐、尼泊金丙酯以及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在限量范围内是安全的,但仍有一定的毒性。

许多国家如日本,已禁止使用苯甲酸(钠),欧共体禁止用于儿童食品。

我国也提出了限用要求。

但一些企业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超量、超标使用化学防腐剂,导致食物中毒现象,使消费者对防腐剂产生了错误认识和恐惧心理.因此要正确理解食品防腐剂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认识和要求的日益提高,化学防腐剂受到严重挑战。

食品防腐剂的天然化已成为防腐剂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发抗菌性强,安全无毒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已成为各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1]。

一般认为,优良的食品防腐剂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应对导致食品变质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②必须对消费者是安全的;③对食品应有的外观、气味、颜色和味道没有或有很小的影响;④价格低廉。

目前天然食品防腐剂有:(1)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防腐剂:如大蒜辣素、甘草制剂、壳聚糖、果胶分解物、琼脂低聚糖等;(2)来源于动物的天然防腐剂:如溶菌酶、枯草杆菌素、甲壳素、鱼精蛋白;(3)来源于微生物的天然防腐剂:如乳酸链球菌素、那他霉素等[2]。

二.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防腐剂1.中草药提取物中药包括一般的草药在内,已达5000余种,而常用的约有700~800种.其中绝人部分为植物药目[3]。

我国中草药品种繁多,资源十分丰富,研究和利用的历史源远流长。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草药的抗菌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已对二百余种中草药展开过抑菌试验,发现300余种中草药均有抗真菌,其中100余的抑菌作用较好且广泛,显示出对多种常见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目前丰要研究的有:木犀科植物连翘提取物;蔷薇科植物梅的提取物;魔节提取物;高良姜提取物;甘草制剂;菊科植物藜蒿提取物;蓼科草本植物大黄提取物;野生青果提取物;玉米须提取物等等。

中草药抑菌试验中还发现黄连的抑菌能力最强,其次为大黄、黄苓、大青叶、艾叶、鱼腥草等,再其次为黄柏、玄参、连翘、知母、马鞭草、乌梅、白头翁、茵陈、蒲公英等[4]。

抑菌成分及机理当今市场上流行的各种中草药对人体安全无害,中草药提取物可以抑制或杀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葡萄球菌,杆菌,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沙门氏菌[5]。

由于中草药种类繁多,提取液成分复杂,故对其抑菌有效成分的分析和机理的研究都较困难,但在此方面仍然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报道。

宫霞等发现银杏叶的醇一水提取物对食品常见微生物,包括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并认为提取物中多种长链酚类物质如白果酸、白果酚及连有不同烃基侧链的漆树酸是抗菌的主要物质。

甘草来源于豆科甘草属多种植物的根和根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材还是医药食品烟草等工业的常用原料和风味添加剂。

姚兆斌等人[6]从提取甘草酸后的甘草渣中,筛选出了对黑曲霉、米曲霉、黑根霉、毛霉、拟青霉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抗菌成分,并利用薄层层析法初步判定抗霉的关键成分是甘草黄酮类化合物。

连翘主要成分是连翘酚,甾醇化合物,三萜皂苷类,马苔树脂醇苷等,果皮中含有齐墩果酸。

王维华等人[7]通过对鲜鱼制品的保存试验和新鲜度的常规检测,抗菌的主要成分是连翘酚。

有实验证明,5%的连翘乙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鱼糜制品的常见腐败菌,它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茵均有抑制作用,能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8]。

安徽食品科技中心研究者[9]利用滤纸圆片和牛津杯法研究了茶多酚3种浓度(1%、O.5%、O.2%)对3种致病菌的作用。

湖南农业大学学者用微量热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茶多酚等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的抑制作用,并作出热谱。

他们根据实验结果认为,茶多酚对细菌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目前一般认为中草药主要的抑菌成分有醛、酮、酯、醚、酸、萜类及内酯等[10]对抗菌机理的研究普遍认为中草药中存在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大多数是疏水性的,而且对微生物细胞膜组织具有干扰作用甚至使其溶破,从而对微生物起到抑制或杀死的作用[3] [4]。

2.香辛料提取物香辛料作为调味剂和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可谓是历史悠久,近年来人们开始从香辛料中提取有效成分作为食品防腐剂,并获得良好结果。

现已开发防腐保鲜剂的食用香料植物主要有:芸香科的九里香属植物,樟科的樟属植物,菊科的蒿属植物,禾本科的香茅、芸香草,桃金娘科桉属中的柠檬桉、窿缘桉、蓝桉等,姜科的砂仁属、姜黄属中某些种,唇形花科的紫苏等。

但重点研究与开发天然防腐剂的香辛料也不过几十种[11]。

抑菌成分及机理香辛料能够具有抑菌防腐作用,其中真正起作用的是香精油。

香精油是指一般生长在热带的芳香植物的根、树皮、种子或果实的提取物。

而目前研究与开发食品防腐剂一般使用的也是香辛料的精油或提取物。

香辛料的抗菌成分主要有丁香酚、丁香酚乙酸酯、异硫氰酸烯内酯、百里酚、香芹酚、异冰片、茴香脑、肉桂醛、香草醛、辣椒素和水杨醛等。

有研究者(Knobloch等人)对芳香植物精油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分析其结果表明:在水相中的溶解度与精油中有效成分透过细胞而进入菌体的能力,具有直接的相关性,而抗菌性则基于抗菌剂在菌体细胞膜双层磷脂中的溶解度;精油中的类萜类降低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干扰了能量代谢的酶促反应。

还有研究者(Gocho)对二十六种植物性芳香族化合物的抗菌效果进行了研究比较,实验发现这些芳香化合物仅对湿孢子有抗菌效果而对干孢子却无效,据此认为桂醛、茴香脑等有效芳香抗菌成分的抗菌性是基于孢子对抗菌剂的吸收而起的作用。

另有一些研究表明,植物中具有很多种天然抗菌成分,但最有效的抗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风味物质中[3][12]。

3.植物精油植物精油通常是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植物精油可以用于食品和药品,中草药植物精油用于食品方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小。

很久以前,植物精油和某些成分就被用于食品的调味料。

因为具有广谱的抗菌性,植物精油和一些类似的化合物已经允许用作食品防腐剂。

抑菌成分及机理据研究报道,精油类防腐剂对很多病原体具有抗菌性。

组成精油的化合物通常具有特殊的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在决定化合物的抗菌性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具有酚类官能团的化合物其抗菌性最强。

丁香、牛至、迷迭香、百里香、鼠尾草、香草醛这些植物精油对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性,但是它们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性要比革兰氏阴性菌好。

很多植物精油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很好的抗性,例如:丁香、牛至、肉桂和柠檬醛[13][14]。

三.动物源天然防腐剂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抗菌性强、水溶性好、安全无毒、抑菌谱广等优点,在人体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不影响消化道菌群,不影响药用抗菌素的使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同一般食品防腐剂相似。

它可以通过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膜系统,直接迅速地破坏依赖于膜结构完整性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细胞及细胞器,并可导致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诱导微生物自溶;也可以通过作用于遗传物质或使遗传微粒结构改变引起抑菌作用;还有一些是通过作用于酶或功能蛋白,使他们功能发生变化而发挥灭菌防腐作用。

另外,天然食品防腐剂也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导致能量物质ATP 和还原物质NAD亏缺,合成代谢受阻,活性的动态膜结构不能维持,代谢方向趋于水解,最后产生细胞自溶。

由于天然食品防腐剂是生物体提取物,这些物质更容易进入微生物细胞,导致膜通透性增加和能量代谢系统破坏,因而能迅速抑制微生物的活动、生长和繁殖[15][16]。

1.溶菌酶溶菌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最初是在人的唾液、眼泪中发现的,之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蛋清、哺乳动物乳汁、植物和微生物中都发现有溶菌酶的存在。

作为一种存在于人体正常体液及组织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溶菌酶对人体完全无毒、无副作用,且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功效。

所以是一种安全的天然防腐剂[17]。

抑菌成分及机理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球状蛋白质,存在于高等动物的组织及分泌物,植物和微生物中亦存在。

其中在鲜鸡蛋中的含量最高,蛋清中的含量达0.25%-0.3%。

按作用的微生物不同可将溶菌酶分为)大类;细菌细胞壁溶解酶、酵母细胞壁溶解酶和霉菌细胞壁溶解酶。

溶菌酶能选择性地分解微生物细胞壁,主要分解靶点是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它能够切断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之间β-,4糖苷键。

经过溶菌酶作用后,微生物细胞因渗透压不平衡而引起破裂,从而使得微生物细胞的内溶物渗出导致细胞死亡。

因此溶菌酶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起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不大。

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杆菌、地农型芽抱杆菌等均有良好的抗菌能力。

溶菌作用的最适条件为:PH值为6-7;温度为50℃。

食品中的羧基和硫酸能影响溶菌酶的活性,因此将溶菌酶与其他抗菌物如乙醇、植酸、聚磷酸盐、甘氨酸加以复配使用,效果会更好。

目前,溶菌酶已用于面类、水产熟食品、冰淇淋、色拉和鱼子酱等的防腐[16][17]。

2.鱼精蛋白鱼精蛋白是一种多聚阳离子肽,主要存在于各类动物的成熟精巢组织中。

与核酸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核精蛋白的形式存在。

鱼精蛋白在中性和碱性的条件下,显示出很强的抑菌能力,并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210℃条件下加热lh仍具有活性。

鱼精蛋白对枯草杆菌、芽孢杆菌、于酪乳杆菌、乳酸菌、霉菌、芽孢耐热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等均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目前广泛使用的防腐剂多为酸性防腐剂,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防腐效果不理想,所以鱼精蛋白拓宽了防腐剂的使用范围。

抑菌成分及机理(1)鱼精蛋白的抑菌活性是由于其分子中存在着大量精氨酸,精氨酸中带正电荷的胍基能与细胞壁肽聚糖的负电荷产生静电作用。

从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2)鱼精蛋白可以使细胞质膜形成通道或较大的孔洞,引起细胞内必要化合物的渗漏,从而破坏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电子传递系统和物质转运系统,摧毁细菌跨膜的物质运动,使整个细胞处于代谢瘫痪状态;(3)鱼精蛋白能够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

鱼精蛋白抑菌机制很有可能不是单一因子的作用,而是几个机制联合发挥作用[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