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航站楼指廊扩建设计探索

合集下载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南指廊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南指廊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近几年来,禄口机场航空业务量迅猛增长。2017 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 2582 万人 次,比上年同期增长 15.5%。年货邮吞吐量 37.4 万吨,同比增长 9.7%。机场目前拥有 两座航站楼,T1 航站楼建成于 1997 年,并于 1999 年完成续建工程;T2 航站楼于 2014 年 7 月正式建成投入运营,同期机场 T1 航站楼关闭待改造。
2021 年 6 月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本项目为机场航站楼改扩建项目,不涉及原辅材料及主要设施。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水(吨/年)
电(万千瓦时/ 年)
122190 1141
燃油(吨/年) 燃气(标立方米/年)
燃煤(吨/年)
---
其它
污水(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立项审批部门
省发改委
批准文号 2019-320115-56-01-105102
建设性质
占地面积
总投资(万 元)评价经费(Biblioteka 元)新建□改扩建□√技改□
16204 平方米
其中:环保投
96654.16
资(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行业类别及 代码
G5631 机场
绿化面积(平 方米)
/
环保投资占总
70
投资比例
0.072%
本项目已获得《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T1 航站楼南指廊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 项目建议书》, 明确主要建设内容为:“改扩建南指廊,楼内给排水、暖通、消防、供 配电等设施更新改造;配套局部二平滑及空侧机坪。”,详见附件 6。本次南指廊改造旨 在充分利用现有空侧资源,增加近机位数量,提高 T1 航站楼近机位比例,提升南指廊 利用率。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构型方案,改善南指廊现有机坪使用状况,提升站坪运行 效率。改造完成后的南指廊将与北指廊一起,构成完整统一的 T1 国内航站楼系统,为 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统一的旅行体验,并为东航站区未来旅客量的进一步增长预留充足 的设备设施空间。本项目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空侧改造工程、T1 航站楼南指廊改扩建 工程、充电桩工程和冷却塔搬迁工程四部分内容(详见表 1-2)。本次评价仅上述四项 工程,航站楼内相关的商业项目、空侧机坪改造需配套的供油设施改造及涉及辐射内容 不在本次环评评价范围内,需另行办理环保手续。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 理名录》,本项目属于“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中“161 条机场”中的 其他类别,应编制报告表。

某大型机场航站楼不规则自由曲面指廊屋面钢结构工程拔杆群整体提升技术

某大型机场航站楼不规则自由曲面指廊屋面钢结构工程拔杆群整体提升技术

Doors&Windows 某大型机场航站楼不规则自由曲面指廊摘The whole plane of a large international airport terminal is in the shape of a radioactive five-finger corridor and the roof and vertical support structure are all steel structures Each finger corridor along the central hall central ring lay The roof is irregular free-form steel truss the structural members are round steel tube and square steel One of the fingers corridor s roof projection of the gallery is the length is the width is the maxi mum structure is and the total weight is about The engineering modeling is complex the quality standard is high the procedure crosses many the construction time limit is tight the safety requirement is strict the steel structure partition as the whole assembly pulls the pole to lift the high altitude to close and the synchronous unloading and so on technolo g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this project constructionKey words artition assembly ntegral assembly ull bar lift lose in the air ynchronous unloading某大型国际机场航站楼整体平面呈放射性的五指廊造工技术进行应用总结其屋盖投影工程现场条件困难大面积屋盖钢架在施工过程中:(。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幕墙工程新技术探讨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幕墙工程新技术探讨

摘要:昆明新机场是作为国家机场布局规划确定的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国家大型门户枢纽机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镇,总投资超过230亿,其建成之后,能满足年吞吐量3800万人次的需求,昆明将成为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全国第四个拥有国家门户机场的城市。

1 工程概况昆明新机场是作为国家机场布局规划确定的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国家大型门户枢纽机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镇,总投资超过230亿,其建成之后,能满足年吞吐量3800万人次的需求,昆明将成为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全国第四个拥有国家门户机场的城市。

昆明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54.8万平方米,建筑幕墙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航站楼主要由前端主楼、前端东西两侧指廊、中央指廊、远端东西Y型指廊和登机桥等部分组成。

南北总长度为855.1米。

东西宽1134.8米。

中央指廊宽度为40米;Y指廊宽度37米,尽端局部放大到63米;前端东西两侧指廊端部双侧机位的部分,指廊宽度46米;航站楼最高点为南侧屋脊顶点,相对标高72.25米。

工程鸟瞰图见图1。

在幕墙的设计及施工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具体介绍如下:本工程的幕墙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类型:EWS-1—公共区倾斜型玻璃幕墙系统EWS-2—机坪层公共区围护系统EWS-3—机坪层设施围护系统EWS-4—南侧前翼指廊垂直型玻璃幕墙系统EWS-5—南侧中心区悬索点式玻璃幕墙系统EWS-5.1—南侧中心区南立面悬索点式彩带垂直型玻璃幕墙(陆侧)EWS-5.2—中心区陆侧东、西两侧悬索点式垂直型玻璃幕墙系统(陆侧)EWS-6—登机桥幕墙系统幕墙工程新技术介绍在这些幕墙类型中,比较有特色的、采用了新技术的、设计及施工难度较大的是EWS-1幕墙系统、EWS-5单索点式玻璃幕墙系统、EWS-5.2中的16樘超大两翼旋转幕墙系统。

1.1 EWS-1玻璃幕墙系统EWS-1玻璃幕墙系统位于出发层,主体结构摇摆柱沿着幕墙平面约6米一根,大遮阳铝合金横梁沿幕墙高度方向每1.6米一根,两端固定在主体结构的摇摆柱上,玻璃仅固定在铝合金横梁上,分格为3.0×1.6米,为节能及安全考虑,采用的是钢化夹胶中空Low-E玻璃,每块玻璃的重量约250公斤,玻璃上下入槽,左右玻璃之间采用EPDM的干式密封方式(如图3、4)。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T2航站楼改扩建设计研究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T2航站楼改扩建设计研究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T2航站楼改扩建设计研究摘要:伴随着社会进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交通越来越便捷,带动了航空运输的持续增长。

民用机场作为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航空业务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机场对老航站楼及航站区都进行了改造扩建工程。

如何保证机场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对原有航站楼的空间布局进行改造,优化流程,或是新建指廊,都是现在机场改扩建工程中的中心问题。

白塔机场航站楼担负着现有设施超负荷的航班量,因此改扩造工程必须在不停航施工状态下进行,设计和施工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整个工程必须从设计初期,就考虑如何解决运营与施工冲突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机场;平面调整;规划1 平面调整设计目标年为2023年,满足年旅客量2000万人次的需求,其中国内1936万,国际64万。

T2航站楼改造后将作为全国内流程使用,满足1936万/年旅客吞吐量。

现有T2航站楼现状由一个主楼和一个指廊构成。

结合旅客增量,国内现有设备设施已满足不了目标年2023年使用需求。

本次改造项目将指廊向西延伸,与现有T2航站楼指廊直接相连,增设8个近机位,8个远机位。

同时将主楼内原有国际旅客流程全部改造为国内旅客流程功能。

图1 指廊延长部分轮廓尺寸1.1 老楼改造本次老楼改造的重点在于国际流线需要迁出至新建国际楼,原有行李提取大厅通过拆改,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国内行李提取大厅;行李分拣大厅拆改现状一个国内行李提取转盘及一个国际行李提取转盘,并新增一个行李提取转盘。

同时现有7号卫生间老旧,不满足旅客使用需求,拆除改造,扩大无障碍卫生间,并增设母婴间。

拆除现状贵宾区域指廊北侧出口并与新建贵宾楼连接。

图2 航站楼一层现状平面及改造范围夹层拆除现状国际到港联检设备;拆除指廊西端局部夹层,与新建指廊连接。

图3 航站楼夹层现状平面及改造范围二层拆除国际旅客出发联检设备设施,同时增加国内安检通道。

图4 航站楼二层现状及改造范围1.2 新建指廊新建指廊一层中部设置了贯通指廊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两侧用房主要为设备用房及机场业务用房。

大型机场航站楼设计要义探究

大型机场航站楼设计要义探究

举办 ,直接促成 了9 年之后 首都 国际机场T 航 站楼 的建成 。 国家门户枢纽机场 的定 3
位 .45 0 0 万客流量的旅客航站楼 在功能 多元化和建设规模上都是空前的 。交通 中
通过对 大量机 场 实例 的归纳 .航站 楼构 型也被 总结成 了一 些 定式 ”。如 前 列式 指廊 式 ( 可细分 为长 指廊 和短指廊 ) 卫星厅 、卫星航 站楼等等。这些定式 在方便设计人 思考的 同时也可 能限制思考 .更 多的实例是这些定式 的变体 或组合 。 对于大型机场航 站楼 ,在很长 的飞 机停靠边长度 和减少旅客步行距离 两方面 因素作
的 变化 .不 断 驱 动 着机 场 的 演 变 和 发 展 .使 今 天 的 机 场 成 为 了 一 类 最 重 要 的城 市 基 础 设 施 。 而 机 场 航 站 楼 也 因 其 巨大 的投 资 广 泛 的社 会 影 响 繁 多 的技 术 系 统 以 及 较 高 的 专 业 性 和 建 设 标 准 .成 为 了 当今 最 复 杂 的 建 筑 设 计 类 型 之 一 .大 型 机 场 的 建 设为社会广泛瞩 目。
北京 首都 国际机 场 的几座航 站楼 比较典 型地展 现 了我 国机 场航 站楼 的发展 历 程 。最早 的机场南楼是 1 5 年 随首都机场投入使 用而同期建成 的 ,1 8 9 万m 的航站楼 在今天看来规模很 小 。在T 航 站楼使用前 的1 8 年 ,首都机场 的客流量仅有1 0 1 90 0 万 人 次 .旅客通 过站坪步行登机 ,楼 内设施简单 ,外部 交通简单 ,所 形成的建筑也与
要增设旅客捷 运 ,但 由于造价 高昂 .很多大型 集中式航 站楼都难 以达到 这一指标 。
为 此 .在 超 长 指 廊 中提 供 自动 步 道 、 行 李 推 车 、 电瓶 代 步 车 等 辅 助 设 备 变得 十 分 必

某大型机场航站楼施工方案浅谈

某大型机场航站楼施工方案浅谈

某大型机场航站楼施工方案浅谈摘 要:本文以某大型机场航站楼大跨度网架空间结构为背景,通过对结构的整体分析,对大跨度网架空间结构的施工技术、累积滑移施工的应用技术、合拢缝设置方案及异种钢焊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架结构;滑移施工;合拢缝;异种钢焊接1 工程及结构概况该工程包括T2航站楼和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 (见图1)。

T2航站楼平面呈“X ”布置,东西长407m ,南北长1128m ,分别由航站楼主楼、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指廊以及内连廊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采用结构缝进行分离;主楼建筑高度为38.73m (屋面结构上弦杆件中心),建筑面积约为47万㎡。

图1 该机场鸟瞰效果图Ⅲ区屋面钢结构由中间8组四叉斜撑和上下两侧的斜柱、左右两侧的混凝土柱共同组成屋盖结构的竖向构件兼侧抗力构件,交叉撑的支座为下部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框架柱,其支座的最大间距达到90m ;四叉钢斜撑截面形式为变截面圆钢管,共32根,截面规格为P1600~950×42,材质为Q345GJC ,斜撑最大长度在35m 左右,单根最重达53.5t ;柱脚采用预埋件和铸钢件与混凝土结构相连,柱底铸钢件达40t ;柱顶通过铸钢件与网架相连接,柱顶铸钢件达3.6t 。

Ⅲ区采用钢结构屋盖形式为焊接球和螺栓球组成的混合双层网架体系,空间网架形式为正交正方、正交斜放的平面桁架组合而成,网架厚度为2.6m~2.8m ,标准四角锥体网格尺寸约2.6m ×2.6m ,部分网格尺寸达3.9m ×3.9m ,杆件数量达到62992根,杆件规格为P75.5×3.75~P426×22.0,螺栓球规格为BS100~BS300,焊接球规格为WS300×10~WSR700×24(见图2)。

分区索引图西南指廊东南指廊T2航站楼东北指廊 西北指廊GTC图2 Ⅲ区钢屋盖结构体系2 钢屋盖安装重难点2.1 航站楼主楼混凝土结构平面投影最大尺寸564m ×292m ,平面布置不规则,楼层高低错层很多;主楼西侧为同步施工的高架桥和换乘中心,南侧Ⅱ区为先施工区域,现场仅东侧和北侧可以提供钢结构作业面。

对机场航站楼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

对机场航站楼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

对机场航站楼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摘要]运输机场是国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据统计:“十一五”时期,我国航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2010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3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68亿人、货邮运输量563万吨,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5.6%、14.1%和12.9%。

航空运输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提升2.7个百分点。

而作为机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航站楼及其建筑结构设计意义重大,本文围绕着机场航站楼的特点,探讨了航站楼在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机场航站楼功能区设计引言航站楼是集中体现机场服务水平的重要功能性建筑。

由于航站楼的直接服务对象及其位于机场陆、空结合点的特性,航站楼的设计既要反映交通建筑物的方便、快捷,造型简洁、明快,突出功能性建筑的特点,更要具有时代气息、或反映当地的风俗和文化底蕴,成为当地城市风貌的缩影。

航站楼建筑结构设计首要先根据概念设计的原则及航站楼的建筑面积、构形、功能区、造型等确定建筑结构方案;然后进行结构计算,并通过各种重要参数,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构布置是否合理。

结构设计必须经过大量的计算—分析—调整—再计算,尽可能使这些参数在合理的取值区间,以此保证建筑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

一、航站楼建筑方案的确定1、航站楼的建筑面积航站楼的建筑面积取决于建设目标年典型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和年旅客吞吐量,为满足工艺流程需要,航站楼建筑面积不宜小于2000平方米,按典型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估算航站楼建筑面积的指标宜按表1执行。

表1 旅客航站楼建筑面积指标(㎡/人)旅客航站区指标 3 4 5 6国际及港、澳、台部分 28~35 28~35 35~40 35~40国内部分20~26 20~26 26~30 26~302、航站楼与站坪的构形航站楼与站坪的构形在平面布局上可选用前列式、指廊式、卫星式等,航站楼在旅客流程上可选用一层式、一层半式、两层式、多层式,旅客航站楼与站坪的构形根据机场性质、航站楼的规模确定,宜按表2执行。

机场建筑改造方案设计

机场建筑改造方案设计

机场建筑改造方案设计机场作为现代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设计在保证功能性的基础上,应该兼顾美学和人性化设计,以提供舒适、便利的旅行体验。

本文将探讨机场建筑改造方案的设计要点和目标。

首先,机场建筑改造方案应注重解决现有机场的问题和不足。

根据实际需求,可能需要扩建机场大楼,增加候机厅、登机门和行李提取区的数量,以应对不断增长的旅客流量。

此外,还可以考虑增加餐饮设施、购物区域等商业空间,为旅客提供更多选择。

其次,机场建筑改造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提升舒适度和便捷性。

宽敞明亮的候机厅、登机门和过安检区域可以减少旅客排队等候的时间,使旅行更加顺畅。

另外,合理布局的商业区域和休息区域可以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让旅客在繁忙的旅程中得到放松和重新充电的机会。

同时,机场建筑改造方案还应注重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设计中还可以考虑设置绿化区域和自然采光系统,以提供更好的室内环境和空气质量。

此外,机场建筑改造方案还可以借鉴现代科技的应用,提升机场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可以在候机厅和登机口设置智能屏幕,及时显示航班信息和旅客安全提醒,为旅客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旅行服务。

最后,机场建筑改造方案的设计还应注重细节和人性化。

例如,设置合适高度的座椅和充电插座,满足旅客的舒适需求;为行李提取区设置指示牌和排队指示,方便旅客及时找到自己的行李;设置残疾人通道和便利设施,确保机场的无障碍性。

综上所述,机场建筑改造方案的设计要点包括解决问题和不足、提升舒适度和便捷性、注重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应用科技和人性化设计。

通过这些设计要点的实施,可以提高机场的服务质量和形象,满足不断增长的旅客需求,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旅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航站楼指廊扩建设计探索作者:王新伟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19年第12期摘要:大型多指廊航站楼作为机场建设项目中较为重大的工程在设计中有其独有的特点和规律,也受到独特的国情以及不同的因素影响,通过对参与的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大型多指廊航站楼主楼与指廊分期建设中的设计细节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航站楼;指廊;扩建;流程目前,我国的航空运输事业和机场航站楼建设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不断的有大型多指廊航站楼出现在设计工作中,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航站楼主楼与指廊经常处于不同的设计建设阶段,下面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西四指廊扩建为例对指廊扩建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粗浅的阐述分析,希望能对同类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概况按照总体规划,白云机场规划有两个航站区,共三座航站楼。

一号航站楼和二号航站楼组成第一航站区,三号航站楼为第二航站区(见图1)。

目前正在使用的为一、二号航站楼。

一号航站楼由主楼、连接楼及六条指廊(东1-3号指廊和西1-3号指廊)组成。

二号航站楼规划为一座主楼和六条指廊(东4-6号指廊及西4-6号指廊),设计目标年为2020年,建成后可以满足4500万的年旅客使用需求。

二号航站楼工程采用主楼一次建设到位,候机指廊分期建设的方式。

二号航站楼工程一期建设主楼、四条指廊(东5-6号指廊及西5-6号指廊)及连接楼。

二、二号航站楼工程介绍已建设的二号航站楼规模为62.4万m2。

航站楼由主楼、前列式北指廊及西五、西六、东五、东六指廊组成,其中北指廊为国内、国际分层共用机位指廊,西五、西六指廊为国内进出港同层混流指廊,东五、东六指廊为国际指廊(东六指廊局部为国内、国际分层共用机位指廊)。

航站主楼内主要的旅客使用区域一次性完成建设,值机柜台、国内及国际安检及出境联检区、国际到达联检设施和设备、国内及国际行李提取大厅一次性建设到位,续建东四、西四指廊时将无须扩建该部分设施。

三、西四指廊及连接楼工程主要设计参数分析西四指廊及连接楼工程作为二号航站楼功能的续建工程,与二号航站楼扩建工程的关系密不可分。

由于西四指廊及连接楼不具备独立的旅客处理能力,主要作为候机及旅客到达通道使用,其功能是二号航站楼功能的补充,二号航站楼预留的条件对于西四指廊及连接楼工程的方案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确定西四指廊的设计参数,就需要从二号航站楼乃至整个航站区的角度进行分析。

四、西四指廊容量计算设计目标年定为2020年,二号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为4500萬人次,根据预测,西四指廊高峰小时旅客量2500人,进出港比例为1:1,不均衡系数60%,国内转国内旅客按5.5%计算,国内转国际旅客按6.5%计算。

五、指廊楼层分布及各层主要功能西四指廊是广州二号航站楼的延续,交通空间与西五、西六指廊连通,旅客进出港人流通过连廊与西五、西六指廊进出港人流汇合到达二号航站楼或西四指廊,因此西四指廊旅客进出港人流组织形式与现有西五、西六指廊关系密切,通过分析现有西五、西六指廊及二号航站楼,确定西四指廊为国内进出港同层混流指廊,各层功能分布如下: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水电空设备专业管沟,管沟分空调水专业及电气专业两仓设置,各设备专业主要管线通过管沟由交通中心及停车楼的设备中心引出,经主楼管沟引至西指廊各竖向管井。

首层:主要功能空间为贵宾室、国内误机旅客等候厅、航空公司及机场空侧服务用房、其他配套内部办公用房及相关机电专业设备用房。

贵宾室位于西五指廊陆侧端,主要为国内商务/政要进出港提供相关的服务。

二层:作为国内进出港旅客混流层,其主要功能空间为出港旅客候机厅、进港旅客到达通道、卫生间、内部办公用房及相关机电专业设备用房。

西三、四指廊间连廊:由于西三、四指廊旅客流程不同(西三指廊为旅客出发、到达分流形式;西四指廊为旅客出发、到达混流形式),因此在西三、四指廊间连廊处设置旅客中转区,配套商业用房、内部办公用房及楼层转换交通核。

六、旅客流程旅客流程是否合理、便捷是航站楼指廊设计的前提,本次扩建基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现状并且考虑与一号航站楼西三指廊的连接,将西四指廊旅客流程合理融入现有旅客流程,旅客流程主要包括国内进出港、国内中转国内、国内中转国际、国际中转国内、特殊航班、国内/国际贵宾及两舱等旅客流程。

(一)国内出港流程从一号航站楼出发的国内出港旅客,部分由机场摆渡车运送到二号航站楼;部分由一号航站楼南北车道边进入一号航站楼办票大厅,需从二号各指廊出发的旅客进入西连廊,在连接处办理安检手续,经过西三—西四连廊再次验票进入二号各指廊候机厅等待登机。

从二号航站楼出发的国内出港旅客经出发层高架桥车道边或交通中心进入二号航站楼,通过共享大厅内的人行连接桥到达航站楼的三层值机大厅。

国内旅客在值机大厅西翼的值机岛办理完登机手续和托运行李后,经人身及手提行李安全检查后乘自动扶梯或电梯进入西指廊出发层候机区,旅客登机时在本层检票后通过登机桥坡道到达登机桥固定端,经过活动端登机。

(二)国内进港流程国内进港采用的是与出港混流的模式,西四指廊进港旅客离机后经登机桥活动端、固定端进入指廊候机厅步行前往同层主楼的进港通道,乘自动扶梯或电梯下行至行李提取厅提取行李。

需由一号进港的乘客经过西三、西四连廊验票后进入一号航站楼西连廊二层,经西连廊二层到达行李提取大厅提取行李。

国内进港旅客提取行李后经过一号、二号航站楼迎客厅到达位于室外出租车候车区或交通中心乘坐大巴、地铁、城轨、私车等离场。

高舱位旅客进港流程同普通旅客流程,没设置其他专用服务设施。

(三)中转流程流程1、国内中转国内经由一号航站楼中转的需提取行李的乘客经过国内进港流程提取行李,乘坐机场摆渡车到一号航站楼再次办理乘机手续。

经由一号航站楼中转不需提取行李的旅客经由西三、西四指廊间连廊国内转国内设施办完手续后进入一号航站楼各指廊步行到所需前往的登机口附近休息等候登机。

需由二号航站楼中转的乘客直接由二号航站楼西部各指廊中转流程解决,二号航站楼西部各指廊采用国内进出港同层混流的模式,在西指廊交通通道口部位为不需要提取行李的联程旅客设有国内转国内设施,旅客办完手续后,旅客直接同层步行到其他指廊各登机口附近休息等候登机。

2、国内中转国际经由一号航站楼中转的需提取行李的乘客经过国内进港流程提取行李,乘坐机场摆渡车到一号航站楼再次办理乘机手续。

经由一号航站楼中转不需提取行李的旅客经由西三、西四指廊间连廊中转设施办完手续后进入一号航站楼区域,汇入一号航站楼旅客到达流程,进入国内到港通道后,旅客走中转小流程继续行至一号航站楼的国内转国际手续厅办理中转手续。

旅客办完中转手续后与国际出港旅客汇合进入国际出港流程。

需由二号航站楼国内中转国际的旅客无需提取托运行李,旅客进港流程同国内到达流程,进入国内到港通道后,旅客走中转小流程继续同层东行至主楼中央的国内转国际手续厅办理中转手续。

旅客办完中转手续后与国际出港旅客汇合进入国际出港流程。

3、国际中转国内A).一号航站楼进港国际中转二号航站楼旅客走国际进港流程,在一号航站楼国际行李提取厅提取行李后,经海关检查、动植物检疫及行李牌检查后旅客走一号航站楼国际中转国内小流程,进入中转厅厅办理中转手续及托运行李,旅客办完中转手续后进入西连廊,经过西三、西四连廊再次验票进入二号航站楼各指廊候机厅等待登机。

B).T2航站楼进港国际中转旅客a)持联程机票旅客旅客无需提取托运行李,与国际进港旅客走大流程,通过国际到达联检区边防检查后右转进入国际转国内休息厅,旅客在休息廳休息并等候海关后台查验行李放行,海关后台查验行李完毕后旅客依次通过海关手提行李检查及安全检查后同层进入北指廊国内候机厅,并可前往西指廊各登机口休息候机,需由一号航站楼出发的旅客经西三、西四指廊间连廊中转设施办完手续后进入一号航站楼区域,汇入一号航站楼各旅客流程。

b)持非联程机票旅客与国际进港旅客走大流程,在国际行李提取厅提取行李后,经海关检查、动植物检疫及行李牌检查后旅客走国际中转国内小流程,进入中转厅厅办理中转手续及托运行李,旅客办完中转手续后乘电、扶梯上行至4.50米标高经行李提取厅上空的人行中转天桥同层进入西、北指廊出港候机厅休息,需由一号航站楼出发的旅客经西三、西四指廊间连廊中转设施办完手续后进入一号航站楼区域,汇入一号航站楼各旅客流程。

七、西四指廊建筑设计西四指廊作为广州二号航站楼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候机到达大厅、登机桥、商业服务、办公、站坪服务、到达廊道、连廊等部分。

建筑设计应首先满足各功能分区的要求,做到流程简捷、交通顺畅。

各部分的容量需要满足设计参数的要求,配置基本平衡,平面布置的功能关系合理,并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满足未来管理和使用要求的变化。

内部交通应与原建筑物的交通系统溶为一体,方便旅客辨认和使用,尽可能减少旅客步行距离,布局紧凑、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设施完善。

新扩建部分内部的各种指示牌需要与原航站楼的指示牌在色彩、形式、字体等方面保持一致,使指示系统保持高度的连贯性,方便旅客辨认。

指廊的功能性很强,是空陆交通的交接点,不仅要求在空间的布局上要流程合理、简捷、功能分区明确,在服务设施内容配置上要充分考虑旅客的使用,设施应该全面,服务应该丰富细致。

商业设施可能包括零售、餐饮、娱乐、通讯服务、商务服务等设施,还需要有办公、问讯等为旅客提供咨询等服务。

主要部分必须采用无障碍设计,方便残疾人员的使用。

剖面设计尽量与原航站楼一致减少高度的变化。

八、结束语西四指廊是广州二号航站楼的延续,并通过连廊与西三指廊相连接,因此要求在整体上要与广州二号主楼及其它指廊形成完整统一、整体协调的外观形象,使得扩建部分与原建筑物相辅相成、完美融合。

因此在进行扩建时还需要照顾西四指廊与这几个建筑的整体关系,需要突出航站楼的主体形象,妥善解决几个建筑物形体之间的关系。

同时在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下需要反映地方文化、环境特点,反映地区性的时代风格。

空侧设计需要满足预测的近机位停靠的要求,飞机进出方便,提高机位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