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初三初三中考化学方程式

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初三初三中考化学方程式

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初三初三中考化学方程

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CO2
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2CO
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不稳固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 H2CO3
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CaO + CO2
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2CO2
其它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合理即 ⁠
可) (任写一条)。
1
2
3
4
5
6
7
考点2 CO与CO2的性质及用途 3. (娄底中考)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 金刚石和石墨都很硬
C.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D. 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 4.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B)
B.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类型三 气体的检验和鉴别 7. 下列操作方法中,鉴别二氧化碳、氧气两瓶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D ) A. 测量两瓶气体的密度 B. 测量气体的溶解性 C. 称量两瓶气体的质量 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B. 用MnO2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 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CO2和O2 D. 用检验燃烧产物的方法来区分CO和H2
烯),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这种单层的石墨片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 奇特性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在电子、复合材 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
1
2
3
4
5
6
7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中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 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 进新陈代谢。另外,纺织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 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命题4碳单质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命题4碳单质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一部分 知识专题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中考命题4 碳单质
中考·化学
第1页
返回总目录
中考命题4 碳单质
中考·化学
考题分层刷 学霸睿智涂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 题
第2页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4 碳单质
中考·化学
1.碳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和 C60,其中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但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C60 是由 C60 分 子构成的碳单质。[T5-D]
第12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4 碳单质
中考·化学
8.[2023 丹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芯片的主要材料由高纯度单晶硅(化学式为 Si)制作,工业上用粗硅经 两步反应制得单晶硅。 第一步:粗硅和氯化氢在 300 ℃发生反应,生成三氯硅烷(化学式为 SiHCl3) 和氢气。 第二步:三氯硅烷和氢气在 1 000 ℃时发生反应,生成单晶硅和氯化氢。 材料二:石墨烯最有潜力成为硅的替代品,它是目前已知材料中电子传导速率 最快的。石墨烯是将石墨逐层剥离,直到最后形成一个单层,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 的单层石墨。
第10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4 碳单质
中考·化学
7.[2023 包头]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制取芯片的主 要材料是硅,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2C+SiO2=高==温== Si+2CO↑。关 于该反应反应 C.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参加反应的 C 和 SiO2 的质量比为 2∶1
答案:D 解析: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碳素墨水是用 炭黑制成的,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能长时间保存,D 项符 合题意。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下面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点总结:碳的单质:碳的单质有石墨、金刚石和富勒烯等。

它们都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且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碳的化学性质: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它可以与许多元素发生反应,如氧气、氮气、氢气等。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它可以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也可以与氢氧化钠等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呼吸色素吸收氧气,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碳酸盐是由金属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类,如碳酸钠、碳酸钙等。

碳酸氢盐是由金属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盐类,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钙等。

它们在水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酸和碱。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梳理与典型例题讲解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梳理与典型例题讲解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梳理与典型例题讲解考点梳理考点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考点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稳定性强(古代字画能长久保存的原因)。

2、可燃性:(O2充足)完全燃烧生成CO2:C+O 2CO2 ;(O2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CO:2C+O2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3C+2Fe2O3高温4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3: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相对分子质量为28,所以不用排气法收集),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1)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2)可燃性:2CO+O2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还原性:CO+CuO高温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

3CO+Fe2O3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4: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在一定压强和低温条件下变成白色块状或片状固体,称为干冰(用途制冷剂、人工降雨、食物储运、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2、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原理: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是二氧化碳使石蕊变红的。

②与石灰水反应:原理: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用途: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③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用途灭火)。

考点5:二氧化碳的制取2、注意事项:(1)药品的选择: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是因为(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发生)。

②也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中考化学 《碳单质与碳的氧化物》复习

中考化学 《碳单质与碳的氧化物》复习

③两面性:一方面,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
随着大气CO2含量不断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增强, 使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 没部分沿海城市,导致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使
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另一方面,
暴雨、洪水等灾害性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
度增加;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等。
高温
考点四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二氧化碳不能 供给呼吸 。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 __________ 意通风换气。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 灯火试验 。 深井和深洞底部之前,必须先做__________
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和温室效应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2013年考查)
高温
(3)含有碳酸根的物质 → CO2 H2CO3══H2O+CO2↑ ①酸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aCO3══ CaO+CO2↑ ②盐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CO2的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 CaCl2+H2O+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温
b.焦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高温 2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O3+3C══3CO2↑ +4Fe
②碳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在高温下,碳还
能还原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高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2022年中考考点复习+考点3——碳和碳的氧化物

2022年中考考点复习+考点3——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3——碳和碳的氧化物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节约用水用电B.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C.生活垃圾露天焚烧D.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2.比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中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比较正确是()A.导电性:石墨<金刚石 B.反应剧烈程度:燃烧<缓慢氧化C.化学性质的活泼性:氧气<氮气 D.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净水剂——吸附性 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C.石墨——做电极——优良的导电性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4.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是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C.在同化一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则非金属元素化合价一定为负价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夺取CuO中的氧,因此这三种物质都具有还D.C、CO和H2原性5.下列关于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C.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D.自然界消耗CO2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C.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用如图所示4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终只有实验④中的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B.实验④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C.由实验①②③④推断,实验④中有酸性物质生成D.在实验④中,若对比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以不必做实验③8.如图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化学必背思维导图+知识手册

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化学必背思维导图+知识手册

《元素化合物》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单质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比较碳原子构成碳原子构成2.无定形碳①木炭: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用于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作冰箱去味剂等。

①活性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强。

用于防毒面具滤毒罐中过滤毒气,制糖工业中白糖脱色,用于净水器、冰箱除味剂,环保活性炭包等。

①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①炭黑:制造黑色染料,油墨,油漆等,添加到橡胶里做补强剂,增强耐磨性。

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2.可燃性(作燃料)3.还原性实验 注意 事项①火焰加金属网罩的目的: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①实验结束后,先撤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的目的: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热的试管。

①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中的粉末倒出的原因:防止热的铜接触空气又被氧化。

实验装置及现象结论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 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生成了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 + 2CuO 2Cu+CO 2↑三、氧化还原反应1.分析2.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 + CO 22CO (吸热反应)四、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工业制二氧化碳煅烧石灰石: CaCO 3高温CaO+CO 2↑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1)药品: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均为混合物) (2)反应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3)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4)验满方法:CuO 失去氧元素,有氧化性,是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 夺取氧元素,有还原性,是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收集满。

五、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1.发生装置长颈漏斗可随分液漏斗可控注射器可控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开始:打开弹簧夹,液体开始:开始:打开开始:将开始:将2.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的密度注意事项:导管口出现连续气体收集满注意事项:导管伸入集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3C+2Fe2O3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的混合气体C+H2O高温H2+CO)
2)还原性:CO+CuO△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
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