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器失效初步分析与整改方案

合集下载

燃气蒸汽发生器故障及维修方法

燃气蒸汽发生器故障及维修方法

燃气蒸汽发生器故障及维修方法1. 引言•燃气蒸汽发生器的作用•故障对工业生产的影响2. 常见燃气蒸汽发生器故障2.1 排烟系统故障•燃烧不完全导致的排烟异常•排烟管道堵塞引起的故障2.2 燃气供应故障•燃气供应压力不稳定•燃气管道泄漏2.3 燃烧系统故障•火焰不稳定•进气阀门堵塞3. 故障排除方法3.1 排烟系统故障排除1.检查燃烧设备的调整情况,确保燃烧充分;2.清洗排烟管道,排除堵塞物;3.检查排烟风机运行是否正常。

3.2 燃气供应故障排除1.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泄漏,修复泄漏点;2.检查燃气调压装置是否运行正常;3.定期检查燃气储罐的燃气储备量。

3.3 燃烧系统故障排除1.调整进气阀门,保持燃烧器的正常工作状态;2.清洗燃烧器组件,确保燃烧效果良好;3.检查火焰稳定器,修复火焰不稳定的问题。

4. 维修方法4.1 排烟系统维修•更换磨损严重的排烟风机;•修复排烟管道中的漏洞或堵塞。

4.2 燃气供应系统维修•更换燃气管道上的损坏部件;•检修燃气调压装置。

4.3 燃烧系统维修•更换燃烧器组件;•调整进气阀门。

5. 维护措施•定期清洗排烟系统和燃烧系统;•确保燃气供应稳定,储备充足;•注重燃气蒸汽发生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6. 结论•燃气蒸汽发生器故障影响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排烟系统、燃气供应系统和燃烧系统是常见的故障点;•故障排除和维修应该根据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方法;•维护措施能够延长燃气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燃气蒸汽发生器常见故障与维修

燃气蒸汽发生器常见故障与维修

燃气蒸汽发生器常见故障与维修燃气蒸汽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等领域。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燃气蒸汽发生器会出现一些故障,这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一些燃气蒸汽发生器常见的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一、燃气蒸汽发生器不工作燃气蒸汽发生器不工作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电源故障: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电源插头是否插紧。

2.燃气阀门故障:检查燃气阀门是否打开,如果打开的话,可以检查阀门是否正常工作。

3.热丝故障:燃气蒸汽发生器的热丝是起到点火的作用,如果热丝损坏了,就无法点火。

可以用万用表检查热丝的电阻值是否正常。

4.控制器故障:控制器是燃气蒸汽发生器的核心部件,如果出现故障,就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可以检查控制器的各项参数是否正常,或者更换控制器。

二、燃气蒸汽发生器不能产生热量燃气蒸汽发生器不能产生热量是另一种常见的故障,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燃气问题: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正常,燃气阀门是否打开,燃气压力是否正常等。

2.水问题:燃气蒸汽发生器需要水来产生蒸汽,如果水流量不足或者水压不足,就会导致设备不能产生热量。

可以检查水泵的工作状态和水管是否正常。

3.热交换器问题:热交换器是燃气蒸汽发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热交换器出现故障,就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可以检查热交换器的清洁程度和是否存在堵塞等问题。

4.传感器问题:传感器是燃气蒸汽发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传感器出现故障,就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可以检查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和是否存在损坏等问题。

三、燃气蒸汽发生器漏气燃气蒸汽发生器漏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故障,可能会导致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燃气管道问题: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有损坏,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

2.阀门问题:燃气蒸汽发生器内部有多个阀门,如果阀门出现故障或者损坏,就会导致气体泄漏。

可以检查阀门的工作状态和是否存在损坏等问题。

蒸汽发生器的故障分析

蒸汽发生器的故障分析

蒸汽发生器的故障分析1. 蒸汽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蒸汽发生器是一种重要的热源设备。

蒸汽发生器通过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将蒸汽输送至工业生产现场,提供热源。

蒸汽发生器主要由锅炉本体、辅机设备和管线系统等组成。

锅炉本体包括蒸汽室、水箱、燃烧室、整流器、过热器、凝结器等。

2. 蒸汽发生器的故障2.1 蒸汽发生器温度异常升高,超过额定值。

蒸汽发生器的温度异常升高,可能会导致管道膨胀、爆管等问题。

通常情况下,锅炉温度升高意味着它所携带的热量增加。

尽管这可能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这个故障需要及时检修。

解决方法:① 检查锅炉烟道是否仍有空气流过。

② 检查燃烧器是否燃烧均匀,热量是否分散。

③ 检查蒸汽发生器的水位。

2.2 蒸汽发生器内部管道出现堵塞或者磨损,影响蒸汽输出量。

蒸汽发生器内部管道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管道内部出现沉积物、结垢、锈蚀等问题,造成管道堵塞或磨损,导致蒸汽输出量减少。

解决方法:① 对受损管道进行修补。

②对堵塞点进行疏通。

③ 定期对蒸汽发生器进行清洗。

2.3 蒸汽发生器排气异常。

蒸汽发生器会排放一些废气和废水。

废气中含有一些有害气体和粉尘,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日常生产中,需要对蒸汽发生器的废气进行合理排放。

解决方法:① 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调整蒸汽发生器的操作时间和操作方式。

② 对废气进行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3. 蒸汽发生器的维护保养对蒸汽发生器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可以帮助避免锅炉管道堵塞、烟道积烟、水位不稳定等故障。

蒸汽发生器的维护保养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3.1 清理管道。

蒸汽发生器的管道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结垢、石灰、铁锈等有害物质。

这些残留物会影响内部的流量和温度,容易造成故障。

3.2 定期检查水位。

蒸汽发生器内的水位需要始终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太高会可能导致爆炸,太低则会影响蒸汽生成。

3.3 安全阀的检查调整。

安全阀是维护蒸汽发生器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需要定期检查安全阀是否完好,保证安全阀的灵敏度。

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图1 电加热蒸汽发生器2.2 液位计视窗沉积污渍解决若锅炉给水质量不达标,则极易出现液位计视窗污渍沉积问题,从而影响液位显示及观察。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若设备停炉,大量的金属离子会沉积于液位计视窗玻璃上。

在解决该问题时,需要关闭液位计上下游手动阀门,从清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1522020第8期 总第285期冲洗方法不正确,容易出现虚假液位的问题,不利于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因此,需要应用正确的冲洗方法,冲洗前做好防护装备的佩戴工作,按规程做好放水阀门的开启工作,以及汽连通管的冲洗工作,开启汽连通管阀门,关闭水连通管,恢复水位表正常运行。

冲洗管阀门关闭后,若水位很快上升,并且伴随相应的上下波动,但与原始水位出现微小的差别,则代表水位正常;若水位上升较慢,则说明存在通道堵塞问题,需要重新冲洗。

液位计的冲洗过程中,需要保障操作缓慢,避免冲洗液位计出现虚假液位问题。

2.4 定期排污水锤破坏的解决定期排污是排除水渣与磷酸盐的软质沉淀物,这种模式的排污能力较强,但如果操作不规范,就容易出现水锤效应。

水锤是水流速度发生变化时产生的压强、压力的变化,使管壁受力而产生噪声。

水锤效应的破坏性较大,无论是压强过高或者过低,都容易导致设备的损坏。

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优化排污工作,使排污工作处于良好的运作环境,保障其在低负荷、高水位、低压力的环境下运行。

在水锤效应的解决过程中,需要预热排污管后,再展开排污,避免排污过程中水锤效应的发生,实现系统安全性的保护。

2.5 补水泵端水管带温的解决随着锅炉的不断运作,内部压力升高,其内部温度升高,会出现补水泵至锅体连接段水管带温问题。

如果任由这类问题的产生,会导致给水管、给水泵承受巨大的压力,甚至给水泵损坏,更容易导致各类安全事故。

解决水泵端水管带温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排查补水泵至锅体段连接管路,针对管路中止回阀故障展开分析,解决密封不严、高温汽水回流问题,做好止回阀的及时更换工作。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摘要】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是保障蒸汽发生器运行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排污效率低、易堵塞、操作复杂等。

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排污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排污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改进措施,包括优化排污系统结构、提升排污效率、加强维护与管理等方面。

还可以考虑技术升级,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问题的改进对于保障系统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至关重要。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排污系统,提高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更高效的排污效果。

改进排污系统是提升蒸汽发生器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关键词: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问题分析、改进措施、技术升级、维护与管理、重要性、未来展望、总结1. 引言1.1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蒸汽发生器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排污系统问题是一个常见但又不容忽视的难题。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的不畅通会导致设备运行效率下降、能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对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进行问题分析和改进至关重要。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比如管道堵塞、水位控制不准、排污阀漏水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影响产能和效益。

分析原因主要包括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等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比如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优化排污管道设计、完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技术升级也是关键,可以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提高排污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维护与管理方面,建立健全的检修制度和培训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加强维护和管理,才能确保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问题的改进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未来的展望是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2. 正文2.1 存在的问题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排污效率低:当前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存在排污不及时、不完全的情况,导致污水在系统内停留时间过长,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热效率。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蒸汽发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用途中。

蒸汽发生器的排污系统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排污不及时、排污效率低等,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节能环保。

对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改进,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问题分析1. 排污不及时在运行过程中,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存在着排污不及时的问题。

由于设备长期运行,污水中的杂质会不断积聚,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设备的故障,并且影响设备的效率和寿命。

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设备的运行效果,因此排污不及时是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 排污效率低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的排污效率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由于排污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排污效率低下,往往需要重复排污多次,才能清除干净。

这不仅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还浪费了水资源,并且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提高排污系统的排污效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噪音和振动在排污过程中,部分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会产生噪音和振动,给周围的环境和设备造成影响。

这不仅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降低排污系统的噪音和振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进方案针对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更新设备首先需要更新设备,对老化的排污系统进行及时更换,并且采用先进的排污设备和技术,提高排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更新设备,可以有效解决排污不及时和排污效率低的问题,提高设备的运行效果和节能环保性能。

2. 设计优化3. 自动化控制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排污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监控,可以有效提高排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并且提高排污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环保性能。

4. 定期维护定期对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

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失效原因及改进建议

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失效原因及改进建议
⑶ 汽 机 冲 转 并 网 。汽机冲转阶段由于汽机调节系统阀 门丌启造成S G 水 位 剧 烈 波 动 ,操作时应重点关注宽「卩:程水 位计变化趋势。典型事件:2013年 0 2 月 2 4 日,某 电 厂 1 号机 并 网 操 作 后 汽 轮 发 电 机 组 所 带 负 荷 上 升 至 80MW,使一回路 过 冷 造 成 G C T c全 关 8 分 钟 ,1 号 S G 出现高高水位并叠加 P7 信号,反应堆自动停堆。
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失效原因及改进建议
文 / 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李菲菲宋琼
摘要:本文介绍了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系 统 ,并以蒸汽发生器水位失控引发的跳堆事件为例,分析了 S G 水位失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控制失效
蒸 汽 发 生 器 (Steam Generator,SG) 是 核 电 厂 一 、二回路 的 热 交 换 设 备 ,它 将 一 回 路 冷 却 剂 中 的 热 丨 带 出 ,传给二回 路 给 水 ,使其产生饱和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S G 水位控制 系统是将S G 的水位维持在整定值附近,防止蒸汽湿度太大 或 堆 芯 冷 却 不 足 影 响 核 电 厂 安 全 、稳 定 运 行 。 — 、S G 水位控制系统介绍
参考文献: m 张波,张振华,陈方强,等.基于运行事件研究蒸汽发生器水 位异常的手动干预[)].科技视界,2〇18(28).
(上 接 第 1 1 5 页)
如 图 3 所 示 ,3 月 8 日无功波动有2 次 ,且 都 接 近 0,检 查脱网风机停机事件,也验证了猜想,如 表 2 所 示 。
表 2 脱网风机停机情况
SG 水位控制系统由给水阀水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系统和给水泵转 速调节系统共同组成。

燃气蒸汽发生器常见故障与维修

燃气蒸汽发生器常见故障与维修

燃气蒸汽发生器常见故障与维修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燃气蒸汽发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场所。

但是,由于使用时间长、操作不当等原因,燃气蒸汽发生器也会发生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燃气蒸汽发生器常见的故障以及维修方法。

一、燃气蒸汽发生器无法启动如果燃气蒸汽发生器无法启动,首先要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如果电源正常,可能是由于控制系统故障导致的。

此时,需要检查控制系统的电源是否正常,以及控制系统是否有故障代码出现。

如果有故障代码,需要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排查和维修。

二、燃气蒸汽发生器水位过高或过低燃气蒸汽发生器水位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燃气蒸汽发生器无法正常工作。

如果水位过高,可能是由于进水阀门未关闭或排水阀门未打开导致的。

此时,需要关闭进水阀门并打开排水阀门,将多余的水排出。

如果水位过低,可能是由于进水阀门未打开或排水阀门未关闭导致的。

此时,需要打开进水阀门并关闭排水阀门,补充水分。

三、燃气蒸汽发生器燃烧不良如果燃气蒸汽发生器燃烧不良,可能是由于燃气进气量不足、进气管道堵塞或火花塞损坏等原因导致的。

此时,需要检查燃气进气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进气管道是否有堵塞,检查火花塞是否损坏,并进行相应的维修。

四、燃气蒸汽发生器排烟异常如果燃气蒸汽发生器排烟异常,可能是由于燃烧不完全、排烟管道堵塞或排烟管道连接不良等原因导致的。

此时,需要进行清洗或更换排烟管道,并检查排烟管道连接是否牢固,以确保排烟畅通。

五、燃气蒸汽发生器压力异常如果燃气蒸汽发生器压力异常,可能是由于安全阀失灵、压力表损坏或压力控制器故障等原因导致的。

此时,需要检查安全阀是否失灵,是否需要更换压力表或压力控制器,并进行相应的维修。

以上是燃气蒸汽发生器常见的故障以及相应的维修方法。

在维修燃气蒸汽发生器时,需要注意安全,确保仪器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建议及时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循环计算结果汇总表
发生器 压降 kg/cm2
循环 倍率
下降管 上升管
下降管
出口管
下降管
上升管
总压阻 压头
压降 压降
内径
内径
根数 mH2O mH2O
mm
根叔
mm mH2O mH2O
富裕 压头 mH2O
中段油 0.1336 16.0 1.2230 0.6918 1 150 1 200 3.251 3.7 0.453
用, 一个月后出现蒸汽带油现象。 经切除检查, 发现 4 台蒸汽发生 器有泄漏 ; 2005 年 3 月 30 日、4 月 3 日 、5 月 9 日 、5 月 20 日 其 它几台又陆续发生泄漏现象, 这 里包括返修后又重新投用的。主 要问题有:
蜡油蒸汽发生器浮动管板顶 端处换热管管头出现裂纹, 西侧 管板出现 裂纹。2005 年 4 月 3 日 维修中段油蒸汽发生器 (蜡油) 时, 发现换热管管头存在多处裂 纹。抽检 1/4 管程范围进行 检测, 有 15 处 焊 逢 裂 纹 及 3 处 管 板 裂 纹。2005 年 5 月 9 日, 返修 后投 用的四台设备又发生蒸汽带油现 象。经车间检查确认, 中段油蒸 汽发生器 (蜡油)、蜡油蒸汽发生 器有泄漏。蜡油蒸汽发生器经检 测, 确认为固定管板存在裂纹; 中段油蒸汽发生器 (蜡油) 经确认 为浮动管板存在裂纹, 而蜡油蒸 汽发生器经厂家维修现已投入使 用。5 月 20 日又发 现中段油蒸 汽 发生器 (蜡油) 泄漏……。
该工况下 4 台设备传热均能 满足要求。需要指出的是, 蜡油 蒸汽发生器的面积富裕较大, 实 际操作中采用热旁路调节, 这样 加大了换热管之间的温度差。中 段油蒸汽发生器 (蜡油) 的循环倍
2006.3 39
应用广场版 Application
为 16, 略小, 而中 段油蒸汽发 生 器 (蜡油) 只有 8.5、7.2, 太小。 3.3.2.1 实际操作工况 水循环和 传热计算结果分别水循环计算结 果汇总表和传热计算结果汇总表。 该工况下 4 台设备的换热面积均 富裕较大, 同设计工况相同, 加 大了换热管之间的温度差, 温差 应力加大。中段油蒸汽发生器 (蜡油) 的循环倍率为 25, 在 正常 范围内, 蜡油蒸汽发生器只有 9、 11, 太小。
实施上述方案存在困难, 为此提 出以下改造方案, 但有条件应采 用合理方案。
4.2 壳体与管束结构
4.2.1 设备壳径不变, 将壳体改 为 1 个进口 2 个出口, 中段油蒸 汽发生器 (蜡油) 进出口管径可维 持 dn150、 dn200 不 变 , 蜡 油 蒸 汽 发 生 器 进 出 口 管 径 改 为 Dn200、 Dn250。 4.2.2 管束以折流杆形式取代原 来的折流板形式: 折流杆换热器 将折流板管孔与换热管存在间隙 的径向不定支撑变为换热管与折 流杆紧密接触的固定支撑, 具有 良好的抗振性能; 该结构可以吸 收部分膨胀差, 缓解换热管之间
200℃
0.7~1.2
1.2
0.9~1.1
0.9~1.1
12100
67271
1.2 介质物性
管程介质比重 ( D20/4) 管程介质特性因数
管程介质第一点粘温 ( ℃) 管程介质第二点粘温 ( ℃) 管程介质第一点粘度 ( cst) 管程介质第二点粘度 ( cst)
蜡油蒸汽发生器 0.856 12.4 40 50 10.95 8.12
中段油蒸汽发生器 0.839 12.3 100 200 1.976 0.956
1.3 结构数据 中段油蒸汽发生器(蜡油): 壳体
材质为 16MnR, 管材为 10# 钢, 螺旋 折流板间距 300 mm 管板厚 107 mm。
蜡油蒸汽发生器: 壳体材质 为 16MnR , 管 材 为 10# 钢 , 螺 旋 折 流 板 间 距 300 mm 管 板 厚 107 mm。
板将换热管紧紧箍住, 换热管之 间热膨胀差完全传给管板转化为 温差应力, 比折流板更差。 3.2.4 作为自然循环, 饱和水自 汽包经过下降管进入蒸汽发生器 底部, 被加热后逐渐产生气相; 气相在蒸汽发生器顶部 ( 气相) 分率达到最大, 在比重差的推动 下, 通过上升管返回汽包。这就 要求应尽可能使壳程的流动场、 温度场均匀, 以便传热平稳, 流 动顺畅。所以要求上述如弓形折 流 板 结 构 将 间 距 加 大 到 600 mm, 切 口 切 到 最 大 即 45%; 而 螺 旋 折 流板结构反而恶化了此项要求, 产生气相后不是自然向上流动, 存在向下倒流, 而且反复多次。 这方面折流杆结构解决的非常好。
4 改造方案
4.1 合理的方案
4.1.1 管束采用折流杆结构; 4.1.2 壳体至少改 为 1 个 进 口 2 个 出 口 , 进 口 管 改 为 Dn250、 出 口管改为 2 个 Dn300; 4.1.3 按照工艺需求将设备直径 减小: 中段油蒸汽发生器 (蜡油) 改为 DN900, 蜡油蒸汽发生器改为 DN900,其 设 备 规 格 与 传 热 计 算 结 果见传热计算结果汇总表, 4 台 设 备 总 重 量 仅 为 原 设 备 的 61% 。 而这样做的优点:
Application 应用广场版
在的现象。其原因不尽相同,总体 来说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a. 管板两侧温差大; b. 由 于 多 管 程 造 成 的 换 热 管 温度不均匀, 换热管热膨胀不一 致, 加剧了管板温差应力; c. 管板存在较大的焊接应力; d. 管束存在振动; e. 不 合 理 的 管 束 结 构 和 水 循 环设计。 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及泄漏情 况,这四台蒸汽发生器泄漏原因: 一是管板两侧温差大, 二是不合 理的管束结构, 三是由于多管程 造成的换热管温度不均匀, 换热 管热膨胀不一致, 加剧了管板温 差应力; 下面就上述分析原因详 解如下:
壳程介质 管程介质 壳程入口操作温度 ( ℃) 壳程出口操作温度 ( ℃) 管程入口操作温度 ( ℃) 管程出口操作温度 ( ℃) 壳程操作压力 Mpa 管程操作压力 Mpa 壳程设计流量 kg/h 管程设计流量 kg/h
蜡油蒸汽发生器
实际
设计
水、汽
水、汽
蜡油
蜡油
180~188℃ (水) 191℃ (水)
蒸汽生 0.1478 8.5 0.8153 1.2960 1 150 1 200 3.589 3.9 0.309
器 (蜡 0.1575 7.2 0.7560 1.4060 1
150

200 3.737 3.9 0.196
油)
0.1203 25 1.4820 0.5686 1 150 1 200 3.253 3.5 0.242
3.1 壳体结构
对于自然循环的蒸汽发生器, 通常设计多个下降管和上升管。 这样使其压降小, 循环顺畅, 壳 程的气化率减小, 控制循环倍率 大于 20 ( 中压蒸汽一般为 20- 40, 高 压 蒸 汽 一 般 为 8- 20) , 设 备 运 行的安全可靠性得到提高。同时 因蒸汽水基本为横穿壳体, 管束 折流板常用、惯用的形式为弓形 结 构 : 折 流 板 间 距 应 加 大 到 600 mm, 切口切到最大 45%, 尽可能 将壳程变为整体蒸发腔, 让介质 的流动均匀, 流态分布稳定, 减 小温差。但根据国内应用情况还 不够理想, 而采用折流杆结构要 好的多。发生器多为浮头式, 对 于介质结垢较轻或污垢易清洗的 场合, 也可采用 U 形管。
应用广场版 Application
蒸汽发生器失效初步分析与整改方案
沈书乾 谭凤雨 (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00237)
【摘 要】本论文对焦化车间蜡油蒸汽发生器管束泄漏失效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造方案,对相应实际生产过程有一定的 借鉴作用。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 蜡油 管束泄漏
1 基础数据与介质物性
1.1 操作数据
3.3 水循环与传热计算
下面分别对蒸汽发生器中段 油蒸汽发生器 (蜡油)、蜡油蒸汽 发生器的实际操作工况、设计工 况以及改造工况的水循环、传热 进行计算, 并校核了汽包容积。 3.3.1 汽包容积校核 按设计工况 4 台 发 生 器 共 产 汽 26000 - 28000kg/h, 汽 包 规 格 为 1800 × 6500, 容 积 为 14.5m3, 能 满 足 需 要。 3.3.2 传热与水循环校核 3.3.2.1 设计工况 水 循 环 和 传 热 计 算 结 果 分 别 见 5.水 循 环 计 算 结 果 汇 总 表 和 6.传 热 计 算 结 果 汇 总表。
热膨胀不同而引起的温差应力; 将壳程变为一个完整的蒸发腔, 介质的流动更为均匀, 流态分布 更为稳定。 4.2.3 采用 U 形管进一步缓解换 热管之间热膨胀不同而引起的温 差应力, 同时消除了浮头盖的内 漏。
4.3 传热与水循环校核
水循环计算见水循环计算结 果汇总表, 中段油蒸汽发生器 (蜡油) 上升管、下降管可以不动, 蜡油蒸汽发生器下降管至少改为 Dn200, 最好改为 Dn250, 蜡油蒸 汽发生器上升管至少改为 Dn250, 最 好 改 为 Dn300, 这 样 循 环 倍 率 可大于 20。
3.2 管束结构与螺旋折流板
4 台蒸汽发生器的壳体采用
一进一出, 但必须达到合适的循 环倍率 ( 见 3.3 条) 。而螺 旋折流 板结构不宜用于蒸汽发生器, 原 因如下: 3.2.1 螺旋折流板在壳程介质为 单向气体或液体加热或冷却时, 能够有效避免弓形折流板壳程介 质返混所造成的传热温差下降的 缺点; 也由于螺旋流动减小了旁 路流, 从而提高了传热效率, 压 降也较弓形折流板小。但它本身 的结构特点决定其必定存在致命 缺陷: 因为传热系数、流动方式 沿径向变化明显, 使传热的提高 大打折扣, 所以即使在此介质工 况下, 根据国外资料报道, 所用 最大直径也仅限于 140 mm。 3.2.2 如上所述, 螺旋折流板换 热器能够有效避免弓形折流板壳 程介质返混造成的传热温差下降 的缺点, 也减小了旁路流, 但是 蒸汽发生器壳程介质等温蒸发, 不存在返混和旁路流影响, 螺旋 折流板型式应用此处可以说没有 任何意义。另外, 壳程传热系数 很高, 可达 4000- 10000kcal/h.m2.℃, 相 对 于 管 程 200- 300 左 右 的 传 热 系数, 壳程传热已不需要强化。 3.2.3 由于管内介质分 4 个管程, 第 1 管程和第 4 管程温度相差很 大。如 E- 3 中段油蒸汽发生器中 段 油 进 口 温 度 300℃, 出 口 温 度 200℃, 换热管热膨胀 15- 20 mm, 膨 胀 差 达 到 5 mm。 实 际 操 作 中 , 由于热旁路的调节此膨胀差远远 大于该值, 弓形折流板结构将间 距加大到 600 mm, 换热管自身弯 曲可吸收一定的膨胀差, 缓解温 差应力, 当然也会造成换热管失 稳和振动, 没有折流杆结构优越。 而折流板间距 300 mm 的螺旋折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