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学情调查

合集下载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分)(2)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2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分)(4)自从爷爷奶奶随我们搬到城里后,乡下的祖屋已经很长时间无人居住了。

清明时节,我们一起回家扫墓,只见祖屋前芳草萋萋,几乎找不到路。

眼前的景象使我脑海中很自然地浮现出刘禹锡《陋室铭》中“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两句话来。

(2分)(5)把杜甫《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词语。

(A分)3.(1)他不想让diān pèi ( )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2)历史,现实,在雨中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huāng miù( )的画面。

(3)此种情况,主要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 bù kě dāng( )。

(4)大半辈子的fēngchénkǔlǚ( ),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

3.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

(删去“看到”)B.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改“一倍”为“一半”)C.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在“知识”后加“的现象”)D.中学生沉迷网游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山东省纯化镇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学情调研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纯化镇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学情调研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某某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学情调研试卷 一、基础知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咸.来问讯 (2)诣.太守 (3)寻.病终 (4)斯.是陋室 (5)往来无白丁.. (6)可爱者甚蕃. (7)罔不..因势象形 (8)尝贻.余核舟一 2.古今异义词辨析 (1)无论..魏晋 古义:(2)阡陌交通.. 古义: (3)芳草鲜美.. 古义:(4)率妻子..邑人 古义: 3.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太 守 / 即 遣 人 / 随其 往 / 不 在 高,有 仙 / 则 名 C.感 时 花 / 溅 泪,恨 别鸟 / 惊 心 D.吏 呼 / 一 何 怒,妇 啼 / 一 何 苦 4.文学常识填空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_。

②《爱莲说》的作者___________是_______代著名哲学家。

③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_________”。

④《核舟记》选自清涨潮编辑的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蔓不枝,…… ③《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④《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歌鉴赏(一)望 岳 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岱宗..夫如何()(2)齐鲁青未了..()(3)造化..钟神秀()(4)会当凌.绝顶()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的景象。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上饶县六中潘群英一、试卷评价本次语文试卷共分《孟子》和语文知识两大部分,共七大题,全卷满分120 分(国学20 分,语文试题10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语文试题部分以八年级上册为出题范围,内容涉及学生的语言积累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语段理解与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试题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试卷结构基本上按照中考试卷,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

题型丰富、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在试题的命制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涵盖范围广;文言文的考查注重文言文学常识,文言词句的解释,文言语段内容的整体理解;现代文阅读按照新课标精神,设题选点较合理,全面考查了学生的一般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筛选能力和揣摩语言、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二、考情分析(一)我校八年级学生共589 人参加考试,平均分81.05 分,及格率80.5%。

年级最高分108 分,最低分 9 分。

达优人数73 人,良好人数293 人,及格人数474 人。

三、答题情况分析(一)《孟子》部分:第一大题“佳句积累”学生的识记积累很扎实,书写也比较工整,答题的准确度较高。

但是有少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填写,导致失分。

这就说明少部分同学对国学的认识还不够,平时没有背诵。

第二大题“句意理解”得分率较好,可见八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提高了很多。

第三大题“拓展运用”在拓展运用中有些同学的课外知识面狭窄,得分不高。

如,请举出两个与孟子有关的传说故事的试题中,有些学生就瞎写或空白。

(二)语文知识部分:第一大题本大题形式多样 , 考查全面. 以 6 道选择题形式考查。

考查了字音字形、成语使用、辨别病句、句式变换,组句成段、语段概括。

本题总分12 分,抽选样本30 份中的平均分只有7.4 分,学生答题情况不太好,问题多出现在多数同学在病句的判断上语感不够强,语段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⒈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⒉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⒊答卷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9题,22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①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___________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③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 。

(李白《送友人》)④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寒噤.(j ìn ) 仄.歪(z â) 箱箧.(qi â) 差.使(ch āi ) B.狼藉.(j í) 蹒.跚(p án ) 尴尬.(ɡà) 老妪.(y ù) C.愧怍.(zu î) 吊唁.(y àn ) 轩榭.(xi â) 嶙峋.(x ún ) D.归咎.(ji ù) 俨.然(y ǎn ) 德馨.(x īn ) 两栖.(x ī)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无动于中 物竟天择 消声匿迹 穷愁僚倒 B.五彩斑斓 周尔复始 束手无策 重峦叠障 C.长途跋涉 别出新裁 巧夺天功 珠光宝器 D.草长莺飞 错综相连 迥然不同 再接再厉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 ;文学如茶,越品越知 ;文学如酒,越品越感 。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醇厚 幽香 清冽B.清冽 醇厚 幽香C.醇厚 清冽 幽香D.清冽 幽香 醇厚总分 核分人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㈠㈡ ㈢ ㈣ 得分得分 评卷人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第一等奖。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卷

八年级语文学科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打开一部史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dìtīng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无xiá顾及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shèng地,饱览人生梦寐以求的诗境,在姹紫嫣红中尽享惬意。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B.我简直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C.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D. 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听主持人介绍“身边好人”的事迹,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受益匪浅....。

B. 春节将至,步行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商场里的商品鳞次栉比....。

C.张大爷希望安稳地度过风烛残年....,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碎了他的希望。

D.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因地制宜....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每个空格1分)①问渠哪得清如许,。

②非学无以广才,。

③,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潭西南而望,。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 。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⑦《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表达远隔千山万水朋友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是:;。

5.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活动一:汉字溯源】(3分)2012泉州年度汉字评选结果刚刚揭晓,看似平常的“美”字从60个汉字中脱颖而出。

“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美丽社区”、“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警察”……阅读材料内容,试从“美”字的构造诠释“美”的含义。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学情调研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学情调研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情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9分)⑴临渊羡鱼, _________________ 。

(《汉书?董仲舒传》)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⑶天高云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⑷ 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人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⑸ ________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⑹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_____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⑻古诗中有关送别的诗句灿如繁星,请你写出一句:。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4分)阅读“爱国情怀”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倾听已届(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眷恋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筹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lǐn然正气……⑴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剥夺_____ lǐn然_______⑵文中划线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分)___ 改成______⑶将括号中的解释还原成成语。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国庆长假期间,我们全家终于登峰造极,在泰山山顶欣赏到了齐鲁大地美好的景色。

B杨利伟乘坐的汽车披红戴花,当地群众跟随车队欢呼,锣鼓声振聋发聩。

C十月一曰,白天鹅公闶里的游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2012—2013学年上期期末调研考试

2012—2013学年上期期末调研考试

2012—2013学年上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一、 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jí zhì lài狼脍 人口 万俱寂斟.酌 摇曳. 踉.跄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钱学森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

B.《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C.多么壮丽的河山啊,祖国!D.苏州园林的门窗四扇,八扇,十二扇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他犯了错误,不仅不承认还跟老师据理力争....。

B 、从小酷爱电脑的王明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练,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

C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D 、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4、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分)①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大约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

②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③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④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的比例相当高。

⑤现代汉字已实现部分简化,更具实用价值。

修改①:修改②:5、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讲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在小说关于“筑路”这一篇章中,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展示了筑路者和困难作斗争的顽强精神。

B、在小说“生命的意义”篇章中,松林、监狱、医院、广场、墓地这一系列环境描写营造了肃穆悲壮的气氛,象征着革命者的博大胸怀和永不衰败的革命情操。

C、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调研测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调研测试卷

初二语文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 (24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chà( )异②diàn( )记③hān( )然人梦④闲情yì( )致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人表中,然后改正。

(4分) 家乡的后山长满了松树,大风一吹,松滔滚滚,那声音常使我在睡梦中也能隐隐感到自然带来的震憾。

但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老家的松树渐渐被砍伐。

每次回乡,看到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8分)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②,一览众山小。

(杜甫《》)③,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④乱花渐欲迷人眼,。

( 《钱塘湖春行》)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⑥无限河山泪, ? (夏完淳《别云间》)4.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5分)①在保尔看来,生命的意义是怎样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②他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的家。

在保尔家里,他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使保尔懂得了生命的真理。

之后保尔因事被人告发,就被抓到城防司令部。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第五章)这里的“他”是什么人?保尔是因为什么事被人告发的?5.语言表达。

(3分)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出古城苏州的主要特点。

古城苏州,“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岔道似的水路,枕河的屋檐瓦棱,线条描摹的石拱桥、乌篷船,湿漉漉的云雾缠绕的气息……显得这样的优雅与从容。

苏州因水而充满生机,水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它千折百回,以柔克刚,不但让苏州具有了富庶丰饶的物质基础,又净化了人们的灵魂。

一壶清茶,一把瓜子,几盅温酒,两碟小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考试号: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学情调查(一)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一片落叶不经意间落到了我的手中,我拿起来仔细duān xiáng,枯黄得几乎要粉碎的叶子,叶脉却清晰可见——秋,真的来了。

紧握那片枯黄的落叶,那是我对秋的juàn liàn,那是,我对你的想念。

2A.字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B.很多市民向记者打听: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有哪些旅游项目,可以品尝到哪些美食。

C.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D.客居在外的梅葆玖先生用“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诗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B.我们班同学都希望将来成为有作为的人。

C.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D.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⑤每题1分,第⑥题3分)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长征》)②,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③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④,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⑥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5.综合与实践活动。

9月30日上午,百余名秦皇岛市“长城”学会的中国长城保护志愿者从河北省秦皇岛市市区快乐启程,开始了他们的“国庆长城行”长城志愿者保护行动。

(1)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个俗语或诗句。

(3分)①一个人物:②一个传说:③一个俗语或诗句:(2)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请写出。

(3分,不少于25字)(3)为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在志愿者们启程前,组织方召开了一次启动仪式,作为现场的主持人,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4)作为长城保护志愿者的你,看到有游客在城墙上乱写乱画,你应当对他们说些什么?(2分)(5)请为保护长城活动拟写一条恰当的标语。

(2分)二、阅读理解(一)阅读唐代令狐楚的《少年行①(其三)》,回答问题。

(6分)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③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①少年行:古代歌曲名。

②走:跑。

咸阳:指京城长安。

③河湟: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

6.(1)文中写出了诗人收复失地的决心的句子是,。

(2)试分析“弓背霞明剑照霜”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

(3)简要说说诗中包含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1题。

(14分)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①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②使各有所主③,其贤者使使贤主④,不肖⑤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

”【注】①袂:衣袖。

②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③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

④主:指主人、国君。

⑤不肖:不贤、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不当.从此门入()②晏子对.曰()③其贤者使.使贤主()④故.宜使楚()(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楚人以晏子短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吾欲辱之,何以也C.以实奇 D.贻以金钗8.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然则何为使子?译文:(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10.从文中,你觉得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三)阅读《地震是怎样发生的》一文,回答问题。

①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球体,它的半径长约6370公里,从赤道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738.14公里,两极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356.76公里。

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中间一层叫地幔(或叫中间层),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

假如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的话,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

②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成,平均厚度约33公里。

地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层,下层主要为玄武岩,一般厚约10公里,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

上层主要为花岗岩,这是构成大陆的主体。

③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厚度约为2900公里。

它的上部也是一些岩石,主要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榴辉岩。

岩层之下的地幔物质,温度很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以一种半粘性流动的形式,缓慢的改变形状。

④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径约为3470公里,其外部表现出液体的性质,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⑤科学分析表明,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公里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

⑥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

⑦我们可用两手弯曲一根木棒,当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木棒的弯曲处便会破裂,在其断裂的一刹那,两只手会感到振动。

木棒的破裂处就是震源,感觉到的振动便是地震。

⑧钢硬的岩石为什么会像受力的木棒一样破裂呢?首先,因为它是钢硬的,所以才会破裂,其次是有力作用在它身上才能使它破裂。

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会在某些地方积累增强,当增大到岩石承受不了时,就会发生破裂。

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壳运动。

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是地震发生的主因。

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变动造成的。

此外,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

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是前者。

11.依据本文的介绍,请说说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用原文回答)。

(2分)12.作者在写了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后,为什么又写了“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这样一段话?(2分)1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分)1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分)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四)阅读《水之经典》一文,回答18~21题。

(共16分)①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的是,在我看来,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②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

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珍珠四溢,将浪涛如山变为喃喃细吟,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韧、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动。

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③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

④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⑤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

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

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醉,让人如同看到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澄澈的净,就在这儿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⑥那水几乎一动也不动,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

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枝沉木、水藻水草,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了自己一番。

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

⑦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⑧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⑨日本黑田孝高在《水五则》中的第一则说:“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

”第四则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

”前则,可以送给都江堰的水;后则,可以送给九寨沟的水。

15.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分)16.为什么说“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3分)17.与第⑨段中“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一句相照应的是第段的内容。

(1分)18.你如何理解“水之经典”中“经典”一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19.文中所写的都江堰之水和九寨沟之水各有性格,你更喜欢哪一处的水?为什么?(2分)三、作文。

(40分)温暖就是那一场春雨,就是那一抹阳光,就是那一丝笑容,就是那一次帮助,就是那一句安慰,就是那一片树荫,就是那一个目光,就是那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请以“温暖,就那么简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②字数在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④文章内容誊写到答题纸反面的格子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