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故事

红岩精神故事红岩精神,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重庆红岩村进行的一场英勇斗争。
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一页,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凝聚了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不畏强暴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红岩村,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活动据点之一。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红岩村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避风港,他们在这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红岩村的革命精神,也因此得以传承和发扬。
红岩精神的核心是革命理想和信念。
在那个年代,中国正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国家危亡的巨大挑战,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他们坚信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起了红岩精神的火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前赴后继,不断奋斗。
红岩精神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勇往直前的勇气。
在红岩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危险,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畏缩,相反,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着革命的理想和信念,用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书写了红岩精神的壮丽诗篇。
最后,红岩精神还体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
在革命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和挫折,但是他们从未气馁,也没有放弃。
相反,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就了红岩精神的伟大历程。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它凝聚着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不畏强暴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这种精神,不仅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铭记红岩精神,传承红岩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讲解]红岩精神是什么
![[讲解]红岩精神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c7e572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0.png)
红岩精神是什么红岩精神是什么?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形成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
叶挺将军在1941年“皖南事变”被捕后。
蒋介石曾派心腹陈诚前来劝降,许诺说只要答应他们的条件,就立刻给他“自由”,并许以有高官厚禄。
叶挺将军挥笔写下《囚歌》答复他们道: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首诗,后来被关在歌乐山集中营的同志谱成《叶挺囚歌》,广为传唱,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鲁迅先生说过:“青年应当有朝气,敢做为”。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新世纪的共产党人,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宏扬红岩精神结合起来,接过革命先辈手中的旗帜,让红岩精神,世世代代,永放光芒!一、什么是红岩精神?红岩精神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歌乐山麓、嘉陵江畔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实践中,用热血与生命锤炼、培育、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红岩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四个方面,重庆市委将其概括为“爱国、奋斗、团结、奉献”。
共和国年纪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壹旅游上一辈读《红岩》长大的人无人不知“小萝卜头”,新一代读着教科书成长的人也无法忘记这个营养不良头大身小的“小萝卜头”——宋振中,这个从吃奶的年纪直到死亡一生都在歌乐山监狱中度过的可爱的孩子。
小萝卜头,共和国年纪最小的烈士,倒在血泊之中时只有九岁。
短短的一生中,只有8个月是最自由最幸福的日子,还在吃奶时就成为终身的囚徒。
父亲宋绮云是“西安事变”的主角——杨虎城将军的秘书。
杨虎城全家被软禁后,绮云和妻子徐林侠、儿子小萝卜头先后被诱捕。
在他能懂事时,爱与恨就强烈地交织于心头。
孩子爱爸爸,天经地义。
但与监狱中和父亲一墙之隔,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或只能放风时,看到父亲远远的身影。
伟大红岩精神 课件(24张PPT).ppt

涵养浩然正气 担当时代责任
—— 第四部分 ——
激扬凛然斗志,砥砺奋进开新局
周恩来曾经多次告诫南方局同志和从事秘密工作的党员,要始终保持高风亮节,矢志 不渝,做到“同流不合污”。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 诱惑,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赴汤蹈火,宁死不屈,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以“千锤万凿出 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英勇气概,以“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情怀,在严峻考验面前坚定地 抵制各种威逼利诱,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激扬凛然斗志,砥砺奋进开新局
南方局先辈们针锋相对敢于斗争、有理有利有节善于斗争、坚持 斗争到底的优良传统,为我们今天的伟大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 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头脑清 醒、立场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 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厚植爱国情怀,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01
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传承弘扬 红岩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2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 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在艰苦的 斗争岁月中,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主义 信念,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
传承红岩精神演讲稿大学(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庄严而神圣的话题——传承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先辈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红岩村这片土地上形成的伟大精神。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我们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一、红岩精神的内涵红岩精神,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坚定信念,对党忠诚。
红岩精神的第一要义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对党忠诚不渝。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红岩村的革命先辈们始终坚定信仰,对党忠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
2. 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红岩精神要求我们要勇于担当历史责任,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红岩村的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舍小家顾大家,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展现了崇高的精神风貌。
3. 严守纪律,团结协作。
红岩精神强调严守党的纪律,团结协作,共同为实现革命目标而努力。
在红岩村,无论是党的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
4.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红岩精神要求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强不息,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拼搏。
红岩村的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顽强拼搏,为民族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5. 勤奋学习,追求真理。
红岩精神鼓励我们要勤奋学习,追求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红岩村的革命先辈们刻苦学习,深入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传承红岩精神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岩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传承红岩精神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社会,各种思想观念交织,价值观多元,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各种诱惑。
传承红岩精神,有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传承红岩精神是培养担当精神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勇于担当历史责任,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拼搏。
(完整版)红岩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红岩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赵高亮什么是红岩精神呢?在我看来,红是鲜血的颜色,是革命的颜色,岩石又是一种非常坚硬的物质,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不惧流血,无谓牺牲,就像红色的石头一样,这种革命烈士的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就是红岩精神的体现。
红岩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
在极其复杂险恶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在特殊的战场上,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团结带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倒退、分裂,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他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怀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不顾个人安危,不怕流血牺牲,出生人死,在革命斗争中千锤百炼、培育形成了体现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的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对于推动中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走向全国胜利曾发挥过巨大作用,新中国建立后,仍然是鼓舞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红岩精神是由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锻造的。
红岩精神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共产党人品德情操、人格力量、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在特定的斗争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共产主义精神。
这种崇高的精神,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大力弘扬。
红岩精神就其精神实质来讲,属于高层次的、特别针对我们社会中的先进分子的价值导向,是当今历史条件下,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历史使命的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要坚定不移地身体力行的价值要求。
红岩精神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情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的人格。
简单地来说,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爱国、团结、奋斗、奉献。
它集中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貌。
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特色内涵及时代价值

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特色内涵及时代价值1. 引言1.1 红岩精神简介红岩精神,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重庆红岩机关和南岸一带的群众性革命组织锻造出来的一种革命精神。
红岩精神的形成是在极其残酷的环境下,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与牺牲,凝聚出来的一种雷霆万钧的精神品质。
红岩精神包含了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对个人命运的牺牲,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对集体荣誉和利益高于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
红岩精神的核心是忠诚、坚韧、英勇和牺牲,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不畏强暴,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地朝着光明前进。
红岩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符号,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它激励着人们为真理、为正义而奋斗,为民族复兴而努力。
红岩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它是激励人民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
2. 正文2.1 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社会背景。
在当时,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的时刻,国家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内部的混乱。
这种危机感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促使了红岩精神的形成。
五四运动是红岩精神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之一。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激发了年轻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红岩精神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共产主义思想的传入也对红岩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开始兴起,共产主义思想逐渐传入中国。
红岩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邓拓,就是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革命者。
共产主义思想为红岩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持和道义底气。
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包括国家危亡的社会背景、五四运动的爱国激情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传入。
这些历史条件共同促使了红岩精神的形成,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红岩精神的特色内涵一、坚定信念。
红岩精神的核心是信仰共产主义,坚定革命信仰,矢志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红岩精神鼓舞人们勇敢面对逆境困难,坚定信念,永不动摇。
红岩精神名词解释

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展现出的英勇与坚韧的象征。
它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以党在重庆的红岩村为中心,汇聚了一批无畏的革命者。
这些英雄面对艰苦卓绝的环境和强大的敌人,依然坚守信仰,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红岩精神,体现的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以及英勇无畏、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
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伟大的红岩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红岩精神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只有继续弘扬红岩精神,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才能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红岩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以严谨、稳重、理性的态度,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红岩精神

这首诗写在囚禁叶挺同志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楼下 第二号牢房墙壁上。作者叶挺(1896——1946),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 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 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 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名党 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 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 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 3月7 日经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9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了解放
大 西南的作战。入川部队以破竹之势直捣西南 首府 重庆。11月14日,毛人凤由台湾飞渝, 召集二处处长徐远举,下 达了对白公馆、渣 滓洞实行大屠杀的命令。徐远举即令二处课 长雷天元,科长龙学渊将屠杀名单呈报。26 日,毛人凤在枣子 岚垭漱庐,把经蒋介石批准的名单交徐远举负责执行。 11月 27日下午,特务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制造 了骇人听闻的1127大屠杀惨案。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1944年秋,江竹筠 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 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 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 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 报》,江竹筠具 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 时间, 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1948年4月, 《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进步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 方式破坏了重 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 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 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 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 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岩精神
——《红岩》读后感有一种精神,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就是红岩精神;有一本书,它正讴歌了这种精神,它就是《红岩》。
《红岩》是当代文学中一部优秀的革命英雄传奇,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在取得胜利的历史关头,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斗争。
小说中众多英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曾经震撼了许许多多青年读者的心,同样,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
这本小说里的许多人物都给我留下了印象,江姐、许云峰更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中共地下党领导人,她稳重、精细、安详、沉着、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
她对敌人坚贞不屈:江姐被捕后,她经受了更大的考验,竹签子被钉入手指却毫不屈服,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然走向刑场。
她既对敌人坚贞不屈,又对丈夫又有着深深的感情。
在赴华蓥山途中,江姐看到城门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依旧与“双枪老太婆”会面。
许云峰,是一个进行过长期地下斗争的领导人,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多次在严峻的关头挺身而出。
他,敏感,在沙坪书店意识到潜在的危险;他,冷静,在茶园为保护同志面对敌人;他,机智,在宴会上巧妙识破敌人的阴险陷阱;他,奉献,在地牢里用双手为同志们挖出一条生命通道……
事实在书中,像江姐、许云峰这样有红岩精神的人还有许多,只从这两个人身上也可见一斑了,在黑暗落后的过去,如此多的人拥有着红岩精神,这种健康进步的思想;而在光明进步的今天,我们有理由不传承这种精神吗?
我相信,伟大的红岩精神,只在过去萌芽,会在现在生长,将在未来辉煌!
作者:晋源区实验小学 6.1班温雅璇
辅导老师:张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