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课堂视听教学法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法有效性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法有效性思考[摘要]如何使得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通过有效学习,达到课程目标要求,这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语法、翻译教学法,视听法,交际教学法三种常用的英语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将三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方式,以产生最佳的课堂效果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生;教学法;综合1、前言与其他语言一样,英语是吸取和传播人类文明成果及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则被视为现代人交流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之一。
根据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了满足中国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重点培养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英语听力和口语方面。
就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教学状况而言,而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堂英语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2、常用英语教学方法综合分析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活动方向,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方式,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
2.1 语法、翻译教学法语法教学法又称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approach),在外语教学中有着最悠久的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会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它的主要优点在于:(1)重视阅读理解、翻译外语和磨练学生的智慧,以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语法学习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必不可少;(2)突出母语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母语和英语的共同使用,把两者的异同进行对比,以便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英语;(3)语法、翻译教学法是一种双向语言教学法,对某些难句的语法结构讲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能够系统指导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但是通过课堂实践来看,这种传统的教学法也存在着一些缺点:(1)过分强调了语言的语法传授,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应用;(2)教学过程比较机械,脱离了真实的语言环境;(3)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为辅,导致学生被动地听课,容易使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乃至失去信心。
浅析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难点及教学策略

592020年25期总第517期ENGLISH ON CAMPUS浅析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难点及教学策略文/刘 斐在大学里特有的英语教室内学习,跟着机器学习,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不能参与到其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因此不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本身是一门需要不断听和说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在课堂上练习听说的机会,仅依靠短短的课堂时间来学习,难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4.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对学生英语视听能力实施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但是目前很多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仅仅是通过月考或者期中考试、日常的作业来引导学生思考,因此英语学习的效率较低,无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进行督促,而加快建立日常的英语学习评价方式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大学英语视听说课课程教学的具体措施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效率的提升,要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积极的应对策略,同时还要满足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需要,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意见,不断地突出学生是英语教学的主体,增强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视听说课课程教学成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探索:1.加强基础课程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兴趣等各方面进行全面了解,认识到基础的差异性,然后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加强语言基础内容的教学,对单词、语法以及句型等进行强化训练,可以引入分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引导他们重视语言学习,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并不断地增强学习自信。
2.科学安排视听说课课时比例和教学内容。
要本着高效的原则开展视听说课课程教学,可以提前布置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通过互动沟通等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然后教师结合教科书内容等进行教学重难点的提炼,着重开展这方面内容的讲述等,从而保证课程教学进度。
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作者:吴旭凌来源:《学园》2013年第29期【摘要】听力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听力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应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使听力教学能轻松、顺利、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听力大学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75-02听、说、读、写、译是体现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五个方面。
其中听力是语言交际的首要基础,也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
听力教学是高校英语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听力是弱项。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师长期以来都在探索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1.传统教学模式在现有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课堂中,虽然学生的听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但在传统听力教学的影响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传统的听力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通常是被动的接受者。
教师不断地播放听力材料,向学生灌输听力内容,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在整个课堂中无法真正参与和发挥。
这样既禁锢了学生学习听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易使他们对听力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
其次,听力课堂长期不变的教学模式为教师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听材料、教师核对和解释答案。
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无法对听力材料进行深入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信息的处理和对材料的反复收听上。
与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被忽略,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对听力材料的预测、推理能力。
长此以往,学生的听力能力和技巧无法得到提高,听力教学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学习者自身因素第一,语音、词汇及语言知识不足。
储备一定的词汇量和基本的语言知识是正确理解一段听力材料的前提。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英语音标和英语朗读中的连读、重读、弱读规则不重视也不了解,无法正确地在听力和朗读中运用。
英语语言中的一些固定搭配和惯用表达也是理解听力的重要因素。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实践探索

传 统 的教 学 , 旨在 利 用 多媒 体 全 方 位 的 培 养 学生的听说读 写译的能力 ,大学教 师可 以借 助 多媒 体 的优 势 ,探 索 出 多种 视 听 说 教 学模
式,帮助学生们快速提升英语水平。
【 关键词 】 大学英语视 听说 ;多媒体 ;
教 学模 式 ;网络 资 源 随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发 展 ,中 国 与 世 界 的
接触和合作越来越多,国际语言的学习在这种 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就显得越发的重要。英语作
为最 常用 的 国际 语 言之 一 ,已经 逐 渐融 人 到 国
人们的生活 、工作 、学习之 中,特别是在校的 大学生们 ,能说出一 口流利的英语为他们今后 就业或者学习深造都大有裨 益。因此提高 大 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 趣,培养 出会写会听会说英语的人才已经成为 各 大高 校英 语专 业 发展 的 目标 。 为 了培 养 学 生们 的 英语 能 力,教 育部 2 0 0 4年初对各大高校提出 了新的要求 , “ 培 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 特别是听说能力 ,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 中能用英语 有 效地进行 口头 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此外 , 还大力提倡和鼓励 “ 利用先进技术 来提高听 说能力 ,比如多媒体 和网络教学的应用 ,为 学生提供 良好 的语 言学习环境与条 件。”面 对这些情况,英语视听说教学应运而生 。 1 大 学 英 语 视 听 说 教 学 的 现 状 1 . 1 大 学英 语视 听说 教 学 的 特 点 视 听教学的 目的是基 于计算 机和课堂 的 教学模式 ,为学生 们提供完整 、多元 、立体 化的英语教学平 台,它可 以利用多媒体资源 模拟 出一个 较真实的语言环境 ,利用听说材 料 ,全面 的锻炼学 生们的语言应用 能力 ,使 教 材 课堂内外教与学充分体 现结合起来。 英 语 的视 听 教 学 目的 是 全 方 位 的 锻 炼 学 1 . 2大学英语视听说教 学存在的 问题 生 的听说读写能力 ,因此必须为学生们创造 出 视听说教学 的初衷和想法虽然很好 ,但 逼 真的语言环境 ,并且要贴合生活 实际,跟 是由于实际情况 的限制 ,导致教学 过程 中存 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提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在 很 多 问题 : 为了达到这一 目的,可以在学校规定的主流教
试谈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改革趋向——多媒体视听结合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O U R N A LO F N A N C H A N G C O LL EG E O F E D U CA l l O N第23卷第3期V ol,23N o.32008试谈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改革趋向——多媒体视听结合覃宣勇1陶琴2(1、2.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15)籀要:为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实用型人才。
现行大学荚"i吾-w、六级听力测试亟待改革。
相关学科研究和调查表明。
多形式的多媒体视听结合方式。
有助于提高四、六级听力测试的水平。
因此,注重真实交际场景的设置。
采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手段,应该是这项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视听结合多媒体听力测试中图分类号:C,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567(2008)03-0030一∞现行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内容陈旧、僵化,严重脱离生活实际。
很多练习和测试涉及的都是基础层面的语言活动,脱离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场景。
将听力材料人为地规律化,说话人没有感情,语音、语调始终保持一致,没有变化,甚至将听力材料当作阅读材料让学生去听、去做。
二是测试形式单一。
听力测试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或听写。
这些题型过于僵化,并不能真正考验学生听力的真实水平。
也无法测试出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是课堂气氛沉闷,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时问单一的声音输入会导致听觉疲劳,学生刚听一会儿就没精神了,呵欠连天,睡意沉沉,听不下去。
学生作为被动的“听众”、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追根溯源,造成大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普遍不高的原因是听力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听力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努力培养大学生运用有效、可靠的测试听力技巧。
同时,应该从大学生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出发,培养出学习型人才、交际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
使学生能够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能听懂或看懂国家的快速英语讲座或文献,而非让学生成为只会做题目的机器…。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大学英语听力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摘要] 大学听力是英语基础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结合实际的课堂效果,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是在学生入学阶段,增加大量的可视材料来培养学习兴趣和自身学习能力。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听说写的结合以及精听与泛听的结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
三是通过灵活的课堂活动和测试,来督促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实践证明,通过这三方面的运用,学生能够以轻松自然的心态对待英语听力,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水平。
[关键词] 学习习惯可视材料听说写相结合一、引言著名的语言教育专家davis和 pearse (davis & pearse,2002)指出,英语听力作为一项接受性的语言技能,在非母语的学习者当中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项基本技能。
在信息剧增,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听力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应实事要求,我国的四级考试也加大了听力比重,先是从以前的20%上升到2006年开始的35%,而在2012年的新一轮四级机考改革中,听力将增大到70%。
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在大学课堂上应该如何安排课程来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呢?二、通过可视材料提高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对听力还存在距离感,通过对本院大一289名学生的调查,近30%的同学放弃了高考的听力题,也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来学习听力。
教师作为引导者,除了强调听力的重要性,更要从学生的心理因素入手,通过英语的可视材料来增加学生的兴趣。
调查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听力的必要条件。
保持一种积极的,好奇和轻松的心态可以最大发挥出听者的水平。
通过选择一些电影或者新闻的视频片段,就可以将学生们从单一的课本教学带到语言的实际环境,大大提高学生们想要看懂听懂的好奇心。
这些丰富的画面,真实的情景通过眼睛的视觉对大脑产生刺激,增强了记忆效果。
即视听结合的优势增强了记忆效应,能提高对英语环境的理解。
对大学本科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实验性研究

方 向 通过对本科 学生实施 “ 、听、说”教学模式的 实验性研究 ,有效地培养 了学生英语语 言的应用能力. 视
关键词
1 问题 的 提 出
视听说教学
教学改革
实验性研究
教育 部颁布 的 《 课程要 求 》提 出了 “ 用能力 ”和 “ 应 使用 语言 进行交际的能 力”等新概念 ,并限 定相关的 交际场 合为 “ 今后工 作和 社会交往” 。这为大学英 语教学指 明了今后 的发展方 r ,即采片 交际 u j } 语言教 学方法 ,培 养和考核 学生 的交际或应 用语 言能 力 , 本科英 语 “ 、听 、 视 说”教学的实验性研究 旨在转变教学理 念,倡导i言教学 吾 的真 实性 、自然性 、交际性 ,充 分采用现 代多媒体 教学手 段 ,有机 地 、整体地再现具有时代感的知识信息。
习中的 “ 协作”与 “ 会话” ,有效地 促进 了学生英 语综合能 力的 “ 意 义建构”。教师 学会了操作使 _多媒体 没备 ,利用 多媒体 课件系统制 I } j 作 课件 , 制视听i 材料 ,积极开发新 的教学 资源 ,充分发挥了教师 编 兑 的主导作 用,丰富了教学方式 .优化了课堂教学结 构。 成绩比较 :实验 小组 在 “ 、 、说”方面的平均成绩 l. 满 视 听 9 分( 2 分2分J 0 明显高于非实验小组的平均成绩l. , 充分证明实验成效 “分 这 4
室 以及 络等把视 、听 、 说三 课有机地结合起来 ,特别 是视 听说材料 与任 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结合 。有效地促进 了学生 语言知 洪的 内化和 晤 占 用能力的提高 运
本科《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本科《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摘要】本篇文章探讨了本科《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接着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改革策略和方法。
文章详细描述了实践探索的过程,并展示了实践成果。
最后分析了改革的影响与启示。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所讨论的实践探索,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并以结语结束全文。
本文通过实践探索,为《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本科《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必要性、策略和方法、过程、成果展示、影响与启示、总结、展望未来、结语。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为了解决当前视听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旨在探索本科《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和学生需求,结合国内外教育前沿理念和技术手段,探讨如何创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从而提升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用性。
本研究将以实践探索为主线,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本科《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本科《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视听语言能力和素养,促进他们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 理解当前《视听语言》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的改革提供依据;2. 探索符合本科课程特点的教学改革策略和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实用性;3. 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其他院校的《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4. 借鉴国内外相关教学改革案例,结合本科《视听语言》课程的具体情况,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语言交际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探索,旨在为推动《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推动本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条件 , 没有语言输入就不 会有语言 习得 ( rse 9 2 。 Kah n18 ) 学习者听的能力是一项至关 重要 的输 入能力 , 它直接关 系 到学习者说 、 的输 出能力。 因而 , 写 听力 能力 得到 越来越
多的重 视 , 与大学生密切相 关的大 学英语 四级考试听力 部
无论是 听力还是 以文 字为基础 的文本 , 其理解 都离不 开背景知识 。狭义 的背景 知识是 指 与本专 业本 领域 密切
马妍 林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 院 基础部 , 广东 广州 5 0 o ) 15 7
摘
要: 外语 听力 能力是衡量学 习者外语能力的一个 重要指标 , 听力理解 的过程 受到情感 、 背景 知识、 意力 的影 响。 注
本文从这 三方面探讨 了影响听力理 解的因素, 并提 出视听的输入方法在这 三个方 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
景知识对于无论是文字文本还 是听力文 本都至关重 要 , 背
景知识可 以降低学习者的焦虑 , 减轻认 知负荷。
一
影 响英语 听力 理解 的因素
( ) 意 力 三 注
( ) 一 情感因素 “ 心理 障碍 ( et l k ” m na bo ) 会阻碍学习者充 分利用 、 l c 理
注意力一直是认知心理学 研究 的一 个重要方 面 , 它对
相关的专业知识 , 广义的背景 知识是指 大千世界 中关于语
分 的 比例就已经提 高到 3 %。然 而 由于过 去传统 教学 中 5
对 英语 听力理解 的误 解 以及教 学方法 的单一和 陈旧 , 得 使
言、 风俗 、 文化 、 宗教等等 的知识。无论是 广义的背 景知识
还是狭义的 , 对 听力 理解 起着 重要 的作用 , 其是 广义 都 尤
学生英 语听力水 平较差并 且不 能得 到有效 的提高 。 随着对听力理解认 识 的深 化 , 来愈 多的业 内人 士接 愈 受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很 复杂 的心 理认知过 程 , 既受 它 到 内因如焦 虑 , 意力 , 注 记忆 力 的影 响 , 也受 到 外 因如 语 音、 语速 、 法 、 语 词汇 、 修辞 、 语言背景 的影 响。从这种 视角 看 待英语听力理解过程 , 影响英语 听力理 解的因素有 多种
要 原因在于 , 意力 是一个 无法 直观 观察 的概念 , 同程 注 不
作者简介 : 马妍林 ( 9 1 ) 女 , 1 8 一 , 陕西宝鸡人 , , 助教 硕士 , 主要从事英 语教学 的研究 。
1 48
度的注意力很难 测量 。经过对 不 同程度 的英 语学 习 者 的 研究发现 , 力成绩 高 的学生 相对 注意力 要集 中些 , 听 他们
多样 , 主要包括情感 因素、 背景知识 和注意力 等方 面
的背景知识 是理解 任何语 言的必需 。因而 , 很难想 象一个 完全对电脑一无 所知 的人会 理解一 篇有 关 电脑 的英 语 听 力, 一个对另一个国家文化完 全不 了解 的人会 听懂一篇 有 关这个 国家特 有文 化现象 的英 文介 绍。对于 背景 知识 的 研究虽只有几 十年 的历史 , 已经有 足够 的证 据表 明 , 但 背
能力。根据语言习得 理论 , 语言 的输 入是语 言习得最基本
显 著。一般来说焦虑感越 强 , 理解 率越低 。焦 虑感除 了与 学 习者 自身 的心理素质有关 之外 , 还与听力 的任务 和 目的 有关 。听力考试 中的焦虑感 肯定 比平 时随 意听听力 的焦 虑感大得多 。
I ) 二 背景知识
于语言学 习 至关重 要 , 一点 已经被 很 多实 证研 究 所 证 这
解输入 了的习得语 言 ( rse , 92 Kahn 18 )。这个 阻碍 也称作 “ 情感过滤” 指 的是学 习者 缺少学习动力 , , 没有学 习兴趣 。 这个情感 过 滤假 设 认 为学 习 和一 个人 的 心理 状 态有 关 。 当有过滤阻碍 的时候 , 理解 了的输入 不能 通过 , 当没 有过 滤阻碍时 , 习者可 以充分 习得 。这 也是为什 么年轻学 习 学 者习得会更 快更 好的原 因, 因为情感 过滤在 青春期快 速的 形 成和增长 ( r hn 92 。情 感 因素涉 及焦 虑 、 K a e ,18 ) s 习惯 、
态度等等 。其 中学 习者 的焦 虑感 对听 力理解 的影 响最 为
收 稿 日期 :0 2一 4— 6 2 1 o 2
实 。研究语言习得就必须研 究注意力 , 它几乎 贯穿 了语 言 习得 的各个 方面 。其 概念包 括学 习动 机 、 习能力 、 习 学 学 策 略、 学习习惯 等。认知 心理学 的研究 表 明 , 注意 力并 不 是一个一元 的概念 , 包括 一系列 的心 理活 动如 留神 、 它 定 向、 潜意识取向( 无意识觉察 )选择 ( 、 选择性注 意中的有意 识 觉察 ) 促 进 、 、 抑制 , 并且 一个人 的 注意力是 有 限的 。但 是 专门关于注意力对 听力理解影 响力的 的研 究很少 , 其主
第 4卷 第 7期
21 0 2年 7月
当 代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Th or n r cie o ne o a y E u ain o y a d P a t fCo t mp r r d c t c o
Vo。4 NO 7 l . J1 02 u .2 1
大 学 英 语 听 力 课 堂 视 听 教 学 法 探 索
关键词 : 外语 ; 听力理解 ; 听 视 中图分类号 :6 2 4 C 4 .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 84(02 0 0 4 — 2 17 5 8 2 1 )7- 18 0
在听 、 、 、 四项语言能力 中 ,听 ” 说 读 写 “ 放在 了第 一位 , 它是其它四项能力的基础 , 也是最重 要和最难 掌握 的一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