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消费品的末端促销

合集下载

26个常见的促销策略

26个常见的促销策略

26个常见的促销策略促销是商家常用的一种营销手段,通过采用各种促销策略,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销售额。

在市场上,有许多常见的促销策略,本文将介绍26个常见的促销策略。

1. 打折促销:以降低价格来吸引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

2. 满减促销:在达到一定金额后减免一部分价格。

3. 买一送一促销:购买一个产品,赠送一个同类或不同类的产品。

4. 礼品促销:购买产品或服务时,赠送小礼品。

5. 限时促销:在特定时间段内提供优惠价格。

6. 会员促销:给会员提供专属折扣或其他优惠。

7. 生日促销:顾客在生日当天或生日月享受折扣或其他优惠。

8. 季节促销:根据季节的变化,提供相应的折扣或优惠。

9. 赠品促销:购买产品或达到一定金额后,赠送相应的产品或礼品。

10. 试用促销:提供免费试用产品的机会,吸引顾客进一步购买。

11. 联合促销:与其他厂商合作,一起推广产品或服务。

12. 捆绑销售:将多个产品组合在一起销售,提供更多选择和优惠价格。

13. 抽奖促销:购买产品或服务后,有机会参与抽奖活动,赢取奖品或优惠券。

14. 促销代码:通过提供独特的促销代码,顾客可以享受额外的折扣。

15. 售后服务促销: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吸引顾客的忠诚度。

16. 新品促销:推出新产品时,提供特别的折扣或赠品,吸引顾客尝试。

17. 限量促销:限定销售数量,增加产品的独特性和价值感。

18. 回购促销:通过回购旧产品并获得折扣来推销新产品。

19. 团购促销:集合一群顾客共同购买,以达到更低的价格。

20. 二次购买促销:鼓励顾客再次购买,提供特别的折扣或其他优惠。

21. 免费试用促销:提供免费试用产品的机会,让顾客直观感受产品的价值。

22. 大减价促销: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大幅度降低产品价格,吸引批量购买。

23. 口碑促销:通过顾客口口相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24. 小样促销:在购买产品时,提供小样让顾客试用,增加购买欲望。

25. 礼券促销:购买产品或达到一定金额后,发放礼券以推动顾客再次购买。

日常常见的促销策略

日常常见的促销策略

日常常见的促销策略1.折扣促销:折扣是最常见的促销手段之一、商家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这种促销策略通常在特定时间段内进行,比如打折季节、促销周等。

2.满减促销:商家通过要求消费者达到一定金额才能享受优惠,比如“满200减50”、“满500送100”等。

这种促销策略既能增加顾客的购买欲望,又能增加单笔购买金额。

3.赠品促销:商家在消费者购买产品时赠送一些附加产品作为礼品,比如购买一款洗发水赠送一个护发素。

这种促销策略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满意度,提高品牌忠诚度。

4.限时促销:商家通过设定时间限制来促使消费者尽快购买产品,比如限时抢购、限时秒杀等。

这种促销策略可以创造一种紧迫感,迫使消费者快速下单。

5.团购促销:商家通过组织消费者一起购买同一商品来获得更低的价格,比如团购网站上的团单。

这种促销策略可以通过集体购买来降低成本,提高销量。

6.积分促销:商家给消费者购买产品时赠送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商品、抵扣购买金额,甚至参与抽奖等。

这种促销策略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增加回头率。

7.会员促销:商家通过成为会员享受更多优惠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会员可享受折扣、赠品、专属活动等特权,这种促销策略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消费者关系。

8.点击促销:商家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社交媒体等方式向潜在客户发送促销信息,引导消费者点击链接进入商家网站购买商品。

这种促销策略可以提高网站流量,增加转化率。

9.新品促销:商家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比如限量版、限时推出等。

这种促销策略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加品牌知名度。

10.大型促销活动:商家通过举办大型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比如黑色星期五、双十一等。

这种促销策略通常涉及大幅度的折扣和特别优惠,吸引大量消费者。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促销策略,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促销方式。

促销策略可以提高销量,增加品牌影响力,但需要注意切勿过度依赖促销,要保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日用品的市场渠道和物流管理

日用品的市场渠道和物流管理

日用品的市场渠道和物流管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日用品作为必需品的市场需求也愈发旺盛,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日用品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例如洗发水、沐浴露、牙膏、化妆品以及卫生用品等等。

日用品的市场渠道和物流管理对于其生产和销售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该领域的相关知识。

一、日用品的市场渠道日用品作为大众消费品之一,其市场渠道相对而言较为广泛和多元化。

常见的日用品市场渠道主要包括零售渠道(例如超市、便利店)和电商渠道(例如京东、淘宝等)。

此外,还有一些专业的渠道,如美容护肤店、健身房等。

1.零售渠道零售渠道是最常见的日用品销售渠道之一。

超市、便利店、百货商场等传统的实体店是日用品在零售市场的主要销售渠道。

这些店铺通常会采购大量的日用品存货,然后将其以较低的价格销售给消费者。

在这些店铺中,品牌和价格是消费者选择的两大重要考虑因素。

消费者通常会选择价格更便宜、品质可靠的知名品牌。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零售商也越来越注重数字化策略。

例如,无人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销售渠道,以自动结账、高度智能化等独特的优势来吸引消费者。

此外,许多零售商还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了在线销售渠道,这样可以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

2.电商渠道电商渠道已经成为日用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

消费者不仅可以从传统实体店购买日用品,还可以在网上购买。

目前,京东、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拥有大量的日用品供应商,消费者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找到各类品质不错的日用品。

此外,这些电商平台还提供充分的商品信息以及物流服务,让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3.专业渠道日用品还有另外的一些专业渠道,例如美容护肤店、健身房等。

这些渠道通常会通过进行定制化的消费体验,吸引那些对品质有追求的高端消费者。

比如,美容护肤店会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肤质、肤质问题及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美容护理服务。

当然,这些专业渠道的价格也比普通超市或电商平台要高出许多。

日用品产品营销策划方案

日用品产品营销策划方案

日用品产品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分析1.1 目标市场分析首先,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

日用品是广大消费者每天都会使用的产品,因此目标市场应该是所有年龄层次的消费者。

但是,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对日用品的需求、购买习惯和价格敏感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将市场划分为以下几个细分市场:- 家庭市场:主要包括有家庭的消费者,他们对日用品的需求量大,消费频率高。

他们购买日用品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

- 青年市场:主要包括年轻人群体,他们对个性化、时尚和品牌的追求比较高。

他们购买日用品的主要目的是展示个人形象和满足个人需求。

- 老年市场:主要包括年长者群体,他们对产品品质和实用性的要求相对较高。

他们购买日用品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使用和保持健康。

1.2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日用品市场规模庞大,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日用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市场和老年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给日用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日用品的在线销售渠道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日用品,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产品定位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确定产品的定位。

日用品是一种基础生活用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因此,产品的定位应该是实用、品质可靠、价格合理。

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不同的产品定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三、产品特点3.1 品质可靠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我们将产品的品质放在首位。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通过ISO9001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提高产品的品质可靠度。

3.2 创新设计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时尚的追求,我们将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设计。

通过引入新的材料、工艺和设计理念,使产品与众不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快消品行业营销策略浅析

快消品行业营销策略浅析

快消品行业营销策略浅析快消品行业是指那些生命周期短、销售频率高的日用消费品。

这个行业的特点是市场巨大,但是产品同质化也很严重,因此营销策略就成为了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将从品牌定位、渠道拓展、促销活动和数字化营销四个方面,对快消品行业的营销策略进行浅析。

一、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快消品企业最重要的营销策略之一。

由于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差异化非常重要。

品牌差异化可以分为产品差异化和定位差异化两个方面。

产品差异化是指通过不同的产品设计、功能、质量等方面来区别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差异化是指通过品牌形象、品牌故事、品牌文化等方面来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并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进行定位。

在品牌定位中,快消品企业可以选择一个主要定位点和一个辅助点。

例如,可口可乐的主要定位是“快乐”,辅助定位是“无糖可乐”“蜜汁可乐”等,通过不同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二、渠道拓展快消品企业的渠道拓展非常重要。

在刚开始进入市场时,可以选择与超市、便利店、小卖部等传统渠道建立合作关系。

但是,这种渠道并不适用于每个目标市场,特别是那些高端的消费人群。

在这种情况下,快消品企业需要考虑开设专卖店,或与百货公司、电商平台合作。

这种渠道的优点是可以增加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且可以更好地和消费者沟通和互动。

在渠道拓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合自己品牌和产品特点的渠道;2、在选择渠道之前,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3、与渠道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互信和共赢的合作机制。

三、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是快消品企业营销策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通过促销活动,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扩大品牌知名度和提高销售额。

促销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满减活动:通过满减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例如,一瓶可乐10元,2瓶20元,3瓶25元。

2、买赠活动:在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时,赠送额外的产品或服务。

中国快消品术语中英文单词详解大全(1)

中国快消品术语中英文单词详解大全(1)

中国快消品术语中英文单词详解大全SKU(stock keep unit):仓库最小保存单位(即陈列品项)。

DM 广告(Direct-mail-advertising):通过邮寄、Email 等形式直接发送给潜在客户的广告形式。

目前卖场的宣传单页,街头传单等都属于DM 广告。

POP:(Point of Purchase Advertising):泛指终端销售大卖场:大卖场是零售场所中的一种,一般销售面积较大,产品种类齐全,许多大卖场结合了仓储零售形式。

大卖场是企业重点保护的客户.商超:商场和超市的统称.一般来说,商场包括百货店、专卖店、专营店;超市又分仓储式超市,连锁超市、便利店等。

便利店:零售店的一种类别经营范围多为日用商品,经常面积较小,经营方式以连锁为主,常常24 小时营业。

扫街:在特定的区域市场内,为达成产品全面铺市的目的,为该区域内所有零售店的铺货、展示和活化活动。

常用于市场已经细化、购买频率相对较高的产品类别。

方法是按照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片,有业务人员按照区域的路线逐家进行拜访或者理货,这种方式的效果是不漏掉一家店,所以称之为“扫街”。

促销:促销是运用各种短期性的刺激工具,刺激消费者和中间商快速和或较大量地购买一种特定产品或服务。

促销属于推广手段中的一种。

理货:理货是企业在产品销售终端的店面销售的一种督促和促进行为,方法是通过企业的业务人员定期拜访来达成。

在拜访时需要对企业在该销售网点的产品进行销售登记,统计销量及库存的信息,以便及时地进行补货,在理货时需要帮助销售网点保持产品的摆放,陈列及活化,目的是让产品能够顺利地达成销售。

路线摆放:在理货操作当中,企业业务人员的拜访需要按一定的路线顺序,以便能够节省时间和更全面地照顾到所有销售网点的一种行为。

导购:导购是企业在销售终端设立的销售人员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推介,同时帮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地选择适合产品的一种行为。

卖场活化:在产品陈列、布置、气氛营造等方面进行生动化处理,这些处理注意的不仅是产品在卖场与宣传工具之间的配合,而更重要的是产品本身的摆放,这能让消费者产生不同的购买心态。

快消品营销策略有那些

快消品营销策略有那些

快消品营销策略有那些快速消费品(FMCG)行业是指生命周期短、价格相对较低并经常被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如食品、饮料、日用品和个人护理品等。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快消品营销策略:1. 市场细分: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特征,将市场划分成细分市场。

这有助于精确定位产品,并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策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2. 产品定价策略:根据产品的特点以及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适当的定价策略。

常见的定价策略包括高低定价、套餐定价、促销活动等,以吸引消费者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 渠道管理:建立和管理良好的渠道网络,确保产品能够及时、有效地进入市场,并达到消费者手中。

这包括与经销商和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培训和支持,以确保产品陈列和销售的良好表现。

4. 品牌建设:在市场中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是提高产品市场份额的关键。

通过品牌建设、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好感度,从而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5. 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改善现有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和价值,赢得消费者的偏爱。

6. 促销活动:组织促销活动,如折扣、赠品、特价销售等,以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

同时,与网上购物平台和电商渠道合作,参与双11、618等大型促销活动,扩大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额。

7. 数字营销: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引擎优化、电子邮件营销等数字化工具,与消费者建立连接,并进行精准营销。

在数字化时代,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售。

总之,快速消费品营销策略需要根据产品特点、目标市场和竞争环境来制定。

通过市场细分、产品定价、渠道管理、品牌建设、产品创新、促销活动和数字营销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增加销售额的增长。

季末促销方案

季末促销方案

季末促销方案引言随着季节的变化,每个季末都是零售商的一个关键时期。

通过制定一个有效的季末促销方案,商家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销售额并清除过季商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季末促销策略,以帮助商家取得成功。

1. 分析目标在制定季末促销方案之前,商家需要清楚地了解他们的目标。

下面是一些可以考虑的目标: - 提高销售额 - 清除过季商品 - 增加新客户 - 促进客户忠诚度根据具体目标的不同,商家可以制定不同的促销策略。

2. 打折促销打折是一种常用的促销手段。

商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打折方式: - 深度折扣:提供大幅度的折扣,吸引更多的顾客。

这种方式适合于想要消化过季商品的商家。

- 限时折扣: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提供折扣,制造紧迫感,促使顾客尽快购买。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商家增加销售额。

- 组合购买折扣:购买多件商品可以享受额外的折扣,鼓励顾客增加购买数量。

这种方式适合于促进销售额的增长。

3. 促销活动除了打折之外,商家还可以开展其他促销活动,吸引更多的顾客:- 满减活动:设置购物满一定金额可以减免一部分费用,激励顾客增加购买数量。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商家达成销售额的目标。

- 赠品活动:购买指定商品可以获得赠品,增加顾客的购买欲望。

这种方式适合于提高客户忠诚度。

- 抽奖活动:购买指定商品或者消费一定金额可以参与抽奖,增加顾客参与度。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商家吸引新客户。

4. 营销推广为了让更多的顾客了解促销活动,商家可以采取以下营销推广手段: - 增加宣传:通过社交媒体、电子邮件或短信等渠道向顾客传递促销信息。

- 合作推广:与其他相关企业合作,通过合作营销活动扩大影响力。

- 优惠券发放:向潜在顾客发放优惠券,鼓励他们前来购买。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购买的转化率。

5. 数据分析与优化制定季末促销方案之后,商家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促销活动的效果,并根据结果调整策略: - 销售数据分析:分析销售数据,了解促销活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用消費品的末端促銷左鳳山日用消費品行業是促銷的熱點行業。

然而,越來越多的企業會發現“促銷”手段正日益喪失其“銳氣”。

零售商與消費者的日益冷淡,投入與産出比的嚴重失衡,在營銷經理們的心中投下了很大的陰影。

促銷遭受冷落的主要原因在於:
1.品牌越來越多,消費表現出較大的隨機性。

日益泛濫的促銷活動所帶來的顧客價值如通脹的貨幣,遭到了貶值,消費者的胃口水漲船高,最終導致了市場麻木。

2.促銷活動沒有帶來滿意的顧客價值。

其首先表現爲促銷所提供的顧客價值不是目標物件所需要的;其次表現爲促銷的受惠陎太窄,消費者屢屢失望,逐漸失去了參與的興趣。

3.虛假促銷大行其道,消費者深惡痛絕。

4.促銷活動的産品選擇、時機選擇、場所選擇不當。

5.促銷活動本身沒有得到有效的傳播。

從以上幾方陎,我們不難發現促銷受冷落的一個共性因素,即對促銷的思考仍停留在以“我”爲中心上,而沒有去深入探查變動著的市場營銷環境,把握目標物件的真正需要,尋找切入市場的準確機會。

日用消費品的末端包括通路和消費者兩部分,對末端的深入考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促銷方案,是日用消費品促銷工作的重點。

通路促銷
一、各品牌要爭奪終端消費者,必先搶佔緊貼終端的零售網點。

一個品牌被消費者選擇之前,零售商的意見尤爲重要,因此對零售商的促銷是第一站。

而新品牌要想儘快被消費者認知並實現良性銷售,則必頇在大型商場、超市占一席之地,以充分展示其品牌形象,拉動終端消費,帶動批發分銷。

對此,企業應提供産品入場費支援,協助經銷商進行新産品鋪市;在同商場、超市的談判中,充分利用經銷商與之良好的客情關係,將入場費降至最低。

二、消費實踐表明,日用消費品消費行爲的發生受銷售現場的影響越來越大,許多消費者在隨意、方便和衝動中完成購買行爲。

這意味著品牌之爭拼的不僅是廣告,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移到了銷售終端。

因而提供適當的陳列費,進行銷售終端包裝是企業與對手進行陣地戰的重要舉措。

主要內容有:
1.選擇商品陳列、展示的形式:專櫃、專架、堆頭或陳列陎擴大;
2.按照陳列、展示的標準和注意事項指導陳列、展示工作;
3.助銷工具、材料的充分配備;
4.確認商品的價格標識;
5.定期的跟進、維護,適時的調整等。

三、品牌日漸走紅,經銷商放棄高利潤,讓品牌跑量,甚至私自擾亂通路秩序;零售商爲爭奪顧客也競相殺價,嚴重影響消費者的品牌信心;通路利潤的逐步下滑反過來又影響通路成員的推廣積極性。

針對這種情況,對通路成員進行合作補貼,不失爲一種較好的治理方法。

所謂合作補貼是企業要求通路中成員遵守義務外的某種約定而給予通路成員適度銷售利潤補貼的一種行爲。

合作補貼可以是現金形式,也可以是贈貨形式。

其實施過程爲:
1.商定約定的內容,並以正式協定的形式互相約束;
2.協定後,對通路成員行爲進行考察;
3.兌現補貼或懲罰(不遵守約定)。

四、通路雖然順暢,但溫度感不強。

許多企業爲提高通路成員拓展市場的積極性,提升銷售額,對通路成員進行了折扣促銷。

筆者認爲企業進行折扣促銷應注意以下幾點:
1.折扣産品對通路成員的吸引力考察;
2.折扣力度要適當把握,盡可能消除對通路秩序的不良影響;
3.折扣促銷的時間約束、數量約束或時間、數量的雙重約束;
4.折扣促銷的重點物件確定,如:二批。

消費者促銷
一、對於新産品,消費者只有通過試用才能感知它的好處,因此,勸說消費者試用是啓動消費最重要的一步。

而對消費者來說,轉換品牌是一種風險,這種風險阻礙消費者對新品牌的嘗試。

針對這一心理,進行新産品試用裝的免費派發,能更快、更好地讓更多的消費者試用,獲取他們的認同。

但派發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1.時間、地點、目標物件的選擇;
2.避免重復派發或其他浪費現象;
3.嚴禁違規操作和其他有損企業形象的行爲;
4.産品宣傳單與試用裝派發同步進行(最好訂在一起),讓消費者清楚地知道産品的
功能、優點或獨特賣點。

二、競爭對手紛紛通過促銷帶給消費者正常利益以外的好處,若企業無動於衷,消費者就有可能投入競爭者的懷抱。

企業要挽留老顧客,擴大消費群,一般可選擇贈品促銷形式。

贈品促銷常用的有捆綁贈品、包裝外贈品及酬謝包裝。

捆綁贈品可以選擇新産品,也可以選擇具有吸引力的其他産品。

這種形式很受經銷商和零售商的歡迎。

包裝外贈品是人員現場促銷時採用的一種形式,能營造良好的現場銷售氛圍,並通過主動與消費者溝通來傳播促銷資訊,促進銷售。

企業採用這種形式時要注意控制投入與産出的比例。

酬謝包裝是比標準包裝更大而維持標準包裝原價格的一種包裝形式。

酬謝包裝能有效地挽留老顧客,打擊競爭對手。

但對成熟産品來說,酬謝包裝延長了産品單位價格的使用周期,於長期的銷售增益不大。

在贈品促銷活動中,企業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現場促銷場所的選擇,這對促銷的成敗有很大影響;
2.現場銷售氛圍的營造;
3.促銷資訊準確、有效地傳播;
4.檢查捆綁贈品的安全性,即是否易被拆零銷售;
5.檢查酬謝包裝的醒目提示是否具備應有的視覺衝擊力,如果沒有應如何補救?
三、企業的成熟品牌(或其中一種産品)已被消費者認可,一些消費者愛屋及烏,對企業或品牌産生一種歸屬感。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廣告攻勢,企業還可以利用新老産品聯合促銷的形式進行新産品的推廣。

聯合促銷通常指兩個以上企業的合作推廣行爲,其實它也可以發生在同一企業不同品牌或同一品牌不同品種之間。

新老産品的聯合促銷既能促進老産品的銷售,又能消除消費者對新産品的陌生感,從而拉近新産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新老産品聯合促銷需注意以下問題:
1.贈品應是新産品,切忌把老産品作爲新産品的陪襯;
2.選擇最受消費者歡迎的老産品與新産品聯合;
3.區別新老産品功能的異同性。

用途相同或相近的新老産品聯合促銷的效果不大;
4.新産品鋪市要跟上,以使消費者能在記憶還新鮮時方便地購買;
5.新産品作爲贈品的安全性。

四、企業的銷售收入主要來源於忠誠顧客的購買行爲。

企業在進行“征服性”營銷的同時,不要淡忘了忠誠顧客。

與之主動溝通,聽取他們的合理化建議,提供長期性的優惠政策,是留住顧客的有效手段。

這方陎的工作,目前主要是對忠誠顧客進行長期性折扣促銷,比如發放會員卡、貴賓卡或一定數量的折扣券等。

優惠卡和折扣券較適用於中高檔産品或定額系列產品的促銷。

長期折扣促銷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管理問題。

通常的管理方式有兩種,一是集中管理,由企業總部與忠誠顧客實施一對一的溝通,並以郵購的形式交易;二是分權管理,層層監督,實際操作是企業促銷小姐在商場的配合下進行遞送和兌換工作。

五、如果說其他形式的促銷像一張網,以網住盡可能多的消費者,那麽導購人員的促銷行爲則像一隻篩子,對潛在消費者逐一過濾。

相當一部分顧客購物時品牌目的性並不是很強,陎對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似乎更難選擇,如果導購人員能在此時引導消費推介品牌,這些顧客很容易放棄心中僅存的一點主見。

所以企業在推廣新品牌時,也不應忽視導購人員的促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