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选择题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题库选择题

《现代教育技术》题库选择题

一、选择题:第1章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B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B. 1918—1942C. 二战时期D.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C)A. 计算机辅助教育B. 网络技术应用C. 电化教育D. 虚拟技术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D)A. 计算机辅助教育B. 网络技术应用C. 程序教学法D. 视听运动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C)A. 19世纪末B. 1922C. 20世纪20年代D. 1936年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B)A. 戴尔B. 斯金纳C. 克劳德D. 加涅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C)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B. 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D. 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7.*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D)A. 1972B. 1973C. 1977D. 1994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 (B)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B.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C.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D. 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9.*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C)A. 信息和人员B.课程和课件C. 设计和制作D. 技术和环境第2章学与教的理论1.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 (A ) P22A.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B.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C.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D. 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2.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P23A.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B.学习是认知-发现C.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D.学习是学习者主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3.谁提出了程序教学法(B)P25A.桑代克 B.斯金纳 C.维特罗克 D.布鲁纳4.*下列不属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是(D)P25A.积极反应原则 B.及时强化原则 C.小步子原则 D.促进迁移原则5.在开发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时采用的主要理论是(B)P26A.试误法 B.程序教学法 C.认知-发现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6.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括(B)P29A.感受器 B.感受控制器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7.*下列不属于支架式教学的环节是(B)P35A.搭脚手架 B.告知目标 C.独立探索 D.协作学习8.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D)P36A.知识的传播者 B.学生的保姆 C.学生的家长 D.学生的帮助者9.*下列是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是(C)P33A.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B.学习是个人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控求知识的过程C.学习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主动建构来的过程D.学习是个体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第3章视听与传播理论1. 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 (A)A. 香农一韦弗模式B. 施拉姆循环模式C. 香农一施拉姆模式D. 贝罗模式2.在香农一韦弗模式中,噪声产生于哪一部分 (B)A. 编码B. 信道C. 解码D. 接受者3.贝罗模式是香农一韦弗模式在哪一方面的一个发展 (C )A. 教育学B. 媒体理论C. 社会学D. 传播学4.谁提出了“经验之塔” (C)A. 香农B. 麦克卢汉C. 戴尔D. 施拉姆5.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 (A)A. 言语符号B. 视觉符号C. 观摩示范D. 设计的经验7. *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D ) ~A. 做的经验B. 观察的经验C. 抽象的经验D. 给学习者的刺激8.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 (B)A. 反馈B. 交换C. 编码D. 解码9.*编码的过程是 (B)A.信息转换为符号B.信息转换为信号C.符号转换为信号D. 信号转换为符号10.戴尔“经验之塔”的第一层是 (A)A.直接有目的的经验B.设计的经验C. 演戏的经验D. 观摩示范第4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1. *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 (A)A. 物理性能B. 传播范围C. 呈现的形态D. 使用方式2.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 (A)A. 教科书B. 幻灯投影C. 无线广播D. 电影电视录像3.接触面最广的媒体是 (D)A. 教科书B. 幻灯投影C. 录音和计算机D. 电视和无线广播4.由于媒体的什么特性,一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 (B)A. 固定性B. 扩散性C. 重复性D. 能动性5.教学媒体能够把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并传递下去,是因为教学媒体的 (A)A. 固定性B. 扩散性C. 重复性D. 能动性6.投影媒体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B)A. 化学成像B. 光学成像C. 光化反应D. 实物成像7.录像机与录音机工作原理的相同点是 (B)A. 都采用磁头高速扫描B. 都是利用电磁信号转换C. 都可录制两面节目D. 都采用多磁头结构8.任何彩色图像都可分解为哪三基色 (C)A. 红、黄、白B. 红、绿、黄C. 红、绿、蓝D. 红、黄、黑9. *有利于阐明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的教育电视节目类型是 (B)A. 辅导型B. 讲授型C. 图解型D. 表演型第5章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1. 下面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的是 (C )P85A. CMIB. CADC. CAID. CAM2.计算机作为教学目标指的是 (B )P85A. 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各种学科的教学B. 把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的教学C.把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来使用的教学D.把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来使用的教学3.有一个听写英语单词的教学课件供学生使用,即计算机读单词,学生通过键盘输人单词,最后计算机评分。

现代教育技术选择题集锦

现代教育技术选择题集锦

选择题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A.系统方法B.直观方法C.科学抽象方法D.理想化方法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A.习题集B.录像带C.教室环境D.教科书3.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A“回收站”B“剪贴板”C“我的电脑”D“我的文档”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B 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C 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D 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5. 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A)普通视图B)大纲视图C)web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6.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上的安全标准A. S-HTTPB. SSLC. HTMLD. SEL7. 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A. 自我复制B. 破坏磁盘中的文件C. 引起用户注意D. 减缓CPU运行速度8. 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A、一种炸弹B、一种病素C、一种软件名D、一个邮件9. INTERNET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A. 模拟信号编码B. 二进制编码C. 音频信号编码D. 视频信号编号10.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C.班风,校规,校纪等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11. 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造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C.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12.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d"指示,则表示录像机( )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B.录像带坏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D.太热13. CAI的课件是属于( )A.CBE软件B.系统软件C.游戏软件D.课本14."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A.自己发现规律B.有所创造发明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15.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A终结性测验分析 B 学习需要分析C学习者分析 D 学习内容分析16.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A学习者分析 B 学习风格C年龄特征D信息加工分析17.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A. 教学内容B. 教学方法C. 教育技术D. 教学媒体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A. 多媒体性B. 交互性C. 单一性D. 网络化答案:C3.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是:A. 提供娱乐B. 辅助教学C. 替代教师D. 增加作业量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技术应用的领域?A. 课堂教学B. 远程教育C. 企业培训D. 个人娱乐答案:D5. 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是指:A. 教学内容的编写B. 教学活动的策划C. 教学环境的布置D. 教学媒体的选择答案:B6.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是指:A. 多种媒体的简单组合B. 多种媒体的有机整合C. 单一媒体的使用D. 媒体的重复使用答案:B7. 在教育技术中,以下哪个不是教学资源的类型?A. 文本资源B. 音频资源C. 视频资源D. 教师资源答案:D8. 以下哪项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潜在风险?A. 提高学习效率B. 促进知识共享C. 增加学生负担D. 促进个性化学习答案:C9. 教育技术中的“远程教育”主要指的是:A. 学生和教师在同一地点B. 学生和教师不在同一地点C. 学生和教师通过书信交流D. 学生和教师通过电话交流答案:B10. 以下哪项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常用的教学模式?A. 讲授法B. 讨论法C. 翻转课堂D. 演示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和教师获取信息;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设备,增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在线评估工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个性化教学。

2. 描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趋势包括: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智能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学习分析和教学辅助;移动学习,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线教育,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单项选择题

现代教育技术单项选择题

现代教育技术单项选择题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A 19世纪末、20世纪初B 20世纪30—40年代C 二战时期D 20世纪50—80年代2.在我国教育技术出现是以()出现为标志A 计算机辅助教学B 网络技术应用C 电化教育D 虚拟技术3.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B 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D 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B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C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D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5.下列属于教育技术中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是()A 教学媒体B 学习环境C 教学设计D 教学资源6.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A 系统方法B 直观方法C 科学抽象方法D 理想化方法7.构建主义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播B 学生的保姆C 学生的家长D 学生的帮助者8.下列是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是()A 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B 学习是个人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C 学习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主动建构的过程D 学习是个体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9.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A 言语符号B 视觉符号C 观摩示范D 设计的经验10.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A 反馈B 交换C 编码D 解码11.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A 习题集B 录像带C 教室环境D 教科书12.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A 黑板,教科书,图片等B 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C班风,校规,校纪等D 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13.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A教科书B幻灯投影C无线广播D电影电视录像14.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造成的。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论是⾝处学校还是步⼊社会,我们最少不了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对⼀个⼈进⾏全⽅位的考核。

那么⼀般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编整理的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选择题: 第1章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918—1942 C.⼆战时期 D.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C)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络技术应⽤ C.电化教育 D.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出现是始于下列哪⼀项内容(D)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络技术应⽤ C.程序教学法 D.视听运动 4.⼤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幻灯教学实验(C) A.19世纪末 B.1922 C.20世纪20年代 D.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B) D.加涅 6.下列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C) A.计算机⽤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泛应⽤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早期的CAI系统的产⽣曾受到斯⾦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7.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年作出的(D) A.1972 B.1973 C.1977 D.1994 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B) A.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 B.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C.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 D.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9.下列哪⼀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C) A.信息和⼈员 B.课程和课件 C.设计和制作 D.技术和环境 第2章学与教的理论 1.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A ) A.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B.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C.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 D.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2.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B.学习是认知-发现 C.学习是信息加⼯的过程 D.学习是学习者主⽀建构内部⼼理表征的过程 C.维特罗克 D.布鲁纳 4.下列不属于斯⾦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是(D) A.积极反应原则 B.及时强化原则 C.⼩步⼦原则 D.促进迁移原则 5.在开发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时采⽤的主要理论是(B) A.试误法 B.程序教学法 C.认知-发现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6.加涅的信息加⼯模式中不包括(B) A.感受器 B.感受控制器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7.下列不属于⽀架式教学的环节是(B) A.搭脚⼿架 B.告知⽬标 C.独⽴探索 D.协作学习 8.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是(D) A.知识的传播者 B.学⽣的保姆 C.学⽣的家长 D.学⽣的帮助者 9.下列是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是(C) A.学习是塑造⾏为的过程 B.学习是个⼈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控求知识的过程 C.学习是个体根据⾃⼰已有的认知主动建构来的过程 D.学习是个体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A.⾹农⼀韦弗模式 B.施拉姆循环模式 C.⾹农⼀施拉姆模式 D.贝罗模式 2.在⾹农⼀韦弗模式中,噪声产⽣于哪⼀部分( )B A.编码 B.信道 C.解码 D.接受者 3.贝罗模式是⾹农⼀韦弗模式在哪⼀⽅⾯的⼀个发展( )C A.教育学 B.媒体理论 C.社会学 D.传播学 4.谁提出了“经验之塔”( )C A.⾹农 B.麦克卢汉 C.戴尔 D.施拉姆 5.在经验之塔中,最⾼层是( )A A.⾔语符号 B.视觉符号 C.观摩⽰范 D.设计的经验 7.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D P.48~P.50 A.做的经验 B.观察的经验 C.抽象的经验 D.给学习者的刺激 8.传播过程是⼀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 )B A.反馈 B.交换 9.编码的过程是( )B A.信息转换为符号 B.信息转换为信号 C.符号转换为信号 D.信号转换为符号 10.戴尔“经验之塔”的第⼀层是( )A P.48 A.直接有⽬的的经验 B.设计的经验 C.演戏的经验 D.观摩⽰范 第4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1.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A) A.物理性能 B.传播范围 C.呈现的形态 D.使⽤⽅式 2.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A) A.教科书 B.幻灯投影 C.⽆线⼴播 D.电影电视录像 3.接触⾯最⼴的媒体是(D) A.教科书 B.幻灯投影 C.录⾳和计算机 D.电视和⽆线⼴播 4.由于媒体的什么特性,⼀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B) A.固定性 B.扩散性 C.重复性 D.能动性 5.教学媒体能够把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并传递下去,是因为教学媒体的(A) 6.投影媒体利⽤的是什么原理(B) A.化学成像 B.光学成像 C.光化反应 D.实物成像 7.录像机与录⾳机⼯作原理的相同点是(B) A.都采⽤磁头⾼速扫描 B.都是利⽤电磁信号转换 C.都可录制两⾯节⽬ D.都采⽤多磁头结构 8.任何彩⾊图像都可分解为哪三基⾊(C) A.红、黄、⽩ B.红、绿、黄 C.红、绿、蓝 D.红、黄、⿊ 9.有利于阐明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的教育电视节⽬类型是(B) A.辅导型 B.讲授型 C.图解型 D.表演型 第5章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1.下⾯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的是(C ) A.CMI B.CAD C.CAI D.CAM 2.计算机作为教学⽬标指的是(B ) A.利⽤计算机来进⾏各种学科的教学B.把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的教学C.把计算机作为教学⼯具来使⽤的教学 D.把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段来使⽤的教学 3.有⼀个听写英语单词的教学课件供学⽣使⽤,即计算机读单词,学⽣通过键盘输⼈单词,最后计算机评分。

现代教育技术学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学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学试题及答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A )A.系统方法B.直观方法C.科学抽象方法D.理想化方法2.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C )A.习题集B.录像带C.教室环境D.教科书3.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C)A“回收站”B“剪贴板” C“我的电脑” D“我的文档”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B 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C 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D 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5.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D )A)普通视图B)大纲视图C)web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6.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上的安全标准 ( C )A. S-HTTPB. SSLC. HTMLD. SEL7. 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 A )A. 自我复制B. 破坏磁盘中的文件C.引起用户注意D. 减缓CPU运行速度8. 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 ( B )A、一种炸弹B、一种病素C、一种软件名D、一个邮件9. INTERNET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A)A. 模拟信号编码B. 二进制编码C. 音频信号编码D. 视频信号编号10.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D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C.班风,校规,校纪等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11. 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 "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B )造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C.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12.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d"指示,则表示录像机( C )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B.录像带坏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D.太热13. CAI的课件是属于( A )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课本14."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D )A.自己发现规律B.有所创造发明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15.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A)A终结性测验分析 B 学习需要分析 C学习者分析 D 学习内容分析16.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 D)A学习者分析 B 学习风格 C年龄特征 D信息加工分析17.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哪个不是教育现代化基本特征?( F )A.教育民主化B.教育终身化C.教育多样化D.教育国际化E.教育个性化F.教育素质化2.()的作用是使景物在摄像机器件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A )A.镜头B.寻像器C.电池D.话筒3.视频展示台由一部()、照明灯和透光箱组成。

(B )A.寻像器B.微型摄像机C.镜头D.台灯4. 哪条不是传播理论对教学过程的影响?(C )A. 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B. 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C. 传播理论决定了教育传播的所有基本内容D. 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二、不定项选择题1.戴尔认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经验有两种,是什么?(AB)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智力经验D.学习经验2.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哪几条?(ABC )A.整体原理B.反馈原理C.有序原理D.灵活原理3.信息社会要求人才信息方面的基本能力包括哪些?(BCD )A.信息的发现能力B.信息的获取能力C.信息的分析能力D.信息的加工能力4.我们通常把教学内容分为()、()、()三大类。

(ABD )A.认知学习B.动作技能C.心理学习D.情感学习5.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准备情况,主要是为了了解教学对象的()和()。

( AC )A.一般特征B.心理状态C.初始能力D.身体状况6.完整的教学目标的编写应该包括四个要素,分别是()、()、()和()。

(ABCE )A.对象B.行为C.条件D.心理E.标准7.教学内容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只有正确揭示这种关系。

才能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

一般情况下,学习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有以下三种形式:()、()和()。

(ABC )A.顺序型B.并列型C.综合型D.分支型8.加涅把认知学习的结果分为三类,分别是,()、()和()。

(ACD)A.言语信息B.动作技能C.智力技能D.认知策略E.情感水平9.下列哪些是CAI的特点?(ABCDEF )A.大容量的非顺序式信息呈现。

现代教育技术选择题

现代教育技术选择题

现代教育技术选择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第一套答案1. 媒体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教育技术的发展A. 正确B. 错误2. 人的自责、自我发泄、自我陶醉属于内向传播。

A. 正确B. 错误3. 第一代远程教育的通信特点:主要是单向传播,并有时辅以现场指导。

A. 正确B. 错误4. 在目标模式得批评者看来目标模式的缺点之一是过分强调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A. 正确B. 错误5. 过程模式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理解能力A. 正确B. 错误二. 单选择注:每题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6. 我国出版的第一本电教专着名称是A. 电化教育B. 视听教学C. 有声教育电影D. 无声教育电影7. 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界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这是有关哪个概念的正确描述A. 同化B. 顺应C. 平衡D. 迁移8. 根据资源的性质区分:我们可以将资源划分A. 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B. 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C. 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D. 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9. 程序教学的主要的心理学依据是( )A. 系统论B. “经验之塔”C.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D. 教育传播学10. 目前国内外最大的搜索网站是()。

A. YAHOOB. SOHUC. BAIDUD. GOOGLE三. 多选择注:每题分,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

少选、多选都为0分。

11.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以下课程中哪些不适合于采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学习A. 语文B. 英语C. 体育D. 音乐12. 第一代远程教育的传输媒介包括:A. 打印机B. 收音机C. 电视D. 传真机13. 互动性距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A. 远程教育即互动B. 只要有学习者、教师和沟通方式存在,就有某种程度上互动性距离C. 无教育的互动,也就没有互动性距离D. 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有互动性距离存在14. 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A. 学习媒体的设计B. 能引起争论的问题;C. 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D. 教师的提问策略15.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六个层()A. 动作技能B. 知道、领会C. 运用、分析D. 综合和评价第二套答案1.最初用于电化教育的媒体是幻灯、电影19世纪90年代,幻灯介入教育领域,揭开了电化教育的序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课题选择题1.以下那位学者是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

(1)斯金纳(2)奥苏贝尔(3)杜威(4)维果斯基(5)布鲁纳A(1)、(2) B(2)、(3) C(2)、(5) D(3)、(4)答案:B2.抛锚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D3.请从下列教学原则中选出不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原则()。

A小步调教学原则 B强化学习原则 C及时反馈原则 D最临近发展区原则答案:D4.在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中,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信息化评价方法()。

A 学习档案 B期末测验 C学习契约 D量规答案:B5.多媒体计算机属于哪种教学媒体()。

A.视觉型常规教学媒体B.听觉型常规教学媒体C.交互媒体D.多媒体系统答案:C6.我校的校园网应该属于哪一种网络类型()。

A 因特网 B万维网 C 广域网 D 局域网答案:D7.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当代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提出的。

A 布鲁纳 B加涅 C加德纳 D斯金纳答案:C8.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有()。

①BMP②Mp3 ③GIF ④JPGA. 只有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答案:B9.教育技术学的目的是()A 运用先进技术 B减少教师 C节省学费 D促进学习答案:D10.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从技术层面看,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点的是()(1)数字化(2)多媒化(3)网络化(4)智能化(5)自动化A (1)、(2) B(1)、(2)(3) C(1)、(2)、(3)(5) D(1)、(2)、(3)、(4)答案:D11.教学媒体在教育传播中的功能有()A 存储信息、控制过程、评价B 观察、判断、构建C 资源、教学内容、评价D 传递信息、存储信息、控制过程答案:D12.支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D13.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A14.视听教育理论的核心“经验之塔”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A 戴尔 B加涅 C加德纳 D斯金纳答案:A15.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方法的是()A 发现教学法 B案例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讲授教学法答案:D16.教师在课堂上的倾听常分为介入型倾听和非介入型倾听,以下哪个不是非介入型倾听的特点()A 沉思、微笑 B追问 C保持专注 D缄默不语答案:B17.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

下列的学习理论中不属于客观主义学习理论的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D18.在传播学研究史上,第一次提出传播过程“5W”模式的是以下哪位学者()。

A 爱德加.戴尔 B哈罗德.拉斯韦尔 C霍华德.加德纳 D奥苏贝尔答案:B19.与“5W”模式相比,香农的传播模式增添了如下哪些要素所以更为完善()。

(1)信源(2)编码(3)干扰(4)反馈(5)信宿A (1)、(2) B(1)、(2)、(3) C(3)、(4)、(5) D(3)、(4)答案:D20.教学系统设计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它运用现代教育观念和现代教学方法,以()为理论基础。

(1)学习理论(2)教学理论(3)系统论(4)传播论A(1)、(3)B(2)、(3)、(4)C(1)、(2)、(4)D(1)、(2)、(3)、(4)答案:D21.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包含()。

(1)学习层次(2)教学层次(3)管理层次(4)机构层次A (1)、(2)、(3)B(2)、(3)C(1)、(2)、(3)、(4)D(3)、(4)答案:C22.教师根据管理层次的安排来制定自己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活动等属于()的教学系统设计。

A. 学习层次B. 教学层次C. 管理层次D. 机构层次答案:B23.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所依据的学习理论为()。

(1)行为主义(2)认知主义(3)建构主义(4)人本主义A(1)、(2)B(1)、(3)C(3)、(4)D(1)、(4)答案:A24.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所依据的学习理论为()。

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建构主义D. 人本主义答案:C25.在以史密斯-雷根模式为代表的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中着重突出三类策略的设计,其中关于如何选择教学媒体和师生交互方式等是指()策略。

A. 教学组织B. 教学内容传递C. 教学资源管理D. 信息加工答案:B26.在以史密斯-雷根模式为代表的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中着重突出三类策略的设计,其中有关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次序的排列、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是指()策略。

A. 教学组织B. 教学内容传递C. 教学资源管理D. 信息加工答案:A27.学习者分析中的学习风格分析包括教学对象的()。

(1)心理层面(2). 生理层面(3)社会层面(4). 学习态度A(1)、(3)、(4)B(1)、(2)、(3)C(2)、(3)、(4)D(2)、(3)答案:B28.在教学开始之前或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对象的()等进行综合考虑,为后续各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开展提供依据。

A. 一般特征B. 学习风格C. 学习准备D. 学习需要A (1)、(2)、(3)B(2)、(3) C (3)、(4)D(1)、(2)、(3)、(4)答案:D29.在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最具代表的()二人都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1)布鲁纳(2)布鲁姆(3)加涅(4)奥苏贝尔A(1)、(2)B(2)、(3)C(3)、(4)D(2)、(4)答案:B30.在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中,将自己的价值观所形成的信念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并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这一价值内化程度属于()。

A. 接受B. 思考C. 兴趣D. 热爱E. 品格形成答案:E31.下列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层次是由低至高排列的有()。

(1)知道—理解—应用(2)分析—理解—知道(3)分析—综合—评价(4)评价—综合—应用A(1)、(2)B(2)、(3)C(3)、(4)D(1)、(3)答案:D32.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高层次的的目标是()。

A. 感知和准备B. 有指导的反应C. 复杂的外显反应D. 适应和创新答案:B33.教学内容分析常常采用()的直观方法。

(1)文本分析(2)归类分析(3)图解分析(4)层级分析A(1)、(3)、(4)B(1)、(2)(3)C(2)、(3)D(2)、(3)、(4)答案:D34.下列不全是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组是()。

A. 讲授法、演示法B. 参观法、讨论法C. 强化法、训练实践法D. 发现法、头脑风暴法答案:D35.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A.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B.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C. 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 D.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答案:A36.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A.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B.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C. 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 D.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答案:C37.()又称为过程性评价,有助于不断收集有力的数据和资料以完善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

A. 诊断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差异性评价答案:B38.()又称为前置评价,相当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智力和情感、学习风格等状况的“摸底”测验。

A. 诊断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差异性评价答案:A39.用于展示教学过程安排的()既能清楚展示教学流程,又能使人抓住主要的教学设计环节,详细了解教学设计的重点和设计意图,具体阐述师生双方的相应活动,有助于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交流教学经验,适用范围较广。

A. 文字叙述法B. 流程图法C. “四列”表格法D. 图表法答案:C40.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强调()等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弥补了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与简化教学内容、只重知识传授而易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等局限。

(1)任务(2)情境(3)协作(4)资源A(1)、(3)、(4)B(1)、(2)、(3)、(4)C(1)、(2)、(3)、(4)D(2)、(3)、(4)答案:B41.()是关于“知道事实/信息”(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知识,学习这类知识不应脱离学习情境让学生死记硬背,可嵌入学习资源中或分散到各个学习任务中,通过不同级别任务的解决来习得。

A. 陈述性知识B. 程序性知识C. 策略性知识D. 隐性知识答案:A42.()是关于“知道事情如何发生”即办事的操作过程和步骤(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非常适合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索问题、求解任务的过程中较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A. 陈述性知识B. 程序性知识C. 策略性知识D. 隐性知识答案:B43.()是关于“知道事情什么条件下、何以发生”(如何学习和思维)的知识,是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能力的隐性知识,这类知识的习得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核心。

A. 陈述性知识B. 程序性知识C. 策略性知识D. 条件性知识答案:C44.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对学习任务的设计不但要有主题,还要有任务流程的设计,即规定任务先后顺序、任务执行的主体、()等。

(1)任务的时间进度(2)任务的总体要求和具体要求(3)任务完成后的作品(4)任务的评价方式A(1)、(3)、(4)B(1)、(2)、(4)C(2)、(3)、(4)D (1)(2)(3)(4)答案:D45.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有()。

(1)支架式策略(2)抛锚式策略(3)随机进入式策略(4)协作策略A(1)、(3)、(4)B(1)、(2)、(4)C(1)、(2)、(3)D(3)(4)答案:C46.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常用的协作学习策略有课堂讨论、()等。

(1)角色扮演(2)竞争(3)协同(4)伙伴A(1)、(2)、(3)、(4)B(1)、(2)、(4)C(2)、(3)、(4)D (1)、(3)、(4)答案:A47.以学为主的网络化学习环境设计应该为学习者提供情境创设、()等方面的帮助。

(1)资源提供(2)互动交流(3)成果共享(4)过程评价A (1)、(3)、(4)B(1)、(2)、(4)C(2)、(3)、(4)D (1)、(2)、(3)、(4)答案:D48.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评价的特点有()。

(1)以学习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2)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3)重点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4)重视高层次的学习目标的评价A(1)、(3)、(4)B(1)、(2)、(3)C(2)、(3)D(2)、(3)、(4)答案:D49.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