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学经验交流: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学经验交流:教师要学会倾听一、引言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工作,而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需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指教师用心去倾听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此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文就教师要学会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倾听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
二、教师要学会倾听的重要性1.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关键人群,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困难和意见。
只有理解了学生的需求,教师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是一种尊重和关心的表达方式,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观点和问题,表明自己重视学生的意见,愿意与他们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样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思维。
3.提高教学品质:倾听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还能够收集到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倾听同事和家长的意见,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进。
倾听能够帮助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教学品质。
三、倾听的具体方法1.多渠道收集信息:教师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心理测评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同事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还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听取他们对于学校和教师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多渠道收集的信息,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此进行教学调整。
2.注重非言语沟通:倾听并不仅仅是听取学生、同事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还包括观察他们的非言语沟通。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情、肢体语言和行为举止等,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同样,教师要关注同事的情绪和态度变化,并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过观察和沟通,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他人的想法和需求。
3.反馈和回应:倾听并不仅仅是收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反馈和回应。
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标签:新课改;倾听;意义;方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因此而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自主发展的促进者;应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更应该学会倾听。
因为只有通过“倾听”,教师才能明白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学生的发展态势,进而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促进教学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成长。
一、“倾听”的意义1“倾听”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学促使教师教学角色发生转变,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教学角色的成功转换决定了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等各方面培养的有效完成。
教学中对学生的所想、所思能认真、耐心地倾听对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型至关重要。
“倾听”能让教师明确自己的不足,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教师放下身段,抱着人与人之间平等、尊重的观念贴近学生,融入学生生活,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2“倾听”促进师生交心。
当教师对学生推心置腹时就是化解学生的疑虑、拘谨、约束的最好时机。
教师在“倾听”的同时也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不论在学习或生活中都能贴近教师,遇到问题时也会主动征求教师的意见,主动寻求教师的指导。
教师的“倾听”是对学生表达的无形鼓励。
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表述是关注的、是认真对待的,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有价值的、被认同的。
这种被肯定的思想就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表达的欲望。
3“倾听”促进师生平等。
教师得到学生真诚友好的倾诉时,学生已经将教师看成是自己的朋友。
教师在倾听中了解学生,懂得在教学上应有什么改进。
并能从中学到书本上和教师相互交流中无法学到的东西。
同样,学生从中也能发展自己的自主精神与个性培养。
教师的“倾听”使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间建立了一种民主、自由的关系,更加拉近了两者的距离,促进师生间平等关系的建立。
4“倾听”促进师生相互尊重。
教师通过对学生思想、观点的倾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尊重和理解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和爱戴。
学会倾听的心得体会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教师要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的心得体会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教师要
学会倾听
作为班主任,我深深认识到倾听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以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学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1. 尊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作为班主任,我经常会面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扰。
我深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和感受,因此我时刻保持尊重和理解,不轻易评判或批评他们的想法和情绪。
2. 关注学生们的心声:有时候学生们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他们需要有人能够倾听他们的困扰和烦恼。
因此,我时常主动关心学生们的心情,并且留出时间给他们倾诉。
3. 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有时候学生们并不愿意立即与我分享他们的问题或烦恼,我明白这是正常的。
因此,我会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己舒适的时候愿意和我沟通。
4. 提供支持和建议:当学生们向我倾诉他们的问题时,我会尽力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持和建议。
无论是情感上的支持还是实际的帮助,我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5. 不打断,不干预:在倾听学生们的问题时,我尽量避免打断他们的发言,也不过度干预他们的思考过程。
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只是提供一个倾诉的对象和一些指导。
以上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学会倾听的心得体会。
我深知倾听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提高的能力,我将持续努力学习,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要学会倾听

但意思大家都听明 白了。 等他说完后 , 老师说道 : “ 你是一个懂 了文本 、 走进 了作者的内心 , 也走进 了老师和同学的内心。 事的孩子 , 你体会 到了父母对你 无怨无悔的付 出, 你也 能力所
题时 , 他 们会 专注地望 着发言的学生 , 大家的注意力也就集中 交流 时 , 学生纷纷 发言 : “ 我看 到了那 只飞蛾在我 眼前竭力挣
在 了发言学生 的身上 。 老师 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 , 老师认真 扎 , 鼓动双翅 , 就想飞走 ” ; “ 我 感觉飞蛾在 我手里不 停地扑翅 倾听 了, 孩子们也就学会 了倾听 , 学会了尊重 。
教师倾 听学生 可以走进 孩子的心灵 ,进而给他提供有效
能及地做一些 回报父母的事情。 现在 , 把你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的帮助 , 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 教师倾听学生可 以让学生学会倾 说 出来 , 大声 说: 爸爸妈妈我爱 你们 。 ” 我想那孩子喊出的不仅 听 , 生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 , 智慧共享 。
新 的认识 。“ 在课 堂上 , 教师往往想让 学生多多发 言 , 但实际 要求 。“ 生命是什么呢?是什 么一次又一次地让作者对生命有
上, 仔细地倾 听每个学 生的发言 , 在此基础 上开展指 导 , 远远 这样 的思考呢?” 在指名学生 朗读 时 , 他要求其他 同学一边 听
比前者更重要 。 ” 李政涛老师也认 为 : “ 教育 的过程是教育者与
共 同成 长 。
二、 倾 听 就 是 指 导
老师不仅要创设倾 听的环境 ,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倾 听, 让学生既能表达出 自己的观点 , 也要学会倾听别人 的想法。
学会倾听的心得体会教学心得体会:教师要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的心得体会教学心得体会:教师要学会倾
听
作为教师,倾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能和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了倾听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倾听,下面是我对学会倾听的心得体会:
首先,倾听需要专注和耐心。
在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意见可能不容易理解或者听到,但是作为教师,我必须保持专注和耐心,用心去理解学生的意思,尊重他们的发言。
其次,倾听要求我们要摒除个人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偏见或者刻板印象来评判学生的发言,而是要理解并接纳他们的意见和观点。
另外,倾听需要主动与积极的沟通。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主动地与学生进行对话,主动地向他们询问问题或者要他们发表意见。
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
最后,倾听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学会倾听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且每个学生和每个班级的需求和情况都会有所不同。
作为教师,我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倾听方式,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做出相应的改变。
总结起来,学会倾听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技能。
通过专注、耐心、摒除个人偏见和刻板印象以及主动与积极的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并更好地指导他们。
而且,学会倾听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倾听方式,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学会倾听是教师的一种必备能力

学会倾听是教师的一种必备能力提到倾听,可能大部分人认为这太简单了,我们每天都在听别人说话,或者别人也在听我们说话。
其实,听与倾听是不同的,两者有着质的区别。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听,可不一定是在倾听。
听是一种生理过程,是入耳不一定入心,别人在说话,你是听到了,这只是一种信号。
而倾听则不同,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倾听是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
倾听是交流的第一技巧,倾听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姿态。
作为教师,如果不善于倾听,怎么教学生,怎么可能理解自己的学生。
在与人进行交往时,最重要的便是认真倾听对方就已经足够了。
这样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自己的一种姿态。
如果缺乏倾听,你的人生也将很失败,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种声音,从倾听中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更多的心理特点。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教师都要随时随地做学生忠实的听众,做一个善于倾听学生的老师。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老师才能看见他,学生也会因此而感受到被看见的幸福。
当你认真倾听学生时,学生也会以一种负责的态度认真思考,认真说话,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才能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倾听更是一种美德。
善于倾听别人说话的人,身上就有一种善解人意的特质,就会自然而然地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一个成功的人士,都有倾听别人的好习惯。
在倾听的过程中,彼此已经获得信任,给别人传递了一种信任的信号。
倾听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尊敬,也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肯定。
倾听也会使自己的注意力特别集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训练。
我们要认真倾听别人,就要使自己的心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其他事情的影响,对自己的也是一种修炼。
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彼此受益。
生活中往往看到有些人不愿意倾听,究其原因只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精力不够集中,精力不集中是无法倾听的。
这个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心中有其他事情影响或者分心,或者自己的个性决定。
面对这种情况,就要强迫自己慢慢专注起来,逐渐提高注意力,注意力集中了就能倾听。
(完整版)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一、为什么倾听1.教师倾听学生是尊重学生的重要体现。
课堂教学中,随着学生主体性的增强,教师再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言说者,学生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质疑反驳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
教师倾听学生就是对学生话语权的尊重。
教师倾听学生,虽然听到的可能只是一些零碎的、简单的、幼稚的观念和看法,但这些却构成了学生未来发展的现实基础。
因此,对学生话语权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
“一旦教师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迎接和承纳: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
这种接纳也表明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 [1] 2.教师倾听学生是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要素组成的,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即使有精致完美的教学设计,全面充分的教学准备,也会由于缺乏针对性而无法生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因此,了解学生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且取得实效的起点。
了解学生的最简便、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倾听学生,倾听能使教师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情感态度,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
没有倾听,了解学生只能是雾里看花,隔靴搔痒。
3.教师倾听学生是实现师生对话的前提。
王建军认为,在教师、学生、文本这三个要素所组成的“师—本”“生—本”“师—生”“生—生”四组对话关系中,“‘师—生'对话是关键”。
[2]王尚文指出:“对话不仅仅是发言,也包括倾听,而且首先是倾听,倾听才是关键。
” [3]这就告诉我们,倾听是实现师生对话进而使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的关键,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学会倾听。
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更应该首先成为倾听的表率,只有倾听学生,才能使学生学会倾听。
4.教师倾听学生也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力。
“教学相长”,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教师学习、成长的过程。
亚里斯多德告诉我们:“谁在倾听,也就随之而听到了更多的东西,即那些不可见的以及一切人们可以思考的东西。
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教育家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
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最应该被重视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意见的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友善的倾听者自然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愿望。
学会倾听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渴望事业有成的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自觉,倾听应该是每个优秀教师必不可缺的素质之一!很多教师都不乏有这样的经历,感到自己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家长愤愤不平地找你评理,你不需要跟他讲理,你只需认真地听他倾诉,让他把情绪宣泄出来,表达他的不满。
当他倾诉完时,心情就会平静许多,然后,问题很可能自己就解决了。
甚至根本不需你作出什么决定来解决此事。
工作中我就曾经遇到过的一件事让我更加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
当时我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一天下班到家,正准备放松一下白日里绷得紧紧的身心,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一个陌生的号码,接起来里面立刻传来了一阵刺耳的喧嚣:“你是XX吗?我是XXX的家长,你们当教师的是怎么对待我们家孩子的?她现在既不想吃饭,也不想写作业,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你这个做老师的应该负责任的,你说怎么办?”这个家长喋喋不休地说了好多,大意是我们做老师的不够尽责,对她的孩子不够公平,以致现在她的孩子出现了问题,最后还特意申明之所以没有打电话直接找校长,那是因为想给我这做老师的留个面子,如果我处理不好的话,结果就会如何如何,云云。
说来也奇怪,一向脾气不大好的我居然耐心地在电话里倾听了好久,直到最后我总算明白了事情的大意,其实与这个孩子发生冲突的是我的一位同事,家长误会以为是我这个班主任了,当电话那头终于停止了牢骚后,我在电话里耐心地与她的孩子核实了相关情况并对这位家长做了必要的解释,此时这位家长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唐突,她连连地向我说着“对不起”,说是因为下班后看到孩子的状况心里着急,也没有认真地了解情况,所以产生了误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学会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
学校强调学生不准迟到,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但有的学生就是违反规定,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孙坚还没来,我焦急的站在楼上往下看,也没看到人影儿,同学们都在专心的读课文,“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朗读,看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天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师,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
”我没等他说完,便接过他的话头训斥了他一顿,然后就让他站在门口,再也不理会他了,课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给奶奶拿药,所以才来晚了。
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完他说的话,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这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爱迟到呢。
”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
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
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