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
【生理学】消化与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btion
毕云天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 胃 内 消 化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第六节 吸 收
第一节 消化生理概述
消化道: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附属器官: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胆囊
第一节 消化生理概述
吸收(absorption):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 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消 化 过 程 示 意 总 汇
整理课件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一)一般特性
1.舒缩迟缓 2.富有伸展性大 3.具紧张性: 微弱的持续收缩的状态 4.节律性收缩: 离体后易可观察到 5.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温度、牵拉等刺激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Rp)-50~-60mV 电位低 不稳定
2.慢波 1)定义:在Rp基础上消化道平滑肌产生的节律性自 动去极化. 由慢波决定的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基本电节 率(BER) 2)产生机制:Cajal 细胞
3)作用:在慢波基础上激发Ap,并决定肌肉收缩 的频率 3.动作电位(Ap):Rp —BER — 阈电位— Ap
辅脂酶,胆盐
胰液中还含有胆固醇酯水解酶和磷脂酶A2
2.胰液分泌的调节
头期为神经调节为主,胃期与肠期体液调节为主 ⑴神经调节 ●调节机制:食物→条件与非条件反射
(①纯神经机制;②迷走-促胃液素机制) →胰腺→胰液分泌。
●调节特点: ①迷走N对胰液分泌的影响是酶多、水盐少。 ②交感N对胰液分泌的影响不明显。
肠激酶、胃酸、 组织液、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寒假预习课】《消化和吸收》(解析版)

第09讲消化和吸收目标导航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知识预习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2.消化系统的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3.食物的消化过程:牙齿舌唾液腺麦芽糖收缩和蠕动胃腺蛋白质肠腺胰腺葡萄糖氨基酸4.食物消化的两个方面:(1)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2)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知识点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不变蓝变蓝变蓝知识点三营养物质的吸收1.主要器官: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1)成人小肠长5~6米。
(2)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对点训练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例1】丽丽在吃杨梅时将核咽了下去,杨梅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A.口腔→咽→胃→大肠→食道→小肠→肛门B.口腔→食道→小肠→胃→咽→大肠→肛门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小肠→胃→咽→食道→大肠→肛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消化道的组成顺序。
人体的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杨梅核在体内“旅行”的顺序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例2】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道中的器官都具有消化功能B.糖类都可以直接被吸收C.消化和吸收都在小肠D.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中的咽、食道和肛门等器官没有消化功能;糖类中只有葡萄糖可以直接被吸收;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胃等也有消化或吸收功能;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其中包括消化蛋白质的酶。
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分两大类:消化道及相连的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大肠和 肛门七个部分。 消化腺:消化腺又分两部分(大消化腺和小腺体) 大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 胰腺 :分泌胰液 肝脏 :分泌胆汁
小消化腺——胃腺:分泌胃液 肠腺:分泌小肠液
食物消化的四个过程
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必须由外界摄 取营养物质作为生命活动能的来源。以满 足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组织修补等一系列新 陈代谢活动的需要。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及排泄是食物用以 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热能需要,构成机体在消化器官内进行分解的过程,称 为:消化。 也就是说把食物中的大分子分解变成小分 子,把复杂的分解成简单的,不溶性的变 成为可溶性的过程。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器官进入血液循环的 过程,称为吸收。 消化和吸收是相辅相成的,是紧密联系 的过程。
排泄:消化和吸收后,不能消化的食物残 渣.水和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 为排泄。
一:人体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外界摄入的食物进行 物理和化学性的消化,消化分解的产物通 过消化道壁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由血液 循环运送到身体各个部分,供给细胞利用。 不能被吸收利用的食物残渣,则由消化道 的末端排出体外。
吸收过程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有物理和 生理两个方面, 物理的有:过滤,扩散,渗透等作用 生理的过程主要是小肠壁上皮细胞膜的 主动运输作用。
糖类(碳水化合物):以单糖的形式在小 肠内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经门静脉送到肝 脏,储存于肝脏或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 身,供各身体组织利用。(一般葡萄糖和 半乳糖吸收最快,果糖吸收较慢)
蛋白质 胃蛋白酶 多肽 肠肽酶 氨基酸 肠蛋白酶 胰肽酶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

6.把馒头放在口腔中咀嚼,细细品尝,能尝 出甜味,这种甜味的物质是( C )
A.葡萄糖 B.唾液 C.麦芽糖 D.淀粉
7.花生被称为“长生果”,营养价值很高, A )病的人应该少吃花生 但是,患下列( A.胆囊炎 B.冠心病 C.糖尿病 D.白血病
8.肠胃病人喝稀饭没有经过口腔的细嚼,不利 于对( A )的消化,从而加重肠胃的负担。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消化系统的作用
分解
大分子
小分子(细胞吸收)
1、口腔中有哪些结构与消化有关?
牙齿、舌头、唾液腺
2、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牙齿——咀嚼食物,使食物体积变小 舌头——搅拌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腺—分泌唾液,消化淀粉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提出问题】 1、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唾液的分泌有关吗? 2、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馒 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唉!我走路好累啊!穿衣 服又难看,真羡慕你们那么苗 条.哼!平时我还没有他们吃 得多,真是喝水都要长肉哦! 饭菜不好坚决不吃;饭菜 好吃狼吞虎咽.过一阵, 糟了!胃好胀.哦,肚子 又疼起来了.老师,我要 上厕所.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消化的概念(P
26页)
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 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我们的细胞所吸 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 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这些大分 消化。 子的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为小分子的 有机物,才能被我们的细胞所吸收。
一、胆汁的乳化作用图解
胆汁
脂肪
乳化作用
脂肪微粒
二、胆汁虽无消化酶,但通过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消化、吸收的概念

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和吸收是人体消化道内基本的生理过程。
消化是指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以便人体吸收利用的过程,而吸收则是指从消化道将这些小分子吸收到人体内部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消化过程是指将复杂的食物成分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化作用分解成小分子,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
消化过程包括口腔消化、胃部消化、小肠消化和大肠吸收四个阶段。
1、口腔消化口腔消化主要是指通过咀嚼和唾液中的酶将食物进行机械性和化学性的分解。
口腔消化的主要目的是使食物变得更容易进入胃,并为胃部消化做好准备。
2、胃部消化胃部消化是将食物进一步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在胃里,胃酸和酶会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形成胃食糜。
胃食糜经过反复混合和挤压,使得食物变得更加细碎。
3、小肠消化小肠消化是指将胃食糜从胃转移到小肠中,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营养分子。
小肠内分泌的胰酶和肠酶分别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将这些分子分解为氨基酸、脂肪酸和单糖等小分子。
4、大肠吸收大肠吸收是指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小分子从大肠吸收到人体内。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肠壁的细胞膜将小分子有选择地吸收到人体内。
吸收过程是指从消化道将消化后的小分子吸收到人体内部的过程。
吸收过程直接影响到人体对营养素的利用率,进而影响着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
以下是人体中吸收过程的几个关键部分:1、肠壁的细胞膜肠道细胞上的细胞膜是吸收和排泄的主要途径。
由于细胞膜是半透性的,只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通过。
例如,肠壁细胞膜允许单糖和氨基酸通过,但不允许多糖和蛋白分子通过。
2、血管和淋巴管吸收的小分子经过肠壁细胞膜后,可以通过血管和淋巴管进入人体内部,被运输到各个组织器官。
这些小分子包括单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
三、总结消化和吸收是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可以从中提取出必要的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机能。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分两步进行
①肠腔内的消化,产物是双糖和麦芽低聚糖; ②微绒毛膜上的消化,产物是单糖。
大豆及豆制品中含一定数量的棉子糖(raffinose)和水苏糖(stachyaso ),分别为三碳糖和四碳糖。人 体没有分解此类碳水化合物的酶,不能被消化吸收,滞留肠道经微生物作用发酵、产气。加工成豆腐时大 多已除去。
铁主要在小肠上部被吸收。肠粘膜吸收铁的能力决定于粘膜细胞内的含铁量。由肠腔吸收入粘膜细 胞内的无机铁,大部分被氧化为三价铁,并和细胞内的去铁铁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暂时贮存在细胞内, 慢慢地向血液中释放。一小分部被吸收入粘膜细胞而尚未与去铁铁蛋白结合的亚铁,则可以主动吸收的方 式转移到血浆中。当粘膜细胞刚刚吸收铁而尚未能转移至血浆中时,则暂时失去其由肠腔再吸收铁的能力。 这样,存积在粘膜细胞内的铁量,就成为再吸收铁的抑制因素。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 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 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 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 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 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
能进入肠粘膜细胞的不仅是氨基酸,还有数量更多的寡肽。一般认为四肽以上的蛋白质水解物不能直 接进入肠粘膜细胞,当它们接触刷状缘时先被水解成二肽或三肽,吸收后在细胞液中最终水解成氨基酸。 其中含有Pro和HO-Pro的二肽,则只能在胞液中才能被水解,甚至还有少部分(约10%)以二肽形式直接 进入血液。
小学科学消化与吸收课件ppt

目录
• 消化与吸收概述 • 口腔消化与吸收 • 胃部消化与吸收 • 小肠消化与吸收 • 大肠和直肠功能简介 • 健康饮食习惯培养
01 消化与吸收概述
消化与吸收定义及意义
消化定义
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 分子物质的过程,以便于身体进一步 吸收和利用。
消化与吸收的意义
消化与吸收是人体获取能量和养分的 重要途径,对于维持生命活动、促进 生长发育和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出体外。
02 口腔消化与吸收
口腔结构与功能
牙齿
咀嚼食物,使其变 得更易于咽下和消 化。
颊部
协助嘴唇和舌头将 食物置于牙齿间进 行咀嚼。
嘴唇
保护口腔,辅助食 物进入口腔。
舌头
搅拌食物,辅助说 话和吞咽。
颚骨
支撑牙齿,使其能 够上下移动进行咀 嚼。
唾液分泌及其在消化中作用
唾液腺
分泌唾液的腺体,包括腮腺、下 颌腺和舌下腺。
胃排空过程
食物在胃内经过充分消化后,通过幽门进入小肠。胃排空的速度受食物种类、 胃内压力和神经体液调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4 小肠消化与吸收
小肠结构与功能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 肠三部分,是消化管中最长的 一段。
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其上有 许多绒毛突起,增加了消化和 吸收的面积。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 吸收营养物质,同时分泌小肠 液,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胃酸、胃蛋白酶在消化中作用
胃酸的作用
胃酸主要由盐酸组成,具有杀菌、激 活胃蛋白酶原和促进食物中蛋白质变 性的作用,有助于蛋白质的消化。
胃蛋白酶的作用
胃蛋白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作用于 蛋白质分子,将其水解成多肽和氨基 酸,便于小肠进一步吸收。
4.2.2 消化与吸收 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麦芽糖
(2)淀粉遇碘__变__蓝__,而麦芽糖遇碘_不__会__变__蓝___。
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馒头的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 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2)作出假设:
馒头的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 有关系 (3)制订并实施计划。 (4)规范操作。
模拟实验
• 1.能否在人的口腔中做这些实验?
3.糖类、蛋白质、脂肪起始消化的器官是( B) A.胃、小肠、大肠 B.口腔、胃、小肠 C.口腔、胃、肝脏 D.口腔、小肠、大肠
4.下列消化液中哪项消化食物起的是物理变化( C)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5.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 C)
• 在人的口腔中,实验现象无法观察,唾液的分泌也不可控制, 因此,要探究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
• 模拟牙齿的咀嚼:把馒头块捏或切成碎屑 • 模拟舌头的搅拌:用玻棒搅拌或摇晃试管 • 模拟唾液的分泌:取自己新鲜的唾液(重要) • 如何取新鲜的唾液? • 1.小组指定一个同学;2.先漱口;3.棉絮吸取;4.含少量水吐出;
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 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 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更加 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使淀粉发生变化 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充分转变成麦芽糖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的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消化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一般含消化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肠腺
讨论:小肠的皱襞、绒毛等结构与小肠的 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关系。 小肠全长5-7米,小肠的皱襞、小肠 绒毛和每个小肠绒细胞游离面上的10003000根微绒毛,使小肠的总吸收面积可达 200m2。小肠的巨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 吸收效率。
淀粉糊 试管 1 2 3 加入 物质 唾液 水 唾液 37°C 水浴 碘液 加热 实验 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解 释
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 分解成麦芽糖 水不能促进淀粉的水解 唾液淀粉酶需在适宜的温 度下发挥高效的催化能力
思考以下问题:
1. 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味觉 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吗? 提出问题:淀粉在口腔内发生化学性消化吗?
咽
口腔 食道 唾液腺
肝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胰腺
口腔 咽 食道 消化食物和 消化道 胃 小肠 吸收营养物质等 大肠 肛门 消化系统 分泌唾液 唾液腺 肝 分泌胆汁 分泌胰液 消化腺 胰腺 肠腺 分泌肠液 胃腺 分泌胃液
1.口腔
舌 唾液腺导管 的开口 牙 唇
牙齿
牙齿的结构
牙冠 1 牙颈 2 牙根 3 牙釉质 4 牙本质 5 牙髓 6
2. 是什么原因使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糖? A. 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唾液的作用。
作出假设: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性消 化,产生了新物质(有甜味的糖)。
探究实验:
1. 提供的仪器及试剂:
试管 烧杯 碘液 量筒 温度计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面粉
2. 实验提示:
淀粉遇碘会变蓝,口腔中的唾液会将淀 粉分解成麦芽糖。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 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 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
消化的形式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 肠的蠕动等
化学性消化
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 分解的过程
探究: 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目的: 说明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蛋白质 淀 粉 脂 肪 氨基酸 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
吸收: 营养成分通过消化
道壁进入人体的循 环系统的过程。
观察实验:
讨论:小肠的皱襞、绒毛等结构与小肠的 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关系。
小 肠 结 构
小肠绒毛 皱襞
毛细血管
小 肠 绒 毛 放 大
毛细淋巴管
微绒毛(1000—3000根)
小 肠 绒 毛 细 胞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
对照自己的身体想一想,我们 吃的食物直到排出体外都经过那些 结构?
浩男吃苹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 下去了. 这粒种子在他的消化道内经 历了一天的历险记. 它先遇到了像轧 钢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 差点被压得 粉身碎骨; 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 深 渊;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 ; 后来 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 走出 迷宫又钻进死胡同, 幸亏及时改变方 向; 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 最后在他上厕所时离开了浩男。
调查: 龋齿发生率
目的: 分析龋齿的形成原因
患龋齿的人数 调查人数 龋齿发生率
龋齿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
你能说明龋齿的形成 过程吗?举l~2例说明 保护牙齿的方法。
2.胃
浆膜
———肌肉层 ———黏膜下层 ————黏膜
胃壁的结构
浆膜 1 肌肉层 2 黏膜和黏膜下层 3
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小分子物质
2ml唾液
2ml水
2ml唾液
1
2
3
2ml淀粉糊
1 0 分 钟 后
1 2
3
37℃水浴碘液1来自231)消化道的哪些 器官可以进行消化 作用? 2)淀粉、蛋白质 和脂肪初步消化的 部位分别是什么? 3)口腔、胃、小 肠内分别有哪些消 化液? 4)消化和吸收的 最主要场所是哪里?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