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卷(十八)
07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卷(九).doc

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卷(九).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熟睡的人被蚊虫叮咬会动一动,这不属于反射活动B.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迅速且作用范围广C.无籽西瓜的形成过程与生长素无关D.若要抑制腋芽的生长,需在打顶后的伤口上施以生长素类似物2.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是()A.淋巴因子可提高特异性免疫B.人体内环境中的青霉素抑制肺结核杆菌C.吞噬细胞处理细菌、暴露细菌抗原决定簇D.淋巴细胞的高尔基体活动增强3.下列有关人们对所需对象进行筛选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基因工程中,利用质粒上的抗青霉素基因对受体细胞进行筛选B.在微生物培养中,可利用无氮培养基筛选出土壤中各种类型的固氮菌C.在细胞工程中,可利用双亲细胞的某些遗传特性筛选出杂种细胞D.在杂交育种中,可利用病菌侵染法对所培育植物品种的相应抗病性进行筛选4.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可通过细胞分裂来恢复正常的细胞表面积/体积、细胞核/质的比例B.无丝分裂存在于蛙的红细胞中,多数原核生物也通过无丝分裂方式繁殖C.高等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全过程都没有同源染色体,也无联会和四分体现象D.无丝分裂分裂迅速,能量消耗少,分裂中细胞仍能行使其功能5.下列关于细菌和蓝藻等固氮微生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根瘤菌其基因的结构特点是编码区是连续、不间隔的B.固氮微生物的固氮过程的原料一定是N2,而产物一定是NH3C.固氮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有的属于生产者,有的属于消费者,还有的属于分解者D.根瘤菌为共生固氮菌,圆褐固氮菌为自生固氮菌,但它们同化类型均为需氧型.非选择题30.30. (18分)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 ,理山是(2)过程②必需的酶是酶,过程③必须的酶是酶。
(3)与人体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相比,通过②过程获得的目的基因不含有非编码区和=(4)若A中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d票吟有b个,则③④⑤过程连续进行4次,至少需要提供胸腺嚅嚏个。
07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卷(十一)

江津中学07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卷(十一)一.选择题1) A .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B .此细胞既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植物细胞C .结构1、2、4、5、6均是由生物膜构成D .胸腺嘧啶参与碱基互补配对的有1和32.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 ,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h (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 ( ) A .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9℃。
B .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C .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 .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3mg3.下列有关人们对所需对象进行筛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基因工程中,利用质粒上的抗青霉素基因对受体细胞进行筛选 B .在微生物培养中,可利用无氮培养基筛选出土壤中各种类型的固氮菌 C .在细胞工程中,可利用双亲细胞的某些遗传特性筛选出杂种细胞D .在杂交育种中,可利用病菌侵染法对所培育植物品种的相应抗病性进行筛选4.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件为地改变生物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的基因重组,但却导致了自然界没有的定向变异的产生B .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人为造成染色体变异的方法,它突破了自然生殖隔离的限制C .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D .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适合人的需要 5.下图为生物细胞代谢过程中,有关物质或产物的相互关系图。
5属于高等动物分解代谢的过程,依次是 ( )二.非选择题 30.(22分)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把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与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生活在胃内幽门部位的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07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八)

江津中学07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卷(八)一.选择题1.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 ,则杂合子Aa 的频率是()A.0.2 B.0.8 C.0.9 D.0.322.若表示正交,则能表示其反交的是: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的人口密度急剧上升,主要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结果B.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相同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D.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4.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在其子代中黄圆占3/8,黄皱占3/8,绿圆占1/8,绿皱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5.由30多名中外科学家组成的“长江白暨豚科考调查小组”在从宜昌至上海的1700公里行程中,没有发现一头白暨豚,由此可见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峻考验。
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的是()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6.下图是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
A、a 和B、b、D为基因,且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Ⅲ过程的实施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ADB.培养品种④的途径中,Ⅰ→Ⅳ→Ⅴ比Ⅰ→Ⅱ途径所用的时间短C.Ⅴ过程与Ⅱ过程的原理相同D.从目前的操作过程看,④培育成的⑤品种中新增加的基因不只是D二.非选择题30.(一)(8分)下表是一些细胞在水中和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已知NaCl溶液、葡萄溶液和KNO3溶液的浓度均较三种细胞液浓度高一些,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状况见下表。
(1)请将表中字母处填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8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18一、选择题1.(2024·深圳高三模拟)多细胞的生物存在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过程,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凋亡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化和凋亡的细胞遗传物质均不发生改变B.分化和凋亡的细胞均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分化和凋亡的细胞均存在细胞形态的改变D.分化和凋亡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解析:选D。
分化和凋亡的发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A项、B项正确;分化和凋亡的细胞均存在细胞形态的改变,C项正确;分化的细胞和凋亡的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会有蛋白质的不同,但也有部分蛋白质会同时在二者体内表达,如ATP水解酶,D项错误。
2.(2024·华附、省实、广雅、深中联考)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表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医学家尝试利用①治疗某些疾病,是因为①具有再生多种组织、器官的潜能B.与①相比,②的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增强C.③④分别变为⑤⑥的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表达的基因也相同D.⑤⑥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当细胞核萎缩、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时,细胞衰老解析:选A。
与①相比,②的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的效率降低,B项错误;③④分别变为⑤⑥的过程为细胞分化,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但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C项错误;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D项错误。
3.下图表示人体红细胞成熟经历的几个过程及各个阶段细胞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均具有细胞周期B.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中DNA相同C.成熟红细胞的凋亡由基因控制,细胞凋亡具有积极意义D.过程③在脱去细胞核的同时还排出核糖体等细胞器解析:选C。
只有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A项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没有DNA,B项错误;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所以成熟红细胞的凋亡由基因控制,细胞凋亡具有积极意义,C项正确;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据题图分析可知,幼红细胞脱去细胞核后形成的网织红细胞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说明过程③没有排出核糖体等细胞器,D项错误。
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卷.doc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测试卷(十三)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及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暗反应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B.淋巴细胞识别各种抗原与淋巴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密切相关C.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是由予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的缘故D.外胚层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离不开细胞分化2.正常成年人食用过多的高蛋白食物后,人体细胞所进行的下列代谢活动中,一般不会显著增强的是()A.合成组织蛋白质B.脱氨基作用C.合成糖类和脂肪D.氨基转变成尿素3.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02含量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10℃、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B.温度为3℃、O2含量为3.0%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C.O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
O2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D.在20℃条件下,O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4.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合成的激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与自身代谢的调节基本无关B.组成酶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而诱导酶的合成还要受环境的制约C.处于对数期的细菌代谢旺盛,而大量积累代谢产物的时期是稳定期D.酶活性的调节机制是通过代谢产物致使酶的结构发生不可逆性变化来实现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索。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相同的B.DNA连接酶能把两个黏性末端经碱基互补配对后留下的缝隙“缝合”C.通过检测,大肠杆菌中没有胰岛素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D.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用于转录的模板链是相同的二.非选择题30.(21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R、r)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见下右图)。
最新-2018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卷(十八) 精品

江津中学18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卷(十八)一.选择题1.某健康人一段时期进食糖类食物较多,其胰岛B细胞中一定不会上升的是() A.线粒体的数量B.染色体数目C.RNA的含量D.核糖体的数量2.下列关于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95%的酒精和15%的盐酸等比例混合可以用来解离根尖细胞B.在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可用酒精代替丙酮C.在95%的冷却酒精中DNA的溶解度较大D.用苏丹Ⅲ鉴定脂肪时需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3.右图是自然界中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需要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B.b过程中有机物的重量一直持续增加C.基因重组过程可以发生在c过程D.在d过程中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4.关于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正确的是() A.只有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微生物才能合成分解此物质的组成酶B.初级代谢产物积累,不会导致酶活性下降C.只有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才能实现对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D.一般情况下,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可解除代谢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5.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在植物枝叶腐烂后归还土壤,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范畴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C.大量放牧,发展畜牧业,开垦草原变耕地多产粮,是良好的致富方法D.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二.非选择题30.回答Ⅰ、Ⅱ小题。
Ⅰ.(8分)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极为重要。
(1)免疫功能失调可引起过敏性疾病。
荨麻疹的起因是在过敏原的刺激下,分泌的抗体分布在皮肤某些细胞表面;当同一种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有关细胞释放出的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等变化,进而出现红肿现象。
(2)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接触后,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成为禽流感患者。
最新-2018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题(一) 精品

江津中学18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对大肠杆菌、人的肝细胞、菠菜叶表皮细胞的叙述错误码的是()A.都由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物质组成B.都有多种酶参与物质氧化分解C.都有DNA和RNA,有核糖体,能够合成蛋白质D.细胞分裂间期,都进行染色体复制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因子通过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人体获得某种免疫能力后,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DNA提取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沸水浴5分钟,溶液显现蓝色B.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制作的临时装片,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C.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摇匀,可看到溶液变成砖红色D.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慢的一条色素带呈橙黄色4.下列对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B.乙图可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C.丙图可表示呼吸作用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D.丁图可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ATP生成量的关系5.用a表示骨髓瘤细胞,b表示效应B细胞,则细胞融合过程中两次筛选的目的分别为()A.a、aa、ab、bb、b →a、aa、ab →ab培养B.a、aa、ab、bb、b →ab、bb、b →ab培养C.a、aa、ab、bb、b →ab →产生特定抗体的ab培养D.a、aa、ab、bb、b →aa →能无限增殖的aa培养二.非选择题30.完成下列试题(一)某种鼠随着人类的迁移也迁移到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的南海某岛。
(1)若干年后,岛上该种鼠的增长情况如A图所示。
在m年内,该种鼠数量增长趋势呈型曲线。
当该种鼠数量接近n值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值是该环境。
2020届高考生物 三轮冲刺 课时练习18 (含答案解析)

生物课时练(十八)解析一、选择题1、以含(NH 4)235SO 4、KH 231PO 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32P标记的T 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A. AB. BC. CD. DD【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的物质基础,考查对噬菌体侵染实验的理解。
明确大肠杆菌和噬菌体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物质及噬菌体繁殖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大肠杆菌中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和含31P的脱氧核苷酸,噬菌体的DNA被32P标记,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只有DNA进入,并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脱氧核苷酸,进行半保留复制,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子代噬菌体少数含32P,多数含31P;同时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氨基酸,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5S,选D。
“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2、下列有关“用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本实验中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应不含32PB. 培养噬菌体的时间、温度等要保持适宜C. 本实验的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强,沉淀物中放射性弱D. 本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本题疑难点是对实验过程、原理及结果识记不准确。
被侵染的大肠杆菌中应不含32P,A正确;培养噬菌体的时间、温度等要适宜,B正确;由于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所以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C错误;若要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还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并不仅仅是标记DNA,D正确。
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含有32 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8和0C. 该实验中,32P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35S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D. 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进入细菌内部的是其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部,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三代,含有32 P的子代噬菌体占2/8=1/4,B错误;噬菌体是DNA病毒,其不具有逆转录过程,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津中学07高三轮复习生物课时
测试卷(十八)
一.选择题
1.某健康人一段时期进食糖类食物较多,其胰岛B细胞中一定不会上升的是() A.线粒体的数量B.染色体数目C.RNA的含量D.核糖体的数量
2.下列关于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95%的酒精和15%的盐酸等比例混合可以用来解离根尖细胞
B.在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可用酒精代替丙酮
C.在95%的冷却酒精中DNA的溶解度较大
D.用苏丹Ⅲ鉴定脂肪时需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
3.右图是自然界中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需要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
B.b过程中有机物的重量一直持续增加
C.基因重组过程可以发生在c过程
D.在d过程中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同源染色体联
会配对
4.关于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正确的是() A.只有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微生物才能合成分解此物质的组成酶
B.初级代谢产物积累,不会导致酶活性下降
C.只有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才能实现对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D.一般情况下,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可解除代谢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
5.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在植物枝叶腐烂后归还土壤,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范畴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C.大量放牧,发展畜牧业,开垦草原变耕地多产粮,是良好的致富方法
D.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二.非选择题
30.回答Ⅰ、Ⅱ小题。
Ⅰ.(8分)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极为重要。
(1)免疫功能失调可引起过敏性疾病。
荨麻疹的起因是在过敏原的刺激下,分泌的抗体分布在皮肤某些细胞表面;当同一种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有关细胞释放出的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
等变化,进而出现红肿现象。
(2)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接触后,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成为禽流感患者。
理由是。
Ⅱ.(12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是一种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是由法国神经学家Duchenne在19世纪60年代发现的遗传病,多见于男孩,通常在20岁左右死于呼吸道疾病。
(1)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Ⅱ-3患病的原因(用A和a表示相应的基因)。
(2)Ⅲ-3是携带者的几率是。
(3)分子病理学研究证实,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由于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基因部分区域缺失、重复或突变,导致肌细胞膜上抗肌萎缩蛋白病变引起的。
若已知抗肌萎缩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能否推知原编码此蛋白整个基因的碱基序列:。
请简单陈述理由:
①;②。
31.(22分)某科研工作小组为测定田间某种棉花的光合作用强度,设计如下方法:
实验原理:
(1)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的量。
即:光合作用强度=有机物的量÷(叶片面积×光照时间)
(2)5%的三氯乙酸能杀死筛管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结构)
实验材料:小纸牌5%的三氯乙酸分析天平称量皿记录表纱布刀片等实验步骤:
第一步:晴朗天气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棉花叶片20片,挂小纸牌编号1—20。
第二步:将选定叶片的叶柄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一圈,杀死叶柄筛管细胞。
第三步:按编号顺序分别剪下叶片对称的一半,依次夹入湿润的纱布中,贮于暗处,记作甲组;4小时后,,记作乙组。
第四步:返回实验室后,在同号叶片的对应位置各取1 cm2的两个叶块,将两组叶块分别置于两个称量皿中。
第五步:将两个称量皿的叶片分别处理。
第六步:。
第七步:计算结果。
若实际测得甲组叶块的干重是a,乙组叶块的干重是b,则光合作用强度=()÷(×4
小时)
实验反思:
(1)第一步中的“有代表性的叶片”除了指选择颜色深绿、叶片完整、着生位置相似、大小接近的成年叶等条件外,选择的叶片的形状应该尽量。
(2)将叶柄筛管细胞杀死的目的是。
(3)实验对象不是一片叶片而是20片叶片,目的是。
为了同样的目的采取的措施还有(答出一种即可)。
(4)引起甲、乙两组干重差异的主要化合物有。
(5)衡量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除了本实验所用的干重物质外,还可以用。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实验的结果的大小可能受到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答出两种即可)。
参考答案:
1.B解析:健康人食糖较多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此时胰岛素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增多,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多肽)合成的场所也相应增多,作为能量供应的线粒体也增多。
但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维持稳定,不会发生变化。
2.C解析: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加入95%的冷却酒精是因为DNA不溶于酒精而细胞内的某些化合物溶于酒精,故其作用是析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3.C解析:由合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过程a中所需营养由胚柄提供;由胚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而幼苗长成成熟植株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则不断增加;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e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同样发生在减数分裂中而不是受精作用中。
4.D解析:组成酶的合成只受基因的控制,与环境无关;酶活性下降的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包括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与酶结合,使酶的结构变化;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发酵条件等。
5.A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过度放牧、开垦草原等都将导致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从而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故不是良好的致富方法;种群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迁入、迁出等因素也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30.Ⅰ.(1)效应B细胞组织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2)禽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而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因此再度感染后仍可能患病;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短
Ⅱ.(1)
(3)不能基因结构中含有非编码区、外显子和内含子
31.实验步骤:第三步:再按编号顺序以同样的速度剪下另外半片叶,也依次夹于湿润的纱布中;第五步:高温烘干若干小时;第六步:在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数据;第七步:计算结果:(b-a)÷(20 cm2×4小时)
实验反思:(1)叶片左右对称(2)阻止实验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输出(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采用同一叶片对称的两部分进行对照比较的方法(或先后两次剪下的叶片同样保存在湿润的纱布中;用于烘干和称重的各叶片两半的部位及面积相等。
答出一种就可以)(4)糖类(5)O2的释放量或CO2的吸收量(6)温度、光照、二氧化碳的浓度、矿质元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