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附延胡索汤治疗雷诺病28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芪附汤及其组方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芪附汤及其组方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芪附汤及其组方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董淳;徐群英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01(008)009
【摘要】目的:探讨芪附汤及其组方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受氢化可的松(HC)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应用芪附汤及其组方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治疗,观察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芪附汤可明显增强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的活性、红细胞C 3b受体(RBC-C3bR)花环形成率、脾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及白介素-2(IL-2)的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形成率和脾细胞增殖反应.黄芪水煎液能促进免疫抑制小鼠的腹腔Mφ的活性和IL-2的活性.增强脾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但作用不及芪附汤.附子水煎液能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与黄芪水煎液相近.结论:芪附汤能增强受HC免疫抑制小鼠的各项免疫功能.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董淳;徐群英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518020;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518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芪加真武汤对免疫抑制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及血清白介素2的影响 [J], 陈德宇;许飏;史丙俊;黄忠奎
2.防芪汤及其组方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伍倩
3.芪加真武汤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 [J], 黄忠奎;陈平;陈德宇
4.芪苓制剂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李健;陈庆;马玉芳;黄一帆
5.芪附汤及其组方对阳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董群;鲁义东;吴敏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院两项科研项目通过鉴定

山西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院两项科研项目通过鉴定
两 年 完成 。 ( 建字 一 江 辑)
疏泄 太过 , 火循 经 上 窜 , 动 清 空而 见 头 面部胀 痛 ; 木 扰
肝 火 扰 心 则 夜 寐 不 安 ; 机 郁 滞 , 热 内生 , 降 失 职 , 气 积 通
肠道 失润 则大便 不 通 。故 治 疗 以疏 达肝 气 , 清透 郁 火
热 、 亢 之 症 。龙 胆 草 苦 寒 以 增 加 清 肝 熄 风 之 功 效 ; 阳 僵
大剂量 白芍合 炙甘草 ,酸甘 化 阴,既 可扶 肝 阴而抑肝
阳 ,又 可 柔 肝 荣 筋 , 急 止 痛 ,静 以 制 动 。 疏 肝 泻 火 , 缓
蚕 、 蜕 、 蝎等 “ 肉有 情 ” 虫 蚁 飞 走 ”之 品功 擅 蝉 全 血 、“ 熄 风通 络止 痛 ; 炙甘草 调和诸 药 , 兼补 胃气 , 正祛 邪 。 扶
按 : 患者 平素心 烦 易怒 , 志不舒 , 该 情 郁怒伤 肝 , 肝
性 肾功 能不 全 临床 研 究 ” “ 味 五苓 散 治疗 脑 卒 中 和 加
后肢 体肿 胀 临床 研 究” 科研 项 目进 行 了评 审。 与会 专
家对 课题 给 予高度 评 价 , 同意 通过 鉴 定 并提 名 申报长 治 市科技 进步 奖。 两项 课题 分 别 由该 院 院长 助理 、 心 肾 内科主 任王佐 明, 中风五 病 区主任郭 晋斌主 持 , 时 历
弦 。 中医辨证 为肝气郁 遏 , 风火上攻 。治以疏肝 清热 ,
祛 风止痛 。方 药 : 柴胡 l g 黄 芩 1 g 半 夏 9 , 枯草 O, 5, g夏 3g 龙 胆 草 1g 僵 蚕 1g 蝉 蜕 1g 制 川 乌 9 ( 0, 5, 5, 2, g 久
煎 ) 白芍 5 g 细辛 6 , 蝎 1 g 炙甘 草 1 g 7剂 。1 , 0, g全 0, 5, 1

芪附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24例

芪附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24例

芪附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24例目的:探讨自拟“芪附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用自拟芪附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24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4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16例,占66.6%,好转8例,占33.4%。

临床服用本方未见有任何副作用发生。

结论:自拟“芪附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确行有效。

标签:芪附汤;顽固性口腔溃疡近几年来,笔者用自拟“芪附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24例,收到较好效果,现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4例均经西医诊断为口腔粘膜溃疡,并经中西药治疗欠佳或反复发作者。

男性16例,女性8例。

年龄20—30岁4例,31—40岁8例,41—50岁10例,51—60岁1例。

病程1—5年10例,6—10年8例,11—12年6例。

有烟酒嗜好者16例,辛辣嗜好者20例。

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为口颊粘膜、软腭、舌面及舌根等部位均有大小不等的溃疡,用棉拭子擦未见假膜、出血,色灰白,有轻度灼痛感。

2治疗方法24例均内服“芪附汤”治疗,其组成为黄芪30g,制附片10g(先煎30分钟),白术10g,薏苡仁20g,土茯苓30g,甘草10g。

舌苔黄腻者去制附片、白术,加黄柏、苍术;舌质红、苔少者去制附片、白术,加生地、麦冬。

每日一剂,日服2—4次。

治疗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3临床结果临床疗效分治愈、好转、无效三项。

(1)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追访一年未再复发;(2)好转:症状减轻,溃疡面缩小,或部分消失;(3)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按以上标准判定效,本组24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16例,占66.6%,好转8例,占33.4%。

治愈者服药10剂4例,服药20剂10例,服药30剂的2例。

好转8例,服药5—15剂后未坚持治疗。

临床服用本方未见有任何副作用发生。

4典型病例例一:李某,男,49岁,工人。

素有烟酒嗜好史,1998年患口腔粘膜溃疡,反复发作8年,经服中西药效果不显,于2006年9月25日来诊。

口颊粘膜、软腭及舌面有黄豆大小溃疡8处,色灰白,灼痛,纳呆食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严和用芪附汤、参附汤二方,自汗盗汗

严和用芪附汤、参附汤二方,自汗盗汗

严和用芪附汤、参附汤二方,自汗盗汗
医门法律
卷六\虚劳门(论二首法三十一条律十条)
附:论严和用芪附汤参附汤二方
虚劳之属,阳虚者十中岂无一二,严氏二方,似不可少。

其方从《金匮》术附汤生出,投之得当,通于神明。

其虚劳失血,宜之者尤多,以其善治龙雷之阴火耳。

但以参芪为君,附子为佐,虽每服一两,不嫌其多,方中止用芪附各半、人参五钱、附子一两、分三服,能无倒乎?
严氏芪附汤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

黄芪(蜜炙)附子(炮等分)㕮咀,每四钱,加生姜煎。

参附汤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

人参(半两)附子(炮去皮脐一两)㕮咀,分作三服,加生姜煎。

无倒【无倒】(术语)颠倒事理者,凡夫之通见,如指苦为乐指无常为常是也。

离一切颠倒之正见曰无倒。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病近况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病近况
桂枝 、 柴胡 、 归 尾 、 芍药 、 草、 当 赤 甘 细 柏 、 芩 、 子 、 黄 栀 连翘 、 术 、 己、 苍 防 紫 或易激 动加 柴 胡 、 白芍 药。血 瘀 者 每
辛、 白芥 子 、 金 、 血藤 、 郁 鸡 白芍 药、 生 草 、 生甘草 、 红花 、 木通 , 脉点滴有 效 日取第 3 静 煎液约 80 . 液 4 气左 右 0 温 3
3 33 4 4 -4
新中医. 0 , ( 1 : 2 03 1) 3 O 2 2
6 沈庆法 .自拟化 浊降脂 方治疗 l 何太 清, 2 纪延龙 . 化痰 活血法治疗 脂肪 l 骆丽娟 ,
肝 疗 效 观 察
2 ( :2 2 们 42
河 北 中 医, 姗

肝脂宁治 疗脂 肪肝 9 例临 床 6 脂肪肝 临床 观 寨 + 海 中 医 药 杂 志, ∞ 杨大男 . 上
惠乃玲 插 静 张 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医科 石家庄 0 ̄1 ) 5 8 12
【 关键词 】 雷 病 ; 诺 中医药疗法 ;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综逮
赤 苦 泽 丹 甘 雷诺病是 由于血管神经 功 能紊乱 参 、 当归 、 黄芪 、 鸡血藤 、 芎、 川 水蛭 、 红 归 、 芍 药 、 参 、 泻 、 参 、 草。
29 2
1 赵文霞 , 9 段荣章 , 冀爱英 , 消脂护 肝 等
胶囊对脂肪肝 患者 降脂作 用 的临床 及 实验 研 究 .河 南 中 医 , 98 1 5 : 19 , 8( )
2 g3 0 9 -0
o 肝 10 . 【 中医杂志 , o 1( ) 1 张显耀 清脂保肝橱治疗脂肪肝 6 例 0 例 I东 】 ∞0 , 6 : 5 9
2 8- 2 2 29

四逆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雷诺氏综合症

四逆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雷诺氏综合症

四逆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雷诺氏综合症四逆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雷诺氏综合症【病案】患者郑瑞娟,女,49岁,2011年10月28号初诊,10年来双手遇冷后即掌指部皮色由白变紫或潮红,自觉疼痛麻木,冬季尤甚,遇暖渐恢复至正常。

病后从未接受相关治疗。

查体:营养中等,精神可,周身皮色正常,无皮疹及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关节无肿胀、运动自如。

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为雷诺氏综合征。

【中医辨证】属寒盛血虚,经脉痹阻。

治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病因病机】寒邪凝滞、收引,主痛。

寒邪袭脉,血脉挛急而发为疼痛。

正如《素问·举痛论》所日:“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素问·痹论》日:“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圣济总录·诸痹门》云:“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也。

痛本于寒气偏胜,寒气偏胜,则阴气多而阳气少。

”《张氏医通》说得更明确:“血痹者,寒湿之邪,痹著于血分也”。

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气的温煦和推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都要依赖气血的周流濡养灌溉。

所谓“稽迟,泣而不行”,系经脉气血为寒邪凝闭阻滞之故,使肢端发生暂时性缺血或瘀血,在临床上就表现为发白、发紫、麻木、疼痛等症状。

【方选】四逆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中药】熟附片,19g,炙麻黄,9g,细辛,3g,柴胡,12g,枳实,12g,甘草,9g,白芍,30g,桂枝,18g,蜂房,12g,黄芪30g。

每日2剂,水煎服。

【按语】雷诺氏综合征又称为肢端动脉痉挛病,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其病因迄今尚无定论。

本病中医辨证属寒盛血虚,经脉痹阻。

方选四逆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方中桂枝、细辛、制附子温经通脉;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桂枝、白芍、甘草调营和卫;柴胡、枳实疏肝解郁,调节气机;由于患者舌边齿痕,气虚,气机输布调节障碍,故于黄芪30g补气,调节气机;蜂房调节激素水平。

治疗雷诺氏病专方

治疗雷诺氏病专方

治疗雷诺氏病专方1.加味桂枝汤 桂枝20g,白芍、川芎各15g,炙甘草、当归、路路通各10g,生姜6g,大枣10枚。

日1剂,水煎服,15~20剂为1疗程。

冯丽华以此方治疗本病15例,均获愈。

2.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30g,桂枝、防风各12g,白芍20g,当归、大青叶各15g,生姜、青黛(包煎)各10g,鲜忍冬藤60g,大枣15枚,日1剂,水煎服。

冷光顺用此方治疗本病5例,一般3剂控制发作,再服3~6剂病即告愈。

3.加减独活寄生汤 独活、桑寄生、党参、牛膝各15g,秦艽、肉桂、木瓜各10g,防风、甘草各6g,细辛3g。

日1剂,水煎服。

10剂为1疗程。

高兰宇以此方治疗本病1例,10剂即愈。

4.温经活血逐痹汤 附子20g,干姜9g,桂枝、桃仁、红花各10g,黄芪、鸡血藤各30g,党参、当归各15g,白芍12g,甘草6g。

病在上肢加羌活、姜黄;下肢加牛膝、木瓜;脾肾阳虚加茯苓、白术、淫羊藿;寒湿加威灵仙、寻骨风、伸筋草;血瘀加乳香、没药、五灵脂。

日1剂,水煎服。

并用脉络宁20ml,加液体静滴,日1次。

15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5~7日,治疗2~3个疗程。

李志刚以此法治疗本病46例,治愈40例,好转、无效各3例。

5.刺五加注射液 由单味刺五加煎液制成,一般用量1ml/k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0ml中静滴,滴速控制在30滴/min左右,每日1次,2周为1疗程。

张茹莲等用此法治疗本病17例,治疗完成1个疗程者6例,完成2个疗程者11例。

结果:显效15例,占88.3%,有效2例,占11.7%。

6.虎参胶丸 壁虎、丹参各50g,焙干碾极细末,拌匀,装胶囊.每次口服10粒,每日3次。

如伴纳差、多梦、经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者,加柴胡、阿胶以养血活血,温经通络;如兼腰膝酸软、疲乏无力者,加白术、女贞子、菟丝子以温补脾肾,活血通络。

亦可水煎服。

陈学连等用本方治疗本病14例,治愈11例,好转1例,服药时间最短者28天,最长者4月。

中药延胡索的研究进展_汤法银

中药延胡索的研究进展_汤法银

中药延胡索的研究进展中医中药汤法银1聂爱国2李艳玲1(1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11;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Co ryda li s yanhusuo W.T.W ang的干燥块茎。

主产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功效,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通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

现在,临床主要集中用于各种疼痛、心血管疾病及痛经等[1]。

1临床应用延胡索在祖国医药学中,用于治病可能有二千多年历史。

根据南北朝以来直到明清医案记载和现代科学研究,可把延胡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分为三类。

镇痛、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用于妇产科通经、行气。

延胡索主要用于疼痛,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是延胡索总碱,其中延胡索乙素是主要有效成分。

延胡索乙素(dl-tetrahydropal ma ti ne,dl-TH P)是从中药延胡索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为消旋体,其有效部分为左旋体,即左旋四氢巴马汀(l-te-t rahydropa l m ati ne,l-THP,又称颅痛定)。

两者均已作为镇痛和镇静安定药物应用于临床[2],dl-TH P的止痛机理从中医学来解释是/活血行气0,从目前药理研究认为l-TH P与阻滞中枢多巴胺(DA)受体有关。

其镇痛作用较杜冷丁弱,但较一般解热镇痛药强,对慢性持续性疼痛效果较好,对创伤及手术后疼痛的作用较差。

除镇痛作用外,尚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本药的最大优点是毒性低,安全性大,无成瘾性,为一非麻醉性镇痛药,也不属于解热消炎镇痛药范畴。

大量有关研究证实延胡索乙素除用于镇痛、镇静、安定外,还是治疗阵发性房颤、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药物,并对顽固性呃逆、剧烈咳嗽有显著疗效[3]。

临床报道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浅表性胃炎、急慢性扭挫伤[4]。

2化学成分延胡索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其中叔胺类者含0. 65%,季胺类者约0.3%。

其中有d-紫堇碱(d-Coryda line,即延胡素甲素)、d1-四氢巴马汀(d1-T etrahydropal m atine,即延胡索乙素)、原鸦片碱(P ro topi ne,即延胡索丙素)、l-四氢黄连碱(l -T e trahydrocoptisi ne,即延胡索丁素)、d1-四氢黄连碱(即延胡索戊素)、l-四氢非洲防己碱(l-T etrahydro co l umba m i ne,即延胡索已素)、d-紫堇鳞茎碱(d-Corybulbine,即延胡索庚素)、d-海罂粟碱(d-G lauc i ne,即延胡索壬素及延胡索癸素)、A-别隐品碱(A-A llo-O ryptop i ne,即去氢延胡索寅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组 2 8例 , 愈 l 治 8例 , 6 . %; 转 8例 , 占 43 好 占 8 6 未 2 .%; 愈 2例 , 7 1 占 .%。总有效率 9 .%。 29
3 典型病例 黄某 , ,1 。20 女 3岁 05—1 —1 初 诊 。手指 端 阵发性 2 6
姜黄 以活血行气 止痛 。《 本草 纲 目》 “ 胡 索 , :延 能行 血 中
实验室检查好转 ; 未愈 : 体征 、 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
2 结 果
是辛 温 大热 , 其性 善走 , 为通行 十二 经纯 阳之要 药 , 故 外
则达 皮毛 而除 表寒 , 里则 达下元 而 温痼冷 , 内彻外 , 彻 凡 三焦 经络 , 诸脏诸腑 , 有真寒 , 果 无不 可治 。 ”喜用 延胡索 、
【 关键词 】 雷诺病 ; 中医药疗法
260 ) 220
【 中图分类号】 R2 .; 7353 【 95R7 . .1 文献标识码】 A 【 8 4 0 文章编号】 1 2 21( 0)1 1 — 1 0 — 692 81—1 3 0 0 0 7
19- 20 年 , 者 采用 芪 附延 胡索 汤 治疗 雷 诺 病 93 08 笔
1 。续服 7剂后病情痊愈 , 5g 随访 1 年无复发 。
4 讨 论
13 治疗方法 .
附子 1 , Og延胡索 l , 黄 1 , 2g姜 2g 当归 1 , 5g 白芍 药 2 , 0g 防风 1 , 活 1 , 0g羌 0g 淫羊藿 1 , 2g桑寄生 1 , 5g 炙甘草 6g 。
血瘀甚加桃仁 1 、 芎 1 ; 0g川 Og 肾阳虚甚 加 巴戟天 1 续 5
雷诺病属 中医 学肌痹 、 血痹 范畴 。《 问 ・ 痛 论》 素 举 :
“ 寒气入经 而稽迟 , 泣而不行 , 于脉外 则血少 , 于脉 中 客 客
断 1 ; 5g 脾阳虚甚 加党参 1 、 白术 1 。 日 1 , 煎 0g炒 0g 剂 水
气滞 , 中血滞 , 气 故专治一 身上下 诸痛 , 用之 中的 , 妙不 可
言 。盖延胡索 活血化 气 , 一 品药也 。 当归 、 第 ” 白芍药 、 防 风、 羌活补血 活血 , 祛风 散寒 ; 淫羊藿 、 寄 生补 益肝 肾 , 桑
祛风除湿 ; 甘草 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 补气 活血 、 灸 温经散
苍 白、 紫 、 发 发红 2年 , 加重 1 。2年前产 后 1 周 个月 接触
冰凉河 水后 出现手 指端 皮肤苍 白, 随后 变紫 、 变红 , 部 局 发冷 、 麻木 、 刺痛 , 双 手浸 入 温 水 中 才能 缓 解 , 复 发 将 反
寒、 除痹止痛之功 。治疗 本病 时应注意 保暖 , 防止局 部受 寒, 可少量饮酒 , 戒烟 , 避免使用血管收缩的药物及 B 受体
保暖 以及服用 利血平 、 酸 、 烟 硝苯地 平等 药物 后 , 状缓 症 解不明显 , 求 中医治 疗。刻诊 : 故 手指端 阵发 性 苍 白 , 发
作者简介 : 陈红英 (99 _ , , 16_ )女 主治 中医师 , 学士 。从 事肿 瘤 内
阻滞剂。 参 考 文 献
[ ] 陈灏珠 . 1 实用 内科 学 [ .O版 . 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 , M] 1 北 人
19 1 6 9 7: 3 4.
作, 遇寒加重 , 暖后症状 减轻 。1 天 周前 在 冷库 中接触 冷 冻制品后 , 上述症状加重 , 手指 疼痛难 忍 , 彻夜不 眠 , 然 虽
索汤 。药物组 成 : 黄芪 6 , 0g 延胡 索 1 , 2g 姜黄 1 , 2g 当归 1 , 5g 白芍药 2 , 0g防风 1 , Og羌活 1 , 0g 淫羊藿 l , 2g 桑寄生 1 , 5g炙甘草 6g 日 1 , 。 剂 水煎分 2次 口服。7剂后 , 症状
本组 2 8例均 为本院 内科 门诊 患者 , 2 男
河北 中医 20 年 1 月第 3 卷第 1 期 08 1 0 1
H bi C N vm e 08 V l 0 N .1 ee J M,oe br 0 ,o 3 , o1 T 2
11 3 7
芪 附 延 胡 索 汤 治 疗 雷 诺 病 2 例 临床 观察 8
陈红英
( 苏省启 东市 中医院 内科 , 江 江苏 启 东
于温养。选药时遵 循唐容川《 血证 论》 载气者血 也 , “ 而运
血者气也 ”“ ,气为 血之 帅 , 随之 而 运行 ” 血 的原 则 。故 笔 者重用黄芪 以达 补 气行 血 之功 。《 草 正义 》 “ 本 : 附子 , 本
15 疗效标准 .

《 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 制定 。治 愈 : 状 、 症 体征基本 消失 , 实验室 检查基 本正 常 ; 好转 : 状减 轻 , 征改 善 , 症 体
例, 2 女 6例 ; 龄 2 年 0~4 0岁 ; 程 7 日 ~5年 , 均 病 平
12 诊 断标 准 .
确诊 。
参 照《 实用 内科 学》 制定 的诊 断标 准 予芪附延胡索汤。药物组成 : 黄芪 6 , 0g
缓解 明显 , 仍 感 形 寒 肢 冷 , 方 加 巴戟 天 1 、 断 但 上 5g续
取 汁 20m , 2次 温 服 。 0 L 分
则气不通 , 卒然 而 痛。 故外 因寒邪 侵袭 , 于 经脉 , 故 ” 客 气
滞血瘀 , 不通则痛 ; 内因脾 肾阳虚 , 营血 运行无 力 , 肤失 肌
14 疗程 .
1 个月后统 计疗 效。 依照 19 国家 中医药 管理局 颁布 的 94年
2例, 8 现报 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l 个月。 8
绀、 发红 , 局部冰 冷 、 感觉 异常 和疼 痛 , 畏寒 怕 冷 , 稍感 头
痛, 舌质淡紫边有瘀 点 ,苔 白润 , 脉沉 弦。 中医辨证 为素 体 阳虚 , 因寒湿之邪侵 袭 , 复 客于经脉 , 凝气滞 血瘀 , 寒 气 血运行不 畅 , 故滞碍而痛 , 谓不通则 痛也 。予芪附延 胡 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