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的常规设计和分析设计
【一言难尽一饮而尽系列】过程装备设计思考题答案

【⼀⾔难尽⼀饮⽽尽系列】过程装备设计思考题答案1.压⼒容器主要由哪⼏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答:压⼒容器由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接管、⽀座、安全附件六⼤部件组成。
筒体的作⽤:⽤以储存物料或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压⼒空间。
封头的作⽤:与筒体直接焊在⼀起,起到构成完整容器压⼒空间的作⽤。
密封装置的作⽤:保证承压容器不泄漏。
开孔接管的作⽤:满⾜⼯艺要求和检修需要。
⽀座的作⽤:⽀承并把压⼒容器固定在基础上。
安全附件的作⽤:保证压⼒容器的使⽤安全和测量、控制⼯作介质的参数,保证压⼒容器的使⽤安全和⼯艺过程的正常进⾏。
2.介质的毒性程度和易燃特性对压⼒容器的设计、制造、使⽤和管理有何影响?答:介质毒性程度越⾼,压⼒容器爆炸或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愈严重,对材料选⽤、制造、检验和管理的要求愈⾼。
如Q235-A或Q235-B钢板不得⽤于制造毒性程度为极度或⾼度危害介质的压⼒容器;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度危害介质的容器制造时,碳素钢和低合⾦钢板应⼒逐张进⾏超声检测,整体必须进⾏焊后热处理,容器上的A、B类焊接接头还应进⾏100%射线或超声检测,且液压试验合格后还得进⾏⽓密性试验。
⽽制造毒性程度为中度或轻度的容器,其要求要低得多。
毒性程度对法兰的选⽤影响也甚⼤,主要体现在法兰的公称压⼒等级上,如内部介质为中度毒性危害,选⽤的管法兰的公称压⼒应不⼩于1.0MPa;内部介质为⾼度或极度毒性危害,选⽤的管法兰的公称压⼒应不⼩于1.6MPa,且还应尽量选⽤带颈对焊法兰等。
易燃介质对压⼒容器的选材、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提出了较⾼的要求。
如Q235-A·F不得⽤于易燃介质容器;Q235-A不得⽤于制造液化⽯油⽓容器;易燃介质压⼒容器的所有焊缝(包括⾓焊缝)均应采⽤全焊透结构等。
3.《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确定压⼒容器类别时,为什么不仅要根据压⼒⾼低,还要视压⼒与容积的乘积pV⼤⼩进⾏分类?答:因为pV乘积值越⼤,则容器破裂时爆炸能量愈⼤,危害性也愈⼤,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和管理的要求愈⾼。
压力容器的常规设计和分析设计

弹性失效. 弹塑性失效 设计准则
弹性析设计
应力 ; 平封头或顶盖 中央部分在 内压作 用下产生的应力 即为一次 弯曲 应力 ; 壳体 在 固定支座或接管处 由外 载荷 和力 矩产生的应力为局部 薄 膜应力 。 2 . 2二次应力
过去压力容器及其部件 的设计基本上属于常规设计 . 我 国现在执 二次应力 是 由于容器 部件的 自 身 约束或相邻部件 的约束而产 生 自限性 ” , 即局部屈服和小量 行 的相应 的设计规范是《 钢制压力容 ̄) ( c m5 o 一 9 8 ) 。 常规设计的特点 的正应力或剪 应力 。它的基本特点具有 “ 变形协调 , 只要不反 复加 载, 二次应力 不会引起 是: 筒体及其部 件的应力不允许超过 弹性 范围内的某一许用值 。如 果 变形就会使约束缓 和 、 达到这一要求 。 即认为筒体或部件就是 比较可靠的。 这样做比较 简单 , 容器结构破坏 2 . 3峰值应力 以现成 的设计 公式及 曲线 为依据 .多年来 一直按这样 的方法进行设 峰值应力是因局部结构不连续 或形 状突变引起的局部应力 集中. 计。 然而 。 这种方法 比较粗糙 , 许多重要 因素都未考虑进去 。 以内压 圆 自限性” 和“ 局部性 ” , 峰值 筒为例 . 在常规设 计时只考虑薄膜应力 , 至 于温差应 力 、 边缘应力 以及 它具有最高的应力值 。它 的基本 特点具 有“ 交 变应 力引起 的疲劳等问题 均未考虑 。所 以在规 范中 . 为了保证容器 应力不会 引起容器 明显 的变形 的安全 可靠在设计 中就采用 了较高的安全系数 最早 的安全 系数 n = 3 . 常规设计和分析设计 比较 5 . 4 0 年代末改 为 n = 4 。 这样做实 际上是企 图以高 的安全系数来包罗各 常规设计是一种简单易行 的传统设计方法, 而分析设计则不 同。 它 种 因素 的影 响 , 存在一些 问题 。 需要详尽 的应力分析报告为依据. 需要 近代 的分析计 算工具和实验技 近 年来 。 由于锅 炉、 石油 、 化工 等行业 的发 展 , 压力容器设 计参数 术 为手段, 因而提供 了充 分 的强度数 据, 对 新工艺 、 新 材料 、 新 结构 和 提高. 使用条件也越来越 苛刻 . 如果 单纯依靠提 高安全系数 的办法来 新 工况更具科学性 和可靠性 。 分析设计 提高 了许用应力 , 降低 了安 全 保证强度 . 会 导致设计变得不合理 。 为 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 我们在 系数。3 O 多年来 的实际运行表 明: 采用分 析设计 的容器安全 可靠, 且 结构型式 与材料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外 . 还必须从设计观 点和设计方法 具 有经济 性; 与常规设 计相 比, 可 节省材 料 2 0 %~ 3 0 %, 在 一定程 度上 上加 以改进和发展 。 目 前世界上一些先进 的国家都在运用应力分析方 有 效减少制 造加工量 、 降低运 输费用 。但 对于选 材 、 制造 、 检 验和验 法. 我 国也于 1 9 9 5 年 颁布 了f 钢 制压力容 器一一分 析设计标 准) 0 B 4 7 收规定 了 比常规设计 更为严格 的要 求 常规设计与分析设计 的对 比. 犯一 9 5 ) . 要求把零部件 中的应力较 为准确地设计 出来或用应力 测试 法 见表 1 测定出来 。其次是引入 了极限分析与安定性分析的概念 . 对求 得的应 表1 常规设计与分析设计 力加以分类和加 以限制 比较项 目 常规设计 分析设计 分析设计和常规设计的主要区别如下: ( 1 ) 分析设计 比常规设计在选 材、 结构、 设计 、 制造 、 检脸和使用等 方 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较多的限击 峰件 ( 2 ) 分析设计考 虑容器低循环 疲劳失效 , 而常规设计并 未包括疲
过程设备设计(郑津洋第三版)终极版思考题答案 (2)

压力容器导言思考题1.1介质的毒性程度和易燃特性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有何影响?答:我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根据整体危害水平对压力容器进行分类。
压力容器破裂爆炸时产生的危害愈大,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也愈高。
设计压力容器时,依据化学介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我国将化学介质分为极度危害(Ⅰ级)、高度危害(Ⅱ级)、中度危害(Ⅲ级)、轻度危害(Ⅳ级)等四个级别。
介质毒性程度愈高,压力容器爆炸或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愈严重。
压力容器盛装的易燃介质主要指易燃气体或液化气体,盛装易燃介质的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或爆炸时,往往会引起火灾或二次爆炸,造成更为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品种相同、压力与乘积大小相等的压力容器,其盛装介质的易燃特性和毒性程度愈高,则其潜在的危害也愈大,相应地,对其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例如,Q235-B钢板不得用于制造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制造时,碳素钢和低合金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整体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容器上的A、B类焊接接头还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且液压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而制造毒性程度为中度或轻度的容器,其要求要低得多。
又如,易燃介质压力容器的所有焊缝均应采用全熔透结构思考题1.2 压力容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用?答:筒体:压力容器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压力空间,是压力容器的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封头:有效保证密封,节省材料和减少加工制造的工作量;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压力容器能否正常、安全地运行;开孔与接管:在压力容器的筒体或者封头上开设各种大小的孔或者安装接管,以及安装压力表、液面计、安全阀、测温仪等接管开孔,是为了工艺要求和检修的需要。
支座:压力容器靠支座支承并固定在基础上。
安全附件: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和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
压力容器设计

六、封头
按构造形状分为: 半球形封头
凸形封头 椭圆形封头 碟形封头
锥形封头 平盖封头:
1、凸形封头
(1)半球形封头
是半个球壳。 从受力来看,
球形封头是最理想旳构造。 但整体冲压困难,加工工作 量大。
其厚度计算公式:
p c
Di
4[ ]t
p
c
(2)碟形封头
由球面、过渡段及圆柱 直边段三段构成。成型加 工以便,但在三部分连接 处,因为经线曲率发生突 变,受力情况不佳。
2、锥形封头
有两种,一种是无折边锥 形封头,另一种是与筒体连接 处有一过圆弧和一圆柱直边段 旳折边锥形封头。在厚度较薄 时,制造比较以便。
3、平板封头
是最简朴,制造 最轻易旳一种封头。 但相同直径和压力旳 容器,平板封头厚度 过大,材料花费过多 而且十分笨重。
第四节 压力容器附件
设备旳壳体能够采用铸造、铸造或焊接成一种整体, 但大多数化工设备是做成可拆旳几种部件,然后把它们 连接起来。这一方面是设备旳工艺操作需要开多种孔, 并使之与工艺管道或其他附件相连接;另一方面也是为 了便于设备制造、安装和检修。化工设备中旳可拆连接 应该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在设计或选用压力容器零部件时需要将操作温 度下旳最高操作压力(或设计压力)调整为所要 求旳公称压力等级,然后再根据DN与PN选定零 部件旳尺寸。
练一练: P27,1-2,1-3 拟定计算压力、许用应力 P61,6,7 P62,2-3 拟定计算压力、许用应力
四、压力容器旳校核: 1、圆筒容器旳校核
筒体旳强度计算公式:
pD t
2
公式旳应用: 拟定承压容器旳厚度 对压力容器进行校核计算 拟定设计温度下圆筒旳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在指定压力下旳计算应力
压力容器的分析设计

过渡区或 与筒体连 接处 平 盖 中 心 区
內
压
內
压
与 筒 体 连 接 处
內
压
局部薄膜应力一次应力 弯曲应力二次应力
PL Q
表4-15 压力容器典型部位的应力分类
接 管 接 管 壁 內 压 一次总体薄膜应力 局部薄膜应力一次应力 弯曲应力二次应力 峰值应力 薄膜应力二次应力 弯曲应力二次应力 峰值应力 Pm PL Q F Q Q F Q F
4.4.2.1 应力分类
一次应力P (3)一次局部薄膜应力PL 在结构不连续区由内压或其它机械载荷产生的薄膜应力和 结构不连续效应产生的薄膜应力统称为一次局部薄膜应力。 作用范围是局部区域 。 具有一些自限性,表现出二次应力的一些特征,从保守 角度考虑,仍将它划为一次应力。
实例:壳体和封头连接处的薄膜应力; 在容器的支座或接管处由外部的力或力矩引起的薄膜应力。
一次总体薄膜应力强度SⅠ;
一次局部薄膜应力强度SⅡ; 一次薄膜(总体或局部)加一次弯曲应力(PL+Pb)强度SⅢ; 一次加二次应力(PL+Pb+Q)强度SⅣ; 峰值应力强度SⅤ(由PL+Pb+Q+F算得)。
4.4.3 应力强度计算
应力强度计算步骤 除峰值应力强度外 ,其余四类应力强度计算步骤为: (1)在所考虑的点上,选取一正交坐标系, 如经向、环向与法向分别用下标x 、q 、z表示, 用x、q和z表示该坐标系中的正应力, txq、txz、tzq表示该坐标系中的剪应力。 (2)计算各种载荷作用下的各应力分量,并根据定义将各 组应力分量分别归入以下的类别:一次总体薄膜应力 Pm;一次局部薄膜应力PL;一次弯曲应力Pb;二次应 力Q;峰值应力F。
4.4.3 应力强度计算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知识-精

腐蚀裕量的选取原则:
1) 根据腐蚀程度不同,可选取不同的腐蚀裕量。
2)介质为压缩空气、水蒸气或水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容 器,腐蚀裕量不小于1mm。
3)对于不锈钢容器,当介质腐蚀性极微时,腐蚀裕量=0
4)难以确定时,按表1-11选取。
6、压力容器的公称压力、公称直径: 便于设计和成批生产 压力容器零部件标准化的基本参数是公称压
强度计算:
内容包括选择容器的材料,确定主要尺寸,满 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以确保容器安全可 靠地运行。
(二)设计方法
常规设计:又称规则设计,依据“GB150《钢制压 力容器》”国家标准进行设计。该标准采用弹性失效准 则,对壳体应力不作详细分析,只计算总体应力,并 限制壳体的基本(薄膜)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 值。而由于总体结构不连续引起的附加应力,以应力 增强系数引入壁厚计算,或在结构上加以限制,或在 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给以不同要求的控制。
(1)厚度的计算:
由强度计算公式,引入内径、焊接接头
系数ψ,得到
厚度计算公式:
2[
p c
Di
]t p
c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同时考虑影响强度的因素, 如材料质量、制造因素、大气及介质的腐蚀等。 考虑腐蚀裕量,修正后得设计厚度:
d
p c
Di
2[ ]t
p
C2
c
考虑制造误差,经圆整到标准厚度,得 名义厚度:
n
d
C1
p c
Di
2[ ]t
p
C1 C2
c
(2)最小壁厚的确定:
按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规定,对 碳素钢、低合金钢制容器,不得小于3mm,高合金 钢不得小于2mm
压力容器常规设计

压力容器常规设计压力容器是一种用来储存或运输压力介质的装置,常见于化工、石油、制药等工业领域。
压力容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因素,以下是压力容器常规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首先,压力容器的设计需要根据工作环境和介质的特性确定操作压力和温度。
设计师必须根据介质的性质(如是否易燃、有毒、腐蚀等)、工作压力和温度的范围来选择材料,以确保容器具备足够的耐蚀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
其次,压力容器的结构设计对于容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压力容器结构包括圆柱形、球形和平面形等。
圆柱形容器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受力均匀,施加的应力分布比较合理。
而球形容器在同样体积下承受的压力要小于圆柱形容器,但制造成本较高。
平面形容器由于受力不均匀,往往需要较厚的壁厚,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然后,压力容器的焊接设计是关键之一、焊接是制造压力容器中常用的连接方式,但焊接缺陷可能会导致容器破裂。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焊接接头的位置、数量和类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焊接缺陷对容器性能的影响。
同时,焊接过程中的热影响区也需要被考虑进来,焊缝周围的材料性能可能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因此设计师需要在选择材料时充分考虑。
另外,压力容器的支撑和附着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支撑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容器本身的重量、外部载荷和地震等因素,以确保容器能够稳定地放置在支撑结构上。
附着物的设计需要考虑容器与其他设备或建筑物的连接,以确保安全可靠。
此外,在压力容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容器上的辅助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用于监测容器的工作状态。
设计师需要将这些设备合理地安装在容器上,并考虑到维护和检修的便利性。
最后,压力容器设计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例如,设计师需要参考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确保容器设计满足强度、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压力容器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以确保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真空压力容器设计

Mpa的储液罐罐体,材料Q235-A,
Di=1800mm,罐体高度4500mm,液料高度3000mm, C1=0.8mm,腐蚀裕量C2=1.5mm,焊缝系数φ=1.0,液体密 度为1325kg/m3,罐内最高工作温度50ºC 。
试计算罐体厚度并进行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注:Q235-A材料的许用应力[σ]20=113MPa
(2)层间松动问题。
21
槽形绕带式
优点 (1)筒壁应力分布均匀且能承受一部分由内压 产生的轴向力
。
缺点 (2)机械化程度高,材料利用率高。
(1)钢带成本高,公差要求严格。 (2)绕带时钢带要求严格啮合,否则无法贴紧。
22
。 扁平钢带倾角错绕式
特点
(1)机械化程度高,材料利用率高
(2)整体绕制,无环焊缝。 (3)带层呈网状,不会整体裂开。 (4)扁平钢带成本低,绕制方便。
,
[σ]50=113MPa,屈服极限σS=235 Mpa 试确定罐体厚度并进行水压试验校核。
43
44
韧性断裂
压力容器在载荷作用下,应力达到或接近材料 的强度极限而发生的断裂。 特点
断裂前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容器发生明显的鼓 胀,断口处厚度减薄,断裂时几乎不形成碎片。 失效原因
① 容器厚度不够。 ② 压力过大。
33
34
焊接接头系数
35
材料许用应力
安全系数
碳素钢、低合金钢及铁素体高合金钢: nb≥3.0 ns≥1.6 nD≥1.5 nn≥1.0 奥氏体高合金钢: nb≥3.0 ns≥1.5 nD≥1.5 nn≥1.0
36
37
压力试验
38
液压试验
1、试验压力 ● 内压容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技 圈 向导
21年第 2 期 02 l
压力容器的常规设计和分析设计
高 峰 f 矿 煤 化 工 程有 限公 司 山东 兖
【 摘
兖州
22 O ) 7 1 0
要】 当前 , 分析设计 目前 已成为压 力容 器的重要设计方 法。 文首先 阐述 了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与常规设计的不同。 本 然后 分析设 计中应
形 而破坏 。一次应力又分总体薄膜应力 、 一次弯 曲应力 和局部 薄膜应 力 例如承受内压圆筒 的器壁 中的环 向应力 即为 总体薄膜应力: 平封 头或 顶盖 中央部分在 内压作用下产生 的应力 即为 一次弯曲应力: 壳体 在 固定支座或接管处 由外载荷和力矩产生的应力为局部薄膜应力 : 二 是二次应力 。 二次应力是 由于容器部件的 自身约束或相邻部件 的约束 而产 生的正应 力或剪应力。它 的基本特点具有 “ 自限性 ” , 即局部屈服 和小量变形 就会使约束缓 和 、 变形协调 . 只要不反复加载 , 二次应力不 会引起容器结构破坏 : 三是峰值应力 峰值应力是 因局部结构不连续 1常规设计与分析设计 . 它具有最高 的应力值 它的基本特 过去压力容器及其部件 的设计基本上属于常规设计 . 我国现在执 或形状 突变 引起 的局部应力集 中。 自限性” 局部性”峰值 应力不会 引起容器 明显 的变形 和“ , 行 的相应的设计规范是《 钢制压力容器) i S — 9 1 常规设计的特 点具有“ ) n 0 ( G 8。 3常 规设 计 和 分 析 设 计 比较 . 点是: 简体及其部件 的应 力不 允许超过弹性范围 内的某一许用 值 如 果达到这一要求 . 为筒体或部件就是 比较可靠 的 这样做 比较简 即认 常规设计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传统设计方法. 而分析设计则不 同. 它 单. 以现成 的设 计公 式及 曲线为依 据 . 多年来 一直按这样 的方 法进行 需要详尽 的应力分析报告为依据 需要近代 的分析计算 工具和实验技 设 计。 然而 , 这种方法 比较粗糙 . 许多重要因素都 未考虑进去 。以内压 术为手段, 因而提供 了充分的强度数 据对 新工艺 、 新材料 、 新结构 和新 圆筒为例 , 常规设计 时只考虑薄膜应力 , 在 至于 温差应力 、 边缘应力以 工况更具科 学性 和可靠性 分析设计提高 了许用应力. 降低了安全系 及 交变应 力引起 的疲劳等 问题均未考虑 所 以在规范 中 . 为了保证容 数 3 多年来 的实际运行表 明: O 采用分析设计的容器安全 可靠. 且具有 器 的安全可靠在设 计中就采用 了较高 的安全 系数 。最早 的安 全系数 经济 胜; 与常规设 计相 比, 可节省材料 2 %~ 0 在一定程 度上有效减 0 3 %. n 5 4 年代末改为 n 4 这样做实 际上是企 图以高 的安全系数来包罗 少制造加工量 、 : .0 =。 降低运输费用 但对 于选 材 、 制造 、 检验和验收规定 了 各 种因素 的影 响. 存在一些 问题 比常规设计更为严格的要求 下面是 常规设计与分析设计的对比 近年来 , 由于锅 炉、 石油 、 化工 等行 业 的发展 , 压力容器设计 参数 ① 比较项 目: 设计准则。 常规设计 : 弹性失效 : 只允许存在弹性变 提高. 使用条件也越来 越苛刻 . 如果 单纯依靠提高 安全系数 的办法来 分析设计 : 弹性失效 ' 塑性失效 ; j 单 允许 出现 局部 的、 可控制 的塑性变 保 证强度 . 导致设计变得不合理 。 会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 的发生 . 我们在 形 (. 1 极限载荷( 一次加载 2安定 载荷反复加载) . 。 结构型式 与材料方 面采取相应措施外 . 还必须从设计观 点和设 计方法 ② 比较项 目: 载荷 。 常规设计 : 静载荷 。 分析设计 : 静载荷 、 交变载 上加以改进和发展 目前世 界上一些先进 的国家都在运用应力分析方 荷 。 法 . 国也 于 19 年颁 布 了f 我 95 钢制压 力容器一一 分析设计 标准) B 7 ( 4 J ③ 比较项 目: 分析方法。 常规设计 : 薄膜理论 、 材料力学方法 、 简化 犯 一 9 ) 要求把零部件 中的应力较为准确地设计 出来或用应 力测试 公式加经验 系数 。分析设计 : 5. 弹性或塑性力学分析f 理论方 法、 数值方 法 测定 出来 。其次是引入 了极 限分析与安定性分析 的概念 , 对求得的 法 、 实验方法)板壳理论 。 、 应力 加以分类和加 以限制 ④ 比较项 目: 应力评定。 常规设计 : 应力不分类 、 同一 的许用应力 、 分析设计和常规设计 的主要 区别如下: 用第一强度理论 、 基本安全系数较大 。分析设计 : 力分类 、 应 用应力强 用第 基本安全系数较小。 ①分 析设计 比常规设 计在选材 、 结构 、 设计 、 制造 、 检脸和使 用等 度对各类应力进行评定 、 三强度理论 、 方 面都提 出了较高 的要求和较多的限击峰件。 ⑤ 比较项 目: 材料。 常规要求 。 分析设计 : 质、 优 延性好 、 性能稳定 ②分析设计考虑容器低循环疲劳失效 。 而常规设计并未包 括疲劳 ⑥ 比较项 目: 制造 、 检验。 常规设计 : 常规要求。 分析设计 : 整体 陛、 连续性 、 相贯处光滑过渡 、 全焊透、0 % 10 探伤 。 分 析。 ③分 析设计考虑疲劳分析时要求详细计算温差应力 . 而常规设计 分析设计方法虽然合 理而先进- 却需要进行大量 复杂的分析计 f 旦 除个 别元件外一般无此要求 算. 需要计算机 才能完成, 因而提高 了设计 费用 和时间, 以。 所 只有当设 ④ 分析设计采用最 大剪应 力理论 . 而常规设计 . 最大主应 力 计高参数 、 采用 重要的容器时才 采用这种方法 。但有些容器必须采用分析 理论 。 设计而无其 它选 择 对 一般的常规容器. 长期的实践证 明采用传 统的 ⑤ 分析设计原则上要 求对容器元 件各个部位 的应力进行详 细计 常规设计方法完全可以满足容器 的安全性。 如采用 分析设 计方法. 虽然 算 . 根据各种应力对 元件失效所起不 同的作用予 以分类 . 并 然后对 不 节省部分钢材, 却提高了设计 、 制造 费用, 实际上是不合算的。 因而美国 同类别 的应力采用不同的应力校核条件加以限制。 而常规设甘一般不 A M S E规范 同时规定 了上述两种设计准则 ’ 我国也颁 布了 G 10 19 B5— 98 计算 某些 局部应力 . 针对具体结构 引人 不 同的结构 系数 . 仅 也不对应 《 钢制压 力容器》 J 4 3 — 5 钢制压力容 器—— 分析设计标准 》 和 B 729 《 , 根 力进行分类 。 据不 同情况进行不同选择 分析设计是一个整体。 计准则的不 同. 设 要 求与之配套 的一 系列规 范和措 施也不同, 包括材料选用 、 制造工艺 、 检 2分 析 设计 中应 力分 类 及 其 应 用 . 分析设 计涉 及了各种可能失效模式 中一些 主要 的失效模式 , 计 验要求 、 程序 、 制造资格 等方面 ; 常规设计 方法 简单易行, 设 计算 设计 而 具 但 根据 所考虑 的失效模 式 比较详 细地 计算 了容器及受 压元件 的各 种应 有丰 富的使用经 验, 有时却无法解释压力容器 出现 的一些事 故 所 设计者应 根据实践 经验, 经济 通过 力 . 根据各种应力本身 的性质及对失效模 式所起的不同作用予 以分 以 常规设 计和分析设 计不能混用 , 并
力分类及其应用 . 最后对常规设计和分析设 计进行 了详 细的比较 。 为研究奠定 规设计 ; 力 应
压力容器是一种特种设备 . 计和制造都应按照我 国的标准和 其设 规范进行 , 国家强制许可制度 。 目前, 实行 压力容 器所采用的设计标准 有两大类: 一种是按规范进行 设计, “ 称 常规设计 ” e g y u ) ( s nb l , D i r e 以美 国 A M 一 1压 力容器建造》 S E Ⅷ一 《 和我 国 G 10 钢制压 力容 器》 B 5{ 标准为 代表: 另一种是 按应力分析设计 , 分析设计 ” ei yaayi , 称“ f s nb nlss以 D g ) 美 国 A M 一 2 压力 容器建造——另 一规则》 S E Ⅷ一 《 和我 国 J 4 3 ( B 7 2 钢制 ( 压 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