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研究现状
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护理进展

03
CINV的发生机制及评估工具
CINV的发生机制及评估工具
胞和胃肠道内分泌细胞产生,且存在于胃肠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和脑干呕吐环路,静脉注射P物质 可引起呕吐,应用NK-1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细胞毒化疗药物所致的呕吐。
评估工具
间接自陈式的评估工具
是指评估恶心呕吐对患者 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包括 FILE量表(评估急性恶心 呕吐和48h内的延迟性呕吐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6】 和CINV-QOL量表。
恶心程度: 〇度:无恶心; Ⅰ度:食欲不振,但无饮食习惯的改变; Ⅱ度;进食量减少,但无明显的体重降低、脱水或营养不良,输液补液<24 h; Ⅲ度;摄取热量和体液量不足,需静脉补液、管饲或全静脉营养≥24 h; Ⅳ度:出现危及生命的后果; Ⅵ度:死亡。
CINV分级
CTCAE 3.0标准
预期性恶心呕吐:是指 在给予化疗药物前12h 病人出现的恶心呕吐, 排除化疗间歇期药物延 迟作用及口服药催吐作 用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排除胃、肠、脑转移者。
爆发性恶心呕吐:指即 使进行了预防处理但仍 出现的呕吐,并需要进 行“解救性治疗”。
难治性恶心呕吐:指以 往的化疗周期中使用预 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 疗失败,而在接下来的 化疗周期中仍然出现呕 吐【4】。
CINV治疗与护理
NK-1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和地塞米松效果显著优于常用方案,尤其是
对中高度致吐化疗药物所诱发的恶心呕吐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9】。神经激肽 1(NK-1)受体拮抗剂,
癌症患者化疗相关的预期性恶心呕吐(综述)

癌症患者化疗相关的预期性恶心呕吐(综述)
庞英;唐丽丽
【期刊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年(卷),期】2017(031)007
【摘要】预期性恶心呕吐(ANV)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与条件反射的形成有关,另外还受到心理社会因素及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心理干预如系统脱敏、催眠、生物反馈疗法等能够缓解ANV,精神科药物如苯二氮革类药物、奥氮平也有助于预防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目前肿瘤临床医护人员对ANV的认识还不够,对化疗患者ANV的发生率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尚无预测和评估ANV 的工具;对各种ANV预防和干预的药物方案的疗效还有待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验证和比较.
【总页数】6页(P505-510)
【作者】庞英;唐丽丽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康复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康复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3;R395.2
【相关文献】
1.国内关于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研究的文献分析 [J], 王晓庆;段培蓓;张晓琴;诸建华;梅思娟;杨丽华;孙龙;
2.80例预期性恶心呕吐化疗患者的舒适护理体会 [J], 徐杰
3.放松训练对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J], 黄妹妹;罗瑞君
4.关怀性身心触摸护理在乳腺癌化疗预期性恶心呕吐病人中的应用 [J], 刘庆;胡小丽
5.中医芳香疗法缓解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化疗期间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效果分析 [J], 王旭梅;王莉;郭欣;丁亚光;赵文;王希思;吴心怡;马晓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疗相关性呕吐的研究进展-精选文档

帕洛诺司琼特有新结合位点
28%
19%
5-HT3受体3D构型
诱发5-HT3受体内陷,受体结合位点减少54% ,从而发挥长效拮抗作用
帕洛诺司琼与5-HT3受体结合
帕洛诺司琼 3D构型
帕洛诺司琼特有新结合位点是高亲和力和超长半衰期的物质基础
22%
帕洛诺司琼提高中度致吐化疗延迟性呕吐CR 14-19%
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预防延迟性呕吐无论化疗方案(DDP或AC或EC)、年龄(<55岁或≥55岁)还是性别分层均显著优于格拉司琼+地塞米松
CR
CR指无呕吐和无解救用药
帕洛诺司琼常见不良反应
注:无患者退出试验
患者比例 N(%)
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
1天给药 N=24
连续2天给药 N=24
沙利度胺预防化疗诱导的延迟性恶心呕吐 —Ⅱ期随机单中心交叉对照研究 刘云鹏,张敬东,滕月娥,张凌云,于萍,金波,赵明芳,石晶,刘世州,宋娜,李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方法: 43例患者入组,41例可评价(95%) A组: 雷莫司琼0.3mg及地塞米松 10mg化疗前30分静注; B组:A 组止吐方案+反应停 150mg日二次口服,化疗第1至5天和B-A组(化疗第一周期止吐方案为B组,第二周期为A 组)
CINV的发生机制、分类、影响因素 5-HT3拮抗剂 CINV的治疗进展
内 容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病理生理学
预期性呕吐 Anticipatory
急性呕吐 Acute
迟发性呕吐 Delayed
分代
英文名
通用中文名 (商品名)
研发与上市公司
首次上市时间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专家共识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专业委员会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脑转移、并发肠梗阻和水电解质紊乱,或给予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治疗以及癌痛药物控制过程中都可能引发肿瘤患者的恶心呕吐。
其中,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最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易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及体重减轻,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更是患者畏惧化疗、生活质量下降和依从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相关指南已发布多年,但国内外临床实践对于指南的遵循仍然不尽人意。
有研究显示,临床实践中通常单用5-HT3受体拮抗剂(5-HT3 receptor antagonist,5-HT3 RA)预防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high emetic chemotherapy,HEC)或中度致吐性化疗方案(moderate emetic chemotherapy,MEC)所致CINV,采用三联疗法者仅为2.8%~20.1%[1]。
在欧美开展的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中发现,接受HEC/MEC者,第1个周期急性期、延迟期和全程遵照指南预防用药的比例仅分别为55%、46%和29%,与指南相悖的主要原因是未使用NK-1受体拮抗剂(NK-1 receptor antagonist,NK-1 RA)和糖皮质激素[2],甚至有研究显示,在延迟期未依从指南用药者高达89%[3]。
遵照指南进行CINV预防可以为患者带来明显的临床获益。
美国的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按指南推荐方案进行预防者,呕吐完全控制率达53.4%,明显高于未按照指南进行预防者(53.4% vs 43.8%,P<0.010;OR=1.31,P=0.037),这一现象在接受HEC者中更为明显(49.2% vs 37.8%,P=0.024)。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6—2017年回顾性研究显示,CINV预防已经深入人心,预防止吐用药率达100%,但单日和多日HEC方案化疗的止吐药物使用指南符合率分别为15.79%和22.29%,仍有提高空间 [4]。
乳癌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和呕吐与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
论
著 ・
乳 癌 化疗 病 人预 期性 恶心 和呕 吐 与 自我效 能 及 应对 方 式 的关 系
路 潜 张 树 琪
(. 京 大 学 护 理 学 院 , 京 10 8 ;. 京 大学 第 一 医 院 , 京 10 3 ) 1北 北 0 0 3 2北 北 0 0 4 摘 要 目 的 观 察 病 人 A NV 与病 人 的 自我 效 能 及 应 对 方 式 之 间 的关 系 。方 法 采 取 恶 心 及 呕 吐 量 表 、 般 自 一 我效能感量表 、 质应对方式 问卷对 6 特 O例 经 历 过 1 2次 化 疗 周 期 的 乳 癌 病 人 进 行 测 评 。 结 果 A ~ NV 发 生 率 为 4 . 。 发生 AN 病 人 的 自我效 能 、 极应 对 得 分 低 于 未 发 生 的 病 人 , 消 极 应 对 得 分 高 于 未发 生 者 。多 元 逐 步 17 V 积 而 L gsi o i c回归 分 析 发 现 , t 自我 效 能 以及 消极 应 对 与 ANV 的 发 生有 关 , 自我 效 能 为保 护 性 因素 , 消 极 应 对 为 危 险 因 而
a y l t es be t eev dt etsso cls(h a s ap oi 。g n rlsl ef a ys aea d tatc pn t l p ,al h u jcsr cie h et fsae ten u e r f e e ea ef fi c c l n ri o ig sye l - c
2019 CSCO 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及治疗指南 解读

2019 CSCO 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及治疗指南解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主观感受最痛苦的不良反应之一。
据统计,如果不进行止吐预防,70%-80% 的化疗患者会出现 CINV 。
CINV 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甚至对化疗产生恐惧,使治疗依从性下降,严重时不得不减量甚至终止抗肿瘤治疗。
有效控制延迟恶心和呕吐,是医生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存在着肿瘤患者第二天之后发生 CINV 的防治不足的情况。
国内外止吐指南推荐止吐药物至少使用至化疗后第三日以预防延迟性CINV ,但调查显示,化疗第 2、3 日使用止吐药物的患者比例仅 71.5% 与54.0%。
因此,更多采用中国人群数据的 CSCO 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指南, 更适合中国临床实践。
CSCO 止吐指南 2019 更新亮点:提出「按计划」使用抗 CINV 药物的疗效,要优于「按需」使用,预防为主;明确全程管理,要做到化疗前提前给药、化疗中持续给药,化疗后 2-4 天巩固给药;根据化疗药物及方案的致吐风险、患者个体因素分级管理-个体化治疗;根据呕吐发生机制进行分时段管理;根据国情,对于单日和多日化疗的止吐方案分别进行推荐,采取全程管理,直至化疗结束后 2-4 天;我们需要充分评估呕吐发生的风险,制定个性化的呕吐治疗方案,而需分级管理的关键在于:充分评估患者因素——化疗因素——特异性因素。
注:有研究提示,亚洲女性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风险较高。
既往抗肿瘤治疗师恶心呕吐体验,孕吐史和晕动症为预期性呕吐发生的高危因素止吐药物分类:•5-HT3RA:第二代:帕洛诺司琼;第一代:昂丹司琼、托烷司琼、格拉司琼等• NK-1RA:阿瑞匹坦、福沙匹坦、奈妥匹坦等•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等•多巴胺RA: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 精神类:奥氮平,吩噻嗪类(异丙嗪、氯丙嗪等)、苯丁酮类(氟哌啶醇),劳拉西潘,阿普唑仑• 大麻酚类:屈大麻酚、大麻隆等• H1受体拮抗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 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索美拉唑等抗肿瘤治疗所致恶心呕吐处理原则:高致吐风险✦预防性用药(不同止吐药的给药时间)是控制恶心呕吐的关键:提前使用、全程管理;✦选择止吐方案基于抗肿瘤药物致吐风险等级、之前化疗呕吐情况、病人自身的其他因素;✦在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间歇下,静脉和非静脉途径给予 5-HT3RA 疗效一致:静脉注射、口服、透皮贴剂等;✦注意止吐药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之间的相药物互作用;✦关注引起呕吐的其他因素:1.肠梗阻、脑转移、恶性胸腹腔积液、胃轻瘫、2.电解质失衡、前庭功能障碍、尿毒症、涎腺分泌过多3.其他药物导致(如阿片类)4.焦虑、预期性恶心呕吐单日静脉注射抗肿瘤药物预防策略:1. 联合预防2. 三联方案(5-HT3RA、糖皮质激素、NK-1RA 等)为基础3. 预防的时间为用药当天及之后 3 天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国外指南对地塞米松的推荐剂量较大,常规为 12 -8 mg。
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性格特征的研究

AB 1 C Obet e T re u h epewh r ucpi et h x etdn ue S RA T: jci os eno ttepo l v c oaesse t l o teep ce asa b
a dv miig,a dt a edfee titr e t nmeh d ,rd c h cd n eo h x e tdn u n o t n n tk i r n ev n i t o s e u et ei ie c ftee p ce a — o f n o n sa a d v miig.a d i r v h i u l yo h mo h rp ain s e n o t n n mp o e te leq ai fc e t ea y p t t.M eh d Ey e c e — f t e to s sn k p r
o ai u s o n i E Q)w se l e os re esn lyta so ai t wi x etd sn lyq et n ar ( P t i e a mp yd t t t e h
n u e n o t g.A o a i nwa d eo ea datritre t n.Reut Th r sn a saa dv mii n c mp r o sma eb fr n fe e n i s n v o sl s eewa o sait al inf a tdfee c ewe nt esu yg o p a dt ec nr l r u em so n tt i l s ic n i rn eb t e h td r u n h o to o pi tr f a d L sc y g i f g n P
Pa in swi x e td n u e n o t g h v y p o f n it wo r te t t e p c e a s aa d v mi n a e s m t mso x e y, ry,d p e so ,a d n r h i a e r s in n e —
舒适护理在40例预期性恶心呕吐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其 中 宫颈 癌 4 例, 肺癌 l 6例 , 恶 性 淋 巴瘤 1 O例 , 卵巢 癌 6例 , 鼻 录病 人 心理 情 况 , 详 细 解 答 病 人 提 出 的 问题 , 强 调 不 良反应 的局 咽 癌 4例 , 均 进 行 4个 周期 及 以上 的 化疗 。 限性 和暂 时性 , 安 排 化疗 效 果 及 应对 副 作 用方 式 较 好 的病 人 讲 2 护 理 解 自身 的 体验 和 认识 , 使 其 树立 希 望和 信 念 。 。 2 . 1 评估患者不舒适原因、 程度 : 患 者 曾进 行 多 次 化 疗 , 化疗 后 2 . 4 社 会 舒适 护理 :家 属是 患者 最 主 要 的 看护 者 和社 会 支 持 来 引 起 强 烈 的 恶 心呕 吐 的经 历 让其 对新 一 周 期 的 化 疗产 生 恐 惧 , 源, 给 予 患者 精 神 支持 , 有 助 于 减轻 或 缓 解 精神 压 力 , 增强 适 应 能 在 化疗 前 就 会 非 常强 烈 的恶 心 感 , 甚 至 有 些 患 者 只要 看 见 医 院 力 ; 减 轻 身心 症 状 。预 期 性 恶心 呕 吐本 身 就 是 经典 的条 件 反射 , 或 闻 到 医院 的气 味 即可 出现 呕 吐 。所 以在 此次 人 院后 应 全 面评 受 心理 社 会 因素 影响 较 大 。因此 , 对 患者 及 家属 同期 进 行 健康 教 估 患者 生 理 、 心理、 社会 状 况 , 重 点评 估 A N V的 影 响 因素 包括 患 育 , 使其 掌 握 和 了解 相 关 化疗 知 识 ; 指 导 家属 多 与 患者 沟 通 , 给 以 者 的治 疗 情况 。 情感 安 慰 与关 爱 、 生活 上 帮助 和照顾 , 这样 才 会增 加其 舒 适感 。
舒适护理在 4 0例预期性恶心呕吐化疗患者 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研究现状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也是很多肿瘤患者恐惧化
疗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如果在化疗过程中不给予预防用药,将有70%~80%的患者会
出现恶心呕吐[1]。
有研究显示,进行中度和高度致吐风险化疗的患者中,80%以上的患者急
性胃肠道反应得到理想控制,近70%可达到呕吐完全缓解。
但对恶心的控制并不理想,其缓
解率仅40%左右。
而在延迟期,不论恶心还是呕吐,控制率均较急性期下降约20% [2]。
除
此而外,已经历过1个或几个化疗周期的癌症患者,在化疗药物给予之前,甚至去医院化疗
之前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种在化疗药物给予之前所发生的恶心、呕吐称为预期性恶心、呕吐[3]。
这一概念是在1981年由Morrow首次提出的,预期性恶心呕吐( anticipatory nausea and vomiting, ANV)在20世纪80年代,患者认为预期性恶心呕吐是心理问题,不愿和
医护人员谈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资料显示,预期性呕吐的发生率为6.67%[4],预期
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41.67%,国内有研究表明,尽管已常规使用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如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等止吐剂,化疗患者预期
性呕吐的发生率仍为6.8%[5] ,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仍高达59%。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
针对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病因及干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将综述如下。
1 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
许多学者对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病因研究感兴趣,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经典条件反射模型,它是一种条件反射所致的习得反应[6]。
临床治疗中,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或
致吐性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会受到医院环境的影响,例如看到护理人员、装有化疗药物的液
体袋;闻到碘棉签的味道;听到推治疗车的声音。
输注化疗药后,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乏力、恶心、厌食,甚至呕吐。
经历几个化疗过程后,患者再次接触这些环境刺激时即可出
现恶心,甚至呕吐现象。
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亦增加,且预期
性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
预期性恶心呕吐常出现于新一轮化疗前,患者经常抱怨化疗开始前数小时甚至前一晚即可出
现恶心呕吐症状。
一般认为是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主要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
因素等3个方面[7],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与治疗因素及个体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化
疗药物的致吐性、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止吐药的有效性、化疗次数及治疗时间长短,均可影响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风险;患者年龄、焦虑程度、既往晕动病史等也是预期性恶
心呕吐发生的危险因素。
有研究发现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患者在化疗前具有较强的焦虑、
抑郁情绪,患者对化疗的恐惧、紧张的心理进一步加重恶心呕吐,而恶心呕吐反过来影响患
者的情绪状态[5]。
3 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干预治疗
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条件反应模型(癌症患者将医院环境和细胞毒性药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已
被广泛接受。
治疗目标就是阻止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偶然接触,从而阻止两者建立联系。
药物治疗很难控制预期性反应的形成[9]。
3.1 情绪干预与家庭支持预期性呕吐患者化疗前都有恐惧,紧张的情绪,向患者宣教,情绪直接
刺激大脑的呕吐中枢[10],因此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鼓励患者采取应对方式,正视现实,采取积
极向上的态度,必将有助于改善病情,减轻副反应,帮助家属树立正确的观点,既要关心,体贴患者,又不可在患者面前露出焦急,紧张的情绪,并要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3.2 认知干预告知患者坚持化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恶心、呕吐是无法避免的,建议患者接受
现实,顺其自然,同时要求患者把注意力转移到行动上。
任凭症状发生,努力去克服,这样才会淡
漠症状,进而打破精神交互作用。
3.3 行为干预行为技术包括:催眠、生物反馈、瑜伽以及各种放松技术。
针对由化疗所引起的预期性恶心呕吐,常用的三种干预方法: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法、系统脱敏法以及催眠术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心理干预技术。
渐进性肌肉放松是一种放松疗法,是通过有意识地按一定的顺序逐步绷紧和放松全身肌肉,同时有意识地感受身体的松紧、轻重的程度,使个体掌握主动松弛过程,目的是诱导人体进入松弛状态,降低应激水平,减负性情绪、改善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王建平等[11]研究表明:渐进性肌肉放松法的应用明显减少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如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若掌握渐进性肌肉放松技术的要领,在接下的化疗中患者能自己应用此方法,同时化疗结束后,患者还可将此技术应用于解决其他压力相关问题,效果较明显。
音乐是一种特殊语言,其声波作用于大脑,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引起各种生理反应,如使人血压降低、呼吸减慢、心跳减慢,从而明显改善人体的内稳态,缓解紧张、焦虑情绪,促进身心放松。
目前音乐疗法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作用广泛,主要用于减轻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及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12]。
4 小结
综上所述,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代谢紊乱、体质下降、体液不足、厌食等并发症,导致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进而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增加癌症治疗的经济负担。
此外,预期性恶心呕吐还会使患者对化疗感到反感,降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甚至使患者拒绝治疗,影响患者生存情况。
控制不良的恶心呕吐不但引起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痛苦,还会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护士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遭受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支持。
因此,及时、有效地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条件反射在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基于这一原理,药物治疗难以控制预期性胃肠待反应的形成,需运用干预技术阻止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之间联系的建立。
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干预措施很多,如催眠术、生物反馈技术、系统脱敏法以及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法等。
然而,催眠术、生物反馈技术、系统脱敏法需要很强的理论知识做指导,由于缺乏专业人员,难以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目前,针对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美国家,在中国人群中,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的角色尚未健全。
放松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干预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有一定的可行性,可针对中国人群,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此方法的干预效果。
另外,在今后工作中,需注重临床护理人员心理技能的培训,将心理干预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肿瘤患者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秀治.癌症症状体征治疗对策及护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社,2009:177.
[2] 董爽,于世英.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现状调查.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6):687-691.
[3] Sehnell FM.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theimportance of acute antiemefic contr01.Oncologist,2003,8(2):187.198.
[4] 张树琪.乳腺癌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与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3):2459-2461.
[5] 王霞,张芳,潘芸,等.癌症患者预期性恶心和呕吐的不良情绪与应激.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2007,21(8):549.
[6] 彭文涛,张健.预期性恶心的概念分析.护理学报,2011.18(10A)1-4.
[7] 王云,王学梅,杜春玲. 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性格特征的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
志,2012,16(4):58-60.
[8] 王霞,张芳,潘芸,等. 癌症患者预期性恶心与呕吐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7,45(11):1172-1174.
[9] 胡雁,陆缄琦.实用肿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9.
[10] 孙燕.内科肿瘤学[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50.
[11] 侯永梅,胡佩诚.渐进性肌肉放松在临床治疗应用中的研究与进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12(7):1331-1336.
[12] 晓旭,岳利群,谢惠清.音乐治疗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现代护理,2008,14(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