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历和传说

合集下载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便是春节的开始。

春节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成为人们庆祝新年、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

本文将为您介绍春节的来历及相关的传说。

一、春节的来历春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根据传说,古代有一种叫做“夕”的怪兽,它会在冬天出现,带来冷风和寒冷。

人们发现,当冬天过去、春天到来时,这个怪兽便会被赶走。

因此,人们开始庆祝春天的到来,以驱逐这个怪兽并迎接春节。

二、春节的传说1. 年:夸父追日相传,古代有一位叫做夸父的人,他非常有力量,并且希望能够追上太阳。

他追逐太阳数千里,最终由于过度劳累而死。

为纪念夸父的勇敢和奋斗精神,人们将夸父命名为“年”。

每逢农历年末,人们用年的形象来驱赶问题和不幸,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充满希望和好运。

2. 女娲补天古代的一个传说中提到,天上曾经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拯救人类,女娲用五色土粘在篮子上,制作了一个巨大的彩虹石,用它射击九个太阳,最终将它们射下。

女娲为人们带来了和平与希望,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女神。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设立女娲的神龛,祈求女娲保佑家庭幸福安康。

3. 老赖神兽—年兽年兽是春节传说中的一种怪兽。

相传,在每年的春节夜晚,年兽会出现在人们的家门口,吃掉福气和财富。

人们闻讯后纷纷在门口贴上红纸,爆竹声不绝于耳,希望能够吓跑年兽。

年兽一退,人们便开始庆祝新年,迎接福气。

三、春节的庆祝活动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场团圆的盛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包括:1. 合家团圆:春节期间,人们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家人会共同吃年夜饭,辞旧岁,迎接新年的到来。

2. 烟花爆竹:烟花和爆竹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人们会在除夕夜点燃烟花爆竹,以驱逐邪灵,庆祝新年的来临。

烟花绚丽多彩,爆竹声声,给人们带来了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或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欢庆春节,以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规模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春节的来历,并探索其中的传说故事。

一、春节的来历据史书记载,春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年”兽。

相传,在古代,一种凶猛的怪兽“年”每年都会在农历除夕这一天出现,捣乱村庄,吃掉人们的家畜和粮食。

因此,人们为了避免“年”兽的袭击,纷纷在除夕之夜贴上红色的春联、燃放鞭炮,用声音、火光和红色来驱赶“年”兽。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兽的传说逐渐演变成了春节的一个重要元素。

人们发现,“年”兽似乎对红色、火光和响声敏感,于是久而久之,这些传统的习俗就逐渐被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春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二、春节的传说1. 年的传说有关“年”的故事由来已久。

相传在古代,每年冬天,“年”都会带来饥荒、疾病和灾难。

人们无助地生活在被“年”吞噬的恐惧中。

然而,一位老人发现了“年”怕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告诉大家如何防止“年”的侵袭。

从此,人们在农历除夕贴上红色的对联、点燃鞭炮,用红色和声音来驱赶“年”。

2. 舞龙舞狮的传说舞龙舞狮也是春节期间常见的活动。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太阳神・许昌在农历正月初一从东方升起。

当他飞跃过中国时,一条邪恶的龙准备吞食天空的明亮之光。

人们惊慌失措,想出了放鞭炮、击鼓噪音来吓退恶龙的方法。

成功地吓跑了邪恶的龙之后,人们沉浸在欢庆气氛中,建立了舞龙舞狮的传统。

3. 春节联欢晚会的传说春节期间,家人团聚,互赠红包是一项重要的传统。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春节联欢晚会。

据传说,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和道光年间。

当时,皇帝宴请全国各地的宫廷艺人,举办隆重的演出来庆祝新年。

这一传统逐渐流传下来,成为人们欢庆春节的一部分。

三、春节的传统习俗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关于春节的传说与来历有哪些

关于春节的传说与来历有哪些

关于春节的传说与来历有哪些中国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人口中十分重要的日子,不仅是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契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一、春节的起源春节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

春节的日期是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众多民间传说的主要起源之一。

据说,春节的起源与夏朝有关,传说是黄帝在战胜蚩尤之后,于农历正月初一举行了祭祀活动,这一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了春节。

二、春节的传说与故事1.年兽传说中国有一种叫年兽的传说,在中国的农村里很有名。

年兽是一种神秘的怪物,传说它在除夕夜会出现,会伤害人类和家畜,带走胆小的人和不听话的孩子。

为了保护家人,人们会在家门上张贴红色的对联,敲锣打鼓以驱赶年兽。

2.年轻女子与年另外一种传说是年轻女子与年的故事。

传说在古代,一个恶龙叫“年”每一年都会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攻击人们,吃掉许多人。

由于恶龙怕红色和吵闹,人们开始张贴红色对联、燃放烟花和敲锣打鼓,以吓退年,同时也表达人们祈求福寿、祥瑞、健康和平安的心愿。

3.放鞭炮放鞭炮也是春节的传说之一。

传说一个叫做“年叔”的怪物每年在春节时出现,会吓走许多人。

后来有一个灰衣僧人带着一个红包光顾了邻居家,把红包给了孩子后离开了。

恰巧年叔要来,邻居趁机燃放鞭炮,年叔被吓走了,从此人们在春节期间都会燃放鞭炮,以保护自己。

三、春节的习俗春节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浓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庆祝新春的各种传统方式和习俗,例如贴春联、挂红灯笼、发红包、吃饺子、燃放烟花和放鞭炮等。

这些传统习俗意味着祝福与美好的期望,也代表着重视家庭、团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春节虽然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其内涵和精神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不分国界、种族、信仰和文化背景,成为一种蕴含着民俗、信仰、道德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在今天的社会里,春节不仅仅是中国人团聚、共同祈福、庆祝新年的一个节日,更是一种展示中国文化、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一种文化力量。

春节的来历传说

春节的来历传说

春节的来历传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既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又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故事与之相关。

下面,我将介绍春节的来历传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令人着迷的故事吧!传说一:击退年兽根据古代的传说,春节最早是为了防御“年兽”的袭击而设立的。

相传,“年兽”是一种凶猛的怪兽,它会在每年的农历除夕降临村庄,吃掉村民和牲畜。

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开始在除夕之夜点燃火把、炮竹,制造响声和火光,以驱赶这个恶兽。

而后来,《年兽》一书的作者郭璞以及其他文学家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年兽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这个传说成为了解释春节来历的一个重要故事。

传说二:祭拜女娲另一个关于春节来历的传说和女娲有关。

相传,在上古时代,人类的先祖经历了无尽的寒冷和食物匮乏。

为了拯救人类,女娲创造了太阳、月亮、山川和河流等自然事物。

为了纪念女娲,人们在春节期间会设立祭坛,燃烧香烛,向女娲祈福。

这个传说也成为了春节来历的重要一环。

传说三:红包的起源红包袋,作为春节时最受欢迎的礼物之一,也有一个关于它起源的传说。

相传,徐福是一个出生在夏朝的仙人,他在除夕之夜来到人间,给每个孩子发放了一些金币,帮助他们度过贫困的岁月。

自此,人们在每年的春节期间,都会给孩子们发放红包,以延续这个传统和纪念徐福的善行。

除了以上的传说故事,春节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习俗和活动。

比如放鞭炮、贴门神、舞狮子和舞龙等等。

这些活动和传统都是为了庆祝春节的到来,祈求新的一年里能够祥和、幸福和顺利。

总结起来,春节的来历传说丰富多样,充满了神秘和魅力。

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

无论是击退年兽、祭拜女娲,还是红包的起源,这些传说都成为了春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这些传说故事,我们更能感受到春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让我们一起期待春节的到来,享受这个美好的节日吧!。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

春节的来历及传说春节,又称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即为春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节日。

春节的来历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农耕文化密切相关。

以下是关于春节的来历及传说的介绍。

一、古代神话中的年春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年”。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人们生活在一个叫做“年”的凶猛怪兽的威胁下。

每逢腊月底,这只怪兽便会脱离深山,吃光田野里的庄稼,伤害人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困扰和危害。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方法来对抗这只怪兽。

他们发现怪兽怕红色,怕火光,怕响声。

于是,人们在房屋门口点燃火把,挂上红纸,放响炮,试图把“年”吓走。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度过了一次次的腊月底,成功地避免了怪兽的袭击。

二、祭祖与驱邪的传统在春节来临之际,中国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活动就是祭祖。

这是一种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的仪式。

人们会整理祖先的墓地,烧香祭奠,向祖先表达敬意,并祈求他们的庇佑和保佑。

除了祭祖之外,春节期间还有一系列的驱邪活动。

人们相信,在新年的时刻,邪恶的力量会增强,所以需要进行一些仪式来驱除恶灵。

比如放鞭炮、打破陶罐、舞狮子龙等,都是为了传递吉祥的信息,辟邪驱灾,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和幸福。

三、传说中的年兽在春节的传说中,年兽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传,在古代,有一只身形庞大,凶猛可怕的动物,名叫“年兽”。

年兽每年都在除夕这一天出来伤害村庄的人畜,给村民带来无尽的恐怖。

人们发现年兽最怕响声和红色,于是便在除夕之夜挂红灯笼、放鞭炮、舞狮子等,试图将年兽吓走。

奇迹发生了,年兽被吓得不敢接近村庄,从此村庄的人们过上了安宁祥和的生活。

四、岁朝传说在春节的习俗中,还有一个与岁朝有关的传说。

相传,在每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岁朝神会从天上前来,询问人们过去一年的表现和心愿。

人们怀着虔诚和感恩的心情,准备奉献给岁朝神一碗汤圆,以示对上天的感激和恳请来年的平安和吉祥。

春节的起源与传说

春节的起源与传说

春节的起源与传说春节,又称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标志着农历的年末,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象征着希望和团圆。

在中国的文化中,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为了更好地了解春节的起源和传说,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一、春节的起源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祭神活动。

据史书记载,早在商代,夏代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在农历年末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为春节的形式。

二、传说与民间故事1. 年兽与除夕夜传说中,除夕夜是年兽出没的时刻。

年兽是一种长有獠牙、有着龙身虎爪的凶猛动物,它寄居在深山洞穴中,平日里不敢出口。

然而,听到炮声、爆竹声和烟火声后,年兽开始出来吃掉家畜,甚至伤及人类。

于是,人们开始在除夕夜放鞭炮和点燃烟火,以此来驱赶年兽,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家人。

2. 祭拜祖先春节期间,人们也进行祭拜祖先的活动。

根据传说,祖先的灵魂会回到人间与血亲相会,享受着子孙们为他们所准备的祭品和香火。

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人们会在家庭中设有祖位,摆放祖先的牌位和照片,并燃香献祭。

这种活动既是对祖先的纪念,也是整个家族团聚的象征。

3. 红包与年兽的赶走还有一个传说与春节的红包有关。

传说中,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每年除夕夜都会出现在人们的家中,吃掉他们辛辛苦苦努力积攒的东西。

人们发现,“年”怪兽害怕红色和火光,于是他们开始在除夕夜点燃红色的火把,并将火把挂在门口,用红色的布料装饰家中。

逐渐地,人们发现将钱放在红纸封包中,并送给家人和亲友,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

这个习俗就演变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压岁钱”。

三、春节的习俗1. 除夕团圆饭春节的除夕夜,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进晚餐,这称为除夕团圆饭。

其中,饺子是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

家人团聚,共进美食,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2. 贴春联和扫尘在春节前夕,人们会在大门上贴春联,以祈求来年的好运和祝福。

关于春节的来历

关于春节的来历

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在农历的正月初一这一天,中国人庆祝春节,这一传统习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春节的来历有许多传说和故事,下面将为您介绍其中几个。

春节的来历与故事1. 年兽传说根据中国的传说故事,春节的来历与一个叫做“年兽”的怪兽有关。

相传,年兽是一个凶恶的怪兽,每到农历新年时,它会出现在村庄里,吃掉农民们的牲畜和庄稼。

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他们在村庄门口贴上红纸,点燃鞭炮以驱赶年兽。

由此,人们开始在农历新年时庆祝春节,以祈求平安和幸福。

2. 南海神话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人们相信春节的来历与南海神话有关。

根据这个神话,春节之前,南海里住着一条名叫“年”的怪兽,它经常侵袭人们的生活。

一天,一个年轻人将它击败并封印在南海里,从而拯救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人们开始在农历新年时举行庆祝活动,以保佑自己免受“年”怪的侵袭。

3. 感恩与祭祀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春节的来历与古代人们的感恩和祭祀活动有关。

在古代,人们相信一年的收成与族谱的祖先有关,因此在每年的农历新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并向祖先表达感恩之情。

这也演变成了如今春节期间的祭祀和感恩传统,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敬拜祖先并祝福亲人们的幸福和健康。

春节的习俗与庆祝活动除了春节的来历,春节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活动。

这些传统活动的目的是祈求吉祥、幸福和团圆。

1. 春联和贴春联春联是一种由对联组成的挂件,通常由红纸制成。

人们会在春节前夕贴上春联,以祝愿自己来年平安、顺利和幸福。

春联上的对联内容通常涵盖了如福、财富、健康等吉祥寓意的词语。

2. 守岁在农历除夕夜,家庭成员会一起守岁,即不睡觉,以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守岁期间,人们会一起辞旧迎新,团聚在一起分享传统食物,观看春节晚会,拜访亲戚和朋友,以及放鞭炮和烟花。

3. 饺子和年夜饭中国人在农历除夕夜通常会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是饺子。

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

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

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传说有一年,世上大乱。

玉帝得知后,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间的衣食住行。

可是,没有神仙肯接旨。

这时候,南天门外传来一声吆喝:“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是光头顶、胖乎乎、笑哈哈的弥勒佛。

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

他还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

到了初一,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

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吵闹者是姜太公的老婆(专管茅房、粪土的脏神),正在跟弥勒佛吵架呢。

原来,人们请神仙时把她给忘了。

弥勒佛只好说:“这样吧!今儿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不想这几声炮响传到天宫,玉帝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去察看。

财神来到人间一看,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财神还是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

他一看,人们啥活都不干,非常生气,召来弥勒佛喝道:“你怎么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弥勒佛笑嘻嘻地说:“你要我管人们的衣食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

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春节美食饺子饺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

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

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春卷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的来历和传说首先全体员工提前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春节的来历(一)传说,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阳山下,有个不太大的村庄。

村头山坡上,有间小石屋,住着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

他家境贫寒,以打柴挖药为生。

那时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

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想把节令定准,可是,不知从哪里下手。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

可是,天有云阴雾雨,影响测记。

他就想再做一件记时器具,好弥补日晷的不足。

那天,他上山挖药,来到泉边喝水,崖上的泉水有节奏地滴答滴答地响着,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望着泉水出了神。

思索了一阵,回到家里,画了画,试了试,做成了五层漏壶。

从此,他测日影,望漏水,勤勤奋奋。

慢慢的,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从头重复一遍。

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1那时的天子叫祖乙。

节令失常,使他很着急。

就召集百官。

朝议节令失常之困。

节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运行的规律,就说是人们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

只有虔诚跪祭,才能得到上神的宽恕。

祖乙就斋素沐浴。

领百官去天坛祭祀,并传谕全国,设台祭天。

但祭来祭去,不见收效,时令照旧很乱;各地的老百姓为了修建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胆汁拌黄连。

苦中加苦。

万年忍不住了。

就带着他的日晷和漏壶会见天子。

万年见了天子,说了冬至点,讲了日月运行周期。

祖乙听罢,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上日晷台,造上漏壶亭。

又拨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

万年让六个童子守日晷,六个童子守漏壶,精心记录,按时报告。

(.cin)一天,祖乙让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指着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一听,深觉是理,心中却不安起来。

他暗想:要是万年把节令定准,天子心喜,重用万年,谁还听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万年除掉。

那天阿衡打听出一个善射的利客,就派人请到家里,摆上酒筵,说明原由,许以重礼。

刺客答应当夜就去行刺。

天交二鼓,刺客趁酒兴离开了阿衡,向日月阁奔去。

怎奈天坛周围,日月阁下,有卫士严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阁上正观星象的万年射去。

谁知刺客喝酒过多,眼睛发昏,飞箭只射中万年的胳膊。

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拿贼。

卫士们听到喊声,一齐出动,捉住刺客,扭见天子。

祖乙问明实情,传令将阿衡收了监,又立印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

万年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爱卿入阁,三载不出,披肝沥胆,以月圆为准制出太阴历,真是功高德重。

如今爱卿被奸佞暗算,且随我到宫中调养吧。

”万年说:“太阴历虽然草创,但还不十分准确,岁尾还剩有点滴时辰。

如不把这岁末尾时润进去,日月如梭,过来过去又会错历。

臣负众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愿碎心日月阁,细心推算,把草历定准。

”就这样,万年在日月阁中,仔细观察草木麦菽的荣枯,精心推算,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润了进去。

那年五月,祖乙到天坛行祭,祭罢天神,又登上日月阁,把祭神的五月鲜桃赐给万年。

万年献上太阴历,祖乙望着日夜操劳的万年,眉也白了,须也白了,深受感动,就把太阴历定名为万年历,还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因此,后来人们也把春节称做年,每每过年之时屋里挂上寿星图,象征新岁添寿,也是对功高德重的万年寄以怀念之情。

春节的来历(二)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神奇传说。

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

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

”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

”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

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

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

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

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做“春节”。

有人说,因为当初如来佛因偷换花盆留下了瞎瞎现象,直到现在,人间还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春节的来历(三)在福建省民间,流传着过年的美妙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身子庞大,头上长着像牛角一般的触角;眼睛圆滚滚的。

活似两盏灯笼。

一张血盆大嘴、一口可以吞食一个人。

这种怪兽的名字叫做“年”。

年住在山洞里,它是山中霸王。

老虎、狮子、黑熊一看到它,便吓得逃命;山羊、猴子、野兔听到它的吼叫,便瘫倒在地。

年在山上捕食动物,吃饱便呼噜噜地躺在洞里睡大觉。

每当严寒将尽、新春快来的时候,年便跑下山来,进村吃人。

因此,人类也非常害怕它,小孩子哭了,只要妈妈说一声“年来了”,孩子就吓得不敢哭出声了。

却说那时候,有两个放牛的孩子,一个叫阿山,个叫阿水,他俩是好伙伴,胆子都很大,常常赶着牛群上山吃草。

家里的人对他俩说:“孩子,山上有年,去不得呀!”“不怕!”阿山和阿水有心计,说:“我们背上弓和箭,年要是来了,就爬到树上射死它!”话虽这么说,他俩上山几次,幸喜都没有碰到年。

转眼到了腊月三十日,天色黄昏。

阿山和阿水赶着牛群回家。

真怪,牛儿惊慌得哞哞叫,挤成一团。

这是咋回事呢?“呔,快走!”阿山和阿水挥起牛鞭,啪啪地抽打了几下。

忽然听到“嘎哇”地一声怪叫,一只怪物吓得朝村前路上跑去。

阿山道:“阿水,你看,是一只年跑了!”“真怪,年是凶兽,怎么看到我们反而害怕得逃走了。

”阿水觉得挺奇怪。

“嗯,”阿山果断地说,“我们追过去看看。

”两个小牧童真够大胆,他俩不断地挥动牛鞭催牛快走。

牛鞭声劈哩啪啦地响,年逃窜得更快了。

“哦,是哩!”阿山猛悟过来,“原来年害怕牛鞭声!”阿山和阿水赶着牛群进村,远远看到年窜到吴公公家门。

吴公公家门前晒了一件大红衣裳,年吓得扭转头,朝村后头跑去。

那边也有一个村子。

此时,夜幕降临了,年一见家家户户的窗口明亮亮地闪着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又扭转头跑了。

这时,阿山和阿水已经把牛群赶进棚里,又追过去。

他俩故意把鞭子甩得啪啪响,年惊恐地怪叫着,跑上山了。

阿山和阿水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回到村里,他们对乡亲们说;“原来年怕响、怕红、怕火。

咱们知道它的弱点,往后可以抵御它了。

”乡亲们听了,很快就想出一个好办法。

大家在村前燃起篝火,阿山和阿水投入一根根竹子,火堆里发出“劈劈啪啪”的爆裂声。

几只年跑下山。

看到篝火,听到响声,果然又往回跑了。

就这样,一夜过去了,乡亲们平安无事。

第二天正月初一,乡亲们拿出红柑、花生米等好吃的东西一道吃,互相祝贺:“恭喜!”从此,人们便把正月初一叫做“过年”。

每当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鞭炮,点红蜡烛,穿红衣服,以“红”为吉利的象征。

据说这些风俗都是当年抵御“年”的办法逐渐演化过来的。

春节的来历(四)在河北省邯郸一带民间,流传着关于过春节的神话故事。

过春节,俗称过年,是人们重视的民间传统节日。

人们过春节贴对联,横联往往写着“行夏之时”四个字。

中国的农历,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又叫夏历。

传说,夏王治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可好哩!可是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个朝代,世上乱起来了。

天有时候旱,有时候涝,有时刮大风,有时下大雨。

人有的穷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财主,有的成了奴隶。

那时期,村里有户财主,家里雇着几个觅汉(即长工)。

一天,吃过晚饭,人们祭灶神。

小觅汉见了,便悄悄地跪在灶王爷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不要晴,黑了不要明;大小给个病,可别要了命。

”不想,这话刚好叫财主听到了。

等小觅汉走后,财主也跪在灶王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就暗,黑了就明;要病叫他闲时病,忙时不误做营生。

”当时,灶王爷正在打瞌睡。

没有听清楚;迷迷糊糊记得“阴、晴、雨、风、病、痛……”几个字,便牢牢记在心上。

说话间,一年过去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各路神仙都要上天,朝见玉皇大帝,灶王爷当然也去了。

他比谁去得都早,因为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财主和小觅汉祷告的事。

见过玉帝,二话没说便奏道:“玉帝陛下,小神有一事申奏,眼下人间阴阳错乱,风雨成灾,人们无法生存,应该赶快派一位大神前去治理……”玉帝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此话当真?”“当真。

”“不假?”“不假。

”于是,玉皇大帝连忙降下一道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当职,去管理民间的衣食住行。

御旨一下,各位神仙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接旨。

这时候。

忽听南天门外,一声吆喝:“诸神退后,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只见是一位光头顶,胖乎乎,腆着个大肚子,眯缝着一双眼,笑哈哈的尊神——弥勒佛。

这弥勒佛心胸宽,度量大,整天在南天门外观赏风景,也觉得无聊,正想给人们办点好事,便自动担当了这一重任。

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

于是,人们便遵照他的意愿,逢集上会办年货,实打实地忙开了。

弥勒佛还具体规定: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

同时,要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

到了初一,也就是新年的头一天,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穿戴整齐,相互祝贺,尽情吃喝玩乐。

同时,还要走亲访友,上坟祭祖……这样一来,人间真的太平无事了。

玉皇大帝拨开云头,俯视人间,一片欢乐景象,心里自然高兴。

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吵声。

原来是姜太公的老婆(人们称她为脏神,专管茅房,粪土),正在跟大肚子弥勒佛吵架呢。

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

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

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

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

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不想,这几声炮传到天宫,玉皇大帝正在那里下棋,听到炮响,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