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是一个学风严谨、团结协作、专业队伍整

华中I丿帀范大学文艺学是一个学风严谨、团结协作、专业队伍整齐、研究方向布局合理、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学科。
本学科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与南京大学联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独立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 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学科设有"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和冲国古代文论"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建有以本学科成员为主、有相关学科成员参与、并聘请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顾问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
曾多次组织召开全国性的"研讨会"和作彖作品硏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经过多年努力,本学科的文学批评硏究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
本学科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以科研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促科研。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始,就致力于"文艺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率先在本科开设"文学批评原理"课程,编写出版相关教材,并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活动,其相关成果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所编撰的三种"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种"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被列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教材建设计划"。
“文艺学系列课程"200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
新世纪以来,在把握国内外文学研究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学科进一步拓展和细化了批评学研究的目标,致力于文化批评、大众文化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前沿性问题的硏究,力求把文学研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
2019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学科教学(语文)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非定向
344
73.32
70.16
007
文学院
陈要
105119107406136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非定向
363
66.54
70.78
007
文学院
闫鼎
105119107406139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文学院
周新
105119107406297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
01
文艺学
全日制
非定向
377
78.66
76.38
007
文学院
李训
105119107406524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
01
文艺学
全日制
非定向
367
76.54
74.34
007
文学院
贾雪玲
105119107406671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
69.54
69.16
007
文学院
陈景欢
105119107405948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非定向
359
72.5
72.01
007
文学院
李欣荣
105119107405950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非定向
343
73.78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 国现当代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国现当代文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全国最早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学科点之一,也是恢复研究生学位教育后全国首批招收培养现当代硕士研究生(1978年)、继而较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的学位点之一。
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与特色领域学科。
有教学科研人员25人,其中教授13人(含博士导师5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
主要学术带头人为黄曼君、王庆生、周晓明、王又平,主要学术骨干有张永健、沈振煜、许祖华、张卫中、童秉国、吴建波、张岩泉等。
半个世纪来,华中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作家作品研究、流派史研究、以及文体分类和交叉综合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10年来,该学科先后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
其中,有4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有5部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文学科教材或重点教材。
同时,该学科经教育部批准,于1997年承办了国内首届中国现代文学高级研讨班,并举办大型国内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性学术年会10次以上。
与省内相同或相近学科比较,该学科尤以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主要研究领域的均衡发展为特色,形成了在“现代中国文学”的新框架中实现多学科联合研究的优势。
近10年来,该学科联合学院内外相关学科和学术力量,致力于“现代中国文学”这一新的学科观念和学科框架的建构,现已初步形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新的、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并在以下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1、现代中国文学历史进程与总体发展研究。
主要代表性成果有黄曼君《论沙汀的创作道路》、《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20世纪文学系列研究》(湖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作品选》(教育部重点推荐教材和全国获奖教材),张永健《艾青的艺术世界》(湖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周晓明、王又平主编《现代中国文学·网络教程》(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工程项目)。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录取

拟录取专业名称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拟录取专业代码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45300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050102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50105 授予文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传统的重点学科,许多著名的学者曾在本学科点工作。
1978年获得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专业队伍结构合理,科研和教学成果丰硕。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共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
古代文学学科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包括近代)四个研究方向,并由此形成相对独立的学术阵营。
本学科在这几个研究方向均有较强的学术实力和较大的学术影响,形成了自己比较鲜明的学术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并赢得了全国同行的好评。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高等学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和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古籍整理及其它文化工作的专门人才。
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一门外国语。
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方面,要求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简介序号研究方向名称简介1先秦两汉文学该方向主要研究秦汉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及楚辞、秦汉诗赋等。
2魏晋南北朝及唐代文学该方向主要研究魏晋玄学与文学、六朝骈文、格律诗的形成、唐诗的发展与繁荣、唐代古文运动、词的产生、唐传奇。
3宋元文学该方向主要研究宋词、宋诗、宋文及元代杂剧、散曲和元代诗文等。
4元明清文学该方向主要研究元曲、明清戏曲、明清小说、明清诗文流派和中国近代文学。
四、学习年限本专业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总学分为37学分。
其中:1、一级学位课程5门,15学分(公共课程3门,9学分;专业学位课程2门,6学分)。
2、二级学位课程(通选课)中任选2门,4学分。
3、指定选修课课程6门,12学分。
4、任意选修课课程任选2门,4学分。
5、教学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

1
中国民间文学
105110107409551 姜帅杰 384 90.210 80.823
2
中国民间文学
105110107409559 成亚妮 379 88.295 79.549
3
中国民间文学
105110107409541 张素素 369 88.120 78.096
4
中国民间文学
105110107409524 李旭 370 87.395 78.019
考生 姓名
万铭汐 袁萌萌 罗童心 邓敏萱 陈源 孔会亚 许玉洁 罗民 董倩倩
初试 成绩
384 389 376 370 370 368 365 355 360
复试 成绩
87.300 84.360 86.540 86.320 84.310 82.200 82.455 85.910 77.880
总成绩
79.950 79.768 78.602 77.696 77.093 76.180 75.837 75.473 73.764
105110107409494 张妍 373 85.880 77.984 方向调整
4
汉语言文字学
105110107409471 孙婧 365 84.235 76.371 方向调整
5
汉语言文字学
105110107408916 熊清红 359 83.795 75.399 方向调整
6
汉语言文字学
105110107408976 欧阳萍 358 82.930 74.999 方向调整
105110107409586 陈彤 370 87.725 78.118
2
对外汉语教学
105110107302378 汪道霞 366 83.330 76.239 方向调整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文艺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文艺学[摘要]为帮助各位报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类相关专业的同学们更好地展开复习备考,凯程考研辅导老师为大家梳理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备考手册,帮助大家全面地了解相关情况。
华中师大文艺学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学术传统、产生过一批在我国文学理论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的学科。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华中师大文艺学学科现已发展成一个专业队伍比较整齐、研究方向布局合理、科研与教学成果显著、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接受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省级重点学科。
文艺学学科1979年开始招收文艺学硕士研究生,1995年与南京大学文艺学专业联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独立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现有成员14名,职称结构为:教授6名,副教授6名,讲师1名;学历结构为:博士6人(含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3人,硕士4名;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
具体如下:王先霈,教授,男,1939年生,研究生学历,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
研究方向:文学批评学、中国文学批评史。
张玉能,教授,男,1943年生,文学硕士,博士生导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学科指导组组长。
研究方向:美学原理、西方文论、西方美学史。
邱紫华,教授,男,1945年生,文学硕士,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美学原理、东方美学。
孙文宪,教授,男,1947年生,文学硕士,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文学批评学、文学基础理论。
胡亚敏,教授,女,1954年生,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负责人。
研究方向:文学批评、比较文学。
王耀辉,教授,男,文学硕士,1958年生,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文学批评学、文化批评。
修倜,教授,女,1953年生,文学硕士,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影视艺术理论、文学基础理论。
徐正非,副教授,男,1945年生,文学硕士。
研究方向: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
李显杰,副教授,1954年生,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影视艺术理论、文学基础理论。
王济民,副教授,男,1954年生,文学博士。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各专业研究生课表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各专业研究生课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2节民间文艺学原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法论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研究硕士综合英语现代汉语研究引论先秦汉魏文学研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研究3,4节现代作家的当代转型研究硕士综合英语影视文本细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8512)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午中国民间文学史7,8节研究生英语特色选修课国学典籍(8510)元曲与明清戏曲研究9,10节研究生英语特色选修课中特理论(8511)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9-21)11,12节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8511)电影叙事理论民间文学前沿影视镜像话语分析13,14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各专业研究生课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2节新时期小说批评的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古代汉语研究引论(8507)民间文学比较研究硕士综合英语性别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民俗学原理3,4节美学专题研究语言调查(8413)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三国演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读史记汉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专题研究思想改造运动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硕士综合英语中古古典文献学论著导读文学理论批评专题中国古代文献文论专题研究中午7,8节文史工具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传说学研究影视理论专题学术示范与学术论文写作(文学类8210)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8311)9,10节理论语言学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影视剧作理论与实践20世纪世界文学史论11,12节叙事学唐代诗歌研究欧美经典作家作品研究民间文学前沿文心雕龙研究13,14节学术示范与学术论文写作(语言类8403)现代逻辑与语言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摘要]为帮助各位报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类相关专业的同学们更好地展开复习备考,凯程考研辅导老师为大家梳理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备考手册,帮助大家全面地了解相关情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已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私立文华文理学院(由文华书院大学部改名建立)中国文学系。
1952年由多所院校合并组建成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
1994年8月,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为主干,正式组建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自20世纪上半叶开始,就有黄季刚、钱基博、韦卓民、徐嘉瑞、林之棠、包鹭宾、游国恩、李何林、蔡尚思、胡守仁、胡雪、方步瀛、高庆赐、杨潜斋、傅懋勣、石声淮、孙昌熙、阴法鲁等知名学者先后在这里执教,对文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经过数代学人的不断努力,学院形成了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教风,并逐步具备了语言与文学比翼双飞、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色,从而确立了文学院在学界和全国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文学院以其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居于全国高校中文院系前列。
自1953年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专门人才(含博士、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生,成人函授、夜大本专科生)。
现有各类在册学生23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800余人;现有在岗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含校内兼职)70人。
教师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楚天学者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
文学院现下设两个系:中文系、语言学系;五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免费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是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另有三个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所和1个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建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汉语言文字学),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文艺学)。
文学院现有五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五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艺学系列课程》、《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网络)。
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为:“文艺学教学团队”和“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
文学院于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现有11个博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外语言比较、中文信息处理、文化传播学)和11个硕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戏剧影视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2001年,经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文学院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和培养博士后。
文学院下设有院资料室,拥有10多万册文学类专业书刊;文学院主编的多种学术杂志面向海内外发行:《外国文学研究》、《汉语学报》、《语文教学与研究》(其中教师版、
学生版和综合版各1种)和《新文学评论》、《华中学术》。
其中《外国文学研究》为大陆首家进入国际AHCI系统检索刊物。
文学院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近五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余项,总经费11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收录55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语文》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文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先后有百余人次赴上述国家和地区访学、进修、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合作研究;同时,邀请数十位国(境)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
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
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
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
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
在考研辅导班
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
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
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
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
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
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