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 我从哪里来 练习题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练习题,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练习题,推荐文档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练习题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1、细胞是英国科学家()最早发现的。

2、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 )、( )、( )、( ).4、胎儿在子宫里大约待()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5、()、()、()和()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6、青少年在()到()岁时,()、()增长较快,这个阶段成为青春期。

青春期开始的年龄(),一般()孩比()孩早两年。

青春期是由()发育到()的过度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7、如何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8、生物体将自身的()或()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

生物的()与()之间以及()的个体之间在()或()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和()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9、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哪些?()、()、()、()。

10、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11、摆包括()和(),摆在摆动时,(),再(),叫摆动一次。

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与()无关。

12、古人利用( )、( )和()、()等方法获取火种。

()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的使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

13、利用()通过()产生()的装置叫做电磁铁,电磁铁由()和()两部分构成。

电磁铁是将()转化成()的装置。

()、()、()、()等都是利用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14、电磁铁的特性是()、()。

15、怎样改变磁力的大小?()()。

怎样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16、电磁起重机的主要部分是(),它是利用电流的()原理搬运钢铁物品的机器。

17、生活中能量存在的方式有:()、()、()、()、()、()、()、()。

18、()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

19、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之间有什么关系?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他们联系起来。

()。

20、用手弯铁是将()能转化成()能,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是将()能转化成()能。

六年级下册科学2我从哪里来练习题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2我从哪里来练习题青岛版

1.2我从哪里来练习
姓名班级小组学号日期
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开始的。

它的名字是。

2、精子和卵子结合之后会来到妈妈温暖、舒适的,靠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慢慢长大。

3、大约后,它长成一个的胚胎;再过左右,胚胎就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各种器官都已形成。

4、双胞胎分为和。

5、试管婴儿的特点:、。

6、大约6周后,受精卵就长成一个有脑和脊椎骨的胚胎。

()
7、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的生长过程大致是:受精卵--胚胎---胎儿。

()
8、我们的生命是从()开始的。

A、一个细胞
B、两个细胞
C、有的人是一个细胞有的人是两个细胞
D、不能确定几个细胞
9、试管婴儿是()
A、在试管中长大的婴儿
B、是在母亲身体内长大的婴儿
C、是体内受精的婴儿
D、无法确定
10、试管婴儿技术给很多不孕不育夫妇带来福音了福音,其受精卵发育的场所主要是()
A、试管
B、子宫批阅日期:等级:
改错:。

六年级科学下册我从哪里来1练习题青岛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我从哪里来1练习题青岛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
第一单元人的一世
我从哪里来
一、填空。

1.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开始的。

2. 受精卵是由()和()联合在一同生成的。

3. 受精卵是在妈妈的()长大的。

二、判断。

1. 受精卵大概三周后长成为一个有脑和脊椎骨的胚胎。

()
2. 一般状况下,胎儿在黑暗的子宫里大概待 5 个月。

()
3. 胚胎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的时候,各样器官就已经形成。

()
三、说一说。

经过本课的学习,说一下自己是从那边来?
四、课外实践。

1.领会妈妈十月怀孕的辛苦。

2.采集自己不一样年纪时段的照片、衣物等物件,制作一份自己的《生命手册》
参照答案:
一、 1. 细胞 2.精子、卵子 3.子宫
二、√×√
三、省略
四、省略
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我从哪里来》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我从哪里来》青岛版

《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从哪里来》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人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二课时。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细胞及其构成,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后,学习人类的繁衍是怎样的过程,是科学课堂中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通过搜集图片、文字资料,了解自己从哪里来的,并开展研讨活动,梳理还需要补充的知识有哪些,再通过体验活动真切感受到妈妈在怀孕时身体负担,从而对学生形成正向积极引导,从而加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准备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第二部分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交流通过文字、视频资料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再讨论自己还想知道的关于自己出生的知识,第三部分自由活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妈妈怀孕时的辛苦。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整理资料,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

【学生分析】本课是在学生了解细胞是生命体基本构成单位之后,学习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知道了细胞的基本特征并知道生命的演化,因此对本节课中出现的生殖细胞能够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对于母亲孕期的身体负担了解比较少,通过体验活动亲身体会,让学生常怀常怀感恩心,辅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2.知道胎儿是怎样出生的,并体验妈妈怀胎的辛苦。

科学探究目标:1.能了解胎儿的发育过程,知道人类的生育过程。

2.能在探究活动引导下,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感恩图报的意识。

【重难点】胎儿的发育过程,十月怀胎体验活动。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试管婴儿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试管婴儿

《我从哪里来》资料
试管婴儿
人的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人的新生命开始.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一般怀孕到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意味着婴儿出生.注意人的生命开始于受精卵,而不是婴儿出生.在我国民间经常把“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叫“试管婴儿”。

而事实上,体外受精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是把卵子和精子都拿到体外来,让它们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然后把早期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宫中,在子宫中孕育成为孩子。

利用体外受精技术产生的婴儿称为试管婴儿,这些孩子也是在妈妈的子宫内长成的。

可以说,“试管婴儿技术”等同于“体外受精”。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5单元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5单元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5单元试题及答案(含期中期末)(共2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填空:10☆1.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构成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开始的。

2. 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最早发现的。

3.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男孩比女孩(早晚)两年。

4.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

5. 和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6. 妈妈孕育胎儿的地方叫。

7、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发展的关键阶段。

二、判断.7☆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2.所有动物和植物都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

()3.因为有遗传,生物后代的形态特征一定与父母一样。

()4.双胞胎之间的身体差异也是变异现象。

()5.不同种族的人之间存在着身体特征方面的差异。

()6.人的生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

()7.任何生物都会经历一个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三.选择8☆1.下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霉菌2.小明的爸爸是近视而且白发较多,小明的视力也不好,这是(),小明的头发没有白发,这是()。

A、遗传 B变异3.一般情况下,胎儿在黑暗的子宫里大约待()个月。

A.8 B.10 C.9 D.5三、填图:标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10☆四、我来告诉你。

1.如何健康地度过青春期?6☆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分别说明了什么?你能举个例子吗?9☆第一单元《人的一生》一、填空:10☆1.细胞细胞。

2. 罗伯特·虎克。

3. 晚。

4.遗传。

5. 遗传变异。

6. 子宫。

7、青春期身心二、判断.7☆1. 对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对三.选择8☆三、填图略四、我来告诉你。

1.如何健康地度过青春期?6☆(1)加强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睡眠(4)心理咨询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分别说明了什么?你能举个例子吗?9☆“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了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遗传。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我从哪里来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我从哪里来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我从哪里来教案青岛版(三年级起点)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母亲辛苦感悟亲情。

三、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把“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做调查报告。

2.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最近,同学们运用以前科学课中学到的方法,把《我从哪里来》作为一个科学课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

(二)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1. 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2. 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

(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3. 活动:给小宝宝安家4. 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

(板书:搜集分析运用)5. 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6. 总结过渡: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

不过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

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出示课件)“我做5分钟的妈妈”。

(三)游戏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1.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2.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

(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系鞋带)3. 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

a
13
探究活动
制制作作::郭郭彪彪
a
14
动态
a
15
a
16
a
17
2、孕育。
a
18
脐带
a
19
子宫
a
20
受 精 卵 一个 月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 的。
两 天
一 个 半 月
a
21
两 个 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个 月
脐带,通过它妈妈把自己的营
。 养不断送给宝宝
四 个 月
五 个 月
a
22
六 个 月
我从哪里来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我从哪里来
a
7
交流
1、小组内交流已知信息。 2、整合小组内想知道的问题。
a
8
1、受孕。 2、孕育。 3、诞生。
a
9
1、查询资料卡。 2、询问已经做了妈妈 的老师。 3、小组合作,运用资 料解决问题。
a
10
受孕
a
11
a
12
爸爸体内会释放大量的精子,进入妈妈的体内。
七 个 月



九个月……
a
23
3、诞生。
a
24
a
25
a
26
a
27
a
28
a
29
a
30
a
31
a
32
a
33
a
34
a
35
体验
a
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
第一单元 人的一生
我从哪里来
一、填空。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 )开始的。

2.受精卵是由( )和( )结合在一起生成的。

3.受精卵是在妈妈的( )长大的。

二、判断。

1.受精卵大约三周后长成为一个有脑和脊椎骨的胚胎。

( )
2.一般情况下,胎儿在黑暗的子宫里大约待5个月。

( )
3.胚胎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的时候,各种器官就已经形成。

( )
三、说一说。

通过本课的学习,说一下自己是从那里来?
四、课外实践。

1.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2.收集自己不同年龄时段的照片、衣物等物品,制作一份自己的《生命手册》
参考答案:
一、1.细胞 2.精子、卵子 3.子宫
二、√ × √
三、省略
四、省略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