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姐精神的时代特质

合集下载

观江姐读后感

观江姐读后感

观江姐读后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英雄人物如繁星般璀璨,而江姐,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

最近观看了有关江姐的事迹,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江姐,原名江竹筠,是一位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

她的故事,并非是简单的文字描述所能涵盖,而是一部饱含血泪与坚韧的英雄史诗。

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战争的硝烟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江姐身处其中,却从未有过丝毫的退缩。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能让一个女子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江姐所面临的危险和困难,是我们如今难以想象的。

敌人的追捕、酷刑的折磨,每一项都足以让人崩溃。

可她呢?始终挺直了脊梁,绝不向敌人低头。

记得有一个细节,敌人为了从她口中获取情报,对她使用了老虎凳这种残酷的刑罚。

那一张张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她当时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可即便如此,江姐的口中也没有吐露半个字。

她的坚韧和顽强,真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在狱中,还不忘关心其他同志,鼓励大家要坚持下去。

那种在困境中依然散发着的温暖和力量,真的太让人感动了。

想象一下,在那狭小阴暗、充满潮湿与寒冷的牢房里,江姐的话语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大家心中的黑暗,给了所有人坚持下去的勇气。

而且,江姐不仅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还有着细腻的情感。

她也是一个普通人,有着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

但为了革命事业,她毅然放下了自己的小家,投身到了为大家谋幸福的伟大征程中。

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真的让我自惭形秽。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

走在宽敞的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享受着便捷的生活。

可这一切,不正是像江姐这样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江姐能看到今天的这一切,她该会多么欣慰啊。

回想起自己,曾经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想要放弃,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怨天尤人。

和江姐相比,我所经历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江姐的事迹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懦弱。

江姐电影事迹观后感

江姐电影事迹观后感

江姐电影事迹观后感《江姐》这部电影是以江姐为主线的纪实剧,通过对江姐的生平事迹的呈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坚毅、勇敢的革命女战士形象。

观后,我深受触动,对江姐的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敬佩。

首先,江姐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的革命者。

电影中展现了江姐自小立志投身革命事业的决心和努力。

从参加红军到到大专学习,再到重返家乡开展地下工作,江姐始终坚守初心,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努力。

尤其是在困境面前,江姐始终不屈不挠,毫不动摇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她在敌人的审讯下从容沉着,没有泄露任何组织的情报,表现出了她坚守革命信仰的勇气和决心。

其次,江姐是一个勇敢无畏的革命斗士。

电影通过展现江姐与敌人的斗争,展示了她的勇敢和聪明才智。

在她与特务的较量中,她运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和丰富的斗争经验,不仅成功地躲过了敌人的追捕,还拆除了敌人的陷阱,保护了同志的安全。

在抗日战争期间,她与同志们勇敢地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江姐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使我深切体会到了革命者为了民族和人民利益不顾一切的坚韧精神。

此外,江姐是一个有着大爱情怀的革命者。

电影中展现了江姐对亲人朋友的关心和对被迫害人民的同情和援助。

她始终没有忘记亲人,尽管身陷囹圄,仍然心系家人,不断地寄信安慰他们,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而在抗日战争期间,江姐积极参与和组织救助被日本侵略者迫害的人民,用自己的力量给予他们帮助和温暖。

江姐的大爱精神令我深感敬佩,她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体现出了她作为一名革命者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观看电影《江姐》,我深受震撼。

江姐用她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她的坚持、勇敢和大爱精神令人动容。

她不仅给予了我勇敢直面困难的力量,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革命者,应该怀揣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江姐的勇敢和顽强精神,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坚守信念,坚韧不拔,像江姐一样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2023年江姐的故事心得

2023年江姐的故事心得

2023年江姐的故事心得江姐的故事心得篇一江竹筠是我上高中以来的同学,作为一个人,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乐观向上,勤奋努力,热爱生活,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

与江竹筠相处的这几年,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也领悟到了很多道理。

第一段:乐观向上的心态江竹筠是一个拥有乐观向上心态的人。

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她总是积极面对,从不抱怨。

我们曾在一起组队参加学校的文化节活动,由于各种原因,准备工作并不顺利。

而在大家都心灰意冷的时候,竹筠总是不断地鼓励我们,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正是因为她的乐观向上,我们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通过与她相处,我懂得了在困难面前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勇敢面对并战胜困难。

第二段:勤奋努力的精神江竹筠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

她每天都会按时完成作业,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积极的学习。

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各种能力的培养,她都在不断进步。

在一次期末考试中,我们的数学成绩都不理想,而她却是全年级数学成绩最好的十名之一、当我问她是如何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时,她告诉我“成功来自于勤奋与坚持”。

她的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也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通过不断地努力,我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三段:热爱生活的态度江竹筠对待生活充满热爱,她总是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在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中,她总是积极报名参加,并且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比如,在校园绿化活动中,她带领大家一起种树、浇水,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她总是积极参与排练,并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赞扬。

她热爱生活的态度影响了身边的同学,也使我们更加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

第四段:用实际行动影响他人江竹筠是一个很有正能量的人,她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

在我们的班级中,有一位同学成绩一直不理想,自信心也很低。

竹筠主动找到他,鼓励他要相信自己,告诉他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那位同学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江姐的读后感

江姐的读后感

江姐的读后感《江姐》是一部描写了中国革命时期女英雄江姐生平的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王蒙。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江姐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形象和坚定信念。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对江姐这位伟大的女英雄产生了深刻的敬佩和思考。

首先,江姐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她在革命斗争中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在小说中,江姐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她始终不屈不挠,坚定地坚持自己的信念,绝不屈服于敌人的压迫。

她用自己的行动和牺牲,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革命斗争中的一面旗帜。

她的坚定信念和英勇行为,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者的伟大和坚定,也让我对革命事业充满了敬佩和信心。

其次,江姐是一位充满爱心和正义感的女性。

在小说中,江姐对待同志和群众都充满了关爱和热情,她不计较个人得失,只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和人民的幸福。

她对待敌人的态度虽然坚决,但并不失人性,她对敌人也有着宽容和理解。

她的正义感和爱心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精神。

最后,江姐的生平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她的坚定信念和英勇行为,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她的爱心和正义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心怀爱心和正义感,就能够成为真正的英雄。

江姐的生平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总之,通过阅读《江姐》,我对江姐这位伟大的女英雄产生了深刻的敬佩和思考。

她的坚定信念和英勇行为,让我明白了革命者的伟大和坚定;她的爱心和正义感,让我明白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精神;她的生平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英雄,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她的精神,永远向她学习。

红岩江姐读后感

红岩江姐读后感

红岩江姐读后感小说以江姐作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她成长的背景和那个特殊时代的历史背景。

江姐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她坚强、聪明且有着高度的正义感。

她青梅竹马的小伙伴胡志明通过讲述一些国内外新的政治局势和斗争经过,唤醒了江姐共产主义信仰的觉醒,她迅速加入了地下党组织,投身于革命斗争之中。

她熟练掌握了枪械知识和军事战术,成为组织里的突击队员。

在革命斗争过程中,江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

她需要伪装自己的身份,隐匿行踪,勇敢地执行各种任务。

她用自己年轻而智慧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与敌人周旋,不仅毫不畏惧,还有时险中求胜。

小说中描写了江姐在交通站内的密电办事处,用智慧和勇气筹划了抢救运输船的行动,最终取得了胜利。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革命理想与个人利益之间的较量,她体现了自己作为一名女共产主义战士的勇敢和荣耀。

除了对女性在革命斗争中的角色的探讨,红岩江姐也充分展现了特殊时期下,人性的不同侧面。

小说通过对江姐与家人的关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真实而动人的家庭画卷。

尽管江姐的行动让她的家人感到难过和担忧,但他们依然默默支持和理解她。

他们体验着内心矛盾和痛苦,但无论如何,他们对江姐的爱与支持从未动摇。

这样的描写使我想起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人与人之间的牵挂和关怀。

小说以江姐的牺牲为结尾,她被捕并最终被杀害。

她的牺牲和她一生的付出给了我们很多反思和启示。

江姐的故事告诉我们,共产主义战士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毅力。

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思考,江姐用自己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红岩江姐这本小说令我深深被打动,这是一部具有伟大意义的作品。

通过对江姐生命的描述,贾平凹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普通女子化身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艰辛历程。

同时也透过江姐的经历,呈现出那个时代中国共产主义战士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阅读这本小说,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女共产主义战士的艰辛和牺牲。

她们为了信仰而投身革命,面对种种困难与压力却从未放弃,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观江姐读后感

观江姐读后感

观江姐读后感最近看了关于江姐的事迹,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江姐,原名江竹筠,是一位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烈士。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她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

在了解江姐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她所经历的一切。

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从小就有着非凡的勇气和正义感。

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她勇敢地冲破封建束缚,追求知识和进步。

她积极参与学生运动,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奔走呼号。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江姐在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时,始终坚贞不屈。

敌人用尽了各种残酷的手段,试图从她口中获取党组织的秘密。

但江姐,她咬着牙,忍着痛,一句有用的信息都没有透露。

那是怎样的一种毅力和信念在支撑着她啊!想象一下,那冰冷的刑具,那凶狠的敌人,那无尽的折磨,可江姐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有坚定和决绝。

她的身体或许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她的精神却像钢铁一般坚强。

记得有一段描述,敌人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那种钻心的疼痛光是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可江姐硬是一声不吭,她的目光仿佛能穿透敌人的灵魂,让那些心怀叵测的家伙感到胆寒。

她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却充满力量:“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话,就像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江姐的生活中,也有着普通人的温情一面。

她是一位妻子,也是一位母亲。

在紧张的革命工作之余,她也会思念自己的家人,也会担心他们的安危。

但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为了国家的未来,她舍弃了小家的温暖,选择了充满危险和挑战的革命道路。

我还记得看到过一张江姐的照片,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温柔。

那一刻,我明白了,英雄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存在,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普通人。

只是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他们选择了挺身而出,选择了担当和牺牲。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

走在宽敞的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老师传授知识;回到温馨的家中,享受着家人的关爱和温暖。

《江姐》读后感

《江姐》读后感

《江姐》读后感《江姐》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年轻女性江姐在日寇的侵略下,奋起抗击,最终牺牲的故事。

这部小说深刻描绘了江姐坚强的意志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小说中的江姐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性形象。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并不高,但江姐却展现出了非常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她不畏强暴,不惧凌辱,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抗日敌人的勇气。

在生活中,她不仅要面对日寇的残暴,还要面对国内的内部矛盾和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抗的信念,最终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其次,小说中的江姐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她的心中,祖国永远是第一位的。

她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不顾一切地投入到抗日斗争中,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她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最后,小说中的江姐的牺牲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抗日战争的年代,牺牲是家常便饭,但江姐的牺牲却是那样的令人痛心。

她的牺牲不仅是对她个人的损失,更是对整个抗日斗争事业的巨大损失。

她的牺牲激励了更多的人投入到抗日斗争中,成为了一面旗帜,激励着无数的后人。

总的来说,读完《江姐》这部小说,让我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敬佩之情。

江姐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她的故事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小说,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也了解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让那段历史永远铭记在心中。

红岩江姐读后感

红岩江姐读后感

红岩江姐读后感《红岩江姐》是一部以红岩革命精神为主题的作品,讲述了江姐在革命年代的英勇事迹。

这部作品通过对江姐的塑造,展现了她顽强的革命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力,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轻言放弃,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江姐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革命热情的女性形象,她在革命斗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在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和折磨时,她始终坚守信念,不屈不挠地抵抗敌人,最终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她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革命的典范和楷模。

通过阅读《红岩江姐》,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江姐的坚韧和勇气,她的革命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在今天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往往会被各种诱惑和困难所迷惑和打击,容易丧失信念和勇气。

然而,正是像江姐这样的革命先烈,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江姐的故事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的艰辛和牺牲。

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

江姐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令人敬佩。

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不忘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努力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通过阅读《红岩江姐》,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女性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江姐作为一名女性,她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女性同样可以在革命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她们同样可以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红岩江姐》,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江姐的坚韧和勇气,她的革命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她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革命的道路上充满着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同时,我们也要珍惜和平环境,不忘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努力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们也要相信,女性同样可以在革命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她们同样可以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江姐精神的时代特质作者:陈莎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9年第06期[摘要]江姐用她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了革命理想与民族独立而艰苦卓绝、无私无畏的壮丽人生篇章。

其革命精神主要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不畏强权,英勇不屈的竭诚牺牲精神;团结奋斗,共同抗敌的慨然担当精神,以及真挚暖人的母爱精神。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必要将江姐精神继承与发扬下去,使之成为共创美好明天的重要精神支撑。

[关键词]江姐;精神;要义[作者简介]陈莎(1987-),女,汉族,四川什邡人,中共自贡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党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时期江姐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研究”(项目编号:2017D09)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D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6-0010-0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撕毁国共达成的“双十协定”,发动内战,中国笼罩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统治中,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前仆后继,始终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作坚决斗争,其中有这样一位女性,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人们亲切地尊称她为“江姐”,她的事迹在舞台上、荧幕中被不断传颂,形象深入人心,她用坚毅的信念、坚定的行为与反革命力量进行顽强斗争,追求着崇高的革命理想、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甚至用生命来阐释与践行着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的爱。

江姐精神正是在这种血色斗争中不断淬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江姐全名江竹筠,1920年出生在四川省自贡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幼年时期跟着母亲在织袜厂当过童工,以获取微薄收入帮助母亲减轻家庭压力。

12岁时,她因舅舅的帮助,进入到了教会孤儿院上小学。

1936年秋,考入南岸中学。

1939年,进入重庆的中国公学附属中学读书,读书期间经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的地下秘密工作者。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以后,新四军遭受到国民党的重创,根据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重庆市委做出了调整重庆地下党,紧缩党员数量的决定。

时为重庆地下党员的江姐并不甘心“隐蔽”,她向组织表明坚决的态度:“我要到解放区去!”①。

1946年,江姐完成学业后返回重庆地区,投身于学生运动中。

在中共重庆市委大力推动下,《挺进报》顺利发行,江姐在校对和整理电讯稿以及报纸发行跟进等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引起反革命势力的高度重视与极大恐慌。

1948年4月,伪装特务悄悄潜入《挺进报》发行机构获取重要信息,并以此为线索打击了中共重庆市委,同年六月,江姐不幸被捕。

后来江姐被押送至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到老虎凳、吊索等诸多酷刑的折磨,却始终坚守信念,保守党的秘密,与敌人做着顽强的斗争,不断激励监狱中的战友坚决同敌人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49年11月14日,江姐被特务秘密枪杀,年仅29岁。

在江姐短暂的一生当中,用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了革命理想与民族独立而艰苦卓绝、无私无畏的壮丽人生篇章,并用自身实际行动书写了极不平凡的一生。

以江姐为代表的红岩精神犹如傲雪红梅,坚毅品质永远根植在世人的心中。

一、坚定理想信念,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经历过苦难童年的江姐,从小便表现出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坚毅,读小学时成绩优越,连跳三级,也在这时期受到老师的教育和启蒙萌生了追求真理的渴望。

1939年,经中共党员戴克宇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对未来不再迷茫,她有了人生的理想信念,就是为党、为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她开启了坚定的革命之路,走向光明之路,并且迅速投身到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中。

1946年4月,为了更好地开展地下组织工作,江姐顾全大家而舍弃了小家,在其儿子彭云出生时便要求医生为其做绝育手术,以便能够轻装上阵参加革命工作。

不久江姐又将其唯一的爱子托付给了重庆的亲戚家,自己前往外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作为一名母亲,能够舍下年幼的孩子去外地开展革命工作,这是一种为了革命事业而展现出的大公无私。

1948年,江姐的丈夫彭咏梧,在战斗中不幸牺牲,敌人更是极其残忍地将其人头悬挂在了城墙上。

江姐知晓后悲痛不已。

但是在痛心之余,她依然没有忘却自身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她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战斗当中。

她说:“下川东这条线的各种关系只有我熟悉了,这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②位于重庆的中国三峡博物馆陈列着一封弥足珍贵的信件,这封信是用筷子磨尖做成的笔、以旧棉絮烧成灰做成墨写在粗糙的毛边纸上,信只有巴掌大小,这封源自江姐牺牲前给家人的托孤遗书(后被称为《红色遗书》)展现了江姐作为一位母亲的侠骨柔肠,既饱含着对孩子深切厚爱和殷切希望,也体现了江姐毕生为之付出的坚定理想信念,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信中有一段是这样写到:“……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跡,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③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想到的是伟大的革命信仰、党的事业、新中国的解放、独立、富强,她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寄托于后人,希望下一代也能继承毕生之遗志,她留给后人的是一笔取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激励广大人民为国家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前进。

二、不畏强权,英勇不屈的竭诚牺牲精神江姐被叛徒出卖后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妄图通过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从其口中套出重庆地下党组织的相关人员名单,却丝毫未能撼动江姐的革命意志。

同样身处囹圄的渣滓洞的难友们被江姐的坚贞不屈所震撼,革命志士何雪松就曾写过一首赞扬江姐的诗——《灵魂颂》,诗中写到:“……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亚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你又带着镣铐回来了,毒刑仍没有屈服你的坚贞;许多同志,因你的坚贞而安全了。

革命工作,因你的坚贞而更展开飞腾,……”。

④难友们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女英雄”、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苏菲亚”来表达对江姐的尊敬和钦佩。

为了保全党和同志们的安全,在强权面前,江姐始终面不改色,未曾流露出一丝畏惧,而是誓死保守党的秘密、捍卫共产主义事业,同敌人奋战到底。

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在面临着对革命事业与个人利益乃至个人生命之间做出取舍时,江姐始终秉持着对革命、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将革命事业摆在了第一位。

江姐终其一生都在践行着对党的誓言,她的这种信仰至上、无私无畏、英勇不屈的牺牲精神,值得世人铭记。

三、团结奋斗,共同抗敌的慨然担当精神人们对年轻的“江竹筠”为何尊称为“江姐”?青年时期的江姐就勇敢的参加革命斗争,并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成熟、稳重、任劳任怨、顾全大局、考虑问题周全、照顾同志感受、勇于担当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同志们的肯定和尊敬,也就在她20来岁时,“江姐”的尊称即在同志们中間传开。

在她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便始终致力于党的事业。

江姐所负责的《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除了让民众了解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消息以外,更是在无形之中带给了敌人以恐惧与压力,使得敌人惊惶与动摇,江姐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身为一名共产党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当。

江姐在被捕入狱之后依然没有放弃和反动势力的斗争,据后来活着的难友们回忆,江姐凭借着其超群的记忆力,在狱中背诵和默写下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及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供狱中同志们共同学习。

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江姐慨然担当着一名共产党人的本份,与狱中的战友们团结一心,共患危难,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不忘革命事业。

四、真挚暖人的母爱精神作为一名普通的女人,江姐也有着自己的儿女情长,在丈夫眼中,她是温柔贤惠的妻子;在母亲的眼中,她是懂事孝顺的女儿;在孩子眼中她是慈爱可敬的母亲。

她克己、自爱、自立、自强,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下一代。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她最为思念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江姐给家中写的几封家书中,都表现出了对孩子的牵挂与思念,她在信中写到:“现在我非常担心云儿,他将是我唯一的孩子,而且以后也不会再有。

我想念他,但是我不能把他带在我身边,现在在生活上我不能照顾他,连我自己我都不能照顾,你最近去看过他吧,他还好吧。

”(《自万县致谭竹安书信》1948年3月)。

1948的4月,她又在信中提到:“……云儿也成了我时刻惦记的对象。

……可是,我不愿意他过多的耗费你们的金钱和时间,吃的饱,穿的暖足也,可别骄养。

但是需特别注意他的病痛,春天来了,需预防脑膜炎。

”(《自万县致谭竹安书信》1948年4月)信中无不充满了舐犊之情。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她更是希望下一代“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更是将这种母爱之精神体现的真切而深刻,她把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毕生之革命追求寄托在孩子身上,也给后来者祈愿。

江姐身上所闪现的革命精神与人格魅力,不仅是对独立、自由、和平与正义的渴望与执着追求,同时诠释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应有的气节和本色,集中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将江姐精神继承与发扬下去,使之成为一股坚实的精神力量,共创美好明天。

[注释]①江竹筠.我要到解放区去[Z].②丁少颖.江姐真实家族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265.③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临刑寄语——巴渝革命烈士书信选[M].重庆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84.④何雪松.灵魂颂[Z].19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