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4例临床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4例临床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4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从而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可以明显的看到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对于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脑梗塞;临床观察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些许的变化,其中饮食习惯的变化是极大的,长时间的不规律饮食和缺乏锻炼会导致许多慢性疾病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中脑梗塞就是其中一种,脑梗塞属于一种典型的脑血管疾病,此疾病的多发人群为中老年,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的脑供血不足,对脑部的血液形成堵塞而导致的[1]。

此疾病和肥胖,高血压等疾病有很大的关系,会直接导致病情的恶化,脑梗塞会使患者出现昏迷、瘫痪等现象,对于家庭来说是很大的打击,若患者在发病期间没有得打很好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命有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已经是刻不容缓了,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脑梗塞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7例,其中对照组的17例患者中包括11例男性患者和6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在48岁至72岁,实验组的17例患者中包括10例男性患者和7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在49岁至73岁之间。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都要进行最基础的常规治疗,使用抗血栓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患者的脑水肿进行有效的改善。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其用法为将20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适量的葡萄糖进行混合,为患者进行每天一次的静脉滴注,共两周的治疗时间。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等。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患侧平均脑血流量、平均脑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5.9±0.7)分、Barthel指数为(75.1±8.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1±1.2)、(61.7±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患侧平均脑血流量为(16.0±2.1)ml/s、平均脑血流速度为(8.6±1.4)cm/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7±1.2)ml/s、(7.4±1.1)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丹紅注射液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能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疾病对脑神经功能的损伤。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丹红注射液;脑血流动力学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栓阻塞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若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将会造成脑组织软化坏死,严重者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1-5]。

近年来,本院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治疗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8%和80%。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丹红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丹红注射液【中图分类号】R5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255-02 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急性脑梗死为中老年人多发病,致残率高。

为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2009年以来,我们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100例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诊断标准[1]。

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风病证诊断分型标准[2]。

发病在两周以内,全部患者均经颅脑CT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8岁—85岁,平均63.6岁;病程2小时—11日,平均3.8日,均为急性期。

对照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6岁—83岁,平均62.8岁。

病程3小时—12日,平均4.2日,均为急性期。

2组年龄、性别、病程、分期,中医辨证分型及合并症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荷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20ml,加入液体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4日为1疗程。

2疗程后总结疗效。

1.2.2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滴,每日1次,14日为1疗程。

2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对2组患者脑水肿、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风心病均选用适当中西药物进行辅助和对症治疗。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江家敏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研究》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1],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发病急,常无前驱症状,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偏瘫等,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本文应用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200-200,202)
【作者】江家敏
【作者单位】潜江市中医院,湖北潜江 433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2.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3.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4.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90例临床疗效观察
5.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的疗效

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的疗效

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的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35例已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和试验组(68例),试验组进行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mL/d,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通过观察2组患者脑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来评估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中丹红注射液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的效果好于对照组,使患者大脑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

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急救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血液流变学急性脑梗塞【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134-02脑梗塞多是由脑静脉血栓或脑血管狭窄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发生的脑实质病变,常继发于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等,还可由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肥胖等引起。

脑梗塞严重者可出现失语、昏迷不醒、头痛头晕,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丹红注射液有活血化瘀,疏通脉络的功效,可有效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的环境。

我院通过试验来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诊救治急性脑梗塞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已确诊为原发性脑梗塞的患者(并已排除其他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而引起的继发性脑梗塞的患者)135例患者,分为两组。

试验组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53~82岁;对照组67例,男37例,女30例,年龄50~79岁。

1.2方法两组首先均按照常规治疗,采用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二磷胆碱钠、抗凝抗血栓药物等来缓解脑水肿,改善微循环,积极治疗防治并发症。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14天;对照组再加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疗程14天。

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来评估丹红注射液对急救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了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即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丹红注射液,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

结果有效率分别为40.0%,26.6%,总有效率分别为90%,6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安全性好。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206-01Observe the Danhong Injection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 Jiangsu Xinyi Railway Station Hospital,Xinyi(2214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d the Danhong injection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elebral infarction 。

Methods 60 patients were divided 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each group had 30 cases respectively。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dinary therapy and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ordinary therapy and Danhong injection 。

Results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bvious rate percentage was 40% and 26.6%。

Total recovery percentage each of 90% and 66.6%. Each group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X2=6.7 P<0.05) 。

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时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

对对照组患者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急诊救治脑梗塞,能够保护患者的缺血半暗带,促进其神经系统功能的尽快恢复,具有较强的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脑梗塞;疗效观察脑梗塞是指由于患者的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的病症,从而引起其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近几年来,脑梗塞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分析探究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时的临床疗效,文章选取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

对其展开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临床表现确诊为脑梗塞。

在11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范围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49±03岁,其患病时长为2d~7年,平均患病时长为5.3年。

将所选取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

1.2.1 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等基本治疗。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 3586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Oct 27(19)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蒋万虎(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 400052)摘要: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在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及对症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与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6)19-3586-01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且易引起的瘫痪,给患者身体健康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1~4]。

但目前无专一性疗法,主要在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或给予纳洛酮、依达拉奉等药物治疗。

丹红注射液能够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内皮、活血化瘀及通脉舒络,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5,6]。

为了进一步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及效果,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效果显著。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所有患者均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符合王维治版《神经病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经头颅MRI或CT发现确诊颅内出血病灶者及合并严重感染或合并肝、肾、内分泌性等严重疾病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成先萍贵州省清镇市人民医院,550000)【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患脑梗塞的病人200 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的病人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损缺及血液流变学等,并对比分析这两组的指标。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人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有66 例治愈出院,14 例有明显的改善,20例有改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有80 例治愈出院,14例有明显的改善,6例有改善,总有效率为94%,两组经统计学处理,x2=8.66,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明显要好。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处理,t=29.73,41.03, 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t=47.20, 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效果比治疗组好。

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 t=11.99,7.93,7,P<0.001,观察组:t=14.06,11.86,10.18,P<0.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t=7.13,20.67,4.49,P<0.001,差异非常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治疗的疗效较理想,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治疗脑梗塞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脑梗塞;临床治疗;疗效观察【Keywords】Danhong injection; Infarction; Clinical; Efficacy脑梗塞是脑卒中的俗称,我国是卒中大国,据2011年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在《stroke》上发表的最新流行病学结果显示,卒中已取代冠心病成为我国死亡和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每年约250 万例新发卒中,160万人死于卒中[1]。

尽管经过治疗,神经功能仍可能发生进行性损害[2],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增加复发风险[3],在临床上的特点主要有偏瘫、缺失语言能力等神经障碍性的综合症,并且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尤其是肢体运动功能会受到极大的损坏,对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

丹红注射液是在中药丹参与红花中所提取的一种有机酸类物质,常常在活血化瘀与通脉舒络中适用,有极强的抗脑缺血的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脑梗塞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并取得许多患者的满意[4]。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200 例患脑梗塞患者,入选标准:符合1995 年脑血管疾病分类和诊断;经CT、MRI 和临床症状确诊为急性脑梗塞。

随机分成每组100 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00 例患者中,男52 例,女48 例,年龄47~71 岁,平均年龄为58.2 岁;,患者病程8~72 小时,观察组的100 例患者中,男50 例,女50 例,年龄48~81 岁,平均年龄为58.8岁,患者病程7~72 小时,这两组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病以及冠心病等,脑梗塞部位分别在大脑中动脉、小脑、多发性腔隙与基底节区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与脑梗塞等资料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100 例对照组的患者根据情况行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预防脑水肿,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运用抗凝与溶栓等方法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改善脑循环与胃黏膜及水电解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的,给予白蛋白进一步的治疗,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对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2 周为1 个疗程;对100 例观察组治疗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而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有丹参与红花等,常常在活血化瘀与通脉舒络中适用,有极强的抗脑缺血的作用,在250mL 的生理盐水上加50mL 的丹红注射液,给患者1 次/d 行静脉滴注,同样进行常规护理,以2 周为1 个疗程[5]。

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查。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90%的,病残的程度为0 级的就表示患者痊愈;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40%<90%,病残的程度为1~3 级的就表示患者病情有明显的进步;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18%<40%的就表示治疗有进步;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18%的,就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变化;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有明显的增加或者死亡的就表示患者的病情恶化。

1.4 观察指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胆固醇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1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用x ±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比较100 例患脑梗塞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有66 例治愈出院,14例有明显的改善,20例有改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有80例治愈出院,14例有明显的改善,6例有改善,总有效率为94%。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x2=8.66,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比较[n(%)]组别n 痊愈明显改善有改善无变化恶化有效率对照组100 66 14 20 0 0 80%观察组100 80 14 6 0 0 94%2.2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的神经缺损评分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处理,t=29.73,41.03, 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t=47.20, 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效果比治疗组好。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x ±s)]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100 28.1±3.1 17.1±2.1观察组100 28.3±3.0 12.3±2.42.3 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经过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治疗组:经统计学处理,t=11.99,7.93,7,P<0.001,观察组:t=14.06,11.86,10.18,P<0.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t=7.13,20.67,4.49,P<0.001差异非常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详见表3表3 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x ±s)组别n 时间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对照组100治疗前 6.05±1.23 46.77±3.25 6.44±2.11治疗后 4.80±1.19 43.12±3.21 4.55±1.62观察组100治疗前 6.08±1.22 47.21±3.21 6.38±2.29治疗后 3.55±1.29 42.23±2.65 3.53±1.593 讨论脑梗塞是我国的常见病,病死病残率高,如果不能及时阻止其进程,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包括躯体和非躯体的功能损害。

躯体损伤如偏瘫、残疾等,非躯体损伤如认知功能和神经性损害,由于神经功能损伤严重,认知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且一旦发生不可逆转,很有可能进展为痴呆或再发卒中等[6]。

因此,探明病因后,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可能阻止脑梗塞进一步进展,在患者急性期有效治疗至关重要[7]。

脑梗塞部位与脑梗塞面积的不同,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眩晕、谈吐不清、耳鸣、吞咽困难、半身不遂等,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昏迷不醒甚至死亡,脑梗塞对人民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8]。

在我国传统的医学中认为,脑梗塞是一种“中风”,多由气血两亏与心、肾功能等阴阳失调引起的患者血气运行不通畅,并向上逆行到脑部,使得患者上实下虚,最终致使患者患脑梗塞,但是在西医学的角度上来讲,脑梗塞是由于患者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使得患者血脂增高,脑动脉硬化风险加大从而加大了患者患脑梗塞的可能性。

在进行脑梗塞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疗效,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抑制甚至痊愈,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9]。

治疗脑梗塞的主要原则为,早期保护脑组织与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流。

丹红注射液是通过传统的中药丹参与红花中所提取的一种有机酸类物质,丹参味苦,性微寒,具有通血脉与散瘀结的作用,是主药;红花味辛,性温和,归心,具有通经络化瘀血的作用,是辅助性药物,两者合用常常在活血化瘀与通脉舒络中适用,能够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的过度激活,降低全血的黏度,能延长血管内的上皮细胞寿命,有极强的抗脑缺血的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脑梗塞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对治疗血栓性的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Liu L, Wang D, Wong KS, et al. Stroke and stroke care in China: huge burden, significant workload, and a national priority [J]. Stroke,2011,42(31): 3651-3654[2] Willey YP, Moon MC, Paik J Z, et al. Lower prevalence of silentbrain infarcts in the physically active: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 [J].Neurology, 2011, 76(14): 2112-2118[3] 方向华,王淳秀,梅利平,等.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1, 32(9): 157-159[4]毕德飞,杨琼芬,王琴,等.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30 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04(01):157-688 [5]李敬权.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01(03):428-355 [6] 方向华,汤哲,项曼君,等.卒中对老年人预期寿命的影响及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30(2): 25-28[7] 叶祖森,韩钊,郑荣远,等.三种不同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1): 326-329[8]李春生,高艳红,胡法富,等.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60 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0,06(04):124-234[9]阳昀,蒋海源,莫建德,等.丹红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9(11):725-254作者简介:成先萍,女,(1979.5-),住院医师,贵州省清镇市人民医院内科,电话:邮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