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量表——学生学习的维度
合集下载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质性 评价
民主
①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 插话)是怎么样的?
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 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 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 新意?
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 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③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 是如何处理的?
时间:班级:学科:
讲课教师:课题:观课教师:
视角
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评价反思
目标
①预设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 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 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③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是否合理?
内容
①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 换)?是否合理?
学生的学习过程40分
学生参与15分
1.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兴趣浓厚。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训练活动充分;合作学习有实效。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15分
4.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体现探究式的学习过程。
5.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语言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并不断调控自己 的学习。
②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③是否凸显了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 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④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 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
①预设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 /探究/互动)有哪些?与学习目标的 适合度?
②是否体现了学科的特点?有没有关
质性 评价
民主
①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 插话)是怎么样的?
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 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 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 新意?
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 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③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 是如何处理的?
时间:班级:学科:
讲课教师:课题:观课教师:
视角
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评价反思
目标
①预设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 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 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③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是否合理?
内容
①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 换)?是否合理?
学生的学习过程40分
学生参与15分
1.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兴趣浓厚。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训练活动充分;合作学习有实效。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15分
4.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体现探究式的学习过程。
5.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语言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并不断调控自己 的学习。
②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③是否凸显了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 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④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 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
①预设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 /探究/互动)有哪些?与学习目标的 适合度?
②是否体现了学科的特点?有没有关
课堂观察量表(四个维度)(汇编)

②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 ?是否有效?
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是否有效?
机制
①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②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③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 ?效果怎么样?
④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
②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
③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Transkei n.特兰斯凯
access n.(接近的)方法;通路;可接
niece n.侄女;甥女倾听
reliable adj.可信赖的;可靠的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valuable adj.贵重的;有价值的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 ?有多少人?
④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①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课堂观察量表——课程性质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目标
①预设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是否有效?
机制
①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②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③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 ?效果怎么样?
④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
②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
③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Transkei n.特兰斯凯
access n.(接近的)方法;通路;可接
niece n.侄女;甥女倾听
reliable adj.可信赖的;可靠的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valuable adj.贵重的;有价值的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 ?有多少人?
④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①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课堂观察量表——课程性质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目标
①预设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课堂观察量表

⑤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参与情况怎样?
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④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对话
①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②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是否有效?
③对话围绕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①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②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命制探究题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命题目并自主探究)?是否有效?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讲课人__________评课人__________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准备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②准备的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①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④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自主
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参与情况怎样?
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④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对话
①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②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是否有效?
③对话围绕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①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②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命制探究题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命题目并自主探究)?是否有效?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讲课人__________评课人__________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准备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②准备的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①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④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课堂观察量表——学生学习的维度

教学效果10分
1.时间利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2.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绝大多数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质性
评价
5.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语言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
创
新
意
识
10分
7.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回答问题、讨论、表演、完成学习任务时,主动提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8.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解决新问题。
9.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乐于帮助别人。
2.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学习、认识、探究的能力。
4.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教学之中。
教
师
的
指
导
过
程
40分
教
学
过
程
30分
1.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2.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
3.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பைடு நூலகம்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评价反思
准备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②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 ?有多少人?
1.时间利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2.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绝大多数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质性
评价
5.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语言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
创
新
意
识
10分
7.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回答问题、讨论、表演、完成学习任务时,主动提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8.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解决新问题。
9.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乐于帮助别人。
2.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学习、认识、探究的能力。
4.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教学之中。
教
师
的
指
导
过
程
40分
教
学
过
程
30分
1.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2.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
3.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பைடு நூலகம்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评价反思
准备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②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 ?有多少人?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1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视角
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评价反思
准备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按照前置作业进行了预习
对双曲线的有关知识复习和预习
②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做到心中有数讲课的时候有侧重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互动
①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师生互动
在互动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
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学生积极做笔记,提问能够较好的贴近重点
回答问题的声音应该在宏亮些
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④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整理笔记、小组讨论
有80%以上
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有序,有主动探究,不同层次都有收获
通过自主学习各层次学生学有所得
④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良好
反映良好
达成
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清楚
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达成目标,效果良好
效果很好
人数达到80%以上,效果良好
反映良好
⑤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积极互动,能互相纠错质疑
加强了双曲线内容的学习
自主
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大约5分钟,多数学生,学困生能参与到活动中
通过学生自己梳理,小组的讨论,达成本节课的目标
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视角
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评价反思
准备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按照前置作业进行了预习
对双曲线的有关知识复习和预习
②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做到心中有数讲课的时候有侧重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互动
①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师生互动
在互动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
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学生积极做笔记,提问能够较好的贴近重点
回答问题的声音应该在宏亮些
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④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整理笔记、小组讨论
有80%以上
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有序,有主动探究,不同层次都有收获
通过自主学习各层次学生学有所得
④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良好
反映良好
达成
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清楚
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达成目标,效果良好
效果很好
人数达到80%以上,效果良好
反映良好
⑤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积极互动,能互相纠错质疑
加强了双曲线内容的学习
自主
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大约5分钟,多数学生,学困生能参与到活动中
通过学生自己梳理,小组的讨论,达成本节课的目标
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初级中学课堂观察量表

能否有效调控课堂学习氛围?
能否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综合评价
课堂最大的亮点、建议、思考
初级中学“高效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维度——课程性质
时间
地点
授课教师
学科
课题
观察者信息
姓名
年龄
教龄
任教学科
维度
视角
观察点
评价要点
课
程
性
质
教
学
目
标
及
内
容
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定位是否准确?
教材内容处理的是否合理?
是否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
是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
礼仪
及
课堂话语
教师不雅的体态语言有哪些?(手势、走动)
教师服饰举止中的问题有哪些?
教师语言表达是否清晰?
教学中无效话语有哪些?
不准确的措辞有哪些?
口头禅有哪些?
互动
师班互动多少次?是否有效?
师生互动多少次?是否有效?
生生互动多少次?是否有效?
课堂氛围
综合评价
课堂最大的亮点、建议、思考
教学内容是否凸显了学科特点?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课
堂
呈
现
方
式
板书是否体现本堂课的核心内容?
板书书写是否规范?
板书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帮助?
媒体应用是否合理?数量?
视 频(段)
数量
图 片(张)
文 本(张)
资源使用
除媒体外,还使用了哪些课程资源?
生成资源
课程中新生成的资源有哪些?
初级中学“高效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
能否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综合评价
课堂最大的亮点、建议、思考
初级中学“高效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维度——课程性质
时间
地点
授课教师
学科
课题
观察者信息
姓名
年龄
教龄
任教学科
维度
视角
观察点
评价要点
课
程
性
质
教
学
目
标
及
内
容
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定位是否准确?
教材内容处理的是否合理?
是否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
是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
礼仪
及
课堂话语
教师不雅的体态语言有哪些?(手势、走动)
教师服饰举止中的问题有哪些?
教师语言表达是否清晰?
教学中无效话语有哪些?
不准确的措辞有哪些?
口头禅有哪些?
互动
师班互动多少次?是否有效?
师生互动多少次?是否有效?
生生互动多少次?是否有效?
课堂氛围
综合评价
课堂最大的亮点、建议、思考
教学内容是否凸显了学科特点?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课
堂
呈
现
方
式
板书是否体现本堂课的核心内容?
板书书写是否规范?
板书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帮助?
媒体应用是否合理?数量?
视 频(段)
数量
图 片(张)
文 本(张)
资源使用
除媒体外,还使用了哪些课程资源?
生成资源
课程中新生成的资源有哪些?
初级中学“高效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
课堂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②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
③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②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 ?是否有效?
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是否有效?
机制
①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②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③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 ?效果怎么样?
④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
④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课堂观察量表——课堂文化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思考
①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
②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③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④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①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③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④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动作(如走动、指导等)是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利教学?
对话
①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②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是否有效?
③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②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 ?是否有效?
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是否有效?
机制
①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②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③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 ?效果怎么样?
④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
④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课堂观察量表——课堂文化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思考
①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
②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③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④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①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③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④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动作(如走动、指导等)是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利教学?
对话
①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②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是否有效?
课堂观察量表

②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命制探究题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命题目并自主探究)?是否有效?
机制
①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②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③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④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
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目标
①预设的学生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②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③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④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课堂观察量表(4)——课堂文化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②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③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①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②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③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①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多媒体)?
课堂观察量表(1)
——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课题讲课人评课人
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命制探究题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命题目并自主探究)?是否有效?
机制
①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②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③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④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
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目标
①预设的学生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②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③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④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课堂观察量表(4)——课堂文化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②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③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①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②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③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①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多媒体)?
课堂观察量表(1)
——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课题讲课人评课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4)——课堂文化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思考
…
①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②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
③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④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3.板书简要工整,布局合理,层次分明。
4.教态亲切自然,有感染力,善于与学生沟通情感。
【
5.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对突发情况能予以及时、恰当的处理;能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
6.教学技能娴熟,教法灵活多样。
7.教案编写规范、具体,实用性强;教具、材料准备充分,易于操作。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目标
①预设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
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③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
{
①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关爱
:
①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②特殊(学习困难、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③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
特质
①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②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互动
`
①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
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④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
⑤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
7.教学手段直观,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8.课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主次分明,过渡自然,教学反馈和校正及时;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9.教学氛围宽松和谐,体现合作精神,体现教育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
教
师
素
质
10分
1语言形象生动、清晰准确、逻辑性强。
…
2.讲解清晰、示范准确;教师的讲授科学、正确、简明。
}
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命制探究题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命题目并自主探究)是否有效
机制
①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
②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③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
④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③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
课堂观察框架
》
威海市初中优质课评价标准
%
评价
项目
评价指标
分值
得分
教学
目标
?
10分
1.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符合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
2.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学习、认识、探究的能力。
4.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教学之中。
民主
*
①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
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
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③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
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
④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
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测验/成果展示)有多少人达成
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2)——教师教学的维度
②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
③是否凸显了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④容量是否适
①预设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有哪些与学习目标的适合度
②是否体现了学科的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
③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①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环节
:
①本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②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
③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①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
②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③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评价反思
准备
*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②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
教
师
的
;
指
导
过
程
40分
)
教
学
过
程
30分
1.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
2.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
…
3.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4.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处理得当;重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
6. 教学方法灵活得当,符合授课内容要求,能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学
生
的
学
习
过
!
程
40分
学
生
参
与
15分
1.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兴趣浓厚。
;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训练活动充分;合作学习有实效。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自
主
学
习
15分
4.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体现探究式的学习过程。
5.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语言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质性
评价
创
新
意
识
10分
7.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回答问题、讨论、表演、完成学习任务时,主动提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8.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解决新问题。
9.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乐于帮助别人。
教学效果10分
1.时间利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2.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绝大多数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
④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动作(如走动、指导等)是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利教学
对话
①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
②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是否有效
③对话围绕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
①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②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
②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③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
①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多媒体)
②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③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④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4)——课堂文化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思考
…
①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②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
③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④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3.板书简要工整,布局合理,层次分明。
4.教态亲切自然,有感染力,善于与学生沟通情感。
【
5.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对突发情况能予以及时、恰当的处理;能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
6.教学技能娴熟,教法灵活多样。
7.教案编写规范、具体,实用性强;教具、材料准备充分,易于操作。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目标
①预设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
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③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
{
①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关爱
:
①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②特殊(学习困难、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③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
特质
①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②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互动
`
①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
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④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
⑤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
7.教学手段直观,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8.课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主次分明,过渡自然,教学反馈和校正及时;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9.教学氛围宽松和谐,体现合作精神,体现教育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
教
师
素
质
10分
1语言形象生动、清晰准确、逻辑性强。
…
2.讲解清晰、示范准确;教师的讲授科学、正确、简明。
}
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命制探究题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命题目并自主探究)是否有效
机制
①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
②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③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
④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③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
课堂观察框架
》
威海市初中优质课评价标准
%
评价
项目
评价指标
分值
得分
教学
目标
?
10分
1.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符合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
2.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学习、认识、探究的能力。
4.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教学之中。
民主
*
①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
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
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③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
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
④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
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测验/成果展示)有多少人达成
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2)——教师教学的维度
②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
③是否凸显了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④容量是否适
①预设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有哪些与学习目标的适合度
②是否体现了学科的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
③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①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环节
:
①本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②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
③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①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
②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③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评价反思
准备
*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②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
教
师
的
;
指
导
过
程
40分
)
教
学
过
程
30分
1.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
2.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
…
3.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4.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处理得当;重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
6. 教学方法灵活得当,符合授课内容要求,能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学
生
的
学
习
过
!
程
40分
学
生
参
与
15分
1.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兴趣浓厚。
;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训练活动充分;合作学习有实效。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自
主
学
习
15分
4.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体现探究式的学习过程。
5.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语言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质性
评价
创
新
意
识
10分
7.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回答问题、讨论、表演、完成学习任务时,主动提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8.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解决新问题。
9.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乐于帮助别人。
教学效果10分
1.时间利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2.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绝大多数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
④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动作(如走动、指导等)是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利教学
对话
①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
②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是否有效
③对话围绕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
①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②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
②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③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
①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多媒体)
②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③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④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