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概论九讲之四讲
电脑课程第四讲共35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计算机概论九讲复习资料

IP地址202.197.108.89属于C类网络,它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在IP地址A类的网络数为27,主机数为224。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在IP地址分类中C类的IP地址表示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专业术语PPP的中文名称点对点协议。
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每个网卡都有唯一、固定的物理地址(48个二进位制,或12个十六进位制)通常称为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1.数据结构答: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区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存储)结构——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结构。
2.计算机病毒答:一种对系统运行产生危害(破坏数据和文件、耗用系统资源等)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传染(自我复制)能力。
3.操作系统答: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和程序的运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便用户操作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的集合。
4.计算机网络答:用传输介质连接起来的具有自主运行能力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其主要用途是实现数据传输(交换)与资源共享。
5.剪贴板答:由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的一部分内存区域,用于在一个应用内部或不同的应用之间交换数据(相当于数据的中转站)。
1、简要叙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答:(1) 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2) 确定求解问题的算法(3) 编程(4)调试程序(5) 运行程序得到问题的结果。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淡生于1946年,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信息管理;实时控制;办公、生产自动化;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电子商务;辅助制造(CAm);辅助设计(CAD)4二进制换算法则:将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时除二取佘;二进制转化为八进制时以三位为一组6计算机的系统的组成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7 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存储器主要有内存和外内之分;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断电内容丢失的是RAM,外存主要有硬盘,软盘,光盘,移动存储器优盘8软件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有关的资料。
计算机概论九讲之九讲

机器学习的分类
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
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
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挑战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医疗诊断、金融风控、智能制造等。
人工智能的挑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算法偏见与歧视、可解释性与透明度等。
05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 护数据。
数据库系统(DBS)
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 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
云计算将计算资源集中管理,提供高效、灵活的服务;而边缘计算则 将计算任务推向网络边缘,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处理效率。
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处理,具有超强的计 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
计算机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产业面 临着硬件性能极限、软件复杂性增加 、信息安全风险加剧等挑战。
存储器
主存储器
01
用于存储和访问数据,通常由DRAM芯片组成,容量较大但速
度较慢。
辅助存储器
02
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如硬盘、固态硬盘(SSD)等,容量巨大
且价格相对较低。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03
计算机概论课程 2012335810037

《计算机概论九讲》课程论文尽管很早以前就已接触到个人计算机——电脑,但对计算机的了解一直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直到进入大学,在进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才渐渐了解到关于计算机的更多奥秘。
追溯计算机的发展史,我们大概可以知道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以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四个阶段。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提出和发展以及计算机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具有内部存储能力和可操作控制的特性也越来越清晰。
另外,计算机的构成主要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其中,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硬件是计算机的物理基础,其主要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而运算器和控制器又构成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即CPU。
然而,相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而言,计算机软件系统则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因为计算机软件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相关的文档和数据的总称,其软件又可以称得上是计算机的灵魂。
而软件也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其中系统软件是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基础的功能,例如操作系统和支持软件。
相应地,应用软件则是为某一目的而编制的软件。
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后,我们也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计算机思维。
计算机思维是建立在计算机的能力和限制之上,通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解决涵盖计算机科学问题的思维活动。
其在统计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培养计算思维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作为这个时代的科学产物,计算机伴随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程序和算法的更新,数据库技术的创新和信息与数字化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广泛应用到军事、科研、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并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作为一个社会人,计算机对我们的影响非常之大。
无论是我们的生活还是学习或者是工作,计算机对其影响都无处不在。
计算机概论教案

计算机概论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计算机概论1.2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课程1.3 授课对象:大学新生1.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硬件和软件组成、计算机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2.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3 计算机硬件2.4 计算机软件2.5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硬件和软件组成、应用领域等。
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计算机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实际应用。
3.3 互动教学法: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32课时4.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第5-8课时: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第9-12课时:计算机硬件第13-16课时:计算机软件第17-20课时: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提问、讨论等,占总评的30%。
5.2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小论文等,占总评的30%。
5.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占总评的40%。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计算机概论》6.2 课件:PowerPoint或其他演示软件制作的课件6.3 网络资源:相关计算机知识的网站、视频等6.4 实验室资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实验设备七、教学重点与难点7.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应用领域7.2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原理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八、教学过程8.1 导入:通过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8.2 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
8.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计算机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应用。
8.4 互动教学: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九、课后作业与实践9.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计算机概概论

標準名 稱 802.11a 802.11b 802.11g 傳輸頻寬(理論/ 實際) 傳輸距離 使用頻段 5GHz 2.4GHz 2.4GHz 普及度 少 最多 多
54Mbps(22Mbps) 約30公尺 11Mbps(5Mbps) 約40-50公尺
54Mbps(22Mbps) 約40-50公尺
要如何選擇802.11a/b/g 要如何選擇
其實很簡單,首先是802.11a,如果電腦或企業網路並沒有 802.11a的需求,那麼建議就直接排除這種規格,由於802.11a 在台灣的普及度最低,導致產品價格較高,雖然拿到歐洲還是 日本某些地方或許802.11a反而比較普及,但在台灣還是其他兩 種規格的天下。 802.11b/g都是使用2.4GHz頻段,兩者也相容,前年Intel推動 Centrino時,主要搭配的就是802.11b的無線網卡,雖然有逐漸轉 換到802.11b/g雙模的趨勢,但目前的確還是802.11b最為普及。
WPA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則是 WEP的加強版,也是 下面要提到的802.11i標準的一部份;WPA在2003年時獲得Wi-Fi 聯盟支持。 簡單來說,WPA的加入是讓WLAN在WEP之外多了一層保 護。我們在之前已經談到WEP的金鑰是靜態的,但WPA在連線 過程中,會有動態不同加密金鑰產生,在傳輸過程中會不斷改 變,比較不容易被暴力破解(例如不斷使用駭客程式嘗試各種 密碼)。
Wi-Fi的安全規格
WEP
WEP全名為(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它是最早也是最基礎 的一種WLAN加密技術,運作原理是透過靜態、非交換式的金鑰 加密,金鑰有一定長度(可能為64bit或128bit),但在數年,這 種靜態金鑰式的技術便已經被證明相當容易被破解。目前市面上 大部分的產品都WEP機制,設定方式也相當簡單,只要在無線橋 接器(Access Point)及電腦端設定一樣的密碼(金鑰)即可。
计算机概论九讲简答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概论九讲简答题参考答案1、计算机内部的信息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答:二进制数在物理上最容易实现。
因为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电子器件是很多的,如电压的“低”与“高”恰好表示“0”和“1”。
假如采用十进制数,要制造具有10种稳定状态的电子器件是非常困难的。
二进制数运算简单。
如采用十进制数,有55种求和与求积的运算规则,而二进制数仅有3种。
因而简化了计算机的设计。
二进制数的“0”和“1”正好与逻辑命题的两个值“否”和“是”或称“假”和“真”相对应,为计算机实现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答: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工作原理,其一是计算机以二进制为运算基础,其二是计算机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方式工作,计算机利用存储器来存放所要执行的程序,中央处理器(CPU)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并加以分析和执行,直至完成全部指令任务为止。
3、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简述各个阶段的主要电子开关器件是什么?答: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时代,1946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末期。
以电子管为逻辑元件。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时代,20世纪50年代中、末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以晶体管为逻辑元件。
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
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功能器件。
4.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今。
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及各输入/输出(I/O)接口集成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
4、画出教材中“图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的主要部分。
答:中央处理器CPU主机总线系统内存储器硬件系统外存储器外设输入设备计算机系统输出设备系统软件软件系统应用软件5、简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答:科学于工程计算、信息管理、多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的应用、计算机辅助系统、过程控制、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1、计算概论(信息学学科)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C++语言,约占课时量的5%;(2)C++语言设计解题算法,约占课时量的95%;在C++语言部分,主要为C++语言基础知识,C++语言设计解题算法部分主要是用C++语言编程求解信息学竞赛的相关问题。
需要编写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程序。
学习过程类似于迭代过程:周期一:感性认识计算机程序;周期二:认识程序的组成部分;周期三:了解各种算法;周期四:使用C++中的STL;该课程测试平台由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提供。
因课程内容较难,考试为请全国统考,所以建议有信息学竞赛经验的同学参加。
授课大纲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指针、结构体与链表图论和动态规划算法在竞赛中的应用线段树等高级数据结构的使用竞赛试题选讲参考资料基本资料主要参考本课程所提供的讲义,以及来自/的相关练习题。
“练习题”是程序设计训练的重点!本课程所有的练习题都是在线练习(在线提交程序代码,在线反馈代码执行结果),届时,会要求各位同学登录/选择相应的练习题完成作业。
最终的全国统考也是通过/网站完成。
2、《普通地质学》课程介绍课程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一小时。
2014年5月开始授课,2015年寒假后参加北大先修课的统一考试。
课程目标:普通地质学涉及物理学、化学、自然地理学等多学科内容。
课程面向大学专业选择对地理及相关专业有兴趣的同学。
课程开设通过讨论、活动等形式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方向;激发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的兴趣;提供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资源。
课程内容:普通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质学的概况和一些基本知识。
普通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其范围包括了从地核到外层大气的整个地球,但主要是固体地球的部分。
该门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地球的物质组成和构造主要研究组成固体地球的元素、矿物、岩石以及地球的结构构造。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地球的静态特征。
二、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这部分是普通地质学研究的主体,主要研究包括地球及类地行星的起源、地球各圈层的形成及相互关系,地球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固体地球演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yright ©2010College of Computer(HDU) 第四讲操作系统第四讲操作系统●导引问答题与关键字●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载入●操作系统的功能●常见的操作系统Copyright ©2010College of Computer(HDU)1、操作系统是______的接口。
A)用户与软件B)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C)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D)用户与计算机Copyright ©20102、操作系统的功能是______。
A)软硬件的接口B)进行编码转换C)控制和管理计算机所有资源D)将源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Copyright ©20103、操作系统功能模块包括______。
A)处理机管理和存储管理B)设备管理C)作业管理和文件管理D)以上都是Copyright ©20104、在各类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分时系统是一种______。
A)单用户批处理操作系统B)多用户批处理操作系统C)单用户交互式操作系统D)多用户交互式操作系统Copyright ©2010Copyright©20105、关于文件组织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 )一个目录下的同级子目录可以同名B )每个目录都有一个唯一的名字C )每个子目录都有一个父目录D )每个目录都可以包含若干个子目录和文件6、WINDOWS是一个_____的操作系统。
A)多用户多任务B)单用户多任务C)多用户单任务D)单用户单任务Copyright ©20107、WINDOWS的剪贴板是______。
A)硬盘上的一块区域B)内存中的一块区域C)寄存器上的一块区域D)缓冲区中的一块区域Copyright ©20108、关于回收站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暂存被删除的对象B)内容可以恢复C)内容占用外存空间D)内容占用内存空间Copyright ©20109、完成以下操作:●设置任务拦不显示时钟;●设置显示鼠标指针轨迹,显示为最长;●设置隐藏桌面的图标;●清除“我最近的文档”的所有内容;●创建一个用户名为JSJ的用户,并设置该用户类型为受限;●设置数字的小数点后为数为4;●设置时间格式为:tt:hh:mm:ss;●为应用程序CALC.EXE在开始菜单上建立名为NEWCALC的快捷方式。
Copyright ©201010、设当前目录是E:\,完成以下操作:●在当前目录下新建一个子目录MYDIR;●在MYDIR目录下新建三个同级子目录A、B、C;●在B目录下新建子目录BBB;并将BBB目录复制到A和C目录下;●将A目录下的BBB目录改名为AAA;将C目录下的BBB目录改名为CCC;●在C目录中新建文件MYfile.doc;在CCC目录中新建文件MYtxt.txt;●将C目录复制到A目录下,并改名为AA;同时将其下面的两个文件改名为MYfile1.doc和MYtxt1.txt。
Copyright ©2010导引关键字●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功能与作用●操作系统类型●文件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及操作Copyright ©2010第四讲操作系统●导引问答题与关键字●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载入●操作系统的功能●常见的操作系统Copyright ©2010College of Computer(HDU)Copyright ©2010什么是操作系统——概述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设备裸机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支持软件应用软件软件系统什么是操作系统——概述●定义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控制软件,它是对计算机所有资源进行控制与管理的大型程序,它由许多具有控制和管理功能的子程序组成。
●作用OS是组织用户对计算机所有资源的使用,使之更有效、合理和方便。
所以,OS首先是一个软件,其次它是用于控制管理计算机自身的软件。
Copyright ©2010OS的特点并行性、共享性和随机性。
功能OS是计算机所有资源管理系统,由其负责对计算机的所有软件资源、硬件资源进行分配、控制、调度和回收。
具体资源管理分为: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信息管理。
从宏观上看,OS是一台比“裸机”功能更强大、服务质量更高、使用户觉得更灵活方便的虚拟机器,是用户与裸机的界面接口,用户通过之使用计算机。
Copyright ©2010Copyright ©2010操作系统的接口OS 与计算机硬件的接口、OS 与其它软件之间的接口、OS 与计算机网络或通信线路之间的接口、OS 与操作人员之间的接口OS硬件网络操作员软件Copyright©2010操作系统的历史●手工操作●这个阶段并不存在操作系统,机器的运行完全由人来控制。
人就是这个阶段的操作系统。
●单用户单命令系统●这种操作系统下,任何时候只能做一件事,不支持并发和多道程序运行。
机器大多时候都处于等待用户输入命令的状态,CPU 与输入输出设备之间完全是串行工作的,机器的运行效率低下。
●批处理操作系统●这个阶段的操作系统相当于一个监控程序,自动控制批量作业的执行。
Copyright©2010操作系统的历史●多道批处理系统●操作系统负责将多个程序同时加载到内存中,自动在多个程序(作业)之间进行切换,同时还要管理输入和输出设备,还要保证各个运行的程序不能相互影响。
●分时操作系统●每个用户都拥有一个终端显示器,用来接收消息和发送命令。
计算机在所有连接的终端用户之间进行分时,即给每个用户分配有限的时间,计算机在每个用户之间进行轮转。
●现代操作系统●将分时的功能加入到个人机操作系统中,实现多任务的个人机操作系统。
什么是操作系统——类型操作系统的类型●批处理系统●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交互性、同时性、独占性●实时系统●及时性、高可靠性●网络系统●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能力、多种网络服务功能●嵌入式系统●带有特定要求而预先定义的任务、功能紧凑有效●通用操作系统●兼有批处理、分时、实时和网络等多种处理技术的功能Copyright ©2010第四讲操作系统●导引问答题与关键字●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载入●操作系统的功能●常见的操作系统Copyright ©2010College of Computer(HDU)操作系统的组成—概述●按层次结构划分●内核(Kernel)●文件管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内存管理程序●调度程序(scheduler)●分派程序(dispatcher)●用户接口,又称为外壳(Shell)●命令接口通常在终端提示符的命令行输入命令,并在提示符下返回命令的响应●程序接口则是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大多数系统以函数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按功能性结构划分●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Copyright ©2010第四讲操作系统●导引问答题与关键字●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载入●操作系统的功能●常见的操作系统Copyright ©2010College of Computer(HDU)操作系统的载入—步骤●操作系统的引导过程●系统加电,处理器复位,查找含有计算机启动指令的BIOS。
●BIOS执行开机自检,检测系统各个部件(如总线、时钟、键盘等)是否连接正常并给出检测信息。
●将自检结果与CMOS中的系统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有问题,系统会做出相应的处理。
●如果自检成功,BIOS将外存中的分区引导块载入内存,并执行引导块程序对操作系统核心进行引导,操作系统核心进入内存后立即接管系统,继续系统的初始化等工作。
●操作系统根据系统配置信息,执行并启动一些系统程序,完成整个系统的启动。
Copyright ©2010Copyright ©2010●BIOS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的特定区域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中,这部分区域由特定的能永久保存的存储单元所构成。
●BIOS 包括了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setup )程序、开机后自检程序和启动自举程序等,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
●BIOS 的任务是负责自检,并从外存中预先确定的位置将分区引导块读入内存,由引导块对操作系统进行引导,将操作系统从外存储器中调入内存,接下来由操作系统控制计算机的所有活动。
Copyright ©2010●CMOS (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是电脑主机板上一块特殊的可读写的RAM 芯片,是系统参数存放的地方,它保存着系统CPU 、软硬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等部件的信息。
●关机后,系统通过一块后备电池向CMOS 供电以保持其中的信息。
如果CMOS 中关于微机的配置信息不正确,会导致系统性能降低、零部件不能识别,并由此引发系统的软硬件故障。
●通过BIOS 设置程序可以实现对CMOS 参数进行设置Copyright ©2010操作系统的载入—概述操作系统命令操作系统核心程序ROMBIOS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设备裸机BOOT操作系统操作员键盘菜单命令应用程序第四讲操作系统●导引问答题与关键字●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载入●操作系统的功能●常见的操作系统Copyright ©2010College of Computer(HDU)操作系统的功能---概述●OS的功能OS是计算机所有资源管理系统,由其负责对计算机的所有软件资源、硬件资源进行分配、控制、调度和回收。
●计算机的所有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处理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程序和数据。
●OS对计算机所有资源的管理归结为以下模块:●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Copyright ©2010●处理机管理●确保每个进程及应用程序得到足够的处理器时间来实现其正常功能●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使用更多的处理器周期●存储管理●每个进程必须具有足够的内存以执行操作,并且既不可以在其他进程的内存空间中运行,也可以不让其他进程在这一内存空间运行●必须合理使用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内存,以使每个进程可以高效运行Copyright ©2010●设备管理●外围设备中断处理●缓冲区管理●外围设备的分配●外围设备驱动调度●虚拟设备及其实现●文件管理●单个文件如何组织●多个文件即目录如何管理●磁盘如何存放大大小小的文件●如何尽可能地避免软硬件的错误Copyright ©2010●文件及文件系统的定义●文件是指一个具有符号名的一组有序符号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