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分类与评估

合集下载

化疗相关恶心呕吐(2022版)

化疗相关恶心呕吐(2022版)

3、止吐药不良反应处理
代谢综合征: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 引起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综合征,如水肿、低血钾、 高血压、高血糖、皮肤变薄、 向心性肥胖、多毛、痤 疮、 肌无力和肌萎缩等症状。一 般无需特殊治疗, 停药后可 自行消退。但肌无力恢复缓 慢且不完全。低盐、低糖、 高蛋白饮食等措施可减轻上 述症状。
静脉炎:
主要见于经外周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阿扎司 琼、帕洛诺司琼或福沙匹坦等,表现为注射 部位红斑、瘙痒、肿胀、疼痛、静脉硬化和 变色等。 大多数静脉炎在第1~3次使用福沙 匹坦时出现,部分患者会持续 2 周以上。 血栓性静脉炎和血管炎主要发生在福沙匹坦 与发泡性化疗药物(如蒽环类)同时使用时。 应尽量避免经外周静脉输注福 沙匹坦。对 于轻症患者,采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局部涂 擦,硫酸镁外敷,合并感染者需给予抗生素, 部分重症患者需手术治疗。
过度镇静:
奥氮平、吩噻嗪类、苯二氮䓬类和 氟哌啶醇均可产生中枢神经抑制, 导致过度镇静。 上述几类药物联用 时,应充分评估过度镇静的风 险。 对于有跌倒风险(如老年人、疲 劳、体弱)或直 立性低血压风险的 患者慎用。奥氮平引起的过度镇静 作用通常出现在用药第2天,可考 虑减少给药剂量,该症状随着用药 时间延长会逐渐改善。
2.昂丹司琼的单次静脉注射剂量限制≤16 mg,禁止与阿扑吗啡联用,与苯妥因、卡马 西平和利福平联用时会降低其血药浓度。
3.格拉司琼禁止与阿扑吗啡、氟康唑联用。 4.托烷司琼禁止与阿扑吗啡联用,与利福平或苯巴比妥联用会降低其血药浓度。 5.帕洛诺司琼禁止与阿扑吗啡联用。
2、常用止吐药物概述
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
锥体外系反应等。 ➢ 注意事项:
1.与其他可能导致过度镇静的药物联用时应充分评估相关风险。 2.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有摔倒风险(如老年、疲劳、体弱)患者慎用。 3.老年人建议劳拉西泮0.5 mg剂量起始。 4.有依赖风险,建议仅短期应用。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ppt课件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ppt课件
2、患者特征
(1)女性比男性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高。 (2)化疗引起的呕吐较常见于年轻患者。 (3)有效的呕吐治疗会减少下一次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四、常用止吐药物 • 高治疗指数止吐药 • 低治疗指数止吐药 • 止吐辅助药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四、常用止吐药物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应用抗癌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据 估计,接受联合化疗的患者75%可出现。随着化疗应用次数的增多, 发生频率亦不断增加,且程度加重。恶心、呕吐虽是自限性的,也很 少危及生命,但却是患者最恐惧的不良反应之一。反应严重时,可引 起脱水、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甚至影响化疗的继续进行。如果及时
明确呕吐原因 合理选用止吐药物 个体化用药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五、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护理
虽然药物治疗是控制恶心、呕吐的主要手段,但是有效的护理 也会在预防和减轻恶心、呕吐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针对恶 心、呕吐患者的护理措施。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五、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护理
1、评估 在给予护理措施之前,护士应该先了解患者的病史,通过患者以前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二、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分期
2、迟发的恶心、呕吐 是指发生在给药24小时后
或更长时间的恶心、呕吐。尽 管与急性恶心、呕吐相比症状 较轻,但症状的持续时间会比 较长,导致影响化疗后的水化、
营养和全身状况。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护理
二、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分期
3、预期性恶心、呕吐 可发生于化疗前或化疗
期间,常见于那些在以前的 化疗过程中呕吐控制不好的 患者因为是条件反射所致, 所以在某些与化疗有关的情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是评估化疗副作用的重要依据,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毒性分级标准使用最为广泛。

根据WHo毒性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可分为四级,具体如下:1.轻度:这类不良反应程度较轻,通常不需要治疗。

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中度:中度不良反应需要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重度恶心、呕吐、脱发、疲劳、感染风险增加等。

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调整化疗方案等,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重度:重度不良反应威胁生命,但可恢复。

这类不良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免疫力降低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然而,通过积极的治疗,如药物治疗、支持疗法等,患者通常可以恢复。

4.严重:严重不良反应直接致死或促进死亡。

这类反应极其严重,可能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不可逆的损伤等,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或加速死亡。

除了WHO毒性分级标准,白细胞下降程度也是评估化疗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白细胞下降程度,化疗后不良反应可分为四级:1.一级:白细胞计数在3000-4000之间,属于轻度不良反应。

2.二级:白细胞计数在3000-2000之间,属于中度不良反应。

3.三级:白细胞计数在2000-100o之间,属于重度不良反应。

4.四级:白细胞计数低于1000,属于严重不良反应。

通过这些分级标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化疗副作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提到的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还可以根据其他因素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反应的时间效应关系,不良反应可以分为急性不良反应和延迟性不良反应。

急性不良反应通常在给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如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而延迟性不良反应则可能在给药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如骨髓抑制、肺部毒性等。

此外,根据不良反应对器官系统的损害程度,也可以将其分为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

局部不良反应主要影响给药部位及其附近的器官,如静脉炎、口腔黏膜炎等;全身不良反应则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

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护理

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药物治疗选择与注意事项
根据医嘱给予止吐药物,如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 抗剂等,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及不良反应。
避免盲目使用止吐药物,以免 掩盖病情或加重不良反应。
在使用止吐药物的同时,注意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脱水 或电解质紊乱。
06
康复期康复指导与随访
康复期饮食调整建议
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或过饿,以减轻胃肠 负担。
选择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 稀饭、面条、蒸蛋等。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 恶心感。
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补充 维生素和矿物质。
生活习惯改善指导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异味刺激。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以减轻口腔异 味。
按时服药
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止吐药物,以确保 药物发挥最佳疗效。
注意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效果,及时 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04
发作期护理干预
急性发作期紧急处理
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输注 ,通知医生,评估患者恶 心、呕吐的严重程度。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 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及 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 道通畅。
临床表现与分级
临床表现
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腹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分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化疗病人恶心呕吐可分 为0-Ⅳ级,其中0级为无恶心呕吐,Ⅳ级为难以控制的呕吐。 分级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护理和治 疗方案。
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护理
03-19
CONTENTS

化疗恶心呕吐分级标准

化疗恶心呕吐分级标准

化疗恶心呕吐分级标准英文回答: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 is a common sid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treatment.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CINV, a grading system known as th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CTCAE) is often used. This system categorizes CINV into different grades based on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the symptoms. The grading criteria are as follows:Grade 1: Mild nausea or infrequent vomiting, with minimal impact on daily activities. No medical intervention is required.Grade 2: Moderate nausea or vomiting that may require medical intervention. It may affect daily activities and may require antiemetic medication.Grade 3: Severe nausea or vomiting that significantlyaffects daily activities and requires aggressive medical intervention. Hospitalization and intravenous antiemetic medications may be necessary.Grade 4: Life-threatening nausea or vomiting that requires urgent medical attention. I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dehydration, electrolyte imbalance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It is important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assess and monitor the severity of CINV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By using this grading system,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can be implemented to manage and control the symptoms effectively.中文回答: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是化疗治疗的常见副作用。

化疗副作用评价指标

化疗副作用评价指标

化疗副作用评价指标化疗副作用评价指标是一种客观评估治疗过程中药物副作用的方法,旨在更好地控制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通常情况下,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化疗剂量和剂型。

在此基础上,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监测,以及及时了解剂量和化疗剂型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化疗副作用评价指标大致可分为两类,即短期副作用和长期副作用。

短期副作用短期副作用主要是指化疗过程中病人所经历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常见的短期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排尿困难、晕眩、发热等。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病人的身体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诊断和治疗副作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指标:1. 恶心和呕吐:恶心和呕吐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它们通常在治疗开始之后几个小时内发生。

评估恶心和呕吐的指标包括频率、严重程度、呕吐类型(恶心、呕吐或干呕)和与药物的关联性等。

2. 胃肠道症状:在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腹泻、便秘和肠胃痛等不适。

这些症状会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

评估这些胃肠道症状的指标包括频率、严重程度、腹泻类型(慢性或急性)和与药物的关联性等。

3. 血液学副作用:化疗会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影响,造成贫血等一系列问题。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还可能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评估这些血液学副作用的指标包括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脂、血糖等。

4. 异常感知:患者可能会在化疗治疗过程中经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异常。

评估这些感知异常的指标包括时间长度、类型(视觉,听觉,触觉等)、严重程度等。

5. 发热:在化疗期间,病人可能会经历发热等不适。

发热可以是化疗药物的反应,也可以是细菌感染的症状。

评估发热的指标包括体温、病人的情况和与化疗的关联性等。

长期副作用是指在化疗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患者可能会经历长期的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的长期副作用包括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化疗副作用分级及处理措施指引

化疗副作用分级及处理措施指引

化疗副作用分级及处理措施指引肿瘤化疗是目前常用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药物靶点存在非绝对特异性,肿瘤细胞被杀的同时,正常组织细胞无法逃脱化疗药物的“误伤”,患者出现化疗副反应。

常见的化疗药物副作用主要有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骨髓抑制、胃肠毒性、免疫抑制、肾毒性、心脏毒性、脱发。

一、胃肠毒性胃肠毒性的表现大多数化疗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腹泻、胃肠出血及腹痛。

恶心呕吐是常见的、可预见和可预防的胃肠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可以分为几种情况:根据催吐潜能可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和轻微4个催吐风险等级,是指不予预防处理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0%、30%~90%、10%~30%和<10%。

不同的化疗药物催吐效应不同,医生和患者都应该提前了解药物的催吐潜能,根据病情和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有效且能耐受的化疗方案。

恶心呕吐的药物恶心呕吐的治疗方案除了恶心呕吐,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induceddiairhea,CID)也是一种常见胃肠毒副反应。

C1D会导致水电紊乱、脱水、感染,严重可致休克、死亡。

氟尿喀咤、伊立替康,羟基喜树碱、卡培他滨等是常见导致C1D的药物。

国际抗癌协会将C1D 分为0-5级,相应的治疗方案见下表:如果使用伊立替康,可在使用前检测UGTIA1基因致预测腹泻的发生率,纯合子突变型UGT1AI7/7、杂合子UGTIAI6/7、野生型UGTIA16/6导致3〜4级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27.6%、18.5%、6.9%o二、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的表现分级骨髓抑制在早期可表现为白细胞减少,严重时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多数患者会表现为乏力、抵抗力下降、出血等表现。

根据临床血液学检查,骨髓抑制由轻到重分为4级,如下表: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不同药物或化疗方案引起骨髓抑制的程度不同,患者因素如高龄且接受全量化疗、骨髓受侵、肝肾功能异常、免疫抑制状态、近期进行手术、既往放化疗等都是出现骨髓移植的高危因素。

化疗相关性呕吐的分类分级及急性呕吐的处理原则

化疗相关性呕吐的分类分级及急性呕吐的处理原则

化疗相关性呕吐的分类分级及急性呕吐的处理原则化疗是一种常用的癌症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控制和减缓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然而,化疗药物也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呕吐是化疗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呕吐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饮食不良、营养不良和脱水等问题。

因此,对呕吐进行分类和分级,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原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关于呕吐的分类和分级,根据WHO抗癌药物所致呕吐风险的概念,具体可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呕吐。

根据化疗药物的副作用的差异,呕吐的发生也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越强效的化疗药物引起呕吐的风险越高。

1.高危呕吐:指化疗药物引起呕吐的风险较高的患者群体,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常见的高危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柔红霉素等。

2.中危呕吐:指化疗药物引起呕吐的风险中等的患者群体。

对于中危呕吐患者,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预防和治疗措施。

常见的中危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奥沙利铂等。

3.低危呕吐:指化疗药物引起呕吐的风险较低的患者群体。

对于低危呕吐患者,通常无需特殊预防和治疗措施。

常见的低危化疗药物包括卡培他滨、小剂量脱氧胆酸等。

对于急性呕吐的处理原则,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施治,总体原则如下: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化疗药物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高危呕吐患者,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抗呕吐药物等;对于中低危呕吐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预防和治疗。

2.多途径治疗: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并尽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对呕吐进行干预。

例如口服抗呕吐药物、皮下注射、静脉给药等。

同时,还可结合针灸、心理干预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3.考虑心理因素:化疗过程中的焦虑、恐惧和压力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患者的呕吐症状。

因此,在治疗呕吐的同时,也应重视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

4.加强饮食管理:由于呕吐会导致患者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因此在治疗呕吐的同时,还需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护士(综合版),2007,(11):38-39.[19]钱湘云.Peplau人际关系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工企医刊,2004,17(4):93-94.[20]周颂华,林细吟.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7-8.[21]王琳琳.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应用于唇裂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7):91.[22]汪郭亮.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在皮肤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7):66-67.[23]TappenRM,WillamsCL,BarryC,etal.Conversationinter ventionwithalzheimer’spatients:increasingtherelevanceofcommunication[J].ClinGerontol,2002,24(3):63-75.[24]陈瀚熙,李秋屏,蓝惠兰.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用于ICU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实践[J].护理学杂志,2009,24(3):12-13.[25]谷晶杰.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266-267.[26]陈卫春.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7,7(2):60.[27]李湘平,唐莹.护理人员人际沟通知识、态度、行为的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5,20(11):19-21.[28]马绽梅.门诊护士沟通技巧培训及效果[J].护理与康复,2009,8(9):795-796. 作者简介:黄回(1970-),女,硕士,博士在读,讲师. 收稿日期:2011-11-18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黄 回,胡 雁(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032)关键词:化疗;恶心;呕吐;评估工具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2.10.008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12)10-0924-04 化疗是癌症标准治疗的关键部分,但化疗在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毒副作用,其中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 therapy-inducednauseaandvomiting,CINV)是癌症化疗患者最害怕的两大症状之一[1]。

研究表明,即使在应用止吐药的情况下,仍有超过60%的癌症化疗患者有CINV的经历,尤其是恶心症状高达70%~90%[2,3]。

正确评估CINV的发生情况对于CINV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而精确的评估常基于患者对CINV的正确理解以及选择合理有效的评估工具[4,5]。

近年来各国的一些研究显示,临床医护人员常常错误地评估患者的CINV发生状况,特别是恶心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数据,从而导致忽视了对恶心及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管理[6-8]。

因此,如何选择评估患者CINV的工具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

现将CINV评估工具的发展和应用综述如下。

1 非患者自陈式的CINV评估方法国内目前最常用的CINV评估方法仍是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临床反应的询问或观察而进行的二分类评估,类似“你感觉恶心吗、你呕吐了吗?”当患者回答“是的,我感觉恶心”“是的,我吐了”从而把患者分成了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类,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级或直接计算发生率。

关于评估CINV临床常用的标准有以下三种。

1.1 WHO标准 WHO关于抗癌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分级标准在临床药物疗效或方案评价中应用较多[9,10],将恶心、呕吐分为0~Ⅳ级,0级:无恶心、呕吐;Ⅰ级:只有恶心、无呕吐;Ⅱ级:一过性呕吐伴恶心;Ⅲ级:呕吐需要治疗;Ⅳ级:难控制性的呕吐。

1.2 欧洲临床学术会议标准 该标准在1989年第5届欧洲临床学术会议上制定,将恶心、呕吐分开评估,各分4个等级[11]。

恶心程度,0度:无恶心;Ⅰ度:恶心,不影响进食和日常生活;Ⅱ度:恶心,影响进食和日常生活;Ⅲ度:因恶心而卧床。

呕吐程度,0度:无呕吐或只有轻微恶心;Ⅰ度:每日1~2次呕吐;Ⅱ度:每日3~5次呕吐;Ⅲ度:每日>5次呕吐。

1.3 CTCAE3.0标准 根据国家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ommonterminolo gycriteriaforadverseevents,CTCAE)3.0版本关于胃肠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将恶心和呕吐各·429·护理与康复2012年10月第11卷第10期万方数据分为5个等级[12]。

恶心程度,0度:无恶心;Ⅰ度:食欲不振,但无饮食习惯的改变;Ⅱ度:进食量减少,但无明显的体重降低、脱水或营养不良,输液补液<24h;Ⅲ度:摄取热量或体液量不足,需静脉补液、管饲或全静脉营养≥24h;Ⅳ度:出现危及生命的后果;V度:死亡。

呕吐程度,0度:24h内无呕吐;Ⅰ度:24h内呕吐1次;Ⅱ度:24h内呕吐2~5次,需静脉补液,但<24h;Ⅲ度:24h内呕吐6次,需静脉补液或全胃肠外营养≥24h;Ⅳ度:出现危及生命的后果;V度:死亡。

2 患者自陈式评估工具恶心、呕吐的主观性强,很难用简单的问答进行测试[13,14]。

所以目前临床和科研中越来越倾向于用患者自陈式CINV评估工具。

2.1 直接的自陈式CINV评估工具2.1.1 INVR(indexofnauseaandvomitingandretching,INVR)量表 美国的Rhodes等[15]学者在1984年研制了罗德恶心及呕吐指数评估量表(indexofnauseaandvomiting,INV),主要用于评估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恶心及呕吐症状,INV量表包括恶心3个维度(分别为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及恶心造成的不适感)和呕吐2个维度(分别为呕吐量和发生频率)。

1986年Rhodes等将呕吐严重程度、干呕的发生频率和干呕严重程度增加到了INV量表中,形成了新的INV-2量表。

1999年Rhodes又推出了第3版修正量表INVR,用于评估肿瘤化疗患者过去12h内恶心、呕吐和干呕3个症状的发生情况[16]。

INVR量表分为症状经历时间、症状发生频率、症状严重程度3个维度,采用李克特(Likert)0~4分5级计分,分别代表完全没有、有一些、中等程度、十分明显和非常严重难以忍受。

2002年,INVR量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肿瘤研究所的专家[5]翻译成中文,进行了中文版INVR量表的信效度测定,Cronbachα系数为0.94~0.95,证明中文版INVR量表同样适用于评估中国癌症患者的恶心及呕吐症状。

2.1.2 MANE(morrowassessmentofnauseaandemesis,MANE)量表 MANE量表是针对预期性恶心及呕吐、化疗后恶心及呕吐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工具[17],主要适用于评估预期性恶心、呕吐及急性恶心、呕吐。

该量表明确将干呕排除在呕吐范围之外,采用的是问题式评估。

量表共16条目,包括化疗后恶心(4条目)、化疗后呕吐(4条目)、化疗前恶心(3条目)、化疗前呕吐(3条目)和治疗效果(2条目)。

化疗后恶心、呕吐的评估包括有无发生、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何时症状最严重各4条目,预期性恶心、呕吐包括有无发生、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各3条目。

恶心、呕吐程度的评估分6个等级,最高级表示无法忍受。

止吐药使用效果评估分为4级,1级为最有效,4级为无效。

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61~0.78,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0.96。

量表的缺陷之一是没有对延迟性恶心、呕吐进行明确评估,结果容易存在偏倚,另外,量表对于治疗效果只有笼统评价,所以对止吐药的使用并无指导意义。

2.1.3 MAT量表 MAT量表[18]是由国际癌症支持联合会的临床医师和各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研制评估CINV发生情况的简明量表。

分为急性恶心及呕吐和延迟性恶心及呕吐2个子量表,共包含8条目,前4条是关于急性恶心及呕吐的发生、持续时间和频率,后4条是关于延迟性恶心及呕吐的发生、持续时间和频率。

条目1、3、5、7使用二分类变量,用“是”和“不是”来评估,条目4和8则采用连续变量0~10的视觉量表式来表示症状的严重程度。

该量表采用患者自我评估式,通常要求在化疗开始24h后评估急性恶心、呕吐情况,化疗开始1周后评估延迟性恶心、呕吐,但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化疗开始2周和3周后的评估结果仍然有效。

与其他量表相比,MAT量表的优势除了使用方便、评估周期长外,也适用于由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其进行评估,由患者自己进行评估和通过最主要照顾者进行评估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7和0.82。

目前该量表已被正式翻译成7种语言,尚无有关MAT量表的中文版报道。

2.1.4 其他 临床有时会使用其他的CINV评估方法,如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法、Likert计分法及恶心、呕吐日志。

VAS评分或者Likert计分往往是单维度的,只能评价一个方面,如恶心的严重程度[4],而恶心、呕吐日志要记录恶心及呕吐的发生频率、伴随症状、采取的措施等,可从多方面反映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对于了解患者的真实体验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因这些方法往往和被试者的辨别和理解能力有关,并且易受评价时间的影响,所以最好能和其他评估方法结合使用。

2.2 间接的自陈式CINV评估工具 间接的CINV评估是指评估恶心、呕吐对于患者日常生活·529·护理与康复2012年10月第11卷第10期万方数据功能的影响,例如食欲、娱乐活动等,这是CINV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4]。

了解恶心、呕吐对患者功能的影响可帮助医护人员全面准确认识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

2.2.1 FLIE(functionallivingindex-emesis,FLIE)量表 FLIE量表最早由Lindley等[19]编制,主要用于评估急性恶心、呕吐和48h内的延迟性恶心、呕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要求在化疗后3d完成。

该量表包括恶心及呕吐2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严重程度、娱乐活动、家务能力、饮食、日常社交、困扰程度和日常功能共9条目。

条目采用Likert0~7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越小,一般平均分>6分,则认为恶心、呕吐对其日常生活没有影响。

2003年Martin等[20]对此量表中的评估时间作了改变,改为化疗后5d进行,结果显示量表的Cronbachα=0.79,结构效度为0.74~0.97。

该量表条目清楚,常被用于评价止吐药的使用效果[21,22],也能区分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