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佳中学中考数学复习 动点与抛物线专题(2)(无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2022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机密★启用前2022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数学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为第4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2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计算(3)(2)-+-的结果等于( )A .5-B .1-C .5D .12.tan 45︒的值等于( )A .2B .1C .22D .333.将29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60.2910⨯ B .52.910⨯ C .42910⨯ D .329010⨯4.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5.右图是一个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629的值在( )A .3和4之间B .4和5之间C .5和6之间D .6和7之间7.计算1122a a a ++++的结果是( ) A .1 B .22a + C .2a + D .2a a + 8.若点()()()123,2,,1,,4A x B x C x -都在反比例函数8y x =的图象上,则123,,x x x 的大小关系是( )A .123x x x <<B .231x x x <<C .132x x x <<D .213x x x <<9.方程2430x x ++=的两个根为( )A .121,3x x ==B .121,3x x =-=C .121,3x x ==-D .121,3x x =-=-10.如图,OAB △的顶点(0,0)O ,顶点A ,B 分别在第一、四象限,且AB x ⊥轴,若6,5AB OA OB ===,则点A 的坐标是( )A .(5,4)B .(3,4)C .(5,3)D .(4,3)11.如图,在ABC △中,AB AC =,若M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将ABM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CN △,点M 的对应点为点N ,连接MN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B AN = B .AB NC ∥ C .AMN ACN ∠=∠D .MN AC ⊥12.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c <<)经过点(1,0),有下列结论: ①20a b +<;②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③关于x 的方程2()0ax bx b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 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计算7m m ⋅的结果等于___________.14.计算191)(191)-的结果等于___________.15.不透明袋子中装有9个球,其中有7个绿球、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绿球的概率是___________.16.若一次函数y x b =+(b 是常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b 的值可以是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7.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2,60DAB ∠=︒,E 为AB 的中点,F 为CE 的中点,AF 与DE 相交于点G ,则GF 的长等于___________.18.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圆上的点A ,B ,C 及DPF ∠的一边上的点E ,F 均在格点上.(Ⅰ)线段EF 的长等于___________;(Ⅱ)若点M ,N 分别在射线,PD PF 上,满足90MBN ∠=︒且BMBN =.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点M ,N ,并简要说明点M ,N 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本小题8分)解不等式组21,1 3.x x x ≥-⎧⎨+≤⎩①② 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Ⅰ)解不等式①,得___________;(Ⅱ)解不等式②,得___________;(Ⅲ)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Ⅳ)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_____.20.(本小题8分)在读书节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每人参加活动的项数。

天津市佳春中学中考数学复习 二次函数的应用

天津市佳春中学中考数学复习 二次函数的应用

二次函数的应用一、选择题1. (2012某某资阳3分)如图是二次函数2y=ax +bx+c 的部分图象,由图象可知不等式2ax +bx+c<0的解集是【 】A .1<x<5-B .x>5C .x<1-且x>5D .1<x -或x>5【答案】D 。

【考点】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得出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结合图象可得出2ax +bx+c<0的解集:由图象得:对称轴是x=2,其中一个点的坐标为(5,0),∴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

由图象可知:2ax +bx+c<0的解集即是y <0的解集,∴x<-1或x >5。

故选D 。

二、填空题1. (2012某某某某5分)教练对小明推铅球的录像进行技术分析,发现铅球行进高度y (m )与水平距离x (m )之间的关系为21(4)312y x =--+,由此可知铅球推出的距离是 ▲ m 。

【答案】10。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在函数式21(4)312y x =--+中,令0y =,得 21(4)3012x --+=,解得110x =,22x =-(舍去), ∴铅球推出的距离是10m 。

2. (2012某某襄阳3分)2,该型号飞机着陆后滑行 ▲ m 才能停下来.【答案】600。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

1028458【分析】根据飞机从滑行到停止的路程就是滑行的最大路程,即是求函数的最大值。

∵﹣1.5<0,∴函数有最大值。

∴()2060s 6004 1.5-==⨯-最大值,即飞机着陆后滑行600米才能停止。

3. (2012某某某某3分)如图,某某建邦大桥有一段抛物线型的拱梁,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bx .小强骑自行车从拱梁一端O 沿直线匀速穿过拱梁部分的桥面OC ,当小强骑自行车行驶10秒时和26秒时拱梁的高度相同,则小强骑自行车通过拱梁部分的桥面OC 共需 ▲ 秒.【答案】36。

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抛物线与x轴交点问题》解答题专题训练(附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抛物线与x轴交点问题》解答题专题训练(附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抛物线与x轴交点问题》解答题专题训练(附答案)1.已知抛物线y=ax2﹣2ax﹣3a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顶点为D.(1)请直接写出A、B两点坐标,抛物线的对称轴;(2)若点M(t,y1),N(t+3,y2),P(1,y3)都在抛物线上,且始终满足y1>y2>y3,请结合图象,求出t的取值范围.2.如图,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0,3),直线y=﹣x﹣1经过点A且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P是位于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 A,PD,求△P AD的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顶点为A(2,4),B(2,2),C(5,2),D (5,4),抛物线y=ax2+bx交x轴正半轴于点E.(1)若抛物线经过A,C两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a=﹣1;①抛物线交直线CD于点M,当△OME面积为5时,求b的值;②当抛物线与矩形ABCD的边有交点时,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mx2+4mx﹣5m.(1)求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2)当m>0时,过A(0,2)点作直线l平行于x轴,与抛物线交于C、D两点(点C 在点D左侧),C、D横坐标分别为x1、x2,且x2﹣x1=8,求抛物线的解析式.5.对于抛物线y=x2﹣2x﹣3.(1)它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顶点坐标为;(2)在坐标系中利用描点法画出此抛物线;x……y……(3)当﹣2<x<2时,直接写出y的取值范围.6.已知二次函数y=x2+mx+m2﹣3(m为常数,m>0)的图象经过点P(2,4).(1)求m的值;(2)判断二次函数y=x2+mx+m2﹣3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并说明理由.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2ax﹣3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2)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y=ax2﹣2ax﹣3;(3)若抛物线y=ax2﹣2ax﹣3在直线AB下方的部分与抛物线y'=﹣x2+2x+m只有一个交点,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8.如图,已知抛物线C1:y=a(x+4)2﹣6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点B的坐标为(2,0);(1)由图象可知,抛物线C1的开口向,当x<﹣4时,y随x的增大而;(2)求a的值;(3)如图,抛物线C2与抛物线C1关于x轴对称,将抛物线C2在x轴上平移,平移后的抛物线记为C3,当抛物线C3与抛物线C1只有一个交点时,求抛物线C3的解析式,以及交点坐标.9.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3,0)和B(0,3),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C,点D是抛物线上的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D作DE⊥AB于点E,连接BF,当点D在第一象限且S△BEF=2S△AEF时,求点D的坐标.1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C,且OB=OC,点A坐标为(﹣1,0).(1)求出该二次函数表达式,并求出顶点坐标.(2)将该函数图象沿x轴翻折,如图①,(Ⅰ)请直接写出翻折后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Ⅱ)翻折前后的函数图象在一起构成轴对称图形,请写出对称轴.(3)将两图象在x轴上方的部分去掉,如图②,当直线y=﹣x+k与两抛物线所剩部分有4个交点时,请求出k的取值范围.11.当x=﹣1时,抛物线y=ax2+bx+c取得最大值4,并且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0,3),与x轴交于点A、B.(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m,y1),N(m+2,y2)都在该抛物线上,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3)对于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P(x l,y1),Q(x2,y2),当t﹣1≤x1≤t+2,x2≥2时均满足y1≥y2,请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12.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一次函数y=﹣x+3的图象经过点B,C,与抛物线对称轴交于点D,且S△ABD=4,点P是抛物线y=ax2+bx+c 上的动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当点P在直线BC上方时,求点P到直线BC的距离的最大值.13.如图,抛物线的顶点A是直线OD上一个动点,该抛物线与直线OD 的另一个交点为C,与y轴的交点为B,点D的坐标是(2,2).(1)求点B的纵坐标的最小值,并写出此时点A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若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E和F,请直接写出线段EF的长度.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bx+c过A,B,C三点,点A的坐标是(3,0),点C的坐标是(0,﹣3),动点P在抛物线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动点P在第四象限内的抛物线上,过动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C于点D,交x轴于点E,垂足为E,求线段PD的长,当线段PD最长时,求出点P的坐标.15.设二次函数y1=2x2+bx+c(b,c是常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1)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2,0),求函数y1的表达式及其图象的对称轴.(2)若函数y1的表达式可以写成y1=2(x﹣h)2﹣2(h是常数)的形式,求b+c的最小值.(3)设一次函数y2=x﹣m(m是常数),若函数y1的表达式还可以写成y1=2(x﹣m)(x﹣m﹣2)的形式,当函数y=y1﹣y2的图象经过点(x0,0)时,求x0﹣m的值.16.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B(﹣2,0)、C(4,0)两点,与y轴交于点A(0,2).(1)求出此抛物线和直线AC的解析式;(2)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M,求点M的横坐标x为何值时四边形ABCM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并写出此时点M的坐标.17.已知抛物线L1的顶点为(1,),且经过点(0,3),L1关于x轴对称的抛物线为L2.(1)求抛物线L1的表达式;(2)点E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L1上,过点E作EF∥x轴,与抛物线L1交于点F(点E 在点F的左侧),那么在抛物线L2上是否存在点M、点N,使得四边形EFMN是矩形,且其长与宽的长度之比为3:1?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已知点A(﹣3,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连接BC、AC.(1)用含a的代数式求S△ABC;(2)若S△ABC=6,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当m﹣1≤x≤1时,y的最小值是﹣2,求m的值.19.已知抛物线y=ax2﹣mx+2m﹣3经过点A(2,﹣4).(1)求a的值;(2)若抛物线与y轴的公共点为(0,﹣1),抛物线与x轴是否有公共点,若有,求出公共点的坐标;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当2≤x≤4时,设二次函数y=ax2﹣mx+2m﹣3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若=,求m的值.20.设二次函数y=(x﹣a)(x﹣a+2),其中a为实数.(1)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2,﹣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把二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k个单位,使图象与x轴无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3)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m,t),点B(n,t),设|m﹣n|=d(d≥2),求t的最小值.参考答案1.解:(1)由y=ax2﹣2ax﹣3a得到:y=a(x﹣3)(x+1),故A(﹣1,0),B(3,0).由y=ax2﹣2ax﹣3a得到:y=a(x﹣1)2﹣4a,故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2)由(1)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所以点P(1,y3)是抛物线y=ax2﹣2ax ﹣3a的顶点坐标,∵始终满足y1>y2>y3,∴该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当点M(t,y1),N(t+3,y2)都在对称轴左侧时,t+3<1,则t<﹣2.当点M(t,y1),N(t+3,y2)分别位于对称轴两侧时,1﹣t>t+3﹣1,则t<﹣.当t=﹣2时,t+3=1,此时y2=y3,与已知矛盾,故t≠﹣2.综上所述,t的取值范围是t<﹣且t≠﹣2.2.解:(1)∵直线y=﹣x﹣1经过点A,∴令y=0,则0=﹣x﹣1,∴x=﹣1,∴A(﹣1,0),将A(﹣1,0),C(0,3)代入y=ax2+2x+c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x2+2x+3=﹣x﹣1,解得:x1=﹣1,x2=4,∴D(4,﹣5),过点P作PE∥y轴,交AD于E,设P(t,﹣t2+2t+3),则E(t,﹣t﹣1),∴PE=(﹣t2+2t+3)﹣(﹣t﹣1)=﹣t2+3t+4,∴△P AD的面积=•PE•(4+1)=(﹣t2+3t+4)=﹣(t﹣)2+,当t=时,△P AD的面积最大,且最大值是.3.解:(1)把A(2,4),C(5,2)代入抛物线y=ax2+bx中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若a=﹣1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bx,①当x=5时,y=﹣25+5b,∴M(5,﹣25+5b),当y=0时,﹣x2+bx=0,x1=0(舍),x2=b,∴E(b,0),∴S△OME=•OE•y M=b(﹣25+5b)=5,解得:b1=或b2=(不符合题意,舍);②∵y=﹣x2+bx=﹣(x﹣)2+,∴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令=x,则抛物线的顶点所在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x2,当抛物线经过点B时满足题意,将点B的坐标(2,2)代入y=﹣x2+bx得:2=﹣4+2b,∴b=3,当抛物线经过点D时满足题意,将点D的坐标(5,4)代入y=﹣x2+bx得:4=﹣25+5b,∴b=,∴3≤b≤.4.解:(1)令y=0得:mx2+4mx﹣5m=0,∴m(x2+4x﹣5)=0,∵m为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m≠0,∴x2+4x﹣5=0,∴x1=﹣5,x2=1,∴与x轴交点坐标为(﹣5,0)和(1,0),∴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1﹣(﹣5)=6;(2)∵直线l过点(0,2)且平行于x轴,∴直线l的解析式为y=2,∴y=mx2+4mx﹣5m中令y=2得:∴2=mx2+4mx﹣5m,∴mx2+4mx﹣5m﹣2=0,∴x1+x2=﹣4,x1x2=﹣5﹣,∴(x1﹣x2)2=(x1+x2)2﹣4x1x2=16+20+,∵x2﹣x1=8,∴(x1﹣x2)2=64,∴16+20+=64,36+=64,=28,∴m=,∴y=x2+x﹣.5.解:(1)将y=0代入y=x2﹣2x﹣3得x2﹣2x﹣3=0,解得x1=﹣1,x2=3,∴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为(﹣1,0),(3,0),将x=0代入y=x2﹣2x﹣3得y=﹣3,∴抛物线与y轴交点坐标为(0,﹣3),∵y=x2﹣2x﹣3=(x﹣1)2﹣4,∴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4),故答案为:(﹣1,0),(3,0);(0,﹣3);(1,﹣4).(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4),∴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经过(0,﹣3),∴抛物线经过(2,3),列表如下:x…﹣10 1 2 3…y…0 ﹣3 ﹣4 ﹣3…图象如下:(3)将x=﹣2代入y=x2﹣2x﹣3得y=4+4﹣3=5,∵抛物线开口向上,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4)且经过(2,﹣3),∴当﹣2<x<2时,﹣4≤y<5.6.解:(1)将(2,4)代入y=x2+mx+m2﹣3得4=4+2m+m2﹣3,解得m1=1,m2=﹣3,又∵m>0,∴m=1.(2)∵m=1,∴y=x2+x﹣2,∵Δ=b2﹣4ac=12+8=9>0,∴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7.解:(1)将点A(3,0)代入y=ax2﹣2ax﹣3中,得9a﹣6a﹣3=0,解得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y=x2﹣2x﹣3=(x﹣1)2﹣4,∴顶点坐标为(1,﹣4);(2)画出函数y=x2﹣2x﹣3的图象如图1所示:(3)∵y'=﹣x2+2x+m=﹣(x﹣1)2+m+1,∴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开口向下,与y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m),且可看成由抛物线y=﹣(x﹣1)2沿对称轴(直线x=1)上下平移得到,当抛物线y'=﹣(x﹣1)2+m+1的顶点坐标为(1,﹣4)时,符合题意,即m+1=﹣4,解得m=﹣5;当抛物线y'=﹣(x﹣1)2+m+1经过点B(0,﹣3)时,如图所示,此时有1个交点.将B(0,﹣3)代入y'=﹣(x﹣1)2+m+1,即可解得m=﹣3;当抛物线y'=﹣(x﹣1)2+m+1经过点A(3,0)时,如图3所示,此时没有交点;将A(3,0)代入y'=﹣(x﹣1)2+m+1,即可解得m=3;如图4所示,当﹣3<m<3时,此时有一个交点.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3≤m<3或m=﹣5.8.解:(1)由图象和抛物线解析式可知,抛物线C1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4,∴当x<﹣4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上,减小;(2)把点B的坐标(2,0)代入y=a(x+4)2﹣6得,0=a(2+4)2﹣6,解得:a=;(3)由(2)知抛物线C1的解析式为y=(x+4)2﹣6,∵抛物线C2与抛物线C1关于x轴对称,∴抛物线C2与的解析式为y=﹣(x+4)2+6,∵将抛物线C2在x轴上平移,平移后的抛物线记为C3,∴抛物线C3:y=﹣(x﹣h)2+6,联立得,(x+4)2﹣6=﹣(x﹣h)2+6,整理得:2x2+(8﹣2h)x+h2﹣56=0,∵抛物线C3与抛物线C1只有一个交点,∴Δ=(8﹣2h)2﹣4×2(h2﹣56)=0,整理得:h2+8h﹣128=0,解得:h1=﹣16,h2=8,∴抛物线C3的解析式为y=﹣(x﹣8)2+6或y=﹣(x+16)2+6;把h=8或h=﹣16代入2x2+(8﹣2h)x+h2﹣56=0中,解得:x1=x2=2或x3=x4=﹣10,当x=2时,y=(2+4)2﹣6=0,当x=﹣10时y=(﹣10+4)2﹣6=0,∴抛物线C3与抛物线C1交点坐标为(2,0)或(﹣10,0).9.解:(1)将点A(3,0)和B(0,3)代入y=﹣x2+bx+c,∴,解得,∴y=﹣x2+2x+3;(2)∵A(3,0)和B(0,3),∴OA=OB=3,∴∠BAO=45°,∵DF⊥AB,∴EF=AE,∵AB=3,S△BEF=2S△AEF,∴AE=,∴AF=2,∴F(1,0),∴E(2,1),∴设直线DF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y=x﹣1,联立方程组,解得x=或x=,∵点D在第一象限,∴x=,∴D(,).10.解:(1)∵y=ax2+bx+3,∴C(0,3),∵OB=OC,∴B(3,0),又∵A(﹣1,0).∴,解得:,∴y=﹣x2+2x+3=﹣(x﹣1)2+4,∴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x2+2x+3,顶点坐标为(1,4);(2)Ⅰ如图:D(1,4),则D关于x轴的对称点D′坐标为(1,﹣4),∵翻折前后抛物线的形状、大小都相同,开口方向相反,∴翻折后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1)2﹣4=x2﹣2x﹣3;Ⅱ翻折后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此时对称轴为直线x=1,同时两个图象关于两个图象的交点所在的中线对称,此时对称轴为直线y=0(或x轴);(3)当直线y=﹣x+k过点A时,则有三个交点,把A(﹣1,0)代入y=﹣x+k,得k=﹣1;当直线y=﹣x+k与抛物线y=x2﹣2x﹣3只有一个交点(相切)时,则有三个交点,联立,则x2﹣2x﹣3=﹣x+k,即x2﹣x﹣3﹣k=0,Δ=1﹣4×1×(﹣3﹣k)=13+4k=0,解得:k=﹣,由图像可知,若直线y=﹣x+k与两抛物线所剩部分有4个交点,k的取值范围为﹣<k<﹣1.11.解:(1)由题意设抛物线y=a(x+1)2+4,代入点C(0,3)得,a+4=3,解得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4=﹣x2﹣2x+3;(2)∵点M(m,y1),N(m+2,y2)都在该抛物线上,∴y1﹣y2=(﹣m2﹣2m+3)﹣[﹣(m+2)2﹣2(m+2)+3=4m+8,当4m+8>0,即m>﹣2时,y1>y2,当4m+8=0,即m=﹣2时,y1=y2,当4m+8<0,即m<﹣2时,y1<y2.(3)∵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当x=2与x=﹣4时的函数值相等,∵a<0,∴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下,∵当t﹣1≤x1≤t+2,x2≥2时均满足y1≥y2,∴,解得:﹣3≤t≤0.12.解:(1)∵一次函数y=﹣x+3的图象经过点B,C,∴C(0,3),B(3,0),设点A(m,0),∴抛物线对称轴为x=(3+m),∴点D(+,﹣m+),∵S△ABD=4,∴(3﹣m)(﹣m+)=4,解得:m=﹣1或m=7(舍去),∴点A(﹣1,0),将A,B,C三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得:,解得:,∴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2+2x+3;(2)过点P作PE∥OC交BC于E,PF⊥BC于F,∵OC=OB=3,∠COB=90°,∴∠OCB=∠OBC=45°,∵PE∥OC,∴∠PEF=∠OBC=45°,∴PF=PE×sin45°=PE,∴点P到直线BC的距离的最大只需PE最大,设P(x,﹣x2+2x+3),则点E(x,﹣x+3),∴PE=﹣x2+2x+3﹣(﹣x+3)=﹣x2+3x=﹣(x﹣)2+,∵﹣1<0,∴当x=时,PE最大值为,∴PF最大=PE最大=×=,∴点P到直线BC的距离的最大值为.13.解:(1)设直线OD解析式为y=kx,将(2,2)代入y=kx得2=2k,解得k=1,∴y=x,设点A坐标为(m,m),则抛物线解析式为y=(x﹣m)2+m,将x=0代入y=(x﹣m)2+m得y=m2+m=(m+1)2﹣,∴点B纵坐标最小值为﹣,此时m=﹣1,∴点A坐标为(﹣1,﹣1).(2)由(1)得y=﹣(x+1)2﹣1,将y=0代入y=﹣(x+1)2﹣1得0=﹣(x+1)2﹣1,解得x1=﹣1+,x2=﹣1﹣,∴EF=﹣1+﹣(﹣1﹣)=2.14.解:(1)由题意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设过A、C两点直线的解析式为y=kx+n,由题意得,,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点P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设点P的坐标为(x,x2﹣2x﹣3)且0<x<3.∵PE⊥x轴交直线AC于点D,∴可设点D的坐标为(x,x﹣3),∴PD=|x﹣3﹣(x2﹣2x﹣3)|,∵点D在点P的上方,∴PD=﹣x2+3x(0<x<3),即线段PD的长为﹣x2+3x(0<x<3).∵线段PD的长为﹣x2+3x,∴﹣x2+3x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PD有最大值,∴当x=﹣=时,PD最大值=.∴此时点P的纵坐标为y=﹣2×﹣3=﹣.∴此时点P的坐标为(,﹣).15.解:(1)∵二次函数y1=2x2+bx+c过点A(1,0)、B(2,0),∴y1=2(x﹣1)(x﹣2),即y1=2x2﹣6x+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把y1=2(x﹣h)2﹣2化成一般式得,y1=2x2﹣4hx+2h2﹣2.∴b=﹣4h,c=2h2﹣2.∴b+c=2h2﹣4h﹣2=2(h﹣1)2﹣4.把b+c的值看作是h的二次函数,则该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有最小值,∴当h=1时,b+c的最小值是﹣4.(3)由题意得,y=y1﹣y2=2(x﹣m)(x﹣m﹣2)﹣(x﹣m)=(x﹣m)[2(x﹣m)﹣5].∵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x0,0),∴(x0﹣m)[2(x0﹣m)﹣5]=0.∴x0﹣m=0,或2(x0﹣m)﹣5=0.即x0﹣m=0或x0﹣m=.16.解:(1)将(﹣2,0)、(4,0),(0,2)代入y=ax2+bx+c中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n,将(0,2),(4,0)代入y=kx+n得,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2.(2)如图,作ME⊥x轴,交AC于点N,设M点坐标为(m,﹣m2+m+2),则N点坐标为(m,﹣m+2).∴MN=﹣m2+m+2﹣(﹣m+2)=﹣m2+m,∴S四边形ABCM=S△ABC+S△ACM=×6×2+4(﹣m2+m)=﹣(m﹣2)2+8.∴当m=2时,S四边形ABCM有最大值为8,此时M点坐标为(2,2).17.解:(1)∵抛物线L1的顶点为(1,),∴设抛物线L1的解析式为y=a(x﹣1)2+,将(0,3)代入解析式可得:a(0﹣1)2+=3,解得:a=﹣,∴抛物线L1的解析式为y=﹣(x﹣1)2+;(2)存在.∵L1的解析式为y=﹣(x﹣1)2+,且L1、L2关于x轴对称,∴L2的解析式为y=(x﹣1)2﹣,∵E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L1上,故可设E(m,﹣(m﹣1)2+),∵EF∥x轴,点E在点F的左侧,且对称轴为x=1,∴F(2﹣m,﹣(m﹣1)2+),即EF=2﹣2m,∵四边形EFMN是矩形,∴可设N(m,(m﹣1)2﹣),故EN=﹣(m﹣1)2+﹣(m﹣1)2+=﹣(m﹣1)2+,∵矩形长与宽的长度之比为3:1,当EF为长时:=,整理得:3m2﹣10m﹣32=0,解得:m1=﹣2,m2=,当m=时,EF=2﹣2m=﹣,不符合实际意义,舍去,∴m=﹣2,此时F(4,1);当EF为宽时,=,整理得:m2﹣14m=0,解得:m1=0,m2=14,当m=14时,EF=2﹣2m=﹣26,不符合实际意义,舍去,∴m=0,此时F(2,3).综上所述:F(2,3)或(4,1).18.解:(1)∵A(﹣3,0),对称轴为x=﹣1,点B的坐标为:(1,0);∵点B(1,0)在抛物线y=ax2+bx+c上,∴a+b+c=0,∵函数的对称轴为:x=﹣1=﹣∴b=2a,将b=2a代入a﹣b+c=0得:c=﹣3a,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2ax﹣3a,∴C(0,﹣3a),∵a>0,∴OC=3a,∴S△ABC=AB•OC=×4×3a=6a;(2)∵S△ABC=6a=6,∴a=1,∴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x﹣3;(3)①当m﹣1≥﹣1时,即m≥0,函数在x=m﹣1时,取得最小值,即:(m﹣1)2+2(m+1)﹣3=﹣2,解得:m=±(舍去负值),故m=;②当m﹣1<﹣1,即m<0时,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小值,而顶点纵坐标为﹣4≠﹣2,故不存在m值;综上,m=.19.解:(1)∵抛物线y=ax2﹣mx+2m﹣3经过点A(2,﹣4),∴4a﹣2m+2m﹣3=﹣4,解得:a=﹣;(2)由(1)知a=﹣,∴抛物线解析式为y=﹣x2﹣mx+2m﹣3,∵抛物线与y轴的公共点为(0,﹣1),∴2m﹣3=﹣1,解得m=1,∴y=﹣x2﹣x﹣1,∴Δ=b2﹣4ac=(﹣1)2﹣4×(﹣)×(﹣1)=1﹣1=0,∴抛物线与x轴是有一个公共点,令y=0,则﹣x2﹣x﹣1=0,解得:x1=x2=﹣2,∴公共点的坐标为(﹣2,0);(3)由(1)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mx+2m﹣3,∴对称轴为直线x=﹣=﹣2m,①当﹣2m<2,即m>﹣1时,∵a<0,抛物线开口向下,∴当2≤x≤4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M=y max=﹣×22﹣2m+2m﹣3=﹣4,当x=4时,N=y min=﹣×16﹣4m+2m﹣3=﹣2m﹣7,∵=,∴=,解得:m=﹣,不符合题意;②当2≤﹣2m≤4即﹣2≤m≤﹣1时,若直线x=2与直线x=﹣2m接近时,则当x=﹣2m时y取得最大值,即M=﹣×(﹣2m)2﹣m×(﹣2m)+2m﹣3=m2+2m ﹣3,当x=4时,y取得最小值,即N=﹣×42﹣4m+2m﹣3=﹣2m﹣7,∵=,∴=,解得:m1=﹣,m2=﹣(不合题意,舍去);若直线x=4与直线x=﹣2m接近时,则当x=﹣2m时y取得最大值,即M=﹣×(﹣2m)2﹣m×(﹣2m)+2m﹣3=m2+2m ﹣3,当x=2时,y取得最小值,即N=﹣×22﹣2m+2m﹣3=﹣4,∵=,∴=,解得:m1=,m2=(不符合题意,舍去);③当﹣2m>4即m<﹣2时,∵a<0,抛物线开口向下,∴当2≤x≤4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N=﹣×22﹣2m+2m﹣3=﹣4,当x=4时,M=﹣×16﹣4m+2m﹣3=﹣2m﹣7,∵=,∴=,解得:m=﹣(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m的值为﹣或.20.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2,﹣1),∴(2﹣a)(2﹣a+2)=﹣1,解得:a=3,∴y=(x﹣3)(x﹣3+2)=x2﹣4x+3,∴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4x+3;(2)由二次函数的交点式得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横坐标x1=a,x2=a﹣2,∴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a﹣1,把x=a﹣1代入解析式得顶点纵坐标为﹣1,∴将二次函数图象向上平移k个单位可得顶点纵坐标为k﹣1,∵图象与轴无交点,∴k﹣1>0,∴k>1;(3)∵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a﹣1,不妨设m<n,∵|m﹣n|=d,∴m=a﹣1﹣,n=a﹣1+,把x=a﹣1﹣,y=t代入函数解析式,得t=d2﹣1,∵d≥2,∴t的最小值为0.。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试题(无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试题(无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试题(无答案)二次函数专题考点一: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其求解一般的,形如),0(2是常数、、c b a a c bx ax y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c b a 、、分别为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一般式:c bx ax y ++=2。

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2)顶点式:()k h x a y +-=2。

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3)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1x 、2x ,通常选用交点式:()()21x x x x a y --=.(4)对称点式:已知图像上有两个关于y 轴对称的点()()k x k x ,,,21,那么函数的方程可以选用对称点式()()k x x x x a y +--=21,代入已知的另外的点就可以求出函数的方程来了。

例题1:根据题意,求解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求过点A(1,0),B(2,3),C(3,1)的抛物线的方程(2)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2和1 ,且通过点(2,8),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3,-2),并且图象与x 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4)已知二次方程32=++c bx ax 的两个根是-1和2,而且函数c bx ax y ++=2过点(3,4),求函数c bx ax y ++=2的解析式。

(5)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且通过点(1,10),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6)已知二次函数当x =2时有最大值3,且它的图象与x 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6,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1:(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2,1),B(3,4),且与y 轴交点为(0,7),则求函数的解析式(2)已知过点(2,0),(3,5)的抛物线c bx ax y ++=2与直线33+=x y 相交与x 轴上,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其顶点为(2,2),图象在x 轴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因动点产生的函数问题--动态探究问题(一)(无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因动点产生的函数问题--动态探究问题(一)(无答案)

因动点产生的函数问题——动态探究问题(一)【课前热身】动点沿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圆或直线、双曲线、抛物线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1。

如图,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上一动点,沿A→D→C→B的路径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BAP的面积是y,则大致能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2.如图,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运动至点B后,立即按原路返回,点P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则以点B为圆心,线段BP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S与点P的运动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3。

如图,△ABC中,∠ACB=90°,∠A=30°,AB=16.点P是斜边AB上一点(P点与A、B两点不重合),过点P作PQ⊥AB,垂足为P,交边AC(或边CB)于点Q。

设AP=x,△APQ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知识归纳】解答函数的图象问题一般遵循的步骤是:① 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函数进行分段;② 求出每段的解析式;③ 由每段的解析式确定每段图象的形状.【例题讲解】动点沿三角形或四边形的边运动,或者动点沿圆周运动,通过全等或相似,探究构成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边或角的关系;或者通过探究构成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全等或相似,得出它们的边或角的关系;动点沿直线、双曲线、抛物线运动,探究是否存在动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或与已知图形相似等问题。

如图,抛物线n mx x y ++-=221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D ,已知A (-1,0)、C (0,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CD 是以C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P 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本小题请同学们课后选做)(3)点E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 作x 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F ,当点E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CDBF 的面积最大?求出四边形CDBF 的最大面积及此时E 点的坐标。

2024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实际应用(抛物线型问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实际应用(抛物线型问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实际应用(抛物线型问题)一、单选题1.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s(单位:m)关于滑行的时间t(单位:s)的函数解析式是21.560=-+.飞机着陆后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是()ms t t2A.小球距O点水平距离超过4米呈下降趋势B.当小球水平运动2米时,小球距离坡面的高度为6米C.小球落地点距O点水平距离为7米D.当小球拋出高度达到8m时,小球距O点水平距离为4m的水平距离,则小康此次掷球的成绩(即OA的长度)是()A.8m B.7m C.6m D.5m4.如图,要修建一个圆形喷水池,在池中心O点竖直安装一根水管,在水管的顶端A 处安一个喷水头,使喷出的抛物线形水柱与水池中心O点的水平距离为1m处达到最高,高度为3m,水柱落地处离池中心O点3m,则水管OA的高是()A.2m B.2.25m C.2.5m D.2.8m5.学校组织学生去同安进行研学实践活动,小王同学发现在宾馆房间的洗手盘台面上有一瓶洗手液(如图①).于是好奇的小王同学进行了实地测量研究.当小王用一定的力按住顶部A下压如图①位置时,洗手液从喷口B流出,路线近似呈抛物线状,且喷口B 为该抛物线的顶点.洗手液瓶子的截面图下面部分是矩形CGHD.小王同学测得:洗GH=,喷嘴位置点B距台面的距离为16cm,且B、D、H三手液瓶子的底面直径12cm点共线.小王在距离台面15.5cm处接洗于液时,手心Q到直线DH的水平距离为3cm,若小王不去接,则洗手液落在台面的位置距DH的水平距离是()6.某公园有一个圆形喷水池,喷出的水流呈抛物线形,一条水流的高度h(单位:m)与水流运动时间t(单位:s)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2h t t=-,那么水流从喷出至回305落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是()A.6s B.4s C.3s D.2s7.如图所示,某工厂的大门是抛物线形水泥建筑物,大门的地面宽度为8m,两侧距地303848508.如图,一座拱桥的轮廓是抛物线型,桥高10米,拱高8米,跨度24米,相邻两支柱间的距离均为6米,则支柱MN 的长度为( )A .6米B .5米C .4.5米D .4米二、填空题9.如图,已知一抛物线形大门,其地面宽度AB 长10米,一位身高1.8米的同学站在门下离门角B 点1米的D 处,其头顶刚好顶在抛物线形门上C 处.则该大门的最高处离地面高h 为 米.10.如图所示,抛物线形拱桥的顶点距水面2m 时,测得拱桥内水面宽为12m .当水面升高1m 后,拱桥内水面的宽度减少 m .11.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的高度h (米)与小球的运动时间(秒)之间的关系式是()230506h t t t =-≤≤,若抛出小球1秒钟后再抛出同样的第二个小球.则第二个小球抛出 秒时,两个小球在空中相撞.12.从地面竖直向上跑出一小球,小球的高度h (单位:m )与小球的运动时间t (单位:s )之间的关系式是()230206h t t t =-≤≤,小球运动到 s 时,达到最大高度 .13.如图,以40m/s 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小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飞行高度h (单位:m )与飞行时间t (单位:s )之间具有函数关系2520h t t =-+,小球飞行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m .14.如图,在喷水池的中心A处竖直安装一个水管AB,水管的顶端B处有一个喷水孔,喷出的抛物线形水柱在与池中心A的水平距离为1m处达到A最高点C,高度为3m,水柱落地点D离池中心A处3m,则水管AB的长为m.15.如图,水池中心点O处竖直安装一水管,水管喷头喷出抛物线形水柱,喷头上下移动时,抛物线形水柱随之竖直上下平移,水柱落点与点O在同一水平面.安装师傅调试发现,喷头高2.5m时,水柱落点距O点2.5m;喷头高4m时,水柱落点距O点3m.那么喷头高8m时,水柱落点距O点为m.16.某次踢球,足球的飞行高度h(米)与水平距离x(米)之间满足2=-+,h x x560则足球从离地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为米.三、解答题17.如图,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和长方形构成,长方形的长为16m,宽为6m,抛物线AA的距离为8m.的最高点C离地面1(1)按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一大型汽车装载某大型设备后,高为7m ,宽为4m ,如果该隧道内设双向行车道,那么这辆货车能否安全通过?18.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考试的项目.如图是一男生所掷实心球的行进路线(抛物线的一部分)的高度()y m 与水平距离()x m 之间的函数图象,且掷出时起点处高度为2m ,当到起点的水平距离为4m 时,实心球行进至最高点,此时实心球与地面的距离为3m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在该市的评分标准中,实心球从起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10m 时,即可得满分,试判断该男生在此项考试中能否得满分,并说明理由(参考数据:3 1.73≈).19.南湖大桥作为我市首个全面采用数控技术的桥体音乐喷泉项目,历经多年已经成为长春市民夜间休闲放松的网红打卡地.其中喷水头喷出的水柱轨迹呈抛物线形状,喷水头P 距水面7.5m ,水柱喷射水平距离为5m 时,达到最大高度,此时距水面10m ,水柱落在水面A 点处.将收集到数据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水柱喷出的高度()m y 与水平距离()m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21()y a x h k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参考答案:。

九年级中考数学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数学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数学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训练1.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3,33),B(9,53),C(14,0).动点P与Q同时从O点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点P沿OC方向以1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Q沿折线OA-AB-BC运动,在OA,AB,BC上运动的速度分别为3,3,52(单位长度/秒).当P,Q中的一点到达C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1)求AB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2,当点Q在AB上运动时,求△CPQ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及S 的最大值.(3)在P,Q的运动过程中,若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四边形OABC的顶点,求相应的t值.图1 图22. 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N,过A点的直线l:y=kx+n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y=-x2+bx+c的另一个交点为D,已知A(-1,0),D(5,-6),P点为抛物线y=-x2+bx+c上一动点(不与A,D重合).(1)求抛物线和直线l的解析式;(2)当点P在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时,过P点作PE∥x轴交直线l于点E,作PF∥y轴交直线l于点F,求PE+PF的最大值;(3)设M为直线l上的点,探究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N,C,M,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经过A(-2, -4 )、O(0, 0)、B(2, 0)三点.(1)求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2)若点M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求AM+OM的最小值.4. 设直线l1:y=k1x+b1与l2:y=k2x+b2,若l1⊥l2,垂足为H,则称直线l1与l2是点H的直角线.(1)已知直线①122y x =-+;②2y x =+;③22y x =+;④24y x =+和点C (0,2),则直线_______和_______是点C 的直角线(填序号即可);(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OABC 的顶点A (3,0)、B (2,7)、C (0,7),P 为线段OC 上一点,设过B 、P 两点的直线为l 1,过A 、P 两点的直线为l 2,若l 1与l 2是点P 的直角线,求直线l 1与l 2的解析式.5. 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y=ax 2-2ax -8a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4).(1)点A 的坐标为 ,点B 的坐标为 ,线段AC 的长为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点P 是线段BC 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在x 轴上存在点Q ,使得以点B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Q 的坐标.①6. 如图,已知抛物线211(1)444by x b x =-++(b 是实数且b >2)与x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是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点B 的坐标为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且△PBC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QCO 、△QOA 和△QAB 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 如图,已知A 、B 是线段MN 上的两点,4=MN ,1=MA ,1>MB .以A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 ,以B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N ,使M 、N 两点重合成一点C ,构成△ABC ,设x AB =. (1)求x 的取值范围;(2)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求x 的值; (3)探究:△ABC 的最大面积?8. 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A(0, 1)、B(4, 3)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tan∠ABO的值;(3)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在对称轴的左侧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线段AB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M,若四边形MNCB为平行四边形,求点M的坐标.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y=k(x2+x-1)的图象交于点A(1,k)和点B(-1,-k).(1)当k=-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要使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都是y随x增大而增大,求k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的取值范围;(3)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Q,当△ABQ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k的值.10. 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4(a≠0)的对称轴为直线x=3,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已知B点的坐标为(8,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为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点N为线段BC上的一点,若MN∥y 轴,求MN的最大值;(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AC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 如图,直线y=2x+6与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交于点A(m,8),与x轴交于点B,平行于x轴的直线y=n(0<n<6)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M,交AB于点N,连接BM.(1)求m的值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当x>0时不等式2x+6-kx>0的解集;(3)直线y=n沿y轴方向平移,当n为何值时,△BMN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顶点为M的抛物线y=ax2+bx(a>0)经过点A和x轴正半轴上的点B,AO=BO=2,∠AOB=120°.(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连结OM,求∠AOM的大小;(3)如果点C在x轴上,且△ABC与△AOM相似,求点C的坐标.13. 在直角梯形OABC中,CB//OA,∠COA=90°,CB=3,OA=6,BA=35.分别以OA、OC边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点B的坐标;(2)已知D、E分别为线段OC、OB上的点,OD=5,OE=2EB,直线DE交x轴于点F.求直线DE的解析式;(3)点M是(2)中直线DE上的一个动点,在x轴上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点N,使以O、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x +7与正比例函数43y x 的图象交于点A ,且与x 轴交于点B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过点A 作AC ⊥y 轴于点C ,过点B 作直线l //y 轴.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O —C —A 的路线向点A 运动;同时直线l 从点B 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l 交x 轴于点R ,交线段BA 或线段AO 于点Q .当点P 到达点A 时,点P 和直线l 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①当t 为何值时,以A 、P 、R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②是否存在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 如图,二次函数y =a (x 2-2mx -3m 2)(其中a 、m 是常数,且a >0,m >0)的图像与x 轴分别交于A 、B (点A 位于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3),点D 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CD //AB ,联结AD .过点A 作射线AE 交二次函数的图像于点E ,AB 平分∠DAE . (1)用含m 的式子表示a ;(2)求证:AD为定值;AE(3)设该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顶点为F.探索:在x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G,联结GF,以线段GF、AD、AE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只要找出一个满足要求的点G即可,并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该点的横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 如图,二次函数y=-x2+4x+5的图象的顶点为D,对称轴是直线l,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且与直线DA关于l的对称直线交于点B.(1)点D的坐标是.(2)直线l与直线AB交于点C,N是线段DC上一点(不与点D,C重合),点N 的纵坐标为n.过点N作直线与线段DA,DB分别交于点P,Q,使得△DPQ与△DAB 相似.①当n=时,求DP的长;②若对于每一个确定的n的值,有且只有一个△DPQ与△DAB相似,请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17. 已知直线y =3x -3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抛物线y =ax 2+2x +c 经过点A ,B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 ,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C ,若点D 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四边形ABCD 为梯形. ①求点D 的坐标;②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为P ,其对称轴与直线y =3x -3交于点E ,若73tan =∠DPE ,求四边形BDEP 的面积.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y =-x 2+2x +8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点A 在x 轴上,点B 的纵坐标为-7.点P是二次函数图象上A 、B 两点之间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AB 于点C ,作PD ⊥AB 于点D . (1)求b 及sin ∠ACP 的值;(2)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D 的长;(3)连接PB ,线段PC 把△PDB 分成两个三角形,是否存在适合的m 值,使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2?如果存在,直接写出m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 如图,抛物线233384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 (1)求点A 、B 的坐标;(2)设D 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当△ACD 的面积等于△ACB 的面积时,求点D 的坐标;(3)若直线l 过点E (4, 0),M 为直线l 上的动点,当以A 、B 、M 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l 的解析式.20.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定点A(-1, 0)、B(4, 0),抛物线y=ax2+bx-2(a≠0)过点A、B,顶点为C,点P(m, n)(n<0)为抛物线上一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C的坐标;(2)当∠APB为钝角时,求m的取值范围;(3)若m>32,当∠APB为直角时,将该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t(0<t<52)个单位,点C、P平移后对应的点分别记为C′、P′,是否存在t,使得顺次首尾连接A、B、P′、C′所构成的多边形的周长最短?若存在,求t的值并说明抛物线平移的方向;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1中考数学压轴专题训练之动点问题-答案一、解答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1. 【答案】【思维教练】(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将已知点A、B的坐标值代入求解即可;(2)S△CPQ=12·CP·Q y,CP=14-t,点Q在AB上,Q y即为当x=t时的y值,代入化简得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化为顶点式得出最值;(3)垂直平分线过顶点需以时间为临界点分情况讨论,当Q在OA上时,过点C;当Q在AB上时,过点A;当Q在BC上时,过点C和点B,再列方程并求解.解图1解:(1)把A(3,33),B(9,53)代入y =kx +b ,得⎩⎪⎨⎪⎧3k +b =33,9k +b =53,解得⎩⎨⎧k =33,b =23, ∴y =33x +23;(3分) (2)在△PQC 中,PC =14-t ,∵OA =32+(33)2=6且Q 在OA 上速度为3单位长度/s , AB =62+(23)2=43且Q 点在AB 上的速度为3单位长度/s , ∴Q 在OA 上时的横坐标为t ,Q 在AB 上时的横坐标为32t , PC 边上的高线长为33t +2 3.(6分)所以S =12(14-t )(32t +23)=-34t 2+532t +143(2≤t ≤6).当t =5时,S 有最大值为8134.(7分)解图2(3)①当0<t ≤2时,线段PQ 的中垂线经过点C(如解图1). 可得方程(332t )2+(14-32t )2=(14-t )2. 解得t 1=74,t 2=0(舍去),此时t =74.(8分)解图3②当2<t ≤6时,线段PQ 的中垂线经过点A(如解图2). 可得方程(33)2+(t -3)2=[3(t -2)]2.解得t 1=3+572,∵t 2=3-572(舍去),此时t =3+572. ③当6<t ≤10时,(1)线段PQ 的中垂线经过点C(如解图3). 可得方程14-t =25-52t ,解得t =223.(10分)解图4(2)线段PQ 的中垂线经过点B(如解图4). 可得方程(53)2+(t -9)2=[52(t -6)]2. 解得t 1=38+2027,t 2=38-2027(舍去).此时t =38+2027.(11分)综上所述,t 的值为74,3+572,223,38+2027.(12分)【难点突破】解决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对PQ 的垂直平分线过四边形顶点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在不同阶段列方程求解.2. 【答案】[分析] (1)将点A,D的坐标分别代入直线表达式、抛物线的表达式,即可求解;(2)设出P点坐标,用参数表示PE,PF的长,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求解;(3)分NC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或NC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1)将点A,D的坐标代入y=kx+n得:解得:故直线l的表达式为y=-x-1.将点A,D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解得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3x+4.(2)∵直线l的表达式为y=-x-1,∴C(0,-1),则直线l与x轴的夹角为45°,即∠OAC=45°,∵PE∥x轴,∴∠PEF=∠OAC=45°.又∵PF∥y轴,∴∠EPF=90°,∴∠EFP=45°.则PE=PF.设点P坐标为(x,-x2+3x+4),则点F(x,-x-1),∴PE+PF=2PF=2(-x2+3x+4+x+1)=-2(x-2)2+18,∵-2<0,∴当x=2时,PE+PF有最大值,其最大值为18.(3)由题意知N(0,4),C(0,-1),∴NC=5,①当NC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时,有NC∥PM,NC=PM.设点P 坐标为(x ,-x 2+3x +4),则点M 的坐标为(x ,-x -1), ∴|y M -y P |=5,即|-x 2+3x +4+x +1|=5, 解得x=2±或x=0或x=4(舍去x=0),则点M 坐标为(2+,-3-)或(2-,-3+)或(4,-5);②当NC 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线段NC 与PM 互相平分. 由题意,NC 的中点坐标为0,,设点P 坐标为(m ,-m 2+3m +4), 则点M (n',-n'-1), ∴0==,解得:n'=0或-4(舍去n'=0), 故点M (-4,3).综上所述,存在点M ,使得以N ,C ,M ,P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点M 的坐标分别为: (2+,-3-),(2-,-3+),(4,-5),(-4,3).3. 【答案】(1)212y x x =-+。

中考数学复习之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专项训练(2)

中考数学复习之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专项训练(2)

中考数学复习之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专项训练(2)1.加强劳动教育,落实五育并举.孝礼中学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一处劳动实践基地.2023年计划将其中1000m 2的土地全部种植甲乙两种蔬菜.经调查发现:甲种蔬菜种植成本y (单位;元/m 2)与其种植面积x (单位:m 2)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200⩽x ⩽700;乙种蔬菜的种植成本为50元/m 2.(1)当x = m 2时,y =35元/m 2;(2)设2023年甲乙两种蔬菜总种植成本为W 元,如何分配两种蔬菜的种植面积,使W 最小?(3)学校计划今后每年在这1000m 2土地上,均按(2)中方案种植蔬菜,因技术改进,预计种植成本逐年下降.若甲种蔬菜种植成本平均每年下降10%,乙种蔬菜种植成本平均每年下降a %,当a 为何值时,2025年的总种植成本为28920元?2.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1)若a =1,c =﹣1,且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2,0),求b 的值;(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中,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x 1,0),B (x 2,0),且x 1<0<x 2,点D 在⊙O 上且在第二象限内,点E 在x 轴正半轴上,连接DE ,且线段DE 交y 轴正半轴于点F ,∠DOF =∠DEO ,OF =32DF .①求证:DO EO =23. ②当点E 在线段OB 上,且BE =1.⊙O 的半径长为线段OA 的长度的2倍,若4ac =﹣a 2﹣b 2,求2a +b 的值.3.综合与实践问题提出某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Rt△ABC中,∠C=90°,D为AC上一点,CD=√2,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C点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C→B→A匀速运动,到达点A时停止,以DP为边作正方形DPEF.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正方形DPEF的面积为S,探究S与t的关系.初步感知(1)如图1,当点P由点C运动到点B时,①当t=1时,S=;②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2)当点P由点B运动到点A时,经探究发现S是关于t的二次函数,并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信息,求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及线段AB的长.延伸探究(3)若存在3个时刻t1,t2,t3(t1<t2<t3)对应的正方形DPEF的面积均相等.①t1+t2=;②当t3=4t1时,求正方形DPEF的面积.4.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2ax+3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过B、C两点作直线.(1)求a的值.(2)将直线BC向下平移m(m>0)个单位长度,交抛物线于B′、C′两点.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定点D,无论m取何值时,都是点D到直线B′C′的距离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BC+∠ACO=45°,若存在,请求出直线BP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抛物线y=﹣x²+bx+c经过A(﹣1,0),C(0,3)两点,并交x轴于另一点B,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直线AM与轴交于点D.(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点H是x轴上一动点,分别连接MH,DH,求MH+DH的最小值;(3)若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D,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是坐标原点,抛物线y =ax 2+bx (a ≠0)经过点A (3,3),对称轴为直线x =2.(1)求a ,b 的值;(2)已知点B ,C 在抛物线上,点B 的横坐标为t ,点C 的横坐标为t +1.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OA 于点D ,过点C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OA 于点E .(i )当0<t <2时,求△OBD 与△ACE 的面积之和;(ii )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是否存在点B ,使得以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32?若存在,请求出点B 的横坐标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如图,直线y =√52x +√5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抛物线的顶点P 在直线AB 上,与x 轴的交点为C ,D ,其中点C 的坐标为(2,0),直线BC 与直线PD 相交于点E .(1)如图2,若抛物线经过原点O .①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②求BE EC 的值.(2)连结PC ,∠CPE 与∠BAO 能否相等?若能,求符合条件的点P 的横坐标;若不能,试说明理由.8.已知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c>1的顶点为P,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抛物线上的点M的横坐标为m,且−c<m<b 2,过点M作MN⊥AC,垂足为N.(1)若b=﹣2,c=3.①求点P和点A的坐标;②当MN=√2时,求点M的坐标;(2)若点A的坐标为(﹣c,0),且MP∥AC,当AN+3MN=9√2时,求点M的坐标.9.综合与探究如图,二次函数y=﹣x2+4x的图象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经过点A的直线与该函数图象交于点B(1,3),与y轴交于点C.(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及点C的坐标;(2)点P是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直线PE⊥x轴于点E,与直线AB交于点D,设点P的横坐标为m.①当PD=12OC时,求m的值;②当点P在直线AB上方时,连接OP,过点B作BQ⊥x轴于点Q,BQ与OP交于点F,连接DF.设四边形FQED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10.如图,已知A(0,2),B(2,0).点E位于第二象限且在直线y=﹣2x上,∠EOD=90°,OD=OE,连接AB,DE,AE,DB.(1)直接判断△AOB的形状:△AOB是三角形;(2)求证:△AOE≌△BOD;(3)直线EA交x轴于点C(t,0),t>2.将经过B,C两点的抛物线y1=ax2+bx﹣4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①若直线EA与抛物线y1有唯一交点,求t的值;②若抛物线y2的顶点P在直线EA上,求t的值;③将抛物线y2再向下平移2(t−1)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3.若点D在抛物线y3上,求点D 的坐标.11.已知(x1,y1),(x2,y2)是抛物线C1:y=−14x2+bx(b为常数)上的两点,当x1+x2=0时,总有y1=y2.(1)求b的值;(2)将抛物线C1平移后得到抛物线C2:y=−14(x﹣m)2+1(m>0).当0≤x≤2时,探究下列问题:①若抛物线C1与抛物线C2有一个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②设抛物线C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C2的顶点为点E,△ABC外接圆的圆心为点F.如果对抛物线C1上的任意一点P,在抛物线C2上总存在一点Q,使得点P、Q的纵坐标相等.求EF长的取值范围.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在y轴正半轴上.(1)如果四个点(0,0)、(0,2)、(1,1)、(﹣1,1)中恰有三个点在二次函数y=ax2(a为常数,且a≠0)的图象上.①a=;②如图1,已知菱形ABCD的顶点B、C、D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且AD⊥y轴,求菱形的边长;③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的顶点B、D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点B、D在y轴的同侧,且点B在点D的左侧,设点B、D的横坐标分别为m、n,试探究n﹣m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这个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已知正方形ABCD的顶点B、D在二次函数y=ax2(a为常数,且a>0)的图象上,点B在点D的左侧,设点B、D的横坐标分别为m、n,直接写出m、n满足的等量关系式.13.已知抛物线y=−12x2+bx+c与x轴交于A,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2).点P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点,连接CA,CB,PB,PC.(1)直接写出结果;b=,c=,点A的坐标为,tan∠ABC=;(2)如图1,当∠PCB=2∠OCA时,求点P的坐标;(3)如图2,点D在y轴负半轴上,OD=OB,点Q为抛物线上一点,∠QBD=90°.点E,F分别为△BDQ的边DQ,DB上的动点,且QE=DF,记BE+QF的最小值为m.①求m的值;②设△PCB的面积为S,若S=14m2−k,请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B(4,0),C(﹣2,0)两点,与y 轴交于点A (0,﹣2).(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 是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AB 于点K ,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D ,求12PK +PD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MAB 是以AB 为一条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小莹妈妈的花卉超市以15元/盆的价格新购进了某种盆栽花卉,为了确定售价,小莹帮妈妈调查了附近A ,B ,C ,D ,E 五家花卉店近期该种盆栽花卉的售价与日销售量情况,记录如下:数据整理:(1)请将以上调查数据按照一定顺序重新整理,填写在下表中:售价(元/盆)日销售量(盆)模型建立(2)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找出日销售量与售价间的关系.拓广应用(3)根据以上信息,小莹妈妈在销售该种花卉中,①要想每天获得400元的利润,应如何定价?②售价定为多少时,每天能够获得最大利润?16.如图,抛物线y=ax2+bx+5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AB=4.抛物线的对称轴x=3与经过点A的直线y=kx﹣1交于点D,与x轴交于点E.(1)求直线AD及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DM是以AD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以点B为圆心,画半径为2的圆,点P为⊙B上一个动点,请求出PC+12P A的最小值.17.如图,二次函数y=x2﹣6x+8的图象与x轴分别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直线l是对称轴.点P在函数图象上,其横坐标大于4,连接P A,PB,过点P作PM⊥l,垂足为M,以点M为圆心,作半径为r的圆,PT与⊙M相切,切点为T.(1)求点A,B的坐标;(2)若以⊙M的切线长PT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与△P AB的面积相等,且⊙M不经过点(3,2),求PM长的取值范围.1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图象经过点A(1,﹣2)和B(0,﹣5).(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图象的顶点坐标.(2)当y≤﹣2时,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19.如图1,抛物线y=﹣x2+bx与x轴交于点A,与直线y=﹣x交于点B(4,﹣4),点C (0,﹣4)在y轴上.点P从点B出发,沿线段BO方向匀速运动,运动到点O时停止.(1)求抛物线y=﹣x2+bx的表达式;(2)当BP=2√2时,请在图1中过点P作PD⊥OA交抛物线于点D,连接PC,OD,判断四边形OCP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2,点P从点B开始运动时,点Q从点O同时出发,以与点P相同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停止运动.连接BQ,PC,求CP+BQ的最小值.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L1:y=x2﹣2x﹣3的顶点为P.直线l过点M (0,m)(m≥﹣3),且平行于x轴,与抛物线L1交于A、B两点(B在A的右侧).将抛物线L1沿直线l翻折得到抛物线L2,抛物线L2交y轴于点C,顶点为D.(1)当m=1时,求点D的坐标;(2)连接BC、CD、DB,若△BCD为直角三角形,求此时L2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若△BCD的面积为3,E、F两点分别在边BC、CD上运动,且EF=CD,以EF为一边作正方形EFGH,连接CG,写出CG长度的最小值,并简要说明理由.21.如图一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8与x轴交于A(﹣4,0)、B (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顶点坐标;(2)点P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作直线AC,连接P A、PC,求△P AC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设直线l1:y=kx+k−354交抛物线于点M、N,求证:无论k为何值,平行于x轴的直线l2:y=−374上总存在一点E,使得∠MEN为直角.22.【建立模型】(1)如图1,点B是线段CD上的一点,AC⊥BC,AB⊥BE,ED⊥BD,垂足分别为C,B,D,AB=BE.求证:△ACB≌△BDE;【类比迁移】(2)如图2,一次函数y=3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将线段A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BC,直线AC交x轴于点D.①求点C的坐标;②求直线AC的解析式;【拓展延伸】(3)如图3,抛物线y=x2﹣3x﹣4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C点,已知点Q(0,﹣1),连接BQ,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tan∠MBQ=13,若存在,求出点M的横坐标.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1,0)和B(0,3),其顶点的横坐标为1.(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直线x=m与x轴交于点N,在第一象限内与抛物线交于点M,当m取何值时,使得AN+MN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3)若点P为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上一动点,将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Q为平移后抛物线上一动点.在(2)的条件下求得的点M,是否能与A、P、Q构成平行四边形?若能构成,求出Q点坐标;若不能构成,请说明理由.24.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4,0)、B(2,0),且经过点C(﹣2,6).(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任取一点N,射线AN、BN分别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P、Q,点Q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Q′,求△APQ′的面积;(3)点M是y轴上一动点,当∠AMC最大时,求M的坐标.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2+c经过点P(4,﹣3),与y轴交于点A(0,1),直线y=kx(k≠0)与抛物线交于B,C两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ABP 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点B 的坐标;(3)过点M (0,m )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D ,交直线AC 于点E .试探究:是否存在常数m ,使得OD ⊥OE 始终成立?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数和形是数学研究客观物体的两个方面,数(代数)侧重研究物体数量方面,具有精确性,形(几何)侧重研究物体形的方面,具有直观性.数和形相互联系,可用数来反映空间形式,也可用形来说明数量关系.数形结合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充分利用代数、几何各自的优势,数形互化,共同解决问题.同学们,请你结合所学的数学解决下列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则称这样的点为整点.设函数y =(4a +2)x 2+(9﹣6a )x ﹣4a +4(实数a 为常数)的图象为图象T .(1)求证:无论a 取什么实数,图象T 与x 轴总有公共点;(2)是否存在整数a ,使图象T 与x 轴的公共点中有整点?若存在,求所有整数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y =14x 2+bx +c 经过点O (0,0),对称轴过点B (2,0),直线l 过点C (2,﹣2)且垂直于y 轴.过点B 的直线l 1交抛物线于点M 、N ,交直线l 于点Q ,其中点M 、Q 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当BM :MQ =3:5时,求点N 的坐标;(3)如图2,当点Q 恰好在y 轴上时,P 为直线l 1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连结PQ 、PO ,其中PO 交l 1于点E ,设△OQE 的面积为S 1,△PQE 的面积为S 2,求S 2S 1的最大值.28.在二次函数y=x2﹣2tx+3(t>0)中.(1)若它的图象过点(2,1),则t的值为多少?(2)当0≤x≤3时,y的最小值为﹣2,求出t的值;(3)如果A(m﹣2,a),B(4,b),C(m,a)都在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且a<b <3.求m的取值范围.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当点P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时,连接BP交AC于点D,如图1,当PDDB的值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及PDDB的最大值;(3)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C于点M,连结PC,将△PCM沿直线PC翻折,当点M的对应点M′恰好落在y轴上时,请直接写出此时点M的坐标.30.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交x轴于点A、B,交y轴于点C,点B的坐标为(1,0),对称轴是直线x=﹣1,点P是x轴上一动点,PM⊥x轴,交直线AC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在线段AO上运动(点P与点A、点O不重合),求四边形ABCN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3)若点P在x轴上运动,则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M、N、C、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1.已知点(﹣m,0)和(3m,0)在二次函数y=ax2+bx+3(a,b是常数,a≠0)的图象上.(1)当m=﹣1时,求a和b的值;(2)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n,3)且点A不在坐标轴上,当﹣2<m<﹣1时,求n的取值范围;(3)求证:b2+4a=0.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14x2+bx+c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其中B(3,0),C(0,﹣3).(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是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D⊥AC于点D,求PD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将该抛物线向右平移5个单位,点E为点P的对应点,平移后的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F,Q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任意一点.写出所有使得以QF为腰的△QEF是等腰三角形的点Q的坐标,并把求其中一个点Q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33.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和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y=﹣3x+3过抛物线的顶点P.(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直线x=m(﹣5<m<0)与抛物线交于点E,与直线BC交于点F.①当EF取得最大值时,求m的值和EF的最大值;②当△EFC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E的坐标.34.某工厂计划从A,B两种产品中选择一种生产并销售,每日产销x件.已知A产品成本价m元/件(m为常数,且4≤m≤6,售价8元/件,每日最多产销500件,同时每日共支付专利费30元;B产品成本价12元/件,售价20元/件,每日最多产销300件,同时每日支付专利费y元,y(元)与每日产销x(件)满足关系式y=80+0.01x2.(1)若产销A,B两种产品的日利润分别为w1元,w2元,请分别写出w1,w2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分别求出产销A,B两种产品的最大日利润.(A产品的最大日利润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3)为获得最大日利润,该工厂应该选择产销哪种产品?并说明理由.【利润=(售价﹣成本)×产销数量﹣专利费】35.如图,抛物线y=−43x2+bx+4与x轴交于A(﹣3,0),B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B,C两点坐标;(2)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D坐标;(3)该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ACE=45°,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6.如图,抛物线y=ax2+bx+c过点A(﹣1,0),B(3,0),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点,求出△PBC的最大面积及此时点P的坐标;(3)若点M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点N为坐标平面内一点,是否存在以BC为边,点B、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2+2x+c与坐标轴分别相交于点A,B,C(0,6)三点,其对称轴为x=2.(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F是该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直线AF分别与y轴,直线BC交于点D,E.①当CD=CE时,求CD的长;②若△CAD,△CDE,△CEF的面积分别为S1,S2,S3,且满足S1+S3=2S2,求点F的坐标.38.如图1,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在抛物线上,点Q在x轴上,以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P的坐标;(3)如图2,抛物线顶点为D,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过点K(1,3)的直线(直线KD除外)与抛物线交于G,H两点,直线DG,DH分别交x轴于点M,N.试探究EM •EN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3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2过点(1,3),且交x轴于点A(﹣1,0),B两点,交y轴于点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D⊥BC于点D,过点P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点E,求△PDE周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在(2)中△PDE周长取得最大值的条件下,将该抛物线沿射线CB方向平移√5个单位长度,点M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点.在平面内确定一点N,使得以点A,P,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N的坐标,并写出求解点N的坐标的其中一种情况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点与抛物线专题(2)一、平行四边形与抛物线1、(2012•钦州)如图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的坐标分别为(4,0)、(0,3),抛物线y=x2+bx+c经过点B,且对称轴是直线x=﹣.(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将图甲中△ABO沿x轴向左平移到△DCE(如图乙),当四边形ABCD是菱形时,请说明点C和点D都在该抛物线上;(3)在(2)中,若点M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M不与点C、D重合),经过点M作MN∥y 轴交直线CD于N,设点M的横坐标为t,MN的长度为l,求l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当t为何值时,以M、N、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参考公式:抛物线y=ax2+bx+c (a≠0)的顶点坐标为(﹣,),对称轴是直线x=﹣.)2.(2012•恩施州)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一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1)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M(3,m),求使MN+MD的值最小时m的值;(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相交于点B,E为直线A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E作EF∥BD 交抛物线于点F,以B,D,E,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点E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二、梯形与抛物线1、已知,在Rt△OAB中,∠OAB=90°,∠BOA=30°,AB=2.若以O为坐标原点,OA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在第一象限内.将Rt△OAB沿OB折叠后,点A落在第一象限内的点C处.(1)求点C的坐标;(2)若抛物线y=ax2+bx(a≠0)经过C、A两点,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上述抛物线的对称轴与OB交于点D,点P为线段DB上一动点,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四边形CDPM为等腰梯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12•泉州)如图,O为坐标原点,直线l绕着点A(0,2)旋转,与经过点C(0,1)的二次函数y=x2+h的图象交于不同的两点P、Q.(1)求h的值;(2)通过操作、观察,算出△POQ的面积的最小值(不必说理);(3)过点P、C作直线,与x轴交于点B,试问:在直线l的旋转过程中,四边形AOBQ是否为梯形?若是,请说明理由;若不是,请指出四边形的形状.三、等腰三角形、菱形与抛物线1、(2012•龙岩)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块含60°角的三角板作如图摆放,斜边AB 在x轴上,直角顶点C在y轴正半轴上,已知点A(﹣1,0).(1)请直接写出点B、C的坐标:B、C;并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2)现有与上述三角板完全一样的三角板DEF(其中∠EDF=90°,∠DEF=60°),把顶点E 放在线段AB上(点E是不与A、B两点重合的动点),并使ED所在直线经过点C.此时,EF 所在直线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点M.①设AE=x,当x为何值时,△OCE∽△OBC;②在①的条件下探究: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EM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直线l1经过点A(﹣1,0),直线l2经过点B(3,0),l1、l2均为与y轴交于点C (0,),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B、C三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依次与x轴交于点D、与l2交于点E、与抛物线交于点F、与l1交于点G.求证:DE=EF=FG;(3)若l1⊥l2于y轴上的C点处,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要使△PCG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并简述理由.6、(2012•铁岭)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原点O和x轴上一点A(4,0),抛物线顶点为E,它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直线y=﹣2x﹣1经过抛物线上一点B(﹣2,m)且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F.(1)求m的值及该抛物线对应的解析式;(2)P(x,y)是抛物线上的一点,若S△ADP=S△ADC,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3)点Q是平面内任意一点,点M从点F出发,沿对称轴向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设点M的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能使以Q、A、E、M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能,请直接写出点M的运动时间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四、直角三角形与抛物线1、(2012•广州)如图,抛物线y=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求点A、B的坐标;(2)设D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当△ACD的面积等于△ACB的面积时,求点D的坐标;(3)若直线l过点E(4,0),M为直线l上的动点,当以A、B、M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l的解析式.2、(2012•河池)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以底边BC的垂直平分线和BC所在的直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抛物线y=﹣x2+x+4经过A、B两点.(1)写出点A、点B的坐标;(2)若一条与y轴重合的直线l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移,分别交线段OA、CA和抛物线于点E、M和点P,连接PA、PB.设直线l移动的时间为t(0<t<4)秒,求四边形PBCA的面积S(面积单位)与t(秒)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四边形PBCA的最大面积;(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AM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12•海南)如图,顶点为P(4,﹣4)的二次函数图象经过原点(0,0),点A在该图象上,OA交其对称轴l于点M,点M、N关于点P对称,连接AN、ON,(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若点A在对称轴l右侧的二次函数图象上运动时,请解答下面问题:①证明:∠ANM=∠ONM;②△ANO能否为直角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A的坐标;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4、(2012•云南)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交x轴于点P,交y轴于点A.抛物线y=x2+bx+c的图象过点E(﹣1,0),并与直线相交于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关系式);(2)过点A作AC⊥AB交x轴于点C,求点C的坐标;(3)除点C外,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MAB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五、相似三角形与抛物线1、(2012•福州)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2+bx(a≠0)经过A(3,0)、B(4,4)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直线OB向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D,求m的值及点D的坐标;(3)如图2,若点N在抛物线上,且∠NBO=∠ABO,则在(2)的条件下,求出所有满足△POD∽△NOB的点P坐标(点P、O、D分别与点N、O、B对应).3、(2012•遵义)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经过原点O,交x轴于点A,其顶点B的坐标为(3,﹣).(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及点A的坐标;(2)在抛物线上求点P,使S△POA=2S△AOB;(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AQO与△AOB相似?如果存在,请求出Q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12•黄冈)如图,已知抛物线的方程C1:y=﹣(x+2)(x﹣m)(m>0)与x轴相交于点B、C,与y轴相交于点E,且点B在点C的左侧.(1)若抛物线C1过点M(2,2),求实数m的值;(2)在(1)的条件下,求△BCE的面积;(3)在(1)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使BH+EH最小,并求出点H的坐标;(4)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1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以点B、C、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 相似?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2012•常德)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4,3),B (4,4).(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证:△ACB是直角三角形;(3)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H垂直x轴于点H,是否存在以P、H、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2012•鞍山)如图,直线AB交x轴于点B(4,0),交y轴于点A(0,4),直线DM⊥x 轴正半轴于点M,交线段AB于点C,DM=6,连接DA,∠DAC=90°.(1)直接写出直线AB的解析式;(2)求点D的坐标;(3)若点P是线段MB上的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AB于点F,交过O、D、B三点的抛物线于点E,连接CE.是否存在点P,使△BPF与△FC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2012•阜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解析式;(2)点P是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ACP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生注意:下面的(3)、(4)、(5)题为三选一的选做题,即只能选做其中一个题目,多答时只按作答的首题评分,切记啊!(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Q,使△BCQ是以BC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点Q是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Q作QE垂直于x轴,垂足为E.是否存在点Q,使以点B、Q、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5)点M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A、C、M、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六、抛物线中的翻折问题1、(2012•天门)如图,抛物线y=ax2+bx+2交x轴于A(﹣1,0),B(4,0)两点,交y轴于点C,与过点C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于另一点D,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点D坐标;(2)点E在x轴上,若以A,E,D,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此时点P的坐标;(3)过点P作直线CD的垂线,垂足为Q,若将△CPQ沿CP翻折,点Q的对应点为Q′.是否存在点P,使Q′恰好落在x轴上?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010•恩施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C(0,﹣3)点,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接PO、PC,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那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C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1.(2012•鸡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条直角边OA、OB分别在y 轴和x轴上,并且OA、OB的长分别是方程x2﹣7x+12=0的两根(OA<OB),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0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A、B两点的坐标.(2)求当t为何值时,△APQ与△AOB相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Q的坐标.(3)当t=2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M,使以A、P、Q、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12•湛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三角形AOB的顶点A、B分别落在坐标轴上.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6,0),点B的坐标为(0,8).动点M从点O出发.沿OA 向终点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出发,沿AB向终点B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动点M、N运动的时间为t秒(t>0).(1)当t=3秒时.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并求出经过O、A、N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此运动的过程中,△MNA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MNA是一个等腰三角形?3.(2012•玉林)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AOCD的顶点A的坐标是(0,4),现有两动点P,Q,点P从点O出发沿线段OC(不包括端点O,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点C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不包括端点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点D运动.点P,Q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2(秒)时,PQ=2.(1)求点D的坐标,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2)连接AQ并延长交x轴于点E,把AE沿AD翻折交CD延长线于点F,连接EF,则△AEF 的面积S是否随t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求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若不变化,求出S的值.(3)在(2)的条件下,t为何值时,四边形APQF是梯形?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OABC的边OC、OA分别与x轴、y轴重合,AB∥OC,∠AOC=90°,∠BCO=45°,BC=12,点C的坐标为(﹣18,0).(1)求点B的坐标;(2)若直线DE交梯形对角线BO于点D,交y轴于点E,且OE=4,OD=2BD,求直线DE的解析式;(3)若点P是(2)中直线DE上的一个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O、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