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结构示意图下第二组8个码元就是m序列数据

合集下载

m序列_高等教育-统计学

m序列_高等教育-统计学

图4 全0初始状态下状态转移图 最长线性反馈移存器序列伪随机码又称为随机序列,它是具有类似于随机序列基本特性的确定序列。

通常广泛应用二进制序列。

二进制独立随机序列在概率论中称为贝努利(Bernoulli )序列,它由两个元素(符号)0,1或1,-1组成,序列中不同位置的元素取值相互独立,0或1的出现概率相等,简称此种序列为随机序列。

随机序列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1) 在序列中“0”和“1”出现的相对频率各为1/2。

(2) 序列中连0或连1称为游程,连0或连1的个数称为游程的长度。

序列中长度为1的游程数占游程总数的1/2;长度为2的游程数占游程总数的1/4;长度为3的游程数占游程总数的1/8;长度为n 的游程数占游程总数的1/2n 。

此性质称为随机序列的游程特性。

(3) 如果将给定的随机序列位移任何个元素,则所得到的序列和原序列对应的元素有一半相同,一半不同。

如果确定序列近似满足以上三个特性,则称此确定序列为伪随机序列。

最长线性反馈移存器序列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一种伪随机序列,简称m 序列,它是由具有线性反馈的移位寄存器产生的周期最长的序列。

下面以长度(周期)为7的m 序列为例说明m 序列的产生过程和性质。

图1为长度等于7的m 序列(简称7位m 序列)产生电路的逻辑框图。

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移存器的状态不断变化,图2为移存器状态变化图表。

假设移存器的初始状态为10=a ,01=a ,02=a 。

由图2可见,在第7个时钟脉冲时移存器的状态又回到初始状态,这说明此序列的长度等于7。

如果移存器的初始状态为全0,即00=a ,01=a ,02=a ,则此状态在时钟脉冲作用下不会改变。

即全0初始状态下产生的序列为全0序列。

非全0状态下,移存器状态变化的顺序可以用用其状态转移图表示。

图3是非全0状态下的状态转移图;图4是全0状态下的状态转移图。

其中图3圆圈中的数字与0a ,1a ,2a 相对应。

图2 状态变化表 图3 非全0初始状态下状态转移图1=CP图1 m 序列产生电路逻辑框图CP上述7位吗m 序列产生器由三级移位寄存器组成,每一级移位寄存器有两个可能状态(0,1),三级移位寄存器的所有可能状态为23=8种: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其中全0状态不能进入m 序列产生器的移存器,否则将出现全0序列。

传输码型

传输码型

3.CMI码(符号反转码)
CMI码是二元不归零码,可以作为输入接口码及 光纤线路码(实际系统中的光纤线路码通常采用 同类型的其它码型)。 (1)CMI码的构造方法: 将二进制信号中的“1”码交替用“11”和“00”NRZ码 来替代,“0”码用“01”NRZ码来替代。替代前后 的时间宽度保持不变,即原码(即二进制信号) 的1个码元宽度等于新码(即CMI码)的2个码元 宽度。
例:将二进制信号11100001100000110000 转换成为HDB3码。
(2)HDB3码的特点:
① 从HDB3码的全部码字来看,V 脉冲违反极性交 替规则。据此,接收端很容易从HDB3码码流中 去掉相应的取代节,恢复四连“0”。 ② B(即B+、B-)脉冲和V脉冲分别符合极性交替 规则,两相邻V脉冲之间的B+和B-总个数为奇数 。 ③ HDB3码的最大连“0”码数为3。 ④ 线路中出现单个误码,将影响B、V脉冲的极 性规律,或者使连“0”码数超过最大许可值3。据 此,可作为差错检测。
}
输入接口码型为HDB3码 输入接口码型为CMI码
2.HDB3码(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HDB3码是三元归零码(±A,0),其中幅度±A 表示“1”码,幅度0表示“0”码。HDB3码只可作为 输入接口码,不能作为光纤线路码。 (1)HDB3码的构造方法: 第一步:将已知的二进制信号中出现的四连“0” 码(即四空号),用下述取代节来代替:
(2)若n = m,则需
1 1 s 2 Q log > s1 P log Q P
∵ nQ=mP=1,∴此时Q=P ,故上式化为s2>s1。 即:当输入、输出码符号数相等时,为了保证有 冗余度,必须使输出码速率增加。由于光纤线路 码型是两电平信号(n=m=2),属于此种情况, 故需要提高输出码速率才能获得冗余度。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立即寻址的地址码字段指出的不是操作数地址,而是操作数本身,且通常紧跟指令代码之后存储。

参考答案:对2.计算机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和辅存的存储层次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硬件成本。

参考答案:错3.寄存器是和存储单元一起统一编址的。

参考答案:错4.若使用变形补码进行运算,则发生上溢的特征是双符号位为()参考答案:015.按照1989年IEEE科学巨型机委员会提出的运算速度分类法,计算机种类中不包括()。

参考答案:小巨型机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机器中的寄存器和存储单元是统一编址的7.某机器字长32位,采用定点整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尾数为31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整数和最小负整数分别为()。

参考答案:+(231-1)和-2318.下面浮点运算器的描述中正确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阶码部件只进行阶码相加、相减和比较操作9.用海明码对长度为8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若能纠正一位错。

则校验位数至少为()。

参考答案:410.某字长为8位的计算机中,已知整型变量 x、y 的机器数分别为[x]补=11110100,[y]补=10110000。

若整型变量 z=2*x+y/2,则 z 的机器数为()。

参考答案:1100000011.某计算机有16个通用寄存器,采用32位定长指令字,操作码字段(含寻址方式位)为8位,Store指令的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分别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和基址寻址方式,若基址寄存器可使用任一通用寄存器,且偏移量用补码表示,则Store指令中偏移量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32768~+3276712.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参考答案: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13.若x=103,y=-25,则下列表达式采用8位定点补码运算实现时,会发生溢出的是()。

参考答案:x-y14.下列关于RIS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移动通信第二章-调制技术

移动通信第二章-调制技术
第二章 调制技术
目录
CONTENTS
什么是调制、解调?
调制的目的是什么?
调制的分类
01
线性调制与解调
恒定包络(连续相位)调制
02
03
04
05
(书2.5节)扩频通信
06
调制、解调技术
调制的目的是什么?
使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 ?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
什么是调制、解调?
使高频信号的某个参数(如幅度、频率和相位)随基带信号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此方法携带基带信号的信息。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 调制、解调技术
扩频通信
2.5 扩频通信
解扩
扩频
伪随机序列:
m序列(PN序列) Gold序列 Walsh函数
2.5 扩频通信
2.5 扩频通信
主要性能指标 处理增益(Gp):频谱扩展前的信息带宽ΔF与频带扩展后的信号带宽W之比。
Mj:抗干扰容限 Ls:接收系统的工作损耗 (S/N)out:信息数据被正确解调而要求的最小输出信噪比 抗干扰容限:指扩频通信系统能在多大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调制、解调技术
调制、解调技术
以上两种调制的优缺点:
线性调制(一般不等幅): 优点:频带利用率高 缺点:要求通信设备从频率变换道放大和发射保 持充分的线性,所以设备复杂、成本高 恒定包络(连续相位)调制(等幅): 优点:可使用功率高的C类放大器 缺点:频谱利用率低
调制、解调技术
线性调制与解调 设输入信号:{an},an=±1,n=-∞,∞ 则PSK的信号形式为: 相移键控调制(PSK)
S
n
, 0Biblioteka t0je
?
t
0
j

现代通信原理答案WORD版( 罗新民) 指导书 第四章 信号设计导论 习题详解

现代通信原理答案WORD版( 罗新民) 指导书 第四章 信号设计导论 习题详解
解:对含有四个+和三个-的七位码,其出现的概率均为 。
4-10设有一个 的线性移位寄存器反馈系统,当 、 及 时,分别画出其状态转换图及写出相应的输出序列的一个周期。指出以上哪种 的组合能产生m序列?
解: 时,可得到三个周期均为5的周期序列,其状态(依次)分别为:
1111,0111,1011,1101,1110(输出序列的一个周期为11110);
不可能出现8个连“1”。
分析:见教材图4.17。设当连续9个连“1”码出现在系统的9个移位寄存器处时,除去 ,在 中若有奇数个1,则下一个码 ,与最多9个连“1”矛盾,故 中一定有偶数个1。
那么,当连续8个“1”码出现在系统的 8个移位寄存器处时, 一个为“1”,一个为“0”。其余 全为1。这时下一个码元 ,不可能为0。因此,不可能出现8个 “1”的连码。
①求此 序列的周期;
② 序列中连续出现“1”的最多个数为多少?是否有8个“1”的连码?为什么?
③该序列中出现最长连“0”的游程长度是多少?
④该序列中游程的总个数是多少?
解:①此 序列的周期为
②该 序列中连续出现“1”的最多个数为 。
分析:如果出现连续10个1,即 ,由于 ,说明序列前9个1决定了第10个元素仍为1,这样依次递推下去就有 ,则系统一直保持全1状态,系统静止。
举例:矩形信号通过匹配滤波器后输出为一三角形脉冲(其自相关函数)。
4-2设高斯脉冲信号为
试计算对该信号匹配的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和输出最大信噪比(设滤波器输入端的白噪声功率谱密度为 )。
解:由习题2-15的结论可以得到,
故匹配滤波器的传输函数为
由于信号能量为

所以输出最大信噪比为
4-3已知信号 和 如图E 4.1所示。试分别画出对信号 和 匹配的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及输出响应波形,并且标出关键点的值(峰值及波形宽度等)。

第三章GPS系统的组成与GPS信号 第四节GPS卫星信号

第三章GPS系统的组成与GPS信号 第四节GPS卫星信号
GPS测量定位技术
第三章 GPS系统的组成与GPS信号
•学习目标 •第一节 GPS定位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卫星的运行及其轨道 •第三节 卫星的星历与卫星位置计算 •第四节 GPS卫星信号 •第五节 GPS信号的接收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GPS测量定位技术
第三章 GPS系统的组成与GPS信号
3.数据码(D码)
数据码即导航电文,它包含着卫星的星历、卫星工作状态、时间 系统、卫星钟运行状态、轨道摄动改正、大气折射改正、由C/A码捕 获P码的信息等。
导航电文亦是二进制数码,依规定的格式组成,按帧向外播送, 每帧电文的长度为1500bit,播送速率为50bit/s。
GPS测量定位技术
二、GPS信号的结构
GPS卫星所采用的两种测距码,即C/A码和P码(或Y码)均属于伪随机码 (PRN),这种二进制的数码序列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相关特性,而且又是一 种结构确定,可以复制的周期性序列。
(1)C/A码
C/A码的码长较短,易于捕获,但码元宽度较大,测距精度较低,所以 C/A码又称为捕获码或粗码。
C/A码的码长 ; Nu 210 1 1023 bit
GPS测量定位技术
五、导航电文
GPS卫星的导航电文主要包括
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时
延改正、工作状态和C/A码转换到
捕获P码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以数
据,即以二进制码的形式向用户
发送,所以导航电文又称为数据
码,即D码。D码的基本单位是包
含1500比特的一个主帧,如右图
所示,其传播速率为50bit/s。一
GPS测量定位技术
第四节 GPS卫星信号
一、GPS卫星信号的内容
图3-9 GPS信号的产生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原理及应用串讲课件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原理及应用串讲课件
C / A码码率 f0 10 1.023MHz; P码码率 f0 10.23MHz; 卫星(导航)电文码率 f0 204600 50Hz
39
GPS卫星信号结构---载波
作用
搭载其它调制信号 测距
L1
19.03c m
测定多普勒频移
L2
类型
24.42c m
目前
L1 – 频率: 154f0 = 1575.43MHz;波长:19.03cm L2 – 频率: 120f0 = 1227.60MHz;波长:24.42cm
4
GPS系统的特点
第三,实时定位
利用GPS导航,可以实时地确定运动目 标的三维位置和速度,由此既可保障运动载 体沿预定航线运行,也可实时监测和修正航 行路线,选择最佳航线。
5
美国政府的GPS政策
美国政府在GPS设计中计划提供两种服务: 一种为精密定位服务(PPS),利用P码进行定位,只提
供给本国及其盟国的军方和得到特许的民间用户使用, 估计其定位精度为10m。 另一种为标准定位服务(SPS),利用C/A码定位,提供给 民间用户使用。由于C/A码作为捕获P码之前的前导码, 是一种粗捕获的明码,因此估计SPS的定位精度约为 400m。
x=F1(B,L) y=F2(B,L) 由于椭球面是一个曲面,我们不可能把它铺展成 一个平面而不产生某种褶皱和破裂,也就是不可 能把整个椭球面或其一部分曲面毫无变形地表示 在一个平面上,因此无论对投影函数F1和F2选得 如何妥当,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形。
21
地图投影的分类
按其变形性质分: 等角投影:投影后,地图上任意两相交短线之间的夹角 保持不变。 等面积投影:投影后,地图上面积大小保持正确的比例 关系。 等距投影:投影后,地图上从某一中心点到其它点的距 离保持不变。 方位投影:投影后,地图上表示的任一点到某一中心点 的方位角保持不变。

现代通信原理考题题解_浙江大学

现代通信原理考题题解_浙江大学

参考样卷1(一) 填空题 (每空5分)1.根据仙农信道容量公式,信道频带宽度可以和信噪比 互换,无限增加信道带宽,能否增大信道容量?否2.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中有下列三种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 。

模拟移动通信采用FDMA 多址方式,全球通GMS 采用TDMA 多址方式。

3.已知下列两个码组,C1=(10110),C2-(01000)C2 码组的重量W (C2)=1,C1,C2两码组之间的距离(码距)为W (C1,C2)=4。

4.调频信号鉴频解调器输出噪音功率谱的形状是和频率有抛物线形状关系 ,改善调频系统信噪比的简单方法是预加重和去加重 。

5.数字复接中,帧同步码的作用是 接收端识别出帧同步码后,即可建立正确的路序。

;二次群准同步复接中,塞入码的作用是 调整码速 。

6.在语音信号脉冲编码调制中,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目的是降低信息速率,压缩传输频带。

(P129)我国的脉冲编码调制系统,采用哪种对数压缩特性?A 率对数压缩特性。

7,设语音信号的最高频率为3.4khz, 则双边带调幅信号带宽为6.8KHz ,调频指数为10的调频信号的带宽为KHz f m FM 8.74)1(2=+β。

8. 计算机局域网(以太网)中采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为曼切斯特码(数字双相码),与AMI 码相比,HDB3码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定时恢复。

9.在数字调制性能评价时,常用到Eb/N0,其含义是比特平均能量噪音单边功率密度比,BPSK 与QPSK 调制在相同Eb/N0时误比特率相同,这是否意味相同信息速率时两者信噪比相同?不同。

10.多进制数字调制中,基带信号常采用格雷码,其目的是减少解调误码率,设QPSK 信号的0相位对应的格雷码为00,分别给出90,180,270 相位对应的格雷码。

01,11,10。

(二)问答题1. (10分)数据通信开放系统互联模型的七层协议是什么内容?调制解调器属于哪一层? 答:数据通信开放系统互联模型的七层协议是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低层会晤层、表示层、应用层——高层, 调制解调器属于物理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5)解复接帧同步信号指示观测
观测TPB07与TPB06波形,观测两信号之间 是否完全同步,记录测试结果。
收端帧同步指示与发端指示一致,且对应发端下降沿 返回
6)解复接m序列数据输出测量
观测TPB01与TPB05波形,。观测经复接/解复 接系统传输的时延是多少?。调整M_SEL0和 M_SEL1,产生不同的m序列输出(有4种),观测 帧内m序列数据是否随之一致变化。
帧指示 TP405
Barker 码产生 K401 开关状态设置 K404
开关
T0
TP403
T1 TP402 发 m 序列 T2
信 号 复 接
复接时钟
TP402 复接数据

M 序列发生器
m_Sel0
跳线器
m_Sel1
加错指示 TP404 错码产生器
……
K403 加 扰 模 块 信令信号
T16
PCM 编码数据
接收时钟 TP502 同 步 接收数据 TP501
K501 跳 线 器 Dr Dt K502 跳 线 器 CLKR CLKT
信 号 解 复 接
TP504
……

送 至 交 换 模 块
信令信号
T16
PCM 译码数据
Ti
同步 变化
……
与复接同步控制
图 7-7 解复接模块工作原理组成框图
2、电路模块各测试点安排如下:
任务2 项目计划
任务名称 测试电路图 实训目的 设备和工具 测试模块功能
各测试点名称
实训步骤 测试结果
E_Sel0
跳线器
E_Sel1
Ti
(可变)
K403 HDB3 测试 码产生器 输出
图 7-6
……
K402 话音时隙复接 位置选择开关 选择
复接模块工作原理组成框图
Hm_Sel0
跳线器
Hm_Sel1
K403
系统定时
帧指示 LED: D501……D508 开关状态指示 接收 m 序列 TP503 T2 T1
解复接7位m序列与发端一致,存在时延
返回
4、项目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测试波形TP501 、 TP502 、 TP503 、 TP504 、 TP506。
2)分别说明以上各测试波形在电路图中位置、名 称、意义。 3)简述信噪比随输入信号电平变化的关系 及信噪比与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关系 。
返回
在E1复接模块模块中,电路安排了如下测试点: TP401:发m序列 TP402:复接数据 TP403:复接时钟 TP404:加错指示 TP405:帧指示 在E1解复接模块中,电路安排了如下测试点: TP501:接收数据 TP502:接收时钟 TP503:输出m序列 TP504:帧指示
3、项目任务 1)发送传输帧结构观察
任务二话音在数字基带系统中的传输
训练项目3、时分复用E1模块的测试。
话音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分析与测试 实验目的:
1)了解PCM30/32路帧的概念和帧的帧组成 程; 2)学习帧信号的观测方法;
实验设备:
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
2)20MHz双踪示波器;
3)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内容
(一)30/32路PCM帧成形及其传输
输出(有4种)。
选 项 M_SEL0 M_SEL1 m 序列 SW02 设置状态 □ □ □ □ □ □ □ □
全1码 m1
□ □
□ □
□ □
□ □
全0码
m2
返回
4)帧内m序列数据观

m序列为全0
m序列为全1
m序列为7位信号
m序列为15位
帧结构示意图下第二组8个码元就是m序列数据,7位和15位m序 列因为不是8bit的整数倍,所以看不清楚。
帧结构示意图前8个码元为帧定位信号:11100100
返回
3)帧内话音数据观察
观测TPB07与TPB03的波形,找出帧内话音数据。
帧结构示意图第二组8个码元,位与帧定位11100100之后 ,话音是随即的,上下抖动。 返回
4)帧内m序列数据观测
观测TPB07与TPB03的波形,调整跳线开关短路
器SWB02上M_SEL0、M_SEL1,产生不同的m序列
2)帧定位信号测量
3)帧内话音数据观察
4)帧内m序列数据观测
5)解复接帧同步信号指示观测
6)解复接m序列数据输出测量
1)发送传输帧结构观察
观测TPB07与TPB03的波形,掌握帧结构的观 测方法。
帧结构示意图
返回
2)帧定位信号测量
观测TPB07与TPB03的波形,找到并读出帧定位 信号码格式,记录测试结果。
1、电路说明
T 0 T 1 T 2 T 3 32 路时隙,256bit T T T 15 16 17 T 30 T 31
…… 1~15 话路时隙
Hale Waihona Puke …… 17~31 话路时隙
X
X
帧定位时隙 X 1 1 X
信令时隙 1 1
X X X X X X X X
图 7-5 32 路 TDM 帧组成结构示意图
系统定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