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与科举

合集下载

武则天科举改革的措施

武则天科举改革的措施

武则天科举改革的措施
武则天是唐朝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科举改革措施,使得唐朝的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和公正。

首先,武则天废除了唐朝官员的朝觐制度,将贵族的地位与官职解绑,这意味着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官员,而不是只有贵族才能担任官职。

这一措施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它打破了贵族统治的垄断,让更多优秀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官场。

其次,武则天改革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将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诗科、进士殿试、进士会试、明经会试、明诗会试合并为一种考试,名为乡试。

在这种考试中,任何有志于进入官场的人都可以参加,而不仅仅是贵族或官僚子弟。

乡试的考试内容包括经史子集、诗词、礼乐、军事、法律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都涵盖了唐朝官员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最后,武则天还推行了一个名为制化之法的制度,该制度要求官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品德、才能和能力。

根据这一制度,官员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人才能担任官职。

这一措施进一步加强了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和有效性,确保了唐朝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武则天的科举改革措施不仅使唐朝的官员选拔制度更加公正和完善,也为后世的科举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 1 -。

武则天科举制内容

武则天科举制内容

武则天科举制内容
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略有变化,以下是详细内容:
一、科举考试科目:
1. 科举考试一共有三科,即诗、书、礼。

2. 诗是考查文学功底的科目,书是考查文书写作能力的科目,礼是考查礼制文化的科目。

二、科举考试步骤:
1. 考生先进行初试,初试由县、州级官员担任考官,考试内容主要是诗社、草书、经学等。

2. 初试成绩合格者才能参加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生需要在殿内写出一首七言或五言绝句,或七言或五言律诗。

3. 殿试成绩合格者继续参加会试,会试由宰相主持,考生需要通过面试和文化考试。

4. 会试成绩优秀者可以参加最后的殿中试,殿中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生需要在殿内做出礼制文化方面的演讲和答辩。

三、特殊考试对象:
1. 女性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女性需要通过更加严格的考试标准。

2. 汉地十八岁以上无官职一般人口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不限于籍贯
和身份。

四、科举考试的意义:
1.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能够保证人才的选拔公正公平。

2. 科举考试制度也有助于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繁荣和发展,在文学、书法、史学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 科举考试制度也有助于开拓了农民阶层的晋升通道,使得社会结构
更加公平和稳定。

以上是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的详细介绍,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中最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制度之一。

科举制的发展与演变

科举制的发展与演变

科举制的发展与演变
科举制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如下:
隋朝创立科举制。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朝完善科举制。

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

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武则天的主要事迹和成就

武则天的主要事迹和成就

武则天的主要事迹和成就(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deed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evidence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武则天的主要事迹和成就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关于武则天的主要事迹和成就你了解多少?今天本店铺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武则天的主要事迹和成就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的主要事迹和成就1、政治较清明这主要表现在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

武则天的历史功过

武则天的历史功过

武则天的历史功过衡量和评价任何一个帝王的好坏、是非功过,都要看其如何处理各民族的关系,能否维护国家的版图和主权。

因此,武则天是历史上一代明君。

一、武则天的功劳:1、提倡科举,破格用人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官实行自举。

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如狄仁杰、姚崇、宋璟、陆赞扬等;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

2、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等经济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

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

继续推行均田制。

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

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其执政21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

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地主官吏的标准。

使国家和地方仓库里储满了粮食,户口显著增加。

大力促进采矿业、铸造业、纺织业等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市”的增加或城市贸易的发达,使交业事业亦也相应发展。

3、巩固边疆,使国力强盛长寿元年(692)命西州都督唐休璟收复“安西四镇”,并擢拔王孝杰为全军主帅、武威军总管,率军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勤、碎叶),设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镇守,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长安二年(702)十二月在庭州设置北庭大都护府(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管辖天山北路,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版图完整,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与中亚人民的友谊。

另外,多次派兵与东突厥进行了多次战争,并实行民族怀柔政策,巩固了北方疆土安全。

4、重视文化艺术时裁文史,光耀文史。

重视古建筑的修建,如长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等。

兼容三教,使其发展。

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江为一本《三教诸英》。

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次数和常举难度。

二、武则天的过失:1.滥用酷吏,排除异己刚开始时,她提倡告密,擢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滥杀了许多无辜,招致群情激愤。

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是什么

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是什么

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是什么
打击门阀,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发展科举,重用寒门,武则天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任用酷吏,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开始启用酷吏。

1、在政治上用能臣,比如狄仁杰等。

在全国范围内知选拔有用人才。

朝政清明,国力持续增强。

2、她崇尚酷吏,在她统治时期对官员刑罚很重。

还在全国设置专门的渠道,专门用于百姓监督官员,采用加密的铜封。

这一点可以说很具有超前性。

这个措施虽然可以有效的控制官吏,不过也有很多负面因素,很多无辜的大臣被屈打怨杀。

3、大力推行科举。

她还开创了武举考试。

结果就是知识分子不那么反对她的统治,也给了习武的人一条做官的渠道。

武则天用人方面的措施

武则天用人方面的措施

武则天用人方面的措施
1.重用能力:武则天注重选拔和重用人才,不论是官员还是士兵,只
要有能力,就会得到提拔和晋升的机会。

2.提拔女性:武则天提拔了很多女性官员,如宰相、尚书等,使女性
在政治上得到了更多的参与和发展机会。

3.政治平等:武则天尊重各种族群和信仰,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不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能在政治上得到平等对待。

4.改革选拔制度:武则天推行了科举制度,使得人才得到了更加广泛
的机会,不再被出身和家族束缚。

5.加强考核制度:武则天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重视官员的实绩和
政绩,不赏不罚、失察必究,增强了官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武则天称帝和科举制度

武则天称帝和科举制度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程论文(设计)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学期: 2011 学年第 2 学期专业:教育系 年级: 09 级学生姓名:马思博 学号:09123056题目: 论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治国通论任课教师姓名: 胡祥2011 年 6 月 6 日论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自从公元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因高宗苦风眩,表奏时令皇后详决”,参与朝政,形成“二圣格局”。

690年武后‘革命”称帝,执掌中枢大权,先后控制大唐政局将半个世纪。

武则天的成功来之不易,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步履艰难地跨过了男女、士庶、才人、殡妃、垒后、皇太后和皇帝的六大社会台阶君临天下,终于完成了她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坎坷人生旅程。

她审时度势,奋力自强,借助普通地主力量迅猛上升跃登政治舞台,在唐太宗贞观治世之后,开创了经济持续发展、国力比较强大、文化教育相当发达的武周王朝,确为我国中世封建社会中很不寻常的一个时期。

武则天以政治家的气魄,临朝称帝,在政治、经挤、军事、文化诸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创新,别开武周政权一派新的景象,赢得了史家“政宏贞观、治启开元”的高度评价,成为我国历史上又传奇又伟大的历史人物。

在这些令人瞩目的改革和创新中,对唐一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尚发生重大影响,对武则天夺权称帝产生极大作用;而且又突出反映了武则天施政治国的卓识才千,品格风貌以至兴趣爱好等诸多特色的,当推她一手倡导和推行的科举制度中的一系列选拔人才的政策和措施。

可以说,最能充分反映武周政治特点的:一是选拔新人,二是提倡改革和创新,三是任用酷吏、推行高压的刑政来改变高祖、太宗以来的统治思想和政治结构。

而关联三者因果,保证实行“武周.革命”建立武周政权。

并取得实效的,是大力提倡科举、推行科举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王朝笼络士人,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在治理天下,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富双国家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则天与科举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在她身上充满着神秘而又传奇的色彩。

后世对其褒贬不一。

而这首诗《女皇》是对武则天生命历程的概述:“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

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

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

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

”下面,请和笔者共品一代女皇武则天波澜壮阔的一生。

武则天,名武曌,山西文水县东人。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正五品),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

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不过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专宠妃子萧淑妃专宠,这使得王皇后非常不悦。

因此,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让萧淑妃失宠。

可没想到,武则天回宫后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

久而久之,武则天不满昭仪之位,动起了当皇后的念头。

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

武则天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诬陷以杀死王皇后,而后又害死萧淑妃。

因此,武则天成为了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由于李治身体不佳,所以武则天时常帮助李治出谋划策,治理朝纲。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则天的权力越来越大。

当李治病逝后,太子李显继位。

武则天和李显一起共同管理国家。

由于李显不够成熟稳重,武则天对他极为不满。

不久后,武则天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废除李显,随即又换上李旦做了皇帝。

可是,李旦也未能坐稳皇位。

武则天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于是,武则天决定自己治理天下,建立武周王朝,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位女皇帝。

那么武则天在位期间是有何过人的历史功绩呢?
武则天留诸史册丹青的,绝不仅是以女子之身终登帝位,君临天下二十年的传奇人生;而是她打击士族门阀,改进推广科举制,开启平民政治的历史贡献,便是也将中国历史中永难磨灭。

具体表现在,武则天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大隋以来的科举制度,增加殿试环节,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还允许有才能的人自荐。

武则天通过种种措施,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制度,为下层阶级参政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成为武周政权的支柱。

武则天执政期间,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督促,兴修农田水利。

武则天的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安定,农业长期繁荣发展。

另外,武则天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巩固了边疆。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各族保持有好的关系。

武则天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

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税费,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武则天继承并发展了贞观之治,形成贞观遗风,并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形成一个强大、繁荣、文明的王朝。

武则天在一个男人独权的年代,让泱泱大国的数万计男人俯首称臣,一通天地江山。

好一个不让须眉!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作出评论和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