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碑志柳子厚墓志铭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柳子厚墓志铭》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1、掌握“以”“因”“且”“穷”“虽”“逮”等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2、了解柳子厚一生主要经历和事迹,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3、认识文章既重叙事又重议论,两者相得益彰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4、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知识链接】1、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
河南南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做过国子博士,刑部、吏部侍郎。
他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文学成就很大,大力从事革新,和柳宗元共同发起“古文运动”。
2、柳宗元(公元773—819年),他和韩愈是亲密的朋友,都是著名文学家。
二人齐名(并列入“唐宋八大家”),都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但在政治上,二人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
柳宗元是革新的王叔文集团的重要成员。
3、墓志铭基本格式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
正文:一般分为“志”“铭”两部分。
“志”用散文,记述死者姓氏、仕履及一生主要事迹。
“铭”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赞颂和哀悼。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
【自学导航】1、注音。
亦在遣()中当诣( )播州请於()朝虽重( )得罪士穷乃见( )节义诩诩( )强()笑语以相取下此宜( )禽兽夷狄( )所不忍为亦可以少( )愧矣尝例召()至京师又偕( )出为刺史约不时赎( ) 子本相侔( ) 则没为奴婢( ) 俊杰廉悍()踔( )厉风发不自贵重顾藉()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 ) 故卒死于穷裔( ) 【知识梳理】1. 解释划线词语。
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死不恨()梦得於是改刺()连州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不一引()手救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2、士穷乃()见节义愿以()柳易播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又偕( ) 出为刺史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其俗以男女质()钱子本相侔()悉()令赎归比()一岁崭然()见()头角俊杰廉悍()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亦自不斥()必不能自力()免而归者且()千人皆以()子厚为师其后以()博学宏词以()彼易此孰得孰()失使()子厚在台省时虽使()子厚得所愿3、指出活用。
高中语文《柳子厚墓志铭》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柳子厚墓志铭》一、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2.抓住叙述墓主事迹的精彩语段,了解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3.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二、、基础知识1. 字音辨识见.头角(xiàn)虽重.得罪(chóng)少.愧(shǎo)见.节义(jiàn)顾藉.(jiè)2.古今异义的词太常博士..(古义:官名,掌管宗庙礼仪)证据..今古(古义:意动,引据今古事例作证)出入..经史百子(古义: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己自成人..(古义:成才)3.重点词语积累因.其土俗(按照)率常..(常常)屈.其座人(使……折服)务.记览(致力,从事)质.钱(作人质)相侔.(相等)没.为奴婢(没收)比.一岁(等到)下.其法(推广)士穷.(困窘、处境艰难)引.手救(伸、拉)仅如毛发比.(类似)少.愧(稍微)贵重..(珍重)顾藉..(顾惜)立就.(成就,完成)卒.死(最后)拜.疏(上呈)穷裔..(穷困的边远地方)坐.废退(因犯……罪或错误)季.曰周七(排行在后的)竟.赖其力(终究)学问不厌.(满足)逮.其死不去(及、至)经纪..其家(安排料理)庶几..有始终(差不多)4.重点翻译(1)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常使满座的人叹服,名声轰动四方,一时之间人们都敬仰他并希望与他来往(2)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逢遇当权者得罪,按条例被贬出当刺史(3)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观察使把这个方法推广到别的州县,等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三、课堂探究1.初课文本,概括出柳宗元一生的经历与事迹(每段四个字)2.在这些经历中你认为哪部分写的最感人,最精彩?表现了柳宗元怎样的品格?四、课堂演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完成对“毒奶瓶”的全面清查后,浙江省质量监督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他们将对浙江范围内的食品包装、容器生产企业展开专项整治,让假冒伪劣商品在劫难逃....。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1.3 柳子厚墓志铭 Word版含解析

第3课柳子厚墓志铭目标定位 1.了解墓主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事迹,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下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2.认识文章既重叙事,又重议论,两者相得益彰地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1.背景探寻此文是元和十五年韩愈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时所作。
柳宗元于元和十四年冬卒于柳州,这年韩愈移袁州,写了《祭柳子厚文》,第二年又写了这篇《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虽然对柳宗元所依附的王叔文集团深为不满,但与柳宗元私交甚好,此文表达出对柳宗元遭贬的同情和对他去世的深切悼念。
在韩愈所写的众多的墓志铭中是优秀之作。
对柳宗元在性格上的弱点,作者也委婉地指示出来。
2.文学常识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一般要叙说主人公的家世、生平、思想、文章、才艺、志向等,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
一般包括志和铭两部分。
志多用散文,叙述死者的姓氏、爵里、世系和生平事迹;铭是韵文,缀以韵语,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颂赞。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讳.饰()②奴婢.()③明媚.() ④崭.然()⑤踔.厉() ⑥穷裔.()⑦涯涘.() ⑧顾藉.()⑨诩.诩() ⑩相侔.()⑪廉悍.() ⑫慕.悦()⑬酒肆.( ) 答案 ①huì ②bì ③mèi ④zhǎn ⑤zhuó ⑥yì⑦sì ⑧jiè ⑨xǔ ⑩móu ⑪hàn ⑫mù ⑬sì2.古今异义①虽少年,已自成人..古义:今义:②死不恨.古义:今义:③无辞以白其大人..古义:今义:答案 ①古义:成才。
今义:成年人。
②古义:遗憾。
今义:仇恨。
③古义:古称父母。
今义:指成年人。
3.一词多义①始⎩⎨⎧长曰周六,始.四岁 庭中始.为篱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②质⎩⎪⎨⎪⎧其俗以男女质.钱 则使归其质.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黑质.而白章 援疑质.理③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皆以子厚为.师 何辞为.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在位日久,未能助上大有为.④因⎩⎪⎨⎪⎧ 因.其土俗 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利乘便 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帖以试 因.循守旧 变法者因.时而化答案 ①才/当初/开始/曾经 ②抵押/人质/刑具/质地/问、质问 ③做/治理/当做,作为/句末表诘问/给/作为④依照/依据/趁机/于是/沿袭/顺应4.词类活用①率常屈.其座人: ②例.出为刺史: ③遵从而家.焉: ④不自贵重..顾藉: 答案 ①使动用法,使……折服。
高中语文《柳子厚墓志铭-》教学-苏教版

识记知识点
第一段: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 求为县令江南。
句式
交友经历
第二段:一时皆慕与之交 句式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第三段: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第七段: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 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 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
葬子厚於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 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 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 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标题:不以官衔称 朋友相交以字
正文:夹叙夹议 阐发“士穷乃见节义” “文穷而后工”的哲
理。 褒贬兼用
拓展训练 你如何看待韩愈对柳宗元的批评?Fra bibliotek布置作业
请再举两个“文穷而后工”的实例, 并
以此为中心写成一篇小论文。
虚词: 免而归者且千人 皆以子厚为师
活用: 约不时赎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
古今异义: 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 悉有法度可观
识记知识
第三段: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 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 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句式
永州作品: “永州八记” 《捕蛇者说》 《三戒》
《段太尉逸事状》
要求:共4题。实词训练,人物评价,文段内 容理解,翻译句子。
2请把课上拓展训练的第二题整理成一篇小论 文。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朗读第四段,注意字音。
尝例召(zhào)至京师 又偕(xié)出为刺史 约不时赎(shú) 子本相侔(móu) 则没为奴婢(bì)
实词: 又偕出为刺史 是岂不足为政邪 因其土俗 其俗以男女质钱 子本相侔 子厚与设方计 悉令赎归 比一岁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11碑志柳子厚墓志铭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柳子厚墓志铭本课话题 ——直面人生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逆境,对人是一种考验。
然而,对于逆境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成败。
只要在逆境中能够直面人生,能够坚强,逆境也能够成就人才。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 ——梁启超 3.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培根 4.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莎士比亚 5.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
——拜伦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讳.宗元( ) 祖奭.( )韩瑗.( ) 比.岁( )踔.厉风发( ) 涯涘.( )相侔.( ) 没.世( )逮.其父时( ) 诩.( )陷阱.( ) 涿.( )【答案】 huì shì yuàn bì chuō sì móu mò dàixǔ jǐnɡ zhuō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始⎩⎪⎨⎪⎧ 长曰周六,始.四岁庭中始.篱《项脊轩志》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2)质⎩⎪⎨⎪⎧其俗以男女质.钱则使归其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3)以⎩⎪⎨⎪⎧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其俗以.男女质钱无辞以.白其大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衡、湘以.南为进士者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答案】 (1)副词,才/副词,起初/动词,开始/副词,曾经 (2)动词,抵押/名词,人质/同“锧”,承斧的砧板/副词,询问 (3)介词,因为/介词,用/连词,来,表目的/动词,认为/介词,在/连词,和“上”“下”“南”“北”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介词,按照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例.出为刺史( )________ (2)遵从而家.焉( )________ (3)议论证据..今古( )________ (4)率常屈.其座人( )________ (5)不自贵重.顾藉( )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状语 按惯例 (2)名词作动词 安家 (3)名词作动词 引用证据 (4)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屈服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器重,重视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虽少年已自成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成年人。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十一第1课柳子厚墓志铭 Word版含解析

[专题概说]本专题共有两篇文章。
《柳子厚墓志铭》记述了柳宗元的生平事迹;《泷冈阡表》是欧阳修在其父下葬六十年之后所写的一篇追悼文章。
《柳子厚墓志铭》达成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韩愈及相关文学知识;了解墓志铭的文体特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技能目标:认识文章叙事与议论结合,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3.情感目标:了解柳宗元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事迹,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泷冈阡表》达成目标:1.了解“阡表”文体特点和本文别具一格的写法。
2.体会作者对父母的亲情。
3.学习文章用一个词语统领全篇和用白描手法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第1课柳子厚墓志铭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3.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4.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韬玉《贫女》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一、字词积累1.字音讳.(huì)饰奴婢.(bì)明媚.(mèi)崭.(zhǎn)然踔.(chuō)厉穷裔.(yì)涯涘.(sì) 顾藉.(jiè) 诩.(xǔ)诩相侔.(móu) 廉悍.(hàn) 慕.(mù)悦 酒肆.(sì) 强.(qiǎnɡ)笑语 2.通假字崭然见.头角 通“现”,出现,显露 3.一词多义(1)始⎩⎪⎨⎪⎧①长曰周六,始.四岁 才②庭中始.为篱 当初③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开始④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曾经(2)质⎩⎪⎨⎪⎧①其俗以男女质.钱 抵押②则使归其质.人质③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刑具④黑质.而白章 质地⑤援疑质.理 问、质问 (3)为⎩⎪⎨⎪⎧①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 做②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治理③皆以子厚为.师 当作,作为④何辞为.句末表诘问⑤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给⑥在位日久,未能助上大有为. 作为(4)因⎩⎪⎨⎪⎧①因.其土俗 按照②我欲因.之梦吴越 依靠③因.利乘便 趁机④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 于是⑤因.循守旧 沿袭⑥变法者因.时而化 顺应4.古今异义 ①虽少年已自成人.. 古义:成才。
《柳子厚墓志铭》教案

《柳子厚墓志铭》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柳子厚墓志铭》的背景知识,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文章,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色。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柳宗元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原文:学习《柳子厚墓志铭》全文,理解课文大意。
1.2.2 背景知识:介绍柳宗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理解墓志铭的意义。
1.2.3 重点词语:学习和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墓志铭”、“文采”、“政绩”等。
1.2.4 句式分析:分析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等。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步骤2.1.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柳宗元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气和节奏。
2.1.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特色。
2.1.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解释文意。
2.1.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2 教学方法2.2.1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2.2.2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2.2.3 讲授法: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方式3.1.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和合作表现。
3.1.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1.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评价标准3.2.1 课堂表现:积极发言、认真听讲、主动参与、团队协作。
3.2.2 课后作业:作业按时完成,字迹工整,答案正确。
3.2.3 单元测试:成绩达到预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学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文言文教材,如《古代汉语》等。
高中语文3柳子厚墓志铭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3 柳子厚墓志铭少年游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赏析】柳永此作,是描写落魄游子孤独凄凉的漂泊之情,但却将环境置于“长安古道”,让情绪带上浓重的历史色彩;置于乱蝉鸣柳,四天低垂,一派凄景之中。
“归云”借指昔日之恋人。
佳人一去音讯全无,又未预约再会地点,料定此生已无重见之日.孤寂到连昔日的酒友也寥寥无几.全词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悲戚感受和对功名、宦途的心灰意冷,进行了很有感染力的宣泄。
错误!探寻背景此文是元和十五年韩愈任袁州刺史时所作。
柳宗元于元和十四年冬卒于柳州,这年韩愈移官袁州(今江西宜春),写了《祭柳子厚文》,第二年又写了这篇《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虽然对柳宗元所依附的王叔文集团深为不满,但与柳宗元私交甚好,此文表达出对柳宗元遭贬的同情和对他去世的深切悼念。
在韩愈所写的众多的墓志铭中是优秀之作.对柳宗元在性格上的弱点,作者也委婉地指示出来.错误!文体知识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用以记载死者的世系、生平及其后代状况,并刻在石板上放入墓中。
错误!作者轶事韩愈为柳宗元(字子厚)撰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中记述了柳宗元的这样一件事:元和十年(815),柳宗元由礼部员外郎贬为永州司马,期满进京又外任为柳州刺史。
同时,他得知刘禹锡(字梦得)也被贬为播州刺史。
柳宗元落着泪说:“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其意思是说,播州不是人能居住的非常荒远之地,而梦得是个孝子,家有老母亲,我不忍心梦得身陷困境,又没有可以劝慰老母亲的话语,且没有母子同去播州的道理.于是,柳宗元“请於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即向朝廷请求,上奏书给皇帝,愿用自己的任所柳州与刘禹锡对换,就是再加一重罪,也死而无怨.恰好有人把梦得的事上报给皇上,梦得被改任连州刺史。
1.字音讳.饰(huì)奴婢.(bì)明媚.(mèi)崭.然(zhǎn)踔.厉(zhuó)穷裔.(yì)涯涘.(sì)顾藉.(jiè)诩.诩(xǔ)相侔.(móu)廉悍.(hàn)慕.悦(mù)酒肆.(sì) (shì)错误!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讳.宗元:避讳,古代称死者名字时前面加“讳",以示尊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碑志柳子厚墓志铭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本课话题——直面人生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逆境,对人是一种考验。
然而,对于逆境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成败。
只要在逆境中能够直面人生,能够坚强,逆境也能够成就人才。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刘芳,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一名盲人女教师,人称“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从被医院确诊为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后,刘芳逐渐由光明走向了黑暗。
当还有微弱的光影感知时,她在教学中费尽心思创新教法,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但没有后退,反而成为年级中的佼佼者。
失明后的刘芳没有消沉,勇敢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在校园德育领域里为学生开辟了“心灵家园”,担当了迷失方向学生的引路人。
近年来刘芳的“影响力”扩大到校园之外,她受邀到其他学校和单位做报告,写励志小说,她的奋斗故事让无数聆听者和读者潸然泪下。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3.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培根4.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莎士比亚5.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
——拜伦[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讳.宗元( ) 祖奭.( ) 韩瑗.( ) 比.岁( ) 踔.厉风发( ) 涯涘.( ) 相侔.( ) 没.世( ) 逮.其父时( ) 诩.( ) 陷阱.( ) 涿.( ) 【答案】 huì shì yuàn bì chuō sì móu mò dài xǔ jǐnɡ zhuō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始⎩⎪⎨⎪⎧长曰周六,始.四岁( )庭中始.篱(《项脊轩志》)(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2)质⎩⎪⎨⎪⎧其俗以男女质.钱( )则使归其质.(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 (3)以⎩⎪⎨⎪⎧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其俗以.男女质钱( )无辞以.白其大人( )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 )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 【答案】 (1)副词,才/副词,起初/动词,开始/副词,曾经 (2)动词,抵押/名词,人质/同“锧”,承斧的砧板/副词,询问 (3)介词,因为/介词,用/连词,来,表目的/动词,认为/介词,在/连词,和“上”“下”“南”“北”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介词,按照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例.出为刺史 ( )________(2)遵从而家.焉( )________(3)议论证据..今古( )________(4)率常屈.其座人( )________(5)不自贵重.顾藉( )________【答案】(1)名词作状语按惯例(2)名词作动词安家(3)名词作动词引用证据(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器重,重视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虽少年已自成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成年人。
(2)无辞以白其大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成年人。
(3)为词章泛滥..停蓄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答案】(1)成才。
(2)父母。
(3)文笔汪洋恣肆。
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不自贵重顾藉。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道不行于时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又例贬州司马。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材不为世用。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死高宗朝。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宾语前置句自己不看重和顾惜自己。
(2)状语后置句理想不能在当时施展。
(3)被动句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
(4)被动句、省略句(柳子厚)后来因为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正字。
(5)被动句材干不能为世间所用。
(6)省略句在高宗时被处死。
[常识·速览][探背景]唐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中央政权实力逐渐削弱;吐蕃(bō)、回纥威胁唐边境。
贞元二十一年(805),唐顺宗李诵即位,力图改革朝政,提拔重用了一批拥护自己又具有革新思想的人,如王叔文、王伓(pī)等。
当时柳宗元仅33岁,与王叔文交谊很深,政治见解又一致,被王叔文提拔为礼部员外郎,又团结了其他人,如:刘禹锡、韩秦、韩晔、陈练、凌准、程异、韦执谊等(加上柳宗元共八人)。
顺宗在即位前一年得了中风病,一直体弱多病,国家大事都交给王叔文、王伓、柳宗元等人管理。
他们在贞元二十一年二月执政,积极推行政治革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引起了藩镇和宦官的联合反对。
宦官以顺宗有病为名,要立他的儿子李纯为帝。
贞元二十一年八月,李纯夺取了皇位,王叔文集团立即遭到了宦官的政治迫害。
王叔文被杀;王伓被贬,不久病死。
第二年剩下的八人都被贬为司马,这就是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当了十年司马,多年的被贬生活使他接触了下层百姓的生活,开阔了视野。
他刻苦钻研经史百家,研究古往今来的重大课题,取得了很大的文学成就,创作了许多好作品,如:《永州八记》《封建论》等。
公元817年,他又被贬到柳州。
公元819年唐宪宗大赦时,把柳宗元召回朝廷,但诏书下来时柳宗元已病死,年仅四十七岁。
韩愈、柳宗元虽政见不同,但韩愈对柳宗元的为人品行、文学成就非常欣赏,二人友情深厚。
韩愈为柳宗元的去世连写了三篇纪念文章,即《柳子厚墓志铭》《柳州罗池庙碑》和《祭柳子厚文》。
其中,以《柳子厚墓志铭》写得最好。
[巧识文]墓志铭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用以记载死者的世系、生平及其后代状况,并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
文章通常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叙述死者的姓氏、爵位、世系和生平事迹;后一部分是铭文,缀以韵语,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颂赞。
这一篇墓志铭的铭文极短,是一种变革。
按照惯例,墓志铭要为死者隐恶扬善。
但是作者并未一味颂扬,而是采用史传写法,兼寓褒贬,虽然由于政治立场决定,他的褒贬并不一定符合历史事实。
文章感情真挚,笔墨顺畅,而又顿挫有力,深刻蕴藉,不愧为古代墓志铭中的佳作。
[整体·感知]本文以朋友之义为内容主线,叙述了柳宗元家世、自身才华、坎坷仕途、卓越政绩及文学成就,极力称颂柳宗元,处处表现出深厚的朋友之情。
[文脉·梳理]①________ ②________【答案】①出仕被贬②文学成就[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开篇介绍柳宗元的家世,强调了什么?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介绍柳宗元家世时特别强调了祖父和父亲的气节,尤其是强调了其父柳镇的孝道和刚直。
一方面说明柳宗元的好品德继承于祖先,另一方面也暗为柳宗元参与二王集团辩白。
二、阅读第2~6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2.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柳宗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现角度人物特点文学才华横溢,“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政务改变风俗,指导后生为文,“因其土俗,为设教禁”,“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人格勇于为人,愿与刘禹锡换贬地,体现其高尚的节义间”这一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刻苦学习,专心诵读,使身处逆境的柳宗元文笔汪洋恣肆,风格雄厚凝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久斥”和“穷极”。
柳文的精裁密致、沉郁峭拔是在其困顿不幸的人生遭遇中刻苦自励的结果。
4.第5段,在赞美柳宗元的节义时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将柳子厚的品行与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所作所为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