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中一些问题的探讨——以广东省潮安县为例

合集下载

浅谈农村土地确权——以广东省为例

浅谈农村土地确权——以广东省为例

浅谈农村土地确权——以广东省为例作者:罗湘龙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6期罗湘龙(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为了稳定农村基本土地制度,放活土地使用权,鼓励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实现自由流动,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土地确权制度,旨在实现土地改革,明确土地的使用权。

以我国广东地区土地确权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土地确权工作的有效展开路径,旨在为土地确权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确权;土地制度1 土地确权的相关概念所谓的土地确权主要是指在进一步明确基本土地制度后,运用技术的方式将土地的权利义务分配给各个土地权利主体的经过。

土地确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方面为权力确定,第二方面为权利登记,第三方面为颁发证书。

自新中国以来,现阶段我国所进行的土地确权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2013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颁布,对土地确权给予了相应的规定,规定中包括,我们需要在5年时间内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农村宅基地等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调查。

从一定程度来说,想要实现土地流转就必须进行土地确权,因此,在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之后,社会各界对确权给予了高度重视。

现阶段,对于土地确权的主流观点包括,确权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农民的利益进行充分的保护,确权之后能够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等等。

总而言之,确权的工作展开,对于农民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当然,从笔者的角度来看,我国各界对于土地确权的讨论,未免过于理想化。

土地确权仅仅是保障农民权利的一个前提,想要实现农民权利的有效保障,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大农村居民财产性的收入,我们就必须在后续采取一系列措施。

不仅如此,农村土地确权,的落实,还存在高度的复杂性,对于确权绝大多数农民都不是特别了解,对于其持的是观望态度,很多农民甚至认为,所谓的确权就是分地。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土地确权的难度。

耕地质量分等技术指南

耕地质量分等技术指南

一、技术指南第3期(一)广东省农用地等与国家等转换关系国家级自然质量等指数=广东省自然质量等指数*1.6153+245.28国家级利用等指数=广东省利用等指数*0.8675+532.07国家级经济等指数=广东省经济等指数*1.0500+780.03转换后国家自然等400分1个等、利用等和综合等200分1个等,整段划分,下含上不含。

国家自然等、利用等和综合等均为15个,1等为最高等(注意与广东地方等的区别)。

(二)数据库中有关指定作物排序的规定为便于省级汇总,对数据库中指定作物顺序进行如下规定:基准作物为晚稻,指定作物1为早稻,指定作物2为冬甘薯,指定作物3为春花生,指定作物4为秋甘薯,指定作物5为中稻(即一季稻)。

当地不涉及的指定作物为空。

第4期(三)有关分等评价因素属性填写的规定为规范我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工作成果,并为今后的耕地质量分等更新奠定基础,特对本次分等评价因素属性的填写做出以下规定:1.数据库中“分等单元所属土种”不得为空。

该字段内容可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获取,土种有助于分等评价单元相应土壤因素的属性判读。

(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曾要求各地将土壤图进行矢量化,可通过土壤图与工作底图的叠加快速获取分等单元所属土种)2.分等单元评价因素中,地形、田面坡度、地下水位、有效土层厚度、表土质地、剖面构型、有机质含量、pH值等都要填写具体的数值和内容,不得填写范围区间;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盐渍化程度、岩石露头度等无法量化的因素,可填写相应的级别。

(四)县级年度变更数据库字段代码的若干修正(可过)鉴于下发的县级成果要求中有些字段代码重复,特对以下名称的字段代码进行修正:1.县级年度变更综合数据库中的“原县级分等单元编号”的字段代码“XJDYBH”前加Y,变为“Y XJDYBH”;2.县级年度变更专题数据库中的“原县级分等单元编号”、“原地形”、“原田面坡度”、“原地下水位”、“原有效土层厚度”、…“原岩石露头度”等14个字段代码前加Y;“****年分等单元编号”、“新地形”、“新田面坡度”、“新地下水位”、“新有效土层厚度”、…“新岩石露头度”等14个字段代码前加X。

浅谈农用地分等

浅谈农用地分等
定 时期 内 , 用 地 现状 的基 础 上 , 过 可行 的改 良措施 , 农 用 在农 通 使
地相比, 农用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 一方面要维持良好的土地系统 生 态平 衡 ; 一方 面要 致力 于协 调好 人地关 系 , 另 缓解用 地矛盾 和利 益冲突, 防止土地退化 , 实现经济 、 社会与环境的统一。 即应在保护 好农用地资源, 维持 良好的土地系统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 农用地 的生产、 生活功能。从理论研究角度 出发, 农用地分等应当 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农用地 的联系和分工协作 , 实现土地资源 的高效配置 、 土地资本 的合理投资、 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土地利 用效益的不断提高。 而农用地利用是否符合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 应 体现在农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 生产结构布局的合理性等方面。 因此 , 要体现可持续利用 目标下的农用地分等研究 , 把农 应 用地评价的空间和时间边界扩大。 从空 间边界上看 , 农用地分等不
素的作用下 , 农用地的生产能力大小和产出经济效益的高低。 从理论基础方面看 , 国土资源部所确定的农用地分等是一种 指导性 的分类 , , 而X A用地分等内涵的进一步研究 , f 是做好农用地 分等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1 农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农用地分等 . 2 农用地属于 自然资源范畴 ,农用地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 这种质量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农用地 自然属性方 面, 同样存在 于 农用地 的社会经济屙睦方面。而农用地适宜睦是决定农用地社会 经济属性优劣的重要 因素 , 它反映农用地在其它条件相 同的情况 下, 对不同农用地的相同投入有着不同的收益 , 这种差异既存在地 区内部各区域之间也存在于不同区域之间。 只有通过土地适宜性研究 ,对农用地进行合理分 区和布局 , 实现农 用地的最优化配置。因此 , 农用地分等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农用 地适宜性的研究 。即农用地分等应是在农用地使用适宜 的前提 下, 研究农用地之间的差异性。 目前 , 国对于农用地评价研究较多, 我 但农用地适宜性研 究 多数引用国外研究方法 , 多数侧重农用地单屙 陛评价或综合评价。 由于农用地分等没有充分考虑 区域内部和地区之间农 用地的适 宜眭差别 , 仅用一种方法 和标准来评定农用地质量差异导致了评 价结果的横 向可比性和实践应用性缺少理论依据。

农用地分等定级论文

农用地分等定级论文

农用地分等定级论文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应用研究摘要:探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土地利用以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农用地;分等定级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gricultural land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results of land us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Keywords: agricultural land; gradation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根据发展的要求,我区在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土地整理质量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领域就如何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开展了深入的实践探索。

这些试点和研究,为全省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紧密围绕管理和改革开展工作,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工作基础和技术支撑。

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及成果的特点,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就是要为国土资源管理和改革提供基础支持和服务,为政策的制定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此次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其成果已经具备了作为制定国土资源政策工作基础和技术支撑的条件。

坚持统一工作框架和技术路线,有计划、按步骤分期分批实施项目;坚持行政主导、各有关部门协作,专业单位承担项目,分级负责、加强指导,提高了工作效率。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是一项涉及领域广,理论性、技术性、基础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工作,区政府用管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以及参加工作的专家学者,通过对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理论依据、技术方法、工作实践和成果应用等方面深入广泛的探索和研究,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一批业务技术骨干,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为今后继续深入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管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70年代广东潮安县,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70年代广东潮安县,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70年代广东潮安县,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篇文章介绍了潮安县陈桥大队实行一年三熟,推广间种套种,在四分地上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这是科学种田的重大成果,对广东省有着重大的意义。

广东省一般地说,属于人多田少地区,这对发展农业生产不利;但四季常青,自然条件优越,这是有利的条件。

要使广东省的农业大上快上,就得研究如何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土地潜力。

陈桥大队给我们闯出一条宽广的道路,这就是。

大力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潮安县枫溪公社陈桥大队地处潮汕平原,有六千零二十六人,二千五百五十七亩耕地,平均每人只有四分多。

一九六四年以来,他们以大寨为榜样,为革命种田,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创造了一套实行一年三熟,推广扩种套种,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的先进经验,使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一九七二年,这个大队的土地复种指数高达百分之三百五十左右,粮食亩产由一九六四年的一千三百二十斤提高到一千六百一十斤,总产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二。

过去每年要国家供应粮食六十多万斤,现在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五十多万斤。

甘蔗、花生、黄麻等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产,每年向国家交售糖、油、麻、猪、茶、竹等农副产品总值达二十多万元。

随着生产的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员生活逐步提高。

现在,全大队除有固定资产二百七十四万元外,还有公共积累八十五万元,集体储备粮八十多万斤。

社员每人平均口粮五百一十六斤,分配收入一百二十五元。

破除“生产到顶论”四分地上夺高产解放前,陈桥是个非常贫穷的地方。

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他们大力兴修水利,平整土地,生产年年上升,一九五八年粮食亩产超千斤,由缺粮队变为余粮队。

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以后,他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生产更上一层楼,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

这时,有的人就说:“海深有个底,天阔也有边,陈桥已经地尽其用,增产到顶了。

刀陈桥究竟能不能在继续学大寨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为革命作出新贡献?大队党支部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和“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回顾解放以来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的历史,帮助他们认识到,只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按毛主席革命路线办事,发扬大寨精神,陈桥人多地少也能为革命多作贡献。

潮州市潮安区地质灾害特征、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

潮州市潮安区地质灾害特征、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

潮州市潮安区地质灾害特征、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作者:姚能文来源:《西部资源》2021年第06期摘要:文章以潮州市潮安区地质灾害特征、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潮州市潮安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结合实际案例对该地区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潮州市潮安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防治措施1.前言潮州市潮安区位于广东省东南,地处韩江中下游,总面积1063.95km2,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

近些年随着该地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原本地质环境条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毁坏土地及植被,甚至破坏地貌景观,加剧水土流失等环境地质问题,以致诱发地质灾害。

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特征、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从而推动潮州市潮安区经济稳定发展。

2.潮州市潮安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2.1崩塌通过对潮州市潮安区地质灾害调查了解到,该地区共有76处崩塌地质灾害,其中微型崩塌72处,小型崩塌4处;其中微型崩塌一般发生在坡高大于5m的斜坡上;斜坡坡度一般大于60°,共50處;崩塌体厚度一般小于5m,共69处,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格中了解到,潮州市潮安区崩塌地质灾害发生有以下特征:首先,在崩塌规模方面,主要表现为微型崩塌,更严重的小型崩塌处于次要位置;崩塌地质灾害在高度大于5m,坡度大于60°的斜坡中比较常见;尤其是一些人工边坡容易出现崩塌事故;崩塌厚度通常比较小,一般在5m以内,仅有少数超过了5m。

此外,从崩塌地质灾害坡面特征看,主要表现为直线、裸露特征,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

崩塌地质灾害经常出现强降雨的情况下,土体由于吸收大量水分,强度变弱,受重力影响引发崩落;岩质边坡崩塌经常出现在顺向坡,且这种坡度倾斜角度也比较大,岩质坡呈裂隙发育,由于在裂隙颞部,充填很多泥土,雨水自岩隙中渗入,软化泥质,最终引发崩塌地质灾害。

广东省县域“三旧”改造实践探微——以潮安县为例

广东省县域“三旧”改造实践探微——以潮安县为例
居 委 会 。全 县 户 籍 人 口 1 1 3 . 5 万 人 。截 止 2 0 1 3 年l 2月底 , 全 县 列 入 省 数 据 库 的 改造 项 目达 到 1 7 8 2 个 ,面 积 1 0 1 2 8 3 亩 。其 中 , 旧城 镇 改造 项 目 9 6 个 ,面 积 8 7 3 6 亩 ,旧厂 房 改 造 项 目 1 0 4 9 个, 面积 3 3 1 3 0 亩 ,旧村 庄 改造 项 目 6 3 7 个 ,面 积 5 9 4 1 7 亩 。“ 三 旧” 改造项 目入库总 面积 名列全省县级单位前茅 ,且 改造类 型分布 齐全 ,被省认可 为粤 东 “ 三 旧”改造试 点县 ,县域经济 实力在 粤东位 居前 列,经济增长速 度和发 展水平居 于全市领 先地位 。 心村 ”整 治 工作 略 显 滞 后 ,违 法 建 房 现 象 屡 禁 不 止 ,城 镇 建 设 多以 “ 摊大饼 ”方 式扩展,用地集约程度低 ,用地整体规划亟 待 调整 。 违 法 用 地 现 象 亟 待 处 置 。城 乡 土 地 利 用 的 “ 二 元 结 构 ”导 致 基 层 土 地 管理 问题 日益 突 出 。违 法 出 让 、 出租 、 占用 土 地 问 题层 出不穷,导致镇 、村 内及公路沿线 出现大量简 易厂房 、住 宅等违 章建筑 。据 统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 以来 ,全县违 根据 《 广 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 究报 告 ( 2 0 1 0 ) 》 ,潮 安县 法 占用 农用 地进 行非 农建 设面 积 5 5 0 3 . 3 公顷 ( 其 中 占用 耕地 县域经济综 合发展力居全省第八位 ,发展活 力排 名第四位。显 4 8 8 3 _ 3 公顷) ,违法用地现 象亟待 处置 。 然 ,以潮安县 为例 研究县域 “ 三I E l ”改造 , 具有较强 的代表性 。 居住环 境布局亟待整顿 。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 ,大 多数镇 由个案 分析可 以得 出当前县域 “ 三 旧”改造 的一般性结论,探 村环境建设滞后 ,公共绿地稀少 ,建筑杂乱无 章。不少镇村基 究 出县域 “ 三旧 ”改造的创新对策 。 础 设施 落后,乱搭乱建普遍 ,居住环境布局亟待整顿 。 1县域 “ 三 旧”改造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经济 发展层 次亟待提高 。从产业分布上看 ,潮安县第一产 1 . 1从潮 安县县情看县域 “ 三 旧”改造 的重要性 业 占经 济 总 量 的 比 例 仍 然 偏 大 ; 第 二 产 业 规 模 小 ,8 O % 以上 城 乡建 设地 域 差 异 明 显 。潮 安 县 地 理 环 境 明 显分 为三 大 区 的 工 业 企 业 产 值 在 1 0 0 0 万元 以下 ; 第 三 产 业 明 显 滞 后 , 占 国 域 : 北 部 山 区 、 中 部 丘 陵 和 南 部 平 原 。北 部 山 区 、 中 部丘 陵 交 民经济 总量 比例一直偏低,未能形成支柱产业 ; 第 四从经济总 通不便 , 城镇稀少 , 村庄分散且规模较 小, 经 济 以农 、 林业为主 , 量 上看 ,全县 经济 发展极 不平 衡,庵埠 镇经 济总 量约 占全县 缺乏发展动 力,城镇 仍呈现较强的农村集镇特色 ,难起 带动作 4 0 %,而 山 区8 个镇 经济 总量仅 占全县 5 % 左 右,大部分 地 区 用 。南部地 区具有平原的地理优势 ,土地 易于开 发利用 ; 毗邻 经 济 发展 的层 次 很 低 ,缺 乏 发 展 动 力 。 汕 头特 区,受 其经 济辐 射影 响,交 通方 便,商 贸活 跃,成 为 2 县域 “ 三旧”改造 存在 的主要问题 全县社会经济 发展的重心 ,其建设用地 占全县建 设用地的 7 O % 2 . 1推进速度不快 以上 ,城 乡居民点密集,工、商业发展迅速 。 已 启动 项 目用 地 面 积 占入 库 面 积 比率 较 低 。 目前 , 除部 分 用地空 间功 能分散杂乱 。潮安县 的工业基本上是 从家 庭小 自行 改造 的旧厂房能顺利实施改造外 ,旧村庄改造项 目的拆迁 作坊 的形 式发 展起 来 的,结构 传统 单一 ,布局 “ 遍地 开花 ” , 工 作均 处于搁置状 态。 园 区化生产程度 很低 。建设用地分布散乱 ,除庵埠 、彩塘 、古 2 . 2 区域 发 展 不 均 巷 、浮洋 、凤塘等镇 有一定的规模外 ,其它镇规模很 小,仍基 全县 “ 三旧”改造工作呈现南部平原快 ,北部 山区慢 的态 本 保 留原 始 村 庄 形 态 。 势。同一区域改造业主配合也未能 同步 。区域进展不均成 了县 民企 发 展 促 进 了 城 镇 化 。改 革 开 放 以来 ,潮 安县 的 民 营 企 域 “ 三 旧 ” 改造 的基 础 障 碍 。 业发展迅猛 ,形成 了不少特色产业和专业镇 ,如 “ 中国第一食 2 . 3综合效益不强 品城 ” 庵 埠 镇 的 “ 食 品产 业 集 群 升 级 示 范 区 ” 、“ 广 东 省 陶 瓷 生 改 造 模 式 和 类 型 单 一 ,片 面 侧 重 地 产 与 房 产 ,在 较 大 程 度 产专业镇 ”凤塘镇的 日用陶瓷 、东凤镇 的制鞋业 、江东镇的服 上影响 了县域 “ 三 旧”改造综合效益 的充分发挥 。 装业等 ,这 些行业集 中于城镇 ,不少企业实施规 模化集约化经 2 . 4工 作机制不佳 营。 是领导 “ 缺位 ” ; 二是规划滞后 ; 三 是 融 资 困 难 。部 分 “ 三 用地集 中交通要道两旁 。近年来 ,潮安县依 托 自身区位优 旧 ”改造项 目启动起来举步维艰 。 势 、产业优势和 自然 资源优 势,科学 定位 ,调整优化发展布 局, 3县域 “ 三旧”改造存在 问题原 因分析 切实加强路 网规 划建设 , 加大对潮汕公路、池樟 ( 安黄 )公路 , 3 . 1政 策不给力是制约县域 “ 三 旧”改造进展 的核心 因素 凤湾 ( 安澄 )公路等省道和部分县道建设 , 交通建设发展很快 , 是政策 配套 “ 失水 ” 。广 东 “ 三 旧”改造仍 处于探 索尝 有力地促进 了区域联系和社会经济发展 。 试阶段 , 尚缺 乏较 为系 统而 全面 的政策 支撑 。二是政 策 内涵

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理论与方法研究——兼论《农用地分等规程》总体思路及技术方案设计

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理论与方法研究——兼论《农用地分等规程》总体思路及技术方案设计

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理论与方法研究——兼论《农用地分等规程》总体思路及技术方案设计胡存智【摘要】研究目的:厘清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

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外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明确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要求,明晰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和总体思路,分析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主要方法和处理技术。

研究结论: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理论与方法不仅体现了当代多学科特征和技术水平,而且促使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性。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clarify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method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and classification and gradation. Methods employed are induction analysis, comparison analysi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land classification and gradation, define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gricultural land classification and gradation, clarifi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general scheme, and analyzes the major methods and processing technics of agricultural land classification and grad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heory and and gradation not only reflect muhi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feasibility and possibility of practical operation. techniqu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and classification and technic level, but also result in its economic feasibility and possibility of practical operation.【期刊名称】《中国土地科学》【年(卷),期】2012(026)003【总页数】10页(P4-13)【关键词】分等定级;农用土地;理论;方法;中国【作者】胡存智【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北京1008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4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用土地是地球表面不可替代的生产和提供农副产品的惟一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水平、 土地经济水平逐级订正 , 综合评定农用地等级。
21 分等因素及其权重的确定 根据广东省不同地貌类型和评价因素影响作用的程度 , . 参照《 农用地分等规程》 附录 c中的有关内容和《 广东省农用地分等与定级估价技术方案》广东省征询和综合 了有关专家的意见 , 了广东省 6 , 确定 个二级指标区分等因素指标体系的因子权重 , 并采用特尔斐测定法进行 了检验。潮州市潮安县属于潮汕平原 区, 其农 用地分等因素的权重如表 1 所示 。
表 1 潮州市 潮安县农用地分等因素 的权重
{。 二二 X - . 二 I二 三 : = 三 a l f I
收 稿 日期 :06— 6— o 20 0 2 作者简介: 赵小旺 , , 男 湖南邵阳人 , 研究员 , 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研究。
维普资讯
数字化土壤图, 根据纸图上的土种编号 , 并参照《 潮州市土壤普查报告 书》 《 、 广东土种志》 录分等属性值, 记 包括有机 质含量 、H值 、 p 有效土层厚度、 土壤质地、 剖面构型 、 地下水位。将潮州市潮安县的地形 图( A C D格式 ) 转换为 S A E H P。 FL IE格式 , 通过 A c a r p图形软件对地形图中的高程点做 3 m D分析得到 TN模型 , I 再生成 D l数字高程模型来生成坡 Ed 度值 , 用分等单元图的图斑去读取 图斑区域 内坡度的平均值来作为该 图斑的坡度值。行政 区划图包括村界图、 镇界图

西




1 8卷
其中, 是指标 , 是公共因子 , x I = j 彼此两两正交 , 是特殊因子 , e , 只对相应的 x起作用 , 是公共 因子负载 , i ; a 是第 个变量
在第 j 个因子上的负载, 矩阵 M是负载矩 阵, 即
( ,因核求矩。因 求 子心负阵通子 ・ 公 的,载M过分 共 是
南连汕头经济特区, 县城距汕头港 、 汕头机场均只有 1 k 处于汕头 、 0多 m, 潮州、 揭阳三市的“ 金三角” 地带。属亚热带
地区, 雨量充足, 气候温和 , 土地肥沃, 四季常青。县辖 1 个镇和 1 9 个国营林场 , 总面积 13.7m , 287 k 耕地面积 20 .9万
h 山地、 m, 丘陵面积 73万 h . m 。全县共有 4 1 6 个行政村和 2 个社区居委会,03年末人 口 17 6 7 20 0 .5万人。潮安是著 名侨乡 , 旅居海外的潮安籍华人、 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 7 0多万人 。
的方法, 开发新的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 一些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 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广东省农用地分等的进展
迅速。下面就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农用地分安县土地资源概况
潮安县位于广东省东部 , 东经 162 1 ̄9, 1。2 ~164 北纬 2。6 一 40。地处韩江中下游 , 32 2 。 韩江贯穿全县南北 9 k 6m,
● ● ● ● ● ● ● ● ●
和区界图, 村界图由潮州市潮安县 国土资源局提供 , 通过合并同一镇的村得到镇界 图, 合并 同一区的镇得到区界 图。
在这个处理图形a 的过程中, a 我们发现了以下 问题 :
在进行属性表的连接时, 由于一个图斑就是一条记录 , 对于潮安来说 , 图斑数很多 , 在分等单元等别图里面 , 总共
析, 可以用所找出的少数几个上面的因子代替原来的变量做 回归分析、 聚类分析 、 分析等 , 判别 可以借助 SS P S软件来
实现。
22 图形和中间数据处理 潮州市潮安县农用地分等工作底图主要包括分等单元 图、 . 土壤图、 地形 图和行政区划图。 从土地利用现状 图中提取耕地图斑( 包括水田、 旱地、 菜地 、 望天田、 水浇地 ) 作为分等单元图 , 同时获取田面坡度属性 ;
20 年, 0 1 国土资源部正式颁布了《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 此规程在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 , , 在理论 、 方法上
有所突破 , 构建了中国最新 的农用地分等评价方法体系。以此规程为基础 , 国土资源部 20 年在江苏 、 01 四川、 福建 、 黑 龙江等省进行试点, 并于 20 年在全 国范围内完成农用地分等工作。全国各地在农 用地分等的过程 中, 04 不断探索新
\、●●●●
. 要
有 46 条记录 , 70 在进行属性数据的录入时, 像土地利用 系数 、 经济利用系数等 , 就变 得特别 麻烦 , 如何解决这个 问题 呢?在我们 的实践当中 , 我们发现 了在属性表的连接上这么做 比较方便 , 主要通过关键字段进行连接 , 这也可以借助 S L实现。然后把处理好的数据和图形直接导入到分等定级信息系统里面 。 Q 在分等的过程当中, 分等的工作底图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 图、 土壤类型图和行政 区划 图, 从土地利用现状 图中 提取耕地图斑作为分等单元图, 在进行耕地 图斑和土壤 图以及行政区划图进行直接叠加时 , 发现图斑 比原来多出了好 几倍。这可能是 由于在进行叠加时边界切割所产生 的破碎图斑 , 当然解决 的有效方式是进行点 图的叠加 , 也就是把图 斑或者地块的属性浓缩到一个点上 , 然后再进行叠加就比较准确了。
维普资讯
江西农业学报
2 0 ,8 5 : 3— 0 0 6 1 ( )2 0 25
AcaAgiu u a in x t r h re Ja g i c
农 用 地分 等 中一些 问题 的探 讨

以广东省 潮安县 为例
赵 小旺
( 广东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广东 广州 50 2 ) 150

要: 以广东省潮安县的农用地分等工作为例 , 从分等因子及其权重的确定、 数据的处理、 软件运用以及最后取
得的成果等作 了简要分析 ; 在此基础上 , 出了农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找 最后提 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 农用地分等;P S Ac a SS ;r p m
中图分类号 :31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 — 5 120 )5 0 0 O F0 .2 A 1 1 8 8 (06 0 - 23一 3 0
2 农用地分等的技术方法
根据国家《 农用地分等规程》 以及国家和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技术 方案等资料 , 结合潮州市潮安县农用
地的利用特点和实际情况 , 农用地分等技术方法采用因素法 , 即依据全国统一制定 的标准耕作制度, 以指定作物的光
温( 气候) 生产潜力为基础 , 以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图的图斑为分等单元 , 建立分等指标体系, 通过对土地 自然质量 、 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