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流程
MAPGIS在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MAPGIS在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土地调查工作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而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设对于土地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应用能力。
本文就MAPGIS在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 MAPGIS的介绍MAPGIS是一种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全能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它通过数值地图、属性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模型进行空间与属性数据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
MAPGIS可以在PC端、移动设备以及云平台上运行,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MAPGIS在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应用1.数据采集和整理MAPGIS提供了完善的数据采集工具和方法,可以方便地进行土地调查信息的采集和整理。
调查员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MAPGIS软件,通过GPS定位功能快速记录土地边界、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所有权等信息。
采集的数据可以直接存储到MAPGIS的数据库中,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2.空间数据管理MAPGIS可以对土地调查数据进行整体管理,并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关联。
通过MAPGIS提供的地图编辑功能,可以对土地调查现场进行绘图和标注,进一步丰富调查数据。
同时,MAPGIS还支持对各种类型的空间数据进行导入和处理,如卫星影像、遥感数据等,从而为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了更丰富的空间信息。
3.数据分析和可视化MAPGIS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可以对土地调查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和分析。
通过MAPGIS的查询和分析工具,可以方便地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面积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此外,MAPGIS 还支持将土地调查数据与其他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如气候数据、经济数据等,从而揭示土地利用背后的规律和问题。
4.应用系统的开发MAPGIS提供了强大的开发工具和接口,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开发各类应用系统。
MAPGIS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分库步骤

MAPGIS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分库步骤1.先新建一个文件夹,打开MAPGISk9GDB企业管理器,新建一个空白的数据库,存储于新建的文件夹内,用于存储裁剪的文件,如命名”天府新区”2.打开”地图编辑器”,将需要分库的原始数据库所有的文件添加进来3.应用”通用编辑”-“工程裁剪”功能,工程文件路径选择第一步建的文件夹里面,存储名字可以随意取,要素类文件选择第一步建立的数据库.然后选择”装入裁剪框”功能,选择用于裁剪的行政区范围(如天府新区的界线,必须是面文件),点击”开始裁剪”.4.工程裁剪完成后,打开GDB企业管理器,查看“天府新区”数据库,将这个数据库中的CODE和JHTB两个文件删除。
将原始数据库的CODE文件添加到“天府新区”数据库中。
5.打开“MapGIS K9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系统”,选择“新建工程(有矢量)”6.在弹出的窗口中进行如下设置(根据数据实际情况,如代号,行政代码),矢量数据库选择裁剪完成后的数据库,后点击确定7.新建接合图表选择存储在裁剪数据库目录下选择实际数据的比例尺,中央经线后点击“提取分副参数”,选择裁剪后数据库中的“地类图斑(DLTB)”然后将生成的JHTB采用“添加图层”的方式添加到工程中,并重命名为“接合图表”,如工程中有此图层,先删除再添加。
8.使用建库工具箱中的“椭球面积计算”依次计算行政区---------控制面积,计算面积宗地-------实测,发证,宗地面积地类图斑----图斑面积9.然后点击“土地利用面积重算”功能10.在点击“控制面积处理”,系统会自动统计当前地类图斑总面积和行政区总面积,如果有国家控制面积的话,输入后系统会自动调整椭球面积。
没有的话就不用管它。
11.最后就可以进行汇总出表了。
MapGIS第二次土地调查管理软件操作流程培训

工程树管理
图例统改参数----是根据地类码或者要素代码属性字段,取出 图例窗口中的标准图例参数对所选图层进行参数统改。
属性----可以设置图层的编辑状态,对应图层的显示状态,浏 览属性结构。
工程树管理 “统计”的界面如右所示,可以根据参考字段统计选择的字段值
选择一个参考字 段名,在右边就会列 出对应的字段值,在 统计字段名中只能选 择字段类型为数值型 的字段名,这样才能 在下面显示出相应的 信息。选择“更多” ,还可以进行统计的 一些设置。如图所示 :
添加分类字段 ,然后点击“参数 设置”,可设置其 日期类型等信息。
这里的分类字 段为字符型,所以 它的分类方法一般 都默认为“一值一 类”,点击选择“ 下一步”可统计出 结果。
新建工程
1. 点击图标,打开“MapGis农村土地利用调查数据 库管理系统”。
2. 点击“工程管理”中的“新建工程”。
新建工程 3. 新建工程信息填写:
将你建的工程 存放的地方
建的工程 的名称
这一栏选择填写
先选择再点击“导入”, 然后选择数据。
新建工程
4. 填写完后点击“确定”,我们即可在文档管理数树中看到
缓冲查询
点缓冲查询
用鼠标在图形上 选取一个点区域
,右键结束
线缓冲查询
鼠标在图形窗口 画一条线,右键
结束
4. 导入查询
多边形查询
1、解析编辑导入 多边形 2、多边形查询系 统自动图斑裁剪
线缓冲查询
与“选取查询”中的线缓 冲查询不同,该线缓冲查询不 能直接在图形窗口上画线,它 要先要借助解析编辑在图形中 输入一条线,然后点击“线缓 冲查询”,显示最后的裁剪图 形。
MAPGIS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21 .2项 目作业技术要求的制定 。 . 第二次土地调查以国土资源部 《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 为基础 , 参考各个不 同区域的实际情况 ,制定项 目实施设计书 、实施细则和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各环节的操作方 法 、技术要求及其检查办法 ,保证分阶段调查工作的质量。同时明确土地管理数据库建设的工作流程 、 工作内容等要求 ,保证土地调查和数据库建设 的成果质量。 2 . 2数据库建设空间数据的获取 2. . 1数据库建设对空问数据的基本要求 2
个安全 、可靠 、高效 、实用的管理系统 ,以实现土地信息的快速查询 、检索 、修改更新 、统计制表 、分 析预测 和辅 助决 策 。
参考文献:
[】 1 中地软件编委会. AG s ( 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武汉: MP I 县 市) M. 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 司,20 05 [】 2边馥 苓. 地理 信 息系 统原理 和方 法 [】 北 京: M. 测绘 出版社 , 19. 6 9 [】 3樊黎丽. 用眦P Is G s建立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 0,2 () 15 1. J. 06 9 6: 1 ~17
2. . 2空间数据的获取步骤 2 1 )扫描 县 级土 地利 用标 准 分 幅 图 ,获 取栅 格 图 。 2)对栅 格 图进 行误 差 纠正 。 3)对照 栅格 图进行 分 幅分 层矢 量 化 。 4 利用 M P I 对点 、 ) A Gs 线文件进行分层采集 , 并对采集后 的点 、 线文件进行图形检查 , 修改点线错 漏处 ,检查内容包括拓扑错误检查 、图形参数等。 5 检查无误后建立图形数据库 ,对标准分幅图拼接并进行接边处理。 ) 6 对 图形数据库 中的文件进行坐标投影变换 ,转换到规定 的坐标系下 。 ) 7 对点 、线 、面文件建立属性结构 ,为图形属性的转化做好准备。 ) 23 数 据库 建设 属性 数 据 的获 取 - 属性数据主要描述 土地的数量 、质量 、利用现状 、权属及其空间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属性数据库一 般 有 图斑 、线 状地 物 、零 星地 物 、行 政 区 、 自然 保 护 区 、基 本 农 田保护 区和耕 地坡 度等 属性 库 。属性 数 据 的获取可以与空间图形数据 同步进行 ,也可以在空间图形数据编辑后进行 。 在M PI A Gs中建立属性数据有以下方式 : 1 )建 立成 MA GS属 性表 格 形式 ,即在 “ 性 库管 理 ”模 块 中建立 w PI 属 .b表 。 2)建立 成 w r 档 ,在 “ 性库 管 理 ”模 块 中导入 w 0d文 属 .h表 。 3)建立 成 }df .b 格式 或 d - b格式 均 可 。 4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应 当分别 录入 , ) 一般采用 E cl xe软件做成表格录入属性数据 , 通过关键字将 其连接起来 ,然后再连接到 M P I 属性库中。 A Gs 2 数据字典 的新建和编辑 . 4 数据字典是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设计的一项重要 内容 ,它描述了数据库 中属性字段的属性与组成 , 是数据值为常量 的数据库 ,是一个规范属性数据库 的元数据。M P I A G s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主 要是对地类 、权属 、坡度等代码及所属部门 、保护类别等信息的规范 。 新建数据字典行政 区代码长度设置采用全 国行政 区国家编码标准 ,省级行政区编码长度为 2 ,县 位 级 为 4位 ,县级 以下为 3位 。 编辑数据字典根据现行各种技术规程和国家标准设计并结合 区域 的实际情况 ,增删有关内容及各个 专题数据相关信息。 新建和编辑数据库字典也可 以和图形 、属性采集工作 同时进行 , 互不影响。 25 图形 和属性 连 接 . 属性连接工作是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一些关键字段 ,把 已经存在的属性信息和空间数据 中的 关键 字 连接 起来 ,从 而 实现 图形 和 属性 的互 动 。 以 图斑为 例 ,在 野外 调绘 时将 图斑 预 编号 ,作 为 图形 的 注释, 运用 “ 注释转属性” 功能将其转换到属性字段图斑预编号 中, 运用 O B D c数据源将属性数据的 E cl xe 建立数据源 ,在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使用外部数据库进行文件属性连接 ,就能完成图形库和属性
二次土地调查建库流程

二次土地调查建库流程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资源,因此对土地的调查与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
土地调查建库是指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系统化的调查、勘测和评价,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工作。
下面是关于二次土地调查建库的详细流程,以便进行更好的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
第一步:确定调查目标与任务。
在进行土地调查建库之前,需要明确调查的目标与任务。
这包括明确调查的范围,调查的内容和指标体系等。
调查目标和任务的明确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后续的调查工作。
第二步:制定调查方案。
根据调查目标和任务,制定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需要明确调查区域的划分、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方法和调查指标等。
同时考虑到资金、人力和时间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第三步:进行现场调查。
根据调查方案,组织调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包括对土地的地貌、土壤、水资源、植被、气候等方面的调查与勘测。
调查人员需要认真记录调查数据,并进行标注和测量,以便后续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第四步:整理和分析数据。
在进行现场调查后,需要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这包括对土地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时根据调查的指标体系对土地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果。
分析的结果需要反映土地的现状和问题,并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步: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
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
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根据调查目标和任务进行分类、命名和编码等工作。
同时,需要将调查数据进行存储、整理和备份,以备后续的使用。
第六步: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土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根据土地的特征和潜力,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
第七步:实施土地管理和监测。
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后,需要实施土地管理和监测。
土地管理包括土地权属管理、土地使用管理和土地执法管理等。
土地监测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土地生态环境监测等。
建库流程-------

MapGIS 四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操作手册成都中地六合科工贸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八月系统总述MapGIS 四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是在MapGisK9平台上,运用设计模式、元数据和软件构件等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并结合当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实际需求开发完成。
系统具有“多级用户,适用面广”、“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数据丰富,拓展性强”的特点。
本系统分为两部分:MapGIS 四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建库系统与MapGIS 四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
建库系统主要是数据入库、数据转换、数据检查、成果管理、汇总出表、等功能。
管理系统主要数据汇总、报表输出、宗地统一编码、土地登记、变更管理、成果管理、打证发证等功能。
本文档主要介绍集体土地所有权建库,文档中提到的集体土地确权系统涵盖所有权。
(确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也包括个别地方提到的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标准为规范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促进城乡一体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登记规则》、《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调查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包括应用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处理、管理、交换和分析应用的基础地理要素、土地权属要素、土地利用要素、栅格要素,以及房屋等附加信息。
1.1依据标准主要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汇交办法》、《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范》和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开展系统建设工作。
1.2土地利用行业规范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国家主席令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7日国务院令第256号)《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规范》;《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川办函[2007]239号);《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范》;《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GB/T 17797-1999)《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 1005-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 1007-200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1992)《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1999)二、系统安装环境2.1 硬件环境(1)建议使用Microsoft Windows Server2003系统;(2)IIS;(3) 建议存储空间在100GB以上,内存2GB以上;2.2 软件环境(1)Microsoft OFFICE 2003;(2)32 位Microsoft SQL Server2005;(3)准备2台机器,一台安装MapGIS K9 20111230 SP2 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和MapGIS 四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0803;另一台安装MapGIS K9 SP2 数据中心开发平台20110426和MapGISK9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系统8月8号;(注:IE浏览器最好是6.0、7.0,不能装搜狗、百度工具栏、)三、软件安装3.1其他软件安装(1)安装IIS;(2)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2005;3.2 许可证服务安装许可证服务器可以单独安装在服务器上,也可以和MapGISK9应用产品一起安装在服务器上。
农村二次调查建库流程

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技术方案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零八年十一月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准确掌握每块土地的类别、面积、位置及利用等真实情况;完成土地权属状况调查;完成基本农田调查、开发园区以及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等,需要提交的数据库成果如下:1、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2、县级土地权属数据库;3、县级基本农田数据库;4、县级城镇村内部土地利用数据库;5、县级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如何更好更快的帮助国土管理部门建立好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中地公司根据多年从事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经验,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细则,总结出如下工艺流程:1数据后直接使用。
2以20073、DOM接收国家或省厅提供的DOM正射影像数据,通过MAPGIS“影像转换功能”,转换为带有坐标信息的MSI格式的数据。
如下所示:如果需要投影转换的,还可以利用“投影转换”功能进行影像文件的投影转换,如下图所示:4、基本农田数据资料收集收集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基本农田划区定界资料。
5、集体农用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资料权属界线协议书、有关权属关系调整的文件资料、土地权属争议处理裁定书等。
6、开发园区及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园区及耕地后备资源资料收集整理。
7、其他有关资料的收集1)、等高线、DEM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耕地坡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数据升级处理利用MAPGIS农村二次调查采集系统中的“数据预处理”功能,针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数据结构的升级处理。
1、数据结构的升级按二次调查农村数据库的标准对所有图层数据进行结构升级处理。
如下图所示:2、数据字典的升级按二次调查农村数据库的标准对数据字典升级处理。
升级后的结果如下:3、属性内容的升级属性内容的升级主要是对原数据库中的地类码、权属性质、要素代码等属性内容进行批量自动的修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地类升级将原分类体系的地类编码信息升级到现在二次调查启用的新分类体系下对应的地类编码信息,新旧分类体系的地类编码不能一一对应,对于多对一的情况统一对应为AAA或为空,在外业调查时进行调查确认。
mapgis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建库流程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建库流程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建库流程〈一〉数据准备任何一个系统的建立,都离不开数据的准备工作。
土地利用系统的数据准备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
一•空间图形数据的准备在准备空间数据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数据文件分层:图形数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层:行政辖区、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所有权层、争议层、海域陆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等。
注意:与MAPGIS中的图层概念不同,这里指土地管理中的专题数据层,一个数据层就是一个文件。
2•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分层后的数据文件名规则为:按照汉字首字母+时间年份。
3•空间图形数据的采集及入库。
图形的采集范围如下:①行政辖区:行政辖区包括各级行政界线,分别以相应的线型符号表示。
在系统中是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面拓扑关系,即凡是由行政界线构成封闭域的就将其作为一个村级单位对待,行政级别向下顺延。
行政辖区内部的飞地和插花地不在该层中表示,而在下述所有权”层中表示。
②所有权:所有权在系统中主要用于飞地的处理。
③图斑层:图斑是指相同用途的地块所构成的区域。
④线状地物层:线状地物是由各类线状地类构成的。
凡是难以在常规图上按范围进行表示,只能通过长度与宽度来描述其占地范围的地类都称为线状地物。
⑤零星地物:零星地物是指面积小,无法在图上依比例尺表示的图斑。
⑥海域与陆地:海域与陆地层以低潮线为准,海岸线以内为陆地范围,海岸线以外为海域,海域中包括海岛。
⑦坡度图: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要求,将坡度分6个级别。
与此相对应,在详查系统采用6个级别对坡度进行编码。
其中,“0”示0 —2度,“1‘表示2 —6度,“2表示6 —15度,“3‘表示15 —25度,“ 4表示25 —35度,“ 5表示35度以上。
坡度的区域划分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⑧其它。
其它主要是地形图和便于看图的符号、注记等,它们无属性,不参与详查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4•变更图形数据的采集:采集对象仅包括图形或属性发生变化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库流程
地类图斑按照地类编码和坐落代码进行合并
意义:合并被线状地物分割的权属相同,地类相同的图斑。
制作农村权属层
新建接合图表
接图表文件是指这个地区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图幅接图表,它记录了每个图幅的图名、图号、经度、纬度等信息,也是标准图幅输出的依据。
1、点击“地图文档”下的“新建接合图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接图表并输入接图表文件的名称和路径后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
2、建立接图表根据坐标的不同,有两种方法,实习采用根据经纬度建立索引
①选择经纬度:
在右边的编辑框中输入本区域四个角的经纬度值。
此时X对应经度,Y对应纬度。
经纬度的输入方法为:将度分秒直接输入,例如:117度25分00秒的输入为1172500,117度00分00秒为1170000。
②填写直接中央经线:
③中央经线是指区域所在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本次实习区域处
于39度带,中央经线为1170000(39*3=117)。
新建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系统工作处理的依据。
它好比是一本字典,记录了系统整个运行中所需要的元数据信息,如地类编码、坡度码、权属
代码、土地权属及单位、变更原因等信息。
它是系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数据字典根据国家《规程》设计,您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修改和维护。
1、点击“地图文档”下的“新建数据字典”,弹出如下对话框:
2、在如上对话框中填写省级代码(两位)、省级名称、县级代码长度(两位)、乡级代码长度(三位)、村级代码长度(三位)、村民小组长度(七位)。
因为到村民小组的整个权属代码的长度为19位,因此通过以上信息,可得到市级代码长度(两位)。
填写完毕点“确定”,弹出如下对话框:
3、在如上对话框中编辑整个权属代码,可以修改、增加、删除权属代码:
(1)修改:
●在“修改”前的复选框中单击鼠标左键,选中编辑。
如果当
前是选中的,则可以省略这一步;
●将鼠标移动至树状区域,单击鼠标左键,选中要编辑的内
容。
此时,“当前代码”和“当前名称”所对应的编辑框内
的内容变为相应的选中的内容;
●将光标移动至编辑框,修改要编辑的内容;
●编辑完毕,将光标移动至“应用”按钮,单击鼠标左键,完
成编辑。
(2)增加:
●在“增加”前的复选框中单击鼠标左键,选中增加。
如果当
前是选中的,则可以省略这一步;
●将光标移动至“当前代码”或“当前名称”所对应的编辑
框,输入要增加的内容;
●两个内容增加完毕,将光标移动至“应用”按钮,单击鼠标
左键,完成增加;
在增加时,如果数据字典中已经有输入的代码,则系统弹出下面的对话框,进行提示:
(3)删除:
●在“删除”前的复选框中单击鼠标左键,选中删除。
如果当
前是选中的,则可以省略这一步。
●将鼠标移动至树状区域,单击鼠标左键,选中要删除的内容
(内容前的标记变为红色)。
此时,“当前代码”和“当
前名称”所对应的编辑框内的内容变为相应的选中的内容。
●将光标移动至“应用”按钮,单击鼠标左键。
●系统弹出确认对话框如下图,确认后(单击是),完成删除;
否则,系统返回。
4、编辑完毕后,数据字典如下所示:
5、点“确定”后,出现保存该数据字典的对话框,保存编辑后的数据字典。
(本次实习忽略村民小组长度,只要求填写到村级代码)
新建建库工程(有矢量数据库)
导入接图表,数据字典
导入数据
行政区,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农村权属层,零星地物
图斑、线状地物编号
编号主要依据数据坐落代码和空间位置
图斑自动编号(纵向范围选择10)
线状地物自动编号
数据预处理
利用工具箱对矢量数据进行预处理
1、线状地物属性赋值
1、使这两个图层文件处于打开状态;
2、双击“线状地物属性赋值”,系统将会自动进行赋值操作;
3、赋值完成后,有如下“赋值完成”的提示:
2、图斑边界剪断线状地物
3、统改线状地物扣除方式
进入属性库管理模块,统改线状地物扣除方式为0.5。
(注意:修改建库生成的文件夹中的线状地物)
4、再次点击线状地物属性赋值
5、零星地物属性赋值
6、地类界线属性赋值
“地类图斑”的标准属性结构的弧段结构中包括了“地类界线类型”这一字段,通过数据结构升级只能把“地类图斑”的弧段结构升级为标准结构,不能给“地类界线类型”字段赋值,因此需要“地类界线属性赋值”这一特定功能以专题中的图层文件为依据给地类图斑弧段结构中的“地类界线类型”字段赋值。
操作步骤
1、使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图层处于打开状态;
2、不同地区根据自己情况配置“地类界限赋值水域边界
线.xml”文件;
3、双击“地类界线属性赋值”,系统将会自动执行赋值操作;
4、赋值完毕后,会出现如下“赋值完毕”的对话框:
5、赋值过程中的错误除了记录在“地类界线属性赋值.WB”表文件中,同时会在图形主窗口的下方以记录的形式显示。
7、行政界线属性赋值
“行政辖区”的标准属性结构的弧段结构中包括了“行政界线类型”这一字段,需要“行政界线属性赋值”这一特定功能以专题中的图层文件为依据行政辖区弧段结构中的“行政界线类型”字段赋值。
操作步骤
1、使行政辖区图层处于打开状态;
2、双击“行政界线属性赋值”,系统将会自动执行赋值操作;
3、赋值完毕后,会出现如下“赋值完毕”的对话框:
4、赋值过程中的错误除了记录在“行政界线属性赋值.WB”表文件中,同时会在图形主窗口的下方以记录的形式显示。
8、线状地物属性修改(默认,确定即可)
9、修改调查范围外侧线状地物扣除方式及扣除图斑编号2的线属性
在“输入编辑”模块中将提取如下条件的线状地物
扣除方式==0.5&&扣除图斑编号2==“”
统改扣除方式为1.0 和扣除图斑权属代码2为110111
(注意:修改建库生成的文件夹中的线状地物)
要素代码赋值
二次调查规程中规定各个图层的属性结构中包括了“要素代码”这一属性字段,为了确保数据属性的完整性,就必须对要素代码这一属性字段赋值。
要素代码升级的对象是当前专题中的各个图层,每个图层对应唯一一个要素代码值。
根据代码赋名称
椭球面积计算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在高斯平面上,计算机计算的图斑面积大多为平面面积,而标准分幅的图幅理论面积是椭球面积,为保证土地利用数据库各图斑面积和图幅理论面积的计算方法一致,采用《规程》规定的公式计算图斑的椭球面积,作为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图斑面积。
任意封闭图斑椭球面积计算的原理:将任意封闭图斑高斯平面上坐标利用高斯投影反解变换模型,将高斯平面坐标换算为相应椭
球的大地坐标,再利用椭球面上任意梯形图块面积计算模型计算其椭球面积,从而得到任意封闭图斑的椭球面积。
操作方法:添加三个图层:行政区,地类图斑,农村权属层,选择属性字段行政区:计算面积
地类图斑:图斑面积
农村权属层:实测面积
土地利用面积重算
该功能是重新计算线状地物的“线状地物面积”,地类图斑的“线状地物面积”、“零星地物面积”、“扣除地类面积”和“图斑地类面积”。
图例统改参数(共5个)
鼠标在相应图层上点击右键,图例统改参数
统改地图参数
右键点击左侧“农村土地调查专题”,修改地图参数如下:
成果汇总
数据汇总是以行政辖区为单位,获取行政辖区包括权属代码、权属性质、地类面积、地类码等属性信息在内的相关数据,是表格输出的前提条件。
点击“成果输出”菜单下的“数据汇总”,系统弹出“年度汇总”对话框,输入汇总年度,点击“汇总”按钮。
汇总结果可以在“历史”窗口中的“数据汇总”中进行查看。
如图所示:
报表输出
点击“成果输出”下的“打印表格”菜单,系统弹出“二次调查数据汇总表格”,在该表格中选择需要出表的座落单位代码,并选择汇总年度。
面积单位选择亩,去处分页前面的勾。
确定之后,点击“打印”按钮。
如图所示:
图件输出
分幅图输出,辖区输出
右键点击权属名称
出JPG图件
1、修改mapgis系统库目录(C:\LandTool\SLIB)
2、打开工程,修改线状地物,地类界限,地类图斑注记的地图参数的“单位及比例尺”为10
3、工作平台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工程输出编辑”,修改“x比例”和“y 比例”为0.1。
4、系统自动检测图幅
5、输出JPG
土地资源网 土地资源网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